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河北大學投訴電話保定市旅遊投訴電話:0312-50816105081941
河北省旅遊投訴電話:0311-85814239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的省屬重點綜合性大學和“省部共建”大學。她1921年始建於天津,其前身是由法國耶穌會士創辦的天津工商大學,並先後易名為天津工商學院、津沽大學、天津師範學院、天津師範大學,1960年改建為綜合大學,並定名為河北大學。1970年遷至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河北省保定市。河北大學歷來是河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1960年、1962年、1978年、1994年、1996年河北省委、省政府先後五次决定對河北大學進行重點建設。2005年11月,國傢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省部共建河北大學協議,河北大學正式跨入國傢“省部共建”大學行列。
河北大學校園占地面積3270畝,包括校本部、新校區、醫學部等校區,總建築面積134萬平方米,固定資産總值14.6億元,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23576萬元。學校建有省內高校設備技術一流的校園網絡中心、新聞中心以及環境一流的體育館、音樂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和藝術教育中心。擁有河北省唯一一傢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學校出版物有《河北大學學報》《日本問題研究》《河北科技圖苑》《河北大學成人教育學院學報》《河北高教研究》《物理通報》《河北大學報》等,其中《河北大學學報》為全國中文核心期刊。學校圖書館館藏文獻380萬餘册,館藏數量居河北省各類圖書館之首。學校博物館收藏動植物標本60餘萬件,文物近7000件,其中國傢一、二級文物70餘件,館藏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
河北大學設有25個二級學院(含醫學部),3個公共教學部,1個教學中心,33個研究所(室),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宋史研究中心,7個省級重點實驗室,12個省級重點學科,2個省級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1所三級甲等綜合性附屬醫院。學校具有多層次、多類型、多規格的人才培養體係,現有85個本科專業,學科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和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擁有127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法律碩士、公共管理碩士、工程碩士3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點,學科涵蓋全部十一大學科門類;設有12個博士學位授權點,可授予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等8大學科門類的博士學位;建有4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和1個項目博士後科研流動站,涵蓋5個一級學科和34個二級學科的博士學位授權點。學校現有各類學生63824人,其中研究生3501人,全日製本專科生39551人,外國留學生118人。
河北大學擁有一支實力雄厚、結構合理的師資隊伍。現有在職教職工3483人(不含聯合辦學師資),其中專任教師1817人,中國科學院院士2人,“軟引進”院士7人,省管優秀專傢8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28人,國傢有突出貢獻專傢3人,國傢級優秀教師4人,全國“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正高職教師312人,副高職教師692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64人;具有博士學位和正在攻讀博士學位的教師近400人。一大批中青年教師脫穎而出,正在成為教育教學和科學研究的骨幹力量。
河北大學始終把人才培養作為學校的根本任務,不斷推動教學建設、改革與發展。學校堅持以育人為根本,以教學為中心,以教學質量為生命綫,以教學改革為核心,以培養厚基礎、寬口徑、強能力、高素質的人才為目標,積極推進以學分製為主要內容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加強課程、專業教材和教學手段現代化等各項教學建設,使教育教學質量和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提升。2001年順利通過了教育部本科教學工作隨機性水平評估,被評為優秀,名列當年44所參評高校之首。
河北大學在全省高校率先創辦了獨立學院——工商學院。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學科設置打破專業壁壘,實行大類招生,中期合理分流,實行學分製和彈性學製,努力為社會培養綜合性、創新型專業人才。工商學院位於學校新校區科技教育園區,擁有幽雅的校園環境和優質的教育教學資源,深受社會各界和廣大考生及傢長的青睞,已吸引全國300多所高校前來參觀考察。
河北大學是河北省設立博士、碩士學位授權點和開展研究生教育最早的學校,學校積極實施研究生教育創新工程,以質量為根本,以創新為主綫,在省內高校率先推行“雙導師製”,確保了研究生教育水平和教學質量的提高。
河北大學成人教育發展迅速,辦學質量和辦學效益顯著提高,得到社會各界和兄弟院校的好評,特別是招生、教學改革、學籍管理、自學考試等工作在全省高校起到了示範帶頭作用。
河北大學的科研工作堅持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努力為河北省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許多學科成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學術交流窗口。全國電磁學學會、文心雕竜研究會和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動物學會等20多個國傢和河北省基礎研究學會挂靠在河北大學。哲學社會科學研究一直處於全省高校領先水平,並在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教育史、世界經濟等研究領域處於全國先進行列,在河北經濟、社會發展及文化、教育等軟科學戰略研究方面較好地發揮了高層决策機關的參謀部和思想庫作用。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在基礎數學、光學與材料物理、分析化學、生物科學、電子信息技術研究方面都具備國內先進水平。“九五”以來,國際三大檢索收錄河北大學科技論文數量一直處於全省領先地位,其中sci收錄論文數量位於全國高校前50名左右,2004年位居全國高校第44位。
河北大學堅持兩大課堂互動互補,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學生素質教育特色鮮明,在全國有較大影響。近幾年來,在全國全省大學生各類競賽活動中,獲省級以上奬勵400多項,其中國傢級奬勵150多項。在第七屆、第八屆、第九屆全國大學生科技“挑戰杯”大賽中,分別榮獲第16位、第17位、第12位的優異成績;在連續三年參加的河北省大中學生校園文化藝術節上,獲特等奬、一等奬數量均列全省高校之首。2001年以來,學校連續四次作為唯一的地方高校參加了教育部舉辦的全國20餘所高校參加的“五月的鮮花”全國大學生大型詩歌詠唱會。自1997年以來,學校連續八年被中宣部、教育部、團中央命名為全國社會實踐先進單位和全國高校“十大紅旗團委”。1999年,學校成立了北京軍區第一批、河北省第一傢後備軍官培養基地。2004年,學校成立了全國首批、全省第一傢“全國大學生創業培訓、就業實驗基地”,可以開展國傢勞動和社會保障部設立的90多項職業資格鑒定項目。
河北大學後勤社會化改革在省內高校起步最早、效果最好,走在了全省乃至全國高校的前列。在全國高校中第一傢通過國傢技師審核中心iso9002質量體係認證;第一傢完成後勤實體的股份製改造,建立起完全按照企業化模式運作的現代企業集團。學校的後勤社會化改革在全國高校産生了廣泛影響,教育部多次召開有關會議推介河北大學後勤社會化改革的成功經驗,2005年被教育部確定為全國兩所後勤社會化改革先進高校之一。
河北大學一嚮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韓國、蒙古等國傢的四十餘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協議關係。近幾年邀請了十幾個國傢的百餘名專傢學者來校任教、短期講學或進行合作研究。陸續舉辦了機器學習與控製論國際會議、國際精細化學與功能高分子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中國人口預測與分析學術研討會、當代中國哲學前沿論壇等高規格、高水平的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在國內外産生了良好的影響。河北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具有招收留學生資格單位,留學生教育包括短期培訓、語言生、本科生以及碩士、博士等各個層次,改革開放以來,已接收18個國傢的千餘名留學生來校學習,成為河北省國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
建校85年來,河北大學為國傢培養了10餘萬名各級各類優秀畢業生,他們中有的已成為各級黨政領導幹部和管理骨幹,有的成為國內外著名專傢學者和社會知名人士。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副總理姚依林,世界著名物理學家袁傢騮,香港特別行政區房屋委員會主席鄭漢均,著名青年經濟學家樊綱,臺灣問題知名專傢辛旗,“中國十大女傑”郄秀書等都是我校畢業生的傑出代表。
目前,河北大學正在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確領導下,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以“省部共建”以契機,以建設高水平大學為目標,加快改革、建設與發展步伐,努力把學校建成河北省乃至全國的高素質人才培養、科學研究以及推進高新技術發展和成果轉化的重要基地。 |
|
中文名稱:河北大學
河北大學校徽中文簡稱:河大
英文名稱:Hebei University
英文簡稱:hbu
建校時間:1921年
辦學層次:教育部財政部與河北省共建的“省部共建”大學,享受直屬高校待遇
辦學性質:公辦,普通高等學校,具有授予學士、碩士、專業碩士、博士等多層次學位授予權 |
|
河北大學是河北省唯一一所重點綜合性大學,是河北省人民政府與教育部共同建設的省部共建大學。學校的前身是1921年法國耶穌會士於天津創辦的天津工商大學,其後數易校名,先後歷經天津工商學院、津沽大學、天津師範學院、天津師範大學等時期,1960年改建為綜合大學並定名河北大學,1970年由天津遷至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河北保定。2005年,河北省職工醫學院及其附屬醫院並入河北大學。
學校設校本部、新校區、醫學部等校區,占地面積2440畝,建築面積95萬平方米,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93億元。學校辦學條件優良,治學環境優美,教學、科研設施先進:建有設備技術一流的網絡中心、新聞中心和環境一流的體育館、音樂館、大學生活動中心和藝術教育中心;擁有河北省唯一一傢高校出版社——河北大學出版社;河北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390萬册,館藏數量居河北省各類圖書館之首;學校博物館收藏動植物標本60餘萬件,文物近7000件,其中國傢一、二級文物70餘件,館藏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是一所醫療設備先進、專業設置齊全、技術力量雄厚、服務水平較高,具有醫療、護理、預防、保健、康復整體功能的綜合性三級甲等醫院,河北省首批“百佳醫院”。
學校始終堅持以人才培養為中心,以本科教育為主體,以高水平科學研究為支撐,以培養基礎理論紮實、後勁足、適應能力強、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不斷推進教學建設、改革與發展,努力提高整體辦學實力和水平。在多年的辦學探索與實踐中,形成了兩大課堂互動互補互融、培養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強省骨幹人才的辦學特色。學校立足於地方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需要,大力加強科研開發和科技成果轉化,許多學科成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學術交流窗口。
河北大學的建設與發展,始終得到上級組織和領導的支持與關心。河北大學歷來是河北省重點支持建設的大學,1960年、1962年、1978年、1984年、1996年河河大美景——坤湖鴨戲北省委、省政府先後五次决定對河北大學進行重點建設。河北大學的發展也得到了教育部、財政部的重點支持。2002年,教育部、財政部决定與河北省人民政府重點支持建設河北大學。2005年11月,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簽署共建河北大學協議,河北大學進入國傢省部共建大學行列。河北大學的發展還得到上級領導的關心和支持。李嵐清、李鐵映、彭佩雲、陳至立以及河北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多次來校視察指導工作。
在河北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的正確領導下,河北大學將以省部共建為契機,以建設國內一流大學為目標,繼續堅定不移地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秉承“實事求是、篤學誠行”的校訓和“求學、求真、惟恆、創新”的校風精神,不斷加快改革、建設與發展步伐,為建設沿海經濟社會發展強省和“和諧河北”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
|
1921年,法國政府商請羅馬教廷批準,由天主教直隸東南教區的法國耶穌會士在天津馬場道清鳴臺,創辦了一所教會學校,初名“天津農河大美景——臨軒憑竹工商大學”,復定名為“天津工商大學”,在教會內部稱為“天津聖心學院”。這是天主教在華辦學的一項重要舉措,填補了中國北方尚無天主教建立大學的空白,與南方的上海震旦學院遙相呼應。
國民政府成立後,學校嚮國民政府教育部申報立案。1933年8月,南京國民政府教育部第7923號訓令,正式批準立案,因所設係科未達“大學”三院九係之標準,故將學校更名為河北省私立“天津工商學院”。
1944年學校通過改建大學的計劃。1945年成立三院七係,初具大學規模。抗日戰爭勝利後學校嚮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申報改建大學。1948年10月4日,國民政府教育部正式批準立案,將工商學院改名為“私立津沽大學”。
1951年9月19日,中央人民政府教育部發佈(51)高一字1170號令批準,津沽大學改為公立,將私立達仁商學院、天津土木工程學校分別合併入津沽大學商學院、工學院,並以津沽大學原有之文學院為基礎,籌建師範學院。
1952年8月,全國高校院係調整時,將津沽大學工學院3係與前北洋大學合併,定名為天津大學;將津沽大學財經學院3係並入南開大學;以津沽大學師範學院為基礎,又將天津市教師學院並入,在原校址改建為天津師範學院。
1958年,天津改為河北省省轄市,省會由保定遷往天津,同年6月,河北省教育廳决定將天津師範學院擴建為天津師範大學。1959年,天津師範大學改由天津市領導,同年7月,中共河北省委確定天津師範大學為全省5所重點大學之一。
1960年夏,河北省人民政府委員會教五字第258號通知决定,將天津師範大學改為綜合性的河北大學,隸屬河北省教育廳領導。
1969年10月,根據冀革(69)130號及津革(69)163號文件精神,河北大學隸屬河北省管理。1969年12月,河北大學陸續遷出天津。1970年,河北大學遷址保定,僅在天津馬場道74號設河北大學留守處。
2002年5月,國傢教育部、財政部决定同河北省人民政府一起,在“十五”期間重點支持河北大學的建設,河北大學成為省內唯一實施省部共建的高等院校。
2005年5月,根據《河北省人民政府關於河北省職工醫學院並入河北大學的批復》(冀政函[2004]153)河北省職工醫學院並入河北大學,成立河北大學醫學部。
2005年11月,國傢教育部與河北省人民政府共同簽署省部共建河北大學協議,河北大學正式跨入國傢“省部共建”大學行列。
該校在《2007中國大學評價》編製的2007中國大學社會科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四十七,2007中國大學理學100強排名中名列第六十七,2007年中國大學工科排名第81位。
河北大學位於河北省保定市,校本部位於五四東路180號,另有新校區、醫學部、衛生職業技術學院、附屬醫院、質量技術監督學院、成教學院第一校區、法院東街院等七個校區。現任黨委書記左曉光,校長王洪瑞。 |
|
河北大學校訓、校風概語、校歌、校徽是河北大學的永久性標志和精神風貌的載體,對於河北大學的形象塑造具有重要的現實和歷史意義。
河北大學校訓
實事求是 篤學誠行
河北大學校風概語
博學 求真 惟恆 創新 |
|
河大美景——漆史舊跡 舊版校歌
科學救國,效著乎西洋;
裕民保種,端賴工商。
煌煌我校,踞柝津之陽;
樂育善誘哉,成棟梁。
莘莘學子負奇資,如圭如璋;
切磋琢磨,集於一堂。
濟濟青年勤學問,日就月將;
藏息修遊,教亦多方。
守校訓,誓永志而弗忘;
實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識日以進,體魄日以強。
三育完美,二科專長。
尊師敬友,所習勿荒。
幼學壯行,庶輓瀾狂。
謹祝我校,如陵如岡,萬歲無疆;
人才輩出,久久自芬芳。 河大美景——凌霄閣傾
新版校歌
我們迎着渤海日出啓航,承載着民族復興的希望。
大河吐豪氣,太行鑄脊梁,燕趙學府播撒着智能之光。
實事求是,篤學成行,慷慨悲歌,求索無疆,河北大學,桃李芬芳,桃李芬芳。
青春做伴齊奮起,青春做伴惜韶光,我們乘風擊浪,駛嚮明天的輝煌。 |
|
科學救國,效著乎西洋; 裕民保種,端賴工商。 煌煌我校,踞柝津之陽; 樂育善誘哉,成棟梁。 莘莘學子負奇資,如圭如璋;切河大美景——漢宮霞晚磋琢磨,集於一堂。 濟濟青年勤學問,日就月將;藏息修遊,教亦多方。 守校訓,誓永志而弗忘;實事求是,乃成德之梯航。 知識日以進,體魄日以強。 三育完美,二科專長。尊師敬友,所習勿荒。 幼學壯行,庶輓瀾狂。 謹祝我校,如陵如岡,萬歲無疆; 人才輩出,久久自芬芳。
煌煌北國望學府,巍巍工商獨稱尊,被稱為“東方康奈爾”的天津工商學院和津沽大學曾經是那樣的輝煌燦爛。然而隨着歷史的腳步,漸漸的被人遺忘。但是作為後身的我們不應忘記當年直隸東南教區的耶穌會士們為強國教育,為福傳四方奔走求援的身影,科學救國,民主自由,天然的法式浪漫血統使我們有着寬容、開放、博愛的胸懷。 |
|
從私立津沽大學到河北大學,幾十年的時光飛逝,歲月如流。學校聚集了一大批國內有影響的專傢學者,如著名學者桑志華、裴百納、侯仁之、高鏡瑩、齊思和、閻子亨、理源、張鎛、葉嘉瑩、顧隨、雷石榆、裴學海、馬灃、鬍毅、張弓、吳玉如、焦敏之、藍英年等先後在我校任教。其中,教育係有劉文修、滕大春、鬍士襄、張述祖等八大教授,中文係有顧隨、張弓、雷石榆、魏際昌等八大教授,物理係有馬灃、吳振球、朱自熙,生物係有林子明、盧開運、王所安,化學係有瀋宏康、傅承光、蔣守規、孫漢文,歷史係有漆俠、王仁忱、傅尚文、李光壁,數學係有楊從仁,外語係有鬍毅、徐中傑,哲學係有章一之等全國的知名教授。為中華民族培養了一大批蜚聲中外的專傢、學者。(係學生收集,請補充)
教育係八大教授:劉文修、滕大春、鬍士襄、張述祖、鬍毅、閻國華、姜文閔河大美景——霽雨初晴
中文係八大教授:顧隨、張弓、雷石榆、魏際昌、裴學海、黃綺、武占坤、詹鍈、韓文佑
歷史係:漆俠、王仁忱、傅尚文、李光壁、喬明順、齊思和、錢君曄、黎仁凱……
外語係:鬍毅、徐中傑、張傑民、李世麟、李北達……
物理係:馬灃、吳振球、朱自熙、高嬰齊、張國藩……
化學係:瀋宏康、傅承光、蔣守規、孫漢文、薛恩鈺……
經濟係:李寶震、袁賢能、繆仲彝、魏塤、樊綱……
土木水利係:譚真、華南圭、高鏡瑩、徐世大、林鏡瀛、王華棠、……
建築係:張鎛(人民大會堂)、閻子亨、陳炎仲、瀋理源
生物係:林子明、盧開運、王所安、李慶餘
其他:朱星、方豪(臺灣院士)、張肖虎(音樂教育傢)、楊從仁(數學家)、章一之(哲學)、劉豁軒(新聞學家)、裴化行(法)、桑志華(法)、慕樂(法)、卜懷禮(法)…… |
|
黨委書記、校長:王洪瑞
河大美景——霽雨初晴黨委常委、副校長:王俊祥
黨委副書記:李自壯
黨委副書記:劉金勇
黨委常委、副校長:哈明虎
黨委常委、副校長:馮浩樓
黨委常委、副校長:孫景元
黨委常委、副校長:王 洪
黨委常委、副校長:康書生
黨委常委、副校長:郭 健 |
|
天津工商學院 (1921.7-1948.11)
於溥澤(法籍)P.P.Jubaru 校長 (1921.7-1925.7 )
河大美景——漆史舊跡裴百納(法籍) A.Bernarb 校長 (1925.7-1931.5 )
趙振聲 院長 (1931.6-1933.7 )
華南圭 院長 (1933.8-1937.8 )
劉 斌 代理院長 (1937.9-1943.7 )
劉乃仁 院長 (1943.7-1948.11 )
私立津沽大學(1948.11-1951.9 )
劉乃仁 校長 (1948.11-1949.1 )
卜相賢(法籍) 代理校長 (1949.1.4-1949.1.8 )
王峻德 代理校長 (1949.6-1951.9 )
國立津沽大學 ( 1951.9-1952.9 )
王金鼎 黨支部書記 ( 1951.9-1952.9 )
張國藩 校長 ( 1951.9-1952.9 )
天津師範學院 (1952.9-1958.7)
任子墉 黨支部書記 (1952.10-1953.4 )
任子墉 黨總支書記 (1953.4-1953.10 )
溫宗祺 黨總支書記 (1953.10-1954.12 )
魯 義 黨總支書記 (1954.12-1956.5 )
溫宗祺 黨委書記 (1956.5-1957.10 )
戈 華 黨委書記 (1957.10-1958.7 )
梁寒冰 院長 (1952.9-1958.7 )
天津師範大學 (1958.7-1960.7)
戈 華 黨委書記 (1958.7-1960.7 )
梁寒冰 校長 (1958.7-1960.7 )
河北大學 (1960年7月至今)
戈 華 黨委書記 (1960.7-1963.12 )
梁寒冰 校長 (1960.7-1963.3 )
李澤民 黨委書記(1963.11-1966.7 )
張承先 校長 (1963.3-1966.6 )
李澤民 文革委主任 (1966.7-1968.3 )
蕭 光 代理黨的核心組組長 ( 1972.12-1975.1 )
李芳林 黨的核心組組長、校革命委員會主任( 1975.1-1978.7 )
蕭 光 黨的核心組組長 ( 1978.7-1980.4 )
周學鰲 黨委書記 (1980.6-1983.8 )
周學鰲 校長 (1978.7-1983.8 )
鐘 毅 黨委書記 (1983.8-1984.11 )
於善瑞 校長 (1983.8-1990.9 )
潘春堂 黨委書記 (1984.11-1991.11)
賈瑞增 黨委書記 (1991.11-1994.5 )
李志闡 校長 ( 1990.12-1994.5 )
吳傢驤 黨委書記 ( 1994.5-1999.8 )
吳傢驤 校長 ( 1994.5-1996.3 )
張留成 校長 ( 1996.3-1999.8 )
詹福瑞 黨委書記 (1999.8-2004.2 )
王洪瑞 校長 ( 1999.8-至今 )
左曉光 黨委書記(2004.3-至今) |
|
河北大學現有28個學院,85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其它還設有多個專科專業,三個獨立辦學學院。
河北大學文學院:漢語言文學、對外漢語、古典文獻
河北大學歷史學院:歷史學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新聞學、廣播電視新聞學、廣告學、編輯出版學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經濟學、金融學、統計學、國際經濟貿易、保險學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工商管理、會計學、人力資源管理、市場營銷、財務管理、旅遊管理、
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電子商務、財政學、勞動與社會保障、公共事業管理、圖書館學、檔案學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英語、日語、俄語、法語、韓語
河北大學田傢炳藝術學院:動畫專業、廣播電視編導、藝術設計、音樂學、繪畫專業、戲劇影視
文學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教育學、學前教育學、應用心理學、教育技術學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法學、哲學、政治學、社會學
河北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網絡工程、軟件工程、信息與計算科學、數學
與應用數學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物理學、應用物理學、光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化學、材料化學、環境科學、高分子材料與工程、環境工程
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生物科學、生物技術、海洋科學
河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通信工程、電子
信息工程和生物醫學工程
河北大學藥學院:藥學、中藥學
河北大學建築工程學院:工程力學,土木工程,建築學,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設計
河北大學質量技術監督學院:測控技術與儀器、計量技術與管理、質量工程及産品質量檢驗
河北大學臨床醫學院:臨床醫學、醫學影像
河北大學護理學院:護理學
河北大學預防醫學與衛生事業管理係
河北大學基礎醫學院:中藥學
河北大學還設有成人教育學院、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
其它學院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
河北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河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
河北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
河北大學現有28個學院,85個本科專業,涵蓋哲學、經濟學、法學、教育學、文學、歷史學、理學、工學、醫學、管理學等十大學科門類;設有涵蓋全部十一大學科門類的128個碩士學位點(12個一級學科碩士點)以及法律、教育、工程、藝術、公共管理、工商管理6個專業碩士學位點,12個博士學位點(1個一級學科博士學位點),6個博士後科研流動站,50多門省部級精品課;擁有1個國傢級動漫産業基地,1個文化部國傢動漫遊戲産業振興基地,1個教育部省屬高校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1個教育部大學生文化素質教育基地,1個全國大學生創業培訓基地,1個全國大學生就業實驗基地,1個教育部省部共建重點實驗室,8個省級重點實驗室,6個省級人文社科研究中心,1個國傢重點(培育)學科,4個國傢特色學科,12個省級重點學科,4個河北省強勢特色學科,2個省級文科基礎學科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基地;擁有國傢發展改革委員會中國循環經濟研究院、華夏文化産業研究院、中國鄉村建設研究中心。全國電磁學學會、文心雕竜研究會,中國動物學會蛛形學會、中國話語語言學研究會、全國物理通報、河北省高等教育學會、物理學會、化學學會、動物學會、美學學會、數學學會、微生物學會、語言學會、歷史學會、藝術學會等20多個國傢和河北省基礎研究學會挂靠在河北大學。
學校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3215人,專任教師1784人,其中,中國科學院院士3人,“軟引進”院士7人,兼職院士多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傢29人,國傢有突出貢獻專傢3人,國傢“百千萬人才工程”人選2人,全國模範教師2人,全國優秀教師5人,全國優秀教育工作者1人,省管優秀專傢11人;副高級以上1000餘人;博士研究生導師92人,碩士研究生導師520人;具有博士學位教師277人。現有全日製在校學生23964人,其中,本專科生18951人,博士、碩士研究
生3350人,留學生162人。 |
|
印象初院士
男,江蘇海門人,漢族,1934年7月出生,中共黨員,1958年7月畢業於山東農學院植物保護係。歷任中國科學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動物研究室主任,副研究員,副所長,研究員。中國昆蟲學會三屆、四屆、五屆、六屆理事會理事,中國科協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和亞利桑那州立大學客座教授。1995年6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中國科學院挑選為中國當代科技精英之一。1995年10月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6年2月被河北大學聘為終身教授。
印象初院士長期從事蝗蟲分類工作,30多年來發現蝗蟲新屬37個,新種103個。1975年發表《白邊痂蝗在青藏高原上的地理變異》一文,揭示了一個物種由於海拔升高,其形態特徵出現梯度變異為種內(亞種內)變異。提出蝗蟲類在高原上的適應性,演化途徑和高原缺翅型等新見解。闡明了高原上風大不適於蝗蟲飛行導致翅的退化,翅是蝗蟲的發音器官構造之一,翅的退化導致發音器的退化,發音器的退化和消失又導致聽覺器官的退化和消失。在高海拔地區生存的缺翅,缺發音器,缺聽器的種類是最進化的種類,也是青藏高原的特有種類。1984年出版的《青藏高原的蝗蟲》為該地區蝗蟲的研究和防治提供了重要參考資料。1982年建立了《中國蝗總科新分類係統》,後被譽為印象初分類係統;1990年發表了《北美洲鎸瓣亞目(蝗亞目)的分類》一文,兩者之間的區係組成和主要危害種類完全不同,提出了必須防止相互傳播的建議。1996年出版了《世界蝗蟲及其近緣種類分佈目錄》,200多萬字,英文,記錄了從1758—1990年所有的已知的蝗蟲類10136種,是目前世界上最全面,最係統的同類專著。97年獲第八屆全國優秀科技圖書一等奬。《青藏高原的蝗蟲》獲青海省科技進步一等奬。《中國蝗總科分類係統的研究》和《青藏高原的蝗蟲》獲中國科學院科技進步二等奬,國傢自然科學四等奬。
宋大祥院士
男,浙江紹興人, 1935年5月9日生,中共黨員,1953年畢業於江蘇師範學院(前東吳大學,現蘇州大學)生物學係。1955年華東師範大學動物學研究班畢業後赴哈爾濱師院任教。1957年考取中國科學院動物研究所甲殼動物學研究生,1961年畢業後留所工作,任動物所副所長、無脊椎動物學研究室主任、所學術委員會及學位委員會委員等職。1999年來河北大學工作,當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
國內外兼職:法國國際蜘蛛文獻中心(CIDA)理事、中國動物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中國科學和技術委員會委員、全國自然科學名詞審定委員會委員、中國動物名詞審定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生物分類區係學科發展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瀕臨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中國人與生物圈國傢委員會委員、《動物分類學報》主編、《生物學通報》副主編、《中國動物雜志》副主編、《科學》和《生命》科學編委等職。
在六十和七十年代,先後從事枝角類、淡水和寄生 足類的分類區係研究,河蟹生殖洄遊的研究以及吸血螞蟥的生物學和防除研究。首次報道劍水 噬食魚苗,找出了淡水養殖中魚苗突然大量死亡的原因,避免漁場的經濟損失。針對河蟹減産,通過研究查明係由於成蟹和蟹苗在洄遊中受水壩和河水污染的阻攔,提出移苗的辦法。經各地采用後大大增加了河蟹的産量。首次詳細闡明了日本醫蛭的生物學並提出驅避的辦法,發表吸血螞蟥新種多個。自七十年代末起,從事蛛
形類的研究。蛛形綱是陸生動物中除昆蟲綱以外的第二大類群。蜘蛛作為農林中害蟲的主要捕食性天敵,在消滅害蟲和維持生態平衡中有重要作用。先後赴法國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美國紐約自然歷史博物館、斯密桑研究院、哈佛大學比較動物學博物館、聯邦德國柏林工科大學生物學研究所、法蘭剋福聖肯堡博物館、梅茵茨哥登堡大學、斯圖加特國傢自然博物館,韓國蛛形學研究所、日本東京自然博物館等地進行訪問和合作研究。通過他的研究及與同行的合作,使我過蜘蛛
學的研究盡快趕上了國際先進水平。他積極推動我過蛛形學會的成立和《蛛形學報》的出版, 在推動我國蛛形學的發展和奠定我國現代蜘蛛學研究方面做出重要貢獻。
迄今為止,先後主持或參與編寫專著和工具書20餘册,論文約200篇(其中10篇發表於美、日、德、韓國學術刊物上)。《中國淡水 足類志》、《農田蜘蛛》分別獲科學院二、三等奬。七五期間主持中國科學院重點項目西南動物資源研究。八五期間,主要從事中國土壤動物、動物地理分佈研究和蜘蛛目係統演化研究,以及中國動物志(蟹蛛科)的編寫。在參與領導中國動物志編寫工作的同時,還主持我國動物科學發展戰略研究(已完成初稿),以及動物學名詞的審定
工作(已完成審定詞6000餘條),為我國動物學界學術帶頭人之一。
魏江春院士
男,漢族,陝西省鹹陽市秦都區人,1931年11月1日生,中共黨員。俄羅斯生物科學博士、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科學院院士。2000年被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軟引進為河北大學教授,2007年成為河北大學終身教授。
國內外兼職情況:中國孢子植物志編輯委員會副主編,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長,《真菌學報》 副主編,中科院真菌地衣係統學開放實驗室主任,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學位委員會主任,《國際孢子植物學報》 編委,《極地研究》 編委,《POLAR SCIENCE》編委,中科院分類區係學科發展專傢委員會委員,中科院生物多樣性專傢委員會委員,中國科學探險西會理事會理事,中國菌物學會理事長,中科院真菌地衣係統學開放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中華人民共和國瀕危物種科學委員會委員,《Mycosystema》科學顧問,美國芝加哥菲爾德自然歷史博物館植物係名譽研究員,國傢基金委、科技部、中科院聯合資助的三志(動物志、植物志、孢子植物志)九五重大項目首席科學家。
共發表論文60餘篇,專著四册。1986年中國科學院科學技術進步特等奬,1991享受有突出貢獻科學家的政府特殊津貼,1996國傢海洋局科學技術特等奬,1997國傢海洋局科學技術二等奬。
龐國芳院士
畢業於河北大學化學係,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傢級蜂産品檢測重點實驗室主任,國際AOAC研究導師,河北(秦皇島)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主任,國傢級有突出貢獻中青年專傢,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傢和河北省省管優秀專傢。從事色譜-質譜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並頗有建樹,曾榮獲國傢科學技術進步二等奬2項。2007年度國際AOAC資深專傢奬,現任河北大學博士生導師。
軟引進:
(每年要在河北大學常駐工作纍積三個月)
劉瑞玉院士,我國海洋底棲生物生態研究的開拓者
陳文新院士,土壤微生物學家
張鐘華院士,精密電磁測量專傢
林群院士,我國在泛函分析、計算數學研究領域內著名的數學家、學科帶頭人
張玉奎院士,中國化學會色譜專業委員會主任,中國色譜學會理事長,中國分析測試協會常務理
事
張亞平院士,致力於研究動物的進化歷史和遺傳多樣性
鄒競院士,專業領域為感光材料
其他
河北大學還有其他如
白春禮院士(河北大學藥物分析實驗室學術委員會主任)
王占國 中國半導體材料專傢
歐陽自遠 天體化學與地球化學家
孫玉 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研究員
劉尚合 靜電與電磁防護工程專傢
徐建中中國科學院工程熱物理所研究員
等多位兼職、雙聘院士 |
|
科研工作堅持與地方經濟建設相結合,努力為河北省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服務,許多學科成為河北省的科研中心和學術交流窗口。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方面,在中國古代史、中國古典文學、外國教育史、日本經濟等研究領域,處於全國先進行列。自然科學研究方面,在基礎數學、光學與材料物理、分析化學、有機化學、生物科學研究領域都進行着國際前沿的工作“九五”以來,河北大學學術論文被國際知名的《科學引文索引》(SCI)收錄的數量居河北省高校首位。高科技和應用科技研究方面,産生了漢字識別方法、靜電除塵技術、對蝦餌料添加劑、對蝦性別控製、青黴素酰化酶基因剋隆、SOD高質低成本工藝等一係列國際先進或國內領先的成果。
河北大學與國內外學術交流日益廣泛。利用毗鄰京津的區位優勢,實施“軟引進”,先後聘請兩院院士和國內知名專傢來校講學。與美國、法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瑞典、俄羅斯等十幾個國傢的高校建立了穩固的校際交流關係,邀請十幾個國傢的近百名專傢來校任教、短期講學或進行合作研究。陸續舉辦了宋史國際學術研討會、國際精細化學與功能高分子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等高規格、高水平的國內外學術會議,産生了良好的影響。留學生教育包括短期培訓、語言生、本科生以及碩士、博士等各個層次。 |
|
沿革
河北大學圖書館始建於1921年,是法國天主教會在天津創辦的工商大學附設的圖書館。1940年,全部遷移北疆博物院舊址。1943年,為紀念本校董事長龔仙舟而更名為仙舟圖書館。1948年8月,本校更名為私立津沽大學,本館也隨之名為私立津沽大學圖書館。1952年10月,更名為天津師範學院圖書館。1958年8月,更名為天津師範大學圖書館。1960年7月,隨學校更名而定名為河北大學圖書館。1970年12月,隨學校遷至保定,位置在河北大學南院。
鎮館之寶
Kunyu Wanguo Quantu
坤輿萬國全圖
圖書信息
河北大學圖書館館藏文獻的特點是歷史悠久、數量豐富、品種多樣、中外兼收;綜合性強,涵蓋我校各專業以及新興、交叉、邊緣學科;古籍豐富,歷史悠久,品種珍貴,具有較高的學術價值和文物價值。從1921年建館至今,歷經80多年的文化積澱,已擁有各種紙質圖書文獻390萬餘册,其中圖書館220.8252萬册,醫學部33.8816萬册,院(係、中心)資料室51.5759萬册;電子版圖書約86萬餘册。
館藏:全國古籍重點保護單位
館藏古籍文獻彌足珍貴,共26200多種,18萬多册(件)。其中善本363種,4959册;珍本866種,8033册;孤本17種,238册。主要藏書特色為方志和傢譜。此外,館藏輿圖、書畫、名人手札及金石、碑碣拓片也極為豐富。
方志類圖書是館藏古籍文獻的一個特色。館藏方志1158種,10344册,多為清末民初刊本,但也不乏善本,如明嘉靖刊本《山東通志》、《竜門志》、《石湖志略》,明萬歷刻本《武夷志略》、康熙刊本《寶坻縣志》、《岷州志》、雍正刻本《江西通志》、乾隆刊本《盤山志》、《岐山縣志》等,都有較高的文獻參考價值。《石湖志略》則有清代著名學者、大藏書傢黃丕烈的題跋,為國內獨傢收藏,彌足珍貴。
傢譜類圖書又是館藏古籍文獻的一個特色。館藏傢譜835種,173姓,多為明、清、民初刊本和木活字本,其中珍本30餘種,最早刊本為元至元三年(1377)汪雲竜纂修的《新安汪氏族譜》。我館古籍傢譜類藏書,無論在數量上,還是在刊式上,都堪稱“華冀文采第一傢”。
館藏部分輿圖、書畫、手札、碑碣拓片等古籍文獻,如比利時傳教士南懷仁於康熙十三年繪製的世界地圖《坤輿全圖》,比利時安特正普出版社於1601年出版的奧泰禮《世界地圖册》,明代畫院在菩提樹葉上繪製的《明畫院繪十八應真册》,明代著名山水花鳥畫傢瀋周的《石田真跡》,清代曾國藩、張之洞、莫友芝、嚴修、徐世昌、載瀅、溥偉、溥儒等名人的手札,《大唐三藏聖教序》碑拓、孔子劍刻真跡、“殷比幹莫”拓片,這些都是豐富館藏古籍文獻的藝術珍品。
另外,館藏兩部大型文獻叢書,即《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和《中華再造善本》叢書。《近代中國史料叢刊》共分三編,正編100輯,128册;續編100輯,1079册;三編88輯,927册,涵蓋近代名人奏疏、政書、年譜、筆記、日記、詩文集及經世文編、碑傳集等,其中尤以海內外孤本居多。這套影印本叢書,是近代中國歷史文獻集大成者。《中華再造善本》是2005年教育部為我校配送的一套價值300萬元的大型叢書。這套叢書共分五編,自唐迄清為《唐宋編》、《金元編》、《明代編》、《清代編》、《少數民族文字文獻編》,這套叢書選錄之富、影印之精、學術價值之高,迄未有之。
館藏報刊文獻歷史悠久、數量豐富,現有報刊合訂本20萬餘册,4000餘種。其中中文報刊合訂本15萬餘册、3500餘種,外文報刊合訂本5萬餘册,600餘種。每年訂購中文期刊1500多種,外文期刊160多種,報紙90多種,基本覆蓋了我校各學科專業。在館藏專業期刊中核心期刊的收藏達到80%以上,西文期刊中《化學文摘》從創刊至今一直收藏,中文報庫中收藏有解放前出版的報紙21種,建國後出版的報紙208中,其中有《申報》、《大公報》、《民國日報》、《北洋政府公報》以及我黨早期創辦的《新華日報》、《解放日報》、《人民日報》等。此外還有我國最早的石印畫報《點石齋畫報》。
詳見:http://baike.baidu.com/view/125480.htm |
|
河北大學博物館創建於天津工商學院時期,其前身是著名的1914年由法國天主教神甫桑志華創立的北疆博物館,後與河北大學分離,現身為天津自然博物館。現在的河北大學博物館復館於1996年,由原歷史係文物室和生物係動植物標本室合併而成,第一任館長為劉式今。
北疆博物館詳見:http://baike.baidu.com/view/618855.htm
博物館內收藏文物近9000餘件,商周時期青銅禮器、宋元明清瓷器、歷代貨幣(五銖錢)、殷代甲骨文占其大宗及重要的地位,當中不乏稀世珍品,國傢一、二級文物70餘件,館藏數量和質量位居全國高校前列。如北京周口店猿人頭骨、康熙官窯五彩仕女大盤、雍正粉彩碗、嘉慶官窯轉心瓶、乾隆官窯粉青葫蘆瓶等,五彩轉心瓶就被故宮博物院陶瓷專傢馮先銘先生譽為國寶中的國寶。1996年,中國社科院研究院李學勤與羅琨專程來整理所藏甲骨文,並墨拓其中177件,撰成《河北大學文物室所藏甲骨釋文》發表。1999年博物館徵集到急缺文物73件,主要包括新石器時代和商周戰國時期的陶器、石器、骨器,填補了河北大學歷史博物館教學標本與陳列上的時代缺陷,囊括了整個中華文明史發展時代。
生物標本的收藏則更具有鮮明特色。標本收藏範圍涵蓋了包括臺灣在內的26個省、市、自治區;還有不少國外交換標本,總藏量達到25,6233件,價值1.3億元(經專傢評估),其中昆蟲標本21萬件,蜘蛛標本近2萬件, 其餘為脊椎動物標本等。脊椎動物標本中世界珍稀動物數十種,屬於國傢一級保護動物19種,二級國傢保護動物62種,三級保護動物72種,省級保護動物34種,更重要的是收藏模式標本422種,數量上千件;定名標本1000餘件,形成鮮明的動物進化體係,是國內院校中收藏動物標本較多和研究實力較強的博物館之一。
詳見:http://baike.baidu.com/view/2384309.htm |
|
一、“十五”期間校園建設的簡要回顧和總結
(一)主要成績
河北大學由校本部、新校區、醫學部、陽光北大街成教學院、長城北大街質監學院等校區組成,“十五”期間,該校圍繞《河北大學面嚮21世紀建設與發展規劃》,結合學校實際情況,加大了對項目建設資金的投入,基本建設工作得到了快速發展,是建校史上建設速度最快,投入最多的五年。
經過近幾年的重點建設,學校規模進一步拓展,校園環境全面美化,辦學條件有了較大幅度的改善,辦學實力明顯增強,學校在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社會等方面的作用更為顯著,為實現學校的跨越式發展創造了有利條件。
在“十五”期間完成教學行政用房18.2萬平方米,完成學生公寓6.6萬平方米,完成運動場3.9萬平方米,完成教工住宅12萬平方米。校本部新建了2.6萬多平方米的教學主樓、2.2萬平方米的逸夫研究生教學樓、8600平方米的多功能館和2200平方米的機械與建築工程學院樓,還建設了省內高校惟一的6500平方米的博物館,建設了2萬多平方米高標準的田徑運動場。新校區除工商學院外新徵地800畝,增加文科綜合辦公樓、理科學院實驗樓、文科實驗外語學院樓、藝術學院樓、學生活動中心、多功能禮堂等校捨共計8萬多平方米,運動場1.7萬平方米。此外,建設了12萬平方米的“紫園”生活區一期工程,一次性建成教工住宅近600套。截至目前,該校總占地面積2146畝,各類校捨(不含住宅)總建築面積近63萬平方米。
(二)存在問題
校園建設存在的主要問題:一是資金投入不足仍然是製約學校發展的重要瓶頸;二是學校現有土地面積和教學用房不能滿足未來發展需要;三是各校區建築佈局不盡合理;四是規劃設計理念不夠先進,對建築節本降耗研究不足,特別是建成後維護成本論證及建築後評價須加強;五是應註意單體建築在環保、節能、建築新技術、使用面積等方面的應用研究。
二、“十一五”期間校園建設的指導思想和總體目標
(一)指導思想
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全面貫徹“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持社會主義辦學方向,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以服務教學科研為總目標。遵循“規劃先進,功能合理,設施完善,分配科學,效益優先”的校園建設指導思想;堅持目前需求與長遠發展相結合,堅持新建與改造相結合,堅持建樓與生態相結合,堅持單體建築與總體規劃相結合,堅持建築與環保節能相結合的基本原則。不僅要滿足教學科研工作的需要,而且要體現濃郁的校園文化氛圍和深厚的校園文化底藴。
(二)總體目標
“十一五”期間,繼續進行校本部和新校區建設,改善醫學部的辦學條件,調整校本部、新校區和醫學部等校區之間的功能劃分,不斷改善和美化校園環境,使學校的建築佈局更合理、環境更優美、設施更先進、管理更有效。
三、“十一五”時期校園建設的具體任務和指標
按《河北大學“十一五”建設與發展規劃綱要》,2010年我校全日製本專科生穩定在26000人,研究生6000人,我校現有校捨和占地面積與教育部2004年8月下發的《普通高等學校本科教學工作水平評估方案》(試行)中規定的指標還有一定的差距,教學行政輔助用房與評估指標差距約7萬平方米,學生公寓差距約4.3萬平方米,運動場及體育設施差距約8千平方米,占地面積差距約446畝(。在“十一五”期間學校計劃投資2.38億元進行新建、改造以及徵地工作,並通過社會籌集資金等辦法建設商務樓、專傢公寓等項目的建設。
為適應學校發展規劃需要,“十一五”期間校園規劃建設主要兼顧以下幾個方面:1、以省部共建為契機,繼續加大資金投入力度;2、完成對校本部、新校區和醫學部等各校區之間的功能劃分,將校本部部分院係遷至新校區;3、完成新校區全部二期和部分三期工程建設項目;4、適當擴大校園占地面積,建設多媒體教室,調整教學用房功能,加大對普通教室和學生宿舍的建設力度,繼續改造運動場地設施及校園環境;5、完成醫學部徵地及校捨建設。按學校建設與發展規劃,規劃下列建設項目。
(一)擬建校捨總體情況
擬在“十一五”期間新建總建築面積共計約11萬平方米,概算投資共計約23830萬元。其中校本部4.94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9560萬元;新校區5.33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8070萬元;醫學部1萬平方米,概算投資約6200萬元,詳情見附表3。
(二)具體建設項目
1、教學用房54587 m2
(1)校本部北院舊化學樓拆除重建4800 m2,計劃投資960萬元。
(2)拆除校本部南院第六教學樓及部分平房,新建綜合教學樓15000 m2,計劃投資3500萬元。
(3)新校區規劃位置新建一棟理科基礎實驗樓8310m2,計劃投資1150萬元。
(4)新校區規劃位置新建兩棟理工學院樓16477m2,計劃投資2000萬元。
(5)醫學部擬建教學樓10000 m2,計劃投資2000萬元。
2、圖書館15000 m2
按新校區總體規劃方案,新建一座15000 m2的圖書館,計劃投資3500萬元。
3、學生公寓29574 m2
(1)搬遷或拆除改造南院籃球場西側一區五棟教工住宅樓共計14574 m2成為學生宿舍,約需投入資金1500萬元。
(2)在校本部南院新建2棟學生公寓15000 m2,計劃投資3000萬元。
4、運動場及體育設施13500m2
(1)新校區新建體育場看臺及運動用房13500 m2,計劃投資1420萬元。
(2)完成校本部北院操場改造。將北院操場建成標準塑膠跑道運動場,跑道中間建成標準草皮足球場,對北院操場周邊環境進行改造,約需投入資金600萬元。
(3)醫學部新建400米標準運動場一個,計劃投資1000萬元。
5、其他
(1)拆除校本部第七教學樓,在學生公寓圍合區域修建學生體育、健身、休閑廣場。
(2)依據校本部北院總體規劃,完成對北院環境的整體改造。包括路網、景觀、上下水、暖氣、電網的重新修整和改造。改造完成後,測繪校園地下管網佈置圖。
(三)擴大學校建設用地
不足建設用地,可考慮購買原保定金融專科學校校捨和土地,醫學部校區計劃購買南臨第二造紙廠土地40畝,約需資金3200萬元。
四、“十一五”時期實現上述目標的保證措施
(一)校園規劃和建設應圍繞學校中心工作,按照程序組織論證,並提請省有關部門批準後有計劃按步驟實施。
(二)堅持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依法依規,嚴格按程序辦事。
(三)在校園建設的各個環節,如招投標、物資設備採購、商務談判、洽商變更、合同協議的簽定、支付工程款等,嚴格自律,全程、自覺地接受紀檢、監察、財務等部門的監督,廉潔從政。
(四)進一步完善各項規章制度,實施科學管理、規範管理、創新管理,調動大傢的工作積極性、創造性,提高工作效率。
(五)加大經費投入,每年力爭落實近5000萬元基本建設資金。
(六)嚴禁校內各部門違背校園建設規劃的要求,擅自變更或安排建設項目。 |
|
友好學校
學校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日本、美國、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韓國、蒙古等國傢的四十餘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協議關係,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具有招收留學生資格單位和河北省國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橋梁與窗口。
部分友好學校:
日本杏林大學 日本長崎外國語大學 日本長野大學
日本福島大學 日本文教大學 日本早稻田大學
日本東北大學 澳大利亞剋丁大學 馬來西亞北方大學
韓國三育大學 韓國培材大學 韓國國際大學
韓國韓京大學 韓國忠南大學 韓國順天鄉大學
加拿大UNBC 英國斯旺西大學 法國昂熱大學
美國聖的亞哥州立大學 俄羅斯國立喀山科技大學
俄羅斯國立遠東交通大學 蒙古依和紮薩剋大學
俄羅斯伊爾庫茨剋國立技術大學 俄羅斯國立伊爾庫茨剋語言大學
哈薩剋斯坦共和國特·雷斯庫洛夫經濟大學 匈牙利索爾諾科大學
馬來西亞理工大學
國際交流
河北大學一嚮重視國際交流與合作,先後與美國、日本、加拿大、俄羅斯、英國、法國、韓國、蒙古、哈薩剋斯坦、澳大利亞、馬來西亞等國傢的四十餘所高校及教育科研機構建立了友好交流協議關係。近幾年邀請了十幾個國傢的百餘名專傢學者來校任教、短期講學或進行合作研究。陸續舉辦了機器學習與控製論國際會議、國際精細化學與功能高分子學術研討會、中國古代文學理論國際學術研討會、亞洲模糊係統學會學術年會、小林多喜二國際研討會等高規格、高水平的國際學術會議,在國內外産生了良好的影響。河北大學是教育部批準的首批具有招收留學生資格單位,留學生教育包括語言培訓、本科、碩士、博士等各個層次,改革開放以來,已接收18個國傢的千餘名留學生來校學習,成為河北省國際文化教育交流的重要橋梁和窗口。 |
|
河北大學社團活動豐富多彩,擁有約70傢學生社團,社團活動在全國大學排名中位列第三位。
社團簡介:
燕趙BBS:河大人官方論壇
全國十佳社團聯合會——河北大學社聯
教育部2007全國十佳思政類網站,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紅色戰綫
教育部2008全國十佳思政類網站——航標網
全國八大大學社團——河北大學武術協會
全國十佳社團——河北大學緑色生命協會
全國百佳社團——河北大學三餘書法社、河北大學自強社、河北大學雁陣雜志社
其中“紅色戰綫”網站是河北省成立時間最早、內容最全面的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網站。受到了新華網、《中國教育報》等國傢級知名媒體的特別關註,並給予了專題報道。現為教育部“全國十佳思政類網站”,並在教育部“2007年高校校園文化建設優秀成果”評選中榮獲三等奬!
一九六四年,河北大學武術隊嶄露頭角,代表河北大學參加天津市高校武術比賽,獲團體總分第一名。一九九四年,河北大學武術協會參加“天元杯”首屆全國高校武術比賽,獲團體總分第八名。二零零零年,河北大學武術協會被評為“全國八大優秀社團”之一。二零零四年四月,河北大學武術協會在保定市武術比賽中獲二十七金一銀的成績。二零零五年七月,八人參加了全國首屆校園纔藝選拔賽,取得了河北賽區三銀五銅的好成績,並進入全國範圍的决賽。
其他社團
電腦協會、假日單車協會、科幻協會、河北大學舞蹈協會 、網球協會、河大之聲俱樂部、飲食文化協會 、“溝通無極限”交際社 、河北大學廣告協會、羽毛球協會、動漫聯盟、英語協會、春蕾社、演講與口才協會、愛心社、管理者協會、雁陣、武術協會、電子愛好者協會、Ideal space、外語協會、散打協會、公關禮儀協會、大路朝天詩社、knights模型社等。 |
|
係學生收集,請添加。由於人數太多,省級諸如省科學院院長、省長等、部分知名大學學科帶頭人、商界精英等不在名單,也歡迎校友完善、補充:
姚依林 國務院副總理
劉峰岩 中央紀檢委副書記
李少軍 原38軍軍長,北京市委常委、北京衛戍區司令員
殷希彭 將軍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後勤部衛生部部長
王福義 北京軍區副政委 中將
鄶萬增 北京軍區政治部主任 少將
馬炳泰 瀋陽軍區副政委 中將
李國輝 蘭州軍區副政委 中將
丁文斌 新疆建設兵團副政委
尚金鎖 少將,空軍首位將軍教員
劉殿玉 公安部邊防局局長(正軍),少將警銜
孫明山 公安部政治部主任
陳 儼 我國第一個國防經濟學專業博士研究生
戴怡芳 中國人民解放軍陸軍中將
徐 平 大校軍街
李紅旗 新華社國際部主任
趙啓正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主任
張 世界銀行高級顧問
鄭漢鈞 香港特別行政區立法委員、房屋委員會主席
楊啓先 經濟學家,中國經濟體製改革研究會會長、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副會長
陸百甫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黨組成員
蔡孝箴 經濟學家 中國城市經濟學創始人
賈秀岩 經濟學家 中國價格學創始人
李寶震 經濟學家,中國稅收學發起人,中國第一次稅改編製者
樊 綱 中國十大經濟學家 國務院經濟智囊
袁傢騮 物理學家
瀋湘 藝術傢 學院高中部畢業
周汝昌 紅學家
傅全如 營養學專傢
宗白華 美學家 社會科學家 學院高中部畢業
張世勳 神舟係列組件總設計師
電子係校友(密)國傢**巡航導彈總設計師
電子係校友(密)我國新型戰略導彈通信係統總設計師
楊素卿 神舟飛船內蒙古主着陸場測控站做技術保障
周志良 建築學家,十一屆亞運會全部設計者
張 鎛 建築專傢 人民大會堂設計者
劉錫良 鋼結構與空間網架專傢 中國鋼結構協會理事長
楊宏遠 鐵路公路設計專傢,青藏、蘭藏鐵路主要設計師
朱耘 土建結構礦井設計專傢,神木礦區編製者
劉開濟 建築設計傢,國際建協建築評論委員會委員
陳傢琦 水文科學家 國際水文科學協會中國國傢委員會主席
丁聯臻 水利泥沙專傢 國際泥沙研究IRTCES首任秘書長
翁開慶 土木工程專傢 南斯拉夫中國展覽館設計者
龔德順 中國建築設計大師 中國建築設計學會會長 建工部大樓設計者
吳健生 結構工程與結構理論專傢
陳學堅 建築工程學專傢 中央政法大樓設計者
宋秉澤 建築學家 天大南開主要館樓設計者
陳 濯 臺灣建築學家 輔仁大學設計者
方志厚 國傢建築工程專傢
於九臯 全國降解塑料研究會副理事長
劉濟舟 院 士
張士鐸 預應力混凝土專傢
虞福京 建築及全國優秀工程建設質量專傢
石學敏 中國工程院院士 著名醫學家
郭應祿 中國工程院院士 (高中部)
龐國芳 中國工程院院士
傅承光 美國科學院院士
郄秀書 全國十大女傑,國際大氣電學委員會委員,美國地球物理學會會員,中科院高原大氣物理研究室主任
趙和平 美國加州大學終身教授
王希 美國印第安那大學終身教授
黃開來 美國麻省文理學院終身教授
尉長江 國傢首批長江學者
劉俊海 中國十大最著名法學家
詹福瑞 國傢圖書館館長
葛景春 中國李白研究會副會長及中國杜甫研究會副會長兼秘書長,河北大學博士生導師
程民生 中國宋史研究會副會長,
劉東華 《中國企業傢》雜志社社長,中國傳播學教父
樓乾貴 男高音歌唱傢
印質明 中國著名電影、話劇藝術傢
瀋德立 心理學家
李漢亭 中國籃壇第一代國手名將,參加過芬蘭赫爾辛基奧運會
鮑乃健 體操運動健將(附屬中學)
劉樹軍 世界網壇冠軍
高群書 著名導演,《東京審判》、《千鈞一發》導演
旭宇 書法傢
朱學武 “三不”書法傢
傅殿川 書法傢
李永奇 書法傢,世界優秀專傢人才名典
田新國 書法傢,世界優秀專傢人才名典
李世文 書法傢
範碩 書法傢
鐵凝 中國作傢協會主席 成人教育畢業
何申 中國傑出文學家,魯迅文學奬與茅盾文學奬獲得者
李春雷 中國傑出文學家,魯迅文學奬與茅盾文學奬獲得者
火華 著名詩人,詞作傢
顧之京 大師顧隨之女,教授
鄭一民 中國民間文藝協會主席
浪波 著名作傢
羅根澤 著名作傢
汪帆 作傢
劉增山 作傢 中國紡織協會副主席
潘培銘 作傢
高揚 作傢
馮育楠 作傢 天津市文聯民間文藝傢協會秘書長、主席
李振宗 作傢
惠伊深 作傢,香港中華普通話中心創辦者
白海珍 作傢,《文論報》主編
韓金國 作傢,中國滄州紀曉嵐研究學會副會長、秘書長
張金惠 作傢,中國教育報刊社正局級研究員
楊林勃 作傢
艾東 作傢,中國戲劇出版社社長,《長城》編輯部主任、主編、副編審
徐德霞 兒童文學家
張學善 詩人,百花文藝出版社副總編,<東方企業傢》和《散文》月刊及《小說傢》雙月刊主編
王培德 金牛奬獲得者,全國首批勞動模範
何傑 全國“十佳知識女性”,世界優秀專傢人才名典
孫德民 國傢一級編劇
徐斌 中國政府與國際勞工組織人力資源項目專傢
朱作敏 天津新越中學創辦者
張志勇 《財經文摘》執行主編
吳建潮 二十世紀中國著名書畫傢
畢學鋒 著名平面設計藝術傢
賈廣健 著名中青年畫傢
劉泉義 著名中青年畫傢
姚小全 留日畫傢
賈剋 留美畫傢
韓保江 中共中央黨校經濟學部副主任
張英傑 攝影傢,世界華人文學藝術界名人錄,科學中國人·中國人才庫收入
張清華 中國當代秘書傑出貢獻奬獲得者,名列《中國秘書史》
李占軍 《科學時報》 副總編
潘虹星 鳳凰衛視副臺長
孫文清 《中國青年報》國際部主任
盧懷謙 新華社駐聯合國分社記者
尉遲琳嘉鳳凰衛視著名主持人 偶像
白燕升 CCTV著名主持人
金泉生 CCTV簽約攝影師
張萌傑 相聲藝術傢
崔豔 CCTV著名記者
王立明 CCTV《東方時空》主編
劉江賢 CCTV農業頻道製片兼主持
倪菲 CCTV,《新聞會客廳》主創人員
成燕 著名企業傢,康誠房地産開發公司董事長 |
|
保定校區:
河北大學本部:中國河北省保定市五四東路180號 郵政編碼:071002
河北大學科技教育園區(新校區):河北省保定市七一東路河北工商學院 郵政編碼071002
河北大學醫學部:河北保定裕華東路342號 郵政編碼:071000
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河北省保定市瑞祥大街41號 郵政編碼:071051
河北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保定市玉蘭大街159號 郵政編碼:071012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河北省保定市裕華東路202號 郵政編碼:071000
河北大學質量監督學院:河北省保定市長城北大街2387號,郵政編碼:071002
石傢莊校區:
河北大學影視藝術學院:石傢莊市中山路西獲銅路聯合教育集團(北方大學園)郵編:050228
河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石傢莊市學府路198號政治處 郵編:050061
天津校區:
河北大學天津校區留守處:天津馬場道74號 郵政編碼:300074 |
|
河北大學主頁: http://www.hbu.cn/
河北大學招生辦:http://zhaoban.hbu.cn/ |
|
- : Hebei University
|
|
石傢莊 | 大學 | 鐵道 | 教育 | 高校 | 語言學 | 國學 | 河北 | 寶庫 | 圖書館 | 經濟 | 名人 | 人物 | 知名學者 | 雜志社 | 河南大學 | 河套大學 | 中國企業傢 | 經濟日報 | 中國社科院研究生院 | 更多結果... |
|
|
河北大學報 | 河北大學附院 | 河北大學學報 | 河北大學校歌 | 河北大學教授 | 河北大學博物館 | 河北大學自強社 | 河北大學銳舞社 | 河北大學期刊社 | 河北大學醫學部 | 河北大學圖書館 | 河北大學藥學院 | 河北大學逸夫樓 | 河北大學出版社 | 河北大學附屬中學 | 河北大學護理學院 | 河北大學武術協會 | 河北大學科幻協會 | 河北大學紫園校區 | 河北大學廣告協會 | 河北大學後勤集團 |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 | 河北大學經濟學院 | 河北大學教育學院 | 河北大學人文學院 | 河北大學政法學院 | 河北大學管理學院 | 省部共建河北大學 | 河北大學附屬醫院 | 河北大學紫園建設 | 河北大學校辦産業 | 河北大學計算中心 | 河北大學成教學院 | 河北大學藝術學院 | 河北大學數計學院 | 河北大學學生社團聯合會 | 河北大學鄧小平理論研究院 | 河北大學藝術教育中心 | 河北大學司法鑒定中心 | 河北大學三餘書法社 | 河北大學影視藝術學院 | 河北大學人民武裝學院 | 河北大學質量技術監督學院 | 河北大學工藝美術學院 | 河北大學生命科學學院 | 河北大學數學與計算機學院 | 河北大學電子信息工程學院 | 河北大學外國語學院 | 河北大學新聞傳播學院 | 河北大學馬列教研部 | 河北大學大學外語教學部 | 河北大學衛生職業技術學院 |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學生論壇 | 河北大學工商學院論壇 | 河北大學宋史研究中心 | 河北大學考試輔導站 | 河北大學國傢動漫産業發展保定基地 | 河北大學緑色生命環境發展協會 | 河北大學化學與環境科學學院 | 河北大學機械與建築工程學院 | 河北大學國際交流與教育學院 | 河北大學物理科學與技術學院 | 詩經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中國詩經學會編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 | 先秦詩歌命題方式論考趙沛霖王振德河北大學學報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