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廣東 >清遠 > 湟川三峽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湟川三峽投訴電話清遠市旅遊投訴電話:0763-3339970
  廣東省旅遊投訴電話:020-86681163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湟川三峽位於從連州市區到竜潭鎮的連江河段。先進入竜泉峽,可以看到胭紅色的崖壁上流下十幾道瀑布(下雨天時可多達幾十道)瀉入河中,景像十分壯觀。通常在山洞內才能見到的石鐘乳,在這裏卻露在外面。更為神奇的是,有一個石鐘乳居然終年滴水不止,好似馬在撒尿,因此竜泉峽也被稱為“馬尿峽”。接下來是楞枷峽,河兩岸山高峽深,怪石嶙峋。相傳秦時有幾位仙女遊峽,在這裏遇到風雨,一女化為石頭,故此峽又名“貞女峽”。最後一段是羊跳峽,意指山羊能從河這邊跳到河那邊,比雲南的“虎跳峽”還要誇張,其狹窄程度可以想像。此段江面逐漸收窄,江水變得墨緑,峽壁上垂吊的鐘乳石似乎伸手可及,十分險峻。峽旁有一個天然的石頭平臺,粵語相聲名傢楊達和黃俊英二位來此遊覽時看到後,便登臨石臺對着青山緑水表演了一段相聲。沿湟川三峽行船,一直到陽山縣北部的石蠃鎮河段,還會經過洞冠峽、大理峽,景色也都很美。交通:從連州市東3公裏的竜船水閘碼頭登船。船票:普通船25元/人,豪華船30元/人
竜泉峽
  河道險窄,灣急隨身,兩岸崖壁奇異。有一處如刀切般平,壁中忽吐一大石,形似竜頭。石中吐出瀑布,懸空直瀉,終年不斷,竜泉峽因而得名。當河風輕拂,水花散為雨霧,在斜陽的照射下,霧中的崖壁五彩繽紛,忽濃忽淡,變化無窮。
塄枷峽
  以奇偉峻峭著稱。峽山上有一塊酷似貞女的巨石,故又稱貞女峽。此峽嚮來是連江水道的咽喉,流水喘急,轟然若雷。唐代文豪韓愈被貶陽山縣令時,曾遊歷至此,寫下《貞女峽》一詩。詩曰:“江盤峽束春喘豪,雷風戰鬥魚竜逃。懸流轟轟射水府,一瀉千裏翻雲濤。橫浪卓竜相搏擊,奔濤急疾聲怨號。漂船擺石萬瓦裂,咫尺性命輕鴻毛。”
  據史籍記載,南宋嘉泰二年(1202年)五月,連日傾盆大雨,連江水位暴漲,連州城一片汪洋。洪水過後,楞枷峽河道淤塞,連州自此蕭條冷落。十八年後,楊榕走馬上任連州太守,即令才思敏捷的司法官李華治理水害。當時火藥尚未普遍應用於開山炸石,他博採衆議,製訂“上以火攻,下以堰取”的方案:先在上遊築壩攔河,蓄水備用;再於鼕季在礁石四周堆滿幹柴枯草,點起大火;猛火過後,立即開壩,熾熱的岩石被冰凍的河水衝刷,裂聲如雷,碎石騰空;隨後組織民工開挖、清理河床。經過三個隆鼕反復多次施行,終於把楞枷峽開通,連州重又興旺。現在峽壁上仍留有宋吏部侍郎張栻手書“楞枷古峽”四個大字。大字旁的幾排小字,就是記載當時開峽的情景。
羊跳峽
  連江各峽中最短最窄的一個峽,長不足一公裏,岸寬僅30餘米,驚羊可一跳而過。傳說有一隻山羊居住在順流而下的江水右邊,每天必須跳到左邊的山上吃草。有一天,當它跳過峽𠔌時,一聲巨響,山崖塌落。山羊無法再跳回傢裏,便天天站在左邊的山頭上,年復一年化為一尊石像。相傳左邊山上那很像山羊的石頭,便是當年渴盼回傢的山羊。所以這裏稱為羊跳峽。
  由於峽𠔌窄,峽內無雲水自陰。這裏江水深緑,江流平緩水面如鏡,怪石嶙峋,岸壁似開若合。船衹駛過,感受中似乎有隨時被兩壁夾住吞噬之險。站在船頭仰望,屋檐似的峽壁上,垂吊着天工神雕的石鐘乳,形態萬千。加上一道道瀑布飛瀉而下,聲如奔雷,激流翻騰,水道迷蒙,確有“疑似江上堆銀雪,白浪跳珠亂入船”的意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