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 > 津粳雜4號
  津粳雜4號(粳優3號)是天津市農科院雜粳中心於1998年組配成功的雜粳新組合,該組合在京津冀做春稻種植,全生育期175天左右,株高115釐米左右,每穗總粒數190粒,結實率85%左右,千粒重26剋左右。經天津市植保所做稻瘟病抗病性鑒定,結果表明,粳優3號對苗瘟、葉瘟和穗頸瘟表現抗病。經農業部稻米及製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該組合有九項指標符合部頒優質米一級規定,二項指標符合部頒優質米二級規定;綜合評判符合《優質稻穀》2級標準。該組合自2000年至2002年連續三年參加天津市春稻區試和生産試驗,産量年年位居參試品種第一,一般可較常規稻增産100公斤左右。該組合已於2002年12通過天津市審定。該組合在京津冀稻區將有較好的應用前景,在蘇北、皖北、魯南作為早熟、優質水稻品種也將具有較大利用價值。
  主要特點
  1、熟期在京津冀稻區略長,屬於晚熟春稻品種,應註意早播早插,並控製氮肥用量不超過60斤尿素,尤其註意孕穗6期後不再追施氮肥以防貪青遲熟。熟期較適宜在蘇北、皖北、魯南、豫中做早熟早上市(10月1日前新米可上市)水稻品種應用,生育期可較豫粳6號、早豐9號、武育粳3號,提早半個月左右,全生育期135天左右。
  2、米質優良。該組合外觀米質優良,可達國標優質二級標準,食味更優,米飯外觀光澤油潤,口感粘筋適度,略優於津粳雜2號(粳優1號)。
  3、産量優質顯著。在天津市春稻區試和生産試驗中,産量可較對照增産20%左右。大面積畝産可達650公斤,良種良法配套可達750公斤/畝以上,可較同熟期的常規稻增産15%左右。
  4、株型較優,熟色熟相優。該組合前期長勢茁壯,抽穗後穗大粒多,有兩段灌漿現象,結實率高,籽粒飽滿,稻穀金黃,熟色熟相佳。
  5、抗逆性強。該組合抗稻瘟病、耐旱耐寒,抗倒伏。
  6、該組合較感條紋葉枯病,輕感稻麯病和二化螟。
  栽培技術要點
  1、種子處理。用浸種靈、菌蟲清或其它有效藥劑浸泡防治幹尖綫蟲病和惡苗病。
  2、培育壯秧。無論濕潤育秧還是旱育秧,秧田用種量約為常規稻種的1/3至1/2。
  3、插足基本苗。在京津冀稻區插秧密度一般在9×4寸,每穴2苗左右。
  4、肥水管理。施足底肥,並配以較多的磷、鉀肥,追肥以尿素為主,幼穗分化6期(劍葉與倒二葉葉枕持平之時期)後不再追肥。水漿管理註意分蘖期後期及時擱田,齊穗後灌漿期切忌大水長期浸泡,應註意幹濕交替。
  5、防治條紋葉枯病。該組合較感條紋葉枯病,抗性水平優於90-3,與中作17持平,防治條紋葉枯病是該組合最關鍵的技術栽培措施之一。秧田期,揭膜後至插秧前用吡蟲啉混合撲虱靈或使用其它有效藥劑噴藥2次,間隔期15天左右。插秧返青後用吡蟲啉混合撲虱靈或使用其它有效藥劑噴藥2次,間隔15天左右,噴藥時註意噴施埂邊、溝邊的蘆葦等雜草以盡可能降低傳毒媒介的基數。若因防治不及時導致條紋葉枯病發病較重時可施用病毒靈或其它有效藥劑予以緩解。
  6、註意防治稻麯病和二化螟。稻麯病防治一般在始穗前7天(約在孕穗7期)和齊穗後用加倍藥量的井岡黴素防治兩次。
  7、其它栽培技術措施同一般常規粳稻品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