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因病理
為腺病毒8型,19型及37型所引起。其中8型多見,傳染性強,曾引起世界性流行
臨床表現
初為急性濾泡性結膜炎,繼則出現角膜炎。
1.急性結膜炎期:潛伏期5~12天,多為雙側,一眼先起,常伴有頭痛.疲勞.低熱等全身癥狀。自覺有異物感.刺癢,但分泌物少,且為水樣。1/3的病員結膜上可見偽膜,結膜高度充血.水腫,在下瞼結膜及穹窿部有多的圓形濾泡,有時結膜下可出現點狀出血,耳前淋巴結腫大,且有壓痛。約5~7天後,結膜炎癥狀逐漸消退。
2.淺層點狀角膜炎期:結膜炎癥消退後,有時患者仍感怕光.流淚.異物感及視力模糊。檢查時,以1%熒光素染色後,在裂隙燈下可見角膜中心區有很多散在點狀着色,上皮下有圓形浸潤點,將上皮微微擡起,但不形成潰瘍。病程可達數月或數年,浸潤逐漸吸收後,常可留下不同程度的薄翳,一般對視力無大影響。
治療
以局部用藥為主。0.1%皰疹淨、0.5 %環胞苷.0.05~0.2%阿糖胞苷或4~5%嗎啉雙胍(abob)等眼藥水,白天可每小時點眼一次。在角膜炎期加點0.5%醋酸可的鬆液或0.1%地塞米鬆液每日四次,或用氫化考的鬆.強的鬆竜的混懸液作結膜下註射,每次0.2~0.3毫升,可以幫助抑製炎癥,促進浸潤吸收。抗生素(如氯黴素、金黴素等)點眼每日四次,它們雖然對病毒無效,但可預防繼發細菌感染,在角膜不染色後,加點狄奧寧液促進混濁吸收。
許多小流行是起源於醫院.診所被污染的器械或藥水,為了預防起見,應註意消毒,防止交叉感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