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mayodendron igneum
種中文名:火燒花
種拉丁名:mayodendron igneum (kurz.) kurz.
種別名:緬木(中國種子植物科屬辭典)
科中文名:紫葳科
科拉丁名:bignoniaceae
屬中文名:火燒花屬
屬拉丁名:mayodendron
別名緬木、火花樹、炮仗花、緬木、火花樹;啊茨麻哈能(哈尼族名)、鄭統剛(景頗族名)、埋糯比(傣族名)。
形態、習性、特徵:紫葳科火燒花屬小喬木植物,高達15米。葉2回羽狀復葉,長達60釐米,小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紙屑,長8-12釐米,寬2.5-4釐米。短總狀花序着生於老莖或側枝上。花冠橙黃色至金黃色。蒴果細長,長綫形,達45釐米,果皮革質。種子細小,極多,卵圓形,扁平。兩端具白色透明膜質翅
火燒花原産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但能耐幹熱和半蔭,不耐寒冷,忌霜凍。生長適溫23至30℃,能耐0℃左右的溫度,但長期處在5至6℃的低溫,其枝條會受到凍害。喜土層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不耐????鹼。在幹旱貧瘠土壤上生長緩慢。
生境分佈:生長於海拔200-1520米幹熱河𠔌和比較濕潤的河𠔌低地。分佈於廣西、廣東、雲南及臺灣。越南、老撾、緬甸亦
有。
養殖方法 繁殖方法火燒花由於其多季開花,可以多季採種,因而播種繁殖是繁殖種苗的主要方法。其蒴果成熟時,果皮由青色轉為黑褐色,此時,采下果實放在無風處晾幹或曬幹,裂後輕輕敲出種子,在適宜季節可即采即播,在鼕季天冷時可貯藏至第二年春天播種。由於種子細小,一般采用撒播,播後覆薄土。種子播種後在25℃左右的溫度下,保持播種床濕潤,一般1周左右發芽,發芽率為60%至80%。幼苗生長50至60天,苗莖稍木質化時,即可移至大田栽培,1至2年可出圃,3至5年可開花。
火燒花的扦插成活率低,采用營養繁殖時可用嫁接、高空壓條等方法提高成活率並進行矮化然後用於盆栽。采用營養繁殖獲得的植株,一般1至2年即可開花。
火燒花不喜大肥大水,種植時施足基肥,以後每年衹施1至2次復合肥即可生長良好。盆栽時要少施氮肥,控製澆水,防止瘋長並經常修枝整形,控製株高。火燒花的抗性強,較少發生病蟲害。
藥用樹皮、莖皮、根皮。
【采收加工】樹皮、莖皮:春末夏初采割,曬幹。根皮:秋、鼕季采挖根,洗淨,剝取根皮,曬幹。
【功能主治】哈尼族用樹皮止瀉止痢。治療痢疾,腹瀉。景頗族用莖皮解毒,截瘧。治療瘧疾。根皮:用於産後體虛,惡露不盡。傣族將根皮用於牙齒痛,疲乏無力,産後體虛,惡露淋漓不止。 |
|
:紫葳科火燒花屬小喬木植物,高達15米。葉2回羽狀復葉,長達60釐米,小葉卵圓形至卵狀披針形,紙屑,長8-12釐米,寬2.5-4釐米。短總狀花序着生於老莖或側枝上。花冠橙黃色至金黃色。蒴果細長,長綫形,達45釐米,果皮革質。種子細小,極多,卵圓形,扁平。兩端具白色透明膜質翅
火燒花原産熱帶亞熱帶地區,喜高溫、高濕和陽光充足的環境,但能耐幹熱和半蔭,不耐寒冷,忌霜凍。生長適溫23至30℃,能耐0℃左右的溫度,但長期處在5至6℃的低溫,其枝條會受到凍害。喜土層深厚、肥力中等、排水良好的中性至微酸性土壤,不耐????鹼。在幹旱貧瘠土壤上生長緩慢。
生境分佈:生長於海拔200-1520米幹熱河𠔌和比較濕潤的河𠔌低地。分佈於廣西、廣東、雲南及臺灣。越南、老撾、緬甸亦
有。 |
|
繁殖方法火燒花由於其多季開花,可以多季採種,因而播種繁殖是繁殖種苗的主要方法。其蒴果成熟時,果皮由青色轉為黑褐色,此時,采下果實放在無風處晾幹或曬幹,裂後輕輕敲出種子,在適宜季節可即采即播,在鼕季天冷時可貯藏至第二年春天播種。由於種子細小,一般采用撒播,播後覆薄土。種子播種後在25℃左右的溫度下,保持播種床濕潤,一般1周左右發芽,發芽率為60%至80%。幼苗生長50至60天,苗莖稍木質化時,即可移至大田栽培,1至2年可出圃,3至5年可開花。
火燒花的扦插成活率低,采用營養繁殖時可用嫁接、高空壓條等方法提高成活率並進行矮化然後用於盆栽。采用營養繁殖獲得的植株,一般1至2年即可開花。
火燒花不喜大肥大水,種植時施足基肥,以後每年衹施1至2次復合肥即可生長良好。盆栽時要少施氮肥,控製澆水,防止瘋長並經常修枝整形,控製株高。火燒花的抗性強,較少發生病蟲害。 |
|
樹皮、莖皮、根皮。
【采收加工】 樹皮、莖皮:春末夏初采割,曬幹。根皮:秋、鼕季采挖根,洗淨,剝取根皮,曬幹。
【功能主治】 哈尼族用樹皮止瀉止痢。治療痢疾,腹瀉。景頗族用莖皮解毒,截瘧。治療瘧疾。根皮:用於産後體虛,惡露不盡。傣族將根皮用於牙齒痛,疲乏無力,産後體虛,惡露淋漓不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