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高等院校 : 中國 >江西 >贛州 >贛州市區 > 江西理工大學
顯示地圖
目錄
No. 1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学
  江西理工大學聯繫方式電話:0797-8312129、8312088
  傳真:0797-8312129、8312379
  江西理工大學投訴電話贛州市旅遊投訴電話:0797--8220603
  江西省旅遊投訴電話:0791—6269965
  國傢旅遊投訴電話:010-65275315
  江西理工大學創辦於1958年,原名為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5月經國傢教育部批準,學校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國傢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1998年9月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製,是一所面嚮全國招生與就業的全日製普通本科院校。
  學校總部位於京九綫與贛竜綫交匯處的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贛州市東接福建,南臨廣東,交通便利,風景秀麗。學校校園內緑樹成蔭,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緑化覆蓋率達60%,被評為全國造林緑化400佳單位和江西省文明單位。
  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共4個校區,占地2200多畝,建築總面積70多萬平方米。學校是一所以工學為主,工、理、管、經、法、文、教等多學科相結合,具有鮮明辦學特色、較強辦學實力和較大社會影響,面嚮全國招生和就業的理工科大學。學校下設9個學院、2個分校(應用科學學院、南昌校區),17個科研院所。目前各類在校生3.4萬人,其中,碩士研究生600多人,全日製普通本科生近2萬人,全日製高職(專科)生5700人。
  學校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1980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32個碩士點、6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44個本科專業,具有同等學力在職申請碩士學位授予權,是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的教學單位。學校擁有江西省重點學科8個、江西省品牌專業16個,擁有江西省礦業工程實驗室、江西省有色金屬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銅冶煉與加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江西省礦冶機電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省級重點實驗室和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學校現有教職工1900多人,其中正副教授4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150多人,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省部級科技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60多人,有20多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聘請了張文海、古德生、肖紀美、周堯和、邱定蕃等5位院士和丁石孫、梁開明、鄒傢祥、馬剋努鬆等80多名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為學校的兼職或客座教授,並聘有多名外籍教師在校常年任教。
  學校建設了一大批設施齊全、裝備先進、能充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現代化教學大樓,擁有教學座位7萬多個,教學儀器設施總值近2億元;學校每年投入2000萬元以上專項資金用於實驗室建設,建有75個實驗中心或實驗室和70多個實習基地,2個江西省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基礎課實驗開出率達到100%,專業課實驗開出率達到98%以上,基礎課實驗做到了每人一臺套儀器,專業課實驗實現了與實際生産之間的零距離操作。學校建有3萬多平方米、具有電子閱覽功能的數字化圖書館,藏書190多萬册,中外文期刊4200多種,數字化期刊9000多種;校園網與中國教育科研網和國際互聯網連通。
  學校積極開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荷蘭、日本、冰島、泰國、巴西等20多個國傢的高校和企業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特別是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開展了長達10年的合作交流,雙方頻頻開展師生互訪。2002年底,江西理工大學科技代表團訪問冰島國,受到冰島方的高度重視和隆重接待。訪問期間,代表團受到冰島總統柯雷姆鬆及教育部長奧立齊的接見,並與冰島教育界、科技界、工業界人士進行廣泛接觸,達成多項科技和教育合作協議。2003年,學校承擔的“礦山采掘信息化”項目成功在贊比亞謙比西銅礦組織實施,合同經費達30萬美元。同時,與荷蘭hbo大學合作辦學的“3+1”模式也正在組織中。
  以質量立校、辦一流學府。一直以來,江西理工大學堅持“勤奮、嚴謹、求實、創新”的校風,嚴格管理、嚴格要求、嚴格考核,註重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鼓勵學生輔修第二專業,促進了學生全面健康發展。2003年底,學校順利通過了國傢教育部組織的本科教學水平評估,受到了評估專傢的高度評價,在教學評估意見反饋會上,專傢組組長朱子彬教授宣讀了評估專傢組對學校的考察意見,認為:“一、學校辦學指導思想明確,定位準確;二、學校領導班子團结進取,教職工愛崗敬業,學生勤奮好學;三、教學基本建設和教學管理得到加強,成就明顯;四、教學環境有了極大的改善,師資隊伍建設進一步加強,滿足了教學科研的需要;五、學校教風建設和學風建設不斷加強,教師教學質量和學生綜合素質不斷提高,畢業生就業率較高。”。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在采礦、選礦、冶金、材料、機電、環保、自動控製、信息、管理等方面具有一定特色和優勢。“十五”期間,承擔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科技攻關項目等縱嚮項目200多項,各類橫嚮開發項目500多項,獲國傢省部級奬40多項,公開發表論文3000餘篇;出版專著、教材100餘部,取得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
  學校特別註重校園文化建設,弘揚主旋律,加強思想道德教育。大學生藝術團、學生文學社、攝影協會、機器人協會、電子設計學會……將校園文化活動開展得豐富多彩、有聲有色,既陶冶了學生的情操,又鍛煉了學生的綜合能力。學校組隊參加全國、全省各類學術科技競賽屢獲佳績:組織參加全國“挑戰杯”大學生課外學術科技作品競賽獲三等奬4項;參加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從衆多知名重點院校中脫穎而出,榮晉大賽前八強;參加機器人足球賽、智能機器人比賽獲全國一等奬1項,二、三等奬5項;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獲一等奬2項,二等奬1項;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國傢一、二等奬15項;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廣告藝術大賽、互聯網絡大賽、電子商務大賽均獲好成績;學校攀岩隊獲第三屆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暨國際邀請賽兩項冠軍、四項亞軍;健美操隊在全國健美操大賽總决賽中力剋衆多專體育院校,奪得兩項全國冠軍,一項全國亞軍和一項二等奬。
  學校已為國傢培養輸送近4萬名研究生、本科生,畢業生遍布全國各地、各行業。有一批學子已成為國傢特大型企業的高層管理人員和技術骨幹,尤其是在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公司、江西冶金工業集團公司、中金嶺南集團公司、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等大型國有企業中,學校畢業生在各級管理和技術崗位上,已經成長為重要的骨幹力量,有不少畢業生還成為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的領導。高校畢業生分配體製改革以來,江西理工大學畢業生更以其專業適應性廣,“為人誠實、基礎紮實、工作踏實”的特點而廣受社會歡迎。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92%以上。
歷史沿革 History
  江西理工大學創建於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學院,國傢部屬高校,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1962年起改由國傢冶金工業部領導。1983年起由冶金工業部劃歸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領導。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1998年9月起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以江西省管理為主的管理體製,同年,南昌有色金屬工業學校劃歸南方冶金學院管理。2000年1月,原江西省商業技工學校成建製並入南方冶金學院,成為南方冶金學院的西校區。 2002年南昌有色金屬學校撤銷,正式成為南方冶金學院南昌校區。2004年南方冶金學院經教育部批準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
  江西冶金學院建構當年即開始招收本科生,老牌本科院校。1980年被國傢教育行政部門批準可以開辦研究生教育,1984年開始招收培養碩士研究生,1986年取得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碩士學位授予權。1986年舉辦成人高等教育,1996年舉辦高等職業技術育。目前已形成以普通高等教育為主體,大力發展研究生教育,兼顧成人高等教育和高等職業技術教育的多層次、多類型的辦學格局。
學校簡介 School Profile
  江西理工大學是一所以理工為主,工學、理學、經濟學、管理學、法學、文學、教育學等七大學科協調發展,研究生教育與本科教育並舉,面嚮全國招生和就業並有權接收華僑及港澳臺學生的教學研究型大學;是江西省政府確定的五所重點加強建設的高校之一;是寶鋼教育奬理事成員單位;是我國有色金屬工業重要的人才培養和科研基地。
  學校創辦於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學院,1988年更名為南方冶金學院,2004年更名為江西理工大學。學校曾先後隸屬於國務院國傢冶金工業部、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現實行中央與地方共建。五十餘年的薪火相傳,學校砥礪出“志存高遠、責任為先”的校訓和“育人為本、質量立校、特色強校、和諧興校”的辦學理念,形成了“立足江西、面嚮全國、服務江西、服務行業”的辦學定位和“以貢獻求支持、以特色爭優勢、以創新謀發展”的辦學思路。
  學校在贛州、南昌兩地有4個校區(校本部、西校區、應用科學學院和南昌校區),設有11個學院,18個科研院所,占地2480多畝,建築總面積76萬平方米,館藏圖書200多萬册。學校總部位於享有“世界鎢都”、“稀土王國”、“客傢搖籃”之美譽的國傢歷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贛州市。學校校園內緑樹成蔭,環境優美,景色怡人,緑化覆蓋率達60%,多年被評為全國造林緑化400佳單位和江西省文明單位。
  學校1958年開辦本科教育,1980年開始碩士研究生教育,現有各類在校生4萬餘人,其中全日製在校生3萬餘人。畢業生以其專業適應性廣,“為人誠實、基礎紮實、工作踏實”的特點而廣受社會歡迎,本科畢業生一次就業率一直保持在85%以上。2007年中國校友網和21世紀人才報等發佈的《中國大學傑出校友榜》顯示,在 中國高校傑出校友排行榜中,我校排在第63位,在“中國高校傑出企業傢校友排行榜”中,我校名列第53位。
  學校現有1個博士後科研工作站、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33個二級學科碩士點、12個工程碩士培養領域、56個本科專業(其中金屬材料工程、工程管理、機械工程及自動化、電氣工程及自動化、土木工程5個本科專業屬江西省本科一本招生專業),具有推薦優秀本科生免試攻讀碩士學位資格和同等學力在職申請碩士學位以及MBA授予權。學校擁有國傢特色專業3個、國傢管理專業4個、江西省重點學科12個、江西省品牌專業16個。
  學校建立了一支梯隊結構合理、學術水平高、治學嚴謹的師資隊伍。現有教職工2000餘人,其中中國工程院院士1人,“井岡學者”特聘教授1人,正副教授500多人,博碩士生導師200多人,教師中具有博碩士學位的800多人,國傢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傢、“百千萬人才工程”和省部級科技拔尖人才、學科帶頭人、骨幹教師100餘人,有20多位教師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還聘請了古德生、肖紀美、周堯和、邱定蕃等一批院士和梁開明、鄒傢祥、馬剋努鬆等100餘名國內外知名專傢、學者為學校的兼職或客座教授,並聘有多名外籍教師在校常年任教。
  以質量立校、辦一流學府。學校堅持“教學優先、教師優先、學生優先”的原則和“教學是否滿意、教師是否滿意、學生是否滿意”的工作標準,引導優質教學資源嚮教學一綫集聚。學校教學設施齊全、裝備先進,有25個實驗中心和近百個實習基地,3個國傢級檢驗中心和工程研究中心,6個省級重點實驗室、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和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7個省級基礎實驗教學示範中心。學校註重因材施教和素質教育,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先後實行了彈性學製、基礎課分級教學、完全學分製、三學期製等,啓動了質量工程,並在全國率先試行“3+1”創新教育模式,着力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際操作能力,促進學生全面發展。近年來,學校在推進素質教育和創新教育,培養高素質、創新型人才上屢創佳績。學生在取得良好學業成績的同時,在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電子設計大賽、機器人大賽、機械創新設計大賽、健美操大賽等全國各級各類學術科技、文體競賽上,多次代表江西省高校贏得了重要榮譽。2005年、2008年我校兩次在全國大學生機器人大賽中均榮晉前八強;2006年,參加全國電子設計大賽,獲一等奬2項,二等奬1項,實現了江西省在該賽事上一等奬零的突破;2008年全國大學生機械創新設計大賽中,我校又獲得一等奬1項,二等奬1項,再次實現了江西省在該項賽事上一等奬零的突破;2008年全國高校電子商務大賽,獲一等奬1項,2等奬3項;2008年全國高校首屆算量大賽中,我校獲一等奬、三等奬各1項;參加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競賽獲國傢一、二等奬18項;攀岩隊獲全國大學生攀岩錦標賽、2008年中國青海高原世界杯攀岩比賽中多次打破世界紀錄,獲得5項冠軍、4項亞軍,並有3名學生入選國傢隊集訓;健美操隊多次力剋群雄,獲得全國冠軍,2008年,更是以奧運啦啦操大賽冠軍的身份,在北京奧運會賽場上一展風采,為全國大學生贏得了榮譽,也實現了我校“服務奧運,參與奧運,為奧運添光彩”的夢想。
  學校具有較強的科研實力,在礦業工程、冶金工程、材料工程、機電一體化、信息技術和經濟管理等強勢學科上科研發育良好,已形成了鎢、銅、稀土資源綜合開發與利用三大特色方向。 近五年來,共承擔國傢“863”、“973”高技術研究計劃,國傢科技支撐計劃,國傢自然科學基金、國傢社會科學基金等各級各類科研項目1700多項;獲國傢科技進步二等奬、江西省科技進步一等奬等國傢和省部級奬70多項。學校科技服務成效顯著,遍及全國29個省市,多年來一直與中國鋁業集團公司、上海寶鋼集團公司、中國中鋼集團公司、安徽銅陵有色金屬集團公司、深圳中金嶺南有色金屬股份有限公司、江西銅業集團公司等100余家國內大中型鋼鐵、有色金屬企業建立了緊密的産學研合作關係,有400多項科研成果被采用,産生了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學校堅持開放辦學,積極拓展國際交流與合作,已同美國、英國、法國、俄羅斯、荷蘭、日本、冰島、泰國、巴西、新西蘭等20多個國傢的高校和企業建立了交流與合作關係,特別是與泰國宋卡王子大學開展了十餘年的合作交流,雙方每年都開展多次師生互訪並聯合培養研究生。學校應邀出席了在泰國舉行的世界大學校長高峰論壇;先後派出代表團和學者赴美國加州伯剋利大學、美國科羅拉多礦業學院、加拿大BOND國際學院、芬蘭赫爾辛基工業大學等國外知名高校訪問和講學;美國俄剋拉荷馬州立大學、澳大利亞聯邦科學與工業研究所礦物所等國外百餘位知名學者也應邀來校講學;與冰島大學合作開展環保、功能材料及鋁深加工技術等方面研究,指導阿剋雷利大學建立冶金係,學校科技代表團在冰島訪問期間,受到冰島總統柯雷姆鬆及教育部長奧立齊的接見和贊賞;“礦山采掘信息化”項目,成功在贊比亞謙比西銅礦組織實施;與印度尼西亞BBIM公司建立了科研信息互通機製和全面技術合作開發平臺;承擔的盧旺達“鉭鈮氧化物製備中的鎢回收工藝設備係統技術開發”項目,項目經費達300萬元;與越南合作“褐鐵礦磁化熔燒及磁選工業生産技術開發”項目,科研經費超過200多萬元。
  半世紀滄桑砥礪,五十載春華秋實。江西理工大學剛剛走過半個世紀的輝煌歷程;今天,她站在贛江源頭,開始新的長徵。“聚精會神抓內涵建設、一心一意促科學發展”,江西理工大學將以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為契機,在更高的起點上踐行科學發展觀,繼續解放思想,堅持改革創新,堅定不移地走內涵建設、科學發展的強校之路,朝着建設“江西一流、在全國有較大影響的教學研究型理工大學”目標闊步前進!
學校校訓 School Motto
  志存高遠,責任為先
  “志存高遠”源於遠大的理想、強烈的抱負和卓越的追求;“責任為先”意指我們每一個同學,每一位教師,每一個部門乃至我們整個學校,都必須首先要樹立強烈的,對自身,對家庭,對學校,對整個社會和國傢民族高度的責任感和使命感,要一切從肩負的使命和承擔的責任出發。
  “志存高遠”從大處着眼,“責任為先”從小處着手,二者既相輔相成,又相互促進,共同和諧統一於學校、教師、學生的共同成長與發展之中。
學校校徽 School badge
  學校校歌
  麯譜點擊看大圖我們從這裏啓航
  詞:滕清安,賴章盛等
  麯:平 遠
  告別了家乡親切的明月,
  親切的明月,
  迎來了校園燦爛的朝陽,
  燦爛的朝陽。
  八角塘映日荷花別樣紅,
  贛江水源頭萬涓泛波浪。
  走進這夢想夢想的殿堂,
  年輕的心啊澎湃激昂,
  澎湃激昂,
  我們從這裏這裏啓航,
  去實現心中心中的夢想。
  風兒傳頌着冶金的故事,
  冶金的故事,
  心兒放飛着青春的夢想,
  青春的夢想。
  讓我們造就金屬的風骨,
  讓我們成為祖國的棟梁。
  為了民族民族的復興,
  不辱使命譜寫新章,
  譜寫新章,
  我們從這裏這裏啓航,
  去擁抱明天明天的太陽。
院係設置 Colleges
  資環學院 建測學院 機電學院 材化學院 經管學院 信息學院 外語外貿 文法學院 理學院 應用科學學院
  繼續教育 軟件學院(南昌校區及專科)
學校地址 School Address
  校本部:江西省贛州市紅旗大道86號 郵編:341000
  黃金校區(獨立學院):江西省贛州市客傢大道156號 郵編:341000
  南昌校區:江西省南昌市昌北開發區雙港東大街1180號 郵編:330013
  西校區:江西省贛州市宋城路83號 郵編:341000
學校網址 School Website
  1.江西理工大學 http://www.jxust.cn
  2.江西理工大學南昌校區 http://www.jxust-nc.cn
學校現任領導 Current leadership school
  黨委書記:熊正明
  校長:葉仁蓀
  副校長:張立峰、邱庭省、楊斌、羅嗣海、池汝安、溫和瑞、陳本孝
傑出校友榜(不完全統計) Distinguished Alumni List (incomplete)
  政 界
  郭聲琨,79年選礦畢業。現任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書記,廣西壯族自治區第十一屆人大常委會主任。 中共十六大代表,中共十六屆、十七屆中央候補委員。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公司副總經理、國傢有色金屬工業局黨組書記,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李德水,67年采礦畢業。曾任國傢統計局局長,曾任中國國際工程咨詢公司黨組書記、重慶直轄市副市長、國務院政策研究室副主任。
  李介車,61年煉鋼畢業,吉林省副省長。
  黃名鑫,65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大副主任
  林 武,82年煉鋼畢業,湖南經貿委主任。曾任湘潭鋼鐵公司總經理。
  林衛國,77年煉鐵畢業,福建省經貿委。
  曾小平,81年煉鋼畢業,天津市冶金工業局局長。
  揭贛元,77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委組織部副部長、江西省人事廳廳長。
  程宗錦,6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副廳長。
  朱方生,81年煉鐵畢業,江西省人事廳助理巡視員。
  湯喬蔭,61年煉鋼畢業,江西省公安廳副廳長。
  韓茂前,69年采礦畢業,南昌海關副關長。
  劉曉斌,81年采礦畢業,江西省黃金管理局副局長。
  王成雲,75年冶機畢業,溫州市政協副主席,曾任溫州市副市長。
  顧秋麟,76年礦機畢業,紹興市委副書記。
  王朝新,84年有色畢業,萍鄉市副市長。
   強,67年礦機畢業,浙江省經濟技術協作辦主任(廳級)
  黃繼晏,76年礦機畢業,省高招辦副主任。
  曾曉文,91年礦機畢業,省公路局副局長。
  饒俊達,64年采礦畢業,撫州地區人大副主任。
  陳建德,77年軋鋼畢業,廈門市委統戰部部長。
  管躍慶,81年煉鐵專業畢業,廣西自治區國資委副主任。
  程國江,84年采礦畢業,國傢經貿委産業政策司處長。
  徐水源,91年冶機畢業,國傢人口與計劃生育委員會處長。
  黃鬆保,78年有色畢業,《紹興日報》社副社長。
  企業界
  熊維平,76年選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曾任中南工業大學(現中南大學)管理學院院長,中南工業大學常務副校長。
  陳茂生,75年采礦畢業,中國鋁業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曾任中國有色金屬南昌公司經理。
  徐樂江,81年冶機畢業,寶鋼(集團)公司總經理。
  劉同高,76年稀冶畢業,廈門鎢製品公司總經理。
  朱錦彥,67年采礦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
  竜子平,82年有色專業畢業,江西銅業公司副總經理。
  閻鑫元,70年采礦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總經理。曾任省冶金廳廳長。
  陳雪山,75年軋鋼畢業,江西省冶金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張福連,88年測量畢業,北京百分通聯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裁。
  傅民安,81年軋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董事長。
  唐飛來,81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總經理。
  信維剋,77年煉鋼畢業,南昌鋼鐵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鄒立志,77年稀冶畢業,江西省有色工業公司總經理。
  姚迪明,79年采礦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總經理。
  陳 翔,82年煉鋼畢業,江西省投資公司副總經理。
  盧玉竜,81年壓加畢業,南昌電纜有限公司總經理。
  陳文浩,81年壓加畢業,洪都航空工業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敖新華,86年測量畢業,萍鄉鋼鐵公司副總經理。
  羅勝昌,83年煉鋼畢業,中國鋼鐵工貿集團公司黨委書記。
  李志民,83年煉鋼畢業,中國鋼鐵爐料總公司總經理。
  李元曦,67年采礦畢業,新餘鋼鐵公司黨委書記。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
  況百梁,79年煉鐵畢業,新餘鋼鐵公司副總工程師。
  王 洪,83年軋鋼畢業,新餘鋼鐵公司總工程師。
  幹學義,81年壓加畢業,南昌洪都鋼廠總工程師。
  熊小星,79年煉鐵畢業,新餘鋼鐵公司總經理。
  錢國文,64年采礦畢業,宜春鉭鈮礦礦長,全國勞動模範,全國“五一”勞動奬章獲得者。
  劉慶科,70年冶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黨委書記。
  馬達卡,84年有色冶煉畢業,山西鋁廠廠長。
  孫振啓,84年有色畢業,山東平陰鋁廠書記。
  馬旺偉,81年煉鋼畢業,山東濟南鋼鐵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董金武,81年煉鋼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組織幹部部部長。
  劉江,83年冶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有限公司冷軋板廠廠長兼書記
  眭志華,03年礦機畢業,山東濟南鋼鐵集團總公司中板廠
  李世中,81年軋鋼畢業,杭州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
  廖彩通,62年冶機畢業,洛陽銅加工集團公司巡視員。
  鄭文達,85年采礦畢業,深圳中金嶺南有色公司副總,原韶關凡口鉛鋅礦礦長。
  王 文,89年礦機畢業,韶關凡口鉛鋅礦副礦長。
  羅水根,66年采礦畢業,山西中條山有色金屬公司副經理。
  殷永生,68年冶機畢業,中國第五冶金建設公司總經理(成都市)。
  晏從高,64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姚根華,89年采礦畢業,柳州華錫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顧建國,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施雄梁,77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副總經理、總工程師。
  張建平,81年煉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股份公司技術中心副主任,博士。
  甘富華,77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總經理。
  李安平,79年稀冶畢業,中國冶金進出口江蘇公司副總經理。
  薛劍峰,77年軋鋼畢業,江蘇冶金貿易公司總經理。
  蔣筱春,81年軋鋼畢業,南鋼寶興鋼鐵股份公司總經理、黨委書記。
  朱炳安,86年礦機畢業,中國冶金設備南京公司副總經理,副書記。
  王方漢,81年采礦畢業,南京棲霞山鋅陽礦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全國采礦權威人士。
  陳耀連,82年冶機畢業,南京冷軋板公司經理。
  邵 武,82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邱曉悌,65年采礦畢業,銅陵有色集團公司總經理助理。
  謝 蘇,83年礦機工業,銅陵中金銅箔公司副總經理。
  吳根篩, 年礦機畢業,南京華新瑞實業公司(原南京第二鋼鐵廠)董事長、黨委書記。
  陳揚毅,79年冶機畢業,江蘇機械設備進出口公司總經理。
  徐寰宇,83年壓加畢業,廣州橡膠企業集團董事長、總經理。原任廣州有色金屬集團公司副總經理,廣州鋁材廠董事長。
  羅小博,82年稀冶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廠長、黨委書記。
  塗贛華,89年有色畢業,廣州珠江冶煉廠副廠長。
  彭在美,65年冶機畢業,珠江鋼管有限公司高級顧問,全國燃氣、石油管材標準委員會委員、權威人士。
  何繼長,82年煉綱畢業,廣東伊佩剋環保産業(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韓傢新,81年選礦畢業,中冶國際商品交易有限公司(廣州)總經理。
  龔天培,67年礦機畢業,中金嶺南鉛鋅集團公司黨委書記。
  黃 全,84年自動化畢業,國泰君安證券股份公司南昌營業部總經理。
  李建芳,67年礦機畢業,華東地勘局副局長。
  熊鼕生,76年冶機畢業,核工業260廠黨委書記。
  魏仲文,62年軋鋼畢業,江西建材機械廠總工程師。
  危時安,75年采礦畢業,漂塘鎢礦礦長。
  李上鑒,75年選礦畢業,西華山鎢礦礦長。
  洪饒生,82年軋鋼畢業,廈門市諾維信商貿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柯真明,81年選礦畢業,福建三木股份公司副總經理。(上市公司)
  陳 偉,87年有色畢業,南平鋁業公司副總經理。
  陳軍偉,79年煉鐵畢業,三明鋼鐵公司副總經理。
  林 平,81年測量畢業,寧波聯合集團建設開發公司總經理。
  吳文中,81冶機畢業。
  夏 江,81冶機畢業。寶鋼公司。
  封國富,85年選礦畢業,新疆有色金屬工業公司總經理。
  高 翔,89年計算機畢業,重慶冶煉集團公司副總經理。
  潘貽芳,83屆煉鋼畢業,天津鋼鐵集團公司副總工程師。
  餘旦新,82年有色畢業,白銀有色金屬公司冶煉廠總工程師。
  陸維和,82年有色畢業,河南中州鋁廠技術中心主任。
  何明德,82年選礦畢業,廣西柳州有色冶煉股份公司總工程師。
  蒙建德, 廣西平果鋁業公司炭素廠廠長。
  楊吉華,85年冶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氧化鋁廠廠長。
  王剋嶽,86年礦機畢業,山東鋁業公司副總經理。
  陳 強,85年有色畢業,江蘇南通經濟技術開發區管委會副主任、博士。
  姚士良,79年煉鐵畢業,馬鋼駐滬辦主任。
  蔡景章,81年自動化畢業,景德鎮焦化煤氣總廠、副總經理。
  金 輝,83年煉鋼畢業,廣東韶關鋼鐵公司供應處處長。
  吳雨霖,83年冶機畢業,海南鋼鐵公司計劃處處長。
  許 勝,83年采礦畢業,深圳發展銀行杭州分行行長。
  汪子章,81年壓加畢業,國傢開發銀行評審二局處長。
  王元林,89年采礦畢業,華廈銀行深圳分行處長。
  蔣小林,86年有色畢業,山西華澤鋁電公司副總經理。
  趙新明,81年礦機畢業,山東日照國際經濟技術公司總經理。
  林則森,81年冶機畢業,福建南平市煙草專賣局局長。
  個體創業(民營經濟界)
  陳銘培,81年冶機畢業,福建晉江好利來玩具公司總經理。
  江紹舒,82年自動化畢業,福建安福集團總經理。
  陳民和,76年礦機畢業,福建新明投資集團公司董事長。
  張 忠,88年自動化畢業,江蘇省通光集團常務副總經理。總部在上海浦東新區,專門生産通信光纜,銷售遍國內外。
  聞建良,85年自動化畢業,寧波明星光儀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純,83年壓加畢業,上海楚江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裁。
  寧孜勤,82年煉鋼畢業,南京三方四友實業公司總經理(房地産)。
  鄭秀明,88年企業管理畢業,順德聯邦化工有限公司總經理。
  蔡耿錫,89年礦機畢業,順德星徽金屬製品公司總經理。
  葉觀養,87年自動化畢業,順德秦川恆利塑機公司副總經理。
  黃華寶,87年計算機畢業,順德電腦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經理。
  樓立忠,76年選礦畢業,浙江金華某啤酒廠,曾任錢江啤酒集團副總經理。
  任小軍,98年壓加畢業,江西四方房地産開發有限公司總經理。
  葛德權,82年測量畢業,廈門派力實業公司總經理。
  張曉勇,87年測量畢業,贛州某建築裝璜公司總經理。
  鄭春林,76年冶機畢業,溫州正泰電器股份公司副總裁。
  林 祥,94年電氣技術畢業,上海林頓商務酒店總經理;上海展恆實業發展公司副總經理。
  徐 翔,83年煉鐵畢業,上海湖鐵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上海市江西商會常務副會長。
  周建華,83年軋鋼畢業,上海杭冶冶金科技公司總經理。
  毛國輝,87年采礦畢業,海通證券股份公司投資銀行部副總監。
  計 震,93年設備工程畢業,上海浦奎貿易公司總經理。
  高良元,93年壓加畢業,寶威(上海)國際貿易公司總經理。
  龔雲生,83年冶機畢業,惠州市雲泰塑膠電子有限公司董事長。
  許光昶,83年冶機畢業,北京。
  李 芮,91選礦畢業,深圳。
  劉旭東,89年自動化畢業,贛州市超想電腦公司總經理。
  王和民,88年冶機畢業,南通中洲工程設備公司副總經理。
   軍,86年冶機畢業,江西特種電機股份公司董事長、總經理。第十屆“江西十大傑出青年”。
  梅 清,83年稀冶,江西長江藥業公司董事長、總經理。九江市政協常委。
  湯宇法,77年冶機畢業,無錫四方冶金設備工程公司總經理。
  陸兆蘭,77年冶機畢業,蘇州科惠冶金設備公司總經理
  宣曉華,82年物理師資班畢業,上海華院分析技術公司總經理。
  劉欣隆,81年煉鋼畢業,上海盛寶鋼鐵冶金爐料公司董事長、總經理。
  劉育瑞,87年幹部專修科畢業,江西堆花酒業公司總經理(吉安)。
  曹新平,82年壓加畢業,重慶先鋒期貨公司總經理。
  朱剋明,82年壓加畢業,江蘇常熟市長城軸承公司總經理。
  曹建國,82年壓加畢業,浙江諸暨市海亮集團總經理。
  肖以華,86年有色畢業,浙江華東鋁業公司董事,副總經理(蘭溪市)。
  研究院所、高校界
  鬍筱敏,81年選礦畢業,東北大學環境工程中心主任,博士。
  蔡嗣經,75年采礦畢業,北京科技大學博導,教務處處長。
  韓正炎,76年礦機畢業,景德鎮陶瓷學院教務處處長。
  黃元魁,76年煉鋼畢業,贛州電大校長。
  鬍奕信,1964年選礦畢業,江西教育學院巡視員。
  仇厚授,76年稀有金屬冶煉畢業,華南熱帶作物大學工學院院長。
  施逢年,76年選礦畢業,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礦物研究中心,教授
  林多賢,1976年稀冶畢業,贛南師院黨委書記、院長。
  孫弘安,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贛南師院副院長。
  高 峰,82年數學師資班畢業,集美大學師範學院教務處長。
  薛世山,82年物理師資班,銅陵職業技術學院副院長。
  李炎生,1976年稀冶畢業,九江學院副院長。
  蔣漢榮,79年煉鐵畢業,閩西大學副校長。
  陳粟宋,81年自動化畢業,順德職業技術學院科技處處長。
  夏 忠,83年稀冶畢業,鄭州輕金屬研究院科技處處長。
  呂彥海,77年選礦畢業,山東冶金設計研究院副院長。
  殷惠民,81年煉鐵畢業,江蘇冶金設計院院長。
  王占清,瀋陽有色冶金設計研究院院長助理。
  王京海,82年壓加畢業,洛陽有色金屬加工設計研究院院長。
  王運敏,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院長。
  項宏海,81年采礦畢業,馬鞍山礦山研究院副院長。
  黃平華,81年軋鋼畢業,馬鞍山鋼鐵設計研究總院副院長。
  王文瀟,83年采礦畢業,馬鞍山鋼鐵集團設計研究院院長。
  唐靖炎,82年礦機畢業,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院長
  蔡 建,81年選礦畢業,蘇州非金屬礦工業設計研究院總工程師。
  潘辛平,81年自動化畢業,中科院研究生院自動化學院院長、博士。
  曹先軍,81年選礦畢業,化工部連雲港化工研究院院長。
  熊大和,82年選礦畢業,江西立環磁電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
  王曉梅,76年選礦畢業,長沙礦冶研究院副院長。
  鄭 翔,83年采礦畢業,福建省冶金工業設計院院長。
  張發饒,89年有色金屬碩士畢業,加拿大阿爾伯特大學材料與化學係研究員、博士。
  褚福磊,81年礦機畢業,清華大學精密儀器與工程機械係教授、博士。
   榮,83年煉鋼畢業,北京科技大學冶金學院副院長、博士。
  袁章福,83年煉鋼畢業,中國科學院過程研究所研究員,博導。
  葉紅齊,81年選礦畢業,中南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宏,81年選礦畢業,中南大學化工學院副院長、教授、博導。
  瀋惠平,84年冶機畢業,江蘇工業學院機械研究所所長、教授(常州)。
相關詞
本科大學機電學院贛南醫學院贛南師範學院教授贛州高校
軟件培訓江西理工大學培訓中心華為培訓法學法學專業
包含詞
江西理工大學學報江西理工大學電子商務專業江西理工大學法學專業
江西理工大學IT培訓中心江西理工大學繼續教育學院江西理工大學外語外貿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理學院江西理工大學電子協會江西理工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信息工程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應用科學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機電工程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文法學院江西理工大學圖書館江西理工大學培訓中心
江西理工大學西校區江西理工大學資源與環境工程學院江西理工大學建築與測繪工程學院
江西理工大學環境與建築工程學院江西理工大學材料與化學工程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