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瀋陽理工大學投訴電話瀋陽市旅遊投訴電話:024-22821999
遼寧省旅遊投訴電話:024-86230222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瀋陽理工大學始建於1954年,原名為瀋陽工業學院,曾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1999年劃歸遼寧省管理,實行省部共建。2004年4月更名為瀋陽理工大學。瀋陽理工大學由渾南主校區、北校區、撫順校區、科技園、鐵嶺靶場等部分組成,占地面積2420畝,校捨建築面積47.3萬平方米,其中主校區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高新區風景秀麗的渾河南岸,校園內建築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環境清新宜人,是一所生態化、數字化、現代化的大學園區。
經過五十年的建設和發展,瀋陽理工大學已成為一所立足遼寧、面嚮全國、以理工為主,理、工、文、管、經相結合的多科性大學。學校以工程教育與工程訓練相結合為培養特色,以開放式辦學為理念,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目前,學校設有15個學院,即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理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裝備工程學院、煤層氣工程學院、文法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及應用技術學院。2個教學部,即研究生部及體育部。學校設有37個本科專業、13個專科專業。研究生部有16個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工程碩士領域。有4個省部級重點學科,3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146人,其中專任教師924人,研究生導師140人,其中博士生導師5人,教授副教授341人,研究生畢業的教師占教師總數的比例達50%以上。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環境優良。現有固定資産8.7億,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達8270萬元。校園內建有局域網及一批現代化高水平實驗室。圖書館面積4萬平方米,藏書103萬册,具有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係統,擁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正穩步嚮數字化圖書館發展。學生文化體育設施齊全,建有標準運動場,大學生文體中心。學生科技文化和社會實踐活動開展得有聲有色,歷年都有大學生個人或團體參加全國各類科技文化大賽,並取得優異成績。
優良的師資、良好的環境,吸引了國內衆多莘莘學子。現有各類學生28000多人,其中全日製學生16642人(碩士生418人、本科生14784人、專科生1440人),繼續教育學生11412人,外國留學生50人,建校50年來,瀋陽理工大學為國傢培養各類專門人才70000餘人。
學校已全面實施完全學分製管理,在保證學生共性發展的同時,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使學生的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安排學習,自主進行選課,選擇理想的教師和上課時間。全新的人才培養計劃鼓勵學生實行跨專業、跨學科選課。學校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開設了輔修專業,以培養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學校還為優秀學生設有多種奬學金,鼓勵優秀學生奮發進取。
學校擁有一批頗具實力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其中包括國傢級瀋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遼寧省兵器科學技術中心、遼寧省先進生産力促進中心、遼寧省高速切削工程研究中心、通訊與網絡工程中心、“彈藥研究所”等20個國傢、省、市、校級科研機構及1個市級大學科學園。學校以此為依托,形成了衆多學科門類、多專業聯合攻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同步協調發展的科研格局。學校研製開發的條形碼、飛鋸機、大型蠃旋活套等國傢級新産品、火炬計劃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享有進出口貿易權,是瀋陽市“火炬型科研院校”。
學校重視開展國際教育與學術交流,將教育國際化作為學校實現跨越發展的重大策略之一。學校每年都選派一批中青年教師和優秀本科生、研究生前往美國、英國、加拿大、俄羅斯、德國、日本、芬蘭等國傢20餘所大學攻讀學位、進修深造。經常邀請各國知名專傢學者來校講學,進行科研合作。學校還與英國、美國、加拿大、俄羅斯等國傢的大學開展聯合辦學,采用“2+2”、“3+1”、“3+2”、“4+1”形式,共同培養本科生、碩士生、博士生。
學校始終將本科教育質量視為辦學的根本,多年來堅持“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訓練”的人才培養模式,實施教育國際化的發展策略和産、學、研相結合的培養過程,在人才培養上堅持以培養高素質工程應用型人才為目標。培養的高科技和管理人才受到社會的極大歡迎,研究生就業率達100%,本科畢業生就業率平均達95%,多年來一直位居遼寧省高校前列。
走過五十年風雨歷程,瀋陽理工大學意氣風發,風華正茂。面嚮新世紀,瀋理工人豪情滿懷,高舉鄧小平理論偉大旗幟,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努力把學校辦成一所特色鮮明的省內一流大學。 |
|
1960年瀋陽機械製造工業學校、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合併升格為瀋陽工業學院
一、瀋陽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1953年東北第三工業學校創建
東北第三工業學校更名瀋陽第二工業學校
1956年瀋陽第二工業學校更名為瀋陽機械製造工業學校
二、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
1940年南滿造兵廠技能者養成所創建
1949年南滿造兵廠技能者養成所更名東北兵工總局幹部訓練班
東北兵工總局幹部訓練班更名東北軍工專門學校
東北軍工專門學校更名東北兵工學校
東北兵工學校更名東北兵工專門學校
東北兵工專門學校更名瀋陽工程建築學校
1955年瀋陽工程建築學校更名特種工藝學校
特種工藝學校更名第二二二技工學校
1956年第二二二技工學校更名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
1962年瀋陽工業學院改建為瀋陽第一機械工業學校
1965年瀋陽第一機械工業學校升格為瀋陽工業學院
1968年瀋陽工業學院撤銷
1972年瀋陽機械工業學校復校
1979年瀋陽機械工業學校升格為瀋陽工業學院
2000年瀋陽工業學院(專科學校)並入瀋陽工業學院
1961年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復校
1966年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合併組建瀋陽第一工業學校
1966年瀋陽第一機械工業學校合併組建瀋陽第一工業學校
1972年瀋陽第一工業學校更名東北機器製造廠工業學校
1978年東北機器製造廠工業學校更名瀋陽第一工業學校
1988年瀋陽第一工業學校改建瀋陽工業學院(專科部)
1992年瀋陽工業學院(專科部)更名瀋陽工業學院(專科學校)
2004年瀋陽工業學院更名為瀋陽理工大學 |
|
弘 志 勵 學 德 蓄 |
|
《青春贊歌》 |
|
瀋陽理工大學前身是東北軍工專門學校,始建於1948年。1960年組建成立瀋陽工業學院,時任國傢副主席的董必武同志為學校題寫了校名,學校數易校名,幾度分合,歷盡變革。1999年劃歸遼寧省管理,實行省部共建。2004年5月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瀋陽理工大學。由渾南主校區、科技園、武器裝備實習實驗基地等部分組成,總占地面積122萬平方米,校捨建築面積43.1萬平方米。主校區位於遼寧省瀋陽市渾南高新區風景秀麗的渾河南岸,校園內建築氣勢恢宏,莊重典雅,環境清新宜人。
瀋工夜景瀋陽理工大學已由一所學科單一的軍工院校發展成為以工為主,理、管、文、經、法相結合,服務遼寧、面嚮全國,具有鮮明國防特色的多科性大學。學校以“實施工程教育、突出工程實踐和社會實踐”為培養模式,大膽創新,勇於實踐,在社會上享有較高的聲譽。學校設有16個學院,即機械工程學院、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經濟管理學院、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汽車與交通學院、理學院、文法學院、外國語學院、藝術設計學院、裝備工程學院、國際教育學院、國防教育學院、繼續教育學院及應用技術學院和研究生學院。1個教學部,即體育部。學校設有41個本科專業、16個專科專業。有28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5個工程碩士授權領域。有5個省部級重點學科,1個國傢級瀋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1個國傢863高技術發展計劃重點實驗室,6個省部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中心。
地址:遼寧省瀋陽市渾南新區南屏中路6號
郵編:110168 |
|
瀋陽理工大學名譽校長:謝光選教授、中國科學院院士
瀋陽理工大學黨委書記:邢貴和 教授
瀋陽理工大學校長:王軍 教授 |
|
學校重視師資隊伍建設,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2093人,專任教師1005人,研究生導師194人,其中博士生導師10人,教授副教授384人,碩士以上學位的教師占師資隊伍總數的65.5%。
學校辦學條件良好,教學環境優良。現有固定資産10.10億,其中教學科研儀器設備總值1.04億元。
圖書館面積3.9萬平方米,紙質藏書113.5萬册,具有圖書館自動化管理係統,擁有國內外重要數據庫,正穩步嚮數字化圖書館發展。 |
|
學校擁有一批實力較強的科研機構及技術開發基地,其中包括國傢級瀋陽中俄科技合作基地、遼寧省兵器科學技術中心、遼寧省先進生産力促進中心、遼寧省高速切削工程研究中心、通訊與網絡工程中心、“彈藥研究所”等20個國傢、省、市、校級科研機構及1個市級大學科學園。學校以此為依托,形成了衆多學科門類、多專業聯合攻關、基礎研究、應用研究、開發研究同步協調發展的科研格局。學校研製開發的條形碼、飛鋸機、大型蠃旋活套等國傢級新産品、火炬計劃項目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學校享有進出口貿易權,是瀋陽市“火炬型科研院校”。
國傢級重點實驗室:國傢863空間信息安全基礎技術重點實驗室
部級重點實驗室: 1 、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1996年被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批準為兵器工業總公司重點實驗室 2、兵器工業潤滑技術研究中心:1991年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批準 3 材料成型及控製實驗室 1993被批準為部級重點實驗室。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 1、遼寧省兵器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製造分部):2004年申報並獲得批準 2、遼寧省高速切削技術工程中心:1997年由遼寧省科技廳批準 3 通信與網絡工程中心通信與網絡工程中心。 |
|
學校已全面實施完全學分製管理,在保證學生共性發展的同時,鼓勵學生的個性發展,充分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突出“因材施教、有教無類”的教育思想,使學生主體地位得到充分的體現。學生在校期間可以在導師的指導下自主安排學習,自主進行選課,選擇理想的教師和上課時間。全新的人才培養計劃鼓勵學生實行跨專業、跨學科選課。學校為學有餘力的學生開設了輔修專業,大力培養應用型、創新型人才。學校還為優秀學生設有多種奬學金,鼓勵優秀學生奮發進取。
學校現有各類學生32131人,其中碩士生737人,本科生15005人,繼續教育學生6976人,外國留學生52人,撫順校區本專科學生9361人。建校50餘年來,瀋陽理工大學為國傢培養各類專門人才70000餘人。 |
|
機械工程學院是瀋陽理工大學歷史最長的學院之一,在半個多世紀的建設過程中,以求實創新、開拓進取的精神追求發展,已擁有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和工業工程兩個本科專業,其中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專業包含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及製造、流體傳動與控製四個專業方向;擁有機械工程一級學科碩士點,下含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機械電子工程、機械設計與理論、車輛工程四個二級學科碩士點;擁有機械工程領域工程碩士學位授予權;機械製造及其自動化學科為原兵器部和遼寧省重點學科。
機械工程學院在機構設置上註重教學和科研的發展,設有機製工藝教研室、機床教研室、自動化教研室、精密檢測教研室、機械設計教研室、機械基礎教研室、流體傳動與控製教研室、工程圖學教研室和工業工程九個教研室,並建立了CAD/CAM技術研究與開發中心、信息裝備與微製造技術研究中心、自動裝配技術研究所、動平衡技術研究所、數字化網絡化設計與製造機械研究室、新材料精密及特種加工技術研究室、CAE研究室、傳動與控製研究室等研究機構。學院建有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切削及特種加工技術實驗室、機電控製實驗室 、流體傳動與控製實驗室、MPS集成生産係統實驗室、精密測量實驗室、測試技術實驗室、機械係統設計實驗室、機械基礎實驗室、物流綜合實驗室、人因工程實驗室、工程圖學陳列室及CAD中心等實驗室。其中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為原兵器部重點實驗室。
機械工程學院擁有一支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教學科研能力強的教師隊伍。多年來承擔了國傢九五攻關項目、863計劃項目、國傢自然科學基金項目以及由科技部、教育部、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中國兵器工業集團、中國裝備工業集團、遼寧省、瀋陽市等資助的國傢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在高速切削及數控裝備技術、網絡化數字化製造技術、自動裝配及檢測控製技術、動平衡技術、數控加工技術、新材料精密及特種加工技術、信息元器件製造及其裝備技術、潤滑與密封技術等研究方向形成了自己的研究特色,取得了衆多研究成果,其中有些成果已達到國際先進水平,有許多成果在企業得到推廣應用。在多年的教學、科研實踐中,學院在機械工程、兵器製造等領域造就了一批學術造詣深,在國內、省內有較大影響的學科帶頭人和學術骨幹,學院已有3名教授擔任長春理工大學兼職博士生導師。
機械工程學院在校本科生2500多人、碩士研究生160多人(包括工程碩士)。在本科教學中,學院始終堅持強化工程教育、突出工程訓練的培養思想,使學生在本科教育階段既能掌握堅實的基礎理論和係統的專業知識,又能掌握解决工程實際問題的能力。由於數控技術、計算機技術等高新技術在機械工程領域應用的日漸廣泛,學院成立了數控培訓中心、瀋陽理工大學德國費斯托(FESTO)機電技術應用培訓中心和CAD/CAM工程軟件應用培訓中心,為學生掌握應用高新技術設備和先進工程軟件提供了條件。學院還成立了大學生科技創新活動中心,為學生提供了從事科研和技術創新的實踐機會,對提高學生的科研創新能力,起到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重點實驗室及工程中心
兵器部級重點實驗室: 1 、數控加工技術實驗室(原加工中心實驗室):1996年被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批準為兵器工業總公司重點實驗室
2、兵器工業潤滑技術研究中心:1991年由中國兵器工業總公司批準
遼寧省重點實驗室
1、遼寧省兵器科學技術重點實驗室(製造分部):2004年與信息學院共同申報並獲得批準
2、遼寧省高速切削技術工程中心:1997年由遼寧省科技廳批準
重點學科
1 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
2 機械設計及製造專業
3、機械設計及理論
機械工程學院專業介紹
一、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係
比較係統地掌握機械設計、製造及檢測控製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機械設計製造領域的機電産品設計、製造、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以數控技術及加工工藝、生産綫的傳動與控製、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為專業特色。
專業方向介紹:
1 機械製造工藝與設備專業
培養要求:掌握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較好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素養;具有較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學習機械設計、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技術等專業理論和技術,接授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産品設計、製造及設備控製、生産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專業知識結構:
機電産品、裝備的設計理論及計算機輔助設計技術;機械製造工藝理論及數控加工技術;電氣控製和數字控製的理論與技術;生産過程的信號檢測、信息處理及控製技術;生産過程的自動裝配技術;生産工程的組織和經營管理;
2 機械電子工程專業
培養要求:掌握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較好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素養;具有較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學習機械設計、機械製造、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技術、機電産品設計技術等專業理論和技術,接受現代機電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綜合應用機械、電子技術進行産品開發及製造的能力,並具有生産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專業知識結構:
機電産品、裝備的設計、製造理論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技術;機械技術與電子技術相結合的産品設計理論與技術;電氣控製和數字控製的理論與技術;生産過程的信號檢測、信息處理及控製技術;生産過程的自動裝配技術;生産工程的組織和經營管理;
3 機械設計及製造專業
培養要求:掌握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較好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素養;具有較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學習機械設計理論與技術、機械製造、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技術、機電産品設計技術等專業理論和技術,接授現代機械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産品設計及製造、機械係統性能分析及結構優化,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及生産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專業知識結構:
傳統機械設計的基礎理論和機械産品的創新設計;現代機械設計理論、方法和機械係統的性能分析與結構優化;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輔助製造技術;機電産品的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工藝基礎;生産工程的組織和經營管理;
4 流體傳動及控製專業
培養要求:掌握較紮實的自然科學基礎知識和較好的社會科學基礎知識;具有一定的人文、藝術素養;具有較好的外語應用能力;具有較強的自學能力和創新意識;培養初步的科學研究、科技開發和組織管理能力。學習機械設計、機械製造、電子技術、自動控製技術、計算機技術、流體傳動及控製等專業理論和技術,接受現代工程師的基本訓練,具有進行機械設計及製造、流體傳動元件及係統、流體伺服傳動元件及係統的設計、製造及使用維護能力,並具有生産組織管理的基本能力。
專業知識結構:
機電産品、裝備的設計、製造理論及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技術;流體傳動及伺服控製係統原理及設計,流體傳動及伺服控製元器件的原理、設計及製造技術;計算機輔助設計及輔助製造技術; 機電産品的設計基礎; 機械製造工藝基礎; 生産工程的組織和經營管理;
二、工業工程係
比較係統地掌握現代工業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融合多學科知識和技能來對復雜生産係統、服務係統進行分析、規劃、設計、管理和運作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企業、服務業、政府部門及高等學校從事係統規劃、設計、管理、科研及教學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生産係統過程物流的分析與規劃。
2.基本要求
知識的基本要求:
⑴掌握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的基本原理及“三個代表”的重要思想;
⑵具備較紮實的相關自然科學基礎知識,瞭解相關社會科學知識;
⑶比較係統地掌握本專業領域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主要包括運籌學、工程製圖、工程力學、機械設計基礎、機械製造基礎、電工與電子技術、管理信息係統、管理學原理、工程經濟學、係統工程等;
⑷掌握基礎工業工程、人因工程學、生産計劃與控製、質量管理與可靠性、物流分析與設施規劃、現代製造係統等專業技術方面的基本技能及方法,瞭解武器裝備製造技術的相關知識;
⑸瞭解本專業相關學科前沿及發展趨勢。 |
|
汽車與交通學院於1997年原機械二係創辦“汽車與拖拉機專業”開始招生。1998年機械二係調整建製遷往金杯教育中心(豐田技校),實施聯合辦學,成立瀋工汽車學院。2000年底與機械一係合併,成立機械學院。2002年6月以汽車與拖拉機為主體,包括原二係黨務、行政、學生等機構單獨正式組成汽車與交通學院,同年申報車輛工程專業和交通運輸專業並獲國傢批準,於2003年底開始招生。2002年,在汽車教研室基礎上成立汽車分院。2004年,汽車分院更名為汽車與交通學院。
學院下設車輛工程,交通運輸及熱能與動力工程3個本科專業,擁有車輛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共有在校生825人。學院設有汽車實驗中心,其中包括汽車實驗室、計算機室,擁有汽車發動機實驗臺、汽車底盤測功機等大型汽車實驗設備。
學院擁有一支治學嚴謹、朝氣蓬勃的教師隊伍。主講教師基本具有碩士以上學歷,其中多人具備教授、副教授等高級職稱,多名青年骨幹教師具有博士學位。學院的學科建設和學術研究持續穩定發展。
一、車輛工程專業
二、交通運輸專業
三、熱能與動力工程 |
|
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歷史悠久,其前身是電子工程係,1987年發展成為計算機係和自動控製係。2000年12月,根據學科發展和資源合理配置的需要,將兩係合併,成立信息科學與工程分院,2004年5月,正式更名為瀋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學院涵蓋了7個本科專業,具有控製科學與工程、計算機科學與技術2個一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包含10個二級碩士學位授予權學科,其中計算機應用技術學科為省級重點學科,此外,學院還擁有控製工程和計算機技術兩個工程碩士領域。
學院現有教職工206人,專任教師154人;教師中,有教授14人(2人為博士生導師),副教授5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教師16人,具有碩士學位的教師104人。
學院高度重視科研工作,近年來學院承擔及完成包含國傢863、973、國防預研/攻關等在內的國傢級課題30多項,省市及企業合作等各類重大科研課題近百項,科研經費達3000多萬元;榮獲省部級以上科技進步等奬勵10餘項,取得專利20項;在國內外重要學術刊物上發表論文300多篇。
專業介紹
一、自動化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自動控製係統設計、係統分析及係統調試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自動化領域的自動化係統集成、控製類産品的研製、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自控係統理論和設計、現代自動化係統集成、自動控製類産品的研發。
二、通信工程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具備較紮實的通信與信息係統基礎理論,掌握本專業的基本知識、基本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通信網絡公司、相關研究所、企業、部隊、高等院校等單位從事科學研究、工程設計、産品開發生産、教學、運營、調測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側重光纖與無綫通信網絡工程設計、計算機網絡軟件編程能力。
三、電子信息工程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電子信息工程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信息處理以及電子通信設備開發、應用、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信息處理技術、DSP技術、電子通信設備開發應用。
四、測控技術與儀器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信號檢測與處理、工業過程測控係統和傳感器與儀表等專業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同時培養學生在現代信號處理等基礎理論方面的科研能力。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生産過程中的工業測控係統、智能儀器儀表産品的設計、製造、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本專業熟練掌握多種物理量的提取、測量技術和信號分析處理技術、多功能智能儀器設計技術和網絡化工業測控係統設計技術。
五、計算機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計算機科學與技術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與方法,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能在科研部門、教育單位、企業、事業、技術和行政管理部門等單位從事計算機教學、科學研究和應用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以現代設計理論和方法,計算機科學、技術和工程相結合為專業特色。
六、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電子係統設計、電子設計自動化領域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紮實的理論基礎和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高等院校從事電子和計算機領域的電子産品設計、製造、維護、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電子係統設計及電子設計自動化方法及應用。
七、電子科學與技術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本專業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比較係統地掌握物理學、微電子學領域內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較好地掌握大規模、超大規模集成電路和集成係統的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和封裝、測試等技術,具有較強工程實踐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集成電路製造企業、設計公司、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及相關各部門從事芯片設計、微電子産品研發、集成係統設計、管理、營銷、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專業特色與基本要求
1.專業特色
集成電路芯片的計算機輔助設計。
重點實驗室
實驗室級別 實驗室名稱
國傢級重點實驗室 國傢863空間信息安全基礎技術重點實驗室
省級工程中心 通信與網絡工程中心
省級重點實驗室 兵器科學與技術 (聯合)
重點學科
計算機應用技術專業是該校首批獲得碩士學位授予權的專業學科之一,並於1998年被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批準為“國防重點學科”,2002年被遼寧省教育廳批準為“遼寧省省級重點學科”,依托該學科,結合其他學科的優勢與特色,相繼申報成功了國傢級重點實驗室1個——“國傢863空間信息安全基礎技術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中心1個——“通信與網絡工程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1個——“兵器科學與技術”(聯合),並具有省級創新團隊1個。近年來,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國防科技進步一、二等奬、省部級科技進步一、二等奬等13項,在三大檢索係統等刊源刊物上發表論文數百篇。實驗室承擔國傢“863”重點項目、“973”項目、國防重點項目等25項。該學科的特色研究方向為:電子信息係統監控技術、網絡管理技術、計算機自動識別輸入技術。 |
|
經濟管理學院創建於1979年,其前身為原瀋陽工業學院管理工程係, 經歷了1994年的經貿管理分院,2004年5月學校更名後正式命名為經濟管理學院。經濟管理學院雖然衹有28年的歷史,但在全體教職員工的共同努力下,瀋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已取得了可喜的成績。
學院現有教職工116名,其中:教授14名,副教授31名,講師、工程師45名, 助教13名,學院教師具有博士學位的11名,在讀博士19名,具有碩士學位的64名。在校研究生、本科生3500餘名,學院自1979年創建以來,適應市場經濟的需要,發展很快,現學院設有工商管理、會計學、市場營銷、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國際經濟與貿易、金融學、經濟學 、物流管理等八個本科專業,並有企業管理、會計學、國際貿易學三個專業碩士學位授權學科,橫跨經濟學、管理學兩大學科。
學院擁有較為齊全的現代化教學、實驗設施,現有實驗室三個,即電子商務綜合模擬實驗室、ERP沙盤模擬實驗室、會計模擬實驗室,機房三個,圖書資料室一個,擁有藏書12000餘册,雜志20餘種,先後開闢了12個教學實習基地 ,公開出版教材、著作50餘部。
專業介紹
一、工商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工商管理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的管理能力並具有創新精神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政府、事業單位,從事人力資源管理、市場調查與分析、生産計劃、銷售等方面工作
二、會計學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會計學、會計實務、會計法規等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全面掌握會計、財務管理及審計基本技能,並能綜合運用會計核算、會計預測、會計决策、會計分析和會計檢查的方法,能從事會計實際操作、教學、科研等方面的應用型高級專門人才。
三、國際經濟與貿易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微觀經濟、宏觀經濟、國際經濟以及國際貿易等經濟學基礎理論以及國際貿易法律、法規和慣例等基本知識,熟練掌握國際貿易實務、海關通關實務等本專業必要的基本技能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外貿公司、涉外企業、海關以及其他涉外經貿領域從事對外貿易業務、進出口報關等實際工作。
四、金融學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金融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解决金融業務及技術問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銀行、證券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企業、政府的金融管理部門、工商企業的證券或財務部門從事各種實際金融工作或在高等院校從事金融教學科研工作。
五、市場營銷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管理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係統地掌握市場營銷方面的基本理論、基本知識、基本技能和方法,熟悉國傢相關政策和國際慣例,具備較強的分析和解决營銷實際問題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各類工商企業及相關組織從事營銷業務和營銷管理方面的相應工作。
六、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信息管理、信息係統開發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的信息係統應用能力和初步的信息係統開發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科研單位、信息中心、高等院校從事信息係統開發、應用、管理、科研和教學等工作。
七、經濟學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地掌握現代西方經濟學的基礎理論、基本知識,掌握本專業必需的現代經濟分析方法和外語、計算機等基本應用技能,具有嚮經濟學相關領域拓展滲透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綜合經濟管理部門、政策研究部門、金融機構、科研單位和企業從事經濟分析、預測、規劃、經濟管理等工作。
八、物流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比較係統掌握物流管理基本理論、基本知識,掌握物流管理專業必需的基本技能、方法,具有較強的物流管理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畢業生可在相關企業、教學、科研單位、政府管理等部門從事物流業務和物流係統的管理、設計、規劃、教學、科研等工作。
九、國際工商管理專業
培養目標與就業面嚮
培養係統地掌握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理論與方法,並能綜合運用這些管理理論與方法分析解决實際問題,能在企業特別是跨國企業及事業單位從事現代化管理以及教學、科研等方面工作的工商管理學科的高級專門人才。 |
|
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成立於 2004 年(其前身為 1985 年由原機械工程係分離出來成立的金屬熱加工係,其後幾經更名至現名)。
學院下設學院辦公室、學生工作辦公室、凝固技術與控製研究所、塑性成形與模具研究所、連接技術研究所、金屬材料及表面技術研究所、非金屬材料研究所、生物材料研究所、材料檢測分析中心、中加人工心髒研究中心以及鈦合金技術工程中心、中俄聯合高能束流實驗室等機構。
學院現有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以及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4個本科專業;擁有材料加工工程、材料學、材料物理與化學3個二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和1個材料科學與工程一級學科碩士學位授權點以及材料工程工程碩士學位授權點。其中材料加工工程學科於 1998 年被中國兵器工業集圖總公司批準為部級重點學科。
學院現有教職工68人。其中教授15人、副教授17人、高級工程師5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者20人、具有碩士學位者24人(其中 14 人博士在讀)。
學院擁有較為齊全的教學科研儀器設備,實驗室面積近7000㎡ , 除常規的材料檢測分析加工製備設備外,擁有由俄羅斯引進的大功率強流脈衝離子加速器、強流脈衝電子束國際一流水平的表面處理設備。1993 年,材料成型及控製 實驗室被批準為部級重點實驗室。
專業介紹
一、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掌握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中的基礎理論、成型工藝、材料開發、成型設備設
計與選用、自動檢測與控製以及計算機應用等應用理論和技術,能過從事材料、機械及相關領域的教學、科研、産品開發、管理及營銷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二、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金屬材料科學與工程等方面的知識,能在冶金、金屬材料及復合材料
製備、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金屬材料成型等領域從事教學、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産及經營管理等方面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三、高分子材料與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有高分子材料及其加工方面的知識,並能在高分子材料合成、改性和加工
成型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技術開發、工藝和設備設計、生産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四、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專業
培養目標:
本專業培養具備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的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工程技術和研究技能,
能在無機非金屬材料結構研究與分析、無機非金屬材料製備等領域從事科學研究、工藝
和工程設計、技術開發、生産及經營管理等方面工作的復合型高級工程技術人才。
無機材料結構設計的方法 ; |
|
瀋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始建於1979年,前身為瀋陽工業學院外語教研室,外語部,外國語分院,2004年5月學校更名後正式命名為瀋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雖然學院的發展衹有不足30年的歷史,但是在學校黨委的正確領導下,在學院歷屆領導班子的帶領下,在全體教職員工的支持下,瀋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銳意進取,開拓創新,取得了驕人的業績。
外國語學院現有教職工98人,有教授2人,副教授17人,講師47人,助教25人;具有碩士學位的35人,碩士在讀34人。學院下設9個教研室和2個研究所,開設了英語專業和俄語專業,承擔全校本科生、英語專業學生、俄語專業學生以及研究生的外語教學任務。
學院教學條件良好,具備比較完備的教學和試驗設施。學院現有3間多媒體教室,3間現代化數字語言實驗室,1間同聲傳譯室和1個計算機機房。學院圖書資料室共有圖書及音像資料近3000册(盤),供本學院教師和學生使用,為外語教學及教學研究提供了堅實的資料保障。
學院確立了“以大學公共外語教學為重點,以外語專業建設為主綫,深化外語教學改革,培養高素質應用型外語人才”的教育理念,在工作實踐中始終堅持三突出,即:突出公共外語教學的核心地位,突出英語專業和俄語專業的人才培養特色,突出本科教學質量的中心地位,在多年的教學實踐中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果。 |
|
瀋陽理工大學理學院是在原基礎科學部的基礎上於2002年成立的。理學院下設行政辦公室,分析教研室,代數幾何教研室,應用數學教研室,物理教研室,基礎物理實驗室,近代物理實驗室、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實驗室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驗室等部門。在學科建設、實驗室建設及圖書資料等方面,兩年來學院投資 200 百多萬元對理學院進行了重點建設。從俄羅斯引進了價值十多萬美元的激光器和相關技術,落實了與之相配套的實驗儀器與設備。籌建了全新的激光原理與技術實驗室、光纖技術實驗室及信息與計算科學專業實驗室。學院為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學科點的規劃、建設與發展,引進了大連理工大學光學工程的學科帶頭人、國務院學科評議委員會光學工程組成員林鈞岫教授和清華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博士後、大連理工大學光學工程博士後李曉舟博士,組建“光電子與激光生物醫學研究中心”。該中心以光電子技術和激光生物醫學為研究重點,在生物醫學信息檢測與信號處理,激光與生物組織的相互作用,無創 /微創診斷與生物醫學光譜技術,生命科學智能化儀器的研製等方面有重大突破。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獲得五項專利。為進一步加強信息與計算科學和數學學科的專業建設,理學院還引進了德國Albert—Ludwidgs大學理學博士、Botswana大學博士生導師方有康教授。方有康教授在運籌學方面有深厚的功底和豐富的科研成果。
理學院擁有一支研究領域廣泛、治學嚴謹、教學有方的教師隊伍,現有教職工 88人,專任教師84 人,有教授 11 人,副教授 21 人,博士生導師 1 人,碩士生導師 4 人,教師中具有博士學位 5 人,在讀博士生 9 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的 31 人,在讀碩士生 19 人。他們學識淵博,富有朝氣,學術思想活躍,有很強的教學改革意識。他們承擔着兵科院、省科委、市科委、省教委的科研課題,已經形成了計算數學、運籌學、激光技術與應用、信息光學四個較穩定的科研方向。在老教師的關心支持和幫助下,一批中青年教師正在成長,他們在科研和教學崗位上發揮了重要作用,有些正在成長為本專業的學術帶頭人。
理學院除承擔本院有關專業的教學、科研工作外,還承擔瀋陽理工大學全院各分院、各係的本、專科和研究生主要基礎課教學工作。幾十年來理學院為瀋理工的建設和發展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今後她將以更加輝煌的業績載入瀋理工的史册
理學院專業介紹:
一、信息與計算科學
保持原計算數學專業在數學基礎和計算方法理論方面的優勢之外,進一步加強計算機科學和信息科學的基礎理論和專業技能的訓練,使學生具備在信息科學與計算科學領域從事科學計算和研究、解决實際問題以及開發軟件的能力。
二、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
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專業是研究以光為媒體的信息獲取、信息傳輸、信息存儲和信息處理理論、方法和技術的學科。光信息科學主要包括以幾何光學、物理光學和量子光學為基礎的光的性質的研究,如光的傳播規律,光與介質的相互作用規律,光子與光子及光子與電子的相互作用規律等。光信息技術則主要指利用光的特性採集、傳輸、存儲、處理和顯示信息的原理和方法。光信息科學與技術的研究主要內容包括幾何光學和物理光學的基本理論,光電子學和光電子技術基礎,光學測量和傳感技術,成像光學和計算機圖像處理以及激光及其應用技術等。 |
|
學院辦學歷史悠久,其前身可追溯到原兵器工業部所屬的瀋陽化學工業學校,1996年並入瀋陽工業學院,並開始招收本科生。在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下,經過60年的發展建設,學院在學校占有重要地位,並且在社會具有一定影響力和特色。在校黨委的領導下,學院以師資隊伍建設為中心,不斷提高教學質量、提升科研水平,秉承“愛國奉獻、自強不息、求真務實、追求卓越”的兵工精神,激流勇進,厚積薄發,發揚“弘志勵學,德纔並蓄”的校訓精神,不斷開創學院各項工作新局面。
學院現有化學工程與工藝、環境工程、應用化學和化學(分析化學方向)四個本科專業,共有環境監測、環境工程、分析化學、塗料製造與塗裝工藝、應用電化學、精細化學品、工業催化七個專業方向。新專業:安全工程,正在積極申報過程中。學院建有化學工程、環境工程、應用化學和化學四個實驗中心,以及新型能源、表面工程兩個研究中心。實驗中心設備投資千萬餘元,除正常的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學任務外,還為教師的學術研究和對外技術服務創造了良好的硬件條件。實驗中心采用開放式實驗教學模式,重視對學生素質和能力地培養,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效果顯著。
學院重視師資隊伍建設,擁有一支學歷層次較高,職稱、年齡結構合理,教學、科研能力較強的師資隊伍。在50名專任教師中,有教授12人,副教授19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8人;在讀博士11人;有國外學習、工作和進修經歷的教師7人;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的占專任教師總數的84.3%。高學歷及不同的教育背景,帶來了不同的教育理念,極大地促進了本科和研究生教育的發展。
學院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和素質教育為目標,註重加強基礎訓練、拓寬專業知識面和培養實踐能力。在教學過程中建立了完整的課堂教學、實踐教學和學術活動相結合的教學體係。教師不斷提高科研能力,將科研成果、科研思想和方法以及一些前沿的知識理論,融入到了本科人才培養中。學生直接參與教師科研活動,在實際工作中受到了工程訓練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提高瞭解决實際問題的能力。科研工作也改善了本科生實驗教學條件,教師用於科研的儀器設備,也用於本科生的實驗教學和畢業設計。教學與科研相結合的良性循環,也給本科教學工作帶來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學院現有在校本科生近1300人。學生的教育與管理,緊緊圍繞學校的培養目標,以思想教育為根本,以嚴格管理為基礎,以學風建設為主綫,以就業為竜頭,全面培養學生綜合素質。多年來學院培養出了大批中高級工程技術人才和管理者,為國傢做出了重要貢獻。現任甘肅省委書記陸浩同志、東海艦隊原艦隊副政委蔣洪運少將、南京理工大學原副校長呂春緒教授等曾在該院就讀。在一些國有大中型企業中,如:瀋陽東基集團、重慶嘉陵集團、撫順華豐公司、長春一東公司等,從企業經理到中層領導,一大批優秀畢業生從事着管理、經營和技術等項工作。許多優秀畢業生經過不斷地努力,自主創業,如:重慶立道、深圳鴻鑫源、東莞萬代化工等,已經成為本行業的佼佼者,創造了極大的社會財富。
學院擁有應用化學和環境工程兩個碩士學位授權點,研究方向包括:精細化學品合成及應用、表面工程與技術、功能材料製備及應用;環境淨化功能材料、環境治理工程、環境分析。學院現有碩士生導師23人。在校碩士研究生近百名。新的碩士點:環境科學、高分子物理與化學、分析化學等正在積極申報過程中。工程碩士教育也為高級人才的培養,拓寬了培養渠道。
學院近幾年來,以表面工程和環境工程為竜頭的科研團隊日臻成熟,教師積極參與科研活動,多項省(部)、市級科研項目獲奬。科研到款額已經接近500萬。教師科研成果和專利為研究生和本科生教育,提供了充分的課題選項。在學術方面,教師積極投入學術研究之中,學院總體學術水平有了顯著的進步,不斷有高水平的論文發表,纍積發表論文300多篇,被三大檢索收錄的文章有50餘篇。 |
|
藝術設計學院前身是瀋陽理工大學工業設計係,成立於1994年。2004年正式成立學院,下設工業設計係、動畫設計係和藝術設計係。一個碩士學位授予點。現有在校本科生和研究生650多人。
藝術設計學院具有良好的辦學條件,擁有教學展示中心,圖書資料室、計算機輔助設計實驗室、黏土動畫實驗室、二維動畫實驗室、模型製作實驗室、産品塑造實驗室、攝影棚實驗室、錄音實驗室、二維動檢實驗室、非綫性編輯實驗室、動作捕捉實驗室、陶藝工作室、專業畫室、多媒體教室等教學及配套設施。
藝術設計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專業教師45人。教授、副教授6人,碩士生導師4人,講師12人,是一支責任心強、教學水平高、專業技能強、精誠合作的教師隊伍。其辦學宗旨是以提高培養本科生和研究生人才質量為目標,把更新教育觀念作為教學工作的重要任務,重點加強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註重提升學生的藝術創造能力和藝術設計理念,同時註重訓練學生的基本造型能力、外語和計算機操作技能,把學生培養成為基礎知識紮實,實踐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強的優秀設計人才。
藝術設計學院帶領學生,參加社會賽事,得到良好社會效益,榮獲第一汽車奬中國汽車設計大賽三等奬優秀奬,CCTV汽車設計大賽唯一的最佳色彩效果奬、優秀奬和組織奬;中國首屆傢具文化節即榮達杯傢具設計大賽銀奬、銅奬、優秀奬;北京電影學院動畫學院奬最佳學生作業奬等奬項。學生的藝術實踐能力和藝術創新能力得到社會認可。
藝術設計學院作為瀋陽理工大學比較年輕的學院,充滿生機與活力,在教學、科研、管理方面取得一些成績,為今後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學院已與英國魯頓大學藝術傳媒學院建立“3+2”聯合辦學模式,拓寬學生深造領域與途徑。 |
|
文法學院於2005年6月在學校社會科學部的基礎上成立,下設法學、馬剋思主義基本原理、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中國近現代史綱要、思想道德修養與法律基礎、人文社科選修課、文學藝術等七個教研室和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所。現有專任教師45人,其中法學專業教師10人、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31人、文學藝術教師4人;教師中教授3人、副教授20人、講師20人、脫産攻讀碩士學位研究生2人;從學位結構來看,有博士3人、碩士29人、學士13人。學院含有一個本科專業和一個碩士點。同時還承擔全校本科生及研究生的思想政治理論課、部分人文社會科學選修課教學。
文法學院堅持進行“兩課”教學改革,積極推進教學的“四化”工作 。即教學內容專題化、教學方法多樣化、考試方法綜合化、教學手段現代化,從而不斷提高了“兩課”教學的針對性、實效性和時代感,為當代大學生的健康成長提供了豐富的精神食糧。文法學院高度重視對學生人文綜合素質的培養,近三年來已開設出人文 社會科學選修課80多門,深受學生歡迎。2004年,適應學校專業發展需要,學院組織申報法學專業並獲得教育部批準,邁開了本科專業教育的步伐。2005年, 該院又組織申報了“馬剋思主義中國化研究” 碩士學位授權點並獲得教育部批準。
幾年來,文法學院有多人獲得各級各類奬勵,其中有1人獲“瀋陽市優秀教師”榮譽稱號,多人獲得學院“優秀共産黨員”、“三育人先進個人”、“科研工作先進個人”、“三八紅旗手”、“黨校優秀教師”等榮譽稱號。 學院獲得過為“先進黨支部”、“學術工作先進集體”等集體榮譽。
文法學院積極開展科研學術工作,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取得一定成果。三年來,共出版專著5部,公開發表學術論文300餘篇,有多篇論文入選全國性的理論研討會。文法學院在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法學、科學技術哲學等領域的研究已取得一定成果,學術影響不斷擴大,有4篇論文被中國人民大學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載,同時,文法學院教師積極申報和承擔課題研究,近年來先後承擔了遼寧省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遼寧省教育科學規劃項目及遼寧省教育廳、科技廳科研項目 等多項課題。
培養德智體全面發展的,既熟悉我國法律和黨的相關政策、掌握法學專業知識,瞭解理工科和企業管理方面基本知識,能胜任企事業單位法律工作並可在立法、檢察、審判、仲裁、行政機關和法律服務機構從事法律工作的應用型人才。
教學定位:強調法學專業與工程專業的融合;側重法學專業知識與企業管理實踐的結合。 |
|
瀋陽理工大學裝備工程學院(瀋陽理工大學彈藥研究所)是集中體現我校軍工特色、融教學和科研為一體的單位,學院具有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武器係統與運用工程、導航製導與控製和工程力學、四個專業碩士學位授予權,並設有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工程與煙火技術、武器係統與發射工程、信息對抗技術等五個武器類本科專業。其中,火炮、自動武器與彈藥工程為省級重點學科,具有兵器工程碩士專業學位授予權。
多年來學院已形成穩定的研究方向,合理的學科梯隊。設有彈藥、引信和火工品試驗站和占地10萬平方米的武器、彈藥試驗靶場,擁有較完善的試驗及測試設備。從事的主要研究領域包括彈藥工程、引信技術、彈道學、新材料應用、軍品生産專用設備、測試技術、工程力學、環境工程等。現有專職教學科研人員40餘人。穩定的研究方向有: 彈箭及其引信現代設計方法研究、遠程彈理論分析及結構設計、彈箭有限元軟件開發和推廣應用、彈箭發射和飛行振動的計算分析及對結構設計的影響、高速侵徹細觀力學、子母彈技術、重金屬藥型罩破甲機理研究、火炮身管抗燒蝕技術研究、超強磁在雷彈技術中的應用、新原理彈藥技術研究、超細粉體納米製備技術、軍品專用生産工藝及設備、可生産性設計、係統安全性分析、自動裝配技術研究、工業廢水廢氣治理
專業介紹
瀋陽理工大學裝備工程學院本科教學主要設立了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特種能源與煙火技術,和武器係統與發射工程等幾個方向。優化課程設置,調整知識結構,學生接受的專業基礎課覆蓋面寬,加強了理論與實踐環節的結合,專業課程適應現代技術發展,並適當增加工程技術教育內容,教學過程廣泛采用多媒體教學和計算機輔助教學,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與學習興趣。學生具備紮實的係統理論知識的同時,又具有較強的動手能力和分析問題、解决問題的能力。另外,結合國際形勢還將聘總裝備部、國防科工委及兵工專傢來院進行學術講座和報告,結合部隊、行業和領域的需求,有針對性地培養實用型人才。這裏介紹了幾個方向的詳細內容。 |
|
瀋陽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成立於2005年9月20日,是依據《國務院、中央軍委關於建立依托普通高等教育培養軍隊幹部制度的决定》精神,經國傢教育部和解放軍總政治部的批準,瀋陽理工大學與瀋陽軍區達成為軍隊培養協議,建立起來的。
現任國防教育學院院長蘭蘭,駐東北大學、瀋陽理工大學選培辦主任苗傢祥上校任政委,另外學校特聘任瀋陽軍區政治部主任張鐵健少將為名譽院長,瀋陽軍區副參謀長龐維義少將,軍訓和兵種部部長王靜雨大校,政治部幹部部長夏中國大校,聯勤部政治部主任隗學軍大校,裝備部副部長龔繼成少將,遼寧省軍區政治部主任杜傳友少將為名譽教授。
學院共有國防生354人,涵蓋機械設計製造及其自動化、工業工程、車輛工程、交通運輸、電子信息工程、電子信息科學與技術、電子科學與技術自動化、通信工程、測控技術與儀器、計算機科學與技術、信息與計算機科學、信息管理與信息係統、材料成型及控製工程、金屬材料工程、無機非金屬材料工程、高分子材料與工程、應用化學、環境工程、探測製導與控製技術、彈藥工程與爆炸技術、特種能源與煙火、光信息科學與技術、工業設計、俄語、英語等26個專業。
我學院以為軍隊培養軍事人才為目標,作為我校的二級學院,學院下設學生工作辦公室,全面負責國防生培養計劃的製定,國防生的日常行政管理及思想教育,國防生教學的組織協調,國防生的黨建工作等。學院按照“4+1”的模式進行國防生的培養,即國防生在校期間,除了在原專業、原班級學習之外,利用雙休日和寒暑假時間,按照軍隊培養初級軍官的基本要求,係統地學習軍事理論知識和軍事基本技能,在院學生除了完成本門專業學習外,還要完成部隊安排的軍政課。在讀期間享受國防教育奬學金待遇,學生畢業後根據部隊的工作需要和他們的實際情況,按照專業對口、人盡其纔的原則合理進行工作分配。
在國防生管理上,實行“準軍事化管理”,建立了模擬“連排建製”和集中住宿的管理體製,並且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成立了後備軍官教育學院分團委學生會和學生黨支部,加強了國防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務的意識和能。連、排長和學生會幹部實行競聘上崗製,班長由各班學生輪流擔任,不僅極大調動了廣大學員的積極性,也有效地增強了國防生的組織、指揮和管理能力。
我們相信,在校黨委、校行政和部隊領導的關懷和支持下國防教育學院將會不斷壯大,我們有信心為部隊培養出更多政治合格、軍事過硬,各方面素質全面的優秀軍官,為祖國的國防事業做出貢獻! |
|
瀋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歷經東北軍工專、東北兵工專、瀋陽第一化學工業學校、瀋陽第一工業學校、瀋陽工業學院專科學校等多次變遷,1999年經遼寧省人民政府批準招收三批本科學生,2004年經國傢教育部重新確認為全日製獨立學院。
2007年9月學院全面啓用新校區,完成了歷史性的轉折。新校區坐落於美麗的渾河南岸,地處撫順市經濟開發區高科技城,與瀋陽園林世博園隔河相望。校園占地1200餘畝,建築面積18萬平方米,教學樓 5 棟,宿舍樓12 棟,實驗中心3個,室內體育場6680平方米,設施齊備的圖書館總建築面積16500平方米。
學院依托瀋陽理工大學的綜合辦學優勢,根據國傢經濟建設與社會發展的需要設置專業,學院設有機械工程係、車輛與交通工程係、信息工程係、工商管理係、藝術設計係、能源工程係等6個專業係,基礎教學實驗中心、軍事體育部和社會科學部等3個教學部。共有22個本科專業和24個專科專業。學院現有專任教師304人,具有碩士以上學位者占專任教師的56.8%,其中教授23人,其餘教師從校本部擇優聘用。學院從2004年起獨立面嚮全國招生,現有在校生近5600人,2008年計劃招生2340人。
學院把 “應用為本、學以致用”作為辦學理念, 把“辦好讓學生、傢長、社會滿意的學校”作為辦學宗旨。學院尊重教育規律和市場規律,堅持市場標準和學術標準,以就業為導嚮,不斷推進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加強示範性專業建設和精品課建設,強化實踐教學,突出技能培養,采用工學結合、理論與實踐相融合、外語分級教學等人才培養模式,致力於為社會培養高素質應用型人才,穩步提高人才培養質量。 |
|
瀋陽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前身係瀋陽工業學院成人教育夜大部,始辦於1983年。瀋陽工業學院成人教育學院創建於1988年5月,2004年7月更名為瀋陽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至今已有24年辦學歷史。
該院成人教育在不同歷史時期,在歷任領導班子的正確領導及全體員工的努力下,為社會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學院以培養應用技術型人才為辦學特色,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嚮,強化辦學質量,穩步發展規模,提高辦學效率和辦學效益為指導思想,以“百千萬”工程為奮鬥目標,努力創辦省內一流的成人教育院校。
我校繼續教育各管理組織健全,職能完善。成人教育已發展成具有四十一個專業,夜大、函授、脫産、專業證書、在職進修、短訓班、自學考試等多種形式共進,專科、本科、專升本、二學歷等多種層次共存,校本部辦學、聯合辦學、外設函授站等多渠道辦學的一個具有相當規模的辦學機構。
近兩年來,隨着普通高校大量擴招,為保證學苗質量,穩定生源,除校本部辦學外,我們先後在省內的撫順、丹東、遼陽、錦州、興城、鐵嶺等地,在省外的山東、內蒙、河北、山西、黑竜江、河南、雲南等地區和省份建立了40傢函授教學單位,保持了成人辦學規模穩步上升,為地方經濟發展培養了一大批“上得來、下得去、用得住”的實用型人才。
我校繼續教育學院2000年榮獲省成人教育學會授予的"成人教育先進集體"的榮譽稱號。2001年遼寧省成人教育教學過程和教學環節檢查評估中,學院被評為遼寧省優秀成人教育學院。
隨着高等教育的大衆化、國際化趨勢,我們分析形勢、抓住機遇、不斷創新、不斷發展了新的辦學領域,有力地推動了成人教育的發展。經遼寧省教育廳批準,2000成立了中加聯合學院,采取'2+2'模式,前兩年在國內學習,外教授課,後兩年到國外學習。 |
|
146路 華瑞傢園-奧體中心,站名:教場 文瀾苑
152路 北站-理工大學,站名:理工正門 理工大學
276路 遼瀋二街-理工大學,站名:理工大學
334路 北站-白塔堡,站名:教場 文瀾苑
105路 瀋陽北站-嘉華新城 站名:北站 中街 文瀾苑 嘉華新城 |
|
|
|
瀋陽理工大學正門 | 瀋陽理工大學機械工程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裝備工程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文法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藝術設計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理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外國語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國際教育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檔案館 | 瀋陽理工大學與微軟IT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國防教育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應用技術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與微軟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汽車與交通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信息科學與工程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 | 瀋陽理工大學環境與化學工程學院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