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 > 汽車拋錨
目錄
No. 1
  汽車拋錨英文[the car broke down.]
  通常發生意外,都有跡可循,所以,一些被忽視的陋習,最容易留下安全隱患。全體乘員係好安全帶是人人皆知的常識,可是後排乘員,就絶大部分都沒係好安全帶,特別是到了高速公路上,這種習慣十分危險。
  同時,車主不要光顧開車甚至與朋友們嬉笑,開車的同時,要時刻註意儀表的水溫、機油、汽油尺;用聽、聞的方法留意發動機和底盤有無異響及異味;按照車輛的經濟時速行車,既省油又安全,越是平坦寬闊路面越是要控製車速。
  駕駛時,要輪流駕駛掌握時機,不要逞強長時間駕駛,日均里程高速公路不要超過600公裏,每200公裏應休息一次;普通公路不要超過400公裏,每150公裏休息一次。
  到了目的地之後也要懂得自我維護,如檢查燃油、機油、冷卻水的儲存量,加汽油、柴油一定要到大型的油站,而且不要等燃油耗盡纔加油。檢查輪胎氣壓是否正常,有無異常磨損,清除胎紋中的夾石和雜物。否則,回程時車輛可能出現意外情況,其實有些意外是完全可以避免的。
  掌握車輛故障應急法
  陳錦明認為,儘管事前做足準備工作,半路上仍可能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包括剎車失靈、輪胎陷入泥坑、高速行駛過程突然爆胎、燃油用盡、油底殼撞壞造成漏機油等。但衹要有充分的思想準備,故障多數是可以自我解决的。以下將舉例說明一些特殊情況下的應急方法。
  剎車失靈:當車輛翻山越嶺長距離下陡坡的時候,很多車主會一直踩着剎車,當剎車掌和剎車片(股)長時間摩擦會産生高溫,致使剎車失靈。所以車主在下長坡的時候,應該把擋位挂在低速擋位置,讓低速擋來拖慢車輛,而不應長時間使用剎車。如果感覺剎車失靈,應在立即換低速擋的同時,藉助手剎把車停下來,讓剎車掌和剎車片(股)自然冷卻後纔繼續行駛。
  輪胎陷入泥坑:當倒車仍不能離開泥坑時,切忌加大油門硬衝,這樣衹會越陷越深,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其他車輛用自備的拖車繩把車輛拖出來,如果沒有其他車幫助或地形條件不允許,這時應用千斤頂把車頂高,然後往泥坑墊石塊。
  高速行駛過程突然爆胎:如果在80公裏時速的情況下前輪胎爆胎,切忌急剎車,否則容易出現翻車事故,此時應把好方向盤,緩慢剎車。
  燃油用盡:燃油用盡而拋錨的現象在自駕遊途中也時常見到,大部分原因是車主懷着僥幸的心態在燃油燈亮的情況下繼續行駛。當燃油燈亮時理論上仍然可以行駛30公裏,但由於各種車輛的技術標準不同而有所差異,所以車主們在油箱的儲油量在三分之一時就要及時加油了。另外,可以自備一個鐵製食油空罐,可以到其他加油站取油。
  油底殼撞壞造成漏機油:凡是車輛行駛過程中底盤碰到石塊,一定要停下車來檢查有沒有碰壞油底殼(機油儲存室),有沒有漏機油現象,如果遇到這種情況就要盡快把車開到就近的修理廠處理。如果附近沒有修理廠,衹能邊開邊註意機油燈,當機油燈亮的時候車輛絶對要停下來等待救濟,但這個辦法是不提倡的,因為有些車輛的機油燈會出現失靈的情況。
  可嚮“汽車拯救網絡”求救
  旅途中,有的車輛出現的故障自己還真不能解决,一些車主情急之下,就讓路邊小店解决。倘若車輛遇到比較大的故障,車主應該撥打當地114查詢一個名為“汽車拯救網絡”的電話求援,這是一個組建於前年,在去年得到完善的全國汽車急救網絡,兩小時內,故障車就會得到救援,問題較小的可以當場自己解决。陳錦明特別提醒車主,取車後,不要急着走,車主應開車體會一下故障現象是否已經消失,並註意檢查整車狀況,與送修前的記錄進行對照
英文解釋
  1. :  automobile anc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