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人轉劇目 > 灞橋
目錄
No. 1
  橋名。本作霸橋。據《三輔黃圖.橋》霸橋,在長安東,跨水作橋『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No. 2
  橋名。本作 霸橋 。據《三輔黃圖·橋》: 霸橋 ,在 長安 東,跨水作橋。 漢 人送客至此橋,折柳贈別。 唐 鄭𠔌 《小桃》詩:“和煙和雨遮 敷水 ,映竹映村連 灞橋 。” 宋 賀鑄 《連理枝》詞:“想 灞橋 春色老於人,恁 江 南夢杳。” 明 徐復祚 《紅梨記·再錯》:“則看他迎風襲襲,籠煙裊裊,腸斷 灞橋 濱。”《紅樓夢》第五十回:“吟鞭指 灞橋 。”
奉化灞橋
  奉化灞橋奉化城東十余公裏有一座灞橋,橋在西塢與方橋的東江之濱,在朝霞暮色之中狀如彩虹,矗立長天秋水之間,頗有“春色東來渡灞橋,青門垂柳萬千條”的詩情畫意。
  奉化灞橋所在的江口街道壩橋村與鄞州瀋西、走馬塘村隔江相望,有渡舟溝通往來。橋下的柏樹港清流,貫通源自鎮亭和雪竇的縣江。這裏一遇風潮,鹹水倒灌,交通阻塞。於是世居此地的周氏傢族,在三百年前的清代初年議造橋梁,終成於乾隆,後重修於嘉慶元年(1796)。
  重建的灞橋以鬆柏為樁,條石為基,拱圈大而結實,橋墻榫接嚴密,因此與甬上十大名橋的鄞州高橋相比更勝於一籌。如橋洞圓如滿月,拱矢高過9米,跨水12米;而鄞州高橋拱矢高7米,跨水10.3米。再如此橋登橋石階34級,橋橫寬僅4.4米;而鄞州高橋石階32級,橋面寬度5.4米。登上窄而高的灞橋,猶如跨虹登天,橋下流水漣漪,潮汐吞吐。可遠眺東江兩岸阡陌縱橫,渡舟往返,更有一番飄然若仙、銷魂忘返之意。橋墻上兩副橋聯道出此中妙處:
  其一:詩跡雖堙,猶憶騎驢逸客;虹影已駕,不須鞭石神人。其二:繼承舊跡濟波中,詎駿波臥;結構新成浮月半,宜邀月娣。
  更可以尋思的還有,灞橋北堍有一座關帝殿和精巧的橋亭,供擺渡或過橋的客商歇腳避雨,亭柱刻的對聯曰:“蠶眉鎖今古,慨嘆先人;清白服姦雄,精誠不二。”
近義詞
灞橋
灞橋
灞橋街道
相關詞
西安古橋綏德農民詩人
包含詞
灞橋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