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拼音: liú xíng kǎn zhǐ
用法: 聯合式;作謂語、定語;比喻行止進退視境況而定
解釋: 流:水順勢流;坎:低陷不平。順流而行,遇險即止。比喻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
資料來源: 東漢·班固《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已。”
|
|
語本《漢書。賈誼傳》:“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己。”謂順流而行,遇險而止。比喻行止進退視境況而定。 宋 蘇軾 《答程天侔書》之一:“尚有此身,付與造物者,聽其運轉,流行坎止,無不可者。” 清 鬱植 《悲歌》:“流行坎止隨所如,入世那能量枘鑿。” |
|
發音 liú xíng kǎn zhǐ
釋義 流:水順勢流; 坎:低陷不平。 順流而行,遇險即止。比喻順利時出仁,遇挫時退隱。
出處 漢·賈誼《鵩鳥賦》:“乘流則逝,得坎則止。縱軀委命,不私與已。”
事例 舊管新收幾妝鏡,~一虛舟。 ★宋·黃庭堅《贈李輔聖》詩
用法 作謂語、定語;比喻行止進退視境況而定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