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江蘇 >蘇州 >蘇州市區 > 洞庭東山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洞庭東山聯繫方式郵編:215100
  電話:0512-66283821洞庭東山投訴電話蘇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512-65223377
  江蘇省旅遊投訴電話:025-8341818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洞庭東山景區榮譽東山是"江蘇省歷史文化名鎮",除擁有秀麗的太湖山水風光外,全鎮猶以被世人稱之為"塑聖"的雷潮夫婦所塑的古紫金奄、享有"江南第一樓"美譽的雕花樓為代表的20多處省、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另有保存完好的、以明清古建築群為主(以陸巷古村為代表)的多處古街、古村及其與之相配襯的古樹名勝古跡。洞庭東山門票價格景點價格(元/人)
  雕花樓45
  啓園45
  惠和堂20
  雨花勝境25
  三山島45
  紫金庵20
  快艇(陸巷古鎮—三山島)180元/船(9人)(來回接送)
  洞庭東山節慶活動臺閣是蘇州東山獨特的民間藝術,約源於清代,盛於民國年間,一般均現於城隍廟會出行中,非常吸引觀衆。舊時,東山鎮幾乎村村都有臺閣,每年至春暖三月便開始出臺閣,當時東山有上百衹臺閣,衹衹獨具匠心,道具又頗具特色,稱之為“出彩”。
  洞庭東山開放時間景區全天開放,各景點開放時間:8:00~16:30洞庭東山最佳旅遊時間春秋季節很合適,金秋十月更是各種瓜果成熟的季節,可以一飽口福,當然這個時候人也是非常的擠。洞庭東山導遊圖洞庭東山交通圖洞庭東山特別提醒提醒:正宗的碧蠃春東山每年出産不多,現在全國市場上的碧蠃春茶葉估計有90%的數量是假冒的。
  鑒別碧蠃春:1、外型:顔色碧緑,有白色絨毛,形狀蜷麯細小,開罐時,有特別的香味;2、以60攝氏度的溫水倒入透明杯中,再放入碧蠃春,則茶葉徐徐沉入杯底,無一葉茶葉浮起,沉在杯底的茶葉作分散狀,不是緊奏的聚在一起,另外,茶水清澈見底,無一絲混濁的現象;3、茶水入口後,舌間有自然的甜味回味在口中,若無,肯定是假的,絶對無澀味現象!4、千萬不要相信防偽商標!洞庭東山美食萬頃太湖有三寶:銀魚、白蝦和梅鱭,廣受遊人贊譽。除此之外,白沙枇杷、烏紫楊梅、銀杏、板慄和碧蠃春茶等均是東山特産。洞庭東山住宿東山有寧電賓館、東閔賓館、東盛飯店、東山大酒店、洞庭飯店、洞庭老旅社、洞庭新旅社等十多傢飯店招待所,基本集中在東山鎮上。
  另外:東山賓館有4星以上標準,雕花樓賓館是挂牌2星,賓館內的“雕花樓”是著名景點。洞庭東山購物購物:在這裏可以品嚐風味獨特的太湖船菜,還可以買一些碧蠃春茶、白沙枇杷、楊梅等饋贈親友。洞庭東山交通從火車站坐502路到終點站東山下(每20分鐘一班,行車時間100分鐘,票價4元);從“好又多”南門店坐62路到終點站東山下(每20分鐘一班,行車時間80分鐘,票價4元)。東山鎮到陸巷古村,乘坐環山綫旅遊小巴(車內滿座開車,行車時間30分鐘,票價2元)。洞庭東山玩法“驢友”上島,既可乘腳踏三輪車及快艇等飽覽湖光山色,亦可遊雕花大樓、陸巷古村、雨花勝境、啓園等景觀。面對浩如煙海的太湖,靜靜坐着享用中國十大名茶之首的碧蠃春,乃人生之樂也。東山月月有花,季季有果,天天有魚蝦。玩纍了,可到山水度假村、東山國賓館等高檔賓館吃湖鮮,也可在農民傢,溫一壺黃酒,大啖現燒現煮的白水魚、白米蝦和銀魚。夜枕太湖波濤,動中有靜,亦為一樂。
  東山是延伸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與洞庭西山、光福鄧蔚等72峰交匯而成綺麗寬廣的太湖風景區。東山歷史悠久,歷代不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都曾來此遊樂憩息,留下衆多名勝古跡。東山市鎮大街東西兩端至今猶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兩側有34條古弄小巷。鎮上有保存完好的仿古雕花樓,依山傍水的席傢花園,明代住宅建築楠木廳等。市鎮四周,處處有觀光遊覽景點,如紫金庵的彩塑羅漢、古村陸巷的明清古建築、碧蠃峰下的靈源寺等。東山風物清嘉,還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漁米鄉,盛産50多種土特産品,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蠃春茶”,聲名久遠的“白沙枇杷”,以及洞庭紅桔、太湖蒓菜和太湖三寶等。
  雨花勝境是東山歷史最悠久,風光最秀麗,面積最大的遊覽勝地。景區占地500畝,遊徑7500米,可直達莫釐峰頂。景區內現在存有一百多株樹齡均達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並還保存由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跡。雨花勝境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的歷史博物館。
  雨花景區的“雨花”一名來源於明代,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雨花”之名由此而生。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現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古宅、唐宋詩廊、明代雙泉、八駿奔馳、宋橋明嘰、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雨花禪寺、醉墨樓等十餘景。
  陸巷古村位於後山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裏,建於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築,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葑山寺位於東山西南部的竜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築石竜頭鎮妖而得名。島上風光秀麗,古跡衆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築及古炮臺、千年石龜、石竜頭等古跡。
  文德堂建於清光緒31年,為清代大戶之傢第宅代表。占地1500平方米,有門廳、前廳、中堂和後樓四進組成,左右軸綫上有復廊、備弄、庭院等。整座建築梁畫棟,富麗堂皇,有東山雕花樓第二之稱。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樓原為東山富商金錫之私宅,建於民國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萬銀元,折合黃金3741兩。全樓建築磚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繪、泥塑、鋪地藝術巧奪天工,雕刻精緻,精美絶倫,且“無處不雕,無處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樓”之譽。“藏寶閣、神秘暗道、孩兒蓮”是景區的神奇景觀,進門有寶、伸手有錢、腳踏有福、擡頭有壽、回頭有官、出門有喜”是大樓的精華。有詩贊:“此樓應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紫金庵始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廢後復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歷史。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婦作品‘各顯妙相,呼之欲出”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大殿三尊如來佛,形製古樸,在同類塑像中所少見。觀音像神情安詳莊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熱。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於世。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羅漢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産。
  三山島,位於太湖之中,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裏,世人稱“小蓬萊”。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構成了一組美麗奇異的湖島風光。三山島奇峰突兀,異石成趣,有著稱於吳中第一奇峰之板壁峰,以及生肖石、牛背石、白貓石、金雞石、瀑布石、彌勒佛石都是名聞遐邇的奇峰異石。
  三山島發現並挖掘一萬二幹年以前的舊石器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稱之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潔靜的農傢旅館和田園風光,使你如臨世外桃源.
  啓園,俗稱席傢花園,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1984年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該園藏山納湖,步移景易,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麯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又二蜂,波邊三萬六千頃的粗獷氣魄,“柳毅井”、“康熙皇帝禦碼頭、古楊梅樹”為園內三寶。廳堂軒榭,廊肋齋館,花徑麯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園內闢有東山方志名人館、康熙皇帝到東山史料陳列室、歷史文化碑廊等。
  軒轅宮坐落於楊灣古街,景色秀麗,環境幽雅,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軒轅宮始建於元朝,內有明吳門畫傢文徵明《東西兩山圖)及明大學士王塞《洞庭兩山殿》等石刻精品。軒轅宮大殿建築為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外觀飛譫翹角、百竜商瞻、琵琶撐;內殿楠木柱斷梁結構,是古鎮東山建築歷史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現殿內供奉軒轅皇帝石刻像。
  裕德堂位於古鎮中部古街上,始建於清代中期,原係江淮????商周氏所建。主軸綫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築。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煉,雕刻精緻,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宅內闢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明式黃花梨古典傢具”成的古物展覽館。
  東山賓館是一座具有準際五星級標準的國賓館,擁有雍榮華貴的總統樓、別墅樓、度假休閑型套房、豪華套房及標準問,大,小中西餐廳23個,其中最大宴會廳可同時容納近400人就餐。國際會議中心設有同聲翻譯,可同時容納500多人。賓館各類娛樂設施齊全,擁有保齡球、恆溫衝浪遊泳池、歌舞廳、室內網球場及風靡全球的旱地雪橇等娛樂項目。賓館東與浩瀚太湖相毗連,南與蒼翠群山相連接,面湖背山、景色怡人,是商務會議、遊泳度假的最佳場所。
No. 2
  洞庭東山,又稱東洞庭山,俗稱東山。東山是延伸於太湖中的一個半島,三面環水,萬頃湖光連天,漁帆鷗影點點,與洞庭西山、光福鄧蔚等72峰交匯而成綺麗寬廣的太湖風景區。 東山歷史悠久,歷代不少帝王將相、文人雅士都曾來此遊樂憩息,留下衆多名勝古跡。東山市鎮大街東西兩端至今猶存近千米的石板古街,兩側有34條古弄小巷。鎮上有保存完好的仿古雕花樓,依山傍水的席傢花園,明代住宅建築楠木廳等。市鎮四周,處處有觀光遊覽景點,如紫金庵的彩塑羅漢、古村陸巷的明清古建築、碧蠃峰下的靈源寺等。 東山風物清嘉,還是名副其實的花果山、漁米鄉,盛産50多種土特産品,其中最負盛名的是我國十大名茶之一的“碧蠃春茶”,聲名久遠的“白沙枇杷”,以及洞庭紅桔、太湖蒓菜和太湖三寶等。
  雨花勝境是東山歷史最悠久,風光最秀麗,面積最大的遊覽勝地。景區占地500畝,遊徑7500米,可直達莫釐峰頂。景區內現在存有一百多株樹齡均達百年以上的名貴古木,故又稱東山森林公園。並還保存由二十多處唐宋元明清的名勝古跡。雨花勝境是一座集東山古代建築藝術、雕刻藝術、書法藝術的歷史博物館。
  雨花景區的“雨花”一名來源於明代,時山塢中滿栽桃林,每至春末,花瓣飄落,似花雨從天而將。“雨花”之名由此而生。景區內共有十八處景觀,現已建成並對外開放的有觀景草坪、洞庭軒古宅、唐宋詩廊、明代雙泉、八駿奔馳、宋橋明嘰、印心石屋、榮陽探幽、環清勝跡、雨花禪寺 、醉墨樓等十餘景。
  陸巷古村位於後山太湖邊,為明代正德年間宰相王鏊的故裏,建於南宋,因村中有六條古巷而得名。村中現保存有解元、會元、探花三座明代牌樓和明代古街、古弄及30多幢明清建築,為江南少有的明清建築博物館。
  葑山寺位於東山西南部的竜頭山上,其山原名葑山,因明初時太湖中有妖作怪,山上築石竜頭鎮妖而得名。島上風光秀麗,古跡衆多,現有葑山寺,十二生肖石、路公祠、蛇王殿等明清建築及古炮臺、千年石龜、石竜頭等古跡。
  文德堂建於清光緒31年,為清代大戶之傢第宅代表。占地1500平方米,有門廳、前廳、中堂和後樓四進組成,左右軸綫上有復廊、備弄、庭院等。整座建築梁畫棟,富麗堂皇,有東山雕花樓第二之稱。
  雕花樓原名春在樓,典出蘇州清代詩人俞樾名句“花落春仍在”。大樓原為東山富商金錫之私宅,建於民國11年,三年而成,花了17萬銀元,折合黃金3741兩。全樓建築磚雕、木雕、金雕、石雕、彩繪、泥塑、鋪地藝術巧奪天工,雕刻精緻,精美絶倫,且“無處不雕,無處不刻”,享有“江南第一樓”之譽。“藏寶閣、神秘暗道、孩兒蓮”是景區的神奇景觀,進門有寶、伸手有錢、腳踏有福、擡頭有壽、回頭有官、出門有喜”是大樓的精華。有詩贊:“此樓應是天上有,人間哪得幾回聞”。
  紫金庵始建於梁陳時期,唐貞元年間廢後復建,至今已有1400的多年歷史。大殿左右兩壁十六尊泥塑彩繪羅漢像,相傳為南宋雕塑名手雷潮夫婦作品‘各顯妙相,呼之欲出”堪稱古代雕塑藝術精華。大殿三尊如來佛,形製古樸,在同類塑像中所少見。觀音像神情安詳莊嚴,有唐塑“吳帶當風”之熱。殿內“慧眼”“華蓋”“經蓋”三寶著稱於世。羅漢群像等彩繪裝鑾工藝精湛,是清朝蘇州塑物彩畫方面的代表作品。世人稱紫金庵泥塑彩繪羅漢為“天下羅漢二堂半”之一堂,是我國雕塑美術史上的文化遺産。
  三山島,位於太湖之中,距東、西兩山均隔三公裏,世人稱“小蓬萊”。全島北山、行山、小姑山三峰相連;島邊嶧山、厥山、矗墅山、群島羅列,構成了一組美麗奇異的湖島風光。三山島奇峰突兀,異石成趣,有著稱於吳中第一奇峰之板壁峰,以及生肖石、牛背石、白貓石、金雞石、瀑布石、彌勒佛石都是名聞遐邇的奇峰異石。
  三山島發現並挖掘一萬二千年以前的舊石器和古脊推動物化石遺址,稱之三山文化,證明太湖流域同樣為中華民族發祥地。島上常年花果不斷,潔靜的農傢旅館和田園風光,使你如臨世外桃源。
  啓園,俗稱席傢花園,席氏為紀念其祖上在此迎候康熙皇帝而興建,1984年被國務院批準列為太湖風景名勝區主要景點之一,為江南少有的山麓湖濱園林,該園藏山納湖,步移景易,既融蘇州園林小巧玲瓏,麯折幽深的藝術特色,又具脈接七十又二蜂,波邊三萬六 千頃的粗獷氣魄,“柳毅井”、“康熙皇帝禦碼頭、古楊梅樹”為園內三寶。廳堂軒榭,廊肋齋館,花徑麯橋,散落其間,與天然山水渾然一體,風光旖旎,令人心曠神怡。園內闢有東山方志名人館 、康熙皇帝到東山史料陳列室、歷史文化碑廊等。
  軒轅宮坐落於楊灣古街,景色秀麗,環境幽雅,湖光山色盡收眼底。軒轅宮始建於元朝,內有明吳門畫傢 文徵明《東西兩山圖)及明大學士王塞《洞庭兩山殿》等石刻精品。軒轅宮大殿建築為典型的元代建築風格,外觀飛譫翹角、百竜商瞻、琵琶撐;內殿楠木柱斷梁結構,是古鎮東山建築歷史最早,保存最為完好的古建築。現殿內供奉軒轅皇帝石刻像。
  裕德堂位於古鎮中部古街上,始建於清代中期,原係江淮????商周氏所建。主軸綫上有門樓、花廳、住樓和書樓等建築。其花廳用料講究裝飾洗煉,雕刻精緻,有“江南第一花廳”之譽,宅內闢有“石雕百獅”、“石刻米芾帖”、“明式黃花梨古典傢具”成的古物展覽館。
  東山賓館是一座具有準際五星級標準的國賓館,擁有雍榮華貴的總統樓、別墅樓、度假休閑型套房、豪華套房及標準問,大,小中西餐廳23個,其中最大宴會廳可同時容納近400人就餐。國際會議中心設有同聲翻譯,可同時容納500多人。賓館各類娛樂設施齊全,擁有保齡球、恆溫衝浪遊泳池、歌舞廳、室內網球場及風靡全球的旱地雪橇等娛樂項目。賓館東與浩瀚太湖相 毗連,南與蒼翠群山相連接,面湖背山、景色怡人,是商務會議、遊泳度假的最佳場所。
  洞庭東山概述
  洞庭東山位於蘇州郊外40公裏的太湖之群,是一個典型的江南古鎮,東山是伸展於太湖東首的一座長條形半島,因其在太湖洞山與庭山以東而得名洞庭東山,也稱為東洞庭山,古稱莫釐山、胥母山。主峰莫釐峰是太湖72峰中第二大峰,海拔293.5米,其山脈呈魚竜脊背狀,綿延起伏,氣勢雄偉。東面與渡村鎮相接,其餘臨湖。西與西山島、南與浙江湖州、東南與吳江隔湖相望。東山鎮還轄有太湖中三山、澤山、厥山、連柱山、南劍壺、北劍壺、餘山、小浮子山、孤亭、餘洲、小雷山等大小島嶼11個。
  洞庭東山民敦物阜。豐富的資源藴含了衆多的名優花果特産,諸如名茶碧蠃春、白沙枇杷、烏紫楊梅、大佛手白果、水晶石榴、水蜜桃、牛心柿、青梅、柑桔、白核棗、李等等,素有“洞庭十八熟”之彥。還有聞名於世額太湖三寶(三白),即白魚、白蝦、銀魚以及白毛金爪的太湖大閘蟹、太湖水晶蝦、青蝦等等。
  東山鎮是典型的江南古鎮,蘇州市旅遊名鎮。自古以來,它就以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秀美的湖光山色,以及衆多名勝古跡、珍貴文物,使人流連忘返。
  東山風景名勝旅遊區,是1982年國務院公佈的第一批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之一,為太湖風景名勝13個景區之一,是以花果叢林、自然風光和元、明、清古建築,以及有長江流域古文化的三山島舊石器時代遺址等衆多山水風景和悠久人文歷史景觀的旅遊勝地。
  遠古時代,這裏就有人類居住。三山島舊石器時代古人類文化遺址的發現,可知1萬餘年前這裏就已有人跡。迨夏禹治水,底定震澤傳為美談。春秋時期,這裏就已是吳王及其權貴的遊獵娛樂場所。唐、宋、元、明、清的歷代大官僚、大商人、大財主都在東山大興土木,建造了為數衆多的廳堂、樓臺等豪華建築,並形成了衣冠禮樂、博彩人文的大邑之風和衆多的名勝景觀、文物古跡,吸引着歷朝文人名士邀遊覽勝。
  清之前,東山名勝景點雖遍及全境,但嚮無景名。直至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翁?《縣區志》中纔有首舉“東山十景”:豐圻探梅、武峰桃浪、白沙盧橘、葑山?荷、翠峰鬆徑、仙嶠楓葉、化竜飛泉、寒山落照、菱湖秋月、莫釐積雪。至乾隆五十年(1785)曾任太湖廳司李程思樂(字前川、漢陽人)又記太湖名勝雲“東山八景”:莫釐遠眺、西塢閑行、蓼溪桑市、葑山荷坊、秋街玩月、翠峰登高、長崎探梅、太湖歸帆。
  兩者相距不足百年,而景觀已有不同。今又歷200餘年的悠長歲月,滄海桑田,變化甚大,有的已不存,有的已變換,有的為新增。今日東山名勝景點已有很大發展,現有九大景區:莫釐峰景區、紫金庵景區、竜頭山景區、楊灣景區、長圻景區、三山島景區、陸巷景區、濱湖景區、市鎮景區,37處景點:莫釐峰、雨花禪院、雨花勝境、紫金庵、西塢閑行、葑山寺、蛇王廟、路文貞公祠、楊灣古街、軒轅宮、明善唐、靈源寺、震澤底定橋、長圻咀、銅鼓山、碧雲洞、三山島、陸巷古村、含𠔌山、化竜池、王鏊墓、東山賓館、啓園、柳毅井和白馬廟、餘山島、濱湖風光、雕花大樓、將軍街、洞庭苑、,2000年到東山旅遊者達到60萬人次。
  尤其值得驕傲的是:1985年春,太湖中隸屬東山鎮的三山島,發現了一處舊石器時代遺址。同年12月發掘石製品5263件。這是在長江下遊地區的首次發現,這填補了我國舊石器文化分佈上的空白,把長江三角洲地區特別是太湖地區的人類歷史,從新石器時代推前至舊石器時代,並為這一地區的史前考古學和第四紀地質學的研究、提供了有價值的材料,史學界有人稱為“三山文化”。中國考古學家陳淳、張祖方、王閩閩、石泉森等為此撰寫報告。“三山文化”的問世,使得原本碧水青山的洞庭東山,更為錦上添花,馳名中外。
包含詞
洞庭東山圖洞庭東山圖軸
洞庭東山紫金庵洞庭東山軒轅宮
洞庭東山明善堂洞庭東山文德堂
洞庭東山莫裏峰洞庭東山響水澗
洞庭東山法海寺洞庭東山雨花勝境
洞庭東山靈源小區洞庭東山陸巷古村
元趙孟頫洞庭東山圖洞庭東山·陸巷古村
洞庭東山·軒轅宮洞庭東山·明善堂
洞庭東山·文德堂洞庭東山·法海寺
洞庭東山·響水澗洞庭東山·莫裏峰
洞庭東山.雨花勝境洞庭東山·靈源小區
洞庭東山·紫金庵洞庭東山啓園席傢花園
乙醜中秋與山僧數輩自虎邱靈岩泛太湖登洞庭東山曰翠峰望湖中群山高下出沒如大圓鏡見百千萬億青蠃髻然瑰瑋絶特蓋入眼未之見恨風作不能過西山睹林屋洞天之勝然已得其彷佛矣洞庭東山·啓園(席傢花園)
分類詳情
洞庭東山·明善堂洞庭東山·軒轅宮洞庭東山·陸巷古村
洞庭東山·紫金庵洞庭東山.雨花勝境洞庭東山·文德堂
洞庭東山·啓園(席傢花園)洞庭東山·莫裏峰洞庭東山·響水澗
洞庭東山·靈源小區洞庭東山·法海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