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渾水摸魚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 拼音: hún shuǐ mō yú
用法: 偏正式;作謂語、定語;含貶義
解釋: 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資料來源: 老捨《四世同堂·惶惑·十》:“假若事情已定,他大可以馬上去渾水摸魚,管什麽上海開仗不開仗。”
例子: 這個利欲熏心的人總想~,從中撈一把。
| | | | 比喻趁混亂的時機攫取利益。‘渾’也作混(hún)。 | hún shuǐ mō yú hún shuǐ mō yú | 比喻乘混亂的時機從中撈取不正當的利益 | | 少數豪門,渾水摸魚,越來越富,越花越有 | | 比喻趁混亂的時機攫取利益。 老捨 《四世同堂》八六:“他不是渾水摸魚的人,不肯隨便去摸個教授頭銜。” 魏巍 《東方》第六部第八章:“裏面 李 偽軍吵吵嚷嚷地,顯得很混亂。 楊春 心中大喜,心想:‘裏面這麽黑,正好渾水摸魚!’” 徐遲 《牡丹》五:“真抗戰,假抗戰,他了若指掌。助 紂 為虐,他是不幹的。渾水摸魚,此其時也。” | | 【探源】
此計語出:“乘其陰亂,利其弱而無主。隨,以嚮晦入宴息。”。意思是,乘敵人內部發生混亂,利用其力量薄弱而沒有主見時,使它順從於我方,這就像人們隨着天時的變化,到了夜晚就要入屋休息一樣自然。
渾水摸魚,原意是,在渾濁的水裏,乘魚兒被弄得暈頭轉嚮時,再入水摸魚,就可以很輕意地把大魚全部捕獲。此計運用在軍事上,包含兩層意義:一是要在敵方發生混亂,或設法主動把對方的“水”攪渾;二是乘機嚮對方發起猛烈的攻擊,以獲取勝利果實。
【計例】
唐朝開元年間,契丹叛亂,並多次進犯唐朝。張守為幽州節度使,擔負平定契丹叛亂的重任。契丹大將可突幹數次攻打幽州,都不成功,他於是假意與唐軍講和。張守很明白可突幹的意圖,便將計就計,派下屬王悔去契丹軍營,以宣詔為名,藉機探聽他的虛實。
王悔進入契丹軍營,在酒宴上發現:可突幹與部屬之間的關係不是很融洽,表裏不一。他又仔細打聽到,可突幹與分掌兵權的部將李過折長期以來就有矛盾,於是,王悔暗地裏接觸了李過折,得知他十分反對可突幹的叛亂,王悔乘機勸和了李,讓他脫離可突幹、為唐朝廷出力、日後定有重賞。王悔完成任務後,回到幽州。次日,李過折突襲可突幹的軍營,把可突幹斬於馬下,忠於可突幹的大將李禮,率部下與李過折展開激戰,李過折死於亂戰中。此時,契軍營大亂,張守得知情報,率大軍殺入契營,活捉李禮,大破契丹軍。從而迅速地平定了叛亂。
【國外案例】
法國資産階級革命結束後,靠“熱月政變”上臺的政府,軟弱無能,社會矛盾尖銳,國傢物價成百倍地上漲,人民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中、小資産階級民主派積極活動,發勢要為被殺害的羅伯斯比爾等人復仇;保王黨數次暴亂,企圖恢復波旁王朝的統治;英、奧、俄三國反法盟軍乘機進兵法國境界。
沒落貴族拿破侖·波拿巴率軍打敗了反法盟軍,被提升為將軍,後來,他又平定了王黨的叛亂。他在埃及聽到了國內局勢十分混亂,馬上回到了法國,經過多方的秘密聯絡、串通,得到了軍隊上層和元老們的支持,於1799年11月9日發動政變,成功解散了五百人院,元老院任命拿破侖為軍隊總司令,兼國傢第一執政官。12月,他又被加冕皇帝,建立了法蘭西第一帝國。恩格斯說:“拿破侖這個科西嘉島人,做了被戰爭弄得精疲力竭的法蘭西共和所需要的獨裁者。”。拿破侖就是運用了渾水摸魚的計略,成功就皇位。 | | 成語名稱
渾水摸魚
漢語拼音
hún shuǐ mō yú
成語釋義
渾水:不清的水。比喻乘混亂的時候從中撈取利益。
成語出處
老捨《四世同堂》四十五:“其餘那些人,有的是渾水摸魚,乘機會弄個資格。”
使用例句
無 | | - : Hun Shuimoyu
- n.: Fish in troubled waters, try to make a calamity the means to personal profit
| | - pêcher en eau trouble
| | 趁人之危, 打傢劫捨, 趁火搶劫, 殺人越貨, 明火執杖, 放闢邪侈, 放僻邪侈, 混水摸魚, 江洋大盜, 明火執仗, 蒙混過關, 明目張膽, 謀財害命, 肆意妄為, 厚顔無恥, 明顯, 無禮的, 粗野的, 教養不好的, 放肆的, 不尊重的, 粗魯的, 侮慢的, 侮辱的, 出言不遜的, 下流的, 笨拙的, 蠢笨的, 冒犯的, 粗暴的, 劇烈的, 凜冽的, 刺骨的, 嚴重的, 激烈的, 騷動的, 動亂的, 有暴風雨的, 無禮貌的, 唐突的, 不客氣的, 失禮的, 不文明的, 無法或難以控製的, 沒有禮貌的, 易觸犯衆人的 | | 衆矢之的, 過街老鼠, 脈脈傳情, 暗度陳倉, 暗渡陳倉, 樹大招風 | | 渾水摸魚兒 | 渾水摸魚計 | 渾水摸魚(上班族不能不看的防笨寶典)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