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海貁魚
  【海貁魚的功效介紹】:
  海貁魚 (《本草拾遺》)
  【異名】海猯(《臨海異物志》)。
  【來源】為海豚科動物海豚的肉或皮下脂肪。
  【動物形態】海豚(《綱目》) 體長2~2.4米,肥滿呈圓錐形。
  頭部較小,吻長而突出,如喙狀,嘴與額交界處有v字形溝綫相隔。
  上下頜各有齒94~100枚,齒末端尖銳,稍嚮後麯。
  耳孔極小。
  鼻孔1個,生於頭頂部,邊緣有瓣狀膜,能自動開合。
  眼小,有黑圈。
  背部中央有脊鰭,前肢鰭狀,形尖而狹;無後吱。
  尾部末端左右平展成2尾葉,成半月形鰭狀。
  頭部和軀體背面及兩側呈蒼黑色,腹部白色。
  群棲於海中,性很活潑。
  我國東海、南海一帶均有。
  【化學成分】肉占全身重量的38%,它含水分73%,蛋白質23.5%,脂肪1.5%,灰分1.8%。
  肉中的肌紅蛋白的n端氨基酸為甘氨酸。
  按含鐵率計算分子量為185560。
  脂肪因身體部位不同,所得油脂的性質及組成也不相同。
  油脂的特點在於含異戊酸,它和其它脂肪酸組成混合甘油酯,而三異戊酸甘油酯則不存在。
  其總脂肪酸組成如下:飽和脂酸-異戊酸:皮下脂肪3.2,頭部脂肪13.9;月桂酸:皮下脂肪1.0,頭部脂肪2.4;肉豆蔻酸:皮下脂肪7.2,頭部脂肪12.5;棕櫚酸:皮下脂肪8.6,頭部脂肪11.6;硬脂酸:皮下脂肪0.8,頭部脂肪0.4。
  不飽和脂酸-十四碳烯酸:皮下脂肪4.7,頭部脂肪2.7;十六碳烯酸:皮下脂肪25.9,頭部脂肪25.4;c18酸群:皮下脂肪24.1,頭部脂肪15.8;c20酸群:皮下脂肪18.6,頭部脂肪12.7;c22酸群:皮下脂肪5.9,頭部脂肪2.6。
  皮下脂肪,含高級醇2~3%,與脂肪酸化合成酯。
  無論老幼海豚,其皮下脂肪中的維生素a含率都足與鱈魚肝油相匹敵。
  【性味】《本草拾遺》:味鹹,無毒。
  【功用主治-海貁魚的功效】《本草拾遺》:肉,主瘴瘧,作脯食之,皮中脂,摩惡瘡、疥癬、痔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