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hǎi wáng xīng hǎi wáng xīng 太陽係九大行星中的第八顆,發現較晚,公轉周期為 1648 年,肉眼看不見,表面溫度近-200°C,其大氣主要由氫、甲烷組成,有兩顆衛星 太陽係九大行星之一,按離太陽由近而遠的次序計為第八顆,繞太陽公轉周期約164.8年自轉周期約22小時。光度較弱,肉眼看不見。(圖見〖太陽係〗)。 海王星 (neptune)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係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 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註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着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 ,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 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産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 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後來的觀察顯示亞當斯和勒威耶計算出的軌道與海王星 真實的軌道偏差相當大。如果對海王星 的搜尋早幾年或晚幾年進行的話,人們將無法在他們預測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 。幾首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 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極其怪異,因此有時它會穿過海王星 軌道,自1979年以來海王星 成為實際上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纔會再次成為最遙遠的行星。
海王星 的組成成份與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種各樣的“冰”和含有15%的氫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 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 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岩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 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
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 上呼嘯着按帶狀分佈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 上的風暴是太陽係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 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
在旅行者2號造訪海王星 的期間,行星上最明顯的特徵就屬位於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的一半(直徑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海王星 上的疾風以300米每秒(700英裏每小時)的速度把大黑斑嚮西吹動。旅行者2號還在南半球發現一個較小的黑斑極一以大約16小時環繞行星一周的速度飛駛的不規則的小團白色煙霧,現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許是一團從大氣層低處上升的羽狀物,但它真正的本質還是一個跡。
然而,1994年哈勃望遠鏡對海王星 的觀察顯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許就這麽消散了,或許暫時被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所掩蓋。幾個月後哈勃望遠鏡在海王星 的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黑斑。這表明海王星 的大氣層變化頻繁,這也許是因為雲的頂部和底部溫度差異的細微變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 也有光環。在地球上衹能觀察到暗淡模糊的圓弧,而非完整的光環。但旅行者2號的圖像顯示這些弧完全是由亮塊組成的光環。其中的一個光環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蠃旋形結構。(右圖)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樣,海王星 的光環十分暗淡,但它們的內部結構仍是未知數。
人們已命名了海王星 的光環: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顯的圓弧,今已分別命名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個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衛星的弧,然後是leverrier(它嚮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裏面暗淡但很寬闊的叫galle。
海王星 的磁場和天王星的一樣,位置十分古怪,這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地殼中層傳導性的物質(大概是水)的運動而造成的。
通過雙目望遠鏡可觀察到海王星 (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兒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僅僅一個小圓盤,那麽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遠鏡。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海王星 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緻的定製。
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軌道傾角: 1.769 度
行星直徑: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發現者: johann galle
發現時間:1846年
在古羅馬神話中海王星 (古希臘神話:波塞鼕(poseidon))代表海神。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註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着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 ,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 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産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 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後來的觀察顯示亞當斯和勒威耶計算出的軌道與海王星 真實的軌道偏差相當大。如果對海王星 的搜尋早幾年或晚幾年進行的話,人們將無法在他們預測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 。幾乎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 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從旅行者2號探測器發回的照片上,科學家發現天王星大氣中氦的含量約為10%~15%,其餘為氫,還有少量其他氣體。大氣中有風暴雲,南極上空有棕色霧靄,南極高層大氣受太陽照射的溫度為1800℃,而處在黑夜中的北極高層大氣溫度更高,達2400℃,這與地球上的溫度變化正好相反。天王星有扭麯的磁場,有輻射強度與地球相當的輻射帶;新發現了10顆直徑約數十千米大小的小衛星,使天王星衛星總數增至15顆;天王星至少有20條光環,而在地面上衹能看見9條,這些光環很暗,主要由冰和石塊組成。
旅行者2號還發現,天王星的表面被汪洋大海所覆蓋,其深度達8000千米,溫度高達幾千攝氏度。由於其海洋上面包圍着厚達幾千千米的大氣層,所以超高溫的海水未能沸騰。在天王星的雲層中,還發現有嚮外噴射的氣流,大氣層中有猛烈的風暴,風速達1600千米/小時。在它的天空中有奇異的“電輝光”,這可能和氫的存在有關。在天王星的衛星中發現,天衛一是天王星中最亮的一顆衛星,上面有一條巨大的峽𠔌;天衛二則是天王星中最暗的一顆衛星,上面有兩塊白斑;天衛三上有白色的覆蓋物,可能是冰,其地貌以斷層和裂𠔌為特徵;天衛四上有一片星羅棋布的隕石坑和一座高6400米的高峰;天衛五上有一座24千米高的山峰一個16千米深的峽𠔌。旅行者2號揭示了天王星的兩個迷:一是它的體積是地球的64倍,但質量僅為地球的11.6倍,這是因為天王星的構成與地球不同,後者以鐵石為主,故密度比前者大得多;二是天王星的磁場強度很弱,衹有地球磁場強度的1/10,而且它們磁場方向不是朝着星體旋轉的軸綫,其磁軸偏離它的自轉軸55°,這種扭麯的無規則的磁場可能是由它巨大的海洋和岩芯緩慢攪動所引起的。科學家據探測結果認為,天王星是由數百萬個彗星相結合形成的,這些彗星本是巨大的冰塊,但在形成行星過程中受到高壓和衝擊作用産生高溫,使冰球變成了水球。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越海王星 ,這是人類首次用空間探測器探測海王星 。它在距海王星 4827千米的最近點與海王星 相會,從而使人類第一次看清了遠在距離地球45億千米之外的海王星 面貌。它發現了海王星 的6顆新衛星,使其衛星總數增至8顆;首次發現海王星 有5條光環,其中3條暗淡、2條明亮。從旅行者2號拍攝的6000多幅海王星 照片中發現,海王星 南極周圍有兩條寬約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風雲帶和一塊面積有如地球那麽大的風暴區,它們形成了像木星大紅斑那樣的大黑斑。這塊大黑斑沿中心軸嚮逆時針方向旋轉,每轉360°需10天。海王星 也有磁場和輻射帶,大部分地區有像地球南北極那樣的極光。海王星 的大氣層動蕩不定,大氣中含有由冰凍甲烷構成的白雲和大面積氣旋,跟隨在氣旋後面的是時速為640千米的颶風。海王星 上空有一層因陽光照射大氣層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煙霧。
旅行者2號還飛嚮海衛一進行了考察,發現海衛一確是太陽係中惟一一顆沿行星自轉方向逆行的大衛星,也是太陽係中最冷的天體。它比原來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溫度為-240℃,部分地區被水冰和雪覆蓋,時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噴出過冰凍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噴射高度有時達32千米。海衛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處都有斷層、高山、峽𠔌和冰川,這表明海衛一上可能發生過類似的地震。海衛一上有一層由氮氣組成的稀薄大氣層,它的極冠被凍結的氮形成一個耀眼的白色世界。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極其怪異,因此有時它會穿過海王星 軌道,自1979年以來海王星 成為實際上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纔會再次成為最遙遠的行星。 海王星 的組成成份與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種各樣的“冰”和含有15%的氫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 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 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岩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 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
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 上呼嘯着按帶狀分佈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 上的風暴是太陽係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 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
在旅行者2號造訪海王星 的期間,行星上最明顯的特徵就屬位於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的一半(直徑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海王星 上的疾風以300米每秒(700英裏每小時)的速度把大黑斑嚮西吹動。旅行者2號還在南半球發現一個較小的黑斑極一以大約16小時環繞行星一周的速度飛駛的不規則的小團白色煙霧,現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許是一團從大氣層低處上升的羽狀物,但它真正的本質還是一個謎。
然而,1994年哈博望遠鏡對海王星 的觀察顯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許就這麽消散了,或許暫時被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所掩蓋。幾個月後哈博望遠鏡在海王星 的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黑斑。這表明海王星 的大氣層變化頻繁,這也許是因為雲的頂部和底部溫度差異的細微變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 也有光環。在地球上衹能觀察到暗淡模糊的圓弧,而非完整的光環。但旅行者2號的圖像顯示這些弧完全是由亮塊組成的光環。其中的一個光環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蠃旋形結構。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樣,海王星 的光環十分暗淡,但它們的內部結構仍是未知數。 人們已命名了海王星 的光環: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顯的圓弧,今已分別命名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個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衛星的弧,然後是leverrier(它嚮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裏面暗淡但很寬闊的叫galle。
海王星 的磁場和天王星的一樣,位置十分古怪,這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地殼中層傳導性的物質(大概是水)的運動而造成的。
通過雙目望遠鏡可觀察到海王星 (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兒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僅僅一個小圓盤,那麽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遠鏡。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海王星 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緻的定製。
海王星 的光環
光環 距離(千米)寬度(千米) 另稱
diffuse 41900 15 1989n3r, galle
inner 53200 15 1989n2r, 勒威耶
plateau53200 5800 1989n4r, lassell, arago
main 62930 < 50 1989n1r, adams
(距離是海王星 中心到光環的內端) 海王星 有9顆已知衛星:8顆小衛星和海衛一。其中海衛一是太陽係質量最大的衛星。
衛星 距離(千米) 半徑(千米) 發現者 發現日期
海衛三 48000 2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四 50000 40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五 53000 74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六 62000 7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七 74000 96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八 118000 209 旅行者2號 1989
海衛一 355000 1350 2.14e22 lassell1846
海衛二 5509000 170 kuiper 1949
海衛九 48000000 24 2003 海王星 的磁場偏離地心並與旋轉軸綫成很大的角度。這樣外形古怪的磁場是如何形成的?
海王星 和天王星相對而言缺乏氫與氦的原因是什麽?
僅管海王星 距太陽十分遙遠,而且它內部的熱源也相對較弱,但為何行星表面的風如此強勁?
“大黑斑”發生了什麽事?
我們能否設計一項實用的環繞海王星 運行的飛行任務,且價格足夠便宜?
神秘的淡藍色——海王星
海王星 是遠日行星之一,按照同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為第八顆行星。它的亮度僅為7.85等,衹有在天文望遠鏡裏才能看到它。由於它那熒熒的淡藍色光,西方人用羅馬神話中的海神——“尼普頓”的名字來稱呼它。在中文裏,把它譯為海王星 。
海王星 的赤道半徑為24750公裏, 是地球赤道半徑的3.88倍,海王星 呈扁球形,它的體積是地球體積的57倍,質量是地球質量的17.22倍, 平均密度為每立方釐米1.66剋。海王星 在太陽係中,僅比木星和土星小,是太陽係的第三大行星。
現在認為,海王星 內部有一個質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是由岩石構成的,溫度約為2000到3000攝氏度,核外面是質量較大的冰包層,再外面是濃密的大氣層,大氣中主要含有氫,還有甲烷和氨等氣體。海王星 是一個狂風呼嘯、亂雲飛渡的世界,在大氣中有許多湍急紊亂的氣旋在翻滾。
海王星 的自轉周期為22小時左右,它的赤道面和軌道面的交角是28度48分,海王星 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很接近正圓形,軌道面和黃道面的夾角很小,衹有1度8分,它以平均每秒5.43公裏的速度公轉,大約要164.8年才能繞太陽一周,從1846年發現到現在,它還沒走完一個全程呢。
在海王星 的四季中,鼕季、夏季溫差很小,不像地球這麽顯著。 由於海王星 離太陽太遠(約為45億公裏,是地球與太陽距離的30倍),在它表面每單位面積受到的日光輻射衹有地球上的1/900, 日光強度僅僅相當於一個不到一米遠的百瓦燈泡所發光綫的強度,因此它表面溫度很低,通常在零下200攝氏度以下。 海王星 (neptune)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也是太陽係中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 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
基本數據
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軌道傾角: 1.769 度
行星直徑: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發現者: johann galle
發現時間:1846年
在古羅馬神話中海王星 (古希臘神話:波塞鼕(poseidon))代表海神。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註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着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 ,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 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産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 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後來的觀察顯示亞當斯和勒威耶計算出的軌道與海王星 真實的軌道偏差相當大。如果對海王星 的搜尋早幾年或晚幾年進行的話,人們將無法在他們預測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 。幾乎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 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越海王星 ,這是人類首次用空間探測器探測海王星 。它在距海王星 4827千米的最近點與海王星 相會,從而使人類第一次看清了遠在距離地球45億千米之外的海王星 面貌。它發現了海王星 的6顆新衛星,使其衛星總數增至8顆;首次發現海王星 有5條光環,其中3條暗淡、2條明亮。從旅行者2號拍攝的6000多幅海王星 照片中發現,海王星 南極周圍有兩條寬約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風雲帶和一塊面積有如地球那麽大的風暴區,它們形成了像木星大紅斑那樣的大黑斑。這塊大黑斑沿中心軸嚮逆時針方向旋轉,每轉360°需10天。海王星 也有磁場和輻射帶,大部分地區有像地球南北極那樣的極光。海王星 的大氣層動蕩不定,大氣中含有由冰凍甲烷構成的白雲和大面積氣旋,跟隨在氣旋後面的是時速為640千米的颶風。海王星 上空有一層因陽光照射大氣層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煙霧。
旅行者2號還飛嚮海衛一進行了考察,發現海衛一確是太陽係中惟一一顆沿行星自轉方向逆行的大衛星,也是太陽係中最冷的天體。它比原來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溫度為-240℃,部分地區被水冰和雪覆蓋,時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噴出過冰凍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噴射高度有時達32千米。海衛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處都有斷層、高山、峽𠔌和冰川,這表明海衛一上可能發生過類似的地震。海衛一上有一層由氮氣組成的稀薄大氣層,它的極冠被凍結的氮形成一個耀眼的白色世界。
由於冥王星的軌道極其怪異,因此有時它會穿過海王星 軌道,自1979年以來海王星 成為實際上距太陽最遠的行星,在1999年冥王星纔會再次成為最遙遠的行星。 海王星 的組成成份與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種各樣的“冰”和含有15%的氫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 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 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岩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海王星 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
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 上呼嘯着按帶狀分佈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 上的風暴是太陽係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
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 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
在旅行者2號造訪海王星 的期間,行星上最明顯的特徵就屬位於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的一半(直徑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海王星 上的疾風以300米每秒(700英裏每小時)的速度把大黑斑嚮西吹動。旅行者2號還在南半球發現一個較小的黑斑極一以大約16小時環繞行星一周的速度飛駛的不規則的小團白色煙霧,現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許是一團從大氣層低處上升的羽狀物,但它真正的本質還是一個謎。
然而,1994年哈博望遠鏡對海王星 的觀察顯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許就這麽消散了,或許暫時被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所掩蓋。幾個月後哈博望遠鏡在海王星 的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黑斑。這表明海王星 的大氣層變化頻繁,這也許是因為雲的頂部和底部溫度差異的細微變化所引起的。 海王星 也有光環。在地球上衹能觀察到暗淡模糊的圓弧,而非完整的光環。但旅行者2號的圖像顯示這些弧完全是由亮塊組成的光環。其中的一個光環看上去似乎有奇特的蠃旋形結構。
同天王星和木星一樣,海王星 的光環十分暗淡,但它們的內部結構仍是未知數。
人們已命名了海王星 的光環:最外面的是adams(它包括三段明顯的圓弧,今已分別命名為自由liberty,平等equality和互助fraternity),其次是一個未命名的包有galatea衛星的弧,然後是leverrier(它嚮外延伸的部分叫作lassell和arago),最裏面暗淡但很寬闊的叫galle。
海王星 的磁場和天王星的一樣,位置十分古怪,這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地殼中層傳導性的物質(大概是水)的運動而造成的。
通過雙目望遠鏡可觀察到海王星 (假如你真的知道往哪兒看),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僅僅一個小圓盤,那麽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遠鏡。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海王星 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緻的定製。
海王星 的光環
光環 距離(千米)寬度(千米) 另稱
diffuse 41900 15 1989n3r, galle
inner 53200 15 1989n2r, 勒威耶
plateau53200 5800 1989n4r, lassell, arago
main 62930 < 50 1989n1r, adams
(距離是海王星 中心到光環的內端) 海王星 (Neptune)是環繞太陽運行的第八顆行星,是圍繞太陽公轉的第四大天體(直徑上)。海王星 在直徑上小於天王星,但質量比它大。海王星 的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7倍,而類似雙胞胎的天王星因密度較低,質量大約是地球的14倍。海王星 以羅馬神話中的尼普頓(Neptunus),因為尼普頓是海神,所以中文譯為海王星 。天文學的符號,是希臘神話的海神波塞鼕使用的三叉戟。
作為典型的氣體行星,海王星 上呼嘯着按帶狀分佈的大風暴或旋風,海王星 上的風暴是太陽係中最快的,時速達到2000千米。海王星 的藍色是大氣中甲烷吸收了日光中的紅光造成的。儘管海王星 是一個寒冷而荒涼的星球。不過科學家們推測它的內部有熱源。和土星、木星一樣,海王星 內部有熱源--它輻射出的能量是它吸收的太陽能的兩倍多。 公轉軌道:距太陽 4,504,000,000 千米 (30.06 天文單位)
軌道傾角:1.769 度
行星直徑:49,532 千米(赤道)
質量: 1.0247e26 千克
自轉周期:22小時左右
公轉周期:約164.8個地球年
發現者: Johann Galle
發現時間:1846年
平均溫度: -353℉ (-214℃)
一年:60,190天
一天:16小時 7分鐘 海王星 是距離太陽遠近順序的第八顆行星,是通過它對天王星軌道的攝動作用而於1846年9月23日被發現的,計算者為法國天文學家勒威耶。德國天文學家J.G.伽勒是按計算位置觀測到該行星的第一個人。這一發現被看成是行星運動理論精確性的一個範例。海王星 由於距離遙遠,光度暗淡,即使用大型望遠鏡也難看清其表面細節,因而不能依靠觀測表面標志的移動來定出自轉周期。1928年通過觀測譜綫的多普勒位移測出自轉周期為15.8±1h,現在采用的自轉周期(見下表)是M.貝爾通等從分析約300次紅外觀測中定出的,海王星 的快速自轉使它的扁率達1/50(即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約長500km)。1968年4月7日,海王星 掩恆星,通過對這一事件的觀測,得出它的赤道直徑為50950km,與目前的最新數據相差很小。海王星 用望遠鏡看略呈緑色,1932年證出海王星 光譜紅外區的強吸收綫為甲烷引起。它的大氣中含有豐富的氫和氦,大氣溫度大約為-205°C,這個值高於從太陽輻射算得的期望值,說明要麽海王星 大氣下層存在溫室效應,要麽它有內在的熱源。1846年,W.拉塞爾發現逆行的海衛一,據計算它正接近海王星 ,將來也許會碎裂成為海王星 的環,1949年發現海衛二。
海王星 雲層的平均溫度為-193°C至-153°C,大氣壓約為1-3帕。繞太陽運轉的軌道半徑為45億千米,公轉一周要165年。海王星 的亮度為7.85等,衹有在望遠鏡裏才能看到。它的直徑為49,400km,是地球的3.88倍。它的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約641km。海王星 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57倍,質量為地球質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為1.66g/cm3。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兩極為1,180cm/s2,在赤道上約為1,100cm/s2。表面上物體的逃逸速度為23.6km/s。海王星 有6顆衛星,5條光環。3。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兩極為1,180cms2,在赤道上約為1,100cm/s2。表面上物體的逃逸速度為23.6km/s。海王星 有6顆衛星,5條光環。
由於海王星 是一顆淡藍色的行星,人們根據傳統的行星命名法,稱其為涅普頓。涅普頓是羅
馬神話中統治大海的海神,掌握着1/3的宇宙,頗有神通。
星蹤難覓 遙遠的海王星 ,在地球上看去,常常隱身於寶瓶座星係不被人們發現,人們在發現天王星運動方式有點怪異之後,通過計算和推算纔發現了它的存在。
在天王星被發現後,人們註意到它的軌道與根據牛頓理論所推知的並不一致。因此科學家們預測存在着另一顆遙遠的行星從而影響了天王星的軌道。Galle和d'Arrest在1846年9月23日首次觀察到海王星 ,它出現的地點非常靠近於亞當斯和勒威耶根據所觀察到的木星、土星和天王星的位置經過計算獨立預測出的地點。一場關於誰先發現海王星 和誰享有對此命名的權利的國際性爭論産生於英國與法國之間(然而,亞當斯和勒威耶個人之間並未有明顯的爭論);現在將海王星 的發現共同歸功於他們兩人。後來的觀察顯示亞當斯和勒威耶計算出的軌道與海王星 真實的軌道偏差相當大。如果對海王星 的搜尋早幾年或晚幾年進行的話,人們將無法在他們預測的位置或其附近找到它。 僅有一艘宇宙飛船旅行者2號於1989年8月25日造訪過海王星 。幾乎我們所知的全部關於海王星 的信息來自這次短暫的會面。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到達距海王星 最近的地點。因為這是旅行者2號飛船所要飛近的最後一個主要行星,也就沒有後續軌道限製了,它的軌道非常接近衛星海衛一,正如旅行者1號飛越土星和它的衛星土衛六時所選擇的軌道那樣。
這次探測發現了大黑斑,但後來用哈勃太空望遠鏡觀察海王星 時發現大黑斑已經經消失。大黑斑起初被認為是一大塊雲,而據後來推斷,它應該是可見雲層上的一個孔洞。1989年PBS用從"旅行者2號"傳回地球的圖像作了一個名為Neptune All Night的整晚節目。
旅行者2號還飛嚮海衛一進行了考察,發現海衛一確是太陽係中惟一一顆沿行星自轉方向逆行的大衛星,也是太陽係中最冷的天體。它比原來想像的更亮、更冷和更小,表面溫度為-240℃,部分地區被水冰和雪覆蓋,時常下雪。上面有3座冰火山,曾噴出過冰凍的甲烷或氮冰微粒,噴射高度有時達32千米。海衛一上可能存在液氮海洋和冰湖,到處都有斷層、高山、峽𠔌和冰川,這表明海衛一上可能發生過類似的地震。海衛一上有一層由氮氣組成的稀薄大氣層,它的極冠被凍結的氮形成一個耀眼的白色世界。 1989年8月25日,旅行者2號探測器飛越海王星 ,這是人類首次用空間探測器探測海王星 。它在距海王星 4827千米的最近點與海王星 相會,從而使人類第一次看清了遠在距離地球45億千米之外的海王星 面貌。它發現了海王星 的6顆新衛星,使其衛星總數增至8顆;首次發現海王星 有5條光環,其中3條暗淡、2條明亮。從旅行者2號拍攝的6000多幅海王星 照片中發現,海王星 南極周圍有兩條寬約4345千米的巨大黑色風雲帶和一塊面積有如地球那麽大的風暴區,它們形成了像木星大紅斑那樣的大黑斑。這塊大黑斑沿中心軸嚮逆時針方向旋轉,每轉360°需10天。海王星 也有磁場和輻射帶,大部分地區有像地球南北極那樣的極光。海王星 的大氣層動蕩不定,大氣中含有由冰凍甲烷構成的白雲和大面積氣旋,跟隨在氣旋後面的是時速為640千米的颶風。海王星 上空有一層因陽光照射大氣層中的甲烷而形成的煙霧。
海王星 與太陽的平均距離為44.96億公裏,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海王星 接收到太陽的光和熱衹有地球的19%,於是其表面覆蓋着延綿幾千公裏厚的冰層,平均溫度為-220℃,外表則圍繞着濃密的大氣,成分主要是氫、氦和甲烷,大氣壓力很大,約為地球大氣壓的100倍,海王星 的直徑49500公裏,是地球的3.88倍,體積有57個地球那麽大,質量衹是地球的17倍多,所以其密度也相當小,海王星 以每秒5.43公裏的速度繞着太陽公轉,公轉一周需要花上164.8年,自轉一周也衹要24小時左右。
海王星 的磁場和天王星的一樣,位置十分古怪,這很可能是由於行星地殼中層傳導性的物質(大概是水)的運動而造成的。
組成
海王星 的組成成份與天王星的很相似:各種各樣的“冰”和含有15%的氫和少量氦的岩石。海王星 相似於天王星但不同於土星和木星,它或許有明顯的內部地質分層,但在組成成份上有着或多或少的一致性。但海王星 很有可能擁有一個岩石質的小型地核(質量與地球相仿)。它的大氣多半由氫氣和氦氣組成。還有少量的甲烷。
大黑斑
在旅行者2號造訪海王星 的期間,行星上最明顯的特徵就屬位於南半球的大黑斑(The Great Dark Spot)了。黑斑的大小大約是木星上的大紅斑的一半(直徑的大小與地球相似),海王星 上的疾風以300米每秒(700英裏每小時)的速度把大黑斑嚮西吹動。旅行者2號還在南半球發現一個較小的黑斑極一以大約16小時環繞行星一周的速度飛駛的不規則的小團白色煙霧,現在得知是“The Scooter”。它或許是一團從大氣層低處上升的羽狀物,但它真正的本質還是一個謎。
然而,1994年哈勃望遠鏡對海王星 的觀察顯示出大黑斑竟然消失了!它或許就這麽消散了,或許暫時被大氣層的其他部分所掩蓋。幾個月後哈勃望遠鏡在海王星 的北半球發現了一個新的黑斑。這表明海王星 的大氣層變化頻繁,這也許是因為雲的頂部和底部溫度差異的細微變化所引起的。
風暴
波塞鼕及海王星 符號
海王星 上的風暴是太陽係類木行星中最強的。考慮到它處於太陽係的外圍,所接受的太陽光照比地球上微弱1000倍(仍然非常明亮,視星等-21),這個現象和科學家們的原有的期望不符。曾經普遍認為認為行星離太陽越遠,驅動風暴的能量就應該有越少。木星上的風速已達數百千米/小時,而在更加遙遠的海王星 上,科學家發現風速沒有更慢而是更快了(1600千米/小時)。這種明顯反常現象的一個可能原因是,如果風暴有足夠的能量,將會産生湍流,進而減慢風速(正如在木星上那樣)。 然而在海王星 上,太陽能過於微弱,一旦開始颳風,它們遇到很少的阻礙,從而能保持極高的速度。 海王星 釋放的能量比它從太陽得到的還多,因而這些風暴也可能有着尚未確定的內在能量來源。 海王星 的磁場偏離地心並與旋轉軸綫成很大的角度。這樣外形古怪的磁場是如何形成的?
海王星 和天王星相對而言缺乏氫與氦的原因是什麽?
儘管海王星 距太陽十分遙遠,而且它內部的熱源也相對較弱,但為何行星表面的風如此強勁?
“大黑斑”發生了什麽事?
代表海王星 的希臘海神波塞鼕(尼普頓) 通過雙目望遠鏡可觀察到海王星 ,但假如你要看到行星上的一切而非僅僅一個小圓盤,那麽你就需要一架大的天文望遠鏡。Mike Harvey的行星尋找圖表指出此時海王星 在天空中的位置(及其他行星的位置),再由Starry Night這個天象程序作更多更細緻的定製。 海王星 (Neptune)
在羅馬神話中海王星 Neptune(希臘文中的 波塞鼕Poseidon)是海神的的意思。波塞鼕是希臘奧林珀斯十二主神之一,他是宙斯的哥哥,地位僅次於宙斯。他與宙斯一同戰勝了父親剋洛諾斯之後,一同分割世界,他負責掌管海洋,以三叉戟主宰水域,在水上擁有無上的權威,是大地的動搖者。他能呼喚或平息暴風雨,輕易地令任何船衹粉碎。海神曾經與雅典娜爭奪雅典,可惜最後還是敗給雅典娜。一怒之下,他曾經用洪水淹沒雅典。在爭奪雅典時,他變出第一匹馬,所以他也是馬匹的保護神。 《海王星 》(《nepture》)
《海王星 》是班德瑞樂團創作的輕音樂,選入《迷霧森林》專輯內。
鋼琴,鋪陳通往回憶的長廊,小調音階如同你探尋記憶時的步伐,緩慢而篤定。當麯式進入副歌時,鋼琴伴隨薄脆清亮的鐘琴音色,回蕩在深遠遼闊的音場中,彷佛遙遠天際中的海王星 一般深邃和多愁善感。鋼琴擊弦後的回音裊繞,就像每每回憶時那一幕幕模糊的畫面;副歌的配器巧妙營造出一種闔目回味的情境,不管曾經得到或失去,都衹留下心中滿滿的感謝和追憶。 海王星 是人們計算出來的行星。天王星發現後,人們發現它的預報位置和實際總不相符,1845年亞當斯和勒威耶分別計算除了天王星外還有一顆行星,並計算出了軌道和質量。1846年9月,終於在預報位置“捉住”了它。海王星 通過望遠鏡觀察到是一顆淡緑色的行星。
海王星 和太陽的距離大約44.95億千米,是地球到太陽距離的30倍。它表面單位面積受到的太陽光衹有地球上的1/900,表面溫度很低,達-230。那兒的冰層厚達8000米,在冰層下面是由岩石構成的核心,核心質量和地球差不多。核心的溫度高達2000-3000。冰層外面是濃密的大氣層。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還有甲烷和氨。海王星 的內部結構與天王星差不多,但岩石核心比天王星要大。海王星 赤道半徑為24750千米,是地球赤道半徑的3.9倍。海王星 質量為地球質量的17.22倍。海王星 上的1年比地球上的1年長得多,它繞太陽公轉一周需要164.8年。海王星 上四季的變化,鼕季和夏季溫差不大,每一季節長達41年以上。由於看不到海王星 表面的特徵,所以確定它的自轉周期是很睏難的。海王星 上1晝夜約為17小時50分鐘。海王星 和天王星在體積、質量方面都非常相似,它們的化學組成、內部結構也大同小異,因而人們常把它們看作是一對“孿生姐妹”。除了海衛1和海衛2這兩顆人們熟悉的衛星外,海王星 還有另外6顆衛星,它們是“旅行者”2號發現的。1989年8月,“旅行者”2號飛躍海王星 時,證實海王星 周圍存在着至少5條完整和比較完整的環,從最裏面的環到海王星 之間,還有一個很寬的主要由塵埃物質組成的殼層,其中兩條雙帶比較明亮。 haiwangxing
海王星
Neptune
太陽係九大行星之一,按同太陽的平均距離由近及遠排列為第八顆。在天文學中常用符號□表示。它的亮度為7.85等,必須藉助望遠鏡才能看到。它有兩顆衛星(見海王星 衛星)。
發現 1781年F.W.赫歇耳(見赫歇耳一傢)發現天王星以後,有人利用建立在牛頓力學基礎上的攝動理論來計算天王星的位置,但結果總是與觀測值不符。有人懷疑這一理論是否可靠;也有人認為是天王星外還存在一個大行星,使天王星受到攝動而改變了位置。當時,大多數天文學家贊成後一種假說。英國的J.C.亞當斯於1845年算出了這個攝動行星的軌道和質量。他把結果通知英國幾位天文學家,但未引起註意。1845年夏天,法國的勒威耶也開始研究這個問題,並於1846年6月1日和8月31日發表了兩個報告。同年9月18日勒威耶把他的研究結果寄給柏林天文臺的伽勒。伽勒收到信後立刻進行觀測,果然在和勒威耶預報相差不到 1°的位置上找到了這顆新行星,命名為海王星 。
海王星 及其衛星
公轉和自轉 海王星 繞太陽公轉的軌道平面和黃道面的夾角很小,衹有1□8。它的橢圓軌道很接近正圓,軌道偏心率不到1%。它的軌道半長徑大約30天文單位。它在軌道上的平均運動速度為每秒5.43公裏,大約要164.8年才能繞太陽公轉一周。海王星 的平均會合周期為367.49日。海王星 除繞太陽公轉外,本身也自轉。它自轉是順行的,自轉周期為22小時左右。它的赤道面和它的軌道面有28°48□的交角,比地球的黃赤交角稍大。海王星 上也有一年四季的變化,不過海王星 的一年比地球的一年長得多,而鼕季和夏季的溫差不如地球顯著。
物理狀況 根據1968年海王星 掩星觀測得知,海王星 的赤道半徑為24,750公裏,是地球赤道半徑的3.88倍。海王星 的自轉較快,致使形狀變扁,扁率較大,為0.0259。它的赤道半徑比極半徑約長641公裏。海王星 的體積約為地球體積的57倍,質量為地球質量的17.22倍,平均密度1.66/釐米□。表面重力加速度比地球的略大,在兩極為1,180釐米/秒□,在赤道上約為1,100釐米/秒□。表面上物體的逃逸速度為23.6公裏/秒。
海王星 的反照率為0.67。在海王星 光譜中有很強的吸收帶,說明有很厚的濃密雲層包圍着這顆行星。在海王星 大氣中有氫、甲烷和氨等氣體。由於海王星 離太陽很遠,在它表面上每單位面積受到的太陽光衹有地球上的1/900,因此,它的表面溫度很低,有效溫度衹有46K。在這樣的低溫下海王星 上除氨雲外,還能凝聚成甲烷雲。如果有氬存在,甚至可能形成由氬結晶體組成的雲。
從1968年海王星 掩恆星 BD-17°4388的觀測中得知,海王星 最高層大氣的溫度達135~200K。就遠日行星而言,這是相當高的。此外,還在7.8微米波段處觀測到甲烷的紅外發射帶。美國得剋薩斯大學的特拉夫頓認為這是海王星 有內部能源造成的,也有人認為這是海王星 大氣中的甲烷在紅外波段有很強的吸收造成的,尚無定論。
現在認為海王星 有一個質量和地球差不多的核,核由岩石構成,核的溫度是2,000~3,000K。核外面是質量較大的冰包層,再外面覆蓋着稠密的大氣層,大氣的主要成分是氫。目前還不知道海王星 有沒有磁場、輻射帶和光環。
(劉麟仲)
n.: Neptune, the planet eighth in order from the sun, one of the furthest in the solar system 天文學 天體 衛星 宇宙 天文 太陽係 百科辭典 小行星 冥王星 宇宙自然學 更多結果...
海王星的 海王星環 海王星辰 海王星風暴 暴君海王星 海王星衝日 海王星戰士 海王星衛星 水手海王星 海王星特洛伊 海王星號郵輪 外海王星天體 海王星式巡邏機 海王星號戰列艦 海王星文化傳媒 海王星海底觀測站 天王星、海王星 和冥王星 哈勃觀測到海王星 春季開始 天王星海王星 和冥王星 深圳海王星 辰醫藥有限公司 臺州海王星 鞋業有限公司 兒童百問百答海王星 篇拼音讀物 “哈勃”觀測到海王星 春季開始 海王星 局域網客戶機流量監視器v3.95中國海王星 辰連鎖藥店有限公司 海王星 局域網客戶機流量監視器v3.52海王星 局域網客戶機流量監視器江蘇海王星 辰健康藥房連鎖有限公司常州城中店 江蘇海王星 辰健康大藥房連鎖有限公司 宣城市海王星 文化傳媒有限公司 蘭州海王星 樂器音響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