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海南大學 聯繫方式地址:海南省海口市海甸島人民大道58號
電話:(0898)66266429(招生辦)、66279025(校辦)
傳真:(0898)66258029
郵編:570228海南大學 投訴電話海口旅遊投訴電話:0898-66797846
海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98-653584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海南大學 是海南省惟一一所綜合性大學和省屬重點大學,也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1983年,經國務院批準,經廣東省人民政府、海南各界和祖籍海南的廣大海外華人華僑的積極籌建,海南大學 正式創立。1984年,鬍耀邦同志親筆為學校提寫校名。1993年,江澤民同志來校視察並題詞:“建設社會主義特區大學,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合格人才”。1997年,學校通過原國傢教委本科教學工作合格評價。1998年,學校獲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碩士學位授權單位。2002年,教育部、財政部將學校列為“十五”期間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2004年,海南省人民政府將學校確定為唯一的省重點大學。2006年,學校本科教學工作被教育部評定為優秀。
學校現設有經濟管理學院、法學院、人文傳播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學院、信息科學技術學院、理工學院、海洋學院、生命科學與農學院、旅遊學院、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應用技術學院、成人教育教育等13個學院和體育部、公共實驗中心2個公共教學單位,擁有1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41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設有39個本科專業。學校面嚮全國除西藏和港澳臺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現有全日製在校生16300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1848人。建校以來已先後培養了31000多名畢業生。全校共有教職員工1355人,其中專任教師824人,具有正高職稱的103人,具有副高職稱的227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55人,“國傢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3人,“政府特殊津貼專傢”47人,“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傢”51人。學校校園占地面積2601畝,教學科研基地設施齊全,校捨建築面積49萬m2,教學科研設備總值9331萬元,圖書館藏書172.6萬册,校園計算機網絡在學校教學、科研和管理工作中發揮着重要作用。
學校註重學培養生的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積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全面發展。使教育教學質量得到不斷提高。近三年在校學生在“挑戰杯”全國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挑戰杯”天堂硅𠔌中國大學生創業計劃競賽、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大學生藝術節、全國大學生英語演講大賽等各類競賽和評比活動中,共獲全國性奬勵119項、省級奬勵349項。
學校立足海南區位優勢和資源優勢,積極開展科學研究。現建有1個省部共建教育部重點實驗室、3個省級重點實驗室、7個省級重點學科,設立了42個科研機構。近3年來學校共承擔科研項目752項(包括60項國傢項目),獲省部級科技進步奬21項、社會科學成果奬27項。學校先後與境外30多所著名高校建立了校際關係,每年都選派一批優秀本科生前往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臺灣成功大學、法國佩皮尼昂大學等境外高校學習深造。學校是國務院僑辦批準設立的全國22傢華文教育基地之一。國際著名政治與社會活動傢陳香梅女士出任學校名譽校長。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竜永圖先生出任學校第二屆理事會理事長。
祖籍海南的3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和海南社會各界一直十分關心學校辦學,先後捐資支持學校建設教學樓、圖書館、學術中心、體育場館等重要項目,並捐贈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設立了多項奬(助)學金,有力地支持學校的建設與發展。
由於建設與發展成績突出,近年來學校先後榮獲全國“五一勞動奬章”(2次)、“貫徹《學校體育工作條例》全國優秀普通高校”(2次)、“全國群衆體育工作先進單位”(3次)、“推行《國傢體育鍛煉標準施行辦法》全國先進單位”、“全國普通高校優秀教務處”、“全國普通高校科技管理先進團隊”、“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單位”(4次)、“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全國先進團隊”、“全國優秀學生社團”、“‘百萬青年志願者助殘行動先進集體”、“全國聘請外國專傢工作先進單位”、“全國優秀高校自然科學學報”、“全國高校優秀科技期刊二等奬”、“首屆全國百強社科學報”等榮譽稱號。
學校將繼往開來,與時俱進,抓住機遇,加快發展,提高質量,辦出特色,努力把學校辦成海南省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成為國內同類院校中處於先進地位、具有一定國際影響、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綜合性大學。 海南大學 是國傢“211工程”重點建設高校,是我國最大經濟特區的國傢重點大學,是海南省唯一的綜合性國傢重點大學,是教育部、財政部、農業部和海南省共建高校,是海南省內唯一擁有國傢級重點學科和博士點的高校。該校於2007年8月14日經國傢教育部批準,由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 合併而成。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前身為“華南熱帶作物學院”)創建於1958年,是為了打破建國初期帝國主義對我國天然橡膠的封鎖、禁運,經中央批準創建的以橡膠和熱帶農業為主攻方向的特色大學。她與創建於1954年的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前身為“華南熱帶作物科學研究院”)緊密結合,“兩院”一體,創造了包括國傢發明一等奬、國傢科技進步奬一、二等奬和國傢級教學成果二等奬在內的900多項科教成果,使我國由原來的植膠空白國,奇跡般地崛起為世界第五大産膠國,為國防事業和熱區經濟社會發展做出了重大貢獻。原海南大學 創建於1983年,到合併前建起了全省規模最大、最廣泛的學科專業體係,是海南省唯一的重點大學和綜合性大學。原中共中央總書記鬍耀邦為學校親筆題寫校名。2002年,教育部、財政部將學校列為“十五”期間與海南省人民政府共建的高校。2006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中被評為優秀,並獲教育部批準成為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學校是國務院僑辦批準設立的全國 22 傢華文教育基地之一。
建校50年來(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成立於1958年,原海南大學 建立於1983年),周恩來、朱德、董必武、葉劍英、鄧小平、鬍耀邦、楊尚昆、王震、郭沫若等老一輩革命傢,鬍錦濤、江澤民、李鵬、溫傢寶、朱鎔基、賈慶林、曾慶紅、李嵐清、尉健行等黨和國傢領導人先後親臨學校視察,給予親切關懷。新海南大學 成立後,海南省委書記衛留成、省長羅保銘先後到校檢查指導工作,對學校建設和發展給予大力支持。
學校擁有海甸、城西和儋州三個校區和一個獨立學院。海甸主校區位於海口市海甸島,濱海抱湖,海水入湖,湖海交融,椰風海韻,形成奇美亮麗的熱帶風光;儋州校區位於海南西部素有“詩鄉歌海”之稱的儋州市;城西校區位於海南省會城市海口市;海南大學 三亞學院位於風光秀麗的三亞市。校園占地面積4500多畝,教學科研基礎設施齊備,校捨建築面積90多萬平方米,教學科研設備總值近2億元,圖書館藏書近303.5萬册(其中電子圖書106.5萬元)。學校地處熱帶生態勝地,校園環境幽雅,緑樹成蔭,鳥語花香,是治學求知和生活的理想之地。
學校學科齊全,結構合理,特色鮮明,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文學、理學、農學、工學、管理學等8大學科門類,設有熱帶農業與生命科學學部、機電與信息工程學部、理工學部、社會科學學部、人文學部等5大學部、20個學院和3個公共教學部,擁有1個國傢級重點學科、2個農業部重點學科、10個海南省重點學科、3個教育部重點實驗室、2個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4個海南省重點實驗室、2個海南省工程中心,設有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1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3個一級學科碩士點、74個碩士點、16個高等學校教師攻讀碩士學位專業、1個博士後流動站,以及65個本科專業、10個應用型本科專業和22個高職專科專業。另有國傢級特色專業3個、國傢級精品課程2門,國傢級特色專業6個,國傢級教學團隊1個,國傢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同時,學校還是海南省唯一具有推薦優秀應屆本科畢業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資格的高校。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在編教職工3000餘人,其中專任教師1400餘人,高級職稱人員550餘人,擁有博士學位教師190人,博士生導師56人,碩士生導師397人,“另有國傢級教學名師1人,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崗位1個,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4人,教育部跨世紀優秀人才計劃2人,國傢級突貢專傢5人,省部級突貢專傢66人,政府特貼專傢61人,中國十大傑出青年1人,國傢首屆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1人。此外,還聘請了“兩院”院士、世界“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歐元之父”蒙代爾、“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楊振寧、博螯亞洲論壇秘書長竜永圖等310多名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擔任兼職或客座教授。
海南大學 的學生來自世界各地,目前學校面嚮全國除西藏和港澳臺以外的30個省(自治區、直轄市)招生。全校現有全日製在校生30000餘人,其中普通本科生28000多人,各類碩士研究生近2782人,博士研究生87人。建校以來已培養了7萬多名畢業生,包括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呂飛傑,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現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鄭小波,國際知名的青年科學家林辰濤,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姚樹潔,全國知名經濟學家何帆等。海南大學 留學生教育持續發展,國際文化交流學院專門負責留學生的招生、教學與管理,歡迎廣大海外華僑華人及港澳臺同胞子弟來海南大學 留學深造。
學校“立足海南、面嚮全國、輻射東南亞”,充分利用熱區和海南的區位優勢及資源條件,圍繞熱帶農業、熱帶植物資源和熱帶海洋生物資源的開發與利用、新材料科學與化工製造技術、計算機技術與信息檢索應用、食品科學與工程、生態與環境保護、特區法製與公共管理研究、海南文化與區域經濟發展等領域新組建了多支科研團隊,努力提升科技創新能力。同時,緊跟海南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兩大戰略”,着眼於國際旅遊島、洋浦保稅港區、航天發射中心等事關海南發展全局的重大建設項目,調整和凝練學科方向,培植科研創新團隊。一年來立項開展了300多項科研項目,包括“863計劃”、“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等國傢級項目34項。同時,在原有基礎上進一步推進科研成果的轉化與應用,近3年産生的直接和間接經濟效益纍计超過100億元。
學校面嚮全國30個省(區、市)招生。兩校合併後生源質量大幅提高,2008年全國有22個省份錄取考生的第一志願率達到100%。應屆本專科畢業生2008年初次就業率也大幅攀升,達到89%。建校50年來,為國傢和社會培養了7萬多名畢業生,原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呂飛傑,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鄭小波,美籍國際知名科學家林辰濤,聯合國糧農組織經濟顧問、國際知名經濟學家姚樹潔等都是該校畢業生的傑出代表。
學校以更加開放的眼光,積極構建了對外交流與合作新格局。與境外20多個國傢和地區的56所知名高校建立了校際關係,每年選派一批優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法國、新加坡、俄羅斯等國傢和臺灣的高校學習深造。作為國務院僑辦批準設立的全國22傢華文教育基地之一,現有在校留學生100多人,先後培養1000餘名境外留學生。在教育部的支持下,學校與天津大學簽訂了對口支援合作協議,並與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開大學、中國農業大學、武漢大學、南昌大學等高校簽訂了不同形式的合作協議,可望在高水平大學的助推下加快發展。
廣大海內外鄉親、瓊籍華人華僑和港澳臺同胞大力支持學校建設和發展,捐資興建學校辦公樓、教學樓、圖書館、學術中心、體育場館、校門、學生活動中心等重要項目,並捐贈了大量的圖書資料和儀器設備,設立了多項奬(助)學金和重點學科建設基金,有力地推動了學校發展。
海南大學 着眼於“211工程”大學的建設目標,製定了學校事業總體發展規劃、學科建設規劃、人才建設規劃和校園建設規劃。未來10年,學校將實行“兩步走”的發展策略,前三年逐步實現學校的整合優化,為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奠定堅實基礎;後七年着力於推動學校的發展提升,順利通過國傢“211工程”高校建設項目驗收,躋身國內同類院校的一流水平。經過10年的努力,把海南大學 建設成為一所特色鮮明、綜合實力強、在國內同類院校中處於先進地位、在國際上特別是東南亞有較好影響的教學研究型“211工程”綜合性大學,成為引領海南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成為人才培養、知識創新和社會服務的重要基地。
【海甸主校區環境】
校外環境
海南大學 位於海口市海甸島上,是整個海甸島內最大的單位。學校西面直接是大海,北門是白沙門海灘。南門是海南師範大學北校區,東門是海口市人民醫院。
校內環境
海南大學 校園基本上可以分為如下幾個區域:教學區,學生區,教工區,旅院區。
住宿
學校內現有學生宿舍23棟,教師宿舍76棟.教學樓8棟,二級學院樓7棟。
餐飲
校內有學生食堂5個,合計餐廳13個(第一、二、三、五號學生食堂、清真食堂、復合餐廳、面食餐廳、西餐廳以及旅院獨立餐廳等)。
交通
校區內有單行道7處,三岔路口30個,十字路口21個,校內保安崗亭8個,校車若幹。
網絡社區
海南大學 百度貼吧,海南大學 起點論壇,東坡湖畔等。
【海南大學 儋州校區】
海南大學 儋州校區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校區。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是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緊密結合在一起的以熱帶農業科研、教學、開發為主攻方向的高校,是我國唯一一所科學院與大學結合、熱帶特色鮮明,融農、工、理、管、文、法等於一體的綜合性農業高校。
1996年,華南熱帶作物學院更名為“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因兩者的緊密聯繫,故兩者簡稱為“熱農院校”或“兩院”。
迄今為止,為國傢和社會培養畢業生3萬多名(不含成人教育),包括原中國農業科學院院長、國務院扶貧辦主任呂飛傑,原中國農業大學校長、現廣西壯族自治區副主席陳章良,南京農業大學校長鄭小波等畢業於本校。
【大學排行榜】
該校在《2008中國大學評價》中名列第97名
該校在《2009中國大學評價》中名列第94名
合併前原海南大學 和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的領導人原海南大學 黨委書記:趙康太;原海南大學 校長:譚世貴
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黨委書記:劉康德;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校長:王慶煌 黨委書記:黃國泰
校長,黨委副書記:李建保
黨委常務副書記、紀委書記:劉康德
黨委副書記:韋勇
副校長:譚基虎、嚴慶、周兆德、林強 海南大學 管理學院是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 於2007年合併成立新海南大學 後,經重組設立的二級學院,其前身是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從1982年開辦專科教育開始,經過近30年的艱苦奮鬥,學院已形成了包括成人教育、普通本科教育、科學碩士學位教育、專業碩士學位教育在內的多層次辦學體係,目前正在積極申報農業經濟管理學科博士學位授予點。 學院目前設有農林經濟管理、財務管理、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和土地資源管理6個本科專業,其中農林經濟管理專業為國傢級特色專業建設點;有農業經濟管理和企業管理2個科學碩士學位授予點和農業推廣碩士(含農村區域發展、農業科技組織與管理2個方向)、高校教師(農業經濟管理)兩個專業學位授予點。學院在熱帶農林經濟管理研究方面具有鮮明的特色,在國內具有一定的影響力。
學院擁有一支教學經驗豐富,學術造詣較高,專業、年齡、學歷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75人,其中專任教師62人,包括教授5人、副教授13人。現有博士學位和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18人,多名教師具有海外留學背景。學院目前正在積極引進海內外高層次人才,經過2-3年的努力,師資隊伍結構將更趨合理,教學科研水平將得到更大的提升。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2000多人,研究生共200多人,其中科學碩士研究生40多人,農業推廣專業碩士130多人,高校教師專業碩士30多人。
學院辦學條件日益完備。除了利用學校公共教學資源外,還擁有計算機實驗室4間,其中網絡實驗室3間,各種型號計算機300多臺;同時學院圖書資料室擁有各種圖書資料近3萬册;“農林經濟管理學科實驗室”2007-2010年中央與地方共建高校特色優勢學科實驗室規劃項目。該項目獲財政部200萬元經費投入,此項經費的拔入,大大提高了學院的教學實驗條件。
學院高度重視教學與科研工作。在教學成果方面,林德光教授的“國際通用軟件Minitab的多變元推廣及其課程建設研究” (1997年)獲國傢教委教學成果二等奬;《市場營銷學》為海南省重點課程;《管理學原理》和《西方經濟學》為海南省精品課程;“管理學學科研究生聯合培養基地”獲“海南省2008年度立項建設的研究生聯合培基地”。
近5年來,學院教師共完成論著及教材40多部;在《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Review of Development Economics》、《經濟研究》、《管理世界》、《會計研究》、《中國農村經濟》等國內外學術刊物上共發表論文400餘篇,其中多篇被SCI、SSCI、EI、ISTP、CSSCI檢索;完成或正在承擔國傢、省部級以上課題80多項;多項成果獲得學校及省部級奬勵。 海南大學 人文傳播學院成立於1988年,現設有文藝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2個碩士點和漢語言文學、廣告學(網絡傳播方向)、戲劇影視文學(編導方向)3個本科專業;在讀研究生100餘人,在校本科生1200餘人,成教生200餘人。
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高、梯隊結構合理、研究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任教師43人,其中,教授7人,副教授14人;國傢政府特貼專傢3人,省優專傢2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7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12人,在讀博士4人;專任教師中有研究生學位的比例達到82%。學院還聘請了嚴紹璗、洪子誠、韓少功、趙一凡、陳忠實、蔣子丹、李少君等名傢學者為兼職教授。
學院設有海南大學 黎族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方言研究所、海南大學 中國詩歌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傳播學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普通話測試站等多個研究機構。近三年,人文傳播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32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60餘部,完成國傢及省部級課題二十餘項,獲得學校及省部級教學、科研奬勵60餘項。
學院設有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下分影視實驗室與傳播實驗室,總建築面積為300平方米。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按開放性實驗室模式進行設計與建設。實驗室儀器包括:專業雙CPU非綫性音視頻編輯工作站、單CPU非綫性編輯電腦係統、高清晰度投影儀、攝像機、照相機、高性能電腦等。 影視與傳播綜合實驗室承擔戲劇影視文學與廣告學專業的學生實驗和科研教學人員科研、産品開發等工作,同時還將對外開放和承擔社會科研機構、企業合作研究、開發項目的任務。
學院圖書資料室藏書2萬餘册(含電子圖書3000餘册),訂有各種中外學術期刊100餘種,並設有專門的影視資料室,收藏中外影視精品影碟2000餘部。
學院歷來重視提高學生的專業素質、科研能力和身體素質。依托專業教學,學院開展了組織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學術文化活動,包括金秋十月係列講座、“詩歌月讀”活動、科技創新活動,“三下鄉”活動,等等。在營造濃厚的科技文化氛圍的同時,發動學生積極參與學校、學院的各項活動。近年來,一批優秀學生在省級和國傢級的各項競賽中脫穎而出,獲得多項表彰。該院學生的四級考試通過率、學士學位授予率、考研錄取率、就業率等教學指標在校內名列前茅。
學院全面貫徹“弘揚人文精神,傳播現代文明”的辦學指導思想,以本科教育為根本,以學科建設為基礎,不斷加強師資隊伍建設,充分調動各方面積極因素,致力於教學條件和教學制度建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培養;走開放辦學和聯合辦學之路;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走出了一條“以培養大學生成纔為目標,以提高本科教學水平為中心,以營造良好學習氛圍為基礎”的辦學新路子。人文傳播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共同將人文傳播學院建設成為海南省人文科學教育與研究中心。
學科建設1、文藝學
文藝學是海南大學 首批8個重點學科之一,有比較深厚的學術積纍。本學科現有教授5名,其中博士6人(含博士後2人),開設的主要課程有:性別詩學、文藝批評學、中西美學史、敘事學、中外比較文論研究、當代文藝思潮研究、戲劇影視美學等。
目前,本學科設有三個研究方向:
1、性別詩學:誕生於20世紀末的創新性學科,從兩性社會文化關係入手,探討性別角色分裂與衝突的文學藝術表現及其走嚮。
2、戲劇影視美學:通過對東西方戲劇影視文學作品的文化精讀,探討作傢作品拍攝、傳播的內在動因,並以新思路研究戲劇影視作品內容和形式的互動關係。
3、當代文藝批評:用多元文藝研究方法研究中外當代文學藝術發展的現象、動嚮和內在規律。
聯繫人:許老師 聯繫電話:0898-66289175
2、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
3、古代文學
4、現當代文學
5、語言學
6、影視學
7、廣告學
科研學術
1、中國詩歌研究中心
2、黎族研究中心
3、海南方言研究所
4、傳播學研究中心
海南大學 經濟學院
海南大學 經濟學院簡介
海南大學 經濟學院成立於1983年,現有五個本科專業——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會計學、工商管理、統計學;四個研究生專業——世界經濟、金融學、企業管理與工商管理碩士(MBA)。現有本科生3300多人,研究生400多人,成教生800多人,是學校專業最多、學生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
經濟學院有一支學歷學位高、梯隊結構合理、研究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現有專職教師70多人,其中,副教授、教授40多人(占60%以上),博士、博士後30多人(占40%以上),其餘大多為碩士研究生畢業。
自1998年來,海南大學 及經濟學院先後與瑞典卡爾斯達特大學、臺灣成功大學、韓國釜山國立大學、俄羅斯阿斯特拉罕國立大學、俄羅斯阿爾泰國立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法國佩皮尼昂大學、法國裏昂第三大學、英國布魯爾大學、英國威爾士大學、斯裏蘭卡盧鬍納大學、越南國民經濟大學、香港職業教育學院等境外多所高校簽訂有互派師生、聯合召開研討會等方面的協議。
經濟學院設立了海南大學 MBA教育中心、海南大學 國際經濟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工商管理研究所、海南大學 證券投資研究所等教學管理與科研機構。
目前,學院專傢教授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課題2項,“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一項,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課題2項,國傢軟科學研究課題一項,教育部課題2項,省教育廳、省社科基金等省級課題20多項。
近年來,經濟學院教師在國內外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500多篇,出版專著、教材50多部,完成國傢及省部級課題40多項,獲得學校及省部級教學、科學奬勵30多項,為海南經濟特區高級專門人才的培養、社會經濟的發展作出了較大貢獻。 海南大學 法學院是海南大學 下屬的二十個學院之一。2007年8月,原海南大學 法學院與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文法學院法律係合併,成立新海南大學 法學院。現有訴訟法學、民商法學、經濟法學、刑法學、法理學、法律史學、國際法學七個碩士點,2003年被批準增設為法律碩士專業學位培養單位。譚兵教授為名譽院長,徐民教授為黨總支書記,王崇敏教授任院長,王琦教授、葉英萍副教授、寧清同教授任副院長。學院設有理論法學教研室、民商法學教研室、訴訟法學教研室、刑法學教研室、經濟法教研室、特區法製研究所、金融刑法研究中心、中歐比較法學研究中心、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成人教育辦公室、法律碩士教育中心等機構。學院現有在校普教本科生961人、碩士研究生532人,在校普教本科生和實行全國統一招生錄取。學院圖書資料室藏書4萬多册,有各種中文報刊100餘種,外文學術刊物10多種。
學院在多年的辦學實踐中,逐漸探索總結出一些符合自身特點和有利於自身發展的辦學思路和辦學特色,這就是:大力加強師資隊伍、教學條件和教學制度建設;重視學生綜合素質和全面能力的培養;走開放辦學和聯合辦學之路;廣泛開展對外學術交流。
目前,學院已經初步形成一支來自五湖四海、內部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較強、敬業愛生、有較強凝聚力、充滿生機與活力、能基本適應學院發展需要的師資隊伍。現有的50名專職教師中,有教授13人,副教授17人,講師16人;博士和在讀博士14人,碩士32人。具有高級職稱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9%,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84%。他們分別畢業於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政法大學、西南政法大學、武漢大學、吉林大學、南京大學、四川大學、中山大學等國內著名大學。教師隊伍中入選“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1人,全國第三屆教學名師奬1人,第四屆“全國十大傑出青年法學家”1人,全國十大教育英才1人,全國首批中國當代法學名傢2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2人。
為了密切聯繫司法實際,有效地提高學生運用知識的能力,學院於1997年8月建成了在全國法學院校中條件較好、有260多個固定座位的模擬法庭,並設有海大平正律師事務所、案例教學室和刑偵實驗室。每學期都有法院的數起刑事、民事或者行政案件在模擬法庭公開開庭審理,讓師生旁聽和評論。1998年4月,原省委書記杜青林等省領導曾陪同李嵐清副總理視察學院的模擬法庭。同時,學院還在海口地區的政法機關建立了多個學生專業實習基地。
學院十分重視對外學術交流,每年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來院講學,同時也曾派出多名教師到日本、美國、德國、澳大利亞等國傢和我國臺灣地區進行訪問和從事研究工作。1996年、1998年、1999年和2000年,學院與有關單位合作,在海口市成功地承辦了全國民法和經濟法學年會、全國訴訟法學年會、全國國際經濟法學年會和全國刑法學年會,並於2000年8月在海口市獨立承辦了第六屆全國高校法學院院長(係主任)聯席會議暨法學教育研討會。2000年2月和2001年1月,學院還邀請部分外地專傢和本省司法部門的領導,分別召開了“海南大學 法學院專業建設與學科發展論證會”和“海南大學 法學院21世紀發展方略研討會”,商討新世紀學院建設與發展的大計。2000年12月和2001年12月,學院主要領導還參加了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主辦的“21世紀世界百所著名大學法學院院長論壇暨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成立五十周年慶祝大會”和“21世紀亞洲法學教育改革與發展論壇”,並在這兩個會議上作了大會發言。
學院的訴訟法學科是海南大學 首批八個重點學科之一和海南省首批兩個省級重點學科之一,現有教授3人,副教授6人,講師4人。其中,博士2人,碩士5人。1998年6月,該學科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在海南省省屬高校中第一個獲得了碩士學位授予權,從1999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科帶頭人譚兵教授治學嚴謹,學術造詣較深,研究成果突出,曾主持多項國傢社會科學基金項目和省部級科研課題的研究,並先後兩次榮獲國傢級優秀教學成果二等奬和其他多種榮譽,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傢和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傢,民事訴訟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訴訟法學科學術帶頭人和責任教授,並兼任中國法學會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海南省法學會副會長、海南省社會科學聯合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政協社會和法製委員會副主任、海南省人民檢察院專傢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國際經濟貿易仲裁委員會仲裁員等職。學科主要成員譚世貴教授現任海南大學 校長、黨委副書記、校學術委員會主任和校學位評定委員會主席,海南大學 訴訟法專業碩士生導師,南京理工大學博士生導師。海南省人大常委會委員,省人大法製委員會委員。兼任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委員,中國法學會理事、中國高等學校教學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法學教育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世界貿易組織法研究會常務理事,中國刑事訴訟法學研究會副會長,全國刑事訴訟法學專業委員會委員,國傢重點研究基地中國人民大學刑事法律科學研究中心客座研究員,海南省高等教育學會副會長,海南省監察學會副會長,海南省學位委員會委員,海南省司法鑒定委員會委員,海口市人民政府立法顧問,海口市仲裁委員會委員。主持國傢社科基金項目1項、教育部研究項目2項。出版著作、全國統編教材等23部,發表學術論文110多篇,10項教學、科研成果獲省、部級奬勵。先後榮獲“海南省優秀教師”、“海南省優秀共産黨員”、“海南大特區青年建設者”,司法部教育司“首屆育纔奬”、海南省“五四奬章”、“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傢”、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全國十大傑出中青年法學家”、“首批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等榮譽稱號。
學院的民商法學科是省級重點學科,現有的15名學科成員中有教授4人,副教授3人,講師10人。其中,博士3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1人,並有2名成員曾留學國外。本學科於2000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碩士學位授權學科,從2002年開始招收碩士研究生。原學科帶頭人鄧曾甲教授,係日本京都産業大學法律學博士,日本政府亞洲經濟研究所高級研究員,日本愛知大學客座研究員,日本京都産業大學客座研究員、教授。該教授曾先後五次赴日訪問、深造和從事研究工作,對日本民法和擔保法有較深的研究,並出版了《日本民法概論》和《中日擔保法律制度比較》等專著,是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傢。現學科帶頭人王崇敏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研究生院,獲民法學碩士學位。 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傢。民商法學專業碩士研究生導師,海南省法學會民商法學研究會副理事長。主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物權制度研究》、《法學專業案例教學研究》、《法科大學生能力培養的理論與實踐》等3項省部級課題的研究。出版《中國民法問題探索》專著1部,主編《合同法通論》教材1部,公開發表論文9篇。其中,《中國民法問題探索》一書獲海南省第三次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奬,主持的教研課題《法科大學生能力培養的研究與實踐》獲海南省普通高等教育省級教學成果二等奬。學科骨幹童光政教授畢業於中國政法大學,獲法學博士學位,係海南省有突出貢獻優秀專傢,近五年來出版學術專著、編著4部,參編著作3部;在《法學研究》等學術刊物發表論文14篇;參加國傢社科基金資助研究項目的研究工作2項,主持國傢社科基金資助研究子項目、省部級、地廳級社科資助研究項目各1項;獲國傢級、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4項,其中《明代民事判牘研究》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二等奬(獨著)、《新舊合同法對照與釋義》獲省部級社科優秀成果三等奬(排名第一)。徐民副教授、葉英萍副教授、張衛副教授年富力強,分別在知識産權法、公司行為理論、傳統民事法學、比較民法和婚姻法律制度等領域有較深入的研究。本學科自1995年以來,共出版民商法學類學術專著(含教材)12部,發表學術論文60多篇。
近年來學院取得了較多的科研成果,承擔完成了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研究項目《中國仲裁制度研究》、《中國司法改革理論與防止司法腐敗的對策研究》和教育部研究項目《中國司法改革研究》、《司法獨立研究》,出版了《中國民事訴訟法要論》、《國際反貪污的理論與實踐》(部分)、《行政訴訟導論》、《中國行政訴訟法原理》、《行政法與行政訴訟法導論》、《廉政學》、《檢察制度比較研究》、《基層司法工作理論與實務》、《刑事訴訟原理與改革》、《日本民法概論》、《中日擔保法律制度比較》、《中國經濟特區立法研究》、《監督政府的理論與實踐》、《論犯罪觀》等四十多部著作。同時,訴訟法學科的譚兵教授和譚世貴教授還受司法部原法學教育司聘請,分別主編了全國統編法學教材《民事訴訟法學》和《律師法學》、《刑事訴訟法學》(副主編)、《證據法學》(副主編)。目前,學院的教師正承擔十多項國傢和省、部級科研課題。據不完全統計,近年來學院教師在《法學研究》、《中國法學》、《政法論壇》、《現代法學》等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學術論文三百多篇,有30多項成果獲省部級社會科學優秀成果奬。其中王峻岩教授與譚兵教授撰寫的《論鄧小平關於創辦經濟特區的戰略思想和偉大實踐》一文,1996年9月曾榮獲全國精神文明建設“五個一工程”第五屆入選作品奬,是當年全國高校中獲此奬項的兩篇論文之一和當年海南省獲此奬項的唯一論文;譚世貴教授主編的《中國司法改革研究》一書和撰寫的論文《論司法獨立》分別榮獲第四屆、第三屆全國中青年訴訟法學優秀成果一等奬、二等奬,撰寫的論文《中國司法機構改革研究》獲全國司法改革優秀論文一等奬。
法學院學生素質近年逐步提高。1999年7月法學院學生黨支部被中共海南省委組織部評為“海南省先進基層黨組織”,學生黨支部多位宣傳委員被評為海南省“十大優秀大學生標兵”,其中李靜同學獲得1999年度中國大學生“建昊奬學金”,黃永鋒等8名學生榮獲海南大學 “最具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大學生”。學院涌現了一批優秀班集體,如95級國際經濟法班、96級國際經濟法班等、99級法學④班、2000級法學①班,成為學校的“品牌”。有李靜等多位同學曾擔任學生聯合會主席、海南省學聯副主席、海南省青聯副主席、海南省學聯主席、全國學聯副主席。我院學生的演講辯論能力較強,比如劉興全等兩名同學在代表學校參加全國經濟特區大學生中文辯論賽中榮獲亞軍,劉興全同學被評為最佳辯手。我院學生辯論代表隊在學校“9955”杯辯論賽中,榮獲冠軍。學生在全國四、六級英語考試中通過人數逐年增多,其中有些同學的成績達到優秀。學生專業成績優良率高,畢業生獲得學位的人數比例逐年增加,其中2002屆畢業生獲得學位人數比例60%,居全校第一。學生論文多次在海南省、海南大學 榮獲一、二、三等奬或鼓勵奬,並有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學術刊物公開發表。2002屆畢業生舒海同學的《海口市搶劫搶奪犯罪狀況及其綜合治理》發表於全國核心刊物,2001級李建波同學主編的《中國法律援助制度》已交中國檢察出版社出版。畢業學生在全國律師資格考試、全省法院、檢察院係統招考法官、檢察官考試中取得好成績。其中,應屆畢業生王琳同學(1996屆經濟法專業)在1996年有全國2000多人參加的海南省檢察係統招考中獲得總分第一名,在2002年第一次全國統一司法考試中,2001屆法學專業畢業生李方姣同學以288分的好成績名列海南省考生(全省2152名考生)第一名;2006屆2007屆同學整體司考通過率大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法學院法學專業畢業生朱綿茂同學,1992年考取中共中央黨校比較法專業碩士研究生;1996年被北京大學錄取為國際經濟法專業博士研究生。學生考取研究生人數逐年增多,2002屆、2004屆本科畢業生考取碩士研究生人數分別為13人、20人,其中半數以上考上內地著名法學院校。學生有多篇論文獲得全國大學生“挑戰杯”鼓勵奬、三等奬,2002屆畢業生吳嶽文同學的《發展海南農業生態旅遊的構想》榮獲三等奬。學生社團青年法學社和法律援助社在校內外積極開展普及法律知識、課題調研和舉辦各種報告會等活動,並出版學生法學刊物《天涯法學》,在校內産生了廣泛的影響。
學院的奮鬥目標是:努力將我院建設成為海南省法學教育和法學研究的主要基地;在大力建設法學碩士一級學科點的基礎上,積極創造條件,爭取早日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 海南大學 藝術學院位於海南大學 海甸校區,海南大學 海甸校區坐落在美麗的海口市海甸島,占地3000多畝,是海南省唯一的一所綜合性和省部共建大學,面嚮全國30個省(市、區)招生。海甸校區北靠瓊州海峽,校園林木深蔚,是藝術創作的絶佳場所。海南大學 藝術學院始創於1985年,是原海南大學 下屬的十三個學院之一。她隨着海南大學 的成長,20載風雨兼程,艱苦創業,上級關懷,社會各界的支持,藝術學院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學科齊全、結構合理,形成優良的教學科研傳統,並為社會輸送諸多學術型和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學院目前有一個校級重點學科:藝術設計學;四個重點優秀課程:《基礎圖案》、《聲樂》、《版畫(黑白畫)》《合唱與合唱指揮》;三個二級學科:藝術設計學、美術學、音樂學。學院下設藝術設計、美術、音樂三個係和舞蹈教研室,招收繪畫、裝潢設計、裝飾設計、服裝設計、室內設計、服裝設計與服裝模特表演、演唱、鋼琴、小提琴、二鬍、舞蹈專業方向的本科學生。學院目前在校學生688人。
學院現有教師68人,其中有3位學科帶頭人,具有副高職稱以上專任技術職務者30人,具有中級專任技術職稱者18人,具有研究生學歷人員8人,政府特貼專傢2人,省優專傢2人。他們或來自國內著名藝術學院(美術、音樂),或自海外學成歸來,研究方向獨特,藝術成果纍纍。
學院教師在教學之餘註重學術研究,科研成果呈不斷上升的態勢。我院教師近年來出版專著20餘部,在國傢核心期刊以及省級以上學術刊物發表論文40餘篇。美術專業教師有7幅作品入選全國美展,3幅作品獲國傢級奬項,有127幅作品發表在各級專業刊物、畫册上;參加人民大會堂壁畫設計、三亞鳳凰國際機場徽標設計、三亞山海天大酒店大型壁畫設計、香港回歸海南贈品設計等等;音樂專業教師發表音樂作品多部,舉辦教師個人獨唱、獨奏音樂會5場,獲國傢級奬項6個。
學院積極進行對外學術交流,每年不定期地邀請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來院講學。今年即分別邀請了中央美術學院、廣州美術學院、四川美術學院、南京藝術學院、中國交響樂團、中央音樂學院、上海音樂學院、星海音樂學院、天津音樂學院等院校的專傢學者來訪交流、講學、舉辦畫展等。如:著名指揮傢李德倫、著名二鬍演奏傢閔惠芬、知名聲樂教育傢糜若如教授,著名指揮鬍德風、曹丁,著名音樂美學、史學家於潤洋,聲樂教育傢溫可錚教授,日本聲樂教育傢田中公道教授,俄羅斯列賓美術學院薩薩教授,廣州美院教授趙健等等。同時我院也派出多名教師前往日本、美國、法國、德國、新加坡、馬來西亞、俄羅斯、越南、澳大利亞等國傢和我國臺灣地區進行學術交流、訪問講學、舉辦畫展。切磋琢磨、交流效果顯著。
隨着文化和經濟建設的不斷發展,學院將堅持以教學、科研為中心的辦學方針,探索辦學規律,使其更具靈活性、戰略性,葆有較強競爭能力。加強社會實踐,不斷改善辦學條件,優化教師隊伍,調整學科結構,以便適應社會需求,使其更具活力。 海南大學 旅遊學院於2000年3月正式成立。是海南大學 與海南新宏興教育投資有限公司合作興辦的新型學院。學院集特有的辦學模式、先進的辦學理念、優秀的師資、現代化的教學設備、優美的環境為一體,是海南大學 的一個新亮點,是海南省培養旅遊管理人才的最高學府。學院坐落在美麗的海南大學 校園內西北側,占地面積100畝,學院經過短短幾年的不斷探索和開拓,實現了超常規、跳躍式的發展,辦出了獨有的特色,創出了自己的品牌,在社會上樹立了良好的聲譽和形象。
學院教學體係完備。現已形成了普教本科、高職大專、成人教育和行業短訓為一體的教學體係。設有旅遊管理(含旅遊企業管理、旅遊人力資源管理、旅遊應用外語等專業方向)、市場營銷兩個本科專業,以及酒店管理、旅行社經營管理、旅遊管理(旅遊信息管理方向)等三個高職專業。目前,學院設有4個碩士點,其中學院獨立設置旅遊管理、外國語言學及應用語言學兩個碩士點,與經濟管理學院聯合設置企業管理碩士點,與信息科學技術學院聯合設置計算機應用技術碩士點。課程的設置緊密聯繫實際,以滿足行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學院的學生來自全國各地,現有各類全日製在校生3500多人。
學院教學設施先進。現已建成校捨面積四萬多平方米,配置了現代化教學設備。條件良好的實訓基地已投入使用。學院設有語音室、餐飲和酒店客房實驗室、形體訓練室、多功能廳、電腦實驗室和寬敞的圖書資料中心,大教室中還配置了多媒體教學設備。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靈活的用人機製,吸引了來自美國、加拿大、日本等國傢和香港特區及國內大批高級人才的加盟,其中具有高級職稱教師占教師總數的50%;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占80%以上。還聘請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和旅遊企業界人士擔任本院客座教授。每位教師都具有較高的教學水平和豐碩的科研成果。
學院采取開放辦學新模式,註意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學生在學習期間,均有機會到省內外星級酒店、旅遊企業、及其他社會機構或到國外部分地區實習,使之畢業後成為受旅遊企業歡迎的專業人才。旅遊學院的畢業生有較好的就業前景和繼續深造的機會。成績優異者,本科生可以考研出國深造,高職大專畢業生可以繼續升本科。
海南大學 旅遊學院立足海南,面嚮全國,將學院辦成教學設備一流、師資隊伍一流、教學質量一流、管理水平一流、育人環境一流的開放型學院。同時努力與國際先進旅遊教育接軌,力爭在不久的將來,將學院建成世界知名的旅遊學院。 海南大學 材料與化工學院,是海南大學 理工結合、學科面較廣、規模較大,並在省內有一定領先優勢的學院,被評為海南省化學化工教學示範中心。
材料與化工學院現位於海南大學 海甸校區,全日製在校本科生1695人,碩士研究生百餘人。學院下設化學工程與工藝、生物工程、材料科學與工程、應用化學及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等五個專業,其中化學工程與工藝、材料科學與工程兩個專業被評為海南省特色優勢專業。同時擁有應用化學、化學工藝、生物化工、材料物理與化學及材料學等五個碩士授權點。建有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工程中心,精細化工海南省重點實驗室,化學工藝海南省工程中心,熱帶生物資源教育部重點實驗室——生物多糖研究室,現有實驗儀器價值約2千餘萬元。
學院現擁有一支學歷結構、年齡結構、學科(專業)結構基本合理的師資隊伍。教職工122人,專任教師89人,其中教授15人,博士生導師5人,副高職稱36人,博士生37%,研究生以上學歷占73%,出國留學人員16人。教師中,有中科院院士一名(雙聘)。“863”高技術計劃高性能結構材料主題執行專傢一名,“新世紀百千萬人才工程”國傢級人選2人,國務院貼專傢1人,海南省“515”人才工程入選8人,國傢和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7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者4人,全國模範教師1人,全國師德標兵1人。還特聘了包括中科院張澤院士,大連理工大學楊錦鐘院士在內的一大批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為我院的特聘(兼職)教授。此外,諾貝爾物理學奬獲得者楊振寧教授,著名納米材料專傢、中國科學院副院長白春禮院士作為海南大學 的特聘教授,也為我院的專業建設和發展進行戰略指導。
學院近5年來承擔國傢863項目6項,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2項,科技部重大基礎研究項目前期專項1項,省部級課題近80項,與企業合作項目40餘項。獲省部級科研教學奬勵20項,申請國傢專利20餘項。出版專著(譯著)4部,教材5部,發表學術論文700餘篇。科研工作中,註意以海南省為依托,發揮科研力量,註重與企業的合作,承擔了大量橫嚮科研課題,為企業科技進步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學院充分利用自建的海南博科科技有限公司作為本院科技成果孵化與轉化基地,推動科技成果産業化,2002年有自主知識産權的博科牌IF高彈性防水塗料係列産品投放市場,質量上乘,受到用戶好評。
學院在加強學生管理的同時,特別註重學生動手能力、科研能力的鍛煉和培養,大力倡導開展各種科研活動、科研競賽,鼓勵學生積極參加科技文化活動,參加專傢教授的科研課題的研究,把課堂理論知識應用到時間中去,逐步實現理論與實踐相結合。自05年以來,共136人申請48個課題參加全國大學生“挑戰杯”比賽,其中4人獲國傢二等奬、5人獲國傢三等奬,4人獲得海南省一等奬,3人獲海南省二等奬。有11人參加數學建模賽,1人獲全國一等奬,5人獲三等奬,3人獲得海南省一等奬,8人獲得海南省二等奬,3人獲得海南省三等奬;學生在省級刊物上公開發表論文26篇,出版詩集《椰島抒情》一部。有1人參加“華星杯青春頌徵文大賽”獲優秀將;04年我院獲全校辯論賽冠軍。另外有“英語演講比賽”一等奬一人。全國三好學生一名,全省社會積極分子一名,海南省優秀大學生標兵一名。在演講比賽、辯論賽、書法比賽、專業知識競賽等科技文化活動,都極大激發了同學們的學習興趣,有力地提高了我院學生的科研能力。我院學生還利用課餘時間積極開展青年志願者服務活動,社會時間活動。二年來,我院組織義務獻愛心活動408次,社會時間活動1408人次。共收到社會實踐論文843篇。有5篇獲省級奬勵,有1個團體獲得省級先進團體,校級先進團體6個,省級社會實踐積極分子6名,校級社會實踐積極分子100多名。
同時我院積極加強國際合作,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先後已與法國的佩皮裏昂大學、裏昂第三大學、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臺灣成功大學進行本科生互換交流;與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新西蘭皇傢研究院進行合作研究;材料與化工學院學術氣氛活躍,除經常自行舉辦學術講座外,還與國內外有關院校、研究單位交流廣泛,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來院講學、交流、舉辦學術講座。 海南大學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信息科學技術研究院(簡稱信息學院)成立於1998年12月。
學院設立了電子信息工程係、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係、應用數學係、通信工程係等四個係和一個公共計算機教育中心;現有四個本科專業、四個碩士學位點。擁有電子信息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應用數學、通信工程四個綜合實驗室和一個公共計算機教育實驗教學中心,下設22個實驗分室,實驗室面積達3000多平方米,儀器設備總值1千多萬元;建立校內外實習基地20個,具備良好的實踐教學條件。
學院現有教職工118人,其中專任教師89人,有教授、研究員14人,副教授、副研究員、高工和高級實驗師30人,講師、工程師和實驗師3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4人,碩士學位43人,35歲以下的教師占45%, 其中具有碩士學位的超過63%。另外,學院還聘請了包括中國工程院院士李衍達、姚建銓教授等20多位國內外著名的專傢、學者作為學院的特聘教授或兼職教授。學院逐漸形成了一支高學歷、高素質、結構合理、富有朝氣的教師隊伍。
目前,學院有各類在校學生2000餘名,其中碩士生93人,本科生1500餘人, 全日製成教生400餘人, 是海南大學 規模最大的學院之一。
學院大力加強學科建設,擁有通信與信息係統省級重點學科、計算機應用技術校級重點學科、Internet信息檢索省級重點實驗室。
學院重視基礎理論研究,以Internet信息檢索為基礎,凝煉新的學科方向,將這一研究方向建設成為國際先進的、有國際知名度的學科分支,逐步形成了信息檢索、數據挖掘、信息處理、管理信息係統等多個相對穩定的研究方向,取得了階段性的研究成果。
學院深化教學改革,註重本科教學,優化課程結構。學院把課程建設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要工作來抓,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共獲得省級精品課程2門,省級重點課程1門,校級優秀課程13門。
學院十分註重開展科學研究工作,集中力量,整合資源,發揮優勢,成績斐然。2000年以來,我院共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項目30項,其中國傢自然科學基金3項,教育部重點項目1項,國傢人事部回國優秀專傢資金1項。近年來獲省部級以上奬24項,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1項。發表學術專著、出版各類教材29部,發表學術論文323篇,其中被SCI、EI收錄15篇。
學院註重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人才培養喜結碩果。學院以提高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為中心,進一步加強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優化專業設置,深化課程體係和課程內容改革, 不斷改進教學方法,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 辦學質量明顯提高。有一批本科畢業生先後考入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南京大學中山大學、香港城市大學和美國密西西比大學等國內外著名大學的研究生。同時,廣泛開展對外交流,先後與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臺灣成功大學進行本科生互換交流。學院學術氣氛活躍,經常舉辦學術講座,承辦學術會議。我院同學參加學生科技活動蔚然成風,參加全國數學建模比賽,連獲佳績,有5人榮獲一等奬,11人榮獲二等奬。
我院畢業生綜合素質高,基礎紮實, 就業分配呈良好態勢,廣泛分佈於黨政機關、企事業單位、合資及三資企業,年底就業率達83%以上,普遍受到用人單位的歡迎,許多畢業生成為單位的骨幹。為全國尤其是海南省信息科技人才的培養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在新的世紀裏,學院全體師生員工團结一致,積極進取,創造條件,力爭早日獲得博士學位授予權,為創造一流學院而努力奮鬥。 2007年8月14日經教育部批準,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與原海南大學 合併,成立新的海南大學 。隨後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於2007年8月底正式成立,其前身為原海南大學 理工學院土木工程係。學院目前設有岩土工程碩士點,土木工程、建築學兩個本科專業,共有本科生591人及成人繼續教育。學院下設結構、岩土、工程材料和力學4個實驗室,教學實驗面積約1200平方米,儀器設備價值約450萬元。研究方向有混凝土結構、空間結構、計算結構力學、邊坡穩定、岩土工程數值分析、軟土力學與地基基礎和岩土工程檢測技術。學院成立前,先後承擔了國傢自然科學基金、海南省自然科學基金、省教育廳等科研項目20多項,此外,學院建築材料檢測中心還對外承擔了大量的建築工程材料檢測任務。
學院現有教職工34人,其中教授4人,副教授10人,講師、實驗師17人,助教2人;博士8人,其中博士後2人,在讀博士1人,碩士13人,在讀碩士1人。教師中擁有國傢一級註册建築師、結構工程師3人,國傢二級註册結構師1人。
做為省部共建的“211工程”大學,他是海南省唯一以土木、建築專業命名的學院,是海南以及華南區土木建築專業人才的主要培養基地,他的成立將為海南省土木、建築工程等方面的建設做出貢獻。學院在辦學中,認真貫徹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堅持以人才培養為本,以社會需求為導嚮,立足海南、服務於全國,並放眼世界,充分挖掘和利用校內、外資源,培養具有創新品質的、高級應用型技術人才,嚴謹治學,嚴格要求,重視教學研究和教學改革,積極引進先進的教學方法和手段,註重教學質量,為社會輸送了大批專業人才,且他們當中大多數已成為工作單位的中堅力量。同時,學院積極加強與國際間的合作,與國內、外有關院校、科研單位進行廣泛的交流活動,經常邀請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來院講學,做學術講座和報告,並多次與海南省力學學會組織學術交流活動。
回首往事,撫昔今朝,幾多驕傲,幾多自豪。如今,面對新海南大學 發展的新機遇與新挑戰,土木建築工程學院全體教職員工將勵精圖治,奮發圖強,努力實現學院跨越式發展目標,共同將學院建設成海南先進、國內知名並具有一定特色的地方性、開放式、現代化的集教學、科研、生産、行業培訓為一體的綜合型土木建築工程學院。 網站地址:http://hd40019.hainu.edu.cn:104/
海南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School of Politics & Administration .Hainan University)是新海南大學 成立後於2007年8月調整成立的新學院,由原海南大學 政治與公共管理學院和原華南熱帶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的有關專業組建而成。
學院現設行政管理、思想政治教育、公共關係學三個本科專業,馬剋思主義原理、馬剋思主義中國化、思想政治教育、政治學理論、中共黨史(含黨的建設與黨的學說)5個碩士學位點和1個公共管理碩士(MPA)專業學位點。現有一個省級重點學科(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門省級精品課程(《鄧小平理論與“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三門校級優秀課程(《馬剋思主義哲學》、《人力資源管理與開發》、《毛澤東思想概論》)。
學院設有思想政治教育、行政管理和公共關係學三個係,一個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地方治理中心),以及公共管理碩士(MPA)教育中心和二級圖書分館。同時,設有學院綜合辦公室、教研辦公室和學生工作與團委辦公室等辦事與服務機構。
2007年,學院有教職工52人,其中專任教師39人,專任教師隊伍中教授10人,副教授7人。博士生導師1人,碩士生導師9人,(博士、碩士生導師不含院外的海大教師)。具有博士、碩士學位的教師33人,占全體教師的85%,2007年,又有7位教師在職攻讀博士學位。目前,學院專任教師已形成一支年齡結構、專業結構、學緣結構比較合理,並具有較高學術水平與學術影響力的教師團隊。尤其是經學校批準,還特聘全國其他著名高校的16位知名專傢教授擔任學院兼職教授。
海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成立於2004年6月,是由海南大學 的人文傳播學院的英語係和大學英語部合併而成。2007年9月大學英語教學部從外國語學院分離,同時原熱帶農業大學文法學院的英語專業並入海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産生了新的海南大學 外國語學院。
我院截至2008年1月共有教職工60名,其中教師46人,英語教師35人,日語教師8人,俄、法語教師3人;教師中教授3人,副教授13人;博士2人,在讀博士2人。我院共有英語、日語、俄語三個專業,總計有38個教學班,學生總數為1300餘人,其中英語語言文學擁有一個碩士點,基礎英語和高級英語為校級優秀課程,英語語言文學學科為校級重點學科。目前,我院有語音實驗室5間,學院共有各類圖書8000餘册,中外期刊70餘種。
2006-2007年我院教師獲得校級以上科研立項7項,總計經費5.3萬元,出版著作6部,發表論文36篇,其中核心期刊20篇。
學院現有英語、日語、俄語專業本科生、碩士生1000餘人,近年來,學生中已有多人次獲全國英語演講比賽專項大奬,英語係學生的英語四、八級通過率、考研率、就業率、在全校名列前茅。學生就業後在工作單位表現出較強的實踐應用能力,獲得用人單位的好評。
外語學院是對外開放與交流的重要窗口。自成立以來,外語學院已與國外3個國傢5所大學建立了聯繫。有2名教授分別獲03、04年度“加拿大研究專項奬”,作為高級訪問學者,赴加拿大進行學術交流;有2名教授獲教育部留學基金,赴英國進修、講學;有17名教師赴澳門理工學院英國劍橋貝爾英語中心參加專業培訓。學院每年從英、美、加拿大、日本和法國等國聘請6名外籍專傢來院授課。從2005年開始,將選送學生到法國裏昂第三大學、佩皮尼昂大學、臺灣成功大學、以及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留學。加強對外交流是外國語院提升辦學水平的必由之路,學院正積極創造條件,努力將學院建成一所開放型的國際化的學院。 : Hai South study 海南 教育 大學 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 青海大學 人物 學者 校長 演員 教授 中國社會科學院 山東人 三亞 專傢 外語 海南省 日語 海南師範大學 法學 司法考試 華南熱帶農業大學 華南熱帶農業大學吧 儋州 圖書館 更多結果...
海南大學城 新海南大學 海南大學校徽 海南大學論壇 海南大學教育 海南大學法學院 海南大學體育部 海南大學幼兒園 海南大學文學院 海南大學教學院 海南大學英語部 海南大學農學院 海南大學儋州分校 海南大學管理學院 海南大學經濟學院 海南大學愛心協會 海南大學食品學院 海南大學三亞學院 海南大學儋州校區 海南大學日語專業 海南大學旅遊學院 海南大學海洋學院 海南大學藝術學院 海南大學信息學院 海南大學理工學院 海南大學外語學院 海南大學培訓中心 海南大學成教學院 海南大學教育學院 海南大學高職學院 海南大學 城電腦服務中心海南大學 心海愛心協會海南大學 應用科技學院海南大學 政治與行政學院海南大學 國際文化交流學院海南大學公共外語部 海南大學 繼續教育學院海南大學 機電工程學院海南大學 經濟與管理學院海南大學 土木建築工程學院海南大學 人文傳播學院海南大學 園藝園林學院海南大學 材料與化工學院海南大學 信息科學技術學院海南大學 傳播學研究中心海南大學 儋州校區圖書館海南大學外國語學院 海南大學 生命科學與農學院海南大學社會科學部 海南大學外事僑務處 海南大學 海外課程教育中心海南大學 經濟管理學院海南大學 公共管理學院海南大學教育基金會 海南大學河南函授站 海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關於共建海南大學 的意見 海南大學 三亞學院社會發展分院海南大學 環境與植物保護學院海南大學 醫院北京口腔醫院口腔醫療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