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湘雜棉2號
  品種審定編號:國審棉麻2001005
  品種名稱:湘雜棉2號
  選育單位:湖南省棉花科學研究所,湖南亞華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以8891和中12選係為親本,通過人工去雄法選育而成的一代雜交種。
  省級審定情況:1997年湖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2001年浙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
  特徵特性:植株塔型,株型緊湊,株高120cm左右,葉片中等大小,莖稈堅硬、多毛,雜種一代花藥黃色,鈴卵圓形帶尖,單鈴重5.68g,衣分41.7%,籽指10g,衣指7.45g。中熟偏早類型品種,生育期123天左右,生長勢較強,吐絮暢,鈴殼反捲,易采摘,耐枯萎病,耐黃萎病。2.5%跨長28.9mm,比強度20.3cn/tex,麥剋隆值4.7,纖維品質符合紡織工業要求。
  産量表現:1998-1999年參加長江流域棉花品種區試,1998年皮棉平均畝産89.64kg,比對照泗棉3號增産7.14%,達5%顯著水平;1999年皮棉平均畝産96.38kg,比對照品種泗棉3號增産11.89%,增産極顯著,兩年均居第一位。2000年生産試驗,籽棉、皮棉和霜前皮棉平均畝産分別為224.3kg、91.40kg和80.57kg,分別比對照品種增産12.98%、9.64%和9.29%,均居第1位。
  栽培技術要點:(1)營養鉢(塊)育苗移栽,4月中旬搶晴天播種,5月20日前移栽。(2)大棵稀植,行距90~100cm,畝密度1800株左右。(3)施足基肥,重施苗蕾肥、花鈴肥,適施蓋頂肥,增施壯桃肥。全生育期畝施肥量為純氮24kg、五氧化二磷0.7kg、氧化鉀25kg。(4)掌握“全程化控、前輕、中適、後重、少量多次”的化控原則,並與長勢、地力、施肥量和氣候相結合,苗蕾期每次畝用縮節胺0.6~1g,初花期每次1.5~2g,打頂一星期後每次用3~5g封頂。(5)加強後期田間管理,去除下部空葉老葉,及時采摘爛鈴。
  全國品審會審定意見:該品種為雜交一代種,豐産性較好,耐枯萎病、耐黃萎病,經審核,符合國傢棉花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於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蘇、浙江、上海棉區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