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顯示地圖 |
|
|
清永陵聯繫方式 地址: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起連山腳下。
郵編:113000 清永陵投訴電話 撫順市旅遊投訴電話:0413-7500530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清永陵景區榮譽 國傢文化遺産 清永陵門票價格 10元 清永陵節慶活動 清文化節、滿族風情國際旅遊節、 清永陵開放時間 8:30—16:30 清永陵最佳旅遊時間 屬北溫帶季節性大陸氣候,一年四季分明,氣候宜人,雨量充沛,年平均降雨量在750--850毫米,在無霜期150天左右。 清永陵導遊圖 清永陵交通圖 清永陵特別提醒 與兩個火車站相銜接,撫順也有兩個汽車站,北站在撫順城西路,南站在新撫區東一路3號,問訊電話:7672775。從撫順走瀋撫高速公路到瀋陽,僅需半個多小時,從5:00--19:00,5分鐘一班,票價7元。撫順南站到清朝開國之地——新賓,7:30--16:30,半小時一班,3.5小時車程,票價16元。
清永陵美食 “蟹都” 綏中石磨豆腐
綏中拌涼菜 建平燒雞
豆腐腦
清永陵住宿 撫順友誼賓館
客房,餐廳,附設商場,洗衣,康樂設施,汽車出租
地址:永寧街4號 郵編:113008
撫順鋁廠賓館
住宿,中餐
地址:新民街 郵編:113001
撫順礦務局和睦度假村
旅遊、餐飲、住宿、工藝品、土特産品、日用品零售
地址:永陵鎮和睦村 郵編:113206
撫順礦務局和睦度假村
旅遊、餐飲、住宿、工藝品、土特産品、日用品零售
地址:永陵鎮和睦村 郵編:113206
撫順市碧雲山莊
正餐加工,住宿
地址:塔峪鎮 郵編:113008
撫順市????業總公司竜首山莊
中餐(加工)、住宿、卡拉OK演唱(服務)
地址:前甸鎮新村 郵編:113103
撫順市金穗賓館
中餐、住宿、煙酒零售
地址:寧遠街交通崗北 郵編:113008
撫順賓館
住宿,小汽車出租,代購車票,船票
地址:西一路6號 郵編:113008
撫順東洲賓館
住宿,飲食,理發,文化娛樂,存車,汽車出租
地址:東洲區塔灣街綏化路西段五十號 郵編:113004
撫順經濟開發區賓館
中餐、西餐、住宿、洗浴、遊泳娛樂、煙酒日用百貨零售
地址:開發區順富路81號 郵編:113122 清永陵購物 用煤精的雕刻工藝品是撫順最著名的旅遊紀念品。撫順是煤精雕刻的原産地。煤精是柞、樺、鬆等樹木在煤層中形成的特殊煤炭,成分純淨、質地細密,適於雕刻。此外,人參、鹿茸、黃花、蕨菜、黃煙等也都是當地有名的特産。 清永陵交通 乘撫順汽車往新賓的長途汽車在永陵下車。 清永陵玩法 遊覽永陵的清代建築。
永陵位於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起連山腳下,是努爾哈赤遠祖、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叔父的陵園。始建於1598年。清天聰8年(1634年)稱興京陵,順治16年(1659年)尊為永陵。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關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座落在瀋陽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體係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群。它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和滿族藝術風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産。永陵從1598年動工到1677年,經八十年建成。原來衹埋有努爾哈赤的六世祖孟特穆的衣冠和其曾祖福滿的遺體。順治年間,封葬地為興京陵,陵山為啓運山。後來把努爾哈赤的的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剋世及禮敦、塔察篇古的遺骨自遼陽東京陵遷到這裏。順治十六年(1659年)改稱永陵。
康熙、乾隆以後,又屢加重修,方具今日規模。清入關以後,曾有幾代皇帝多次東巡、祭祖。永陵占地一萬一千平方米左右,建築規模、體製均比瀋陽福陵、昭陵小得多,然自具特點。陵四周圍以繚墻,由前院、方城、寶城組成。
前院:永陵南面正中有正紅門,面闊三間,硬山式,黃琉璃瓦頂,正脊有吻,垂脊有獸。門內橫列碑亭四座,亭內分別立有清朝帝業的肇興四祖“肇祖原皇帝”(孟特穆)、“興祖直皇帝”(福滿)、“景祖翼皇帝”(覺昌安)和“顯祖宣皇帝”(塔剋世)四通高大石碑。碑上刻一些“承傢開國”之類的頌詞,以滿、蒙、漢三體文字寫成。碑亭東西兩側原有祝版房、齊班房、茶膳房、滌器房等建築。
方城:碑亭的北面就是方城,圍墻南面正中是啓運門,正脊有雙吻與六竜戲珠,門兩側的照壁中心前後都是磚雕黃竜。方城北面是歇山式啓運殿,正脊有八竜戲珠和帶日月字樣的雙吻,垂、脊飾六獸,殿前臺階三路,中間是禦路。梁坊上懸滿、蒙、漢三體“啓運殿”三字立額。殿內原設暖閣、寶座、神牌及五供等。啓運殿東、西各有配殿三間,西配殿前有焚帛亭一座。
寶城:啓運殿後是寶城,為半圓式繚墻,裏面是兩層土臺。第一層左葬努爾哈赤伯父禮敦、右葬叔父塔察篇古;第二層正中葬其曾祖福滿,東有祖父覺昌安,西為父親塔剋世,六世祖孟特穆衣冠墓在曾祖福滿的東北側。 |
|
永陵位於遼寧省新賓滿族自治縣永陵鎮西北啓運山腳下,是努爾哈赤遠祖,曾祖,祖父父親,伯父,叔父的陵園。始建於1598年。清天聰8 年(1634年)稱興京陵,順治16年(1659年)尊為永陵。
永陵是著名的清初關外三陵之首(另外二陵是坐落在瀋陽的福陵和昭陵)。也是我國現存規模較大,體係完整的古代帝王陵寢建築群。它具有我國古代建築的優秀傳統和滿族藝術風格,是我國寶貴的文化遺産。
撫順市新賓縣境內的清永陵被譽為關外第一陵,這裏葬着清王朝的六位祖先。與瀋陽市境內的昭陵、福陵統稱為關外三陵。
清永陵始建於1558年,初稱興京陵。1659年,改稱永陵。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陵內葬着努爾哈赤的六世祖猛哥貼木爾、曾祖福滿、祖父覺昌安、父親塔剋世及伯父禮敦、叔父塔察篇古。1648年,清世祖福臨追封猛哥貼木爾為“肇祖原皇帝”、福滿為“興祖直皇帝”、覺昌安為“景祖翼皇帝”、塔剋世為“顯祖宣皇帝”。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曾先後九次來永陵謁陵祭祖,使永陵祭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傢大典。永陵陵園最初並沒有修建殿堂樓閣,建築均為青磚青瓦,肅穆莊嚴。隨着清王室的強盛,這座清王室營造最早、安靈最多的陵園也日趨完善。康熙十六年,永陵改建,青磚青瓦變成了紅墻黃瓦,陵園的規模和格局也基本定型。現存的永陵古建築群由下馬碑、前宮院、方城、寶城、省牲所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為一萬一千多平方米。
永陵位於新賓永陵鎮西北一公裏處。此地群山環繞、草木蔥鬱,“啓運山”宛若一條探頭藏尾的巨竜,橫陳於陵寢身後;波光瀲灧的蘇子河、草他河如同兩條銀色飄帶,鑲嵌於陵區。臨河而駐,獨有萬水朝宗之感,在群山衆水的映襯下別有一番莊嚴。
在陵宮正前一公裏處,左右各有一個下馬碑,相互間隔一百二十米。碑上用滿、蒙、漢、藏、維五種文字,刻有“諸王以下官員人等至此下馬”的字樣。由下馬碑往北,是一條寬四丈的黃沙大道,筆直地伸嚮陵園正門,亦稱正紅門,又稱前宮門,它是一座時暗三間硬山工琉璃瓦頂的建築,裝有六扇朱漆木柵欄門,充分展示了滿族先民竪木柵欄園城寨的古樸習俗。
進入正紅門就是整個陵區,它由前院、方城、寶城三個部分組成,首先四座神功聖德碑亭映入眼簾,按中長次幼、左長右少次序,分別立有“肇祖原皇帝”、“興祖直皇帝”、“景祖翼皇帝”、“顯祖德皇帝”神功聖德碑亭四座,碑高六點一二米(含碑座),同時用滿、蒙、漢三種文字鎸刻洋洋數千言碑文,均是歌功頌德的溢美之詞。碑亭從順治12年(1655年)起,歷時七年纔相繼落成。它們座落在贔屓座上,至今仍顯得頗有氣派。事實上,葬在這裏的四位皇帝生前在歷史上並無建樹,衹因子孫為帝而貴,纔被追封存為“肇興四祖”。清王朝入關進京後,歷朝皇帝都為自己建造單獨陵寢,永陵的“四祖碑亭”就成為大清皇陵中的一麯絶唱。亭前東、西兩側是大班房和茶廚房,亭後的東側是果房,西側是膳房。碑亭之北是方城。方城的南門稱為“啓運門”,東西有照壁相對,入門正中是永陵的正殿——啓運殿,它是祭祀拜謁祖先的場所,也是陵園的主體建築。大殿建在長方形月臺之上,殿單檐歇山式,黃琉璃瓦頂,四壁嵌飾着五彩琉璃蟠竜,四門八窗。殿內有四座大暖閣,閣內設有寶床;四座小暖閣,每閣之內供奉有兩塊神牌,閣前有八個竜鳳寶座,四張五供案桌。啓運殿的東、西兩側各有配殿三楹,西配殿前有焚帛爐一座。繞過啓運殿便是寶城,俗稱"月牙城"或"墳院"。 "興祖"寶頂之前原有古榆一株,高數十丈,蔭庇數畝,枝幹潔屈,狀若神竜。
清皇室把永陵視為“兆基帝業欽竜興”之地,所以清代祭陵非常頻繁,每年大祭六次,小祭二十四次,幾乎終年香火不斷。從公元1682年到1892年,清康熙、乾隆、嘉慶、道光等皇帝先後九次親到永陵謁祖巡幸,使永陵謁祖活動成為清代的國傢典製。
清永陵是滿族祖先留下的寶貴的歷史文化遺産,是國傢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003年與瀋陽的昭陵、福陵一起申報世界文化遺産,清永陵輝煌的陵園建築與秀麗的大自然交相輝映,景色萬千,已成為海內外遊人參觀遊覽的歷史名勝和與外界進行文化交流的紐帶與橋梁。
世界文化遺産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