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起病突然,先有畏寒、發熱等全身不適,繼有腰背、四肢酸痛,乏力,頭昏,頭痛,食欲減退,3-4日後癥狀逐漸減輕,年老體弱者可持續1-2周。部分病人可並發肺炎、中耳炎等。傳染性強,尤其病後2日,應隔離治療。 |
|
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簡稱流感。癥狀是突然發熱,頭痛,畏寒,全身痠痛,咽喉發炎,有時惡心,嘔吐或腹瀉。嚴重者可並發肺炎等,甚至引起死亡。 |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病原體為甲、乙、丙三型流行性感冒病毒,通過飛沫傳播,臨床上有急起高熱、乏力、全身肌肉酸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病程短,有自限性,中年人和伴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或心髒病患者易並發肺炎。流感病毒、尤以甲型,極易變異,往往造成暴發、流行或大流行。自本世紀以來已有五次世界性大流行的紀載,分別發生於1900、1918、1957、1968和1977年,其中以1918年的一次流行最為嚴重,死亡人數達2000萬之多。我國從1953年至1976年已有12次中等或中等以上的流感流行,每次流行均由甲型流感病毒所引起。進入80年代以後流感的疫情以散發與小暴發為主,沒有明顯的流行發生。 |
|
當流感流行時診斷較易,可根據:①接觸史和集體發病史;②典型的癥狀和體徵。散發病例則不易診斷,如單位在短期內出現較多的上呼吸道感染患者,則應考慮流感的可能,應作進一步檢查,予以確定。本病應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
|
流感患者應及早臥床休息,多飲水、防止繼發感染。高熱與身痛較重者可用鎮痛退熱藥,但應防止出汗較多所致的虛脫,在兒童中禁用阿司匹林,防止reye's綜合徵的發生。幹咳者可用咳必清,棕色合劑或可待因。高熱、中毒癥狀較重者,應於以輸液與物理降溫,密切觀察病情,及時處理並發癥,如有繼發細菌感染時,針對病原菌及早使用適宜的抗菌藥物。中藥如感冒衝劑、板藍根衝劑在發病最初1~2天使用,可減輕癥狀,但無抗病毒作用。
老年流感患者或養老院人員應在發病的最初1~2天內給於金剛烷胺????或金剛乙胺,能減輕癥狀,縮短病程,起治療作用。金剛烷胺成人劑量為每日100~200mg,分2次服用,兒童為每日4.4~8.8mg/kg,分2次服用,療程為5~7天,一般無副作用,但須註意胃腸道和神經係統反應,如過度興奮、言語含糊、震顫、失眠、頭昏、乏力、情緒障礙、共濟失調等,金剛乙胺的副反應比金剛烷胺要少。腎功能衰退或/與陰離子藥物(如triameterins)的相互作用會抵製腎小管分泌金剛烷胺,故65歲以上,腎功能衰退的老年患者應減少劑量,註意副反應。在經金剛烷胺或金剛乙胺治療病人中約30%可分離到耐藥毒株,而在接受預防的密切接觸者中則較少分離到。這些耐藥株最早可在治療期的2~3天內出現,經實驗室多次傳代後這些耐藥株仍能保留其耐藥性,有遺傳上的穩定性。在家庭和養老院的流行過程時可見到這些耐藥株能在病人中傳播,經藥物預防的接觸者仍能産生典型流感癥狀,值得註意。 |
|
流感病毒屬正粘病毒科,rna病毒,病毒顆粒呈球形或細長形,直徑為80~120nm,有一層脂質囊膜,膜上有糖蛋白纖突,是由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所構成(圖11-5),均具有抗原性。血凝素促使病毒吸附到細胞上,故其抗體能中和病毒,免疫學上起主要作用;神經氨酸酶作用點在於細胞釋放病毒,故其抗體不能中和病毒,但能限製病毒釋放,縮短感染過程。
流感病毒的核酸是8個片段的單股rna,核蛋白質上有特異性,可用補體結合試驗將其區分為甲、乙、丙三型。抗核蛋白質的抗體對病毒感染無保護作用。除核蛋白質外,核心內還有三個多聚酶蛋白(p1、p2、p3),其性質不明。核心外有膜蛋白(m1、m2)和脂質囊膜包圍。
甲型流感病毒變異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主要是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的變異。血凝素有h1、h2、h3,而神經氨酸酶僅有n1、n2,有時衹有一種抗原發生變異,有時兩種抗原同時發生變異,例如1946~1957年的甲型流行株為(h1n1),1957~1968年的流行株為(h2n2)。1968年7月香港發生的一次流感流行是由甲(h3n2)毒株引起,自1972年以來歷次流感流行均由甲型(h3n2)所致,與以往的流行株相比,抗原特性僅有細微變化,但均屬(h3n2)株。自1976年以來舊株(h1n1)又起,稱為“俄國株”(h1n1),在年輕人中(尤其是學生)引起流行。甲型流感病毒的變異,係由於兩株不同毒株同時感染單個細胞,造成病毒基因重新組合,使血凝素或/與神經氨酸酶同時發生變化,導致新型的出現,稱為抗原性轉變(antigenic shift),例如在人群中流行株的血凝素基因與鳥型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組合;另一種稱為抗原性漂流(antigenic drift),由於在免疫係統壓力下流感病素通過變異與選擇而成的流行株,主要的改變在血凝素上氨基酸的替代,1968年以來的hn各流行株都是如此。
webster rg等1993年報導:根據8株甲型流感病毒rna片段的核苷酸序列種素分析,人類宿主的甲型流感病毒來自鳥類流感病毒基因庫。作者對意大利豬群中循環的經典h1n1株、鳥型h1n1株和人類株進行種係分析發現基因重組是在歐洲豬群中鳥類與人類病毒間進行。作者認為歐洲豬可能作為人類與鳥類宿主的流感病毒基因重新組合的混合場所,因此提出下一次世界大流行可能從歐洲開始。 |
|
帶有流感病毒顆粒的飛沫(直徑一般小於10μm)吸入呼吸道後,病毒的神經氨基酸酶破壞神經氨酸,使粘蛋白水解,糖蛋白受體暴露,糖蛋白受體乃與血凝素(含糖蛋白成分)結合,這是一種專一性吸附。具特異性,它能被血凝素抗體所抵製。在人的呼吸道分泌物中有一種可溶性粘液蛋白,也具有流感病毒受體也能結合血凝素,從而抵製病毒侵入細胞,但衹有在流感癥狀出現後,呼吸道粘液分泌增多時,纔有一定的防護作用。病毒穿入細胞時,其包膜丟失在細胞外。在感染早期,流感病毒rna被轉運到細胞核內,在病毒轉錄酶和細胞rna多聚酶Ⅱ的參與下,病毒rna被轉錄完成後,形成互補rna及病毒rna合成的換板。互補rna迅速與核蛋白體結合,構成信息rna,在復製酶的參與下復製出病毒rna,再移行到細胞質中參加裝配。核蛋白在細胞襞內合成後,很快轉移到細胞核,與病毒rna結合成核成熟前,各種病毒成份已結合在細胞表面,最後的裝配稱為芽生,局部的細胞膜嚮外隆起,包圍住結合在細胞膜上的核衣殼,成為新合成的有感染性的病毒體。此時神經氨酸酶可水解細胞表面的糖蛋白,釋放n-乙酰神經氨酸,促使復製病毒由細胞釋放散感染到附近細胞,並使大量呼吸道貌岸然纖毛上皮細胞受染,變性、壞死和脫落,産生炎癥反應,臨床上可出現發熱、肌肉痛和白細胞減低等全身毒血癥樣反應,但不發生病毒血癥。
單純鹼型流感的病理變化主要是呼吸道纖毛上皮細胞膜變性、壞死和脫落,起病4~5天後,基底細胞層開始增生,形成未分化的上皮細胞,2周後纖毛上皮細胞重新出現和修復。流感病毒肺炎型則有肺髒充血和水腫,切面呈暗紅色,氣管和支氣管內有血性分泌物,粘膜下層有竈性出血、水腫和細胞浸潤,肺泡腔內含有纖維蛋白和滲出液,呈現漿液性出血性支氣管肺炎,應用熒光抗體技術可檢出流感病毒。若合併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則肺炎呈片狀實變或有膿腫形成,易發生膿胸、氣胸。如並發肺炎球菌感染,可呈大葉或小葉實變。繼發鏈球菌、肺炎桿菌感染時,則多表現為間質性肺炎。 |
|
本病的流行特點是:突然發病、發病率高、迅速蔓延、流行過程短但能多次反復。
(一)傳染原病人是主要傳染源,自潛伏期末即可傳染,病初2~3日傳染性最強,體溫正常後很少帶毒,排毒時間可長達病後7天。病毒存在於病人的鼻涕、口涎、痰液中,並隨咳嗽、噴嚏排出體外。由於部分免疫,感染後可不發病,成為隱性感染。帶毒時間雖短,但在人群中易引起傳播,迄今尚未證實有長期帶毒者。
(二)傳播途徑主要通過空氣飛沫傳播,病毒存在於病人或隱性感染者的呼吸道分泌物中,通過說話、咳嗽或噴嚏等方式散播至空氣中,並保持30分鐘,易感者吸入後即能感染。傳播速度取决於人群的擁擠程度。通過污染食具或玩具的接觸,也可起傳播作用。
(三)易感人群人群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與年齡、性別、職業等都無關。抗體於感染後1周出現,2~3周達高峰,1~2個月後開始下降,1年左右降至最低水平,抗體存在於血液和鼻分泌物中,但鼻分泌物的抗體僅為血液中的5%左右。流感病毒三個型別之間無交叉免疫,感染後免疫維持時間不長,據現場觀察,感染5個月後雖血中有抗體存在,但仍能再資助感染同一型病毒。呼吸道産生分泌型抗體,能阻止病毒的侵入,但當局部粘膜上皮細胞脫落後,即失去其保護作用,故局部抗體比血液中抗體更為重要。 |
|
本病的潛伏期一般為1~3日(數小時至4天)。臨床上可有急起高熱,全身癥狀較重而呼吸道癥狀並不嚴重,表現為畏寒、發熱、頭痛、乏力、全身酸痛等。體溫可達39~40oc,一般持續2~3天後漸退。全身癥狀逐漸好轉,但鼻塞、流涕、咽痛、幹咳等上呼吸道癥狀較顯著,少數患者可有鼻衄、食欲不振、惡心、便秘或腹瀉等輕度胃腸道癥狀。體檢病人呈急病容,面頰潮紅,眼結膜輕度充血和眼球壓痛,咽充血,口腔粘膜可有皰疹,肺部聽診僅有粗糙呼吸,偶聞胸膜摩擦音。癥狀消失後,仍感軟弱無力,精神較差,體力恢復緩慢。
(一)肺部並發癥可有以下三種類型
1.原發性病毒性肺炎本病較少見,是1918~1919年大流行時主要原因。多見於原有心、肺疾患者(特別是風濕性心髒病、二尖瓣狹窄患者)或孕婦。肺部病變以漿液性出血性支氣管肺炎為主,有紅細胞外滲、纖維滲出物和透明膜形成。臨床上有高熱持續不退、氣急、紫紺、陳咳、咯血等癥狀,體檢發現雙肺呼吸音低,滿布哮鳴音,但無實變體徵。病程可長達3~4周,血白細胞計數低,中性粒細胞減少。x綫檢查雙側肺部呈散在性絮狀陰影。患者可因心力衰竭或周圍循環衰竭而死亡。痰與血培養均無效,病死率較高。
2.繼發性細菌性肺炎以單純型流感起病,2~4日後病情加重,加度增高並有寒戰,全身中毒癥狀明顯,咳嗽增劇,咳膿痰,伴有胸痛。體檢可見患者呼吸睏難,紫紺,肺部滿布羅音,有實變或局竈性肺炎徵。白細胞和中性粒細胞顯著增高,流感病毒不易分離,但在痰液中能找到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和嗜血桿菌為多見。
3.病毒與細菌混合性肺炎流感病毒與細菌性肺炎同時並存,起病急,高熱持續不退,病情較重,可呈支氣管肺炎或大葉性肺炎,除流感抗體上升外,也可找到病原菌。
(二)肺外並發癥
1.reye's綜合徵係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髒、神經係統並發癥,也可見於帶狀皰疹病毒感染。本病限於2~16歲的兒童,因與流感有關,可呈暴發流行。臨床上在急性呼吸道感染退數日後出現惡心、嘔吐、繼而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係統癥狀,有肝腫大,但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無腦炎徵,血氨增高,肝功能輕度損害,病理變化腦部僅有腦水腫和缺氧性神經細胞退行性變,肝細胞有脂肪浸潤。病因不明,近年來認為與服用阿司匹林有關。
2. 中毒性休剋綜合徵多在流感後出現,伴有呼吸衰竭,胸片可顯示成人呼吸窘迫綜合徵,但肺炎病變不明顯。血液中可有流感抗體上升,氣管分泌物可找到致病菌,以金黃色葡萄球菌為多見。
3.橫紋肌肌溶(rhabdomyolysis) 係局部或全身骨骼肌壞死,表現為肌痛和肌弱,血清肌酸磷酸酶升高(creatine phosphokinase)和電解質混亂,可有急性腎功能衰竭。 |
|
(一)血象白細胞總數減少,淋巴細胞相對增加,嗜酸粒細胞消失。合併細菌性感染時,白細胞總數和中性粒細胞增多。
(二)免疫熒光或免疫酶染法檢測抗原取患者鼻洗液中粘膜上皮細胞的塗徵標本,用熒光或酶標記的流感病毒免疫血清染色檢出抗原,出結果快、靈敏度高,有助於早期診斷。如應用單剋隆抗體檢測抗原則能鑒定甲、乙、丙型流感。
(三)多聚酶鏈反應(pcr)測定流感病毒rna它可直接從患者分泌物中檢測病毒rna,是個直接、快速、敏感的方法。目前改進應用pcr-酶梁(pcr-eia)直接檢測流感病毒rna,它比病毒培養敏感得多,且快速、直接進行測定。
(四)病毒分離將急性期病人的含漱液接種於雞胚羊膜囊或尿囊液中,進行病毒分離。
(五)血清學檢查應用血凝抵製試驗。補體結合試驗等測定急性期和恢復期血清中的抗體,如有4倍以上增長,則為陽性。應用中和免疫酶試驗測定中和滴度,可檢測中和抗體,這些都有助於回顧性診斷和流行病學調查。 |
|
(一)呼吸道感染起病較緩慢,癥狀較輕,無明顯中毒癥狀。血清學和免疫熒光等檢驗可明確診斷。
(二)流行性腦脊膜腦炎(流腦)流腦早期癥狀往往類似流感,但流腦有明顯的季節性,兒童多見。早期有劇烈頭痛、腦膜刺激癥狀、瘀點、口唇皰疹等均可與流感相鑒別。腦脊液檢查可明確診斷。
(三)軍團病本病多見於夏秋季,臨床上表現為重型肺炎,白細胞總數增高,並有肝、腎合併癥,但輕型病例類似流感。紅黴素、利福平和慶大黴素等抗生素對本病有效,確診有助於病原學檢查。
(四)支原體肺炎支原體肺炎與原發性病毒性肺炎的x綫表現相似,但前者的病情較輕,冷凝集試驗和mg鏈球菌凝集試驗可呈陽性。 |
|
(一)早期發現和迅速診斷流感及時報告、隔離和治療患者,凡遇以下情況,應疑有本病流行,及時上報疫情:①門診上呼吸道感染病人連續三天持續增加,並有直綫上升趨勢;②連續出現臨床典型流感病例;③有發熱感冒病人2例以上的家庭連續增多。遇上述情況,應采取措施,早期就地隔離,採集急性期患者標本進行病毒分離和抗原檢測,以早期確診和早期治療,減少傳播,降低發病率,控製流行。在流行期間應減少大型集會和集體活動,接觸者應戴口罩。
(二)藥物預防金剛脘胺與金剛乙胺預防甲型流感有一定效果,乙型流感則無效,因此,在流行早期必須及時確定流行株的型別,對無保護的人群和養老院人員進行藥物預防。也可試用中草藥預防。
(三)藥苗預防流感疫苗可分為減毒活疫苗和滅活疫苗兩種,接種後在血清和分泌中出現抗血凝素抗體和抗神經氨酸酶抗體或t細胞細胞毒反應,前二者能阻止病毒入侵,後者可降低疾病的嚴重度和加速復原。減毒活疫苗經鼻噴入後使局部産生抗體,阻止病毒吸附,接種後半年至1年左右可預防同型流感的作用,發病率可降低50%~70%。滅活疫苗采用三價疫苗皮下註射法,在中、小流行中對重點人群使用。 老人、孕婦、嬰幼兒、患有慢性心、肺、腎等疾患及過敏體質者,不予接種。滅活疫苗采用皮下註射,副作用小,因大量製備較睏難,僅用於減毒活疫苗禁忌證者;每次劑量:成人1ml,學齡前兒童0.2ml,學齡兒童0.5ml。
由於流感病毒經常變異,疫苗使用中的主要問題是毒種的選擇,製造疫苗的毒株力求接近流行株,根據美國cdc實施免疫專傢委員會的推薦,1994~1995年度的三價流感疫苗包括a/德剋斯/36/1(h1n1)、a/山東/9/93(h3n2)和b/巴拿馬/45/90(乙型)三種毒株為宜。老年人除應用流感疫苗外,還應接種肺炎球菌菌苗,以防止下呼吸道並發癥。mader r等曾報導3例接種流感疫苗後發生係統性脈管炎,雖屬少見,但大範圍接種應註意。 |
|
|
|
流行性感冒(influenza,簡稱流感)是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也是一種傳染性強、傳播速度快的疾病。其主要通過空氣中的飛沫、人與人之間的接觸或與被污染物品的接觸傳播。典型的臨床癥狀是:急起高熱、全身疼痛、顯著乏力和輕度呼吸道癥狀。一般秋鼕季節是其高發期,所引起的並發癥和死亡現象非常嚴重。 |
|
該病係流感病毒引起,病毒屬正粘病毒科,直徑80-120nm,球形或絲狀。流感病毒可分為甲(A)、乙(B)、丙(C)三型,甲型病毒經常發生抗原變異,傳染性大,傳播迅速,易發生大範圍流行。
癥狀:1、起病急驟,畏寒、發熱,體溫在數小時至24小時內升達高峰,39-40℃甚至更高。伴頭痛,全身酸痛,乏力,食欲減退。呼吸道癥狀較輕,咽幹喉痛,幹咳,可有腹瀉。 2、顔面潮紅:眼結膜外眥充血,咽部充血,軟齶上有濾泡。
流行性感冒和感冒
感冒及流行性感冒都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由於病毒是經由空氣傳播,因此首當其衝的是鼻子。病毒首先感染鼻黏膜,然後不斷繁殖,引緻鼻黏膜發炎,出現打噴嚏、流鼻涕、鼻塞等病癥。
一般的感冒是指「鼻感冒」,對人體的影響通常衹限於呼吸係統。所有癥狀都與鼻有關,如鼻涕、鼻塞和喉嚨痛、咳嗽、甚至發燒等。一般數天後便可痊愈。
流行性感冒是由流感病毒引緻。流感癥狀影響全身,包括發熱發冷、出汗、全身酸痛、頭痛、骨痛、肌肉痛、疲倦乏力、食欲不振、咳嗽、鼻塞等,嚴重時會引起肺炎及其他並發癥,可以致命。流感病毒的特性是有不種類型,每十年左右便會出現新的病毒品種。 |
|
洗鼻+洗手
洗鼻法:以清潔溫水兌不含碘的優質食????,濃度為0.9%。通常以4.5剋????兌500毫升溫水。灌入專門的洗鼻用具,如洗鼻壺中,分別對兩邊的鼻孔進行衝洗,直到鼻腔無異物為止。此法可重複數次,以保持鼻腔無過多分泌物為度。
洗手法:塗抹普通肥皂或殺菌皂,搓洗雙手各個部位。然後以流動不循環使用的水將手清洗幹淨。
預防原理
流感病毒主要通過空氣傳播和接觸傳染。這兩種傳播途徑最主要的入侵點都在鼻腔。流感病毒隨空氣或被污染的物品和手在接觸到鼻子時進入鼻腔。
正常情況下,鼻腔本身具備一定的排毒能力,能夠及時將流感病毒清理掉。在出現誘發因素的情況下,如受涼、淋雨、過度疲勞等情況下,鼻腔排毒能力減弱,流感病毒長時間停留在鼻腔內,並大量繁殖侵入人體,從而感染上流行性感冒。
洗鼻法可幫助人體在出現誘發因素的情況下將流感病毒清除出鼻腔,從而極大降低感染幾率。 |
|
(一)概述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種常見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以鼕春季多見,臨床以高熱、乏力、頭痛、全身酸痛等全身中毒癥狀重而呼吸道卡它癥狀較輕為特徵,流感病毒容易發生變異,傳染性強,常引起流感的流行。20世紀的4次甲型流感世界大流行,中國近半個世紀內(1953年至今)流感流行共計發生大中小規模的流感流行17次,其中2次為大流行。
(二)病原學
流感病毒屬於正粘組液病毒科,球型,直徑80-120nm,基因組為RNA病毒。其特點是容易發生變異。分為甲乙丙三型,其中甲型最容易發生變異、,可感染人和多種動物,為人類流感的主要病原,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乙型流感病毒變異較少,可感染人類,引起爆發或小流行。丙型較穩定,可感染人類,多為散發病例,目前發現豬也可被感染。 流感病毒不耐熱,100℃1分鐘或56℃30分鐘滅活,對常用消毒劑敏感(1%甲醛、過氧乙酸、含氯消毒劑等) 對紫外綫敏感,耐低溫和乾燥,真空乾燥或-20℃以下仍可存活。
(三)流行病學
1、傳染源:流感患者及隱性感染者為主要傳染源。發病後1~7天有傳染性,病初2~3天傳染性最強。豬、牛、馬等動物可能傳播流感。
2、傳播途徑:空氣飛沫傳播為主,流感病毒在空氣中大約存活半小時污染的日用品
3、易感人群:普遍易感,病後有一定的免疫力。三型流感之間、甲型流感不同亞型之間無交叉免疫,可反復發病
4、流行特徵:
1)流行特點:突然發生,迅速蔓延,2~3周達高峰,發病率高,流行期短,大約6~8周,常沿交通綫傳播。
2)一般規律;先城市後農村,先集體單位,後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常引起爆發流行,甚至是世界大流行,約2~3年發生小流行1次,根據世界上已發生的4次大流行情況分析,一般10~15年發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發或小流行,丙型已散發為主。
3)流行季節;四季均可發生,以鼕春季為主。南方在夏秋季也可見到流感流行。 |
|
(一) 概述
典型流感起病急:潛伏期為數小時~4天,一般為1~2天;高熱,體溫可達39~40℃,伴畏寒,一般持續2~3天;全身中毒癥狀重,如乏力、頭痛、頭暈、全身酸痛;持續時間長,體溫正常後乏力等癥狀可持續1~2周;呼吸道卡它癥狀輕微,常有咽痛,少數有鼻塞、流涕等;少數有惡心、嘔吐、食欲不振、腹瀉、腹痛等。有少數患者以消化道癥狀為主要表現。老人、嬰幼兒、有心肺疾病着者或接受免疫抑製劑治療者患流感後可發展為肺炎。
(二) 臨床分型
1、單純型流感:急性起病,體溫39~40℃,伴畏寒、乏力、頭痛、肌肉關節酸痛等全身癥狀明顯,呼吸道卡它癥狀輕微,可有流涕、鼻塞、幹咳等。查體:急性病容,咽部充血紅腫,無分泌物,肺部可及幹性囉音。
2、肺炎型流感:較少見,多發生於老人、小孩、原有心肺疾患的人群。原因:原發病毒性肺炎,繼發細菌性肺炎,混合細菌病毒肺炎。表現:高熱持續不退,劇烈咳嗽、咳血痰、呼吸急促、紫紺,肺部可聞及濕囉音。胸片提示兩肺有散在的絮狀陰影。痰培養 無致病細菌生長,可分離出流感病毒。可因呼吸循環衰竭而死亡,病死率高。
3、中毒性流感:以中樞神經係統及心血管係統損害為特徵。表現為高熱不退,血壓下降,瞻望、驚厥、腦膜刺激徵等腦炎腦膜炎癥狀。
4、胃腸炎型流感:少見,以腹瀉、腹痛、嘔吐為主要臨床表現。
(三)並發癥
1、呼吸係統:細菌性氣管炎、細菌性支氣管炎、肺炎
2、Reye綜合徵 Reye綜合徵是甲型和乙型流感的肝、神經係統並發癥,發病年齡為12~16歲,退熱後出現惡心、嘔吐、繼之嗜睡、昏迷、驚厥等神經係統癥狀,肝大,無黃疸,腦脊液檢查正常。可能與服用阿斯匹林有關。
3、其它:中毒性休剋、中毒性心肌炎、
發燒應怎辦?
流感的其中一個病狀就是發燒,體溫有時可高達攝氏39至40度。此時許多人會服用退燒藥,或使用酒精擦身,或冰敷退熱。其實,在攝氏37至40度高溫下,流感病毒的繁殖受到抑製,可以說發燒是人體免疫係統正準備打仗的訊號,若強行壓抑,衹會削弱自身的抵抗力,幫助病毒繁殖。也有人提議少穿衣服散熱,其實不論是風熱還是風寒感冒患者,都有畏冷表現,即使有高熱在身也如是。所以,應當做的,是穿足夠衣服保暖,不隨便吃退燒藥(尤其是自行服成藥),否則反為誤事。
最後建議應當及時就醫,高燒會燒壞腦子或者引發心肌炎等 醫院綜合治療 都是專業退燒抗病毒消炎一起上 最好及時就診 (而且在沒有醫師指導的情況下建議不要隨便亂吃藥 否則很可能會更加麻煩) 總之強烈建議及時就診 而且可以得到醫師指導 |
|
西醫的看法
按西醫理解,流感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西醫按病毒的類型區分,分流感A型和B型(見流感ABC)。
中醫的看法
中醫學上並沒有病毒這個概念,對於流感或感冒,一律統稱為“外邪入侵”,因為病毒發源地不論是鼻黏膜或呼吸道,都屬髒腑以外,因此稱為“外邪”。
中醫按病癥的表徵和身體反應分類,大致分“風寒感冒”和“風熱感冒”。
風熱感冒癥狀:喉痛、發燒、沒胃口、流鼻涕(濃稠、黃緑色)、有濃痰。
風寒感冒癥狀:畏寒怕風、疲倦、流清鼻水、沒有食欲。 |
|
流感病毒分為A、B、C三種:
A型:最常見,可廣泛流行及人畜共患,例如1997年在香港肆虐的禽流感,以致政府須屠宰150萬衹雞。A型病毒可再分為A1、A2型,並按結構再劃分,例如A型H5N1毒株(香港禽流感病毒)、A型H3N2(1995年在武漢發生)、A型H1N1(1995年在德國發生)等。病毒因不定時的基因突變而衍生新品種。
B型:也會流行,癥狀較A型輕,無再分亞型。
C型:主要以散發病例出現;無再分亞型。
H、N是指什麽?
流感病毒有一層脂質囊膜,膜上有蛋白質,是由血凝素(H)和神經氨酸酶(N)組成,均具有抗原性。A型流感病毒變異是常見的自然現象,主要是H和N的變異。
一般感染人類的流感病毒的血凝素有H1、H2和H3三種。H4至H14則衹會感染人類以外的其他動物,如雞、豬及鳥類。N衹有N1及N2兩種。 |
|
1、血象: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若合併細菌感染,白細胞總數及中性粒細胞上升。
2、病毒分離:急性期病人口咽含漱液接種於雞胚可分離出病毒。
3、血清抗體檢測:患者早期(發病頭三天內)和恢復期(2~4周後)2份血清,抗體效價四倍以上為陽性。
4、快速診斷:取患者鼻黏膜壓片染色找包涵體,免疫熒光檢測抗原為( )。 |
|
(一)診斷
臨床檢查
1。血常規,尿常規,白細胞計數正常或降低.
2。X綫檢查
3。體液免疫檢測
4。細菌培養
5。病毒性傳染病免疫學檢測
流行及大流行期間可根據臨床癥狀進行診斷,但流感早期散發病例要結合流行病學史、臨床表現、實驗室檢查綜合診斷。
1、流行病學史:流行期間一個單位或地區出現大量上呼吸道感染病人或醫院門診上感病人明顯上升。
2、臨床表現為較輕微。
3、實驗室檢查
1)白細胞總數正常或降低,淋巴細胞增高
2)從病人鼻咽分泌物中分離到流感病毒
3)恢復期血清抗體效價4倍以上增高
4)呼吸道上皮細胞病毒抗原檢查陽性
5)鼻咽分泌物經敏感細胞增殖1代後呈抗原陽性
6)可用RT-PCR檢測病毒核酸
診斷分類
1)疑似病例:流行病學史 臨床表現
2)確診病例:流行病學史 臨床表現 實驗室病原學檢查2、3、4、5中一條。
(二)鑒別診斷
1、普通感冒:多種病毒引起,多為散發,起病較慢,上呼吸道癥狀明顯,全身癥狀較輕。感冒俗稱傷風,又稱急性鼻炎或上呼吸道卡他,是以鼻咽部卡他癥狀為主要表現。成人多為鼻病毒引起,次為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薩奇病毒等。起病較急,初期有咽幹、咽癢或燒灼感,發病同時或數小時後,可有噴嚏、鼻塞、流清水樣鼻涕,2~3天後變稠。可伴咽痛,有時由於耳咽管炎使聽力減退,也可出現流淚、味覺遲鈍、呼吸不暢、聲嘶、少量咳嗽等。一般無發熱及全身癥狀,或僅有低熱、不適、輕度畏寒和頭痛。檢查可見鼻黏膜充血、水腫、有分泌物,咽部輕度充血。如無並發癥,一般5~7天痊愈。
2、流感傷寒型鈎體病:夏秋季多發,有疫水接觸史,臨床除發熱外,腓腸肌壓痛,腹股溝淋巴結腫大、壓痛,實驗室檢查可通過顯凝實驗檢測抗體,若抗體效價為1:400以上增高,考慮該病,通過血培養可診斷。
3、鏈球菌性咽炎 該病咽部紅腫,扁桃體腫大,有膿性分泌物,頜下淋巴結腫大,WBC 中性粒細胞增高,血培養( )。
4、其它病毒性呼吸道感染 如副流感病毒、腺病毒感染 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
5、支原體肺炎 也要通過病原學檢查來區別。 |
|
1.疑似病例
①近期本地或鄰近地區“上感”病人明顯增多。
②出現急性畏寒、高熱、頭痛、渾身酸痛和乏力等中毒癥狀,伴有呼吸道卡他癥狀。
③出現惡心、嘔吐和腹瀉癥狀,但發病急而恢復快,伴有呼吸道卡他癥狀。
④流感流行期“上感”患者。符合上述①和②或③或④項者,為疑似病例。
2.確診病例
①患者鼻咽部分泌物分離到流感病毒。
②測定恢復期血清抗體比急性期有≥4 倍升高。 |
|
(一) 一般對癥治療
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癥狀明顯時予抗感染治療。
(二) 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
1、可減少病毒的排毒量,抑製病毒復製,減輕臨床癥狀,並防止病毒嚮下呼吸道蔓延導致肺炎等並發癥。
2、藥物
1)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可阻斷病毒吸附於敏感細胞,抑製病毒復製,對甲型流感有效。發病48h內用藥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療程3-4天;副作用:口幹、頭暈、嗜睡、共濟失調等神經係統癥狀。
2)甲基金剛烷胺用量: 100-200mg/天,用法:分2次口服,其抗病毒活性比金剛烷胺高2-4倍,且神經係統副作用少。
3、註意事項: 孕婦、神經、精神異常、肝腎功能嚴重受損者禁用,且此兩種藥物易發生耐藥。
(三) 中藥治療
中醫醫治流感的方法
中醫學上有句話:“正氣存內,邪不可幹”,認為若身體強健,便不受外邪(病毒)幹擾。但這個理論不適用於流感.流感病毒感染後發病率高達95%,是一種基本無視免疫力的病毒性疾病.中醫常使用的感冒藥物如板藍根和小柴鬍等,均不具備對抗病毒(而不是細菌)的功能. |
|
(一)控製治療傳染源
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早治療
呼吸道隔離1周或至主要癥狀消失
(二) 切斷傳播途徑
1. 流行期間,避免集會或集體娛樂活動,老幼病殘易感者少去公共場所,註意通風,必要時對公共場所進行消毒
2. 醫護人員戴口罩、洗手、防交叉感染
3. 患者用具及分泌物要徹底消毒
(三) 疫苗預防
滅活疫苗:效果較好,接種對象為老人、兒童、嚴重慢性病患者、免疫力低下及可能密切接觸患者的人員;接種時間為每年10-11月中旬,每年接種1次,2周可産生有效抗體。下列情況禁用:對雞蛋過敏者;急性傳染病患者,精神病患者,妊娠早期,6個月以下嬰兒。
減毒活疫苗:采用噴鼻法接種
(四) 藥物預防
用於易感人群可能感染而未發病者,金剛烷胺100mg/口服,2次/日,10-14天;對甲型流感有一定預防作用,對乙型流感無效。
預防流感的幾種常用小措施:
1、室內經常開窗通風,保持空氣新鮮。
2、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避免感染流感病毒。
3、加強戶外體育鍛煉,提高身體抗病能力。
4、秋鼕氣候多變,註意加減衣服。
5、多飲開水,多吃清淡食物。
6、註射流感疫苗。 |
|
容易被疏忽的禁忌包括:
經常吃煎炸食物:會令喉頭充血,增加黏膜表面傷口及感染機會。
關窗閉戶保溫:關了窗,空氣流通受阻,室內空氣易趨混濁,微生物含量上升,對呼吸道更不利。
另外,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註意:
切勿吃藥消除病癥就當痊愈:很多人吃藥止住鼻水、不再頭痛或不再發燒時就就當已痊愈,繼續工作,這樣做其實很不智,因為感冒實則還未痊愈,不好好休息,等於削減自身的免疫能力。
少吃肥膩食物:豬肉湯、雞湯等油膩之物,平日食用可能沒大問題,但感冒期間飲用,可能會令外感傳裏,病情加倍嚴重。
避免病中行房:耗用精力過甚,不宜。
洗澡洗頭慎防着涼:熱水澡後,血管擴張,體溫降低,容易再次着涼。洗頭後,應避免吹風或開空調,因為頭髮濕漉漉的,很容易頭部受寒。 |
|
1917年-1919年
歐洲爆發西班牙流感(病毒類型 H1N1)疫癥,導致2,000萬人死亡(第一次世界大戰的死亡人數衹是850萬人),是歷史上最嚴重的流感疫癥。
1957年-1958年
1957年2月在中國貴州爆發(病毒可能是在1956年從蘇聯傳來),其後散播至世界各地。全球受影響的人數占總人口的10%至30%,但死亡率較1919年的疫癥為低,約為總人口的0.25%.
1968年-1969年
流感從香港開始,全球的死亡人數達70萬人,其中美國就占3萬多人。
1976年
新澤西一名青年染上豬流感,引緻恐慌會爆發新疫癥,於是大規模推行疫苗註射。
1986年-1993年
世界不同地區發生數宗人類染上豬流感的病案。
1997年
香港發生禽流感,原本衹影響雞衹的病毒亦令人類患病。香港政府下令層宰150萬衹雞。受影響的人數為18人,其中6人死亡。 |
|
:黃禎祥、洪濤,劉崇柏等《醫學病毒學基礎及實驗技術》北京:科學出版社,1990.
:王建華、張晉峰《流行性感冒預防與治療》人民軍醫出版社,2005年11月 |
|
【風寒感冒食療方】
癥狀為發熱惡寒,頭痛身寒,流涕等。
生薑紅糖茶:生薑1片,紅糖適量,開水衝泡,代茶飲之。
蔥白粥:糯米30剋,生薑2片,搗爛,入連須蔥1節,加米醋1毫升,趁熱飲。
紫蘇粥:白米25剋,常法煮粥,粥熟放蘇葉5剋。
【風熱感冒食療方】
癥狀為發熱,微惡風寒,頭痛、咳嗽、咽痛、目赤。
菊花茶:菊花5剋,開水衝泡,代茶飲。
桑菊豆豉飲:菊花5剋,桑葉5剋,豆豉3剋,煎水飲。
薄荷蘆根飲:蘆根30釐米、薄荷25剋,煎水飲用。
白菜緑豆飲:白菜頭1個,洗淨切片,緑豆芽15剋,煎水飲用。
【風濕感冒食療方】
癥狀為發熱、頭痛、頭暈、鼻塞、聲重、睏倦乏力,納減欲吐。
藿香飲:鮮藿香葉5剋,砂糖適量,煎水飲。 |
|
流行性感冒是由於流感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染力強,發病快。雖然容易治愈,但由於嬰幼兒體質較弱,加之飲食不合理,所以極容易引起感冒的反復發作。所以,感冒除藥物治療外,飲食調理也不可缺少。
1.禁吃鹹食:食用鹹食後易使致病部位黏膜收縮,加重鼻塞.咽喉不適等癥狀。而且過鹹的食物容易生痰,刺激局部引起咳嗽加劇。
2.禁食甜、膩食物:甜味能助濕,而油膩食物不易消化,故感冒患者應忌食各類糖果、飲料、肥肉等。
3.禁食辛熱食物:辛熱食物易傷氣灼津,助火生痰,使痰不易咳出,故感冒患者不宜食用,尤其蔥一定要少吃。
4.不宜吃燒烤煎炸的食物:此類食物氣味刺激呼吸道及消化道,易導致黏膜收縮,使病情加重,而且也不易消化。
兒童流行性感冒
[癥狀]
1、學齡兒童與青春期兒童:表現出與成人相似的典型感冒,發作甚快。
2、會有發燒(39-40℃)肌肉酸痛、畏寒、頭痛、臉部潮紅、身體不適、流鼻水、咳嗽、結膜炎。
3、B型感冒:則以眼及鼻部的癥狀較明顯,而全身癥狀較不明顯。
4、無並發癥時白血球多為正常值。
5、較小的孩子,臨床變化較大。
6、通常有明顯的發燒,中度的鼻炎,有水樣鼻涕,有時會有發燒性抽搐、腹瀉、中耳炎、皮疹等。
7、可以引起喉頭、氣管、支氣管炎,細小支氣管炎、肺炎等。
[註意事項]
1.臥床休息,補充適當水份。
2.須戴口罩、隔離、避免傳染。
3.如有續發細菌感染,則適當依醫囑抗生素使用。
人禽流行性感冒
(以下稱人禽流感 influenza A ( H5N1 ) virus ( Avian influenza virus) )是由禽甲型流感病毒某些亞型的毒株引起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1997年5月,我國香港特別行政區1例3歲兒童死於不明原因的多髒器功能衰竭,同年8月經美國疾病預防和控製中心以及世界衛生組織(WHO)荷蘭鹿特丹國傢流感中心鑒定為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引起的人類流感,這是世界上首次證實禽甲型流感病毒H5N1感染人類。之後相繼有H9N2、H7N7亞型感染人類和H5N1再次感染人類的報道。
流行性感冒簡稱流感,是流行性感冒病毒引起的常見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傳播力強,常呈地方性流行,當人群對新的流感病毒變異株尚缺乏免疫力時,可釀成世界性大流行,其特點為突然發生與迅速傳播,1918~1919曾發生極廣泛的世界性大流行,引緻2000萬人死亡。
一、病原學
禽流感病毒屬甲型流感病毒。甲型流感病毒呈多形性,其中球形直徑80~120nm,有囊膜。基因組為分節段單股負鏈RNA。依據其外膜血凝素(H Hemagglutinin )和神經氨酸酶(N Neuraminidase)蛋白抗原性的不同,目前可分為15個H亞型(H1~H15)和9個N亞型(N1~N9)。甲型流感病毒除感染人外,還可感染豬、馬、海洋哺乳動物和禽類。
血凝毒簡稱H,為棒狀突起,具有是病毒黏附於敏感受體,並引起多種動物的紅細胞發生凝集;
神經氨酸酶簡稱N,為啞鈴裝突起,具有水解細胞表面糖蛋白N-乙酰神經氨酸的作用,從而使復製的病毒可自細胞表面釋放。
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亞型主要為H5N1、H9N2、H7N7,其中感染H5N1的患者病情重,病死率高。
二、流行病學
1、傳染源及傳播途徑
(一) 傳染源 主要為患禽流感或攜帶禽流感病毒的雞、鴨、鵝等傢禽,特別是雞;但不排除其它禽類或豬成為傳染源的可能。患者為主要傳染源,尤以輕型患者及隱性感染者起重要作用,因其不易被發現,活動範圍又廣。現已從抗原上證實動物(豬、馬、鳥)流感病毒與人類流感病毒屬同源,故動物流感可傳至人群,但大多在流行初期作為啓動因素或遠距離傳播上起一定作用。
(二) 傳播途徑主要經呼吸道傳播,通過密切接觸感染的禽類及其分泌物、排泄物,受病毒污染的水等,以及直接接觸病毒毒株被感染。目前尚無人與人之間傳播的確切證據。
2、免疫力 人類對流感病毒普遍易感,感染後獲得對同型病毒的免疫力,但維持時間短,僅8~12月,不超過2年。
②局部抵抗力:感染大多為呼吸道局部粘膜的表面感染,病毒不侵犯血液,潛伏期短,血清抗體防止感染作用受限,且不持久,故局部免疫力顯得更為重要。局部粘膜受病毒感染後很快分泌特異性SIgA,對抗病毒入侵,起主要的局部保護作用。
①全身性抵抗力:與血液中特異性抗體高低有關,中和抗體和血凝抑製抗體水平常平行,病後2周達高峰,後漸降,8~12個月後降至病前水平。a、抗體從血液中滲入組織及其分泌物中,可起阻止病毒入侵及繁殖的作用。b、新生兒可自母體獲得被動免疫力,第2~3月起明顯下降,7個月時完全消失。c、不同年齡組小兒由於所接觸的流感病毒流行株不同,其血液抗體構成也不同。細胞免疫方面已證實感染後NK細胞殺傷力及幹擾素活力增高
(三)易感人群一般認為任何年齡均具有易感性,但12歲以下兒童發病率較高,病情較重。與不明原因病死傢禽或感染、疑似感染禽流感傢禽密切接觸人員為高危人群。
3、年齡
兒童及少年患此病者為多,以5~20歲發病率最高。4~5個月以下的嬰兒較少受到傳染,當新亞型引起大流行時,各年齡組發病率接近,但仍以5~14歲小兒為多,感染率幾近50%。
4、季節
一般在溫帶和寒溫帶流感都在鼕末春初流行,鼕季流行時病性較重。
世衛組織的流感警告級別
一級:流感病毒在動物間傳播,但未出現人感染的病例。
二級:流感病毒在動物間傳播,這類病毒曾造成人類感染,因此被視為流感流行的潛在威脅。
三級:流感病毒在動物間或人與動物間傳播,這類病毒已造成零星或者局部範圍的人感染病例,但未出現人際間傳播的情況。
四級:流感病毒在人際間傳播並引發持續性疫情。在這一級別下,流感蔓延風險較上一級別“顯著增加”。
五級:同一類型流感病毒在同一地區(比如北美洲)至少兩個國傢人際間傳播,並造成持續性疫情。儘管大多數國傢在這一級別下仍不會受顯著影響,但五級警告意味着大規模流感疫情正在逼近,應對疫情采取措施的時間已經不多。
六級:同一類型流感病毒的人際間傳播發生在兩個或者兩個以上地區。這一級別意味着全球性疫情正在蔓延。 |
|
流感一癥,分為外感和內傷兩種。
外感,是感受外來邪氣,客於肺經,閉其清道,肺氣不得下降,其人必定流清涕、發熱、惡風、惡寒、頭疼身痛等情形。法宜宣散,如桂枝湯、麻黃湯、葛根湯之類。
內傷,由於腎陽衰而陰寒內生,腎絡通於肺,心肺之陽不足,不能統攝津液,而流清鼻涕,患者必定沒有外感的足徵,多睏倦無神,或噴嚏不休,或兩腳冰冷,法宜扶陽,如四逆湯、白通湯、封髓丹、麻黃附子細辛湯、薑桂湯之類。
外感患者的元氣尚且充足,內傷患者的元氣極為虛弱,從患者的眼神中就可以分別出兩者的不同。流感就屬於內傷感冒。
有一訣竅:凡見打噴嚏、流清涕、鼻塞,而無其它癥狀,就屬於內寒感冒,不論輕重,服四逆湯、麻黃附子細辛湯必效,病去藥止,不留後遺癥。 |
|
(一) 一般對癥治療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流質或流質飲食,適宜營養,補充維生素,進食後以溫開水或溫????水漱口,保持口鼻清潔,全身癥狀明顯時予抗感染治療。
(二) 早期應用抗病毒治療1、可減少病毒的排毒量,抑製病毒復製,減輕臨床癥狀,並防止病毒嚮下呼吸道蔓延導致肺炎等並發癥。
2、藥物1)金剛烷胺為M2離子阻斷劑,可阻斷病毒吸附於敏感細胞,抑製病毒復製,對甲型流感有效。發病48h內用藥效果好。用量:成人200mg/天,老人100mg/天,小孩4-5mg/kg/天;用法:分2次口服,療程3-4天;副作用:口幹、頭暈、嗜睡、共濟失調等神經係統癥狀。
●補充曹養囊
① 維生素C
每天5000—10000毫剋,分成數次。給小孩選用緩衝過的抗壞血酸鈣。
② 維生塞A加B-鬍蘿蔔素
每天15000IU。一種強力抗氧化劑及免疫促進劑。
③葡萄糖酸鋅含片
每2小時服用1粒,含於舌下,強力免疫促進劑。一出現流行感冒跡象立刻服用,直至癥狀消除。對孩子也如法炮製。
④蒜頭精膠囊
用量2粒,每天3次。蒜頭能增進免疫力。是一種天然抗生素,有清潔體內的功效。
⑤蛋白質(含各種單—氨基酸)
用量依照産品指示。修復組織及控製發燒。單一氨基酸較快被身體吸收利用。
⑥綜合礦物質或海帶
依照産品指示。每天5—10粒。礦物質是預防及治療疾病必需的。
⑦蛋白質分解酵素
兩餐間服用2-4粒。有抗病毒功效。消炎。
⑧維生素B群
每天100毫剋。為所有細胞內的酵素功能所需。
●中藥預防
可用中藥貫衆、板藍根、葛根、藿香、生甘草各9剋煎服,每日1帖,連服3日,可起預防作用。
●天然藥草
菊花植物、金印草、保哥果、滑榆、蓍草茶對流行感冒都很好。若發燒,可服用貓薄荷茶灌腸劑及l/4—1/2茶匙的山梗菜酊劑,每3-4小時使用一次,直至燒退。此配方也適用於小孩。
1茶匙滑榆樹皮粉加1杯沸水及半杯蜂蜜,對咳嗽喉痛有幫助。將此配製的混合物存於瓶罐中,每3—4小時,使用1茶匙。
尤加利油也有益處。放5滴於熱水浴中或6滴於1杯沸水中,用毛巾沾濕後,覆於臉上.將蒸氣吸人。
●保健藥蹭
① 流感茶
貫衆、板藍根各30剋,甘草15剋。上3味藥用開水衝泡後,代茶。每日1劑,不拘時頻飲。
功效祛風,清熱,利咽。適用於流行性感冒。上3味藥均有較強的抗流感病毒的作用,且清熱解毒功效良好。以藥浸泡代茶,既飲服方便,又使藥物的成分充分浸出,不致因沸煎而使一些成分遭破壞。
②預防感冒茶
板藍根,大青葉各50剋,野菊花、金銀花各30剋。將上述4味花同放人大茶缸中,用沸水衝泡,片刻後飲用。代茶頻服。功效清熱解毒。適用於預防流行性感冒等。此方除用於防治流感外,對於流行性腦炎、流行性肝炎及流行性呼吸道感染(尤其是病毒性感染)都有較好的預防作用。在疫情流行時,是不可少的保健防病藥茶。 |
|
疾病名稱:
流行性感冒
疾病編碼:
歸屬係統:
呼吸係統
藥療方案:
一般治療 嚴密隔離、臥床休息,多飲水,給予易消化的飲食,飯後溫????水漱口。
對癥治療 高熱、煩躁不安者給予復方阿司匹林0.42g,苯巴比妥15~30mg,每日3次,口服,消化道癥狀較重者應適當補液,並註意水、電解質平衡。幹咳可用咳必清25mg或棕色合劑10ml,每日3次口服。劇咳不止,可酌情用可待因15~30mg,每日3次,但不宜長期使用。
抗病毒治療 金剛烷胺和甲基金剛烷胺可阻斷甲型流感病毒復製。起病48h內用藥可縮短病程,減少並發癥。成人100mg每日2次,兒童4~5mg/(kg.d),療程3~5d;三氮唑核苷:對甲、乙型流感均有效,用5mg/ml溶液滴鼻或霧化吸入可縮短排毒時間並改善癥狀;利巴韋林(病毒唑)口含100mg/4h,連用2~3d。
抗菌治療 合併細菌感染及中毒癥狀重者可選用抗菌藥物治療。 |
|
liuxingxing ganmao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簡稱“流感”,由流行性感冒病毒引的急性呼吸道傳染病。全年都可發生,鼕季較多。主要通過飛沫傳染及直接接觸,偶可通過腸道。可造成流行或反散發。臨床表現輕重不一,輕癥:發熱、流涕、鼻塞、噴嚏、咽痛、輕咳,嬰幼兒有時出現腹痛、嘔吐及腹瀉,病程3~7日。重癥則出現高熱、頭痛伴冷感、乏力、食欲銳減,如不及時治療往往合併肺部感染,高熱時嬰幼兒可出現驚厥。治療:要充分休息,解表清熱,註意預防並發癥的發生,可采用中西醫結合治療。預防:流行時要隔離病人;平常註意多到室外活動加強體育鍛煉,還可口服抗病毒藥物,或註射流感滅活疫苗,或選用減毒活疫苗進行鼻腔噴霧。 |
|
- : flu
- n.: grip, grippe, influenza, pinkeye, an influenza epidemic, infectious virus disease causing fever, muscular pain and catarrh, epidemic
|
|
流感 |
|
|
|
豬流行性感冒 | 禽流行性感冒 | 馬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病毒 | 流行性感冒疫苗 | 小兒流行性感冒 | 人禽流行性感冒 | 西班牙流行性感冒 | 肺炎型流行性感冒 | 單純型流行性感冒 | 流行性感冒性咽炎 | 副流行性感冒肺炎 | 流行性感冒的流行 | 人禽流行性感冒疫苗 | 流行性感冒滅活疫苗 | 西班牙型流行性感冒 | 副流行性感冒病毒感染 | 流行性感冒裂解疫苗 | 流行性感冒桿菌腦膜炎 | 流行性感冒病毒裂解疫苗 | 流行性感冒診斷標準及處理原則 | 為抗流行性感冒采取必要的免疫 | 流行性感冒並發腦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咽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胸膜滲漏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心肌炎流行性感冒病毒被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胃腸炎流行性感冒病毒被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喉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標明 | 流行性感冒伴肺炎流行性感冒病毒被標明 | 流感性心肌炎流行性感冒病毒未標明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