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 涵江小吃
  1.樓下(街名)的煎包,一直認為是涵江的精品。莆田求生煎包的餡碎碎雜雜的,感覺不是很好。還有宮下新開的一傢煎包店,頂好,湯中味道不錯,扁食用燕皮。文化品味是有的,字畫挂墻壁,衹是地方太小,環境難免令人不如意。
  2.區府路的永華豆漿,早餐最好的選擇,中餐最好的選擇是保尾的擔仔面和羊肉館,晚餐最好的選擇是保尾的同心緣和旺旺大雜燴,特別是來一道烤鰻,好吃!這些都物美價廉呀~大衆的選擇。
  3.鹹草頂夜市的雜粉,也是頂頂有名,來過涵江的人嘗過的都忘不了。現在有n傢,覺得最有品味的是靠在原先工農兵飯店的那個位置。顯著標志是,有三、四個合夥人,其中一個老闆娘較胖。就叫阿胖雜粉吧!呵呵~
  4.鹹草頂附近的小圓山牌福州魚丸和魚片,不過是光賣不是現場操作品嚐。
  5.以前的尾梨巷進去的下徐魚丸,皮薄,非常有特色,跟米粉一起配上,味道絶佳。跟福州魚丸有別哦。
  6.六一路的天天砂鍋粥,價格偏貴,粥品種衆多,粥中精品豐富。特別要說的是莆田舊的肯德基隔壁有一傢砂鍋粥也是品種繁多,物廉價美,大衆品味,味道淳厚,就是粥中不是用昂貴原料。
  7.前街的江口鹵面,三角埕附近。吃過感覺是不錯的。
  8.國歡塘頭的一傢“勞燕”荔枝肉店,遠近聞名,吃過的人都覺得好,可惜俺一直沒空抽機會去。聽說涵江交警還有一些官員經常是開公車去品嚐的。還聽說人較多,速度較慢,服務態度不是很好。不過美食不容錯過哦。
  9.後街的口福:爺爺、女兒、孫女三人組合,衹做三個品種:豆漿炒、炒泗粉、拌面,味道都很獨特。
  10.體育場對面的豬心強飯店:炒豬腰,豬心堡是他們的拿手菜。
  11.騰芳旁邊的巷子下去直走200米又一福:魚飩蛋(僅此一傢有),上菜時間:11:00~13:00,17:~1900
  12.市頂夜宵阿土小吃(百勝超市前):開業時間晚上9:00~凌晨2:00,衹做湯面、湯粉、湯綫面、湯泗粉(一碗一碗煮,味道十分美味)
  13.市頂老字號:開業時間晚上6:00~凌晨2:00,飩顴類(強烈推薦羊肉飩顴)
  14.萬傢惠橋下的煎果,火候及油的配合很到位,再加上味道的合理調配,不怕長痘的值的一試
  15.市場的拐傘(本地話翻譯)店;鍋邊糊是涵江的一級,勝過市頂的各傢夜宵
  16.僑新市場的煎包:皮薄餡多味佳(比莆田求生的好,求生的餡太爛了)
  17.春捲 ,蔥餅(蔥油餅),“芋拐”(黑拐) 現在涵江都沒有做得正宗的,都是隨便弄幾下,糊弄人,賣點小錢,以前的作的正宗的幾乎絶跡。倒是偶爾在鄉下的廟會,大戲場邊會吃到做得比較好的。
  18. 蔥丸:與蔥餅同類食品,內料:粉絲為主,其他的為蔥,韭菜,肉料等,已在市面消失. )
  19.馬耳朵:即將消失的還不錯吃的油炸甜點。
  20.油炸鬼(油條):大部分賣傢做得還不錯,就是油料新舊大不如前,衛生不過關,油炸出鍋雖然顔色可以,但是用鼻子聞有點刺鼻。
  21. 板斜龜(邦捨龜) : 外觀類似“紅團”,但是是白色的不帶花紋,內料是緑豆去皮磨成粉的蓉,正宗的作出來還不錯吃。 22. 煲糕(馬糕) :涵江正宗商傢幾乎絶跡,半年內吃過最好吃的還是媽祖那兒的。
  23. 鹹公餅 : 偶爾混跡於市頂與市場間一個挑夫賣的比較正宗,現在同樣兵臨絶跡。
  24. 方糕:瀕臨絶跡,正宗商傢無。
  25. 千層糕 :絶跡 。
  26. 起瑪酥 :尚有。
  27.炒米糕 :就是爆白米做成糕餅狀的那種,幾乎絶跡。
  28.攤脆薄餅:很薄很脆很好吃,很便宜,以前常在學校周圍販賣,現已絶跡。
  29.【炒米粉】米粉,白如雪,細如絲,是興化著名特産。其食法有炒米粉和湯米粉兩種,即把米粉加入本地的葷(素)佐料煮熟,鮮嫩味濃。米粉加入油炒的蔥頭、薑片和豆豉的“三合湯”,叫“蔥頭米粉”,是民間治療風寒感冒之良方。炒米粉是民間逢年過節和筵席上一道佳餚,特別是中秋節“做秋”必有一盤炒米粉.
  30.【水燜豆腐】燜豆腐是涵江區傳統名菜。食法獨特,即豆腐加入香菇絲、筍絲、花生米等用文火燜成,是素菜;若加入肉絲、蝦肉絲、蛋黃,則為葷菜。燜時須掌握好火候、水份和時間。它色澤鮮豔,質嫩味香,營養豐富,有濃厚鄉土風味,常作為酒席上第一道菜。素燜豆腐是佛門酒席必具名菜。
  31.【“蟶溜”】蟶是涵江著名海産。把蟶肉和適量澱粉拌和後,放入鍋中滾湯煮熟,澆入蒜頭油,撒上蔥珠,淋些米醋即成,叫“蟶溜”,又叫“擦蟶”。它鮮嫩脆滑,味醇爽口,是傢常經濟菜餚和風味小吃之一。
  32.【土筍凍】把土筍(屬海鮮)壓破去泥沙洗淨,水養片刻,然後加水熬煎,使之膠質溢於湯中,用碗座(或小碟)冷卻凍結成透明、軟滑的扁圓塊上市。冷吃時蘸以醬油、醋,伴以莞荽,清涼爽口。又是酒席冷盤時饈。
  33.【金果 】用糯米浸水後磨成漿,加入適量。.食用鹼蒸熟,略呈金黃色,故叫金果。金果質軟粘,食時衹能用綫把它割成薄片,油煎後,蘸以白糖(或紅糖),飲以香茶,流香可口。
  34.【“蟲代 猴”】“蟲代 ”,牡蠣。把去殼的牡蠣肉和適量澱粉拌和成小粉粒狀,在湯鍋裏煮熟浮起,好像猴子的探頭,故叫“蟲代 猴”。牡蠣性清冷,須把它氽入油炸蔥頭、薑片的湯中滾沸片刻,加些米醋,撒上蔥花纔好。它鮮而不腥,潤滑爽口,是鼕令傢常便菜,又是酒席時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