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浙江 >麗水 > 清修寺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清修寺投訴電話麗水市旅遊投訴電話:0578-2158551
  浙江省旅遊投訴電話:0571—8511741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清修寺位於竜泉城郊隅安清山麓。寺內有大雄寶殿、天王殿、齋捨所,是竜泉市最大寺廟。趙樸初所書“清修寺”之匾額高懸於廟堂山門之上。清修寺初為道場,晉天福九年(944年)開山建基,名清修講院。明正統乙醜年(1445年)改稱清修寺。山門內有唐植木犀二株,人稱唐桂,左側株高15米,胸徑0.74米,右側株高16米,胸徑0.8米,每屆中秋,清香四溢。因兩株唐桂枝葉交叉而生,故稱夫妻樹,吸引不少香客叩拜和四方遊人來寺參觀。
No. 2
  【臺州】
  位於浙江臺州市區楓山巔。舊名塔庵,宋仁宗寶元元年 (1038年)始正式建寺,治平三年(1066年)宋英宗賜款。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金兵過江,高宗趙構倉皇南逃,舟至海門,登清修寺,北望椒江,東瞰大海,詩興大發,索筆書“清修風景千年在,滄海煙嵐一笑開”作為楹聯,又在僧房題寫了兩首絶句。其一云:“古寺青山春更妍,長鬆修竹翠含煙,汲泉擬欲增茶具,暫就僧房藉榻眠。”現清修寺山門及大殿尚存,部分是康熙年間重建時遺留的。大殿明間的四根復蓮礎石柱,做成梭子形,復蓮極淺,比例粗矮,則年代更早。山門外西頭,有古井一口,泉眼出岩層,井壁加條石支撐,地處山頂而大旱不枯。舊海門八景的“清修霽雪”就在這裏,楓山山腰鐘亭懸挂着南宋佑古銅鐘一口,若清晨或子夜撞此鐘,聲聞十裏外,餘音裊裊不絶。
  【浙江】
  位於安清山麓,烈士陵園東側,初為道場,後晉天福九年(944)開山建基,名清修講院。明正統乙醜年(1445)改稱清修寺,沿用至今。該寺坐北朝南,縱軸綫上依次為山門、天王殿、大雄寶殿(“文革”時毀,現修復)、觀音殿。現存天王殿為清乾隆年間所建,觀音殿為鹹豐年建,係市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山門內有木樨兩株(金桂和銀桂),人稱唐桂,東側林高15米,胸徑o.74米;西株高16米,胸徑0.8米。枝繁葉茂,使兩株枝蔓連理,形同情侶。每到中秋,桂花滿枝,清香四溢。寺東有古井一座,稱卓錫井,清澈甘冽,傳可愈吐瀉疾。歷代有詩題詠。門額“清修寺”三字係已故中包佛教協會主席赴樸初題書。每年從閩浙贛邊區來此朝拜的善男信女絡繹不絶。
  【椒江】
  清修寺位於椒江海門街道楓山,舊名塔庵,為東晉高僧懷玉道場。宋寶元元年(1038年)建寺,明永樂八年(1410年)重修,清康熙九年(1670年)重建。南宋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南渡時曾到此,題“清修風景千年在,滄海煙嵐一笑開”楹聯,今寺為清代重建,近年重修,為一條縱軸綫上的三進建築,依次為天王殿、大雄寶殿、三聖殿,其中大殿與三聖殿上的石柱成梭形,柱礎為淺雕覆蓮式,均為宋代建寺時物。
英文解釋
  1. :  Qingxiusi
包含詞
題益陽清修寺敕誥清修寺護持文敕賜清修寺重修碑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