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螃蟹的一種,頭胸部甲殼扁圓、灰褐色。腹部甲殼扁平、白色,雌的圓形,雄的尖形。螯上有細鋸齒。肉味鮮美。生長在淡水裏,有時爬上河岸危害農作物 |
|
通稱“螃蟹”,又稱“毛蟹”、“絨螯蟹”、“清水蟹”。節肢動物,軟甲綱,十足目,方蟹科。中國南北沿海各地都産。頭胸甲方圓形。螯足較大,密生絨毛。穴居江、河、湖的泥岸中。肉味鮮美,是著名的淡水蟹類。 |
|
河蟹 生物
河蟹又稱螃蟹、毛蟹、清水大閘蟹,學名中華絨螯蟹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動物。我國蟹類有500多種,而河蟹是我國蟹類中産量最多的淡水蟹。頭部和胸部結合而成的頭胸甲呈方圓形,質地堅硬。身體前端長着一對眼,側面具有兩對十分堅銳的蟹齒。螃蟹最前端的一對附肢叫螯足,表面長滿絨毛;螯足之後有4對步足,側扁而較長;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從它的腹部辨別:雌性腹部呈圓形,雄性腹部為三角形。河蟹常穴居於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間活動,以魚、蝦、動物屍體和𠔌物為食,每年秋季常洄遊到出海的河口産卵,第二年3~5月孵化,發育成幼蟹後,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繼續發育長大。河蟹的肉質鮮嫩,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味食品。
河蟹的適應性很強,在我國分佈很廣,北自遼寧的鴨緑江、南至廣東的雷州半島都有分佈,甚至在遠離海洋1000多公裏的湖北沙市也能找到它的足跡。50年代末到60年代,由於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在通海的江河興建了水閘和大壩,阻斷了河蟹的通道,影響了河蟹自然增殖,外加水環境的污染日趨嚴重,河蟹資源大幅度減少,蟹苗供應嚴重不足,放流蟹苗來源睏難,致使河蟹産量銳減。導致市場河蟹價格昂貴。放流增殖工作在我國開始於60年代,70年代初我國水産工作者在沿海河蟹苗資源調查的基礎上開始了人工繁殖研究,經過十餘年的努力,先後解决了親蟹飼養運輸、交配産卵、越鼕孵化、幼體培育和蟹苗暫養等一係列技術問題。浙江水産研究所首先利用海水人工繁育蟹苗成功。接着安徽省滁縣水産研究所利用人工半鹹水人工繁殖蟹苗成功,從而結束了我國自古養蟹靠捕撈天然蟹苗的歷史,為我國各地尤其是內陸地區進行河蟹的繁育、養殖開闢了廣阔前景。
目前,與河蟹最親近的3個種為日本絨螯蟹、直額絨螯蟹、狹額絨螯蟹,在購買蟹苗時容易混淆,希望廣大養殖戶註意鑒別。
一、河蟹的生物學特徵及生態習性
河蟹屬於高等甲殼動物。在動物分類上隸屬於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十足目、爬行亞目、短尾族、方蟹科、弓腿亞科、絨毛蟹屬原産我國。與它最親近的有3種,即日本絨螯蟹、直額絨螯蟹和狹顎絨螯蟹、它們的主要特徵是足密生絨毛;額平直。具4個銳齒;額寬小於頭腦甲寬度的1米;第一觸角橫臥,第二觸角直立;第三足長節的長度約等於寬度。
河蟹棲居分穴居和隱居兩種。在飼料豐盛飽食的情況下,河蟹為躲避敵害營穴居生活。當不具備穴居條件時,則隱居在石礫或水草叢中。河蟹喜歡棲息在水質清淨、水草豐盛的江河、湖泊、溝渠等隱蔽處。在養殖高密度的水域中,大多數河蟹隱伏於水底淤泥之中。
河蟹為雜食性動物,魚、蝦、蠃、蚌、蠕蟲、蚯蚓、昆蟲及其幼蟲等均可作為河蟹的動物性餌料。在自然界,河蟹的胃部發現80%~90%是浮萍、絲狀藻類、馬來眼子菜、苦草、輪葉黑藻、聚草等水生植物碎片。這與河蟹棲息在水草叢中有關。它在江河、湖泊中獲得植物性餌料的機會多一些。
河蟹十分喜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強。從肛門取出糞便檢查發現大部分水生維管束植物碎片能被消化,這是很多動物所不及的。水溫20℃時,河蟹的食量驚人,1夜可連續捕食數衹蠃類。
河蟹飽食後,把多餘營養貯藏在肝髒中,剛蛻殼的"軟殼"蟹就要用肝髒中的營養來維持生命。河蟹還具有較強的耐饑能力,水溫10℃以下,可數月不進食不會死亡。
二、河蟹養殖的環境因素要求
水域環境是河蟹生存的場所。水域中溫度、????度、酸鹼度、光照、氧氣等因素的變化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變態和繁殖,衹有掌握河蟹養殖水域環境的相互關係,並給予滿足才能促進河蟹生長發育,爭取高産。
1.溫度
河蟹是變溫動物,體溫主要取决於環境水溫,通常河蟹的體溫略高於周圍環境的溫度。水溫能影響到河蟹的生長和變態,適溫條件下,溫度高,河蟹的攝食旺盛,生長和變態迅速加快。水溫21℃左右,第1期蚤狀幼體衹需四五天就可變態;水溫15℃左右變態十分緩慢,一般水溫在10℃時開始明顯攝食;10℃以下時攝食能力減弱。河蟹能忍受低溫,水溫在-1~-2℃條件下抱卵蟹能順利過鼕,蟹卵和産蟹均不會死亡。鼕天河蟹停止攝食,隱藏於洞穴中越鼕。
河蟹的交配産卵和幼體變態,對水溫均有一定的要求。如親蟹交配水溫要求達9~12℃;抱卵觸飼養階段水溫應控製在11~16℃;幼體變態則需水溫在20~25℃條件下進行。溫度太低或太高均對人工育苗無益。因此在河蟹人工育苗中,采用控溫措施就比不采用好,控溫使幼體變態同步,並能提高育苗成活率。
河蟹養殖過程中,水溫對河蟹脫殼有一定影響,適溫範圍內,水溫越高,蛻殼次數越多,生長迅速。而當水溫超過28℃時,河蟹的蛻殼和生長就會受到抑製。河蟹怕熱不怕冷,所以在嚴寒的北歐也有它的蹤跡。
水溫突變,對河蟹生長變態和繁殖都不利,特別是幼體階段更為明顯,常常因溫差太大而大批死亡。蟹苗階段必須控製水溫的溫差不得超過2~3℃。早期工廠育苗大約4月底出池,此時室外水溫很底,室內水溫要比室外高7~8℃,如果操作不當,大部分蟹苗移入室外即會死亡,因此生産上需加倍註意。
2.????度
河蟹從大眼幼體開始就遷移到淡水中生活。尤其喜歡在水質清新、水草茂盛,環境安靜的湖泊中棲息和生長發育。大眼幼體進入淡水水域後,要求水體的????度越低越好。秋季當河蟹達到性成熟時,親蟹要洄遊到河口半鹹水處交配、産卵和孵化。直至蚤狀幼體變態為大眼幼體,對????度都有一定的要求。但不同發育階段對????度要求也有所差別,第1期蚤狀幼體????度要求比以後幾期蚤狀幼體高,一般不能低於7‰;從第二期幼體開始對????度要求就有所下降,一般????度降至5‰左右也能順利變態。????度突變對幼體發育不利,一般????度差不超過3‰,不然將會引起幼體大批死亡。
高????度育出的大眼幼體,放入淡水前均要進行逐漸淡水馴化,才能放入淡水中養殖。否則將會造成幼體大批死亡。
3.ph值
水中ph值主要取决於水中遊離co2的含量。酸性環境中河蟹對低氧條件的忍受力和攝食能力減弱,並影響河蟹甲殼鈣質的沉澱。尤其對幼體變態期,影響甲殼的形成和蛻殼,可直接影響河蟹的生長。
ph值一般要求在7~8之間,即中性或微鹼性,幼體變態時,ph值可稍高,約在7.8~8.6之間。
在大水麵條件下一般ph值對河蟹的生長,發育影響不大,但在池塘條件下則不然。因為池塘密養條件下,水質較肥,加之夜間水中動植物的呼吸作用和有機物的分解,消耗大量氧氣,同時放出co2,使水趨嚮酸性而影響河蟹的生長。經常換水,增加水中溶氧,使水質保持清新,讓河蟹有一個良好的水域環境。如果水質當酸性,可施加適量石灰調節ph值至微鹼性,使河蟹順利蛻殼,生長發育。
4.光照
河蟹喜弱光不喜強光,屬晝伏夜出。白天隱藏於洞穴、池底、石隙或草叢中,由於河蟹有十分發達的視覺器官,晚上可藉助於微弱的光綫出來覓食。所以可利用河蟹這一習性晚上進行燈光誘捕。
親蟹交配時對光照要求不高。晚間也可進行交配。胚胎發育早期基本處於黑暗狀態,但胚胎發育到後期則需要適當的光照。發育至幼體變態時就更需要一定的光照強度;否則將影響幼體蛻皮和成活率,一般要求光照在2000~6000勒剋斯,隨着幼體日齡增加,光照強度也要求逐步增加。
此外幼體早期的餌料,如蛙藻、緑藻和成蟹的植物性餌料,均需要在有光照的條件下才能進行光合作用。進行生長繁殖。
5.氧氣
河蟹用鰓將溶解於水中的氧氣和血液中的co2進行氣體交換完成呼吸,水中溶氧在4毫剋/升左右,適合於河蟹生長。一般江河、湖泊水體裏,溶氧十分充足,不會産生缺氧的情況。衹有在池塘水體中,由於密度大、水質肥,如果管理不當,常會産生缺氧現象。當水中溶氧低於2毫剋/升時,對河蟹的蛻殼生長、變態會起抑製作用。如何保持水體中含有充足的溶氧,對人工養蟹是十分重要的。 |
|
a river crab
[river crab ] 螃蟹的一種,頭胸部甲殼扁圓、灰褐色。腹部甲殼扁平、白色,雌的圓形,雄的尖形。螯上有細鋸齒。肉味鮮美。生長在淡水裏,有時爬上河岸危害農作物 |
|
河蟹 生活习性
河蟹十分貪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強。在食物豐富時可以吃得很多,而沒有食物時,幾天甚至一個月不吃,也不至餓死,這是因為在飽食後,會把多餘的營養貯存在肝髒中,剛脫殼的“軟殼蟹”就是預先貯存的營養來維持生命的。
河蟹的生活習性什麽樣
各個發育階段河蟹的棲居習性也有所不同:,搔狀階段需要在半鹹水環境裏營浮遊生活,進入大眼幼體階段;由浮遊生活過渡到既能遊泳又能爬行,逐步適應淡水環境;大眼幼體變成幼蟹後直到生殖洄遊前,主要生活在淡水環境中營底棲穴居生活。河蟹一生蛻皮20次以上,每蛻皮一次,外殼增大一回。河蟹為雜食性。有晝伏夜出的習性。
自然生長的河蟹一般是穴居或隱居。在食物豐盛、飽食時,它們為躲避敵害,常常營穴居生活。沒有穴居條件時,它們便躲在石礫或草叢中隱居。河蟹通常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潔、水草豐盛的江河湖泊中,在池塘中時,它們常隱伏在池底的淤泥中。河蟹晝伏夜出,在餌料豐富,環境適宜時安於定居,一旦成熟,便棄穴離去。
河蟹在淡水中生長,在海水中繁殖。蟹苗進入淡水後,一般在餌料豐足的河灣、湖泊中生活18個月左右,性腺逐漸成熟。成熟的河蟹在秋末鼕初開始到海淡水混合的近海區産卵,這就是生殖洄遊。交配後的雌蟹不久便可産卵,卵一串串貼附在雌解的腹肢毛上,堆積在腹部,直到孵出幼體。這類蟹稱“抱卵蟹”。河蟹一次可産數萬至百萬粒卵,並且能産2-3次。
在自然界受精卵要經過4個月才能出苗,孵化率可達90%左右。剛孵出的幼體很小,形狀像水蚤,稱蚤狀幼體。蚤狀幼體經過五次蛻皮,大約35天就長成蟹苗(大眼幼體),蟹苗再蛻一次皮,成幼蟹。剛脫殼的蟹稱軟殼蟹,它無力攝食和防敵,1-2天後殼纔漸硬,這時纔漸漸活動,脫殼後蟹體顯著增大。河蟹繁殖後,身體很快便衰老、死亡。
河蟹的食性很雜,它葷素均吃,並且喜歡吃魚、蝦、蠃、蠕蟲、蚯蚓、昆蟲及其幼早等動物性食物,也殘食受傷或剛蛻殼的同類,抱卵蟹在饑餓時還取卵當食。在自然環境中河蟹容易得到的多為水草,所以植物食性為主。
河蟹十分貪食,食量也大,消化能力很強。在食物豐富時可以吃得很多,而沒有食物時,幾天甚至一個月不吃,也不至餓死,這是因為在飽食後,會把多餘的營養貯存在肝髒中,剛脫殼的“軟殼蟹”就是預先貯存的營養來維持生命的。在穴洞裏越鼕期間,纔停止或減少攝食。
河蟹不僅貪食,而且有搶食好鬥的習性。為了爭搶一頓美餐,經常會互相殘殺 |
|
河蟹是餐桌上一種滋味鮮美的水産佳餚,人們對它都很熟識。但對它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情況和行為舉止卻不那麽瞭解,因而,飼養幾衹河蟹,對它那和其他動物截然不同的怪異長相和橫行霸道的行為,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欣賞,是十分有趣的。
飼養河蟹的重要設備是一個飼養箱。商業性大量飼養是在地上控製飼養池飼養的,但以觀賞為目的的飼養,必須便於觀賞,飼養器應是透明的,最好是用養金魚那樣的長方形玻璃質水族箱。
由於河蟹體形較大,需要給它有活動的餘地,需要用大型的箱,其長、寬、高以90釐米*40釐米*40釐米或更大些的為適宜。箱底先墊上2~3釐米厚的沙土,再放進14~18釐米深的清水。箱的一頭用洗淨的磚塊和水泥塊、泥土壘成22~25釐米高的陸地,高出水面8~10釐米,作為河蟹的休息場所,並在中間留出2~3個深30~40釐米的深條形空間,洞口如雞蛋大,作為河蟹的洞穴。
喂飼的食物量應有所節制,不能過多,否則剩餘下來的殘餌會污染箱內環境。每天的投喂量,應掌握在河蟹體重的1/10左右。投喂的次數每天喂1~2次,秋、夏季每天可喂2次,即上午8時和下午4時左右各1次。
飼料要求新鮮幹淨,不能喂腐敗變質的肉類,雖然河蟹有吃腐敗食物的愛好,但主要是由於它的活動量大,活動區域廣阔,,可常在比較清潔的水體中不斷呼吸和排泄。但在小水體中飼養,沒有這樣的優越條件,因此,必須註意飼料的新鮮和清潔。
在1個飼養器中,作為觀賞的河蟹,養的衹數不宜多,一般有4~5衹就夠了。因河蟹有互相爭食甚至互相殘殺的習性,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它甚至會取自己腹部的卵來充饑。
河蟹是餐桌上一種滋味鮮美的水産佳餚,人們對它都很熟識。但對它在自然環境中的生活情況和行為舉止卻不那麽瞭解,因而,飼養幾衹河蟹,對它那和其他動物截然不同的怪異長相和橫行霸道的行為,進行仔細的觀察和欣賞,是十分有趣的。 飼養河蟹的重要設備是一個飼養箱。商業性大量飼養是在地上控製飼養池飼養的,但以觀賞為目的的飼養,必須便於觀賞,飼養器應是透明的,最好是用養金魚那樣的長方形玻璃質水族箱。 由於河蟹體形較大,需要給它有活動的餘地,需要用大型的箱,其長、寬、高以90釐米*40釐米*40釐米或更大些的為適宜。箱底先墊上2~3釐米厚的沙土,再放進14~18釐米深的清水。箱的一頭用洗淨的磚塊和水泥塊、泥土壘成22~25釐米高的陸地,高出水面8~10釐米,作為河蟹的休息場所,並在中間留出2~3個深30~40釐米的深條形空間,洞口如雞蛋大,作為河蟹的洞穴。 喂飼的食物量應有所節制,不能過多,否則剩餘下來的殘餌會污染箱內環境。每天的投喂量,應掌握在河蟹體重的1/10左右。投喂的次數每天喂1~2次,秋、夏季每天可喂2次,即上午8時和下午4時左右各1次。 飼料要求新鮮幹淨,不能喂腐敗變質的肉類,雖然河蟹有吃腐敗食物的愛好,但主要是由於它的活動量大,活動區域廣阔,,可常在比較清潔的水體中不斷呼吸和排泄。但在小水體中飼養,沒有這樣的優越條件,因此,必須註意飼料的新鮮和清潔。 在1個飼養器中,作為觀賞的河蟹,養的衹數不宜多,一般有4~5衹就夠了。因河蟹有互相爭食甚至互相殘殺的習性,在食物缺乏的情況下,它甚至會取自己腹部的卵來充饑。 |
|
清蒸河蟹
主料:河蟹
調料:香醋、薑、花椒
做法:
1.將薑洗淨切成末,放在器皿中倒入香醋拌勻待用;
2.將河蟹用水衝洗幹淨,放入蒸鍋加入幾粒花椒蒸7—8分鐘取出,裝入盤中蘸薑醋汁食即可。
特點:蟹肉細嫩,營養豐富。
教你一招:在清洗河蟹時,先把河蟹放入淡????水中,促使它吐出腹內的污物,再放入清水中一般要清洗二至三次。
=================================
香辣小河蟹
做法:
1.先把小河蟹刷洗幹淨,然後用旺油炸約一分鐘到金黃色為止;
2.把蟹稍微燉一下(約三分鐘),等到入味的時候,放入薑和蔥,以及秘製香料。
吃法:帶上塑料手套,先用手掰掉蟹腿,用鉗子夾碎了吃;然後掰開蟹殼,去掉臍,吃蟹黃(熟透的時候為紅色)或者蟹膏即可。
味道:吃的時候主要是吃蟹黃或者蟹膏,非常嫩,帶點淡淡的麻辣味,鹹鮮味道,香噴噴的非常吸引人。不過,吃的時候其實不見得是非得吃到什麽很足的味道,更重要的是能吃出一種生活的樂趣。
營養價值:秋季正當吃蟹的時候。香辣小河蟹蛋白質豐富,低脂肪,營養豐富,特別適合年輕人的口味。沒有不適合的人群,除了個別對此菜過敏的。
麻辣河蟹
做法:
1.先把河蟹清洗幹淨,去掉蟹臍,脫水,然後把蟹掰開;
2.將蟹過油放在一邊待用,然後在鍋內放入蔥、薑、幹辣椒,一邊炒一邊炸;
3.將蟹放入鍋內,邊炒至酥香,放入味精、????,加入水磨年糕、清筍,滴上香油,即可出鍋,出鍋後註意整理一下做好的菜餚,把蟹蓋蓋到蟹身上,使端出來的蟹形狀非常完整。
吃法:可以直接夾着吃,最好能就着一些酒吃。
味道:這道菜製作得非常講究,讓人看不出來是切開的河蟹;吃起來非常香美,餘味無窮。
營養價值:蟹黃(母蟹)或者蟹膏(公蟹)蛋白質非常豐富,含脂肪較少。
黑鬍椒螃蟹
材料:螃蟹(2),蒜頭(2湯匙),(2湯匙),洋蔥(1衹,大的),面包油或清油,黑鬍椒粒(1把)或粗黑鬍椒粉,????少許。
做法:1.螃蟹洗淨,打開蓋,去鰓,切成2塊或4塊視螃蟹的大小。
2.蒜頭,薑杵成泥或剁細,洋蔥切成粗粒,鬍椒粒杵成粗粉。
3.加熱面包油(butter)或清油,加入2項內之調味品,爆香,再加入螃蟹,適量的????,翻炒。
4.加水少許,蓋着,慢火燜至熟,再用大火把多餘的水蒸發掉即成。
註意: 1.如用熱面包油, 煮成的螃蟹有股牛油味,不喜歡的可用清油。
2.蒜,薑,鬍椒的用量可根據自己的口味而增減 |
|
中共中央提出要建設和諧社會,於是“和諧”這個詞也隨之走紅,目前網民對此詞的用法大體上有以下幾種:
a,做形容詞,意思非常廣泛,可以等同於“邪惡”“糟糕”等等,有時也會以本意出現,但這種場合,多是反語或諷刺,比如“社會要和諧…”等等。
b,做動詞,意思為“殺掉”“封掉”比如id被和諧了,網站被和諧了等。
c,更專業的用法,等同於“gfw”,其實意思跟第二種差不多,比如blogspot又被和諧了等同於blogspot又被gfw了。
河蟹,“和諧”的同音字,意思同“和諧”,為什麽用河蟹代替大體說法有兩種:
a,怕“和諧”這個詞用的廣了影響大了被和諧,所以用“河蟹”代替;
b,諷刺“和諧”社會不如叫“河蟹”社會,形容橫行霸道。
針對“河蟹”的這一說法,有點黑色幽默的味道:指響應黨和zf的號召,貫徹實施“和諧”社會,文明網絡,對某些具體非具體的網絡上內容進行修改或者刪除。
由於很多和諧的做法導致了網民的不便或者間接侵害了網民的利益,人民以何與zf爭辯?恰好“he xie”在拼音裏“和諧 = 河蟹”,因此,便出現了“河蟹”的“非主流解釋”,這種解釋,大約産生於2007年。
例句:
1.wow裏的“亡靈”遊戲角色,被認定為“血腥,恐怖”,為此9c就河蟹了一把,給“亡靈”穿上了“人皮”還長出了“人肉”。
2.各大網站、論壇、貼吧等“公共場所”中的內容如涉及“暴力,色情…”將被河蟹刪除!
3.耽美論壇“晴空”今年九月被河蟹了! |
|
也叫“螃蟹”或“毛蟹”,節肢動物門甲殼綱動物。河蟹是橫行的。
頭部和胸部結合而成的頭胸甲呈方圓形,質地堅硬。身體前端長着一對眼,側面具有兩對十分堅銳的蟹齒。螃蟹最前端的一對附肢叫螯足,表面長滿絨毛;螯足之後有4對步足,側扁而較長;腹肢已退化。河蟹的雌雄可從它的腹部辨別:雌性腹部呈圓形,雄性腹部為三角形。河蟹常穴居於江、河、湖沼的泥岸,夜間活動,以魚、蝦、動物屍體和𠔌物為食,每年秋季常洄遊到出海的河口産卵,第二年3~5月孵化,發育成幼蟹後,再溯江河而上,在淡水中繼續發育長大。河蟹的肉質鮮嫩,是深受人們喜愛的一味食品。
河蟹隸屬甲殼綱,絨螯蟹屬,是一種大型的甲殼動物,身體分21節,由於頭部和胸部各節相互愈合,因此全身分為頭胸部和腹部二部分。成蟹背面墨緑色,腹面灰白色,頭胸甲平均長6-7cm,寬7.5cm。 |
|
河蟹學名中華絨螯蟹,屬名貴淡水産品,味道鮮美,營養豐富,具有很高的經濟價值。
一、河蟹的生物特性
1、生活史
河蟹是淡水中生長,海水中繁殖的蟹類。在生殖洄遊前均為幼蟹,因其殼色偏黃,俗秒“黃蟹”,其性腺很小,基本上未發育,肝髒的重量遠遠大於生殖腺重量。當它在完成最後一次蛻皮後就發育為“緑蟹”,過購墨緑性腺發育豐滿,雄蟹螯足絨毛綢密,步足剛毛粗長,雌蟹腹部完全覆蓋頭胸甲腹面,腹部邊緣的剛毛長而密。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根據河蟹生長發育所需,在投喂餌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結構,有利於河蟹生長。
河蟹的生命是短暫的,在它的生活史中歷經蚤狀幼體、大眼幼體,幼蟹和成蟹等幾個階段,一生中需要幼體5次蛻皮成為大眼幼體,再經13—15天蛻皮成為成蟹,它一生衹有一個生殖周期,繁殖結束生命也就終止,一般來說,河蟹的壽命為1—3周齡。
2、生活習性
(1)穴居
河蟹喜歡棲居在江河、湖泊的泥岸或灘塗的洞穴裏,或隱匿在石礫和水草叢裏。河蟹掘穴為其本能,也不河蟹防禦敵害的一種適應方式。河蟹掘穴一般選擇在土質堅硬的陡岸,岸邊坡度在1:0.2或1:0.3,很少在1:1.5-2.5以下的緩坡造穴,更不在平地上掘穴。這為我們養殖池塘建設提供了依據。
(2)食性
河蟹食性很雜,在自然條件下以食水草、腐殖質為主,嗜食動物屍體,也喜食蠃、蚌子,蠕蟲、昆蟲,偶爾也捕食小魚、蝦食物匱乏時也會同類相殘,甚至吞食自己所抱之卵,有時也會因一條死魚而招致同類爭食,一般情況下,河蟹取得植物性食物來得容易,常構成蟹胃食物的主要成份,蟹胃中還有一些泥沙,這是河蟹攝食底棲生物和腐殖質的一種標志。
河蟹一般白天隱蔽在洞中,夜晚出洞覓食。在陸地上,河蟹並不太攝食,往往將岸上食物拖至水下或洞穴邊,再行攝食。周年中河蟹除低溫蜇居暫不進食外,即使鼕季洄遊也照常攝食。在水質良好,水溫適宜,餌料豐盛時,河蟹食量很大,一晝夜可連續捕食數衹蠃類,剛蛻皮的軟殼蟹,肢殘個體,也常遭受侵害,但河蟹耐饑能力也很強,斷食10天乃至半月不食,河蟹也不致於餓死。在人工養殖條件下,根據河蟹生長發育所需,在投喂餌料的掌握“精—粗—精”的結構,有利於河蟹生長。
(3)河蟹的蛻皮與生長
河蟹的生長過程是伴隨着幼體蛻皮、仔幼蟹或成蠃蛻皮進行的,幼體每蛻一次皮就變態一次,也就分為一期。從大眼幼體蛻皮變為第一期仔蟹始,以後每蛻皮一次殼它的體長,體重均作一次飛躍式的增加,從每衹大眼體6—7mg的體重逐漸增至250g的大蟹,至少需要蛻殼數十次,而每蛻一次殼都是在渡過一次生存大關。
河蟹蛻殼時需吸收大量水分,因而在蛻殼過程中質量明顯增加,在以後的生長中,水分的失去卻是緩慢的,並逐漸為組織生長所代替,河蟹生長的速度受環境條件,特別是水溫和餌料的製約。通常,早期幼蟹蛻殼次數較為頻繁,剛入湖泊的大眼幼體,以後每隔5—7天,7—10天相繼蛻殼而成第二、第三期仔蟹,隨着不斷生長,蛻殼間隔時間逐次延長,如果環境條件不良,蛻殼生長停止,這也是同齡個體、在不同條件下體形相差懸殊的原因所在。
河蟹生長與水體、餌料中的鈣、磷關係密切。有關試驗表明,剛蛻殼的軟殼蟹,體重比未蛻殼前增加30%—40%,這段時間多則1小時,少者數分鐘,依靠鰓吸收大量的水以及水中的無機????類。在自然界的池塘或湖泊中,軟殼蟹1—2天殼就變硬。如果放入蒸餾水中飼養軟殼蟹,河蟹在水體中吸收鈣離子的能力要比吸收配合飼料中鈣和磷的能力強。河蟹蛻皮前夕要求殼中鈣總量與體內鈣的總量相等,同時河蟹體中的磷總量是殼中含磷的52.2倍。
為了配合河蟹較好地生長、蛻殼,在精養蟹池中每畝(平均水深1米)每周施氯化鈣5千克,磷酸氫鈉2.5千克(或者生石灰或過磷酸鈣)河蟹的配合飼料中必須考慮鈣和磷的比例,氯化鈣和磷的氫二鈉比例為2:1,才能保證河蟹生長、蛻皮的物質需要。
二、河蟹養殖技術
(一)扣蟹培育
為了提高幼蟹的成活痃,增加經濟效益,首先要培育扣蟹。為了把當年的大眼幼體達到商品蟹,目前大多采用塑料大棚暫養技術。選擇水質良好,水源充足;註、排水方便,不漏水、不滲水、淤泥少的池塘,面積不宜太大,水深不超過1.2米,池形東西嚮為好,陽光充足,大棚建設可參照農業蔬菜大棚建設方法。
在放蟹苗前15—20天,每畝用75公斤生石灰潑灑消毒,待藥性消失後,用80目的濾網進水,培育基礎餌料,移植水草(必須嚴格消毒),並設立必要的防逃設施。蟹苗入池時可適當淺些。有利於提高水溫和水中藻類、水草的生長。每天投喂餌料2—3次,投喂豆漿、魚、蝦糜等,投喂進應多投在周邊淺地區,投餌料按體重的4%計算,並隨時註意天氣、水製裁、個體生長,爭餌生物的多寡而定。隨着幼蟹的生長也應增加一些植物性餌料,如:浮萍等優質水草,在日常管理中註意水質調節,要掌握水質肥而爽,換水時要勤換少換,不要引起水溫和水位的劇烈變化。經過2個月左右的培育可達到扣蟹。
(二)成蟹養殖
成蟹喜歡水質清淨、透明度較大的水體環境,水草叢生,餌料豐富,河蟹生長最適宜,目前大多采用池塘、湖泊、河蕩和稻田養殖。現以池塘為主作簡單介紹:
1、池塘條件
水源充足,進排水方便,水質良好污染,選擇粘土、沙土或亞沙土,通氣性好,有利於水草和底棲昆蟲、蠃蚌、水蚯蚓等生長繁殖,老池塘要徹底清淤,淤泥不超過 20cm為好,池塘面積不宜太小。池塘水深常年保持在0.6—1.5米左右,各處水深不一,最淺處10cm,池中可造數個略高出水面的土墩,即蟹島,島上可移植水生植物,池塘不要太陡,坡比一般在1:1.5以下,否則,河蟹易掘穴,且不利於晚間爬出水面活動。也可建造人工洞穴。
2、移植水草
河蟹天然産量的高低,主要取决於水域內水草和底棲生物(餌料生物)的多少。在養殖過程中種好水草是一項不可缺少的技術措施。種水草除供蟹攝食補充維生素旬,還可以養活相互格鬥、隱蔽的作用,是提高各期間河蟹成活率的一項有力措施,另外還能吸收池中有害氨態氮、二氧化碳、有機物質、釋放氧氣、穩定水質的作用。群衆也常說“蟹大小、看水草”。因此,對於池塘養殖河蟹來說必須下大力氣種好水草,水草的咱類主要有浮萍、滿江紅、水葫蘆、水浮蓮、輪葉黑藻、金魚藻、苦草、水花生等,移植時註意消毒防害。
3、防逃設施
防逃設施多采用塑料薄膜,也有用水泥板,視各自的情況而定。
4、清塘消毒
一般在放苗前半具月用生石灰清塘消毒,用量每畝75公斤。一方面可殺滅敵害生物,另一方面可改良池底,增加水體中鈣離子的含量,促進河蟹蛻殼生長。納水後要及時施肥,培育藻類和基礎餌料,透明度一般保持在40—50cm為宜,如果發現有蝌蚪或蛙卵要及時清除,以免爭食,為害幼蟹。
5、放苗
苗種選購,以長江水係生産的蟹苗為佳,要求規格整齊,步足齊全,體質健壯,爬行活躍,無傷無病。
放苗及密度,放苗時要註意溫差。從外地購回的苗種不能直接放入池中,應先在水中浸泡2—3分鐘,取出入置10分鐘,如此重複2—3次,待幼蟹逐步吸足水分和適應水溫後,放入池中,可以提高成活率。
密度:目前大多以混養為主,特別是魚蝦蟹混養,經濟效益會更高。密度可控製在1500/畝以內,規格120—150/kg的扣蟹。如果條件較差或以養蝦為主可適當減少放苗量。
6、日常管理
(1)投餌:池塘精養的整個過程,主要靠人工投喂飼料,因此飼料的種類、優劣和多少對河蟹的生長發育有很大的影響,投餌時應堅持精、青、粗合理搭配的原則,動物性精料占40%,水草占35%,其他植物飼料占25%,飼料的種類主要有三大類(一)全價性河蟹專用配合飼料;(二)動物性:海、淡水小雜魚,各動物屍體、蠃類、蚌類、畜禽血、魚粉、蠶蛹等;(三)植物性:水草類、浮萍、水花生、苦草、輪葉黑藻等,商品飼料類:山芋、馬玲薯、𠔌類、麩皮、料糠等。
河蟹的投喂方法象池塘養魚那樣,做到“四看四定”,即盾季節、看天氣、看水質、看蟹的活動情況,定時、定點、定質、定量。
看季節:春季幼蟹要投喂一些活口的動物飼料,河蟹生長中期特別是5—8月份,要適當加大動物性飼料投喂量,但以植物性飼料為主,後期河蟹需要大量營養,以滿足性腺發育,應多投喂動物性飼料,這樣河蟹體重加大,肉味鮮美,飼料的投喂按季節分配一般為3—6月40%,7—10月份60%,水溫10℃以下,蟹的活動量少,攝食量不大,可少喂,隔日投喂一次,當水溫3—5℃,可以不投喂。
看天氣:天氣晴朗時要多投喂,陰雨天要少喂,悶熱天氣,無風下陣雨前,可以停止投喂,霧天,等霧收後再投喂。
看水質:水質清,可正常投餌,水質濃,適當減少投喂,及時換水。
看蟹的活動情況:一般投喂後的第二天早晨吃光,投餌量適當,吃不光,說明河蟹食欲不旺或數量過多,應及時分析原因,減少投喂量,蟹在蛻殼期間要適當增加投喂量。
定時:河蟹有晝伏夜出的習慣,夜晚外出覓食,投喂分上午8、9點鐘和下午傍晚兩次進行,傍晚的投喂量整天喂量的60—70%。
定點:投喂的飼料要有固定的食物,飼料撒在飼料臺或選擇在接近水位綫淺水處的斜坡上,以便觀察河蟹吃食,活動情況,隨時增減飼料。河蟹有較強的爭食性,因此要多設點,使河蟹吃得均勻,避免一部分個全小或體質弱的爭不到飼料而造成相互殘殺。
定質:河蟹對香、甜、苦、鹹、臭等味道敏感,所投喂的飼料必須具備新鮮適口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
定量:“魚一天不吃,三天不長”,河蟹也同樣,這就要求根據河蟹大小、密度、不同季節、天氣、活動情況來確定投喂量,一般日投喂量為存塘蟹體重的8—10%,投喂量少衹能維持生命,超過適時範圍也影響生長,還增加餌料係數。
投餌時應做到動物性、植物性飼料相搭配,如上午喂草料、𠔌類,下午投喂蚌肉、蠃類、蠶蛹等。避免長時間喂單一飼料,否則造成灑厭食,飼料利用率低,影響生長,出塘規格小。
(2)水質管理:河蟹對水體水質條件的要求比魚類高,尤其對污染的水體具有更大的敏感性,池水水質好,利於河蟹的生長發育且肉味鮮美,養蟹池水PH值應保持在7—9,最適7.5—8.5,池水溶氧保持在5MG/1以上,低於5MG/1以會影響生長,在2MG/1以下便會出現河蟹死亡,調整池水的PH值,目前新開挖的池塘,水質大多呈酸性,要定期用生石灰漿潑灑改良水質,這樣能提高河蟹對飼料的利用率,有利於河蟹順利蛻殼,一般春季每月一次,夏秋委每隔15 —20天一次,每畝水深1米用生石灰7—10千克。
註意勤換水,保持水位穩定,春季每星期換水一次,夏季每3天換水一次,如遇持續高溫,應每天堅持換水,秋季天氣炎熱,且常會出現悶熱天氣,水質容易變壞,要特別註意換水,每2天換水一次,換水量占整個水面積的1/3。
河蟹不耐肥水,為控製水質變肥,每畝投放200—300尾斤兩花鰱魚種和在蟹池四周種植一引起水生植物。
不同季節蟹池對水位的要求不一樣,春季為了提高水溫,促進河蟹生長,水位可控製在0.5—0.7m,夏秋季節水溫較高,池水深度要保持在1—1.5m。
(3)防逃:專人值班巡堤,特別是下雨天和換時更要註意。
(4)巡塘:觀察水色,註意蟹的活動,不要弄傷河蟹,保持水環境的穩定。在性腺發育豐滿價格合適時可排幹池水拾取。
三、病害防治
1、腐殼病
病蟹步足尖端破損,成黑色潰瘍並腐爛,然後步足各節及背甲、胸板出現白色斑點並逐漸變成黑色潰瘍,嚴重時甲殼被侵蝕成洞,可見肌肉或皮膜,導致河蟹死亡,該病是由於河蟹步足尖端受損傷感染病菌所致。
預防方法:
(1)用生石灰徹底清塘,保持水質清潔,夏季經常加註新水,保持塘底有5—10釐米的淤泥。
(2)在有病預兆的池塘,用生石灰兌水全池潑灑呈15—20PPM。
治療方法:用漂白2PPM全池遍灑,燕在飼料中加磺胺類藥物,每千克飼料加藥0.1—0.2剋,連喂3—5天。
2、黑鰓病
病蟹鰓受感染變色,輕時左右鰓絲部分呈現暗灰或黑色,重時鰓絲全部變為黑色,病蟹行動遲緩,呼吸睏難,俗稱嘆氣病,該病多發生在成蟹養殖後期,水環境條件惡化是該病發生的主要誘因。預防同腐殼病。
3、爛肢病
病蟹腹部及附肢腐爛,越鼕期間,此病發病率較高,付肢出現斑點性腐爛,斑點由黃變灰至黑,該病是因扦捕、運輸、放養過程中受傷或生長過程中敵害緻傷感染病菌所致。
預防方法:
(1)在扦捕、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勿使蟹體受傷。
(2)放養前將河蟹放在2PPM呋喃唑酮溶液中浸泡數分鐘後投放。
治療方法:
(1)土黴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潑灑呈0.5—1PPM。
(2)呋喃唑酮全池潑灑呈0.1—0.2PPM。
(3)生石灰全池潑灑呈15—20PPM,連施2—3次。
4、水腫病:病蟹腹部、腹臍及背殼下方腫大,病蟹匍匐池邊、拒食,最後在池邊淺水處死亡,該病是因河蟹在養殖過程中其腹部受傷感染所致。
預防方法:在養殖過程中,尤其是在蛻殼時,盡量減少對河蟹驚擾,免其受傷。
治療方法:
(1)土黴素或呋喃西林全池潑灑呈0.5—1PPM。
(2)呋喃唑酮全池潑灑0.1—0.2PPM。
5、水黴病
病蟹體表,尤其是在傷口部位生長的絮狀絲,病蟹行動遲緩、攝食減少,傷口不愈合,導致傷口部位組織潰爛並蔓延,造成死亡,該病是因河蟹受傷、黴菌侵入傷口所致。
預防方法:
(1)在扦捕、運輸、放養等操作過程中勿使蟹體受傷。
(2)大批蛻殼前間增投動物性飼料。
治療方法:
(1)孔雀石緑全池潑灑呈0.25PPM,5天後施一次。
(2)用3—5%食????水浸洗病蟹5分鐘,並用5%磷塗抹患處。
6、纖毛蟲病
病蟹的關節、步足、背殼、額部、附肢及鰓上都可附着纖毛類的原生動物。病蟹體表污物較多,活動及攝食能力減弱,重者可在黎明前死亡。該病是由於池水過肥,長期不換,纖毛蟲繁殖過多所致。
預防方法:經常更換池水,保持水質清新。
治療方法:
(1)用30%醛全池潑灑5—10PPM。
(2)用硫酸銅、硫酸亞鐵(5:2)全池潑灑0.7PPM。
(3)用0.5—1PPM新潔爾滅與5— 10PPM高錳酸鉀混合液浸洗病蟹。
(4)用0.2—0.3PPM孔雀石緑沿池邊水草等河蟹密集處潑灑。
7、蟹奴病
病蟹腹部略顯臃腫,打開臍蓋可見2-5毫米,厚約1毫米的乳白色或半透明粒狀蟲體寄生於附支或胸板上,病蟹生長遲緩,性腺不發良,被蟹奴嚴重寄生的河蟹,肉味惡臭,不能食用,該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池水含????量高,蟹奴大量繁殖,幼體擴散感染所致。
預防方法
(1)徹底清塘,殺滅塘內蟹奴幼蟲,常見藥物有漂白粉、敵百蟲、甲醛等。
(2)在蟹池中混養一定量的鯉魚,可抑製蟹奴幼體數量。
(3)在有發病預兆的池塘,徹底更換池水,註入新水(????度小於1‰),或把感染蟹奴的病蟹移到淡水中,就能抑製蟹奴的發展擴散。
治療方法
(1)用5PPM硫酸銅溶液浸洗病10—20分鐘。
(2)用20PPM高錳酸鉀溶液浸洗病蟹10—20分鐘。
(3)硫酸銅、硫酸亞鐵(5∶2)全池潑灑呈0.7PPM。
8、蛻殼不遂病
病蟹的頭胸後緣與腹部交界處出現裂口,但不能蛻去舊殼,病蟹周身發黑,最後列亡。該病中池塘養蟹的常見病,發病原因與生長過程中缺乏某些礦物質元素有關。
9、聚縮蟲病
一般蟹苗期寄生較多,大量寄生時,使蟹苗不能蛻皮變態而死亡,幼蟹和成蟹體外鰓部寄生蟲多時,也能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用10PPM孔雀石緑浸洗蟹體45分鐘,或用IPPM新潔爾滅溶液浸洗蟹體,直到聚縮蟲脫落。蟹體就幹淨了。
四 河蟹的吃法
普通食蟹方法就是蒸,因蟹性奇寒,所以蒸時要放上大塊的薑。吃的時候,將蟹腹內的草牙子去掉,蘸以薑汁醋,飲高燒酒,沒有什麽特別奧妙的方法。飯館一隻螃蟹,價至五六角,除肥大以外就是伺候周到。
把螃蟹支解了,大卸八塊。能吃的留下。準備好大把辣椒,薑,大蔥,蒜,花椒
開火,放油多一點不怕,我把我自己做的紅油也倒了進去,然後炒幹辣椒,花椒,辣的鼻涕眼淚橫流的時候,倒入螃蟹,大蔥,薑,炒炒,放酒,放????,放點生抽,糖,炒勻,加水。。煮煮,螃蟹熟了基本就好了。最後放點香菜
味道。。。那個真是好啊,哈哈,跟國內的那個有一拼。。。入味,香辣
“香辣蟹”的製作方法:(1)活蟹由廚師宰殺和清洗,去掉蟹殼和內臟;據自己的需求加上高湯,享用火鍋的清甘鮮美味。(2)置炒鍋於旺火之上,燒"精煉老油"至五成油溫,投入"成都螃蟹村"用秘方配製的"老料"和來自四川的多種調料,如牧馬山二嶄條海椒、郫縣豆瓣、漢源花椒等;(3)爆炒分解成塊狀青蟹嫩肉,摻入鮮湯,略燒片刻,再下蔥、薑、蒜、精????、料酒、雞精、海鮮醬等,燒約兩分鐘,雙螯玉肉嫩,塊塊紅膏香,鮮香麻辣的美味香辣蟹即製作成功。香辣蟹的製作,最重要的是蟹塊的大小要均勻、油溫要適中。把蟹砍成大小均勻的塊狀,放入油鍋炒二三十秒,加入香辣油以及蔥、蒜、辣椒、筍尖、花生米、啤酒等,起鍋後在面上放上香菜,一道香辣蟹即成。
炒做方法:
烤幹鍋裏的水氣,倒入清油燒熱,先放入辣椒、花椒煸出香味來,放入薑絲、蒜片翻炒,出味,放入河蟹,煎一下,倒入清水(沒過河蟹一半),放精????、料酒,蓋蓋煮20分鐘,烤盡水分,麻辣香味出來,起鍋倒入盤中。--唔,真香呀!慢慢地吃了。
個人覺得:
螃蟹不一定要個大,小一點的螃蟹更能入味、更好吃,當然也便宜了。反正在傢不講究形式,重的是內容味道了。
要想少放/不放花椒,改放些白糖也行,秦記香辣蟹就是不放花椒,偏甜那種。
非常好吃也,每年陰歷八月起,我就常買河蟹炒着吃,下班後,我又要去買1-2斤河蟹,回傢做香辣蟹了。想起來就流口水也,你呢?
香辣蟹
原料:蟹2衹(什麽蟹我就不知道了)、青椒、紅椒、豆豉(我用香辣豆代替)、花椒、八角、蔥、薑、蒜、????、糖、雞精、老抽、料酒、生粉。
做法:1、先把蟹刷洗幹淨,殼揭開去掉呼吸器官。
青紅椒切片,蔥切段,薑蒜切片備用。
2、鍋下油,八成熱加豆豉炒香,再加入花椒、八角、蔥、薑、蒜爆香。
再放入蟹,加料酒翻炒兩三分鐘,放入青紅椒片,加????、糖、雞精、老抽繼續翻炒。
此時若鍋內比較幹可以化點生粉水。再炒五分鐘起鍋。
另:香辣豆是我在超市買的成品。裏面有花生米、黃豆、幹辣椒、芝麻,好像還有花椒。就是這幾樣用油爆出來的。
炒製香辣蟹最關鍵的就是炸紅油了。據說有的店傢還外賣這種紅油,高達十元一斤,可謂將買賣作到了極至。
炸紅油大體上說,要選用上好的燈籠椒,先用水煮大約十分鐘,然後撈出,用打碎機打成粉狀,再加入備好的高湯,按1:1的比例調和,最後將炒鍋中加入色拉油,油溫燒到三成熱的時候,倒入薑蓉、大料、麻椒、南薑、白寇、香葉、大蔥等,炒至濃香溢出即可。
別忘了抄時加點辣椒油
食蟹的傢具:硬木錘砧,以便錘破蟹螯蟹足;銀箸銀叉銀匙,以便試出有無蟹毒;食後小盆兜水,內放茶葉、菊花瓣,以便洗去手上的腥味。衹此一套,已值五角,蟹價又哪能算昂貴呢!蟹以臍的團尖分雌雄。團臍體小,但內多紫油黃脂,所以凡買螃蟹都願要團臍的。其實尖臍的雖然殼內紫油少,但黃脂很多,並且螯足都很充實,蟹美在肉,又何必專重團臍呢!
家庭食蟹,有用花椒????水煮熟的,不但滋味深入,而且便於旅行攜帶。鄉間有一種食法,將蟹放入鐵鍋內,衹上撣花椒????水,不必太多,蟹熟湯盡,味尤香越。
飯館在秋季常做蟹肉餡蒸食,如燒麥、燙面餃等,自然鮮美異常。莊餚有“七星螃蟹”,係以雞卵蟹肉作羹,上放七撮蟹黃,各扣燈籠子蟹殼一枚,食時揭去蟹殼,珍食畢現。
北京除食大河蟹以外,還有用“燈籠子兒”小蟹做“醉蟹”的。即將小蟹洗淨放甕內,內灑燒酒、料酒、花椒????水、香料,生腌俟已醉透,取以佐酒,足快朵頤。延年南貨莊有“糟醉團臍螃蟹”出售,所用的蟹較燈籠子兒稍大,已非北京味了。
提醒:秋吃螃蟹你不一定適合
來源:《杭州日報》 時間: 2004-09-22
秋季,菊黃蟹肥,是人們品嚐螃蟹的最好時光。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豐富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但如果吃得不當,可能會損害健康。
■吃死蟹會中毒
當螃蟹垂死或已死時,蟹體內的組氧酸會分解産生組胺。組胺為一種有毒的物質,隨着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積纍的組胺越來越多,毒氣越來越大,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因此,千萬不要吃死蟹。
想買到新鮮的蟹要“五看”:一看顔色;二看個體;三看肚臍;四看蟹毛;五看動作。蟹的顔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體要大而老健;肚臍要嚮外凸出;蟹腳上要蟹毛叢生;動作要敏捷活躍。
■吃蒸煮熟的蟹
最安全螃蟹生長在江河湖泊裏,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動物,蟹的體表、鰓部和胃腸道均沾滿了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都有可能會感染肺吸蟲。
研究發現,活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蟲寄生在肺裏,刺激或破壞肺組織,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腦部,則會引起癱瘓。據專傢考察,把螃蟹稍加熱後就吃,肺吸蟲感染率為20%,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55%,而生吃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71%。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鐘或在20%????水中腌48小時才能殺死。生吃螃蟹,還可能會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癥狀。
所以,吃蒸煮熟的螃蟹是最衛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時要註意,在水開後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煮熟煮透纔可能把蟹肉上的病菌殺死。
■吃蟹不是人人皆宜
螃蟹性寒,脾胃虛寒者應盡量少吃,吃時可蘸薑末醋汁,以去其寒氣。
另外,患有傷風、發熱、胃病、腹瀉者不宜吃螃蟹,否則會加劇病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盡量少吃蟹黃,以免膽固醇增高。另外,螃蟹不宜與茶水和柿子同食,因為茶水和柿子裏的鞣酸跟螃蟹的蛋白質相遇後,會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使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胃柿團癥”普通食蟹方法就是蒸,因蟹性奇寒,所以蒸時要放上大塊的薑。吃的時候,將蟹腹內的草牙子去掉,蘸以薑汁醋,飲高燒酒,沒有什麽特別奧妙的方法。飯館一隻螃蟹,價至五六角,除肥大以外就是伺候周到。
把螃蟹支解了,大卸八塊。能吃的留下。準備好大把辣椒,薑,大蔥,蒜,花椒
開火,放油多一點不怕,我把我自己做的紅油也倒了進去,然後炒幹辣椒,花椒,辣的鼻涕眼淚橫流的時候,倒入螃蟹,大蔥,薑,炒炒,放酒,放????,放點生抽,糖,炒勻,加水。。煮煮,螃蟹熟了基本就好了。最後放點香菜
味道。。。那個真是好啊,哈哈,跟國內的那個有一拼。。。入味,香辣
“香辣蟹”的製作方法:(1)活蟹由廚師宰殺和清洗,去掉蟹殼和內臟;據自己的需求加上高湯,享用火鍋的清甘鮮美味。(2)置炒鍋於旺火之上,燒"精煉老油"至五成油溫,投入"成都螃蟹村"用秘方配製的"老料"和來自四川的多種調料,如牧馬山二嶄條海椒、郫縣豆瓣、漢源花椒等;(3)爆炒分解成塊狀青蟹嫩肉,摻入鮮湯,略燒片刻,再下蔥、薑、蒜、精????、料酒、雞精、海鮮醬等,燒約兩分鐘,雙螯玉肉嫩,塊塊紅膏香,鮮香麻辣的美味香辣蟹即製作成功。香辣蟹的製作,最重要的是蟹塊的大小要均勻、油溫要適中。把蟹砍成大小均勻的塊狀,放入油鍋炒二三十秒,加入香辣油以及蔥、蒜、辣椒、筍尖、花生米、啤酒等,起鍋後在面上放上香菜,一道香辣蟹即成。
炒做方法:
烤幹鍋裏的水氣,倒入清油燒熱,先放入辣椒、花椒煸出香味來,放入薑絲、蒜片翻炒,出味,放入河蟹,煎一下,倒入清水(沒過河蟹一半),放精????、料酒,蓋蓋煮20分鐘,烤盡水分,麻辣香味出來,起鍋倒入盤中。--唔,真香呀!慢慢地吃了。
個人覺得:
螃蟹不一定要個大,小一點的螃蟹更能入味、更好吃,當然也便宜了。反正在傢不講究形式,重的是內容味道了。
要想少放/不放花椒,改放些白糖也行,秦記香辣蟹就是不放花椒,偏甜那種。
非常好吃也,每年陰歷八月起,我就常買河蟹炒着吃,下班後,我又要去買1-2斤河蟹,回傢做香辣蟹了。想起來就流口水也,你呢?
香辣蟹
原料:蟹2衹(什麽蟹我就不知道了)、青椒、紅椒、豆豉(我用香辣豆代替)、花椒、八角、蔥、薑、蒜、????、糖、雞精、老抽、料酒、生粉。
做法:1、先把蟹刷洗幹淨,殼揭開去掉呼吸器官。
青紅椒切片,蔥切段,薑蒜切片備用。
2、鍋下油,八成熱加豆豉炒香,再加入花椒、八角、蔥、薑、蒜爆香。
再放入蟹,加料酒翻炒兩三分鐘,放入青紅椒片,加????、糖、雞精、老抽繼續翻炒。
此時若鍋內比較幹可以化點生粉水。再炒五分鐘起鍋。
另:香辣豆是我在超市買的成品。裏面有花生米、黃豆、幹辣椒、芝麻,好像還有花椒。就是這幾樣用油爆出來的。
炒製香辣蟹最關鍵的就是炸紅油了。據說有的店傢還外賣這種紅油,高達十元一斤,可謂將買賣作到了極至。
炸紅油大體上說,要選用上好的燈籠椒,先用水煮大約十分鐘,然後撈出,用打碎機打成粉狀,再加入備好的高湯,按1:1的比例調和,最後將炒鍋中加入色拉油,油溫燒到三成熱的時候,倒入薑蓉、大料、麻椒、南薑、白寇、香葉、大蔥等,炒至濃香溢出即可。
別忘了抄時加點辣椒油
食蟹的傢具:硬木錘砧,以便錘破蟹螯蟹足;銀箸銀叉銀匙,以便試出有無蟹毒;食後小盆兜水,內放茶葉、菊花瓣,以便洗去手上的腥味。衹此一套,已值五角,蟹價又哪能算昂貴呢!蟹以臍的團尖分雌雄。團臍體小,但內多紫油黃脂,所以凡買螃蟹都願要團臍的。其實尖臍的雖然殼內紫油少,但黃脂很多,並且螯足都很充實,蟹美在肉,又何必專重團臍呢!
家庭食蟹,有用花椒????水煮熟的,不但滋味深入,而且便於旅行攜帶。鄉間有一種食法,將蟹放入鐵鍋內,衹上撣花椒????水,不必太多,蟹熟湯盡,味尤香越。
飯館在秋季常做蟹肉餡蒸食,如燒麥、燙面餃等,自然鮮美異常。莊餚有“七星螃蟹”,係以雞卵蟹肉作羹,上放七撮蟹黃,各扣燈籠子蟹殼一枚,食時揭去蟹殼,珍食畢現。
北京除食大河蟹以外,還有用“燈籠子兒”小蟹做“醉蟹”的。即將小蟹洗淨放甕內,內灑燒酒、料酒、花椒????水、香料,生腌俟已醉透,取以佐酒,足快朵頤。延年南貨莊有“糟醉團臍螃蟹”出售,所用的蟹較燈籠子兒稍大,已非北京味了。
提醒:秋吃螃蟹你不一定適合
來源:《杭州日報》 時間: 2004-09-22
秋季,菊黃蟹肥,是人們品嚐螃蟹的最好時光。螃蟹,肉質細嫩,味道鮮美,豐富的蛋白質含量比豬肉、魚肉都要高出幾倍,鈣、磷、鐵和維生素A的含量也較高。但如果吃得不當,可能會損害健康。
■吃死蟹會中毒
當螃蟹垂死或已死時,蟹體內的組氧酸會分解産生組胺。組胺為一種有毒的物質,隨着死亡時間的延長,蟹體積纍的組胺越來越多,毒氣越來越大,即使蟹煮熟了,這種毒素也不易被破壞。因此,千萬不要吃死蟹。
想買到新鮮的蟹要“五看”:一看顔色;二看個體;三看肚臍;四看蟹毛;五看動作。蟹的顔色要青背白肚、金爪黃毛;個體要大而老健;肚臍要嚮外凸出;蟹腳上要蟹毛叢生;動作要敏捷活躍。
■吃蒸煮熟的蟹
最安全螃蟹生長在江河湖泊裏,又喜食小生物、水草及腐爛動物,蟹的體表、鰓部和胃腸道均沾滿了細菌、病毒等致病微生物。生吃、腌吃或醉吃螃蟹,都有可能會感染肺吸蟲。
研究發現,活蟹體內的肺吸蟲幼蟲囊蚴感染率和感染度是很高的,肺吸蟲寄生在肺裏,刺激或破壞肺組織,能引起咳嗽,甚至咯血,如果侵入腦部,則會引起癱瘓。據專傢考察,把螃蟹稍加熱後就吃,肺吸蟲感染率為20%,吃腌蟹和醉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55%,而生吃蟹,肺吸蟲感染率高達71%。肺吸蟲囊蚴的抵抗力很強,一般要在55℃的水中泡30分鐘或在20%????水中腌48小時才能殺死。生吃螃蟹,還可能會被副溶血性弧菌感染,副溶血性弧菌大量侵入人體會發生感染性中毒,表現出腸道發炎、水腫及充血等癥狀。
所以,吃蒸煮熟的螃蟹是最衛生安全的。蒸煮螃蟹時要註意,在水開後至少還要再煮20分鐘,煮熟煮透纔可能把蟹肉上的病菌殺死。
■吃蟹不是人人皆宜
螃蟹性寒,脾胃虛寒者應盡量少吃,吃時可蘸薑末醋汁,以去其寒氣。
另外,患有傷風、發熱、胃病、腹瀉者不宜吃螃蟹,否則會加劇病情,患有高血壓、冠心病、動脈硬化者,盡量少吃蟹黃,以免膽固醇增高。另外,螃蟹不宜與茶水和柿子同食,因為茶水和柿子裏的鞣酸跟螃蟹的蛋白質相遇後,會凝固成不易消化的塊狀物,使人出現腹痛、嘔吐等癥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胃柿團癥”。 |
|
- : fresh water crab
- n.: river crab
- lat.: eriocheir sinesis
|
|
螃蟹, 毛蟹, 清水蟹, 絨螯蟹, 清水大閘蟹, 中華絨螯蟹 |
|
動物 | 飲食 | 水産 | 網絡用語 | 羊駝 | 兔子 | 百度 | 窩艹 | 和諧 | 網絡遊戲 | 魔獸世界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