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 : 醫學 > 淋巴結核
目錄
No. 1
  【概述】
  
  淋巴結核,亦稱瘰癧性皮膚結核,是一種皮膚結核。常因淋巴結結核、骨結核或關節結核繼發而來。初起為皮下結節,繼而軟化壞死,最後破潰形成潰瘍或瘻管,排出幹酪樣稀薄膿液。本病,現代西醫學雖可用抗結核藥物等法治療,但療程漫長,遷延難愈。
  現代針灸治療淋巴結核,始於本世紀20年代,亦使用灸法。自50年代起報道迅速增加,早期采用火針、針挑法、截根術等法,以截根術較為盛行,有人曾對133例用此法治療之患者,作為期2年另4個月的隨訪,發現遠期效果明顯。近年來,加然抗結核藥物已廣泛應用,但針灸治療本病的臨床文章並未見減少,穴位刺激方法亦有增加。值得一提的是王樂亭老中醫,用6寸金針為主,輔助火針和灸肘尖之法,治療淋巴結核效果明顯,說明對傳統方法的挖掘仍有其不可忽視的臨床意義。據多年來治療例數在100以上的臨床文章統計,在3488例中,其總有效率在83.6~100%之間。
  【治療】
  挑治
  (一)取穴
  主穴:肺俞、肝俞、膽俞、脾俞、胃俞、督俞、膈俞、三焦俞、腎俞、厥陰俞。
  配穴:天井、肩井、臂3、氣海、缺盆、少海、極泉。
  (二)治法
  每次選主穴1穴(雙側),配穴據不同發病部位酌選。操作方法有兩種。一為劃撥挑刺法:令病人取俯 式坐位,常規消毒,以2%普魯卡因溶液作穴位局麻,取消毒三棱針,刺2~5釐米深,在感覺達到肌膜層時,將三棱針上下劃撥3~5次或更多些,劃撥幅度0.5~1.0釐米,患者應感到麻木或輕微疼痛,隨即起針,在針眼上敷以消毒紗布並固定。此法適於本病結節型早期。二為切割挑刺法:穴位消毒局麻後,用手術刀切開皮膚1.0釐米長,深度至皮下,再刺入挑針,挑出白色纖維組織少許,並割斷,縫合切口,蓋以敷料。此法適於晚期病人。割刺用於主穴,配穴可針刺,得氣後平補平瀉,留針20~30分鐘。每日1次,穴位輪用,10次為一療程,停針3~7日,再作下一療程。一般須20~25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判別標準:基本痊愈:腫大的結節全部消失或縮小到0.05立方釐米以下,且變硬,或潰破瘡面愈合;顯效:腫大的結節消退2/3以上,或潰破瘡面愈合2/3以上;有效:病情減輕,但未達顯效;無效:無改善或惡化。
  共治療2585例,基本痊愈1372例(53.2%),顯效618例(24.3%),有效487例(18.7%),無效108例(3.8%)。本法有較好的遠期療效。以側頸部和鎖骨上窩病變效果較好,頦下及腋下效果較差[4~7]。
  火針
  (一)取穴
  主穴:阿是穴。
  配穴:肩井、天井、手三裏、足三裏、四花穴、結核點。
  阿是穴位置:患處(下同)。
  四花穴位置:即膈俞、膽俞四穴之總稱。
  結核點:大椎旁開3.5寸。
  (二)治法
  每次主穴必取,配穴取2~4穴。阿是穴即患處用火針法,先在酒精燈上將針燒紅,直刺淋巴結核,如為腫塊結核型,可於最早出現或最大的結節腫塊,上中下各刺 1針,刺入核心,快入急出;如腫塊已化膿未潰破,用粗火針直刺病竈中心,使膿液盡快排出;如已潰破者,在破口周圍 0.5釐米處,用火針淺圍刺;如形成瘻管時,取適當粗細之火針刺入管腔,深度以不傷及正常組織為限。如果淋巴結腫大成團,可在腫塊周圍刺灼,針刺正常距離為1~2釐米。火針每周1次,連續4~12次為一療程。
  配穴,采用針刺法,平補平瀉,隔日1次。
  對已液化、幹酪化破潰或形成瘻管的淋巴結核,可配合火針用藥捻治療。即以火針刺入形成孔道後,待膿汁排出,即選合適之藥捻放入,外蓋消毒紗布,據分泌物多少,每日調換。
  藥捻製備:將陳醋和豬膽汁各500毫升,盛入搪瓷盆中,煮沸成粘膏狀,然後放入紅花5剋、輕粉2剋,混合揉勻後搓成長2~5釐米,如火柴棒粗的藥捻,陰幹後放入裝有漳丹的容器內配。
  (三)療效評價
  共治651例,基本痊愈483例,顯效65例,有效67例,無效為36例,總有效率為94.5%[5,8~10]。
  金針
  (一)取穴
  主穴:麯池、臂臑。
  配穴:肘尖、阿是穴。
  肘尖穴位置:屈肘時,鷹嘴突起之尖端。
  (二)治法:主穴用透刺法,用6寸長之金針(可用不銹鋼毫針代替),針尖蘸少量經滅菌之甘油,從麯池穴,沿皮下對準臂臑(不得偏離)透刺。患者宜雙前臂麯肘拱胸,針體與上臂沿長綫呈45度角速刺入穴0.2~1.0釐米,然後退到皮下繼續推進。當針尖透達臂3時,患者應有脹重感。然後醫者左手撫按麯池穴周皮膚,右手以拇指指甲反嚮颳動針柄6~9次,以患者有熱脹感為度,留針15分鐘後,再颳針1次。局部紅腫熱痛用瀉法,局部腫硬不紅不痛用補法。用捻轉補瀉,針體捻轉須達180°。留針15分鐘再捻轉1次,共留針30分鐘。
  對病程日久腫硬不消或膿腫欲潰未潰者,用火針,法同前。腋窩部淋巴結核久治不愈者,灸肘尖穴,無疤痕着膚灸3壯。
  上述方法除火針每周1次外,均為隔日1次,12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共治200例,以類似前述標準評價,基本痊愈45例(22.5%),顯效48例(24.0%),有效100例(50.0%),無效7例(3.5%),總有效率為96.5%。
  【主要參考文獻】
  牛大業。瘰癧鼠瘡癥之灸法表。山西醫學雜志 1922;4(6):21。
  夏玉卿。針刺治療頸淋巴結核133例臨床遠期療效觀察報告。中醫雜志 1959;(3):201。
  於匯川,等。王樂亭應用六寸金針治療瘰癧的經驗——附200例臨床心得。北京中醫 1982;(2):13。
  裴廷輔,等。挑刺治療淋巴結核2000例的臨床研究。中國針灸 1989;9(3):1。
  焦國瑞。針灸臨床經驗輯要,北京:人民衛生版社,1981:154。
  劉桂芳。割肝俞穴治療淋巴結核211例。中國針灸 1988;8(3):45。
  張文俊。穴位割治治療淋巴結核、皮膚結核270例。中國針灸 1985;5(2):17。
  王金祥,等。火針治療瘰癧273例臨床療效觀察。黑竜江中醫藥 1984;(4):27。
  朱應超,等。火針加藥捻治療頸淋巴結核280例報道。中國針灸 1987;7(2):13。
  康維清。火針治療頸淋巴腺結核48例中國針灸 1997;17(5):280。
  淋巴結核80%見於兒童及青少年。
  病因 結核桿菌可通過淋巴或血行途徑感染頸部淋巴結,鼻咽部、口腔、喉部結核多通過粘膜下淋巴回流感染到淋巴結,肺部結核則可通過血行或淋巴途徑感染淋巴結。
  <臨床表現> 部分病人可出現乏力、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結核中毒癥狀。一側或雙側、淺層或深層多個頸部淋巴結腫大,一般位於頜下及胸鎖乳突肌前、後緣或深部。初期腫大淋巴結相互分離,可移動,無疼痛,繼之腫大淋巴結相互粘連,形成串珠狀,輕壓痛,若繼發感染壓痛較明顯,腫大淋巴結常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粘連,活動度較差。後期腫大淋巴結可發生幹酪性壞死,形成寒性膿腫,局部皮膚發亮呈紫紅色,觸之有波動感,膿腫潰破皮膚,形成不易愈合的潰瘍或瘻管,瘻口處溢出稀薄樣膿液。有些病人表現有肺結核及喉結核的癥狀如咳嗽、咯血、喉痛等。
  診斷 一側或雙側頸部出現多個腫大淋巴結,呈串珠狀,與皮膚及周圍組織粘連,或潰破皮膚形成遷延不愈的瘻管,一般可作出診斷。胸部x綫或ct掃描,間接喉鏡及後鼻鏡檢查有時可發現肺結核、喉結核及鼻咽結核等。結核菌素、ppd(純化蛋白衍生物)試驗、血沉檢查有助於診斷。本病應與頸部慢性淋巴結炎、頸部原發性及轉移性惡性腫瘤鑒別。
  治療
  1.一般治療 加強營養,增強體質。
  2 抗結核治療 常用藥物有鏈黴素、異煙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等。
  3.局部治療 已形成膿腫或瘻管者,可通過局部抽膿、衝洗,再註入抗結核藥物。
  4.免疫療法 可用轉移因子、左旋眯唑、免疫核糖核酸、死卡介苗皮膚劃痕、斯奇康肌註等治療。
  5.手術切除 對少數較大的孤立性淋巴結可采取手術切除。 6.中醫治療
  商丘乳腺癌治療中心采用中醫秘方獨創“活血散淤消瘤丸”治療淋巴結核效果獨特能在短時間內根治。
基本概述
  淋巴結核,中醫稱之為瘰癧,是體現於肌表的毒塊組織,是由肝肺兩方面的痰毒熱毒凝聚所成。西醫則指,人體內有專事於清毒殺毒從而保護血管組織的淋巴係統,遭遇來自體內外無法清除殺滅的毒菌,凝聚和集結於肌表組織形成的毒瘤。
疾病癥狀
  多在頸部一側或雙側長出疙瘩,逐漸長大,不痛不癢,推入滑動,無明顯壓痛,如身體低抗力低則逐漸增大,皮膚發變紫,最終破潰流水樣膿液並排出黃濁樣幹酪樣膿液,中醫稱之謂“老鼠瘡”。反復潰爛少,部分病人可有低熱、盜、汗食欲不振、消瘦等全身中毒癥狀。
病因病理
  淋巴結結核發病原因有兩種:一種是結核肝菌通過上呼吸道或隨食物在口腔及鼻咽部尤其是扁桃體腺引起的原發竈上感染。後沿淋巴管到達頸部淺深層淋巴結。各部位多為單側性淋巴結。受纍咽部。重發病以上吸收後受纍淋巴結核仍繼續發展形成冷膿腫或潰瘍。
  另一種是原發結核感染後血中結核桿菌隨血行進入內側頸淋巴結,引起頸淋巴結核;還可以從腰腹部淋巴感染,然後汲及深部淋巴結群繼發感染,在頸淋巴結結核發病中較為常見。
疾病分類
  結核病一般按部位及髒器命名。淋巴結核根據發病部位,主要有以下幾種:
  1.頸部淋巴結核:這是淋巴結核中最為常見的,女性多於男性。據日本資料統計,男性以30歲年齡組最多,女性以50歲年齡組最多。發病部位以右側為多見。西醫認為,本病多因結核桿菌經口腔(齲齒或扁桃體)侵入,由淋巴管到達頜下或頦下淋巴結;亦可因肺、腸結核病竈經血液擴散所致。中醫認為,本病為情志所傷,肝氣鬱結,脾虛生痰。肝鬱則化熱,痰熱互搏,敬於頸項之脈絡,而成瘰癧。亦因素體虛弱,肺腎陰虧,致使陰虧而火旺,痰火凝結而成瘰癧。
  2.腋窩部淋巴結核:本病臨床較少見。病人往往主訴腋窩部淋巴結腫大,疼痛就診;也有在胸部X綫檢查時發現腋窩部或胸壁上部有鈣化竈。
  3.腹股溝部淋巴結核:腹股溝部淋巴結腫大,多來自下肢或外陰部的外傷。但是,結核菌嚮全身播散,偶爾也可發生。開始可為僅伴有輕度疼痛的腫脹,如不積極處理,則可自潰。
  4.腹部淋巴結核:一般由於全身播散或在腸結核的基礎上,相繼出現腹部淋巴結腫大。在主訴中,過去可能沒有任何消化係統癥狀,肺部也未發現病變是常有的。也有包括過去曾有腸結核癥狀,或者是因為治療肺結核,早已接受化療者。
  5.肺門淋巴結核:當機體尚未産生變態反應時,肺內初感染原發竈中結核菌藉淋巴流侵入所屬淋巴結。從肺門到縱隔有許多淋巴結。病勢進展時,縱隔淋巴結也相繼發病,形成各種不同程度的幹酪化,從肺淋巴結流藉肺門縱隔淋巴結,最後多從右靜脈角淋巴流入肺靜脈內,故結核菌隨其易於流入血流。因此,肺門淋巴結核是處於容易發生潛在性菌血癥的狀態。
疾病診斷
  根據結核病接觸史、局部體徵,特別是已形成寒性膿腫或已潰破形成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潰瘍時多可作出明確診斷;必要時可作胸部透視明確有無肺結核。結核菌素試驗能幫助診斷。
  如僅有頸淋巴結腫大而無寒性膿腫或潰瘍形成,頸部一側或兩側有多個大小不等的腫大淋巴結,一般位於胸鎖乳突肌的前後緣。初期腫大的淋巴結較硬、無痛,可推動。病變繼續發展發生淋巴結周圍炎,使淋巴結與皮膚和周圍組織發生粘連,;各個淋巴結也可相互粘連,融合成團形成不易推動的結節性腫塊。晚期淋巴結發生幹酪樣壞死,液化形成寒性膿腫。膿腫破潰後流出豆渣樣或稀米湯樣膿液,最後形成一經久不愈的竇道或慢性潰瘍。;潰瘍邊緣皮膚暗紅,肉芽組織蒼白、水腫,上述不同階段的病變可同時出現於同一病人的各個淋巴結。病人抗病能力增強和經過恰當治療後淋巴結的結核病變可停止發展而鈣化。
  診斷依據
  (1)頸側部淋巴結腫大,結節狀,無痛。多見於兒童和青年。
  (2)初期為孤立結節,較光滑,可活動,以後結節融合成塊,不規則,活動度差。腫塊可形成膿腫,有波動感,破潰後可形成竇道,隨皮膚下部潛行,經久不愈。
  (3)分泌物稀薄,常含有幹酪樣物,創面肉芽不健康。
  (4)可有低熱、盜汗、乏力、消瘦等全身癥狀。
  (5)有些患者可有肺部等結核病史或病變。
  (6)取病變組織進行PCR檢測,可呈陽性結果。
  (7)病理活檢可明確診斷。
  檢查順序
   用兩手指滑動觸診耳前、耳後(乳突區)淋巴結。後患者將頭轉嚮右側或左側,檢查者用右手或左手觸診枕骨下區的枕後淋巴結。後檢查者用左手扶住頭部,右手(翻掌)指尖觸摸頜下及頦 下淋巴結,同法檢查左側。用雙手指在頸前三角區先沿胸鎖乳突肌前緣觸診。再用雙手指在頸後三角沿斜方肌前緣和胸鎖乳突肌的後緣觸診。最後用雙手指尖在鎖骨上窩內由淺到深觸摸鎖骨上淋巴結。 (頸部淋巴結的觸診順序為耳前、耳後、枕部、頜下、 頦下、頸前、頸後、鎖骨上淋巴結共8組.)
  頸部淋巴結檢查順序——頸部淋巴結結核應該做哪些檢查?
  1.胸部X綫或CT掃描明確有無肺結構的損害
  2.間接喉鏡及後鼻鏡檢查有時可發現肺結核喉結核及鼻咽結核等
  3.結核菌素PPD(純化蛋白衍生物)試驗血沉檢查有助於診斷。
治療
  西醫治療
  (一)全身治療 適當註意營養和休息。口服異煙肼1-2年,伴有全身毒性癥狀或身體他處有結核病變者。加服對氨水楊酸鈉或利福平或加用鏈黴素肌肉註射。
  (二)局部治療 1.少數局限的,較大的,能推動的淋巴結,可考慮手術切除。手術時註意勿損傷副神經.
  2.已形成寒性膿腫而尚未穿破者,可行潛行性穿刺抽膿。從膿腫周圍的正常皮膚處進針。盡量抽盡膿液,然後嚮膿腔內註入5%異煙瞬溶液或10%鏈黴素溶液作衝洗。並留適量於膿腔內,每周2次。
  3.寒性膿腫破潰形成潰瘍或竇道者,如繼發感染不明顯,可行括除術。細心地將結校病變組織全部括除。傷口不加縫合,用鏈黴素溶液換藥。
  4.寒性膿腫繼發化膿性感染者。需先行切開引流,待感染控製後,必要時再行颳除術。
  中醫治療
  中醫記載有效偏方有:口服七絡丹、千草散、聖玄湯、蜈蚣散、貓眼草膏、蜈蚣蛋、黃精夏枯膏、結核膏、消瘰癧方、羊膽丸等。 外用 外敷止痛、挑治、針刺療法等
  千草散 
  千草散曾記載於中國古代藥典《皇帝內經》 清朝《傷寒論 》
  係中草藥精細研磨製成,有大治瘰癧之功效。
  是近百年民間流傳的治療淋巴結核的中藥散劑偏方。
  【功能與主治】 淋巴結核、淋巴腫大。
  【療效統計】此方92年中醫雜志統計 治療淋巴結核130例, 痊愈128例, 無效2例。
  【用法與用量】 空腹口服 勾兌服用,一日一次。
  【信息來源】 中國中醫雜志 1992/3
  【摘 錄】 《中國藥典》
  七絡丹 
  【拼音】:qiluodan
  【種類】:中藥
  【主治】: 淋巴結核
  【創製時期】清中期
  【成分】純中草藥配伍,有夏枯草、當歸、連翹、藏紅花等
  【用法與用量】 飯後半小時溫開水送服,一日三次,一次七粒。
  【藥粒形狀】均如黃豆般大小
  【藥粒形狀】分紅色和土黃色兩種,治療初期吃紅色藥粒,後期吃土黃色藥粒。
  【忌 口】小米飯
  【副作用】沒有副作用
  聖玄湯 
  記載於《蘭室秘藏》》捲三,
  是李氏百年來治療瘰癧“淋巴結核”的有效方劑之一。
  【名稱】 內消聖玄湯
  【功能主治】 淋巴結核“瘰癧”軟堅散結,球瘰癧痰核或腫或痛的內消。
  【成 份】陰仲、玄參、猴棗、天花粉、蟬蛻、玄明等60餘味。
  【用法】 加熱口服。
  【性 狀】本品為褐黃色包裝湯劑。
  【信息來源】 中國藥典、中醫藥雜志。
  【禁忌】孕婦忌用。
  【貯藏】密封冷藏。
  蜈蚣散
  〖藥物〗蜈蚣2 條, 新鮮雞蛋2 個。
  〖用法〗將蜈蚣置瓦上焙幹研末, 分2 份;取新鮮雞蛋分別將其一端破一小口, 流出蛋清少許。每個雞蛋倒入 1 份蜈蚣末, 用紙或面餅糊住小口。早上用夏枯草30剋煮1 衹蛋, 吃蛋喝湯;晚上用數層濕紙包裹另1 衹雞蛋, 置灰火中煨熟食之。10 天為 1 療程。
  註: 蜈蚣有毒, 小兒及體弱含用量酌減;服藥期間禁服辛辣刺激之品, 禁房事;發熱咳血者不用, 待病情穩定後再用。
  貓眼草膏
  〖藥物〗貓眼草5000剋。
  〖用法〗上藥洗淨加水15000, 浸泡水內3 天後, 慢火熬3 小時, 去渣, 再慢火熬至起泡似魚眼時即成糊狀, 裝瓶備用, 根據瘡口情況, 在局麻下清除創面壞死組織及胬肉後, 用塗有貓眼草膏的無菌紗布覆蓋 (有竇道者用颳匙颳除豆渣樣物及膿汁後, 取適量藥膏納入) , 包紮固定。視膿汁多少每天或隔大換藥1 次, 直至瘡口愈臺。重者可加服抗癆藥。
  〖療效〗此方治療破潰型頸淋巴結核245 例, 306 個瘡口, 均痊愈。
  註, 貓眼草為大戟科植物貓眼草Euphcrbia lunulata Bge。的全草, 有祛痰、鎮咳、平喘及拔毒止癢之功。
  蜈蚣蛋
  〖藥物〗蜈蚣 (去頭足) 1 條, 全蝎3 條, 雞蛋1 個。
  〖用法〗上藥焙幹, 共研細未, 取雞蛋開1 小孔, 納入藥未, 攪勻用面團包裹, 放草木灰中燒熟食之, 每天1 次, 每次1 個, 10 天為1 療程。
  黃精夏枯膏
  〖藥物〗鮮黃精100, 鮮夏枯草200剋。
  〖用法〗將上藥切碎, 加水500 毫升煎煮, 最後濃縮成膏。用時根據患處大小, 將藥膏攤於消毒的紗布上貼於患處。如有潰瘍處, 將紗布剪1 小孔, 便於徘膿。每天換藥1 次。
  結核膏
  〖藥物〗·火石灰80, 石碳酸100 毫升, 桐油200 毫升。
  〖用法〗用瓷碗或小鐵鍋裝桐油, 微火燒開, 放入石碳酸, 後放火石灰熬成半膏狀, 瓶裝備用。用時塗擦患處, 每天2-3 次。
  〖療效〗此方治療化膿性頸淋巴結核, 一般連塗1-2 周可愈。
  消瘰癧方
  〖藥物〗玄參20, 貝母、海藻、夏枯草、生地各15, 穿山甲9剋。
  〖用法〗每天1 劑, 水煎服.1 個月為1 療程。根據體質情況, 亦可將上藥蜜製成丸, 早晚各服6
  羊膽丸
  主要成分:羊膽幹膏、百部、白芨、浙貝母、甘草。
  功用與藥理:潤肺化痰,解毒殺蟲。藥理證實,羊膽中膽酸及去氧膽酸對多種細菌均有一定抑菌作用;百部、甘草體外實驗對人型結核桿菌及多種細菌也有抑製作用。
  用量與用法:每次3g,每日2 次,溫開水送服,忌食辛冷油膩
  1.每天取鮮土茯苓200剋,水煎分2次服用,連用1周為1個療程,1個療程後停用1周,再進行第2個療程,一般用1~3個療程。
  2.治淋巴結炎、淋巴 結核、單純性甲狀腺腫:紫菜20剋,雞蛋2個,文蛤肉250剋,緑豆粉絲60剋,馬蹄粉30剋。先將馬蹄粉用水調稀;雞蛋去殼攪勻;文蛤肉洗淨,放入鍋內,加清水適量,文火煲熟,放入粉絲、馬蹄粉、雞蛋,煲沸後熄火,隨即放入紫菜調味佐膳。
  3.紫菜10剋,水煎,一日兩次服,或用紫菜泡湯,每日當菜佐食,連食一兩個月。
  4.紫菜蘿蔔湯:紫菜15剋,白蘿蔔20剋,加陳皮2小片,同煮湯,加少許食????調味食用,治甲狀腺腫大和淋巴 結核。
  5.用生芋頭3公斤,曬幹研末,另用陳海蜇300剋(洗去????)及馬蹄300剋,兩味加水煮爛去渣,配入芋頭粉製成丸如緑豆大,用溫開水送服,每次6剋,一日三次;或用鮮芋頭洗淨放鍋內蒸熟剝去皮,醬油調味,每日當菜吃。治瘰癧,頸淋巴 結核等癥。
  【組成】海帶250 剋、醋100 毫升。
  【用法】煮湯食,隔天1 次,可常服。
  【主治】頸部瘰癘。
  【組成】理石30~50 剋、白酒2000 毫升、黃酒或米酒1000 毫升。
  【用法】浸泡月餘,每飲適量,日飲2 次。
  【主治】瘰癘、痰核。
  【組成】桃葉1 把、黃酒適量。
  【用法】炒桃葉後拌黃酒敷患處,或搗爛加黃酒少許燉熱敷患處。
  【主治】淋巴結炎。
  【組成】地骨皮、黃酒。
  【用法】地骨皮曬幹磨面,每10 剋加黃酒100 毫升,置於玻璃瓶內浸泡7 天,濾汁備用,每日3 次,每次飯前飲10 毫升。
  【主治】瘰癘。
預防
  一、控製傳染源 
  結核病的主要傳染源是結核病人,尤其是痰結核菌陽性患者早期接受合理化療,痰中結核菌剋在短期內減少,以至消失,幾乎100%可獲治愈,因此早期發現病人,尤其是菌陽性者,並及時給予合理的化療是現代防癆工作的中心環節。
  早期發現病人的方法是對以下人群及時進行X綫胸片和菌細菌學檢查:
  (1)慢性咳嗽,咯血經抗生素治療無效者。
  (2)開放性肺結核病人周圍的接觸者。
  (3)結素試驗強陽性兒童的家庭成員。
  (4)廠礦工人尤其是矽肺患者。
  (5)定期對結核病較流行地區的人群進行胸部X綫檢查,可早期發現一些無癥狀病人。
   二、切斷傳染途徑
  結核菌主要通過呼吸道傳染。因此禁止隨地吐痰,對菌陽性病人的痰、日用品,以及周圍的東西要加以消毒和適當處理,室內可用紫外綫照射消毒每日或隔日一次,每次2小時,患者用過的食具應煮沸消毒10-15分鐘,被褥在列日下暴曬4-6小時,痰盒便器可用5%-10%來蘇浸泡2小時,最好將痰吐在紙上燒掉或用20%漂白粉溶液泡6-8小時。
   三、接種卡介苗
  卡介苗是一種無致病力的活菌苗,接種於人體後可使未受結核菌感染者獲得對結核病的特異性免疫力,保護率約為80%。可維持5-10年,因而隔數年後對結素試驗轉陰者還需復種。接種對象是未食結核菌感染,結素試驗陰性者,年齡越小越好,一般在出生後三個月內註射,主要為新生兒和嬰幼兒,中小學生和新進入城市的少數民族地區公民,結素試驗陰性者進行接種與復種,接種方法有皮內註射和皮上劃痕兩種,以皮內註射為佳。卡介苗接種效果肯定,尤其是兒童包括急性粟粒型肺結核和結核性腦膜炎的發病率以明顯減少,但種卡介苗所産生的免疫力也是相對的,應重視其它預防措施。
保健
  一、精神養生
   (1)消除恐懼心理
  要消除對結核病的恐懼心理,首先要讓患者瞭解結核病。醫生要嚮患者講明結核病的病因及治療現狀,使他們明白,結核病的治療比起40年前發生了分配的變化,過去由於沒有抑製殺滅結核菌的藥物,主要靠臥床休息、陽光照射、空氣新鮮、加強營養,聞效很低,死亡率很高。隨着社會的進步,科學技術的發展,有效的抗結核藥物相繼問世,使結核病治愈成為可能。衹要患者按照醫生的要求,規律全程用藥,結核病是可以完全治愈的。要經常嚮患者宣傳講解結核病的防治知識和保健常識,使患者對自己的病情有一個正確的認識,鼓勵病人始終保持樂觀的情緒,振作起精神,心情舒暢能促進促進派進食欲,嗇消化液的分泌和消化道的功能,使會計師嗇。同時愉快的心情能保證良好的睡眠和休息,這樣自然提高了機體的抗病能力,加上有交的抗結核、藥物的使用,患者的身體可以很快康復。
  (2)註意休息,避免勞累
  對結核病人來說,雖有合理的治療方案和豐富的營養儀器倘若不註意休息,過於疲勞,會導致病情惡化。因為結核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常常伴隨着疲勞的産生,衹有使患者的機體得到適當的休息,精力和體力才能得以恢復,合理的休息是關係着結核患者能否痊愈的關鍵問題之一。
  首先應保證足夠的睡眠。仍在睡眠時,體內的各種生命活動如心率、血壓、呼吸脈搏以及多種代謝功能低下,肌肉處於鬆馳狀態,全身的能量消耗大大減少,使得機能能夠利用充分的能量來修補和恢復人袋子本的患病中所造成的損害。一般來說,晚上至少要保證9個小時的睡眠,中午應有1-2小時的午睡時間,體質虛弱者上午10點應臥床休息1小時左右,同時應註意動靜結合,告誡患者做引起力所能及的活動如散步、繪畫、下棋、養花等等,長久臥床會使全身各髒器的功能減退,減弱人體對疾病的抵抗力,長時間坐着不活動會使腰背肌肉緊張,下腔靜瘀血,所以說充足的睡眠和適量的活動交替進行與合理安排,是增強患者體製、提高抗結核能力的最佳方式。好轉期的患者,可以增強活動時間和強度,做些輕微傢務勞動。為恢復政常工作做好準備,但絶對不能超過患者的負荷能力,以不感到疲勞為宜。病情已穩定的患者,可以恢復正常工作,但不可過於疲勞。業餘時間應保證休息。
  (3)保持愉快的心情
  人的精神狀態和情緒的變化,對身體的健康有着直接的影響。常言道:笑一笑,十年少,悉一悉,白了頭,說明樂觀是養生的重要秘决,心胸開闊的人,很少患病,即使患病,也關於樂觀地同疾病鬥爭,很快;相反,心胸狹窄、多愁善感的人,偶爾一點小病, 也會悉出大病人。因此每一個結核患者,為了盡早地治愈自已的疾病,除規律治療外,還要特別註意控製自己的情緒。消極的情緒能降低人體的神經調節能力,而積極的情緒則是提高機體抗病能力的作用。古人言,憂思傷脾,說明精神創傷對消化器官的功能有重大影響,情緒激動如煩惱、憂慮、嗪、恐懼、憤怒,食量減少,營養不良,抵抗力下降,自然就容易生病。所以控製自己的情緒病,積極配合治療,這樣就能促使疾病早日康復。
  二、飲食養生
   (1)加強營養
  結核病是一種慢性消耗性疾病,治療應從整體出發,扶正固本,藥亨與食療兼顧。如果衹治療,不註意患者的營養,雖有物效藥物,主要靠臥床休息,陽光照射,加強營養等提高機體免疫力的療養方法治療結核病,竟然也能使一小部分病人治愈說明人體自身的免疫力在結核治療的過程中發揮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國內外許多專傢提出了結核病的結合防治措施,包括提高生活水平、改善營養、住房投機倒把、工作環境、文體娛樂、尤其是營養在結核病的發生也發展中起着重要作用。飲食療法的重點就是供給充足的營養,以補償疾病的消耗和增強機體的抗病能力。
  在結核活動期,患者多有結核中毒癥狀,消化能力差,食欲減退,這時要吃淡可口、營養豐富、容易消化的食物。當患者食欲恢復後,應加強營養,補充高蛋白、高熱量、高維生素的食物。①高熱量:結核患者由於能量消耗高於一般人,因此總熱量的供給應高於正常人。對食枘差的病人應給予助消化藥物。②高蛋白:結核病人由於長期低熱,蛋白質消耗較多,結核病竈修復也有賴於蛋白質的補充,因此結核病人應給高蛋白的膳食,如:內、雞、蛋、奶、豆製品等等。③高維生素:主要補充維生素A、B、C、D維生素A能促進派進上皮細胞的修復,維生素D可幫助鈣的吸收,維生素B、C參與代謝,增加體質,因此應多食各種新鮮蔬菜、水果、核桃、花生等。
  (2)忌灑戒煙
  國內外研究證明,吸煙對呼吸係統疾病的發生有着密切的關係。煙霧中含有尼古丁、甲醛、乙配合、氨、二氧化氮、二氧化硫、硫化氫、氫氰酸等多種有害物質,對肺氣近和支氣管均有刺激性和毒性。動物實驗說明,吸煙霧後副交感神經興奮性增加,使支氣管收縮,痙攣呼吸道粘膜上皮細胞纖摶運動受到掏;支氣管粘膜充血、水腫,粘膜積聚,肺泡中的吞噬細胞功能減弱,這些因素均易引起感染和發病。有調查表明,吸煙比不吸煙的人結核發病率明顯增高。特別是肺結核,吸煙時間愈長,煙量愈大,患病率也愈高。戒煙後可使呼吸道癥狀減輕,肺功能改善。同時煙霧中的有害物質會阻礙肺結核的愈合,從而延長了治療時間,甚至會使靜止期病情惡化,因此結核病人應當戒煙。
  飲酒會給人體帶來多種損害。如果飲酒過量,發生酒精中毒,會使支配咽喉部的吞咽、喉神經和迷走神經功能發生障礙,出現吞咽睏難,誤將口腔內的分泌物吸入呼吸道,引起肺部感染。曾有人做過研究,將正常人分為兩組,一組為飲酒組,另一組為非飲酒組,分別測定其肺功能,結果表明飲酒組的肺功能指標降低,非飲酒組正常,說明飲酒時肺功能有影響,尤其是患者有慢性肺疾患的病人經常經常飲酒,肺功能不全更明顯,另一方面,飲酒對肝髒損害很大,肺結核患者所用的抗結合藥物如異煙肼、利福平、嗪酰胺、對氨基水楊酸納等肝髒本來就有損害,如果在飲酒,會加重肝髒的損害,因此應當奉勸結核病患者不要飲酒。
英文解釋
  1. :  lymphatic tuberculosis
  2. n.:  scrofula,  disease causing swelling of the glands, probably a form of tuberculosis
相關詞
藥品乳腺增生癥藥品大全肺結核骨關節結核腮腺炎乳腺增生骨結核
急慢性乳腺炎淋巴結核治療
包含詞
淋巴結核的淋巴結核病
頸淋巴結核胸內淋巴結核
縱隔淋巴結核肝門淋巴結核
淋巴結核治療頸部淋巴結核
腹腔淋巴結核頜下淋巴結核
腮腺淋巴結核肺門淋巴結核
鎖骨上淋巴結核淋巴結核千草散
腹股溝淋巴結核腸係膜淋巴結核
淋巴結核清除術頦下淋巴結核切除
陳舊性頸淋巴結核頸淋巴結核清除術
頸部淋巴結核清除術腸係膜淋巴結核切除術
陳舊性腸係膜淋巴結核縱隔淋巴結核未提及細菌學或組織學的證實
胸內淋巴結核未提及細菌學或組織學的證實氣管支氣管淋巴結核未提及細菌學或組織學的證實
肺門淋巴結核未提及細菌學或組織學的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