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yú wēng dé lì
解釋: 趁着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同漁人得利”。
| | 漁翁: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 | | 見“ 漁人得利 ”。 | | 成語 漁翁得利
發音 yú wēng dé lì
解釋 漁翁:比喻第三者。比喻雙方爭執不下,兩敗俱傷,讓第三者占了便宜。同“漁人得利”。
出處 《戰國策·燕策二》:“蚌方出曝,而鷸啄其肉,蚌合而蘁其喙。鷸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謂鷸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鷸。’兩者不肯相捨,漁者得而並禽之。”
中國傳統吉祥圖案
舊時的商傢,偏愛漁翁垂釣而獲大魚的圖畫,或者懸為店鋪的中堂。或者用作門面的飾物,或者模印在商標紙上,概稱《漁翁得利》,像是做生意人通用的吉利圖案。也有畫一小兒懷抱大魚的,又稱為《魚人得利》。 | | 成語名稱
漁翁得利
漢語拼音
yú wēng dé lì
成語釋義
趁着雙方爭執不下而從中得到好處。同“漁人得利”。
成語出處
無
使用例句
無 | | 見縫插針, 精雕細刻, 咬文嚼字, 句斟字酌, 字斟句酌, 精益求精, 細針密縷, 細針密綫, 之乎者也, 焉哉乎也, 尋行數墨, 尋章摘句, 尋枝摘葉, 一字不苟, 一本萬利, 漁人之利 | | 健步如飛, 大刀闊斧, 急若流星, 流星趕月, 爬羅剔抉, 電炮火石, 粗枝大葉, 精挑細選, 追風逐電 |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 鶴蚌相爭漁翁得利 | 鷸蚌持爭,漁翁得利 | 鷸蚌相持,漁翁得利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 象牙鏤雕漁翁得利圖香囊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