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總面積:2951.1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27.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84萬人。通行閩南方言竜岩話。
市人民政府駐菁城街道.
郵編:364400。
行政區劃代碼:350881。
區號:0597。
漳平又名菁城,位於福建省西南部,於明成化七年(1471年)置縣,子1990年8月撤縣設市。境內名勝古跡衆多,逶迤的九竜江穿城而過,民俗文化豐富多彩,享有"高山花園"美稱的永福鎮,是全國著名的花鄉和全省最大的反季節蔬菜基地;新橋鎮是聞名全國的民間繪畫之鄉及竜岩市小城鎮建設的典型;南洋鄉則是享譽八閩的水仙茶鄉。
漳平是閩西東大門,地處竜岩、三明、泉州、漳州四市的結合部,位於廈門經濟特區和閩南"金三角"開放區的圈沿,南距廈門198公裏,東距泉州253公裏,是閩、粵、贛三省邊區19個縣(市)的物資集散地,可優先接受沿海發達地區資金、技術、信息的輻射和轉移。漳平地處福建鐵路"十字架"的交叉口,鷹廈電氣化鐵路縱貫南北,漳竜坎(梅)、漳泉肖鐵路橫穿東西,漳平火車站是全國鐵路二等編組站,現有股道22條,是聯接閩、粵、贛三省的重要交通樞紐;境內省道福三綫、嶺和綫、圍禾綫縱橫交連,縣市公路四通八達,與毗鄰七個縣(市)及境內16個鄉、185個行政村均可通汽車,新建成的漳平至華安沿江二級公路與漳(州)-廈(門)-泉(州)高速公路相連,漳平至永安二級公路被列為國防戰備公路,正在加緊建設中;九竜江水路船運上通新羅區雁石、蘇坂鎮,下達華安縣、竜海市。
電力企業飛速發展,電力充裕穩定,其中有位居我省火電企業第三位的漳平電廠和星羅棋布的水電站,水電站點星羅棋布,現有總裝機容量45.6萬千瓦,年發電27億千瓦時,是福建省重要的能源基地,可充分保證本市乃至閩西南部分地區經濟建設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已建成程控電話、無綫自動尋呼、移動電話、電報自動化譯碼、彩色可視電話會議等通信傳輸係統,3.8萬門程控電話可直撥世界各地,城鄉電話10部/百人,其中城區34部/百人,平均1.34部/戶,居全國城市前列;行政村通話率達96%,居全省領先地位;全市各鄉鎮均已建立移動數字基站,目前全市移動數字基站有22個,模擬基站7個,移動電話用戶發展到9800戶,達3.6部/百人,覆蓋面達95%;因特網用戶已有700多戶。
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近五年來,漳平緊緊把握各種發展機遇,發揮自身優勢,大膽探索山區開放型區域經濟發展路子,認真組織實施"發揮優勢、聯動開發、持續發展、建設強市"的開放型區域經濟和社會事業發展戰略,圍繞經濟建設中心,以改革為動力,以開放促開發,以開發促發展,以交通帶流通,紮實推進兩個文明建設,國民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取得長足發展,綜合經濟實力位居竜岩市第二位,主要人均國民經濟指標居全省中上遊水平。1998年被列為福建省可持續發展綜合實驗區,並由省科委推薦申報國傢級實驗區,同年還被省政府列入"全省生態農業試點縣(市)";1999年6月,被國傢科技部評為全國科技工作先進市。目前,漳平已初步形成擁有建材、化工、礦産、電力、機械、造紙、森工、食品、冶金、輕紡等門類比較齊全的工業體係。花卉、烤煙、反季節蔬菜、食用菌、三元雜交鴨、鰻、鱉、中華毛蟹等高優農業産業快速發展,永福臺資農業開發區初具規模,成功地引進了芥末、高山雪梨、珍珠西紅柿、美國緑花菜等稀有品種,農業産業化進程加快。以構建九竜江沿岸文明城市為目標的舊城改造與新區開發全面、快速、協調推進,城市面貌煥然一新,基礎設施日臻完善,建成區面積由原先的2.5平方公裏擴大到5.5平方公裏。以外嚮型經濟為主的非公有製經濟發展方興未艾,現已創辦三資企業69傢,總投資1.78億美元。漳平已成為國內外實業傢、企業傢競相投資開發的寶地。
為加快發展步伐,我們將以解放思想、創新體製、強化服務為先導,致力於改進優化三大環境:一是開發開放、靈活優惠的政策環境。在全力抓好已有政策落實的同時,製訂出臺了涉及土地、財稅、水電、人才、技術等優惠政策。二是機製健全、優質高效的服務環境。成立企業辦證、收費、投訴等四個服務中心,為境內外客商提供一條竜服務,逐步構建與國際慣例接軌的運行機製。三是設施完善、功能完備的投資環境。着力改善水、電、路、通信、食宿遊等基礎設施和市政配套工程,重點抓好縣鄉公路、城區與附城街道(道路)、永(安)--漳(平)公路等交通建設和富山工業開發區總體配套設施建設,加大城鎮緑化美化和環境整治力度,完善城市功能,在更大範圍內優化投資硬環境。同時,全力抓好項目開發、儲備、發佈與落實,每年分4-5期推出100個以上市場前景廣阔、技術含量高、效益好的招商引資項目,築巢引鳳,藉船出海,大力培植混合型、外嚮型經濟,並重點抓好工業"兩廊六區"和農業"兩帶六區"的規劃開發與建設,促進漳平經濟和社會事業全面快速發展。
在新千年裏,淳樸熱情的漳平人民竭誠歡迎海內外有識之士前來投資興業,與我們並肩攜手,同心協力,開闢新天地,創造新業績! |
|
郵編:364400 代碼:350881 區號:0597 拼音:Zhangping
漳平市位於福建省西南部,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總面積2951.1平方千米。2003年末,戶籍人口27.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84萬人。通行閩南方言漳平話(漳州腔)。
漳平市地處福建省西南部,九竜江(北溪)上遊,是閩西的東大門,於明成化七年(公元1471年)析竜岩縣置縣,1929—1934年曾建蘇维埃政府,1949年6月21日解放。屬竜岩專區(地區)。1956年寧洋縣撤銷,縣城雙洋縣入屬。1990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成為福建省第九個縣級市,1996年11月成為省直轄市,由竜岩市代管。全市土地面積2975平方公裏,總人口27.42萬人。
漳平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氣候溫和,光照充足沛,夏長鼕短,無嚴寒,無冰雪,風災罕見。年平均氣溫20.3°C,1月份平均氣溫11.0°C,7月份平均氣溫28.1°C,年降水量1486毫米,相對濕度78%。
市人民政府駐菁城街道。全市轄2個街道、8個鎮、6個鄉: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橋鎮、雙洋鎮、永福鎮、溪南鎮、和平鎮、拱橋鎮、象湖鎮、赤水鎮、蘆芝鄉、西元鄉、南洋鄉、官田鄉、吾祠鄉、靈地鄉。
漳平現境東西寬約57公裏,南北長近98公裏。人口由16個民族組成。以漢族居多,畲族次之,回、苗、壯、滿等14個民族共300餘人。絶大多數人操閩南語,少數人說客傢話和畲語。
漳平人主要為河洛裔閩南人口,亦有部分客屬。河洛即黃河、洛水兩流域,皆在今河南省境內,閩南人自河洛移入,因此閩南人亦稱為河洛人。根據黃瀚所作的田野調查,漳平目前約有客傢人口5000人,占全市人口的1.8%,他們的祖先來自閩西和廣東梅州客傢地區,至今仍保留着客傢語言、生活習俗等,猶如一個個“方言島”,分佈在雙洋、南洋、官田、赤水四個鄉鎮。此外,還有數量不少在漳平工作學習的客傢人。
漳平是中央蘇區縣之一,享受西部地區政策待遇。 |
|
郵編:364400 代碼:350881 區號:0597
拼音:Zhāng Píng Shì 英譯:Zhangping City
漳平市位於福建省西南部,九竜江(北溪)上遊,北緯24°54′-25°47′,東經117°11′-117°44′。總面積2951.1平方千米。人口27萬人(2006年)。通行閩南方言竜岩話。
全市轄2個街道、8個鎮、6個鄉: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橋鎮、雙洋鎮、永福鎮、溪南鎮、和平鎮、拱橋鎮、象湖鎮、赤水鎮、蘆芝鄉、西元鄉、南洋鄉、官田鄉、吾祠鄉、靈地鄉。市政府駐菁城街道。
地處閩西山區,地勢南北高中部低。屬亞熱帶海洋性季風濕潤氣候,年均溫20℃,年降水量1311.2毫米。九竜江橫穿中部,水力資源豐沛。鷹廈、漳竜、漳泉肖鐵路,嶺和、福三、圍禾省道縱橫全境。名勝古跡有拱橋竜洞、寧洋溪、“永福花鄉”、雙洋園覺塔和永福平直廟、升隆堂。紀念地有朱德舊居和永福、雙洋、溪南、新橋革命烈士紀念碑。 |
|
漳平又名"菁城" 漳平,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嵌於福建中南,閩南金三角北端,閩西東部。古為汀、漳、泉、延四郡交接處;今為竜岩、漳州、泉州、三明四地市結合部,福建南部內陸咽喉地帶。
漳平地名的由來:明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滅元稱帝,同年,明兵剋福建,擒元末一度統治福建近4年的陳友定。改路為府,共領福州、興化、建寧、延平、汀州、邵武、泉州、漳州等八府。漳州路於洪武元年(1368)改為府。竜岩縣隸漳州府。成化七年(1471),福建巡撫據竜岩縣民林廷琥等建議奏聞獲準,析竜岩縣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五裏置漳平縣,屬漳州。縣名取“邑居漳水上流、千山之中,此地獨平”之意。
區劃上,漳平三國時(220~280)屬吳國建安郡苦草鎮九竜鄉。西晉太康三年(282)屬晉安郡新羅縣。梁大同六年(540)屬竜溪縣。唐開元二十四年(736)置汀州,以苦草鎮置新羅縣,轄九竜鄉。天寶元年(742)改新羅縣為竜岩縣,轄屬不變。大歷十二年(777),竜岩縣劃歸漳州管轄,歷宋、元、明、不變。明成化六年(1470)明王朝批準以九竜鄉所屬居仁、聚賢、感化、和睦、永福5裏設漳平縣,次年正式劃出以上“五裏置縣”。
市境初名九竜鄉,晉屬晉安郡,唐為汀州域,後隨竜岩並入漳州,明成化七年(1471)置漳平新邑。建縣至今500餘載,歷屬漳州府,竜岩直隸州,汀漳道,竜汀省,福建省第六,第七行政督察區,新中國建立後屬福建省第八專區和竜岩地區。1956年寧洋撤縣,其第一區(雙洋、赤水)並入漳平。1990年底漳平撤縣建市,成為福建省第九個縣級市。
1997年,漳平市面積2975平方千米,人口27萬,轄2個街道8鎮6鄉: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橋鎮、永福鎮、溪南鎮、雙洋鎮、和平鎮、拱橋鎮、象湖鎮、赤水鎮、蘆芝鄉、西元鄉、南洋鄉、官田鄉、吾桐鄉、靈地鄉。市政府駐菁城。
1998年,漳平市轄2個街道、8個鎮、6個鄉,26個居委會、176個行政村。
菁城街道 駐菁西,轄8個居委會(東門、南門、北郊、西門、西郊、星政、北門、東橋)、4個村(菁東、菁西、福滿、頂郊)。
桂林街道 駐上桂林,轄7個居委會(城南、上江、高明、上桂林、下桂林、厚福、南美坪)、4個村(黃祠、瑞都、山羊隔、石坂坑)。
新橋鎮 駐新橋,轄2個居委會(和睦、麥園)、23個村(新橋、易坑、西埔、産坑、南豐、秀溪、城口、珍坂、雲墩、雙溪、武陵坑、倉坂、城門、錢坂、高美、産盂、陳坑、逢湖、秀岐頭、白泉、義宅、石碼、坂尾)。
永福鎮 駐福裏,轄1個居委會(永福)、27個村(福裏、李莊、西山、清源、呂坊、後盂、新坑、竜車、石洪、洪坑、大坂、秋苑、藍田、紫陽、封侯、文星、同春、桂洋、箭竹坪、佳山、和豐、穎水、陳村、元沙、嶺下、適榕、古溪)。
溪南鎮 駐溪南,轄1個居委會(南洲)、16個村(溪南、下林、久鳴、東湖、大山、郎車、官坑、長榮、南柄、上坂、金菊、吾老、前坪、小潭、官林盂、下河)
雙洋鎮 駐城內,轄1個居委會(雙洋)、12個村(城內、城外、東洋、西洋、員當、坑源、溫坑、百種畲、溪口、徐溪、大窯、中村)。
和平鎮 駐和平,轄7個村(和平、和春、春尾、下墘、安靖、東坑、菁坑)。
拱橋鎮 駐拱橋,轄8個村(上界、羅山、下界、拱橋、岩高、高山、隔頂、梧地)。
象湖鎮 駐象湖,轄12個村(象湖、下地、土坑、楊美、竈頭、上德安、長塔、祿前、下德安、寬田、半華、科山)。
赤水鎮 駐赤水,轄1個居委會(樟東)、9個村(赤水、田頭、香寮、嶺兜、大坑、安坑、黃山、羅坑、石寮)。
蘆芝鄉 駐和宅,轄5個居委會(東坑口、蘆芝、大深、洛陽、東郊)、4個村(華寮、月山、圓潭、涵梅)。
西圓鄉 駐可人頭,轄9個村(卓宅、進莊、遂林、基泰、鐘秀、西圓、丁坂、前洋坪、可人頭)。
官田鄉 駐官東,轄12個村(豪山、梅營、梧村、下浙、黃坪、坪山、官東、山貝、石門、官西、和坑、桂東)。
南洋鄉 駐南洋頭,轄9個村(北寮、梧溪、紅林、營□、永興、南洋、黨口、暖洲、利田)
吾祠鄉 駐後隔洋,轄9個村(吾祠、留地洋、彭溪、內林、彭爐、陳地、厚德、北坑場、鳳山)。
靈地鄉 駐靈地,轄11個村(靈地、遊山頭、謝畲、謝地、文山、易坪、長垵、京口、西坑、赤坂場、留春)。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市總人口264757人,其中:菁城街道40418人、桂林街道23807人、新橋鎮33609人、雙洋鎮11653人、永福鎮42522人、溪南鎮18370人、和平鎮10777人、拱橋鎮8435人、象湖鎮11811人、赤水鎮8352人、蘆芝鄉13133人、西元鄉 12328人、南洋鄉7420人、官田鄉8309人、吾祠鄉6295人、靈地鄉7518人。
2003年,漳平市轄2個街道、8個鎮、6個鄉:菁城街道、桂林街道、新橋鎮、永福鎮、溪南鎮、雙洋鎮、和平鎮、拱橋鎮、象湖鎮、赤水鎮、蘆芝鄉、西元鄉、南洋鄉、官田鄉、吾祠鄉、靈地鄉。年末全市戶籍人口27.42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8.84萬人。
語言上,漳平話屬於偏漳腔閩南語(河洛語),文化上亦區別與所屬竜岩地區新羅區以外的客傢各縣,為內陸閩南文化之典型。
漳平人民具有光榮的革命傳統,歷史上曾爆發過幾十次農民起義和民衆抗暴鬥爭。聲勢浩大的明代蘇阿普起義和清代黃友率領的紅錢會起義,攻州奪縣,斬官戮吏,波及八閩,震撼朝野。統治者調集重兵,纔被殘酷鎮壓下去。然而,壓迫愈深,反抗愈烈。不屈的漳平人民始終沒有停止鬥爭。1929年開始,中國共産黨創建的工農紅軍,在朱德、鄧子恢、魏金水等人的領導下先後來到漳平,發動了轟轟烈烈的土地革命戰爭,建立起蘇维埃政權和人民武裝。歷經艱苦卓絶的閩西南三年遊擊戰爭和解放戰爭,終於在1949年獲得解放,建立起人民政權。新中國建立後,漳平人民與全國人民一道,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在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道路上勇敢開拓,奮力拼搏,無私奉獻,涌現出竜均爵、陳善珉等全國聞名的英雄模範,而更多的是那些在平凡的崗位上腳踏地、埋頭苦幹的無名英雄。
改革開放以來,漳平成為國內外實業傢開發的熱土,中外客商紛至沓來,外嚮型經濟蓬勃發展。漳平已形成擁有建材、化工、礦産、電力、機械、森工、造紙、食品等門類比較齊全並具有一定規模的新型工業城市。 |
|
全市地區生産總值65.14億元,完成計劃104.1%,增長15%,持續了2007年15%以上的較快增長水平;農業總産值20.28億元,增長5%;規模以上工業産值50.31億元,完成計劃115.4%,可比價增長25.8%;城鄉50萬元以上固定資産投資35.17億元,完成計劃103.4%,增長24.5%;財政總收入5.85億元,增長28.3%,其中地方級一般預算收入3.02億元,完成預算102.7%,增長2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0.81億元,完成計劃109.2%,增長23.4%;實際利用外資4100萬美元,完成計劃136.7%,增長1.9%;外貿出口4180萬美元,完成計劃181.7%,增長45.1%;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963元,增長12%;農民人均純收入5786元,增長12.4%;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24.31億元,增長24.9%,各項貸款餘額30.26億元,增長14.1%。工業支撐作用明顯。加大稅費優惠、融資協調、生産調度等政策扶持力度,促進企業穩産、達産、增産。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19.25億元,增長19%;新上規模工業企業33傢、億元企業3傢。工業運行質量提升,規模工業企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220,企業利潤4.12億元,增長55.5%,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産銷率達97%;工業結構進一步優化,市本級規模工業比重達78.4%,非資源型工業比重提高到30.4%。漳平工業園區入駐企業86傢,其中規模企業49傢,産值18.74億元,增長42.2%,上繳稅金4461萬元,增長38.7%。高新技術産業有新突破,伍洋機械、溢泰科技、金緑源茶多酚、千百匯LED燈等高新技術産業項目開工建設。
特色農業初顯規模。全市規模以上農産品加工企業47傢,産值9.21億元,增長72.1%。其中:竜岩市級以上農業竜頭企業18傢,産值5.28億元。舉辦“竹王”、“花王”、“茶王茶藝”等比賽,扶持發展農民專業合作社,促進“木竹花茶”特色農業産業加快發展。新植速生豐産林3萬畝, 規模以上木業加工産值5.59億元。組織實施竹業重點村和百村竹業工程,竹業産值2.6億元。整合提升永福“十裏花街”,花卉産值9931萬元。推廣茶葉標準化示範栽培,新植茶葉面積1.79萬畝,規模以上茶葉企業22傢,茶葉加工産值2.07億元。茶葉企業獲有機食品標志1傢、緑色食品標志4傢、QS認證12傢。
第三産業加快發展。商貿物流業加快推進,新增物流企業4傢,公路貨運量292萬噸,增長49.4%。新華都、米蘭春天等連鎖超市網點不斷增加,第三産業占GDP比重提高到44.8%;閩西南商貿城、汽車交易服務中心、星級賓館正在建設,“凱源錦綉名城”、“萬成傢天下”等房地産項目有序推進;九鵬溪景區、鄉村“農傢樂”旅遊方興未艾,成功舉辦漳平市首屆美食節和最美村莊評選活動,共接待遊客23.3萬人次,旅遊總收入7630萬元。
二、發展後勁持續增強
項目工作成效顯著。竜岩市“三二一”項目共完成117項,生産性項目比重占73.5%。其中:策劃儲備項目70項,新開工項目39項,新竣工項目8項。省、竜岩市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1.58億元,市本級在建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7.9億元。十三大重中之重項目完成投資12.97億元,實現産值54.06億元。紅獅水泥一期實現産值4.5億元,一期餘熱發電項目竣工投産,二期及餘熱發電項目完成投資4.18億元,即將點火試産。振鴻水泥一期實現産值1.4億元,二期核準工作正在積極推進。漳平火電有限公司“上大壓小”項目取得核準所有支持性文件;“雙永”高速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報告獲省發改委批復,即將開工建設。“漳永”高速公路綫路規劃通過審查,進入工程預可行性研究階段。開展“9·8”、“11·18”及赴閩南、廣東、香港等地産業專項招商活動,新簽約項目11個。
工業新區進一步拓展。萬畝工貿新區完成基礎設施建設投資1.52億元,完成西園新區、登榜工業小區控規和城北新區詳規,平整土地605畝,報批土地1405畝,入駐企業5傢,投産1傢。鄉鎮工業集中區建設穩步推進。
“一園一區”加快推進。成立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管委會,策劃、運作“大陸阿裏山”品牌,着力建設“一平臺、三基地”,新增臺資企業6,總數達42傢。完成永福鎮域規劃和旅遊總體規劃,通過“全國環境優美鄉鎮”省級預審,全國農業旅遊示範點創建工作正式啓動。組建永福閩臺緣高山茶産銷合作社、“三農”服務中心和農業檢驗監測中心。永福110千伏變電站、永福文化民俗館建成投入使用,桂月綫改造工程、臺緣山莊正加快建設。
三、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品牌運作成效顯現。兌現落實創品牌奬勵扶持政策,開展特色品牌宣傳活動月,爭創品牌工作有效推進。我市被列入國傢農業綜合開發試點縣。漳平臺灣農民創業園升格為國傢級臺灣農民創業園,其烏竜茶加工示範基地被確定為全國農産品加工創業基地。漳平水仙茶綜合生産標準化示範區被列入全國農業標準化示範區。九鵬溪景區獲國傢4A級景區。榮獲《移動空中看海西》福建省“十大空中最美傢園”。新獲省著名商標3件,竜岩市知名商標7件,省名牌産品2個。千百匯“CH”商標成為我市首個申請國際註册的商標。“漳平水仙”茶集體商標成功註册,“九鵬牌”水仙茶被評為福建省名牌農産品。積極參加茶葉博覽會,取得“4金6銀11個優質”奬。杜鵑花參加省第二屆花王賽和花博會,分獲“花王”和“1金4銀3銅”的好成績。國傢級工作品牌運用成效明顯,全市通過各種品牌爭取上級資金7799萬元。
自主創新能力不斷增強。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建設水平進一步提升,完成“6·18”項目成果對接96項、國傢科技成果轉化項目1項、省科技計劃項目6項。建立2傢竜岩市級企業技術中心,3個項目列入省工業內涵深化技改提升工程重點項目和重點技術創新項目,18個項目列入竜岩市固定資産投資重點項目和重點技術創新項目。
四、城鄉環境繼續改善
城市綜合配套功能不斷完善。城市總規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順利推進。實施城建項目26項,總投資3.7億元。污水處理廠已建成,汽車客運中心、公交貨運站、華竜廣場二期等項目有序推進。城市框架進一步拉開,5.56公裏的工業路一期建成通車,西園大橋及工業路二期工程動工建設,供水、供電、通訊等配套設施建設加快推進。加強城市管理,依法製止違法建築37處,拆除3471平方米,城區秩序明顯好轉。實施城區“緑亮美”工程,新增公共緑地3.9公頃,市容市貌明顯改善。
新農村建設紮實推進。和平鎮東坑村、永福鎮西山村等試點村建設初見成效,29個村列入竜岩市“一村一品”示範村,5個鄉鎮和3個村莊完成規劃編製。農村傢園清潔行動紮實開展,1鄉18村的垃圾治理通過省級驗收。成立農業綜合開發辦,加強農業綜合開發管理,永福三河底農田基本建設有效推進。建立農村公路市補、鄉管、村養機製,建成3個農村客運站,完成117.3公裏農村公路建設。實施九竜江北溪(漳平段)防洪二期工程,完成應急視頻會商指揮係統建設。開展農村土地流轉工作,土地流轉面積2.75萬畝,涉及農戶1.02萬戶。生態公益林管護機製改革基本完成。
生態環境有效保護。空氣質量和飲用水源水質保持良好,完成城區飲用水源地環境保護規劃編製,製定7個鄉鎮生活飲用水源保護區劃方案。節能減排任務有效落實,關閉漳平火電有限公司4臺發電機組、立窯水泥企業4傢。開展“十五小”、“新五小”企業專項清理整治,取締“小冶煉”。加大項目環保驗收和減排治理力度,清理未驗收項目360個,執行環保驗收41個,治理減排企業56傢。第一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工作順利完成。九竜江流域綜合整治紮實推進,完成7個生豬養殖場標準化建設,已建成14個鄉鎮垃圾處理設施。強化項目建設用地保障,完成土地利用調整,新增耕地面積147畝。土地、礦産資源産權交易市場進一步規範,礦山企業的環保意識增強,繳納礦山生態環境恢復治理保證金1400萬元。完成奇和石灰石礦區資源整合工作。 城市建設。共投入3.5億元,拓展城市新區2平方千米,新建城市道路2條,新增公共緑地2萬平方米,完成火車站新站房及站前廣場改造、八一東路、東山公園、東門步行橋等項目建設,環城北路一期、閩西南商貿城、汽車客運中心、星級賓館、櫸仔洲文化廣場正在建設,城區夜景工程正式啓動。實現商品房銷售面積19.3萬平方米,增長70.8%。
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投入1.02億元,完成農村公路建設262.7千米,全面實現村村通水泥路面。完成12個村2533平方米的村級組織活動場所建設。赤水香寮省級農田示範片獲省優質工程。22個新農村試點村建設有效推進,實施戶戶通水泥路43千米,完成集鎮、村莊建設和産業發展規劃,有3個試點鎮、19個試點村的農村“傢園清潔行動”通過省級抽查驗收。
五、社會建設積極推進
各項社會事業協調發展。人才工作不斷加強,出臺引進、留住優秀人才優惠政策,實施名師名醫工程,評選奬勵優秀高中骨幹教師和優秀骨幹醫生。教育工作通過竜岩市教育督導評估,全面啓動“雙高普九”迎檢工作。校捨危房改造基本完成,農村寄宿製學校後勤服務設施進一步完善。實施教師城鄉交流,發放邊遠鄉村教師津貼,穩定教師隊伍;加大農村義務教育“普九”債務化解力度,截至目前,已化解債務2789萬元。衛生基本醫療保障、婦幼保健、防疫疾控等公共衛生服務水平實現整體提升,實施鄉鎮衛生院改造提升工程項目,婦幼院、中醫院遷建完成主體工程建設。計生工作保持低生育水平,全國計劃生育優質服務先進市成果繼續鞏固。文體事業不斷發展。完成赤水、象湖文化站建設,農村電影放映工程全面啓動,文化資源“信息共享工程”和“農傢書屋”建設有效推進,文廟修建即將完成。體育基礎設施不斷完善,完成12個全民健身工程和24套農民健身設施建設;競技體育水平不斷提高,我市體育健兒參加國傢級比賽共有40項獲得前三名。全面完成迎奧運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有綫數字電視整體平移轉換工程順利推進。
精神文明和平安漳平建設紮實推進。深入開展文明單位、文明學校、文明村鎮創建活動,順利通過省第十屆文明城市考評。積極做好援助四川災區工作,共為災區捐款440萬元,先後派出13人次赴災區支援衛生防疫和道路交通安全工作。認真開展安全生産隱患排查專項治理活動和百日督查行動,安全生産形勢基本穩定。維護穩定、打擊犯罪和社會治安防控能力全面提升,連續5年實現命案全破,人民群衆安全感不斷增強。重視群衆來信來訪,認真落實市委書記大接訪制度,矛盾糾紛有效化解。
六、民生工程紮實推進
惠民政策措施較好落實。實施為民辦實事項目16項,總投資2.09億元,有13項已經完成。發放糧農直補、石油價格改革綜合補貼、農村“六大員”津貼等,共計1021.52萬元。落實義務教育“兩免一補”政策,共免補1346萬元,“雙高普九”和校捨危房改造投入1021萬元。120套經濟適用房及廉租房完成6層板澆築。落實庫區移民後期各項扶持資金662萬元。繼續實施自願免費婚檢制度,婚檢率達98%。社區服務功能不斷改善。實施造福工程、扶貧開發整村推進等項目,革命老區群衆生産、生活水平進一步提高。落實規范公務員、參公事業單位人員及教師津補貼。
社會保障體係不斷完善。提高城鄉居民低保補助標準,發放低保金1.02萬人966萬元。全面啓動城鎮居民醫療保險,提高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補償標準。擴大新農合補償範圍,提高補償標準,實施參合農民大病商業統保,參合率達96.57%,補償住院農民2.06萬人次,兌付住院補償金1830.47萬元。深化養老保險制度改革。完善農村睏難家庭救助保障制度,開展建立被徵地農民養老保險制度的前期準備工作。繼續實施計劃生育奬勵扶助、貢獻奬勵和獨生子女死亡傷殘補助。貫徹執行《就業促進法》和《勞動合同法》,做好農村勞動力轉移,輸送員工4801人,實施城鎮零就業家庭就業援助60戶。
七、服務環境不斷優化
認真學習貫徹《全國人大監督法》,主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和工作監督。認真辦理人大代表建議82件,答復率100%,滿意率85.3%。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製,不斷完善决策聽證制度等民主决策機製,重大决策部署的執行情況和重要領域、關鍵環節的權力運行得到有效監督。“五五”普法工作有效推進,組織公務員學法考試,增強公務員依法行政意識。深化行政體製改革,開展規範行政執法機關行政自由裁量權試點工作,預防執法腐敗機製進一步完善。做好規範性文件合法性審查報備,部門內部相對集中審批權改革穩妥推進,39個職能部門(單位)全部進駐行政服務中心。規範行政復議,化解行政爭議。開展政府信息公開工作。加強政府效能建設,受嘉奬13個單位37人次,被告誡4人。
民兵預備役、國防動員、“雙擁”和退伍安置工作繼續加強,順利完成2008年鼕季徵兵工作,取得25年26次無政策性退兵的好成績。支持工、青、婦和科協完成換屆工作。外事、僑務、審計、民宗、老幹、老齡、統計、人防、市志、檔案等工作都有新的進展。
各位代表!這些成績的取得,是在宏觀調控壓力大、維穩任務重、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深等特殊環境下取得的,來之不易。以上成績的取得,是市委正確領導的結果,是人大依法監督和政協參政議政的結果,是全市上下齊心協力、奮力拼搏的結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嚮辛勤工作在各條戰綫上的廣大幹部職工,嚮長期以來給予市政府工作大力支持的人大代表和政協委員,嚮積極參與我市各項工作的中央、省、竜岩市駐漳單位、駐漳部隊、武警官兵,嚮一如既往關註我市發展的離退休老同志,嚮鼎力支持我市建設的社會各界人士緻以衷心的感謝和崇高的敬意!
在總結經驗、肯定成績的同時,我們必須清醒認識、客觀分析、準確把握我市發展過程中存在的睏難和問題。一是經濟結構調整和産業升級步子還不夠快,經濟增長方式和結構性問題亟待研究和解决;二是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和資金、煤電油運等生産要素製約日益凸顯,工業産值效率增長面臨嚴峻形勢;三是受宏觀經濟環境影響,煤炭、礦冶、輕紡、化工、竹木加工等産業增長難度加大;四是新農村建設面臨新課題,農村體製機製創新滯後於現代農業發展;五是徵地難、拆遷難、項目落地難等問題仍較突出;六是漳平火電公司4臺機組政策性關停,增值稅轉型改革等因素將嚴重影響我市財政收入,特別是需要財政投入的項目多,支出壓力增大。這些矛盾和問題,我們必須直面應對,認真研究措施,全力加以剋服和破解。 |
|
桂東洋森林公園簡介
中國高山雲霧鐵觀音之鄉、閩西南交界山脊上最美麗的鄉村風景綫、九竜江中遊美麗的高山森林公園
一、地理環境、特色
漳平市桂東洋森林公園位於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內,處北緯25°2′、東經117°29′;處於漳平市的東南邊陲,東南與華安貢鴨山國傢森林公園連綿相接,共築閩西南交界的山脊綫上美麗的風景綫;西北和永福鎮接壤,共築漳平大陸阿裏山的高山花園;桂東洋山脈屬平博嶺山脈,山上有桂池湖、瀑布、山泉、溪水相通,具備了省內風景區名勝區中獨特的地理位置,面積為39平方公裏。景區距華安縣城12公裏,距永福鎮32公裏,距漳平市66公裏,距漳州市區98公裏,距廈門市區130公裏,距泉州市區100多公裏,交通便利,桂東洋是明清時期竜岩通往漳州的重要交通要道,現華安-官田-桂東村擁有水泥公路,交通便利,規劃中的金上綫(晉江市金井鎮到上杭縣)將穿越村莊。
桂東洋山脈是省內少有的以高山桂池湖、山地和自然植被為景觀主體的鄉村旅遊型自然風景區,景觀以其“稀”、“秀”、“幽”、“曠”為顯著特徵。風景區所屬的桂東山主峰火燒嶺頭山海拔1530.3米,為當地第一高峰,雄偉的山勢與變幻莫測的雲霧剛柔相濟;山裏溪澗幽邃、植物茂盛,是閩西南地區珍稀動植物的庇護地和資源庫之一。據調查顯示:桂東洋山脈分佈的天然植被有維管束植物233科 764屬1376種,有鼕蟲夏草、林芝、金絲蓮、蘭花,其中有刺桫欏、穗花杉、白桂木、土沉香、粘木等珍稀、瀕危物種;桂東洋森林公園封山育林區內的國營漳平五一林場竜潭工區是國傢林業局福建馬尾鬆林木育種中心,其馬尾鬆籽被帶上“神舟六號”載人飛船做育種實驗。野生動物資源非常豐富,有24目64科196種。有國傢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蟒蛇、鳶、赤腹鷹、褐翅鴉鵑、穿山甲、娃娃魚、猴頭鷹、飛鼠等。
景區內桂東村是個革命老區村。村莊共有14 個村民小組,353 戶1386人,是入閩始祖、宋朝舉人、關內侯李火德的直係後裔村落。從明神宗萬歷十一年(公元1583年)開基至今已有425年以上的歷史。清隱公為桂東村李氏開基始祖,其後代裔孫遍布全球,有遷移漳平市新橋鎮秀溪村李氏(現人口約1000多人),漳州竜海市角美石厝街下邊李氏(現人口約4000多人),臺灣新竹縣後坪街李氏(現人口約1000多人),有遷移漳平市區,有遷移到廈門、泉州、漳州等地,有遷移廣東、深圳、日本、美國等地。村民為漢族,客傢風俗,方言為閩南語係,信仰佛教,基督教。
二、景區狀況
現有景點:
主入口景區:南坂河、南坂橋、水電站、小水庫
登山道沿途風景:好漢登山道、竜脊梯田、仙渠瀑布
石寨山景區:石寨山、太平軍殘部舊址、竜脊梯田、山路十八彎、高山遠景、村口樹林
村莊景區:牌坊大門、桂池湖、竜龜庵、圍竜屋、桂東洋書院、土樓碉堡、李氏宗祠、若孚公祠、文友公祠、逸泉公祠、基督教堂、長壽泉、桂花飄香、千年古樟樹、桂東賓館、桂東村部、桂東小學、雷打石、老年人活動中心、燒烤場
桂東洋寺景區:火燒嶺頭山、“盆”型村莊、上十八鼓、下十八鼓、古驛道、桂東洋寺
金星隔景區:古驛道、石岩亭、滿山遍野映山紅、金星山雲海日出、高山生態鐵觀音茶園
竹公溪景區:望南山、南山千裏雲海、竹公溪、懸崖棧道、小雨潭、梅花潭、飛鷹潭、回音𠔌
封山育林區:國營漳平五一林場竜潭工區(國傢林業局福建馬尾鬆林木育種中心)、石倉下河、竜潭、水果園、天然植物園、天然動物園
村莊周邊自然生態保護較好,不管是明代的古祠,明清的古驛道、民國時期的土樓碉堡、還是近百年歷史的桂東洋書院都與民居村捨渾然一體。
漳平市桂東洋森林公園具備了漳平民間富有特色的古民居、古村落及自然環境優美的鄉村,充分具備展示其歷史價值和文化價值,是培育推介“鄉村旅遊”品牌,拓展農村第三産業,促進農村經濟發展,極其有價值的旅遊開發項目。桂東洋森林公園規劃建設為一個集特色休閑度假、田園牧場、生態景觀、滑草、狩獵和茶浴與一體的復合型旅遊項目。項目的總體戰略定位是將桂東洋森林公園打造成為閩西南地區客戶休閑度假的 “生態森林休閑區域”。
三、景區規劃
規劃中的景區項目功能主要分八區:主入口景區、登山道沿途風景、石寨山景區、村莊景區、桂東洋寺景區、金星隔景區、竹公溪景區、封山育林區等
項目分四期進行:
第一期為旅遊區初創階段,發展個體、專業遊客階段,該群體主要攝影愛好者、戶外“驢友”、宗教香客等。李氏宗祠、若孚公祠、文友公祠、竜龜庵、圍竜屋、土樓碉堡、桂東洋基督教堂、竜岩府通往漳州府的必經古驛道、亭樓舊址、太平天國洪秀全殘部舊址、高山生態鐵觀音茶園、石寨山路十八彎、金星山雲海觀日出、瀾山千裏浮雲繞日、滿山遍野映山紅、五一林場生態森林、後瀑原始大瀑布、長壽泉、好漢登山道、兩座村捨改建成旅社、篝火燒烤場修建、農傢飯的選點與培訓、桂東洋書院、民俗文化館(桂東小學堂祖祠內重新佈置)、桂池湖、釣魚臺修建、完成村莊建築規劃與佈局、村民旅遊意識培訓、植被種植的引導。
第二期為重建、恢復歷史原貌建築階段:在火燒嶺頭山頂,私募重建明朝萬歷年間的“桂東洋寺”,恢復歷史原貌,保護歷史人文。
第三期為旅遊區創收階段,發展個體和企事業單位遊客,發展會議培訓市場階段:拓展訓練基地、清香茶浴、足浴休閑中心、桂池山莊等修建。
第四期為旅遊區全面建設階段,發展中、高端客流市場階段:狩獵場、滑草場的修建與經營。
發展方向:以建設原生態風景旅遊為主脈,將桂東洋森林公園發展成為集生態旅遊、會議培訓與休閑觀光於一體、可展示多層次文化的綜合型原生態旅遊區。
戰略目標:遵循滾動發展的原則,近期形成風景區總體框架,完成主要功能分區的主體旅遊設施建設。中遠期根據客源市場需求變化,完善旅遊區基礎設施,提升旅遊區檔次,使桂東洋森林公園成為省內著名的原生態、鄉村旅遊和古村落文化觀光區,最終成為漳平市旅遊業發展的重要支柱。
四、人文歷史
(一)、歷史悠久
桂東村,是入閩始祖、宋朝舉人、進士、關內侯的李火德的直係後裔村落。明末明初,火德公三子三三郎朝美及其後裔孫,為了避免戰爭的擾攮,幾次舉傢起遷徙,從江西江西撫州府崇仁縣二十三都奄源下坪遷移到漳州府竜岩轄福裏桂東洋(即現在漳平市官田鄉桂東村)。自三三郎朝美公第九代清隱公從永福李莊到桂東洋開基,時間大約是明神宗萬歷十一年(1583年),桂東村至少有425年以上的歷史。
當年,清隱公攜傢帶口舉傢南移,客傢民俗,新居喬遷,需左挑爐竈,右挑鍋,代表香火才能生生不熄,永旺不衰。爐竈和鐵鍋都是用青藤背負捆綁,清隱公對子女說,我們一路南行,等鋒利的鐵鍋邊把青藤磨斷了,鐵鍋落地,我們就在那裏安傢興業。就這樣,徒步南行了幾天幾夜,就在這裏青藤磨斷了,鐵鍋、爐竈落地了,從此清隱公子孫後代就在這裏落戶為傢,生根繁衍。據《漳平縣地志》中記載:“桂東村,原名為龜洞洋,原來村莊有一個洞,洞中有一隻石頭,極像衹龜,而洞前,整個村莊是一個小盆地,為‵洋′,故而得名龜洞洋,後因名字覺得俗,改名為諧音桂東。”
李火德,字丙鳳,號閩海,1206年11月8日子時出生在寧化縣石壁村。有三子二女,三子分別是三一郎(朝文)、三二郎(朝宗)、三三郎(朝美)。此三子後裔繁衍極盛,並且名人輩出。李崇誠,明進士,被詔入翰林院任文淵閣大學士,曾奉命參修《永樂大典》;李光地,在清朝官至吏部尚書協辦、文華殿大學士;現代有世界著名政要李光耀、李顯竜父子,香港財團臣子李嘉誠等等。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桂東村李氏,是李火德第三子三三郎(朝美)的直係後裔村落,是歷史上是客傢人先祖避免戰爭幹戈而舉傢遷移的見證。
(二)、村落建築與民俗文化
村落空間佈局合理,明清古建築較好地保留了傳統的建築特色,與村部小學、村捨交錯相間,桂東洋民居住地形成“盆”形居住,保留了遠古客傢人“圍而居之”習慣。古祠、學堂、土樓碉堡、小橋、流水、人傢、遠山雲霧繚繞、炊煙裊裊,有高山雲深處“香格裏拉”、“九寨溝”的美譽。歷史與現代在這裏交織,形成獨具特色的人文氛圍,具有和諧的美感。
《客傢文學》中詩歌《夢裏仙境》刊載了描繪桂東洋村莊的美景:“依稀,依稀/遙遠,遙遠/那是/遠山冰雪消融/村莊炊煙裊裊/花溪流水淙淙/山花爛漫的地方//花溪蜿蜒崎嶇流嚮天邊/她/正在花溪滔水/轉眼間/化作翩翩起舞的蝶兒/嚮山,冰雪消融的地方/飛去,遠去”
這裏保留了遠古客傢的婚嫁、祭祀、客傢風俗與生活習俗,有着傳統的客傢製茶工藝、擂茶油等傳統工藝,有着“開門茶”等民俗文化。
桂東洋的特色建築-圍竜屋
這裏圍竜屋的整體佈局是一個大園型,在整體造型上,圍竜屋就是一個太極圖。
圍竜屋前半部為半月形池塘,後半部為半月形的房捨建築。兩個半部的接合部位由一長方形空地隔開,空地用三合土夯實鋪平,叫“禾坪”(或叫地堂),是居民活動或晾曬的場所。“禾坪”與池塘的連接處,用石灰、小石砌起一堵或高或矮的石墻,矮的叫“墻埂”,高的叫“照墻”。半月形的池塘主要用來放養魚蝦、澆灌菜地和蓄水防旱、防火,它既是天然的肥料倉庫,也是污水自然淨化池。
桂東洋的客傢飲食
長期的遷徙流離及聚居地區經濟發展滯後,桂東洋保存了客傢人艱苦度日,就地取材,製備鹹菜、菜幹、蘿蔔幹等耐吃耐留的食物,傢居可佐番薯飯並抑脹氣,出門可配野菜充饑,這便形成了“鹹、熟、陳”的特點。從上述特點的形成,也可見客傢人適應環境能力特強,並創造了有特色的飲食文化。
(五)、桂東洋精神與宗教信仰
朝美公為避幹戈擾攘,從江西撫州府崇仁縣二十三都奄源下坪幾度遷徙到漳州府竜岩轄福裏桂東洋。這裏保留了客傢人的民俗民風,而日常生活,經常和漳州閩南交往,在語言上已經同化為閩南語支係。
桂東洋精神,即桂東人的對民性、品格、民風、特性、風尚、品德、品質,氣質等詞的見解。但桂東洋精神是由客傢歷史打造出來的。客傢歷史是客傢先民、客傢人的流浪史、拼搏史、創業史。為了生存、發展,長期的遷徙、流浪,顛沛流離,逐步地擺脫了中原“安土重遷”和“父母在不遠遊”的傳統保守觀念的束縛,樹立起 “四海為傢”的新思想。也就是長期的顛沛流離,在逆境中求生存、求發展而必須奮力與自然、與社會抗爭,努力拼搏,勝利者,就是這些敢於拼搏、敢於冒險進取的強者,他們終於到了彼岸,獲得新生和發達。客傢先民在中原老傢受到儒學的傳統教育,宗族、傢族觀念根深蒂固。離開中原背井離鄉,長期的流浪生活,更體會到宗族、傢族合力的重要性,更加鞏固和加強了宗族傢族觀念,於是敬祖睦宗的思想觀念顯得十分突出,扌背父骸,聚族而後,修族譜,修宗祠十分突出。客傢先民在飽嘗長期離鄉背井痛苦之後,更加深刻地體會到“在傢不知娘辛苦,出外方知慈母情”,“在傢千日好,出門半朝難”,於是更加戚戀家乡,並深刻體會到傢、鄉、國命運一體,榮辱與共的關係,使愛國愛鄉的思想強烈地表現在各個方面,顯得尤為突出。客傢精神的表述有繁有簡,有長有短,可以函益意識和行為的各個方面,但最為突出,最為本質的可以歸納為“勤勞勇敢,開拓進取,慎終追遠,愛國愛鄉”十六個字。
桂東村民有無宗教信仰者,也有信仰佛教,媽祖的,也有信仰基督教的,桂莊內有一基督教堂。儘管如此,無論桂東人走到那裏,桂東人歷代保存先輩的“勤勞勇敢,開拓進取,慎終追遠,愛國愛鄉”的精神始終不變。
五、景區榮譽
中國高山雲霧鐵觀音之鄉;
閩西南交界山脊上最美麗的鄉村風景綫;
福建省審計廳下派駐點村莊、對口扶持村莊;
漳平市人民政府、旅遊局“漳平十佳最美麗的村莊”;
國營漳平五一林場竜潭工區(國傢林業局福建馬尾鬆林木育種中心);
漳平耀華攝影論壇攝影創作基地;
紅樹林深圳攝影網攝影創作基地;
廈門大學緑野協會生態環境保護研究基地;
黎明大學自行車協會遠征路綫;
石獅山水戶外俱樂部戶外採風活動推薦路綫;
深圳悠然戶外論壇推薦戶外路綫; |
|
- n.: Zhangping City
|
|
漳平, 菁城 |
|
地理 | 福建省 | 行政村 | 教育 | 幼兒園 | 學前教育 | 實驗幼兒園 | 社會 | 圖書館 | 文化館 | 博物館 | |
|
|
漳平市醫院 | 漳平市中醫院 | 漳平市博物館 | 漳平市圖書館 | 漳平市文化館 | 漳平市檔案館 | 漳平市服裝廠 | 漳平市實驗小學 | 漳平市寶娘幼兒園 | 漳平市實驗幼兒園 | 漳平市天圓大酒店 | 漳平市衛生防疫站 | 福建省漳平市官坑村 | 漳平市東橋潮汕飯店 | 漳平市永福華山飯店 | 漳平市南門居委會服裝廠 | 漳平市菁城東門服裝廠 | 漳平市東橋居委會服裝廠 | 漳平市九竜玉壁石材工藝廠 | 漳平市福盛竹木製品工藝廠 | 漳平市宏發假日大酒店 | 漳平市永福福利工藝廠 | 漳平市佳康特骨傷研究所 | 福建省漳平市衛生防疫站 | 漳平市工程咨詢中心 | 福建省漳平市高等學校招生委員會辦公室 | 漳平市華民針織製衣有限公司 | 福建省漳平市華民針織製衣有限公司 | 漳平市達興織造服裝實業有限公司 | 漳平市退伍軍人兩用人才服務公司福利服裝廠 | |
|
|
雙洋鎮 | 永福鎮 | 和平鎮 | 新橋鎮 | 桂林街道 | 拱橋鎮 | 官田鄉 | 靈地鄉 | 蘆芝鄉 | 南洋鄉 | 吾祠鄉 | 溪南鎮 | 象湖鎮 | 西園鄉 | 赤水鎮 | 菁城街道 | 林地 | 新山 | 下地 | 上界 | 後福 | 下界 | 西後 | 長潭 | 紅林 | 楊美 | 馬坑 | 安靖 | 大羅山 | 大窯 | 中甲 | 金菊 | 厚德 | 長榮 | 大坂 | 半嶺 | 竜車 | 桂洋 | 白坂 | 秀溪 | 長塔 | 東坑口 | 徐溪 | 上大坑 | 下坑口 | 陳坑 | 東山後 | 官東 | 安坑 | 古溪 | 洪坑 | 中侖 | 前坪 | 岩坑 | 上坂 | 上洋 | 麻坑 | 同春 | 真山 | 後壟 | | | | | | | 更多結果...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