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用語 > 註音
目錄
zhù yīn zhù yīn
  表明或標明文字發音的語音符號
No. 2
  課文有註音嗎?
No. 3
  用印刷或書寫符號註出[某拼寫符號的]發音
No. 4
  兩本字典對clique 的註音相同
用同音字或符號等表明文字的讀音 With homophone words or symbols that indicate the pronunciation
  用同音字或符號等表明文字的讀音。 王力 《中國語言學史》第二章第六節:“所謂直音,就是以同音字註音,如‘樂,音洛’,‘說,音悅’。”
簡要
  中文:註音
  又名:註音符號
  拼音:zhù yīn
  註音:ㄓㄨˋ ㄧㄣ-
  英文:Phonetic Notation
歷史
  註音符號舊稱為“註音字母”,為漢字註音而設定的符號,1913年由中國讀音統一會製定,1918年由北洋政府教育部發佈,共計39個字母,排列以“ㄍㄎ”開頭;1920年改訂字母順序,增加一個字母“ㄜ”共計達40個。註音初期以讀音統一會所定字音為標準,故有“萬(v)、兀(Ng)、廣(Gn)”三個字母,後以北京音為標準,“萬、兀、廣”衹作註方言之用,目前仍使用的有37個(聲母21個,韻母16個)。1930年中華民國政府把註音字母改稱為“註音符號”,正式的稱呼是國語註音符號第一式。相對於漢語拼音來說,註音符號有時簡稱註音。1935年,中國國語推動委員會製定新國音為中國的統一語言規範,而使用的拼音符號即為註音符號。而該拼音方式,我國臺灣省也沿用至今。
  中國大陸地區在1950年代以後,漢語拼音被廣泛推廣,一般人使用拼音拼讀漢字,但是在常用語言工具書中標註漢字讀音,仍舊拼音和註音同時使用。目前在臺灣地區,小學生在學會漢字書寫之前,必須先進行十周左右的註音符號教學,以作為認識漢字字音的工具;在生活實用上,註音符號是標註生字的拼音,也是普遍的漢字輸入法。註音符號在臺灣省推行相當成功,小學生皆要求熟練使用。故在臺灣閩南語、客傢語的教學上,教育部另外增添新符號以能拼讀這些“鄉土語言”(方言),稱之為“臺灣方言音符號”,目前這些新符號已收錄至Unicode編碼中的“Bopomofo Extended”區(Unicode:31A0-31AF)。在2000年前後,臺灣省“中華民國教育部”頒布一套通用拼音規則。嘗試以之為臺灣國語字音拉丁化譯音的標準方案,並取代註音符號第二式(MPS II),目前(2007年)除了臺北市與新竹市以外,已經逐漸落實在地名拼寫上。
寫法
  直式
  註
  ㄓ
  ㄨˋ音
  一
  ㄣ符
  ㄈ
  ㄨˊ號
  ㄏ
  ㄠˋ
  橫式
  註音符號ㄓㄨˋ丨ㄣㄈㄨˊㄏㄠˋ
  依照教育部的規定,註音符號的“一(yi)”在直寫時要寫成“一”、而橫寫時寫成“丨”。
  臺灣國語教育一般使用直寫,故在臺灣一般人並沒學過“丨”,在橫寫時亦寫成“一”。
  中國大陸由於廢除中文直寫,故字典等采用的註音符號字型,都固定造成“丨”的形狀。由於Windows操作係統設定中文維基百科采用中國大陸的宋體SimSun字型顯示,故顯示出的註音可能與臺灣人一般習慣不同。
讀法
  見圖例。註音表
語調
  註音聲調有五種:
  第一聲,(陰平,不標調);
  第二聲,(陽平,標為“ˊ”);
  第三聲,(上聲,標為“ˇ”);
  第四聲,(去聲,標為“ˋ”);
  第五聲,(輕聲,標為“·”)。
  備註:輕聲屬於特殊發音,不算發音法一種。
符號來源
  註音符號的來源並沒有正式的文告,但通常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的片段修改而成的。
  采用表聲字的原始古字來代表,其因筆劃最少。
  註音符號來源(參考表):
  ㄅ: “包”之古字,說文解字:“勹,裹也,象人麯行,有所包裹。”,讀“ㄅㄠ”。取其“ㄅ”聲
  ㄆ: 說文解字:“攵,小擊也。”即手執竿輕敲,讀“ㄆㄨ”(撲)。取其“ㄆ”聲
  ㄇ: "幂"的本字。遮蔽覆蓋之意,古音“ㄇㄧˋ”。取其“ㄇ”聲
  ㄈ: 說文解字:“匚,受物之器。”古代一種盛物的器具,讀“ㄈㄤ”(方)或“ㄒㄧˇ”(喜)。取其“ㄈ”聲
  兀:本念“兀ㄜ”,今讀ㄨˋ,表示高而上平,蘇音。取其“兀”聲(今不用)
  ㄉ: 古之“刀”字,讀“ㄉㄠ”。取其“ㄉ”聲
  ㄊ: 古之“突”或“凸”,讀“ㄊㄨ”。取其“ㄊ”聲
  ㄋ: 古之“乃”字,讀“ㄋㄞˇ”。取其“ㄋ”聲
  ㄌ: 古之“力”字,讀“ㄌㄧˋ”。取其“ㄌ”聲
  ㄍ: 說文解字:“巜,水流澮澮也。”川之小者,田間的水道,讀“ㄎㄨㄞˋ”(澮)。取其“ㄍ”聲
  ㄎ: 說文解字:“丂,氣欲舒出,勹上礙於一也。”氣受阻礙而無法舒出或行而不利。,讀“ㄎㄠˇ”(考)。取其“ㄎ”聲
  萬:“萬”字的簡體,本念萬ㄢˋ(今讀ㄨㄢˋ),蘇音。取其“萬”聲(今不用)
  ㄏ: 古之“廠”字,山側避風雨之居處,讀“ㄏㄢˇ”(罕)。取其“ㄏ”聲
  ㄐ: 古之“糾”字,說文解字:“丩,相糾繚也。”,讀“ㄐㄧㄡ”。取其“ㄐ”聲
  ㄑ: ㄑ:水小流。同"畎"、田間溝渠。讀“ㄑㄩㄢˇ”(犬)。取其“ㄑ”聲
  廣:本念“廣ㄧㄢˇ”,今讀ㄧㄢˇ,表示山崖上蓋著房子,蘇音。取其“廣”聲(今不用)
  ㄒ: 古之“下”字,讀“ㄒㄧㄚˋ”。取其“ㄒ”聲
  ㄓ: 古之“之”字,讀“ㄓ”。取其“ㄓ”聲
  ㄔ: 明.張自烈.正字通:“左步為彳,右步為亍,合彳亍為行。”。彳:左腳的步伐。讀“ㄔˋ”。(吃)。取其“ㄔ”聲
  ㄕ: 古之“屍”字,讀“ㄕ”。取其“ㄕ”聲
  ㄖ: 古之“日”字(象形),讀“ㄖˋ”。取其“ㄖ”聲
  ㄗ: 古之“節”字,分尖團者讀“ㄗㄧㄝˊ”。取其“ㄗ”聲
  ㄘ: 古之“七”字,分尖團者讀“ㄘㄧ”。取其“ㄘ”聲
  ㄙ: 古之“私”字,讀“ㄙ”。取其“ㄙ”聲
  ㄚ: 古之“丫”字,廣韻:“丫,象物開之形。”物之歧頭曰“丫”,讀“ㄧㄚ”。(押)。取其“ㄚ”韻
  ㄛ: 古之“呵”字,說文解字:“ㄛ,反丂也。”。讀如“或”之韻。取其“ㄛ”韻
  ㄜ: “ㄛ”之轉化,由"ㄛ"添筆而成。讀如“峨”之韻
  ㄝ: 古之“也”字,讀“ㄧㄝˇ”。取其“ㄝ”韻
  ㄞ: 古之“亥”字,讀“ㄏㄞˋ”。取其“ㄞ”韻
  ㄟ: “流”也,讀“ㄨㄟ”(威)。取其“ㄟ”韻
  ㄠ: 說文解字:“幺,小也。”“麽”的本字。小也,細也。讀“ㄧㄠ”。取其“ㄠ”韻
  ㄡ: 握於手之象形字,讀“ㄧㄡˋ”(又)。取其“ㄡ”韻
  ㄢ: 說文解字:“ㄢ。艹木之華未發然”。花苞之象形,其意“含”也。讀“ㄏㄢˊ”。取其“ㄢ”韻
  ㄣ: 古之“隱”字,又作"乚":匿也。讀“ㄧㄣˇ”。取其“ㄣ”韻
  ㄤ: 玉篇.尢部:“尢,跛、麯脛也。”腳跛也,讀“ㄨㄤ”。取其“ㄤ”韻
  ㄥ: 說文解字段玉裁註:“ㄥ,古文厷,象形,象麯肱。”。厷讀“ㄍㄨㄥ”(供)。取其“ㄥ”韻
  ㄦ: "兒"的簡化字。讀“ㄦˊ”
  ㄧ: “一”是數字之始,讀“ㄧ”
  ㄨ: 古之“五”字,讀“ㄨˇ”
  ㄩ: 說文解字:“凵,飯器,以柳作之。”古盛飯之器,讀“ㄑㄩ”。取其“ㄩ”韻
英文解釋
  1. n.:  phonetic notation,  pronounce
近義詞
音標, 語音的標註
相關詞
釋義示例出處典故成語故事文化文字百科大全
成語成語詞典詞語解釋詞彙漢語崗位漢詞
翻譯註釋原文雅虎奇摩輸入法軟件Yahoo奇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