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燒的遠征 : 飲食 > 淡泊
目錄
No. 1
  (對名利等)超脫,不追逐淡泊名利|非淡泊無以明志。
dàn bó dàn bó
  對於名利淡漠,不看重
No. 3
  實淡泊而寡欲兮。——曹植《蟬賦》
No. 4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諸葛亮《誡子書》
No. 5
  傢道清貧
No. 6
  傢私産業,仍是祖宗流傳的,甚是淡泊。——《檮杌閑評—明珠緣》
No. 7
  恬淡,不追名逐利。《東觀漢記·鄭均傳》:“好 黃老 ,淡泊無欲,清靜自守。” 宋 秦觀 《送蔡子襄用蔡子俊韻》:“故人淡泊出天性,鷦鷯巢林一枝足。” 茅盾 《腐蝕·十月一日》:“既然是的, 陳 為什麽又來‘訪問’我?為什麽又表示沒有什麽大不了?而且裝出那麽淡泊無求的神氣?”
No. 8
  清淡寡味。 北魏 賈思勰 《齊民要術·五穀果蓏菜茹非中國物産者》:“蒸食,其味甘甜。經久,得風,乃淡泊。” 唐 李白 《大獵賦》:“曷若飽人以淡泊之味,醉時以淳和之觴。” 宋 歐陽修 《送楊闢秀纔》詩:“世好競辛鹹,古味殊淡泊。” 清 鈕琇 《觚賸續編·頃刻酒》:“初飲淡泊無味,頃之面頰發頳。”
No. 9
  清貧寒素。《初刻拍案驚奇》捲二九:“方纔老員外與安人的意思,嫌 張 傢傢事淡泊些,説道:‘除非 張 傢官人中了科名,纔許他。’”《警世通言·桂員外途窮懺悔》:“吾有桑棗園一所,茆屋數間,園邊有田十畝,勤於樹藝,盡可度日。倘足下不嫌淡泊,就此暫過幾時何如?” 郭沫若 《歷史人物·王安石》:“又租了別人房子居住,這足證他的生活很淡泊的。”
No. 10
  指顔色淺淡或消褪。 唐 杜甫 《飛仙閣》詩:“寒日外淡泊,長風中怒號。”《紅樓夢》第三八回:“蒂有餘香金淡泊,枝無全葉翠離披。”
No. 11
  猶冷淡。《孔叢子·獨治》:“先生淡泊世務,脩無用之業。”《平山冷燕》捲二:“我不是這等淡泊他,他還要在此纏擾哩。”
No. 12
  指生意清淡。 清 和邦額 《夜譚隨錄·崔秀纔》:“ 楊 辭以生意淡泊,本利虧損,無囊可解。”
詞義
  淡泊dànbó
  【解釋】輕淡泊欲,不追求名利
  【近義】淡雅
  【反義】熱衷
引言
  淡泊於名利,是做人的崇高境界。沒有包容宇宙的胸襟,沒有洞穿世俗的眼力,是萬難做到的。
  淡泊於名利,方能成大器,方能攀上高峰!在物欲、名利橫流的當今,有志者更應守住淡泊,嚮自自己既定的目標前進!
事實論據
  關麟徵辭官隱居
  關麟徵是黃博軍校一斯期生,曾在國民黨軍隊中歷任要職。他經過長期徵戰和宦海沉浮,逐漸看透自己前半生爭名奪利的官場生活,於1949年秋辭去陸軍總司令職務、退出國民黨軍界,拒絶接受隨蔣介石飛往臺灣的命令,藉故在香港隱居下來。從此,他不參加任何政治性的集會和社會活動,不接見任何記者采訪,斷絶一切與黨政軍故舊的聯繫,整日以讀書、寫字為樂。其間蔣介石、蔣經國你子曾數度邀請他去臺灣任職,並許以高官厚祿,他都婉言謝絶。從44歲至85歲逝世,他一直過着淡泊的隱居生活。
  錢鐘書終生淡泊名利
  當代大學者錢鐘書,終生淡泊名利,甘於寂寞。他謝絶所有新聞媒體的采訪,中央電視臺《東方之子》欄目的記者,曾千方百計想衝破錢鐘書的防綫,最後還是不無遺憾地對全國觀衆宣告:錢鐘書先生堅决不接受采訪,我們衹能尊重他的意見。
  80年代,美國著名的普林斯頓大學,特邀錢鐘書去講學,每周衹需錢鐘書講40分鐘課,一共衹講12次,酬金16萬美元。食宿全包,可帶夫人同往。待遇如此豐厚,可是錢鐘書卻拒絶了。
  他的著名小說《圍城》發表以後,不僅在國內引起轟動,而且在國外反響也很大。新聞和文學界有很多人想見見他,一睹他的風采,都遭他的婉拒。有一位布什國女士打電話,說她讀了《圍城》探測切想見他。錢鐘書再三婉拒,她仍然執意要見。錢鐘書幽默地對她說:“如果你吃了個雞蛋覺得不錯,何必要一定認識那衹下蛋的母雞呢?”
  1991年報11月錢鐘書法傢80華誕的前夕,傢中電話不斷,親朋好友、學者名人、機關團體紛紛要給他祝壽,中國社會科學院要為他開祝壽會、學術討論會,錢鐘書一概堅辭。
  居裏夫婦視名利如浮雲
  居裏夫婦都是世界上知名的科學家,居裏夫人是世界上唯一兩次獲得諾貝爾奬的女科學家,但他們生活儉樸,不求名利。各種勳章、奬章是榮譽的象徵,或許多人夢寐以求的寶物,可居裏夫婦視之如廢物。1902年,居裏先生收到了法蘭西共和國大學理學院的通知,說是將嚮部裏提出申請,頒發給他榮譽勳章,以表彰他在科學上的貢獻。務請他不要拒絶接受。
  居裏和夫人商量以後,寫了一封覆信:“請代嚮部長先生,表示我的謝意。並請轉告,我對勳章沒有絲毫興趣,我衹亟需一個實驗室。”
  居裏夫人的一位朋友應邀到她傢做客,進屋後看見居裏夫人的小女兒正在玩弄英國皇傢協會剛剛授予居裏夫人的一枚金質奬章,驚訝地說:“這枚體現極高榮譽的金質奬章,能得到它是極不容易的,怎麽能夠讓孩子玩呢?”居裏夫人卻說:“就是要讓孩子從小知道榮譽這東西,衹是玩具而已,衹能玩玩,絶不可以太看重它,如果永遠守着它,就不會有出息。”
  居裏夫婦,重視事業,淡泊名利。
理論論據
  [理論論據]
  不以譽喜,不以毀怒。
  明.海瑞《令箴》
  不好名者,斯不好利;好名者,好利之尤者也。
  清.錢琦《錢公良測語.導儒》
  不汲汲於富貴,不戚戚於貧賤。
  《漢書.揚雄傳》
  胸懷廣大,須從平淡二字用功。
  《蔡鍔集.序及按語》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三國諸葛這《誡子書》
  少欲則心靜,心靜則事簡。
  明.薛宣《讀書錄》
  修身以寡欲為要,行已以恭儉為先。
  《古今圖書集成.學行典》
  欲淡則心虛,心虛則氣清,氣清則理明。
  明.薛宣《讀書錄》
  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
  《論語.述而》
  心曠神怡,寵辱皆忘。
  宋.範促淹《嶽陽樓記》
  富貴非吾願,帝鄉不可期。
  晉.陶淵明《歸去來兮辭》
  事能知足心常愜,人到無求品自高。
  《古今楹聯類篡》
  欲寡則心自誠。
  宋.程顥、程牙刷《二程全書.元豐已未》
  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養心第一法。
  弘一大師《格言別錄》
  淡泊明志,夙夜在公。
  蔡鍔《南寧寓廬聯》
  志不行,顧祿位如錙銖;道不同,視富貴如土芥。
  《宋史.隱逸列傳》
  凡是一無所求的,什麽都會有。
  英國諺語如果你的欲求無究盡,那麽你的心事和擔憂也會無究盡。
  [美] 富勒《至理名言》
  不誘於譽,不恐於誹。
  《荀子.非十二子》
  貪欲之人,無有厭足。
  弘一大師《修行法語》
  貪材,權欲和虛榮心,弄得人痛苦不堪,這是大衆意識的三根臺柱,無論何時何地,它們都支撐着毫不動搖的庸人世界。
  [前蘇聯] 艾特到托夫《斷頭臺》
英文解釋
  1. n.:  stoicism
法文解釋
  1. adj.  désintéressé, qui ne recherche ni renom ni richesse
包含詞
淡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