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詩人: 白玉蟾 Bai Yuchan
帆腹膨脝飽北風,一彈指頃萬山空。 天垂九馬層雲外,人在孤鴻過影中。 夙世曾遊銀世界,飛精復謁水精宮。 湖神波吏須相識,吾在神霄舊有功。 |
|
詩人: 李燾 Li Dao
鏡面千頃闊,修眉一帶橫。 湖深有竜蟄,山靜少人行。 似與真仙約,都無世俗情。 鳥啼猿叫歇,軒樂有餘聲。 |
|
廣阔的庭院。《莊子·天運》:“帝張《鹹池》之樂於洞庭之野。” 成玄英 疏:“洞庭之野,天池之間,非 太湖 之 洞庭 也。” 三國 魏 曹植 《七啓》:“爾乃禦文軒,臨洞庭。” 宋 蘇軾 《坤成節集英殿教坊詞·教坊緻語》:“洞庭九奏,始識《鹹池》之音;靈嶽三呼,共獻後天之祝。” |
|
湖名。即 洞庭湖 。《韓非子·初見秦》:“ 秦 與 荊 人戰,大破 荊 ,襲 郢 ,取 洞庭 、 五渚 、 江 南。” 唐 韓愈 《嶽陽樓別竇司直》詩:“ 洞庭 九州間,厥大誰與讓?” 清 葉廷琯 《鷗陂漁話·莪州公詩》:“ 洞庭 春水添新漲,好看雙飛返故林。”參見“ 洞庭湖 ”。 |
|
湖名。 太湖 的別名。《文選·左思<吳都賦>》:“指 包山 而為期,集 洞庭 而淹留。” 劉逵 註引 王逸 曰:“ 太湖 在 秣陵 東,湖中有 包山 ,山中有如石室,俗謂 洞庭 。”參見“ 太湖 ”。 |
|
山名。在 江蘇省 太湖 中。有東西二山,東山古名 莫釐山 、 胥母山 、 元 明 後與陸地相連成半島。西山即古 包山 。 |
|
洞庭居委會, 洞庭社區 洞庭村 洞庭街道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