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福建 >南平 >南平市區 > 遊定夫祠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遊定夫祠投訴電話南平市旅遊投訴電話:0599-8832075
  福建省旅遊投訴電話:0591-87535640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遊定夫祠位於南平市區城東28公裏的南山鎮鳳池村。該祠建於元延佑三年(1316年),由遊定夫九世孫遊以仁建。明清時四次重修。現祠為清道光十七年(1837年)遺存,主體部分基本完好。1988年遊氏後裔集資維修,並在祠內設遊定夫紀念館。
  遊酢,字定夫,生於建陽市麻沙鎮長平富壠村,北宋理學家,程門四大弟子之一,係典故“程門立雪”的主人翁之一。其孫移居南平南山鎮建祠祀之。祠占地1197平方米,建築面積646平方米。其部分建築木雕圖案資料被收入《中國美術圖集》。祠內六楹五匾,神龕旁竪立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的五塊碑刻,記載遊酢後裔遷居史實和建祠始未,以及“延平四賢”的生平業績。
  南平市南山鎮鳳池村的遊御史專祠,為其九世孫遊義仁所建。始創子元朝延祐丙辰年(1316);歷經明弘治,嘉靖,清道光,民國各時期的多次重修纔得以保存。據大梁墨書記載,現祠為清道光十七年(1837)的重修之遺築,距今也有一百五十多年歷史。該祠坐東北朝西南,北為獅山,山勢雄偉,南依風水,溪澗蜿蜒,背倚翠緑群山,面對百畝田洋。這裏風光秀麗,環境幽美。站在祠堂門前縱目遠眺,視野開闊。祠內楹聯雲:“礪獅山而鐘秀氣,帶風水而煥文光”。祠堂從西南而東北的中軸綫依次為門樓、庭院、天井、荷池、前堂、大堂。四面圍墻,內分東西兩廡。前堂為單檐懸山穿鬥式,面闊9間,進深6米,大堂為單檐懸山穿鬥式,面闊7間,進深13.5米,屋面坡度較緩,出檐深長,無翅角。祠堂占地面積1085平方米,建築面積646平方米,平面呈“金”字形,左右兩口荷池恰似金字的兩點。從整體看,閩北古建築風格十分突出。祠內木雕木刻和裝飾相當精美,部分圖案資料被《中國建築美術圖案》一書收入。尤為特別的是柯堂的大門做成衙門式的八字門,直進二堂,擡梁穿鬥式,五開間,按照古建築的等級規格。在封建社會中,這種建築規格衹有比較尊貴的人物才能享有。
  步入大堂,遊酢塑像端坐正中,左為鳳池開基主遊開塑像,右為十六世孫、明兩京刑部右侍郎遊居敬塑像。大堂的額枋上懸有宋理宗帝欽賜的金字“禦贊匾”以及“萬年儀式”、“思成堂”、“慕德報功”、報本思源”、“孝思不匱”、“豸山世澤”和遊居敬題《祭祠堂有述》詩牌等八塊牌匾。
  鳳池遊酢祠迄今仍能保留古製:春秋致祭,俎豆馨香,歷代不廢。祠內保存的六塊石刻碑記記述了自定夫五世孫遷居延平吉溪起,脈分三支,為遂報本之心而建祠堂和幾次重修的詳細經過。據說鳳池山脈形同五鳳,五鳳常在盆地沐浴,五鳳呈祥,“地靈人傑為山川靈氣之所鐘”,故文人彥士、達官顯貴代不乏人,這裏先後出過遊開、遊應祥、遊居敬等一批歷史名人。
  近年在當地政府的支持下,遊氏宗親出資修葺祠堂,使這座國內僅存的“遊御史專祠”的面貌煥然一新,1992年闢為遊定夫紀念館,館內文物為研究閩學、弘揚傳統文化提供了翔實的資料。開館以來已有海內外專傢學者及遊氏宗親近萬人前來參觀瞻仰。現在,遊定夫紀念館與當地遊定夫書院、遊定夫學校、程門立雪亭、朱熹高弟遊開墓、理學家遊居敬墓連成一體,成為閩北閩學祖師創基的一處古跡勝地。
No. 2
  遊定夫祠,位於福建省南平市延平區城東28公裏的南山鎮鳳池村,建於元延祐三年( 1316年),祠堂外“立雪程門”格外顯目,內存有明清牌匾和元明清各代重建祠堂碑證多件,建有宋代理學家遊定夫(遊酢)紀念館。
  附近有遊定夫書院,建於延祐四年(1317年),現存建築為清嘉慶年間所建,穿頭括梁式結構。存有各級領導、全國、省書協著名書法傢的題詞、橫匾、楹聯,楷、行、草等琳琅滿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