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首詞,毛澤東曾有註云“一九三四年,形勢危急,準備長徵,心情又是鬱悶的。這一首清平樂,如前面那首菩薩蠻一樣,表露了同一心情。”當時,中共和紅軍由博古,周恩來和李德(德國人)“三人團”領導。毛澤東被排擠出了領導集團,在會昌“養病”。贛南軍區司令員龔楚去看他,酒後毛澤東喟然長嘆,“我自從參加革命以來,受過三次開除中委和八次嚴重警告的處分,這次更將造成失敗的責任,完全推在我的身上。現在,可不是我們井岡山老同志的天下了!” 說時竟凄然淚下。
“東方欲曉”,通俗地說,黑暗即將過去,曙光就在前面。“莫道君行早”,發現了真理,但是不要以先行者自居,改變危難的責任重,革命的道路還很漫長。“踏遍青山人未老”,不斷地探索,不斷地奮鬥,永不言敗,永不服老。“風景這邊獨好”,這樣的人生是真正美好的人生。下半闋說的是,不要局限於一城一地吧,要放眼全局,站得高,看得遠;不要被睏難所嚇倒,要看到成績,要看到光明,郁郁葱葱的大好美景將張開雙臂迎接奮鬥者。
美好的詩不是奇詞麗語,是抒發積極樂觀努力奮鬥的情懷。毛澤東繼承了中華民族“詩言志”“工夫在詩外”的大法;在詞句上,着意於淺顯、通俗。立意求深遠,語句求淺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