灰喜鵲屬 > 灰喜鵲
目錄
No. 1
  灰喜鵲 azure-winged magpie
  別名:山喜鵲、藍鵲、藍膀香鵲、長尾鵲、鳶喜鵲、長尾巴郎。
  屬雀形目,鴉科。
  分佈:分佈於東北、華北、華東等地。
  特徵:灰喜鵲體長約40釐米。頭和後頸亮黑色,背上灰色;翅膀和長長的尾巴呈天藍色,下體灰白色。
  灰喜鵲是平原和低山鳥類,常見於道旁、山麓、住宅旁、公園和風景區的稀疏樹林中,常十餘衹或數十衹一群,穿梭於樹林間,不喜久留,似遊擊式活動,驟然成群飛嚮這裏,又突然飛嚮別處。不甚畏人,遇驚嚇時一哄而散。
  是食性雜的鳥類,但以動物性食物為主,主要吃半翅目的蝽象,鞘翅目的步行甲、金針蟲、金花蟲、金龜甲,鱗翅目的螟蛾、枯葉蛾、夜蛾、膜翅目的螞蟻、鬍蜂,雙翅目的傢蠅、花蠅等昆蟲及幼蟲,兼食一些喬灌木的果實及種子。
  4—6月繁殖,營巢在楊、鬆、柏等的樹權上,巢距地面7—15米,呈平臺狀,由細枝、麻綫、纖維、獸毛等做成。産4—6枚卵,卵灰白色、滿布褐色斑點、孵化期17—18天,育雛期約18天。
  1、鳥的選擇 灰喜鵲喜食鬆毛蟲、避債蛾、黃刺蛾、地老虎等數十種農林害蟲。據統計,一隻灰喜鶴一年可消滅鬆毛蟲15000條右,可以保護一畝鬆林免受為害。因此,目前在許多林區盛行飼養、馴養之、繁殖和招引灰喜鵲,以抑製林業害蟲的發展。籠鳥愛好者調養灰喜鵲多用它作教師鳥,讓其它歌鳥學它的叫口,俗稱“呷鳥"。在北方,養鳥愛好者把灰喜鵲叫口列為百靈、畫眉、黃雀、雲雀、沙百靈等鳴叫中不可缺少的“口”,主要的音是灰喜鵲那“嘎一唧唧唧唧!嘎一唧!嘎一”等清脆的叫聲;
  為了使寵愛的歌鳥學上灰喜鵲的叫聲,在鳥“上口”期間,經常一清早就把鳥放到灰喜鵲棲居的樹林中去“呷”。鳥學會叫一般需一周,甚至更長時時間,而且經換羽後有的鳥會忘掉,或者叫得不清楚,還需再到自然界去呷。作為教師鳥飼養的灰喜鵲,一般是掏取雛鳥,但雌雄並不苛求,最好選擇將離巢(約15日齡)的雛鳥。不但容易成活,而且已經學會老鳥的本口鳴叫,掏來就能當教師鳥。
  2、籠的特點 灰喜鵲有漂亮的長尾巴,為了不使其損傷,通常用直架飼養。直架應比交嘴雀、錫嘴雀等小型鳥直架稍粗而長,直徑約2.5釐米、長50釐米左右。但是,為了繁殖,可成對或群養在大的鐵絲籠內。
  3、飼料和喂法 灰喜鵲主食動物性食物,尤其是雛鳥,親鳥幾乎完全以昆蟲及幼蟲喂養。新掏來的雛鳥,可用皮蟲、金龜子、蝗蟲、面粉蟲、鬆毛蟲等飼喂,但這些蟲子較難獲得,也不經濟,而且最後是要改成人工飼。
  所以不如開始就喂混合飼料。初期掰嘴填喂,並給以聲音訊號。一兩天之後,一給聲音訊號雛鳥便會張嘴抖翅地吞食了。混合飼料的比例,可用磨細的玉米麵(或雞用混合料面)與生肉沫混合蒸熟做成團或切成小塊,或者用熟肉沫(占1/2)帶湯拌熟大米飯。為使雛鳥健康成長,可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4、管理和調教 無論是幼鳥還是成鳥,初次架養總是不習慣,但灰喜鵲不畏人,容易馴熟,經過幾天馴練就能穩站在棲架上。一旦開始鳴叫,就應挂在高處,而把學叫的歌鳥置於低處,並罩上籠套,令其靜聽,每天早晨1—2個小時,其餘時間置近地面處。日常管理除註意食、水的衛生和糞便的處理外,要防止鳥架附近的障礙物,以免鳥因脖綫纏繞而被吊死。鳥常會咬脖綫玩,有時會咬斷逃逸,所以要經常檢查。
  灰喜鵲是北方留鳥,一般不怕冷,可室外飼養,但食、水不能結冰。
    該物種已被列入國傢林業局2000年8月1日發佈的《國傢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
飼養
  灰喜鵲是北方留鳥,一般不怕冷,可室外飼養,但食、水不能結冰。
  1、鳥的選擇 灰喜鵲喜食鬆毛蟲、避債蛾、黃刺蛾、地老虎等數十種農林害蟲。據統計,一隻灰喜鶴一年可消滅鬆毛蟲15000條右,可以保護一畝鬆林免受為害。因此,目前在許多林區盛行飼養、馴養之、繁殖和招引灰喜鵲,以抑製林業害蟲的發展。籠鳥愛好者調養灰喜鵲多用它作教師鳥,讓其它歌鳥學它的叫口,俗稱“呷鳥"。在北方,養鳥愛好者把灰喜鵲叫口列為百靈、畫眉、黃雀、雲雀、沙百靈等鳴叫中不可缺少的“口”,主要的音是灰喜鵲那“嘎一唧唧唧唧!嘎一唧!嘎一”等清脆的叫聲;
  為了使寵愛的歌鳥學上灰喜鵲的叫聲,在鳥“上口”期間,經常一清早就把鳥放到灰喜鵲棲居的樹林中去“呷”。鳥學會叫一般需一周,甚至更長時時間,而且經換羽後有的鳥會忘掉,或者叫得不清楚,還需再到自然界去呷。作為教師鳥飼養的灰喜鵲,一般是掏取雛鳥,但雌雄並不苛求,最好選擇將離巢(約15日齡)的雛鳥。不但容易成活,而且已經學會老鳥的本口鳴叫,掏來就能當教師鳥。
  2、籠的特點 灰喜鵲有漂亮的長尾巴,為了不使其損傷,通常用直架飼養。直架應比交嘴雀、錫嘴雀等小型鳥直架稍粗而長,直徑約2.5釐米、長50釐米左右。但是,為了繁殖,可成對或群養在大的鐵絲籠內。
  3、飼料和喂法 灰喜鵲主食動物性食物,尤其是雛鳥,親鳥幾乎完全以昆蟲及幼蟲喂養。新掏來的雛鳥,可用皮蟲、金龜子、蝗蟲、面粉蟲、鬆毛蟲等飼喂,但這些蟲子較難獲得,也不經濟,而且最後是要改成人工飼養。
  所以不如開始就喂混合飼料。初期掰嘴填喂,並給以聲音訊號。一兩天之後,一給聲音訊號雛鳥便會張嘴抖翅地吞食了。混合飼料的比例,可用磨細的玉米麵(或雞用混合料面)與生肉沫混合蒸熟做成團或切成小塊,或者用熟肉沫(占1/2)帶湯拌熟大米飯。為使雛鳥健康成長,可適當補充維生素、礦物質。
  4、管理和調教 無論是幼鳥還是成鳥,初次架養總是不習慣,但灰喜鵲不畏人,容易馴熟,經過幾天馴練就能穩站在棲架上。一旦開始鳴叫,就應挂在高處,而把學叫的歌鳥置於低處,並罩上籠套,令其靜聽,每天早晨1—2個小時,其餘時間置近地面處。日常管理除註意食、水的衛生和糞便的處理外,要防止鳥架附近的障礙物,以免鳥因脖綫纏繞而被吊死。鳥常會咬脖綫玩,有時會咬斷逃逸,所以要經常檢查。
百科辭典
    huixique
    灰喜鵲
    Cyanopica cyana; azure-winged magpie
    雀形目鴉科灰喜鵲屬的 1種。又名山喜鵲。在歐亞大陸北部呈顯著的不連續分佈。在中國的東北至華北地區為留鳥,有6個亞種。
    外形似喜鵲,但個體較小。體長平均370~391毫米。頭、頸黑色;背羽土灰色;翅及尾灰藍色;下體近白色。翅短圓;尾遠較翅長,呈楔形。嘴、腿、腳等均純黑色(見圖灰喜鵲外形)。雌雄羽色相似。幼鳥羽色似成鳥,但黑羽顔色暗淡,缺金屬光澤,胸腹等羽色沾污。
    棲息於針葉林內。平時小群活動,秋鼕集結成上百衹的大群嚮平原地區遊蕩。鳴聲單調。主要取食昆蟲,包括鬆毛蟲、金龜甲、蛾類等害蟲,也食漿果,水果等。在高大的鬆柏樹上集群營巢,雌雄共同建造。巢以樹枝編成,呈淺盆狀,內襯草莖、獸毛、羽毛、植物纖維、苔蘚等。每窩産卵6枚。卵淡青色,布褐色細斑。雌鳥孵卵,孵化期14~16天。雛鳥為晚成性,雙親飼喂18~20天後離巢,離巢後仍傢族群居,至秋末結成大群。
    此鳥易於馴養。現山東日照縣林場對它進行飼養,以捕吃鬆毛蟲等害蟲,獲得相當效益。
     (鄭光美)
    
英文解釋
  1. n.:  azure-winged magpie
  2. lat.:  cyanopica cyana
近義詞
山喜鵲, 藍鵲, 藍膀香鵲, 長尾鵲, 鳶喜鵲, 長尾巴郎
包含詞
灰喜鵲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