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剋菲勒財團(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剋菲勒傢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製金融機構,把勢力範圍伸嚮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創始人約翰.·洛剋菲勒以石油起傢,1863年在剋利夫蘭開辦煉油廠,1870年以該廠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準(原譯美孚)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額利潤,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産總額在1935年僅66億美元,至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長了11.5倍。其後又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産總額增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傢,其中有8傢屬於洛剋菲勒財團。
洛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製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余家金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製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車、食品、航空運輸、電訊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製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裏埃塔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斯佩裏·蘭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梅隆財團共同控製)等。洛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製着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傢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組織國傢同美國壟斷資本展開了針鋒相對的鬥爭,給洛剋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采取各種措施輓回這種不利的局面。首先參與美國國內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獲得阿拉斯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萬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油田。它還滲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嚮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裏占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着美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剋菲勒基金會、洛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嚮教育、科學、衛生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剋菲勒財團80年代以來,經濟實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為摩根財團所超過。主要是因為美國財團互相滲透,洛剋菲勒財團所屬的大企業如埃剋森公司等和大銀行如大通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團的滲透而成為共同控製的企業。
一方面,他創建的標準石油公司,在巔峰時期曾壟斷全美80%的煉油工業和90%的油管生意。另一方面,洛剋菲勒篤信基督教,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秉承“在全世界造福人類”的宗旨,捐款總額高達5億美元。
這種看似相互衝突的精神狀態,使洛剋菲勒的創業史在美國早期富豪中頗具代表性:異常冷靜、精明,富有遠見,憑藉獨有的魄力和手段,一步步建立起龐大商業帝國。洛剋菲勒說:“如果把我剝得一文不名丟在沙漠的中央,衹要一行駝隊經過——我就可以重建整個王朝。”
16歲的洛剋菲勒在美國俄亥俄州的一傢幹貨店當職員,每星期賺5美元。19歲,他下海經商,倒賣𠔌物和肉類。從這時起,洛剋菲勒將每一筆收支記錄在册,甚至不漏掉一個便士的慈善捐款。經過三年積纍,22歲的洛剋菲勒進入石油業,並於1870年創建標準石油公司。
此時,洛剋菲勒已不滿足這種儲蓄式的創富速度,1882年,他開創了史無前例的聯合事業——托拉斯。這個極易聚集財富的結構使標準石油兩年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石油集團企業。洛剋菲勒成了蜚聲海內外的“石油大王”。標準石油公司最後定名為美孚石油公司。1910年,洛剋菲勒的財富已達10億美元。好景不長,第二年美國最高法院便裁定解散托拉斯。
儘管巨大財富引起社會的警惕,洛剋菲勒本人卻還是那個虔誠的基督徒,嚴格遵循浸禮會的教條生活——不得喝酒、抽煙,甚至跳舞。與一般意義上的富翁習性不同,洛剋菲勒對購買法國莊園或蘇格蘭城堡無甚興趣,也不屑於購買藝術品、遊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一生沉溺的愛好衹有騎馬。
1897年,從標準石油公司退休後,洛剋菲勒專註於慈善事業。中國在洛剋菲勒基金會的其海外投資中獨占鰲頭。衆所周知的是,北京協和醫學院是洛剋菲勒基金會在中國最大、最著名的一項事業;鮮為人知的是,周口店“北京人”的挖掘和考古工作,洛剋菲勒基金會從一開始就參與其中。
不過,作為在中國最具知名度的老牌美國資本傢,洛剋菲勒這個名字一度成為資本主義劣根性的代名詞。在改革開放之初,他所代表的美國個人創富史在中國媒體的描述中得以展現,並循序漸進地輔助了中國新一代財富觀的形成:在社會生活中,財富以及合法創造財富的能力理應獲得正當的尊重。
如果約翰·d·洛剋菲勒(1839~1937)還在世,他的身價折合成今天的美元約有2000億—根據2003年的《福布斯》億萬富翁排行榜,當時世界首富比爾·蓋茨的身價為407億美元。漫步紐約街頭,你隨處可以體味洛剋菲勒傢族過往的輝煌:摩根大通銀行、洛剋菲勒中心、洛剋菲勒基金會、現代藝術博物館、在生命科學領域位居世界前列的洛剋菲勒大學。甚至青黴素能夠普及成為一種通用藥品,也同洛剋菲勒及其傢族大有淵源。老洛剋菲勒的遺産依然支配着世界石油産業,他本人也堪稱今天無所不在、無所不能的西方石油工業的人格化象徵。
1859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的第一口油井—德雷剋油井獲得了商業性成功,標志着現代石油工業的開始—當時石油最重要的用途是提煉煤油,供照明之用。1870年,洛剋菲勒創辦了美孚石油公司(standard oil co.)。很快,他就憑藉毫不手軟地擠壓、吞併對手建立起了自己的帝國。到他38歲時,洛剋菲勒已經控製了美國煉油業的90%,並大幅度降低了石油産品的價格:在洛剋菲勒時期,汽油價格從每加侖88美分下降到5美分。
1911年5月15日,美國最高法院判决,依據1890年的《謝爾曼反托拉斯法》,美孚石油公司是一個壟斷機構,應予拆散。根據這一判决,美孚石油帝國被拆分為約37傢地區性石油公司。然而儘管有最高法院的判决、儘管媒體此前早已將洛剋菲勒定性為“邪惡的”、為達目的不擇手段的壟斷資本傢,投資者依然熱衷地追捧這些“嬰兒美孚”的股票,使得拆分後的衆多公司的股票市值合起來遠遠超過原來美孚公司的市值,洛剋菲勒傢族的財産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比從前更多了。
洛剋菲勒創建的石油帝國及其繼承公司—埃剋森(exxon)、美孚(mobil)、雪佛竜(chevron),連同起傢於德州的德士古(texaco)、海灣(gulf),英國石油公司(bp)和英荷皇傢殼牌石油公司(royal dutch/shell)並稱“石油7姐妹”,成為世界上最大的7傢跨國石油公司。1999年埃剋森同美孚合併,2001年雪佛竜同德士古合併,此前海灣在1980、1990年代將其資産售予雪佛竜和英國石油公司。今天,埃剋森-美孚,雪佛竜、英國石油、殼牌和法國的total是世界最大的5個石油公司。
當約翰·d·洛剋菲勒在1910年發現自己名下的財富已經達到近10億美元時,他開始考慮如何運用這筆財富。由於他對購買法國莊園或蘇格蘭城堡沒有興趣,又不屑於購買藝術品、遊艇或中世紀韻味的西服以及所有富人們所津津樂道的東西,他就把自己收入中的很大部分投資於煤礦、鐵路、保險公司、銀行和各種類型的生産企業,其中最出名的是鐵礦生意。
對於中國人來說,“富不過3代”似乎是鐵一樣的定律,然而洛剋菲勒傢族從發跡至今已經綿延6代,仍未現頽廢和沒落的跡象。這與他們的財富觀念和從小對子女的教育息息相關。他們的傢族崇尚節儉並熱衷創造財富。這兩點從洛剋菲勒傢族的中興之主勞倫斯·洛剋菲勒的一生中體現得尤其充分。
2004年7月11日,坐擁億萬傢財、在美國叱咤風雲的勞倫斯·洛剋菲勒在睡夢中與世長辭,享年94歲。這位洛剋菲勒傢族的第3代傳人,儘管含着金鑰匙出生,卻絶不是一位紈絝子弟,他在有生之年不僅開了風險投資的先河,還為美國的環保及慈善事業作出了不朽的貢獻。
老約翰·d·洛剋菲勒惟一的兒子和繼承人是小約翰·d·洛剋菲勒。小約翰·d·洛剋菲勒共有6個子女,姐姐芭布斯最大,其他都是男孩,從大到小分別是約翰、納爾遜、勞倫斯、溫斯羅普和大衛。勞倫斯·洛剋菲勒1910年5月26日生於紐約。童年時期,勞倫斯與年長他兩歲的納爾遜關係最親密,他們曾一同飼養兔子然後賣給科學實驗室換取零用錢。這樣的事情聽起來似乎很難和富可敵國的洛剋菲勒傢族聯繫起來,但事實的確如此。洛剋菲勒傢族的子孫之所以能獲得日後非凡的成就,和他們自小受到的家庭教育有很大關係。為了避免孩子被傢族的光環寵壞,不管是老約翰洛剋菲勒還是小約翰洛剋菲勒,在教子方面相當花心思,並有一套祖傳教育計劃。父親鼓勵勞倫斯等孩子做傢務掙錢:逮到走廊上的蒼蠅,每100衹奬一角錢;捉住閣樓上的耗子每衹5分,背柴禾、劈柴禾也有價錢。勞倫斯和哥哥納爾遜,分別在7歲和9歲時取得了擦全家皮鞋的特許權,每雙皮鞋2分,長筒靴每雙1角。
勞倫斯的中學時代是在林肯中學度過的,這所中學以其“實踐出真知”的教學理論而聞名,勞倫斯在攝影、旅遊以及探險等方面的興趣得到了鼓勵及發展。勞倫斯和他的幾個哥哥姐姐,儘管出生在美國最富有的家庭,但一直都保持着勤儉的美德,這得益於他們的家庭環境。小約翰洛剋菲勒一直像父親那樣,定期翻閱孩子的賬本,檢查他們的支出。作為浸禮會教友,洛剋菲勒傢族抵製跳舞和酗酒,因此在他們的傢裏看不見富人豪宅裏常有的舞廳和酒吧。虔誠的宗教信仰,令洛剋菲勒傢族在優越的生活中依然保持節約。
老約翰洛剋菲勒曾說,賺錢的能力是上帝賜給洛剋菲勒傢族的一份禮物。勞倫斯從祖父那裏繼承了賺錢的天賦,他的名下擁有15億美元的資産,在《福布斯》全球587位億萬富翁中排名第377位。1937年,勞倫斯繼承了祖父買下的紐約證券交易所,從華爾街踏上創業之路,開了美國風險投資的先河。出人意料的是,他並沒有購入更多的藍籌股,而是開始投資並協助新成立的企業創業。他的第一次嘗試非常偶然。當時,他和新婚妻子預備定製幾件傢具。當他看到芬蘭設計師阿爾瓦阿爾托設計的麯木傢具照片時,預感到這些傢具會成為現代傢居的理想選擇,於是訂下訂單購買了一批,在紐約開了一傢專賣店。儘管許多人曾對生意前景表示懷疑,但結果傢具十分搶手,直到1940年貨源因芬蘭鼕季戰爭受到影響,生意纔被迫中斷。勞倫斯的第二樁買賣則更有影響力。他結識了一戰飛行員埃迪·瑞肯貝剋,認為瑞肯貝剋關於商業空運即將興起的看法很有見地。於是,1938年,他資助瑞肯貝剋成立了東方航空,並在相當長的時間裏成為公司的第一大股東,而東方航空也成為戰後盈利最多的航空公司。此外,他在1939年投資的麥道航空公司也成為軍用航空器的主要供貨商。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他凍結生意,進入海軍服役,軍階至少校。戰爭結束後,他重返商場,繼續尋找新創立的企業進行投資。1959年《華爾街日報》的一篇文章特別指出勞倫斯在“風險資本”這一新領域所作的貢獻,從而確立了他“風險投資之父”的地位。勞倫斯聯合洛剋菲勒傢族其他成員以及包括現代藝術館在內的一些機構成立了專事風險投資的凡洛剋風險投資公司。截至1996年,他們共投資221傢處於起步階段的公司,這些公司在得到投資後都取得了良好的業績。
數十年的從商經驗,令他相信保持頭腦靈活、與時俱進的重要性,因此他很樂於接受新事物,引入新概念,推動創業投資基金,發展高科技和其他新興行業,包括投資蘋果電腦和全美最大的芯片公司英特爾集團。
從j·d·洛剋菲勒成為美國歷史上的第一個10億富翁到現在已經經歷了一個多世紀的洛剋菲勒傢族,仍在續寫着輝煌的歷史,他們沒有整天躲在房間裏計劃如何守住自己的財富,不讓金錢落入別人口袋,而是積極的參與文化、衛生與慈善事業,懷着富有的負罪感將大量的資金用來建立各種基金,投資大學,醫院,讓整個社會分享他們的財富。在今天的美國,要完全躲避這個傢族的影響幾乎是不可能的,毫不誇張地說,洛剋菲勒傢族在過去150年的發展史就是整個美國歷史的一個精確的縮影,並且已經成為美國國傢精神的傑出代表。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