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育 > 泛阿拉伯運動會
  泛阿拉伯運動會(pan-arab games)是由埃及和摩洛哥等國倡導,創辦於1953年,受阿拉伯聯盟贊助,限阿拉伯國傢參加的不定期舉行的大型綜合性運動會。迄今已舉辦過8屆。
  1953年7月26日至8月10日,第一屆泛阿拉伯運動會在埃及亞歷山大城舉行。來自黎巴嫩、巴勒斯坦、敘利亞、伊拉剋、約旦、利比亞、科威特和埃及8個國傢的650多名運動員,參加了10個運動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埃及(77枚)、黎巴嫩(3枚)和巴勒斯坦(1枚)。
  第二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於1957年10月12日至27日在黎巴嫩貝魯特舉行。來自突尼斯、伊拉剋、摩洛哥、敘利亞、約旦、科威特、利比亞、沙特阿拉伯、阿爾及利亞和黎巴嫩10個國傢的912名運動員,參加了12個運動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黎巴嫩(33枚)、突尼斯(24枚)和伊拉剋(15枚)。
  第三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於1961年8月24日至9月8日在摩洛哥卡薩布蘭卡舉行。來自阿拉伯聯合共和國*、蘇丹、約旦、科威特、巴勒斯坦、利比亞、阿曼、沙特阿拉伯、黎巴嫩和摩洛哥等10個國傢和地區的運動員,參加了11個運動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阿拉伯聯合共和國(53枚)、摩洛哥(22枚)、黎巴嫩(7枚)。
  1965年9月2日至11日,第四屆泛阿拉伯運動會在埃及首都開羅舉行,共有阿拉伯聯合共和國*、伊拉剋、摩洛哥、黎巴嫩、蘇丹、利比亞、阿爾及利亞、巴勒斯坦、、約旦、科威特、也門、阿曼等15個國傢的1500多名運動員參加,進行了13個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阿拉伯聯合共和國(69枚)、伊拉剋(9枚)摩洛哥(8枚)。
  第五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未像前4屆那樣每隔四年舉行,而是相隔11年後,纔於1976年10月6日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開幕。這屆運動會設18個比賽項目,運動員超過了2000人,在11個參賽國傢中,巴林、民主也門、阿聯酋和毛裏塔尼亞是第一次在泛阿拉伯運動會上亮相。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敘利亞(73枚)、摩洛哥(30枚)和蘇丹(12枚)。
  1985年8月2日至16日,第六屆泛阿拉伯運動會在摩洛哥首都拉巴特舉行。這是歷史上第一屆有女運動員參加的泛阿拉伯運動會。參加比賽的有突尼斯、伊拉剋、阿爾及利亞、敘利亞、利比亞、巴林、黎巴嫩、卡塔爾、蘇丹、沙特阿拉伯、北也門、約旦、索馬裏、科威特、巴勒斯坦、吉布提、南也門、阿聯酋、毛裏塔尼亞、阿曼和摩洛哥等21個國傢。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摩洛哥(57枚)、突尼斯(40枚)和伊拉剋(20枚)。
  第七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於1992年9月4日至18日在敘利亞的大馬士革舉行,參加比賽的有來自18個國傢的3500多名運動員、教練員和官員。這屆運動會共設13個比賽項目:田徑、拳擊、自行車、馬術、體操、舉重、空手道、摔跤、遊泳、射擊、籃球、足球和手球。女運動員被允許參加了田徑、自行車、空手道、籃球和手球5個項目的比賽。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敘利亞(48枚)、埃及(36枚)和阿爾及利亞(27枚)。
  第八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於1997年7月12日至27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舉行,共有來自19個阿拉伯國傢的2115名運動員(男1645,女470)參加了比賽。這是黎巴嫩繼1957年成功舉辦第二屆泛阿拉伯運動會之後第二次主辦這一體育盛會。黎巴嫩總統赫拉維和國際奧委會主席薩馬蘭奇出席了在卡米勒·夏蒙體育城舉行的開幕式。這個體育城曾於1982年在以色列轟炸貝魯特西區時被炸毀,後來耗資1億美元重建。因重建的工期被延誤,原定於1996年舉行的運動會纔被迫推遲。
  本屆運動會設立了拳擊、摔跤、舉重、馬術、帆船、乒乓球、網球、空手道、高爾夫球、自行車、田徑、射擊、足球、排球、跆拳道、遊泳、柔道、擊劍、籃球等19個比賽項目。埃及女子遊泳運動員拉尼亞·阿勒瓦尼一人摘取9枚金牌,成為本屆運動會獲金牌最多的運動員。獲得金牌總數前三名的國傢是:埃及(97枚)、阿爾及利亞(43枚)和摩洛哥(19枚)。
  第九屆泛阿拉伯運動會於1999年8月15日至31日在約旦首都安曼舉行。來自22個國傢的4500多名男女運動員參加了包括散打(kick-boxing)、橋牌、壁球、國際象棋、耐力賽馬(horse endurance race)、羽毛球、健美和蹼泳8個新項目在內的總共29個運動項目的比賽,其中有女運動員參賽的項目共18個。
  比賽結果:埃及、摩洛哥、敘利亞、阿爾及利亞和突尼斯分別名列奬牌榜第一至五名,東道主約旦獲得26枚金牌、33枚銀牌和71枚銅牌,排名第六。
  為避免同將於2001年舉行的地中海運動會發生時間上的衝突,約旦提前兩年舉辦了本屆比賽。在不到20個月的時間裏,約旦承受着極大的財政負擔,經過舉國上下堅持不懈的努力,按時完成了運動會的準備工作。為主辦本屆運動會,約旦新建了一個擁有7000個坐席的多功能室內體育場以及一個奧運會標準的遊泳池,並維修和更新了舉行比賽的5個城市中許多其他的體育設施。
  本屆運動會共耗資1700萬約旦第納爾,其中除阿拉伯國傢體育部長理事會(council of arab sports ministers)提供了很少一部分資金外,未得到任何其他國傢和團體的贊助。
  儘管科威特運動員因抗議伊拉剋代表團的參賽,退出了比賽,但科威特派出一名官員作為代表出席了運動會的開幕式。這樣,值得東道主自豪並可以載入史册的是,所有22個阿拉伯國傢的旗幟終於第一次在泛阿拉伯運動會上同時升起。
  由於阿拉伯國傢體育部長理事會還未作出最後的正式决定,阿爾及利亞目前衹是有希望主辦將於2003年舉行的第10屆泛阿拉伯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