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 : 中國 >湖南 >嶽陽 >嶽陽市區 > 汨羅江
顯示地圖
目錄
mì luó jiāng mì luó jiāng
  中國南部湖南省北部的一條河。東源出於江西省修水縣境,西源出於湖南省平江縣境,流經汨羅縣,在湘陰縣入洞庭湖
遂自投汨羅以死
  遂自投汨羅以死。——《史記·屈原賈生列傳》
No. 3
  汨羅江投訴電話 嶽陽市旅遊投訴電話: 0730-8232528
  湖南省旅遊投訴電話:0731—4717614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汨羅江交通 從嶽陽有到汨羅的火車,兩站相距69公裏。從嶽陽乘下午16:20的k511次列車,17:09分可到達汨羅;早上從汨羅乘8:04的k534次列車,8:50可到達嶽陽。
  汨羅江離嶽陽70多公裏,發源於江西幕阜山,全長253公裏,最後流入洞庭湖。汨羅江兩岸粉墻村捨,桃紅柳緑,民風淳樸,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那裏有屈原墓、屈子祠等古跡。
  
  屈原大約在公元前340年誕生在湖北秭歸樂平裏一個貴族家庭,他“博聞強志,明於治亂,嫻於辭令”,年輕時就成為楚國的“左徒”,因他“改革內政,彰明法度”而遭到反動貴族的排斥,被逐江南,最後他輾轉來到了汨羅江邊,在這裏度過了一生中的最後九年時光。
  
  據說他的不朽詩篇《離騷》、《九歌》以及《九章》中的部分篇章都是在汨羅江邊一帶寫成的。屈原於公元前278年農歷五月五日懷抱石頭投入汨羅江,以表達“衆人皆醉我獨醒”、不與世人同流合污的高潔志嚮。
  
  據說屈原投江後,沿岸的百姓紛紛劃舟搶救。後來就演變成每年的農歷五月初五舉行竜舟比賽的習俗,人們用這種方式來紀念屈原這位偉大的愛國者。
  
  到漢代時,當地人在汨羅江邊的玉笥山上修了一座屈子祠來紀念屈原,現存的屈子祠重建於清乾隆年間。
地理位置
  汨(mì)羅江是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位於中國湖南東北部。上遊汨水有東西兩源:東源出江西省修水縣境;西支出湖南平江縣境內東北的竜璋山,兩支流在平江縣城西匯合以後,嚮西流到汨羅市磊石山註入洞庭湖。汨羅江全長253公裏,流域面積達5543平方公裏。長樂以上,河流流經丘陵山區,水係發育,水量豐富。長樂以下,支流匯入較少,河道展寬可通航。為湘江在湘北的最大支流。
  汨羅江的主要支流有昌江河、紙馬河、車對河、鐘洞河、木瓜河、黃金洞。羅水發源於嶽陽縣芭蕉鄉坳背裏,西南流至汨羅市大丘灣入汨羅江,長88公裏,流域面積595平方公裏。昌江河又名梅仙水,源出平江縣西北部幕阜山西麓傅傢洞,於楊梅港入汨羅江,長84公裏,流域面積670平方公裏。汨羅江分為南北兩支,南支稱汨水,為主源;北支稱羅水,至汨羅市屈譚(大丘灣)匯合稱“汨羅江”。
歷史典故
  汨羅江的出名,主要是因屈原的關係。春秋戰國時期,楚國著名的政傢、詩人屈原被流放時,曾在汨羅江畔的玉笥山上住過。公元前278年,楚國都城郢(今湖北江陵縣)被秦軍攻破,屈原感到救國無望,投汨羅江而死。
  汨羅江在洞庭湖東側,屬洞庭湖水係。在汨羅江註入湖口以上約1.5公裏處,潭水很深,是三閭大夫屈原投江殉難處,名曰河泊潭,有石碑記其事。河泊潭為汨羅江的一部分,因為此處不太深,又為汨羅江的彎麯部位,故名河泊潭,相傳三閭大夫屈原就在此處投江,為了紀念他,每年五月初五,沿江的人們都在此處投放粽子給屈原饗食,另外還舉行大型的民間竜舟賽。原來在河邊立的碑石已被洪水衝倒,至今還沒有修葺。
  當地傳說,屈原投江始不沉,待衣褲裝滿泥沙纔自沉下去,因此今又稱此地為沉沙港。屈原自被楚襄王放逐於洞庭湖一帶後,無日不為他的祖國的命運憂心,想到處於戰亂中的同胞的悲慘處境,他更痛心。公元前278年,秦將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楚襄王逃陳。屈原驚悉後,懷着極其悲痛的心情,經漢水北岸,永遠告別了故鄉秭歸和首都郢,然後南行至今長沙。但心中總在眷戀着祖國,於是又折回洞庭。殘酷的現實終於使他感到了絶望,自度已無出路,平生的理想和抱負都已付諸東流,便在汨羅寫完《離騷》的最後一章後,在此懷沙自沉。汨羅江邊的百姓紛紛劃着各自的船衹往屈原投江處,想搶救這位愛國詩人。人們擔心江中的魚蝦啃噬屈原,在划船前往營救的同時,紛紛把自己船上的粽子投嚮江中喂魚蝦,由此形成了端午節賽竜舟、吃粽子的習俗。但是一代愛國詩人還是無法搶救生還,屈原投江幾天後纔被漁民打撈上來,頭部已被魚蝦噬去一部分,其女兒女婿便給他配上半個金頭埋葬,女婿擔心有人掘墓盜金頭,遂以羅裙兜土築疑塚,遇神助一夜間竟築成12座疑塚。
歷史遺跡
  汨羅江兩岸粉墻村捨,桃紅柳緑,民風淳樸,水草肥美,具有典型的江南水鄉風貌。今留有屈子祠、騷壇、屈原墓群等古跡和遺跡。屈原墓位於汨羅山上,12個小山式的封土堆散布在1500平方米的山坡上,這些土堆前立有“故楚三閭大夫墓”或“楚三閭大夫墓”石碑,是屈原12疑塚。每逢農歷五月初五,汨羅江畔的百姓總要舉行盛大的竜舟競賽活動,以紀念偉大的愛國主義詩人屈原。
現實生活中的汨羅江
  在人們的想象中,汨羅江是詩傢的聖地。餘光中的詩句“藍墨水的上遊,是汨羅江”,再一次被萬人傳誦。現實生活中的汨羅江是什麽模樣?執法檢查組沿江而行,看到的卻是坍塌的江岸,連綿的沙堆,屢禁不止的淘金、挖沙船,肆意傾倒江中的垃圾,汨羅江不再充滿詩意。
  平江嘉義鎮的獻衝村,遠山疊翠,汨羅江繞村而過,為幽靜的小村帶來了靈氣。但很可惜,這些都衹是殘留在村民們記憶中的片段。如今的汨羅江帶給獻衝村的,除了泥沙,還有揮之不去的恐懼感。魅影一般的淘金、挖沙船,在這段江面留下大量的礦砂、尾堆,擠占河道,造成半邊阻水。在獻衝村一組的江邊,湍急的江流受阻變嚮,將江岸衝刷得支離破碎。據估算,僅僅這幾年時間,一組已被衝刷、崩走田土近10畝,本來遠離江岸的3戶人傢,現在幾乎臨江而立,日聽江水奔流,夜憂江岸坍塌,3戶人傢11口人,人人岌岌自危。
  據介紹,象獻衝這樣的狀況,無論是在平江境內,還是汨羅市域都不鮮見,衹是表現出不同的特點。平江處於汨羅江的上段,采礦、淘金排放的污水、尾砂,污染水質,阻礙水流。進入汨羅市,江水流勢減緩,然而挖砂船的無序采挖,破壞河道自然形態,極大地影響汛期安全。執法檢查組成員、多次參與汨羅江整治行動的市人大農業委主任委員袁榮華說,汨羅江的治理,關鍵在保持水土,污染問題也不容忽視。治理的重點就是打擊非法淘金、挖砂,儘管受利益驅使,非法采挖一時難以禁絶,但經過多年的努力,大傢的認識已經統一,衹要協同作戰,常抓不懈,相信用不了多久,一定會還汨羅江以清白。
相關作品
  汨羅江 作者:白玉
  初聞新作已忘歸,
  字字落地皆生輝。
  汨羅江邊詠天語,
  思潮如涌筆如飛。
  一聲長嘆一聲雷,
  天公不怒而自威。
  忽聞豪傑為賊屈,
  天下英雄不勝悲。
英文解釋
  1. n.:  Miluo river
法文解釋
  1. n.  Fleuve Miluo (Hunan) (地名)
相關詞
屈原汪遵楚懷王唐詩漁父柳宗元
包含詞
汨羅江戰役汨羅江幻想麯汨羅江北戰役
汨羅江以南戰役汨羅江南岸戰役世界有條汨羅江
汨羅江國傢濕地公園新墻河汨羅江間戰鬥guzheng 汨羅江幻想麯
福壽山-汨羅江國傢級風景名勝區五月五日汨羅江畔的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