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湖絲
目錄
浙江省湖州市出産的蠶絲 Silk produced in Hu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浙江省 湖州市 出産的蠶絲。色白,柔韌,質地極佳,行銷國內外。又名白絲。 清 魏源 《海國圖志·籌海篇四》:“中國 以茶葉湖絲馭外夷,而外夷以鴉片耗 中國 ,此皆自古所未有,而本朝有之。”
No. 2
  湖絲,中國明清時期浙江湖州府出産的蠶絲。湖州自唐代起即為蠶絲的重要産區。明代,湖州蠶絲全國聞名,其中又以産於鄉村市鎮七裏的蠶絲質量最佳,被稱為七裏絲,在市場上很受歡迎,比一般絲價為貴。湖絲有頭蠶、二蠶之分,質量以頭蠶為上。其細而白者,稱為合羅,專為皇帝織造禦服所用;稍粗者,稱為串五;又粗者,稱為肥光。因為湖絲産量多質量好,故銷路甚廣,遠銷日本、南洋等地。每當蠶絲上市,四方富商大賈都雲集湖州購買湖絲。長菱湖鎮是有名的湖絲貿易中心,鎮上臨水處有不少專門經營湖絲買賣的商店。每當四五月間,鄉人賣絲船衹沿溪而泊,貿易很盛。
  兩千多年前中國與西方就開始了絲綢貿易,開闢了著名的絲綢之路。自明代海路貿易開通以後,陸上絲綢之路逐漸退位,鴉片戰爭後,湖州絲商抓住機遇,開創了近代中外貿易的先河,使湖絲在海上絲綢之路中一直居於主要地位。
  據史料記載,西漢張騫通西域之後,中國的絲織品開始傳到歐洲。歐洲人對輕盈柔軟、光彩奪目的絲織物,視若珍寶,爭相搶購。蒸汽機發明以後,歐洲紡織工業迅猛發展,對中國蠶絲的需求急劇增加,在他們眼裏,“輯裏湖絲”是最好的原料,但是當時清政府對蠶絲的出口有着嚴厲的限製,乾隆帝曾明確批示,“輯裏湖絲出口限量5000斤,必須現銀交易,不得以貨易貨,且春絲不得出口”。兩廣總督在奏本中提到西洋商人要用本國的商品交換湖絲,對此嘉慶皇帝生氣地批復說:“西洋玻璃是土中提取的液體,鐘錶可有可無,而自鳴鐘更是糞土,斷不可用本國的珍貴特産交互這些廢物。”但是這樣嚴格的限製並沒有能夠阻斷蠶絲的海外貿易,南潯距上海衹有一百多公裏,搖船衹用兩天就能到,運費衹占0.2%,售價也比廣州時期下降了35%,這樣質優價廉的“輯裏湖絲”立刻成了中國當時對外出口的主要商品。
  上海圖書館珍藏着一套徐氏傢譜,上面記錄了輯裏湖絲在英國的無限風光。1851年,英國倫敦舉辦了第一屆真正意義上的世界綜合性博覽會,徐榮村把自己經營的12包“榮記湖絲”送去展覽,沒想到一舉奪得金質大奬,英國女王維多利亞不僅親自頒奬,還贈送“小飛人”(天使)畫像,開創了中國産品獲世界大奬之先河。
  輯裏湖絲在英國獲奬之後,外商對湖絲更是趨之若鶩。為了直接和洋商打交道,這些南潯絲商竟然很快地學會了外語。潯商們通過努力,成了上海灘上的風雲人物,“輯裏湖絲”的買賣也達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出版於19世紀60年代的《上海新報》上,每天都有“輯裏湖絲”的報價,絲的價格行情也像今天的股票一樣不斷變化,同時代的英國倫敦還開設了湖絲交易所。
  在南潯今天還保留着“絲行埭”的地名,當年這裏是全國湖絲貿易的集散地。經營湖絲絲棧最多時達到50余家,在這裏形成300米長的繁華熱鬧的絲市,絲行收購來的絲就在這裏裝上開往上海的運絲船,河埠上的青石板臺階被重重的絲包劃出一道道深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