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膽簡介 Introduction to sea urchins |
海胆简介 海胆简介
海膽echinoidea,棘皮動物門海膽綱的通稱。分2亞綱,22目。化石種約5000種。現生種800種,分隸於225個屬。中國已知約100種。海膽(sea urchin)是生物科學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對早期發育生物學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早在1875年, oscer hertiwig(1849-1922年)就開始以海膽為材料研究受精過程中細胞核的作用。1891年,hans driesh(1876-1941年)在顯微鏡下把剛剛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膽胚胎一分為二,結果發現,分開後的兩個細胞各自形成了一個完整幼蟲。這一實驗的意義在於證明胚胎具有調整發育的能力,為現代發育生物學奠定了第一塊觀念里程碑。
體呈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盤形。內部器官包含在由許多石灰質骨板緊密愈合構成的1個殼內。殼上布滿了許多能動的棘。殼板上每對管足孔相當於1個管足,多排海得拉巴風光列10縱行。口在下面,中央有5個白齒,係咀嚼器官——亞氏提燈的一部分。1個海膽殼由約3000塊小板愈合而成。 |
海洋中的刺客 Assassin in the Ocean |
海膽,別名刺鍋子、海刺蝟,體形呈圓球狀,就像一個個帶刺的紫色仙人球,因而得了個雅號——“海中刺客”。漁民常把它稱為“海底樹球”、“竜宮刺蝟”。世界上現存的海膽約有850多種,我國沿海約有150多種。常見的如馬糞海膽、大連紫海膽、心形海膽、刻肋海膽等。
海膽是海洋裏一種古老的生物,與海星、海參是近親。據科學考證,它在地球上已有上億年的生存史。由於滄海桑田的緣故,在我國的西藏高原,就曾發現過海膽的化石。它們在世界各大海洋中都生活過,以印度洋和太平洋的活動最為頻繁。由於它們喜歡????度高的海域,所以靠近江河入海處和????度低的海水中很少分佈,或者根本沒有分佈。 |
海膽的禦敵工具 Sea urchin resistance by tools |
海胆的御敌工具
海膽喜歡棲息在海藻豐富的潮間帶以下的海區礁林間或石縫中,以及較堅硬的泥沙質淺海地帶,躲在石縫中、礁石間、泥沙中或珊瑚礁中。有背光和晝伏夜出的習性,靠棘刺防禦敵害。
海膽的棘有長有短,有尖有鈍,種類不同,棘的結構也不一樣。海南島珊瑚礁中盛産一種石筆海膽,狀如盛開的花,俗稱煙嘴海膽,因其棘甚粗壯,可做煙嘴用。有的種類棘甚長,可達20多釐米。 |
海膽的生殖傳染 Sea urchin reproductive infectious |
海膽是雌雄異體,雌體可終年懷卵,一年排卵數次。生長3年的海膽達到了它的成熟階段,開始履行繁殖後代的重任。它們是群居性動物,在繁殖上,它有一種奇特的現象,就是在一個局部海區內,一旦有一隻海膽把生殖細胞,無論精子或卵子排到水裏,就會像廣播一樣把信息傳給附近的每一個海膽,刺激這一區域所有性成熟的海膽都排精或排卵。這種怪現象被形容為“生殖傳染病”。 |
渾身是寶的海膽 Whole body is a treasure of the sea urchin |
浑身是宝的海胆
海膽黃,不但味道鮮美,營養價值也很高,每100剋鮮海膽黃中含蛋白質41剋、脂肪32.7剋,還含有維生素a、d各種氨基酸及磷、鐵、鈣等營養成分。海膽還可以生産加工成為????漬海膽、酒精海膽、冰鮮海膽、海膽醬和清蒸海膽罐頭等多種海膽食品。海膽的吃法多種多樣,不論是新鮮的海膽卵(黃)或是經過加工的任何係列品種,都可用於清蒸煎炒、冷盤或烹調成湯。例如,將海膽卵和肉類、蘆筍、蛋品混合煎炒,便成為一款鮮美可口的上乘菜饌;而利用海膽卵湯泡麵條,無需添加任何佐料,其味比雞湯面還要鮮美。如果將海膽卵用於涮火鍋,風味更是獨特。更高檔的食法還有海膽燴鮑翅、海膽燴雪蛤等多種名貴菜式。在廣州、廈門食肆上,大都把海膽用於清蒸。其製法是:先用鋸把海膽殼頂端鋸開一個切口,然後從切口中註入適量蛋漿,與殼內的海膽卵拌勻,原個蒸熟,可謂地道的原汁原味。此種吃法,老少咸宜。
海膽還具有較廣泛的藥用功能。它的藥用部位為全殼,殼呈石灰質,藥材名就叫“海膽”。海膽不僅是一種上等的海鮮美味,還是一種貴重的中藥材。我國很早就有海膽藥用的記載,《本草原始》記載海膽有“治心痛”的功效,近代中醫藥認為“海膽性味鹹平,有軟堅散結、化痰消腫的功用。”。海膽的外殼、海膽刺、海膽卵黃等,可治療胃及十二指腸潰瘍、中耳炎等;同時,海膽殼還可製成工藝品,有些廠傢還開發海膽食品,把海膽製成冰鮮海膽、酒精海膽和海膽醬等。
然而,並不是所有的海膽都可以吃,有不少種類是有毒的。這些海膽看上去要比無毒的海膽漂亮得多。例如,生長在南海珊瑚礁間的環刺海膽,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條紋,細刺為黃色。幼小的環刺海膽的刺上有白色、緑色的彩帶,閃閃發光,在細刺的尖端生長着一個倒鈎。它一旦刺進皮膚,毒汁就會註入人體,細刺也就斷在皮肉中,使皮膚局部紅腫疼痛,有的甚至出現心跳加快、全身痙攣等中毒癥狀。
海膽雖然很多刺,但它特別的膽小
海膽是一個多刺的動物,但是它特別膽小,衹要一見敵人,就會逃跑。因為它們天生膽小。
光棘球海膽,又稱大連紫海膽,全體呈半球形,直徑8~10釐米,主要分佈在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紫海膽産於浙江、福建、廣東和廣西沿海,殼呈半球形,直徑6~7釐米,卵為製海膽醬的上等原料。細雕刻肋海膽體呈高圓錐形,直徑約4釐米,北自大連,南至海南島均有分佈。海膽以其生殖腺供食,其生殖腺又稱海膽卵、海膽籽、海膽黃、海膽膏,色橙黃,味鮮香,占海膽全重的8%~15%。海膽卵的主要營養成分為卵磷脂、蛋白質、核黃素、硫胺素、脂肪酸等。海膽卵所含的脂肪酸對預防某些心血管疾病有很好的作用。中醫認為海膽卵味鹹,性平,具有軟堅散結、化痰消腫之功效。海膽殼也是很好的藥材。海膽死後極易變質,但它又不像其它海産原料那樣便於鑒別,因此選購時應當特別註意。 |
|
海膽
(《本草原始》)
【異名】海肚齊、刺海蠃、刺鍋子(《山東中草藥手册》)。
【來源】為球海膽科動物馬糞海膽、光棘球海膽或刻肋海膽科動物細雕刻肋海膽、北方刻肋海膽等的石灰質骨殼。
【動物形態】①馬糞海膽
全體呈半球形,直徑約3~5釐米,常呈灰緑色、灰褐色或棕灰色,密生能活動的棘。將棘除去後,則露出堅硬的殼。扁凹而有口的一面稱"口面",與其相對的隆起面稱"反口面"。口面有5枚鈣質齒從口內露出,其四周為圍口區,不生棘。反口面中央有肛門,其周圍有效塊殼板,包括篩扳1、生殖板4及眼板。另一部分殼板成為相間排列的5個步帶和5個間步帶,在赤道部步帶和間步帶幾乎等寬。步帶板上每4對管足孔排列成斜弧形;大疣很小,排成縱行;中疣和有孔帶中間的疣排列成水平的橫行。間步帶板上有1個大疣和5~6個中疣排成縱行。棘短,長僅5~6毫米。
棲息於海濱砂礫底、海藻間或石縫中。分佈遼寧、河北、山東,以至浙扛、福建沿海。
②光棘球海膽,又名:大連紫海膽。
形態與上種相似。全體呈半球形,直徑可達8~10釐米,常呈紫褐色、黑紫色。殼薄而脆。口面平坦,反口面隆起。步帶較窄,約為間步帶的2/3,但到圍口區邊緣卻等於、或反比間步帶略寬。步帶板上每6~7對管足孔排成斜弧形,有大疣1個,中疣2~4個和多數小疣。赤道部各間步帶板上有1個大疣,大疣上方和兩側有15~22個中疣和小疣。棘大小不等,大棘粗壯,長可達3釐米。
分佈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北部的沿海。
③細雕刻肋海膽
體呈高圓錐形,直徑通常4釐米。大棘扁平,在黃褐或灰褐色的底子上,帶有紅紫色的橫斑,有時亦可見到白色者。圍肛部具跟板5、生殖板5;間步帶和步帶各5個,互相間隔,步帶板的水平縫合綫呈三角形凹痕。赤道部各步帶板有大疣、中疣各1個,小疣多數。各間步帶板有3個大疣,及多數中疣、小疣。間步帶管足孔6行,寬度比步帶板小。
棲息於淺海細沙泥底,常藉海藻或碎殼隱蔽。北自大連,南至海南島均有分佈。
④北方刻肋海膽
形似上種而殼較低矮,大棘淺灰褐色,無紅紫色斑紋,僅基部為黑褐色。赤道部以上步帶板的水平縫合綫上凹痕邊緣有些傾斜,內端深陷成孔狀。
棲於泥沙底的淺海中。分佈遼寧、河北、山東、浙江等地沿海。
【採集】夏季捕捉。捕得後,去掉肉和棘刺,洗淨曬幹。
【藥材】乾燥的骨殼呈中空的半球形,直徑3~4釐米,厚約2~3釐米,較扁平的一面為黃棕色、中央有圓形口孔,圍口部略嚮內凹下,口內邊緣着生5個"U"字形互相連接的薄片狀齒。背面棕色,隆起,其中心有一個十角星狀的孔,為"頂端係統"脫落後所形成,從"頂端係統"至口孔有石灰質骨板,輻射狀排列成10帶,頗有規則。其中5帶較狹,疣狀突起較小,其外側有無數細孔的為步帶區,與步帶區間隔排列的5帶有較大的疣狀突起,而無細孔的為間步帶區。質堅硬而輕,不易折斷,斷面呈淡藍色。氣微,味辛。
主産山東及河北沿海地區。
【化學成分】馬糞海膽骨殼主要由鈣質所成。棘刺含多種苯醒衍生物的色素。
【炮製】去淨雜質,搗碎。
【性味】①《中藥志》:"鹹,平。"
②《山東中草藥手册》:"有小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原始》:"治心疼。"
②《中藥志》:"軟堅散結,化痰消腫。治瘰癧痰核,積痰不化,胸脅脹痛等證。"
【用法與用量】內服:煎湯,1~2錢。
【選方】治頸淋巴結核:海膽二錢,海藻五錢,夏枯草五錢,浙貝母三錢。水煎服。(《山東中草藥手册》) |
海膽簡介 Introduction to sea urchins |
海胆简介
海膽Echinoidea,棘皮動物門海膽綱的通稱。分2亞綱,22目。化石種約5000種。現生種800種,分隸於225個屬。中國已知約100種。海膽(sea urchin)是生物科學史上最早被使用的模式生物,它的卵子和胚胎對早期發育生物學的發展有舉足輕重的作用。早在1875年, Oscer Hertiwig(1849-1922年)就開始以海膽為材料研究受精過程中細胞核的作用。1891年,Hans Driesh(1876-1941年)在顯微鏡下把剛剛完成第一次卵裂的海膽胚胎一分為二,結果發現,分開後的兩個細胞各自形成了一個完整幼蟲。這一實驗的意義在於證明胚胎具有調整發育的能力,為現代發育生物學奠定了第一塊觀念里程碑。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膽綱(Echinoidea)數種海洋無脊椎動物的統稱,包括餅海膽、心形海膽和球海膽等。
棘皮動物門(Echinodermata)海膽綱(Echinoidea)海産無脊椎動物。有中空的石灰質殼。管足從殼上穿孔到達體表;其功能各有不同。所有的種都有棘刺和棘鉗。規則(輻射對稱)的海膽呈球形,肛門位於反口面。不規則(兩側對稱)的海膽體扁,口偏離中心,肛門與口在同一面。現存900種,分佈中心在印度-馬來亞區。許多絶滅種是古生代和中生代的標志化石。
體呈球形、半球形、心形或盤形。內部器官包含在由許多石灰質骨板緊密愈合構成的1個殼內。殼上布滿了許多能動的棘。殼板上每對管足孔相當於1個管足,多排海得拉巴風光列10縱行。口在下面,中央有5個白齒,係咀嚼器官——亞氏提燈的一部分。1個海膽殼由約3000塊小板愈合而成。
【環刺海膽的介紹】
環刺棘海膽
學名Echinothrix calamaris
海膽的一種。
生長在南海珊瑚礁間,它的粗刺上有黑白條紋,細刺為黃色。幼小的環刺海膽的刺上有白色、緑色的彩帶,閃閃發光,在細刺的尖端生長着一個倒鈎,它一旦刺進皮膚,毒汁就會註入人體,細刺也就斷在皮肉中,使皮膚局部紅腫疼痛,有的甚至出現心跳加快、全身痙攣等中毒癥狀。
環刺棘海膽是魔鬼海膽的親戚,肛乳突顔色鮮豔
明顯,習性及分佈與刺冠海膽類似,但是數量少
多了。
環刺棘海膽大棘常有黑白相間的環紋,幼小時大
棘黑環較少且透明,可以明顯看到刺的結構,此
種海膽刺為中空且薄而易碎,末端粗鈍不會刺人,
但大棘間布著尖細的紅褐色細刺,刺到人時跟魔
鬼海膽一樣的痛,不可隨意碰觸 |
海膽的食用方法 Edible sea urchin method |
海胆的食用方法
1.清燉海膽:取膽卵,加水,輔之生薑或蒜片、蔥白或香菇,燒開後即可食用。
2.生炒海膽:取海膽卵肉,加????、酒、糖、薑末等調料,油熱時,下料爆炒,熟時加澱粉勾芡。
3.油煎海膽:取海膽卵肉,加配料,兌蛋清、澱粉,用明火油煎即可。
4.冰鎮海膽:取海膽卵肉,用冷開水清淨,裝在碎冰墊底的盛器(盆、碟)上,冰與海膽隔層薄膜,食時蘸上調料,與生吃竜蝦、赤貝、象拔蚌等類似,別有風味
5.吃海膽,新鮮最重要,要吃就要吃真正的生海膽。
將挑選好的海膽洗淨後,用剪刀撬開黑色帶輻射狀芒刺的軟殼,用羹匙挖出殼內狀似橘子瓣黃色的海膽卵,去掉內臟。這個過程需要細緻熟練的動作。
海膽卵在海膽體內排列似五角星狀,顆粒分明,顔色橙黃似小黃米,難怪海膽卵亦俗稱海膽黃。將海膽放入冰水加上檸檬、????浸上10分鐘,再吸幹水,一道爽鮮即食海膽即可新鮮出爐啦!將海膽黃放進黑色軟殼內,再將軟殼置於一玻璃碟內,因為少,所以感覺加倍矜貴。
吃的時候需要搭配適當的作料,讓芥末和醬油的調味汁充分浸透到海膽四面後,小心翼翼放入口中,頓覺鮮美無比。海膽黃無骨無筋,入口即化。 |
|
- n.: echinus, piper, urchin, sea urchin, sea-urchin, small sea animal with a prickly shell
|
|
- n. oursin, châtaigne de mer, hérisson de mer
|
|
自然 | 海洋生物 | 生活百科 | 其它類 | 生物 | 動物 | 棘皮動物 | 海洋動物 | 古生物 | 侏羅紀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