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目錄 中國雲南省西部湖泊,是著名風景區,湖面積246平方公裏,湖面海拔1980米,魚類豐富,面臨點蒼山。大理市在洱海 西岸 湖名。古稱 葉榆澤 。在 雲南省 大理市 、 洱源縣 間。因其形如耳得名。西匯 點蒼山 麓諸水,衝積為肥沃的 大理平原 。北納 西洱河 ,流出 大理市 ,匯合 漾濞江 ,註入 瀾滄江 。有“三島”、“四洲”、“九麯”之勝,是著名風景區。 清 唐孫華 《戲為友人代憶》詩之三:“ 洱海 何時到,南來路幾千。” 郭沫若 《東風集·<遊大理·洱海 月>》:“拾來 洱海 月,上有烏雲玷。” 雲南第二大湖。在大理市區北。面積53平方千米。斷層陷落而成。湖水由西洱河轉漾濞江入瀾滄江。西傍點蒼山。湖光山色,交相輝映。屬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 洱海 投訴電話大理州旅遊投訴電話:0872-96927
雲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871-460831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洱海 節慶活動大理是白族的主要聚居地,具有濃郁的民族風情。白族的節日和盛會多集中在每年的3-4月之間。
白族的三月街 每年農歷三月十五日至二十一日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又叫“觀音市”,是白族最盛大的傳統節日,在大理城西的蒼山腳下舉行。
節日期間,滇西各少數民族前來大理,進行物資交流和文藝體育盛會,共同歡慶節日,除此以外,還舉行賽馬、滇戲、花燈等各種活動。每天與會者多達數十萬,盛況極為空前。
白族繞三靈 每年夏歷四月二十三日至二十五日
繞三靈是大理白族最盛大的傳統歌舞節日,是白族人的狂歡節。屆時,大理、洱源、賓川、巍山等地的白族群衆,無論男女老少,身着盛裝,從四面八方成群結隊地來到蒼山洱海 ,人們載歌載舞,通宵達旦地遊行和祈禱。在大理有一句“繞三靈”的俗語:三日逛北,四日逛南,五日返傢園。
朝雞節 一月初一至十五
每年的朝雞節在賓川雞足山舉行。
耍海會 八月初八
每年的耍海會在大理纔屯舉行。
石寶山歌會 農歷七月末的三天
每年的石寶山歌會在石寶山石鐘寺舉行。
火把節 六月二十五
每年的火把節在白族屯寨舉行。
葛根會 一月初五
每年的葛根會在大理三塔寺內舉行。洱海 導遊圖洱海 特別提醒一般小船不去南詔風情島,通常途經金梭島、小普陀島、觀音閣然後返回。如果選擇包租小船,一定要註意安全,在夏秋之際,特別是蒼山出現"望夫雲"的時候,最好不要出遊。
既然來到了洱海 ,建議遊客最好能安排一點時間到附近的白族漁村看看,因為高原上的漁村本來就不多見,何況這裏還是白族漁村!上世紀50年代的那部電影《五朵金花》反映的就是這裏的生活。
洱海 美食白族人民的基本口味嗜酸、辣、甜、微麻。其烹調技法受漢族菜和佛教寺院菜影響較深。著名菜點很多,如:炒鍋魚、洗沙乳扇、大理餌、喜洲破酥糖招、活水煮活魚、柳條蒸肉等。烤茶是白族敬客食俗之一。茶水色濃味醉,別具一格。烤茶一般斟三道,俗稱“三道茶”。有“頭苦、二甜、三回味”的說法。婉梅、雕梅是白族婦女的傳統食品。
大理最好的餐廳大部分都集中在古城中,要品嚐大理美食可前往古城中的護國路,具有白族、藏族等少數民族特色的西餐咖啡廳在這裏隨處可見,還聚集着許多外國旅遊者。
在護國路上,許多餐館兼售中西餐,遊客可以品嚐到雲南風味的菜餚以及當地的白族菜,其中以擁有白族“三道茶”及藏族“酥油茶”而馳名海內外的太白樓堪稱代表,來這裏飲茶的外國人很多。
當然,古城吸引人的不僅僅是食物,更在於這裏的咖啡館和餐廳都提供了寧靜而輕鬆的氣氛,在這裏,人們可以聽着音樂,喝着冰啤,度過一個悠閑的下午。
提醒:幾乎所有的咖啡館都提供旅遊信息和訂票業務,有一些還備有自行車可供遊客租藉。
洱海 住宿去大理住宿有兩種選擇,一種是呆在下關,住星級酒店,如下關著名的漫灣酒店、蒼山飯店、金達酒店等,這裏是大理的政治、經濟中心,旅遊接待設施也相對完善。另一種就是住大理古城,這裏有傳統的白族民居,古城護國路上的許多私人旅館、招待所,都是由舊時民居改建而成,古色古香,很有韻味,自助遊客下榻這裏可以更好地體驗大理的民族文化。
大理古城住處推薦
大理古城國際青年旅館:大理古城博愛路181號(0872-2662418)。距離大理車站13公裏,可乘坐4、8路公交車在玉洱路下車即到。雙人標間(帶衛生間)50元一晚,二人間、三人間15元/床。有電視、公共厠所、公用浴室(24小時熱水)、自助洗衣房、自助廚房,租用自行車10元/天。還能代購機票、汽車票、索道票(去蒼山、感通寺)。
另外,遊客不妨試試大理喜洲的白族民居,或者洋人街旁的民宅,那裏都是領略當地民族風情的佳地,費用不貴,一般是20~40元/床位。洋人街有一傢韓國客棧,價格很適合旅遊者,10元/天。
提醒:以上所列參考房價均為淡季時的價格,旺季房價可能會翻倍,而且很可能沒有房間,最好提前預訂。
洱海 交通從古城去洱海 很方便,步行即可到,也可乘2路公交車(中巴),還可以打的或乘馬車(事先與車主談好價錢)。從下關到洱海 碼頭,可乘6路車或的士。
洱海 玩法泛舟
洱海 堪稱雲南省著名的高原湖泊,海拔1972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於大理市下關,面積為248平方公裏。從空中往下看,洱海 宛如一輪新月,靜靜地臥在蒼山和大理壩子之間。
洱海 共有3道、4洲、5湖、9麯,由於少受污染,湖水清澈,透明度高,自古以來一直被稱作“群山間的無暇美玉”。
洱海 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獻中曾被稱為“葉榆澤”、“昆彌川”、“西洱河”等。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於大理市下關鎮,形如一彎新月,南北長41.5公裏,東西寬3--9公裏,周長116公裏,面積251平方公裏。洱 海屬瀾滄江水係,北有彌苴河和彌茨河註入,東南江波羅江,西納 蒼山十八溪水,水源豐富,匯水面積2565平方公裏,平均容水量為28.2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處達20.5米.湖水從西洱河流出,與漾江匯合註入瀾滄江。
洱海 是大理風景區的主要風景資源,也是白族祖先最主要的發祥地。迄今為止,在洱海 及其周圍的山坡臺地上所發現的新石器時代遺址共達30多處。海東金梭島就是一個著名的新石器遺址。最近又發現雙廊玉幾島也是新石器時代和青銅器時代的重要遺址,除了出土大量生産生活用的石器、陶器之外尚有青銅器山字形格劍、銅柄鐵刃劍,以及鑄造這些兵器的陶範。由此可以推斷它或許還是古代白族先民治煉鑄造青銅器直至鐵器時代的生産基地。在這裏每個時代都有歷史的遺留,我們似乎可以聽到白族祖先從蒙味時代步步走嚮文明的足音。因此,也可以說:洱海 是白族的搖籃。
小普陀
在洱海 裏,小普陀可以說是“袖珍小島”。島雖然小,但名氣很大,在介紹大理的畫册中少不了有它。小普陀周長衹有200多米,全由石灰岩構成。它的形狀很像一顆圓形的印章,因此又叫海印。傳說洱海 裏面蛟竜很多,常常掀起狂風惡浪,這塊礁石就是觀音菩薩用來鎮住蛟竜的大印。大概是在明朝崇禎年間,附近的漁民損資在島上修建了一座兩層歇山頂的樓閣,在裏面供奉了觀音菩薩的塑像,因此老百姓就稱它為觀音閣。
小普陀東面洱海 岸邊有個叫白石麯的天然漁港,這裏陸續聚集成一個漁村,村名就叫海印村。海印村東靠玉案山的旗鼓峰,西臨洱海 。全村人口為400戶近2000人,全是白族。這裏僅有耕地60多畝,村民主要從事航運、出售建築沙石和捕漁業。他們保留着濃厚的白族傳統習俗。海印村與小普陀的距離衹有130米,村民們水性好,從村裏到島上不費力氣幾分鐘就可遊過去。在沒有使用機動船的時候,洱海 漁民們駛的船大的多是帆船,小的是用漿劃的“騾子船”。那時,海印村是很典型的洱海 漁村,村裏雖然竪起白墻青瓦的白族民居,但村前的港灣停滿了大大小小的船衹,船裏床椅鍋竈盆碗樣樣齊全,連豬雞也喂養在船上。船民們很少有時間住在寬敞明亮的四合院裏,他們終年航行在海上,船是他們成年流動的傢。每到傳統節日,小普陀就成了他們祭祀神靈、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在不普陀上看蒼山洱海 ,仿佛置身在白首老者托起的銀盤之中,心胸格外開闊。這裏為什麽叫普陀呢?普陀是梵文普陀珞伽山的縮寫,意思是小白花山或小花樹山,傳說是觀音在印度修行的地方。因此,凡是傳說中觀音顯聖地大都稱為普陀山,比如我國四大佛教名山之一的浙江普陀山就是。
大理佛教與中原有個共同的特徵,就是親近菩薩甚過親近佛陀。佛陀指的是佛教創始人釋迦牟尼,觀音有男相也有女相,洱海 小普陀裏供的是女相觀音。這是在硬與西雙版納和德宏一帶信奉的小乘佛教明顯的不同之處。
南詔風情島
與洱海 其他島嶼一樣,南詔風情島也是由石炭岩構成。島的四周要麽渚清沙白,要麽懸崖聳立。崖縫中長滿一叢叢緑色的仙人掌,還有濃蔭如傘的百年古榕樹。懸崖下溶洞很多,大的可以容納小木船,人稱“島中之海”,最大的一個溶洞叫蝙蝠洞,面積有60多平方米。群鳥棲息在溶洞頂或古樹上。白天,衣着豔麗的白族漁姑泛舟於波光樹影之間。這裏是洱海 風光最美的地方。
近年來,大理金島旅遊公司對這個島進行了全面開發,南詔風情島就是根據文化開發的內容命名的。目前島上發現新石器遺址和古墓葬,有石刀、石斧、石鑿、石網墜,以及銅柄刃、銅柄鐵刃刀、靴形鉞、陶範等多件文物出土。
如果乘遊艇從南面靠近小島,遊客首先見到的是近島礁石上的一組“洱海 的女兒”鑄銅雕塑。這是一立一臥的兩個漁女沐浴的形象,矯健而飄逸,與島上天然岩石“醉八仙”相呼應。
島上設有兩個碼頭,東部是主要碼頭大運碼頭,北部是輔助碼頭。大運碼頭可以一次停靠四艘大型遊船,碼頭面積達6600平方米。廣場上有“沙壹母”銅雕,背後是10根石柱,它們代表沙壹母的10個兒於,象徵人類的10種原始的勞作方式。這是根據《後漢書·西南夷列傳》>中的“九隆”神話為題材雕刻的。傳說在滇西哀牢山中,有一位叫沙壹的婦女,捕魚時觸木頭感而懷孕,生下10個兒子,最小的兒子與那塊木頭變成的竜很親近,名叫九隆,這是當時的土語“坐在背上的人”的意思。9個哥哥一起推他為王。後來,十兄弟就成了各民族的始祖。九隆神話在滇西一帶很有名氣,幾乎成了創世神話。
往西即到第二個廣場“雲南福星”廣場,中心有漢白玉觀音立式雕像。這是按照南詔大理國時存留下來的阿嵯耶觀音(或稱細腰觀音)造像雕成的,高17.56米,是目前世界上最高的漢白玉觀音雕像。““雲南福星”是美國學者海倫在其《雲南的觀音像》一書中對精美絶倫的大理觀音造像的贊譽。雕像西面是兩堵各長21米、高4.6米的浮雕墻,正面雕大理神話中觀音十八化的傳說,背面分別為綫刻貼金的“觀音授記細奴羅立國圖”(《南詔中興畫捲》>局部)和“蠻王禮佛圖”(《大理國張勝溫畫捲)局部)。
再往前是島上的主體建築南詔行宮,總建築面積8000餘平方米。建築風格以唐代建築為基調,融南詔、土蕃建築風格於一體,努力體現南詔時期多民族文化融合的時代特徵。這是一組多功能的建築,除供遊客吃住外,其建築風格、展品陳列、聲相展示等方面都是高水平的,是觀賞、休閑、娛樂的好去處。
島的西端是本主廣場,圍墻兩側墻體各放置四尊銅質的本主塑像,中間則是“中央本主”的鍛銅塑像,他就是被譽為本主之王的五百神王之首的段宗榜。廣場集白族文化的精華,讓遊客領略白族本主文化的風 采。
從島北部的碼頭出發嚮西可以到達蝴蝶泉,往北可以到達天生營或雙廊的白族漁村。 所在地區 雲南
面積 250.00平方公裏
深度 最大深度 23.00米
容積 30.0億立方米
成因類型 構造湖
英文名Erh Lake。亦作Erh Hai或Erhai。
中國雲南省西部湖泊。是滇西著名風景區。西臨點蒼山,山麓為大理平原。屬斷層湖。南北狹長如耳狀,故名。湖面海拔1,980公尺,面積246平方公裏。最深21公尺。湖水由下關市流出,匯合漾濞江註入瀾滄江。為淡水湖,魚類豐富,特産弓魚。 生態特徵 Ec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洱海 正在由貧中營養狀態嚮富營養化過渡,主要污染物有總懸浮物、耗氧物質、氮、磷、揮發性酸、硫化物等;年均水溫16.9℃;原有土著魚類20種,外來11種,從魚類優勢種群的變化情況看,從50年代至今,大致經歷了3次演替過程,50年代,魚類區係組成保持土著魚類結構特點,以大理裂腹魚、大理鯉、祀麓鯉、大眼鯉、再海四須䰾、油四須䰾等為主,年捕撈量750~1500t,70年代末,魚類優勢種群變成剋氏吻瑕虎魚、麥穗魚、史氏黃坳和興凱刺鰟鮍,80年代,魚類優勢種變成鯽魚,其産量占洱海 總漁獲量的70%左右,土著魚類産量急劇減少。
洱海 形似人耳,南北長,東西窄;當水位海拔1974m時,湖面積250km2,南北長42.5km,最大湖寬8.4km,平均湖寬6.3km,湖容量28.8億立方米;底質為粉沙和粘土;在入湖河口附近濱岸水域內主要是泥沙和大部淤積,深水區淤積的沉積物多為砂壤和帶腐殖質的褐色粘土;入湖河溪大小共117條,北面主要為彌苜河、羅時江、永安江,西部匯有蒼山十八溪水、南納波羅江,東有海潮河、鳳尾箐、玉竜河等小溪水匯入,出湖河流僅有西洱河。
洱海 是一個風光明媚的高原淡水湖泊,在古代文獻中曾被稱為“葉榆澤”、“昆彌川” 、“西洱河”、“西二河”等。水面海拔1972米左右,北起洱源縣江尾鄉,南止於大理市下關鎮,形如一彎新月,南北長41.5公裏,東西寬3—9公裏,周長116公裏,面積251平方公裏。洱海 屬瀾滄江水係,北有彌苴河和彌茨河註入,東南匯波羅江,西納蒼山十八溪水,水源豐富, 匯水面積2565平方公裏,平均容水量為28.2億立方米,平均水深10.5米,最深處達20.5米。 湖水從西洱河流出,與漾江匯合註入瀾滄江。 洱海 位於中國雲南省西部的蒼山東麓。以湖形如耳,浪大如海,故名。古稱葉榆澤,為斷陷湖。南北長約40千米,東西平均寬7~8千米,湖水面積約 246平方千米,蓄水量約 29.5億立方米。洱海 地區氣候溫和,年平均氣溫15.7℃,最高氣溫為34℃,最低氣溫為-2.3℃,湖水不結冰。年平均降水量1000~1200毫米。
湖面除接受大氣降水外,主要靠河流補給,從北面入湖的河流有彌苴河、羅蒔河、永安河;從南面入湖的有波羅河;西面有蒼山十八溪入湖。湖水平均深度15米,最深21米。湖水在下關經西洱河嚮西南流入漾濞江,再轉南註入瀾滄江。 洱海 魚類資源豐富,有弓魚、鯽魚、鯉魚和細鱗魚,其中弓魚最為有名,當地有魚魁之稱。湖産竜爪菜是白族人民喜愛的傳統菜。 洱海 西面有點蒼山橫列如屏,東面有玉案山環繞襯托,空間環境極為優美,“水光萬頃開天鏡,山色四時環翠屏”,素有“銀蒼玉洱”、“高原明珠”之稱。自古及今,不知有多高人韻士寫下了對其贊美不絶的詩文。南詔清平官楊奇鯤在其被收入《全唐詩》的一首詩作中描寫它“風裏浪花吹又白,雨中嵐影洗還清”;元代郭鬆年《大理行記》又稱它“浩蕩 汪洋,煙波無際”。凡此種種,不勝枚舉。洱海 氣候溫和濕潤,風光綺麗,景色宜人。巡遊洱海 ,島嶼、岩穴、湖沼、沙洲,林木、村捨,各具風采,令人賞心悅目。古人將其概括為“三島、四洲、五湖、九麯。” 大理一年四季風景如畫,在諸多風景名勝之中,以風、花、雪、月四景最為著名和引人入勝。關於風、花、雪、月四景,當地白族人民有一首世世代代傳誦的謎語詩,
詩曰:
蟲入鳳窩不見鳥(風),七人頭上長青草(花),
細雨下在橫山上(雪),半個朋友不見了(月)。
1962年1月,著名作傢曹靖華遊過大理之後,對大理的風、花、雪、月四景感慨萬千,賦留風花雪月詩一首:
上關花,下關風,下關風吹上關花;
蒼山雪,洱海 月,洱海 月照蒼山雪。
風:下關風,下關一年四季都有大風,有時風力達八級以上。關於下關的風,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蒼山斜陽峰上住着一隻白狐狸,她愛上了下關一位白族書生,於是化作人形和書生交往,他們相愛的事被洱海 羅荃寺的法師羅荃發現了,他不容他們在一起,便施法將書生打入洱海 。狐女為救書生,去南海求救於觀音,觀音給她六瓶風,讓她用瓶中的風將洱海 水吹幹以救出書生。當狐女帶着六瓶風回到下關天生橋時,遭到了羅荃法師的暗算,跌倒在地,打碎了五瓶風,於是大風全聚集在天生橋上,故下關風特別大。按科學的解釋,是因為蒼山十九峰太高,擋住了東西兩面的空氣對流,而蒼山斜陽峰和哀勞山脈的者摩山之間的下關天生橋峽𠔌僅為下關空氣對流的出口,所以下關的風特別大,尤其是在鼕春季節,行走在天生橋峽𠔌對着的街道上,大風吹的人站立不住。
花:上關花,上關位於大理蒼山雲弄峰之麓,是自唐代以來形成的拱衛大理的要塞。在關外花樹村有棵名“十裏香”的花樹,傳說為仙人呂洞賓所種,花大如蓮,每年開12瓣,潤年開13瓣,花色黃白相間,美麗誘人。花後之果殼黑硬,可做朝珠,因而又叫朝珠花。到清代晚期,由於遊觀的人太多,特別是官府的達官貴人到此賞花,都要當地白族群衆招待,人民忍受不了這種白吃負擔,於是把上關花坎了。據考證,上關花就是木蓮花,此花在大理境內到處都可以見到。
雪:蒼山雪,蒼山上的積雪為何千年不化,在大理民間流傳着一個美麗的傳說。相傳在古代,有一批瘟神在大理壩子中橫行霸道,使人民“十人得病九人亡”。有白族兩兄妹為拯救受苦人民,在觀音的指引下學法歸來,將瘟神都攆到了蒼山頂上,讓大雪凍死。為了讓瘟神永不復生,妹妹還變作雪神,永遠鎮住蒼山上的瘟神,於是蒼山雪人峰就有了千年不化的白雪。而實際上是因為蒼山海拔太高,山頂氣溫低的緣故。
月:洱海 月,每到農歷八月十五日的中秋節晚上,居住在大理洱海 邊的白族人傢都要將木船劃到洱海 中,欣賞倒映在海中的金月亮,天光、雲彩、月亮和海水相應在一起,形成一幅優美的圖畫。關於洱海 月,流傳最廣的是天宮公主下凡的故事。傳說天宮中有一位公主羨慕人間的美滿幸福生活,下凡到洱海 邊上的一個漁村,與一漁民成婚。公主為了幫漁民們過上豐衣足食的生活,就把自己的寶鏡沉入海底,把魚群照得一清二楚,好讓漁民們能打到更多的魚。從此,寶鏡就在海地變成了金月亮,放着光芒,照着世世代代的捕魚人,於是成了“洱海 月”,供人觀賞。 三島、四洲、五湖、九麯 Mishima, four continents, five lakes, nine 三島:金梭島,玉幾島、赤文島;
四洲:青莎鼻洲、大鸛淜洲、鴛鴦洲、馬濂洲;
五湖:太湖、蓮花湖、星湖、神湖、渚湖;
九麯:蓮花麯、大鸛麯、潘磯麯、鳳翼麯、羅蒔麯、牛角麯、波麯,高莒麯,鶴翥麯。 交通
從大理古城去洱海 很方便,步行即可到達,也可乘2路公交車(中巴),還可以打的或乘馬車(事先與車主談好價錢)。從下關到洱海 碼頭可乘6路車或的士。
景點票價
洱海 遊船82元(含白族三道茶),大理洱海 景點門票價格:142元/人(已含南詔風島的50元)。 Er Hai
洱海
Er Hai
雲南省第2大湖。古稱葉榆澤、昆彌川、昆明池、西洱海 等。位於蒼山東側,因湖形南北狹長,形如人耳,風浪大如海而得名。為新生代斷層陷落湖泊。湖水清澈而深邃,當湖泊水位為1925米時,平均水深12~15米,最深處21.6米。南北長40.5公裏,東西最寬約9公裏,面積235平方公裏,總容量約30億立方米。 註入洱海 的河流,北有彌苴河、羅蒔江;南有波羅江;西有蒼山十八溪。由唯一出口西洱河經漾濞江匯入瀾滄江。洱海 為灌溉、養魚、發電、防洪等提供了有利條件。洱海 魚類較多,弓魚為其特産,有“魚魁”之稱,但現已瀕臨滅絶。出口西洱河天然落差大,坡陡流急,水量年中分配較山區性地表河流均勻,加之位置適中,開發梯級電站條件優越。20世紀70年代已修建了一、二級水電站,三級水電站完工後,所發電力除供大理州使用外,並可輸至滇中。洱海 中有金梭、赤文和玉兒3島及青沙鼻、大鸛□、 鴛鴦、馬簾等洲。喜洲附近有巨大沙嘴,其上建有湖心亭。洱海 波光粼粼,與其西側積雪的蒼山交相輝映,景色秀麗。
(陳永森 王霞斐)
n.: the Erhai Lake n. Lac Er (dans le Yun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