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潞簡王墓投訴電話 新鄉旅遊投訴電話:0373-3079389
河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371—6550677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潞簡王陵墓坐落在河南省新鄉市北郊13公裏處的鳳凰山(係太行山餘脈)南麓,依山據嶺,四周泉 壑幽深,時人稱其為“頭枕鳳凰山、腳登老竜潭,左手揣着金燈寺,右手托着峙兒山”,景色十分秀麗宜人,是我國目前保存現狀最好,占地面積最大的一座明代藩王陵墓。墓區的最前部分為一座以高浮雕二竜戲珠為主體紋飾的牌坊,上額刻楷書“潞藩佳城”四大字,石坊兩側並列着兩座5米餘高的浮雕雲竜圖案石華表,坊之後為200餘米長的青石神道,神道兩旁分別排列着石雕翁仲和各種石獸16對,有獅子、狻猊、獬豸、角端、麒麟、駱駝、馬、羊、象及神化了的怪異瑞獸,然後通過一座漢白條石砌成的禦河橋,便到了巍峨狀觀的“潞藩佳城”高大的石城門。城垣內占地80餘畝,四進大院,所有建築幾乎全用青石壘砌或雕鑿而成(人稱中原石頭城)。城門以北依次建有棱恩門、棱恩殿(舉行祭祀的享殿)、東西配殿,明樓(內有高大的墓碑)、寶城和地下宮殿(潞王葬所),四周是高大的青石圍墻,神密而又威嚴,建築裝飾多為高浮雕的竜飛獅舞,手法細膩嚴謹,盡顯皇傢風範。潞王墓正西百米處,還有一處與其佈局、形製、規模基本相似的陵墓,這就是潞簡王愛妃趙娘娘墓,兩墓東西並列,坐北朝南,共占地157205平方米,其建築形勢之恢宏同北京十三陵中的定陵相仿(神宗萬歷皇帝之墓),營造佈局大大突破了制度等級森嚴的明王朝陵寢規定。 |
|
潞簡王墓屬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是中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陵墓。潞簡王墓位於河南省新鄉市北十三公裏處的鳳凰山腳下,它是全國規模最大,保存最好的明代藩王陵墓。墓主潞簡王朱翊 鏐是明太祖朱元璋九世孫,明穆宗朱載 第四子明神宗朱翊鈞(萬歷皇帝)唯一同一母弟、其陵墓建成於萬歷四十三年(1615)並完全仿照萬歷皇帝在北京的定陵,被譽為“中原定陵”。整個潞簡王墓由東墓區(潞王墓)、西墓區(次妃趙氏墓)和神道三大部分組成,共占地四百餘畝,其整體建築用材除極少數磚木外,幾乎全部采用青石和白石,被當地百姓稱為“中原石頭城”。
潞簡王墓,歷經滄桑巨變,幾度兵火,風雨侵蝕和十年動亂,原地面上木結構建築群:陵恩殿、棱恩門、配殿明樓和衆多的附屬房屋都已不復存在,在墓室內大量珍貴的金銀銅瓷,珠寶玉翠和織錦刺綉等隨葬品被洗劫一空。現存的古代建築,大量石雕塑和碑碣等,仍蔚為壯觀。近年來,國傢陸續撥出專款對潞簡王墓區進行全面整修,保護和修復古建築,營建園林,栽培樹木花草,逐步使古塚風貌重現。
潞簡王墓區,有三道石牌坊,即“潞藩佳城”石坊、“維嶽降靈”石坊及“欞星門”。“潞藩佳城”石坊為整個墓區的起點,緊接石坊的神道東西兩側相對排列石像生16對,其中石獸14對,石文吏1對以及控馬官1對。墓區內有碑廊,廊房內鑲嵌着潞簡王朱翊鏐之子,世襲第二代潞王朱常淇草書唐詩刻石復製品336方,該墓的祭碑共有十通,現尚存原碑八通,均為竜首方跌,且有巨石雕成的碑樓。墓碑前巨型青石條案,條案前放置石雕“五供”即爐和花瓶,燭臺各一對。
潞簡王墓,相毗鄰次妃趙氏墓,建築和佈局大體與潞簡王墓相似,不同的是其原建築工藝更加精良,保存也較為完好。而且還有些建築是潞王墓中所沒有的,如梳妝臺、丫環墓等等,其寶城和地官較之潞王墓更為高大寬敞,地官面積為240平方米(潞王墓地官僅為180平方米)寶城高10米,且周圍有青白石相間組成圖案狀(潞王墓寶城高僅6米)更具觀賞性開發價值。遺憾的是尚被豫北監獄武警支隊等單位占用。
潞簡王墓,近四百年來,以其獨特旖旎風光,雄偉的古代建築,精美絶倫的石刻藝術,撲朔迷離的神奇傳說,吸引着四方遊客紛沓而來,古人曾作贊:“古殿空山裹,名王有舊塋,”“秦陵和漢寢,不及此幽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