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牛目 : 中草藥 > 海牛
目錄
No. 1
  哺乳動物,多生活在海洋中。形狀略像鯨,前肢像鰭,後肢已退化,尾巴圓形,全身光滑無毛,皮厚,灰黑色,有很深的皺紋。以海藻或其他水生食物為食。皮可以製革,脂肪可以煉油。
No. 2
  腹足動物,生活在海洋中。成體無殼,體扁,橢圓形,前端有觸角一對,呈折葉狀。色彩因種而異,多數美麗。
No. 3
  海牛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體長2.5~4.0米,體重達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儲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體溫;前肢特化呈槳狀鰭肢,沒有後肢,但仍保留着一個退化的骨盆;有一個大而多肉的扁平尾鰭;胚胎期有毛,初生的幼獸尚有稀疏的短毛,至成體則軀幹基本無毛,僅嘴唇周圍有須,頭部有觸毛;頭大而圓,唇大,由於短頸,頭能靈活地活動,便於取食;鼻孔的位置在吻部的上方,適於在水面呼吸,鼻孔有瓣膜,潛水時封住鼻孔;腸的長度超過20米;胃分兩室,賁門室有腺狀囊,幽門室有盲囊;眼小,視覺不佳;聽覺良好。肺窄而長,無肺小葉;頭骨大,但顱室較小,腦不發達。
  海牛有3,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佈在巴西亞馬遜河和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上遊及中遊,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棲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灣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佈在西非海岸、淺灣、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麥隆湖中。
  海牛生活在淺海及河口,僅少數種類(如南美海牛)棲息在河流中。禦敵能力不強,行動遲緩。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淺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肉、皮和脂肪均可利用。因濫捕而數量銳減,乃至絶滅。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獸具雙角子宮,環狀胎盤。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約1年,每胎在水中産1仔。生出後,母獸把幼獸舉出水面,馱在背上,過兩小時,又逐漸把幼獸浸到水中,幼獸便能隨着母獸遊泳。海牛吃水草須潛入水中,10~16分鐘後浮至水面呼吸。
  陸地有黃牛,樹上有天牛,海裏會不會有海牛?答案是肯定的:有!海牛少見,有人指其為魚,也有人指其為鯨,因生活在 海裏,又以鼻呼吸,故不足為奇。海牛就是塑造美人魚的原型。 其實,它一點兒也不美,既無秀發,又不苗條。皮膚不但不嫩白, 反而是鋼灰色的。臉龐非但不美,還有一嘴大鬍子(觸須),而且 鼻短唇厚,是個十足的醜八怪。那麽,讓我們來看看還沒有撩開 它神秘面紗的“美人魚”是什麽樣兒。
  古今中外都有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它被描述為半人半魚的海 怪,上身是裸體的美女,下身是魚身魚尾。“她們”經常在月明 之夜,半立水中,懷抱嬰兒哺乳。您如果去過山西太原晉詞,或 者波蘭首都華沙,就會看到它們的塑像。您如果讀過荷馬史詩《 奧德賽》、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就會看到關於她們的描述。
  世界上有三種海牛,除了南非和西非各一種外,還有一種在 大西洋熱帶海域沿岸,即加勒比海到墨西哥灣、西印度群島到墨 西哥東岸,所以稱加勒比海牛或西印度海牛。我國的海牛大都分 布於臺灣、廣東、廣西等東南沿海。據說“海牛”這一名稱與哥 倫布有關:有一次,在航行途中捕捉到海牛,烹煮後品嚐,發覺 其味似牛肉,故名。由於它肉味鮮美,在18世紀被大量捕殺,海 牛肉成為不少餐館的美味佳餚,甚至連它的尾巴也被當作美食。 它的皮可以製革,脂肪可以作燃料或潤滑劑,並且是貴重藥材。
  野生的海牛多半棲息在淺海,從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來 每當海牛離開水以後,他們就像膽小的孩子那樣,不停地哭泣, “眼淚”不斷地往下流。但是它們流出的並非淚水,而是用來保 護眼珠,含有????分的液體。海牛喜歡潛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 中潛遊達十幾分鐘之久。它的肺髒、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 應很大。那麽海牛是怎樣呼吸呢?原來它的2個鼻孔都有“蓋”, 當仰頭露出幾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時“蓋”就像門一樣打開了,吸 完氣便慢條斯理潛入水中,平時總是慢吞吞不知疲倦遊動,有時 也愛翻筋鬥,但動作遲緩。真像一頭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 地竪起時,遠遠看去,還真像神話裏的人身魚尾怪物呢。
  海牛是哺乳動物,長1.5— 4米,體重三四百公斤,有的更 大,外觀頗像紡錘,頭小而頭骨厚。人一樣的臉,有鼻有眼,眼 睛小,眼後有小耳孔。口裏有牙齒,雄性的門齒,突出口外,臼 齒像圓筒,沒有琺琅質。毛發短而稀,前肢像鰭,沒指甲,尾鰭 為圓形。它們平時吃海藻和魚蝦為生。每年生一個孩子。在哺乳 時,雌海牛用一對偶鰭將孩子抱在胸前將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 喂奶,這一點倒與傳說中的美人魚頗相似。幼兒吃奶時,要把鼻 露外面,免得悶死。海牛的牙齒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頰齒 脫落了,由後面的補充上。一頭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50公斤海 生植物,因而有“海洋清道夫”綽號。南美圭亞那曾利用 2頭海 牛清除了首都喬治敦市附近一條水道中的水草,使居民獲得了足夠的生活用水。
  傳說“美人魚”會唱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在西方廣泛流傳 了。其實海牛並不會唱歌,此謎不久前纔揭曉,那是美國海洋動 物學家派恩和埃爾經過長期的水下觀察纔發現的。波蘭首都華沙 的城徽是一個拿着長劍和盾的“美人魚”,它成了華沙的“守護 神”。海牛是珍稀海生動物,是我國第一類保護動物。我國早已 把廣西合浦沙田海域劃為保護區。
  大象的遠親
  海牛與陸生牛一樣都是哺乳動物。據考證,海牛原是陸地上 的“居民”,但與陸生牛不是同一“老祖宗”乃是大象的遠親。 近億年前,由於大自然的變遷或缺乏禦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謀生。 由於長期適應水環境,其相貌與體型與大象無相同之處。但在某 些方面仍有共同點:身軀龐大,海牛的膚色、皮厚(3—4cm)似大 象,且均為草食動物。
  海牛的戶籍
  海牛隸於海洋哺乳動物海牛目,世界上有三種:西非海牛、 南美海牛 (亞馬遜海牛)、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 我國不出産海牛,但我國北京動物園卻有海牛,這是1976年 1月 墨西哥政府對我國贈送一對大熊貓的回禮。經精心飼養,這對海 牛已在我國傳宗接代。剛生下的小海牛體長1.2米,體重34公斤 全身被稀疏白毛。成年體長平均3米,重450公斤。在自然界有的 海牛可長達6米,重900多公斤。壽命可到“而立”之年。海牛從 出生到“長大成人”,雌海牛需七八年,懷孕期14個月,每胎一 仔,隔2—3年生育一次。
  海牛的模樣有“美人魚”之說。其實,它的“面相”實在令 人不敢恭維。正如航海傢哥倫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記中寫到: “美人魚”不像寓言中描寫的那麽惹人喜愛。它有兩衹深陷的小眼,沒有耳輪,偌大的鼻子連着上唇,隆然鼓起,兩衹可以閉合 的鼻孔位於頂端;下唇內斂,嘴邊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兩側各 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條,頂端外側尚有指甲,與大象相似,但也無任何用處。後肢退化,肥大的身軀嚮後漸漸收小,末端有一似魚 尾鰭的扁平尾巴。
  “水中除草機”
  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哺乳動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 能吃水草相當體重的 5%一10%。腸子長達30米,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它吃草象捲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過去,譽有“水中除草機”之稱。這在水草成災的熱帶和亞熱帶某些地區,是很有用 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礙水電站發電,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礙 航行,還給人類帶來絲蟲病、腦炎和血吸蟲病等、非洲有一種叫水生風信子的水草,曾在剛果河上遊的1600公裏的河道蔓延生長 堵塞嚴重,連小船也無法通行,當地居民由於糧食運不進去,被 迫背井離鄉。紮伊爾政府為解决這一社會危機,花了100萬美元,沿河撤除莠劑,僅隔2周,這種水草又加倍生長出來。後來,在河道放入2頭海牛,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海牛與陸生牛一樣,都能為人類做出貢獻,我們對海牛的研 究還太少了。然而,在人類對海牛的瞭解還不太多的今天,海牛 卻已面臨斷種絶代的境地。
  海牛瀕臨滅絶
  1493年,哥倫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亞剋河河口, 看到不計其數的海牛時,他在日記中說當時他都驚呆了。然而, 加勒比海牛今天的命運如同我國的大熊貓,正瀕臨滅絶。原來, 海牛長期遭到捕殺。因為海牛肉細嫩味美,脂肪含有豐富的對人 體有益的 dha和 epa,還可以提煉潤滑油,皮可以製耐磨皮革, 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寶。這是導致它滅絶的根 本原因。
  1973年,美國等北美和拉美國傢,都先後把它列入瀕危動物名單,加以保護。但海牛仍然在逐年減少,除了人為偷捕,無意中殺害也很嚴重。如美國佛羅裏達沿海,因水質污染,連年發生 赤潮,海牛也連年死亡不斷。去年死304頭,超過1990年創下的年死206頭的最高記錄。
  早年有報道,說海牛聽力靈敏,可是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證實,海牛的聽力較差。據資料報道,僅在佛羅裏達半島周圍,每年被 蠃旋槳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頭。為了不使海牛成為昔日的恐竜,近年來,加勒比海周圍各國除了劃定海中禁捕區,還 成立了各種宣傳和保護海牛的“俱樂部”。據最近一次調查,加勒比海牛衹有2600頭,也有人說僅有千頭左右。墨西哥政府贈送 給我國的海牛,可見其珍貴程度。
  海牛與“美人魚”
  海牛看似笨拙,實際上很靈活,在水中每小時遊速可達25公 裏。這與陸生草食動物自衛能力差,卻善於奔跑出於同樣原因。 海牛的前肢是運動器官,也能與體軀形成一定角度,托浮幼仔吮 乳。雌海牛前肢基部腹側有 1對乳房、位置與人相似。加勒比海 牛外文名是“manati”,在古代加勒比語言中的意思是“婦女的 乳房”,因海牛的乳房頗像人的乳房,因此土著人以此為它取名 雌海牛因哺乳幼仔,肥大的乳房常露出水面,這就成了航海水手 眼花誤認為的“美人魚”而流傳至今。至於“美人魚”常被描繪 成頭披長發的美女,這與海牛生活在海藻叢中,出水時頭上披有 水草有關。
  在海獸中有一個小傢族-海牛,現在生存的衹有4種,它們長相雖然奇特,但是,海牛的食性卻與陸地上的牛非常相似,所以動物分類學家稱其為海牛類。 海牛目則包括儒艮與海牛兩個科。它們以海草為食,競爭者少,選擇淺海棲息,所以一直生存至今。 。這類動物天生一副醜陋的面孔,厚厚的上嘴唇上翹,幾乎擋去了大半個臉部;坍塌的鼻梁,大大的鼻孔,在面部的下方還有兩枚不算大的獠牙,吻和頸都很短,沒有耳殼,口的四周長着不少鬍須,海牛類的流綫型身體與魚類相似,但它的水平的鰭又與魚有區別,它們的前肢呈槳狀,稱為鰭肢,後肢退化僅留痕跡,尾扁平而寬大。 在這個主傢族 的4種成員中,衹有儒艮産在我國廣東、廣西、臺灣等省區沿海。1854年以 ,棲息在堪察 加沿岸和白令海的大海牛,十分出名。可惜的是,大海牛已經在19世紀被人們捕盡殺絶了。
No. 4
  海牛
  (《本草原始》)
  【來源】為海牛科動物海牛的全體。
  【動物形態】海牛
  體呈長橢圓形,長約4~12釐米。腹面平;背面呈塊狀,前方狹,至後方漸大。外套膜覆蓋頭部。頭部前端腹面有口,其背面有肉質觸角1對;眼位於觸角的後方,陷入皮內。體背面正中綫上的後部,有肛門的開口,其周圍有環生的二次性鰓。
  生活海濱岩礁間,常吸附於石面,性遲鈍,遇刺激即放出赤紫色液體,使海水混濁以為掩護。肉食性,以腔腸類及海綿類動物為食。
  【性味】《本草原始》:"味鹹,溫,無毒。"
  【功用主治】①《本草原始》:"補腎興陽。"
  ②《綱目拾遺》:"益腎固精。"
海牛的體態特徵 Body characteristics of manatees
  海牛(manatee)屬於海牛目 Sirenia;sea-cows 哺乳綱的1目。通稱海牛。外形呈紡錘形,頗似小鯨,但有短頸,與鯨不同。體長2.5~4.0米,體重達360千克左右;海牛皮下儲存大量脂肪,能在海水中保持體溫;前肢退化呈槳狀鰭肢,沒有後肢,但仍保留着一個退化的骨盆;眼小,視覺不佳;聽覺良好。 現代海牛目僅存兩個科: 海牛科(Trichechidae)下有1屬3,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佈在巴西亞馬孫河和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上遊及中遊,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棲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灣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佈在西非海岸、淺灣、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麥隆湖中。 儒艮科(Dugongidae)僅1屬1種──儒艮,分佈自非洲東海岸,經印度洋至中國廣東省和臺灣沿岸。海牛類生活在淺海及河口,僅少數種類(如南美海牛)棲息在河流中。禦敵能力不強,行動遲緩。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淺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
海牛的種類 Types of manatee
  海牛有3,即南美海牛(巴西海牛),分佈在巴西亞馬遜河和委內瑞拉奧裏諾科河上遊及中遊,是淡水海牛;北美海牛,主要棲息在加勒比海沿岸,可到江灣中去吃水草;西非海牛,分佈在西非海岸、淺灣、河流及乍得湖和喀麥隆湖中。
海牛的生活習性 The living habits of manatees
  海牛生活在淺海及河口,僅少數種類(如南美海牛)棲息在河流中。禦敵能力不強,行動遲緩。每天吃27~45千克水草,因而淺海和河口的航道很少被水草阻塞。肉、皮和脂肪均可利用。因濫捕而數量銳減,乃至絶滅。雄海牛睾丸生在腹腔中。雌獸具雙角子宮,環狀胎盤。每年繁殖1次,妊娠期約1年,每胎在水中産1仔。生出後,母獸把幼獸舉出水面,馱在背上,過兩小時,又逐漸把幼獸浸到水中,幼獸便能隨着母獸遊泳。海牛吃水草須潛入水中,10~16分鐘後浮至水面呼吸。
  陸地有黃牛,樹上有天牛,海裏會不會有海牛?答案是肯定的:有!海牛少見,有人指其為魚,也有人指其為鯨,因生活在 海裏,又以鼻呼吸,故不足為奇。海牛就是塑造美人魚的原型。 其實,它一點兒也不美,既無秀發,又不苗條。皮膚不但不嫩白, 反而是鋼灰色的。臉龐非但不美,還有一嘴大鬍子(觸須),而且 鼻短唇厚,是個十足的醜八怪。那麽,讓我們來看看還沒有撩開 它神秘面紗的“美人魚”是什麽樣兒。
  古今中外都有關於美人魚的傳說,它被描述為半人半魚的海 怪,上身是裸體的美女,下身是魚身魚尾。“她們”經常在月明 之夜,半立水中,懷抱嬰兒哺乳。您如果去過山西太原晉詞,或 者波蘭首都華沙,就會看到它們的塑像。您如果讀過荷馬史詩《 奧德賽》、安徒生童話《海的女兒》,就會看到關於她們的描述。
  世界上有三種海牛,除了南非和西非各一種外,還有一種在 大西洋熱帶海域沿岸,即加勒比海到墨西哥灣、西印度群島到墨 西哥東岸,所以稱加勒比海牛或西印度海牛。我國的海牛大都分 布於臺灣、廣東、廣西等東南沿海。據說“海牛”這一名稱與哥 倫布有關:有一次,在航行途中捕捉到海牛,烹煮後品嚐,發覺 其味似牛肉,故名。由於它肉味鮮美,在18世紀被大量捕殺,海 牛肉成為不少餐館的美味佳餚,甚至連它的尾巴也被當作美食。 它的皮可以製革,脂肪可以作燃料或潤滑劑,並且是貴重藥材。
  野生的海牛多半棲息在淺海,從不到深海去,更不到岸上來 每當海牛離開水以後,他們就像膽小的孩子那樣,不停地哭泣, “眼淚”不斷地往下流。但是它們流出的並非淚水,而是用來保 護眼珠,含有????分的液體。海牛喜歡潛水,它用肺呼吸,能在水 中潛遊達十幾分鐘之久。它的肺髒、胸腔很大,自然肺活量也相 應很大。那麽海牛是怎樣呼吸呢?原來它的2個鼻孔都有“蓋”, 當仰頭露出幾乎朝天的鼻孔呼吸時“蓋”就像門一樣打開了,吸 完氣便慢條斯理潛入水中,平時總是慢吞吞不知疲倦遊動,有時 也愛翻筋鬥,但動作遲緩。真像一頭笨牛。但是,它在海上垂直 地竪起時,遠遠看去,還真像神話裏的人身魚尾怪物呢。
  海牛是哺乳動物,長1.5— 4米,體重三四百公斤,有的更 大,外觀頗像紡錘,頭小而頭骨厚。人一樣的臉,有鼻有眼,眼 睛小,眼後有小耳孔。口裏有牙齒,雄性的門齒,突出口外,臼 齒像圓筒,沒有琺琅質。毛發短而稀,前肢像鰭,沒指甲,尾鰭 為圓形。它們平時吃海藻和魚蝦為生。每年生一個孩子。在哺乳 時,雌海牛用一對偶鰭將孩子抱在胸前將上身浮在海面,半躺着 喂奶,這一點倒與傳說中的美人魚頗相似。幼兒吃奶時,要把鼻 露外面,免得悶死。海牛的牙齒有很強的再生能力。前面的頰齒 脫落了,由後面的補充上。一頭成年的海牛,每天可吃50公斤海 生植物,因而有“海洋清道夫”綽號。南美圭亞那曾利用 2頭海 牛清除了首都喬治敦市附近一條水道中的水草,使居民獲得了足夠的生活用水。
  傳說“美人魚”會唱歌,早在古希臘時代就在西方廣泛流傳 了。其實海牛並不會唱歌,此謎不久前纔揭曉,那是美國海洋動 物學家派恩和埃爾經過長期的水下觀察纔發現的。波蘭首都華沙 的城徽是一個拿着長劍和盾的“美人魚”,它成了華沙的“守護 神”。海牛是珍稀海生動物,是我國第一類保護動物。我國早已 把廣西合浦沙田海域劃為保護區。
大象的遠親 Distant relative of the elephant
  海牛與陸生牛一樣都是哺乳動物。據考證,海牛原是陸地上 的“居民”,但與陸生牛不是同一“老祖宗”乃是大象的遠親。 近億年前,由於大自然的變遷或缺乏禦牧能力而被迫下海謀生。 由於長期適應水環境,其相貌與體型與大象無相同之處。但在某 些方面仍有共同點:身軀龐大,海牛的膚色、皮厚(3—4cm)似大 象,且均為草食動物。
海牛的戶籍 Manatee's residence
海牛的户籍
海牛的户籍
  海牛隸於海洋哺乳動物海牛目,世界上有三種:西非海牛、 南美海牛 (亞馬遜海牛)、北美海牛(加勒比海牛、西印度海牛)。 我國不出産海牛,但我國北京動物園卻有海牛,這是1976年 1月 墨西哥政府對我國贈送一對大熊貓的回禮。經精心飼養,這對海 牛已在我國傳宗接代。剛生下的小海牛體長1.2米,體重34公斤 全身被稀疏白毛。成年體長平均3米,重450公斤。在自然界有的 海牛可長達6米,重900多公斤。壽命可到“而立”之年。海牛從 出生到“長大成人”,雌海牛需七八年,懷孕期14個月,每胎一 仔,隔2—3年生育一次。
  海牛的模樣有“美人魚”之說。其實,它的“面相”實在令 人不敢恭維。正如航海傢哥倫布在1493年的航海日記中寫到: “美人魚”不像寓言中描寫的那麽惹人喜愛。它有兩衹深陷的小眼,沒有耳輪,偌大的鼻子連着上唇,隆然鼓起,兩衹可以閉合 的鼻孔位於頂端;下唇內斂,嘴邊生着稀疏的短髭。前身兩側各 有手臂似的前肢一條,頂端外側尚有指甲,與大象相似,但也無任何用處。後肢退化,肥大的身軀嚮後漸漸收小,末端有一似魚 尾鰭的扁平尾巴。
“水中除草機” "Water lawn mower"
  海牛是海洋中唯一的草食哺乳動物,海牛的食量很大,每天 能吃水草相當體重的 5%一10%。腸子長達30米,是典型的草食動物。它吃草象捲地毯一般,一片一片地吃過去,譽有“水中除草機”之稱。這在水草成災的熱帶和亞熱帶某些地區,是很有用 的。在那些地方,水草阻礙水電站發電,堵塞河道和水渠,妨礙 航行,還給人類帶來絲蟲病、腦炎和血吸蟲病等、非洲有一種叫水生風信子的水草,曾在剛果河上遊的1600公裏的河道蔓延生長 堵塞嚴重,連小船也無法通行,當地居民由於糧食運不進去,被 迫背井離鄉。紮伊爾政府為解决這一社會危機,花了100萬美元,沿河撤除莠劑,僅隔2周,這種水草又加倍生長出來。後來,在河道放入2頭海牛,這一難題便迎刃而解了。
  中國引進水葫蘆作為觀賞使用,但後來發現能做豬飼料,就大面積種植,結果導致了水葫蘆的瘋長,後來人們讓海牛去吃水葫蘆,海牛能吃掉幾噸的水葫蘆.也可以說她是個大胃口的"美人魚"呢.
  海牛與陸生牛一樣,都能為人類做出貢獻,我們對海牛的研 究還太少了。然而,在人類對海牛的瞭解還不太多的今天,海牛 卻已面臨斷種絶代的境地。
海牛瀕臨滅絶 Endangered manatee
  1493年,哥倫布航行到加勒比海,多米尼加比亞剋河河口, 看到不計其數的海牛時,他在日記中說當時他都驚呆了。然而, 加勒比海牛今天的命運如同我國的大熊貓,正瀕臨滅絶。原來, 海牛長期遭到捕殺。因為海牛肉細嫩味美,脂肪含有豐富的對人 體有益的 DHA和 EPA,還可以提煉潤滑油,皮可以製耐磨皮革, 甚至肋骨也可作象牙的代用品,全身是寶。這是導致它滅絶的根 本原因。
  1973年,美國等北美和拉美國傢,都先後把它列入瀕危動物名單,加以保護。但海牛仍然在逐年減少,除了人為偷捕,無意中殺害也很嚴重。如美國佛羅裏達沿海,因水質污染,連年發生 赤潮,海牛也連年死亡不斷。去年死304頭,超過1990年創下的年死206頭的最高記錄。
  早年有報道,說海牛聽力靈敏,可是近年來研究的結果證實,海牛的聽力較差。據資料報道,僅在佛羅裏達半島周圍,每年被 蠃旋槳和高速快艇撞死的海牛就有百多頭。為了不使海牛成為昔日的恐竜,近年來,加勒比海周圍各國除了劃定海中禁捕區,還 成立了各種宣傳和保護海牛的“俱樂部”。據最近一次調查,加勒比海牛衹有2600頭,也有人說僅有千頭左右。墨西哥政府贈送 給我國的海牛,可見其珍貴程度。
  海牛與“美人魚”
  海牛看似笨拙,實際上很靈活,在水中每小時遊速可達25公裏。這與陸生草食動物自衛能力差,卻善於奔跑出於同樣原因。 海牛的前肢是運動器官,也能與體軀形成一定角度,托浮幼仔吮 乳。雌海牛前肢基部腹側有 1對乳房、位置與人相似。加勒比海 牛外文名是“manati”,在古代加勒比語言中的意思是“婦女的 乳房”,因海牛的乳房頗像人的乳房,因此土著人以此為它取名 雌海牛因哺乳幼仔,肥大的乳房常露出水面,這就成了航海水手 眼花誤認為的“美人魚”而流傳至今。至於“美人魚”常被描繪 成頭披長發的美女,這與海牛生活在海藻叢中,出水時頭上披有 水草有關。
  在海獸中有一個小傢族-海牛,現在生存的衹有4種,它們長相雖然奇特,但是,海牛的食性卻與陸地上的牛非常相似,所以動物分類學家稱其為海牛類。 海牛目則包括儒艮與海牛兩個科。它們以海草為食,競爭者少,選擇淺海棲息,所以一直生存至今。 。這類動物天生一副醜陋的面孔,厚厚的上嘴唇上翹,幾乎擋去了大半個臉部;坍塌的鼻梁,大大的鼻孔,在面部的下方還有兩枚不算大的獠牙,吻和頸都很短,沒有耳殼,口的四周長着不少鬍須,海牛類的流綫型身體與魚類相似,但它的水平的鰭又與魚有區別,它們的前肢呈槳狀,稱為鰭肢,後肢退化僅留痕跡,尾扁平而寬大。 在這個主傢族 的4種成員中,衹有儒艮産在我國廣東、廣西、臺灣等省區沿海。1854年以 ,棲息在堪察 加沿岸和白令海的大海牛,十分出名。可惜的是,大海牛已經在19世紀被人們捕盡殺絶了。
百科大全 Wikipedia Daquan
  海牛
  藥名。出明·李中立《本草原始》。為海牛科動物海牛Ooris的全體。性味:鹹,溫。功效:補腎,興陽,固精。應用:腎陽不足所致遺精,房勞,走精黃,女勞疸等疾。用量用法:煎湯或隨方配製。
英文解釋
  1. n.:  manatee,  sea-cow,  type of warm-blooded creature living in the sea and feeding its young with milk
近義詞
儒艮, 海牛
相關詞
動物哺乳綱生物學百科大全生物哺乳動物無齒海牛古生物學
海牛海洋亞馬遜軟體動物物種海洋生物IUCN易危物種滅絶動物
包含詞
海牛縣海牛屬海牛科海牛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