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驗室成立於1995年,其前身為“災害性天氣開放實驗室”,1998年8月經中國氣象局批準立為局屬唯一的重點實驗室,並改名為“氣象災害研究實驗室”,考慮到我院大氣科學和環境科學的學科交叉的特色,1999年12月經批準進一步拓展為“氣象災害和環境變化開放研究實驗室”,並正式開始大規模建設。高校領導體製轉變後,我校劃歸江蘇和中國氣象局共管,2000年9月被江蘇省政府批準為“江蘇省氣象災害和環境變化重點實驗室”,2004年11經江蘇省教育廳考察和評審,被江蘇省確定為“江蘇省國傢重點實驗室培育建設點”,並更名為“江蘇省氣象災害重點實驗室”。經過近幾年的發展,完善了管理運行機製,形成了一支穩定高效的研究隊伍,加強了與國內外的合作和交流,取得了一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發表了一批高質量的研究論文,在國內外具有了一定的影響,明確了以氣象災害的監測、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為主要突破口的研究領域。
主要研究方向:
氣候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
天氣災害的形成機理和預測理論研究
氣象災害的監測、防禦和評估技術研究
重點資助方向:
災害性天氣和氣候機理及預測理論研究。
目前,實驗室設有一個辦公室、6個研究室,固定研究和管理人員32人。其中,教授14人(博士生導師8人);副教授4人,具有博士學位的12人,是一支以中青年為主體(占2/3)的老、中、青結合的科研隊伍,學術帶頭人為博士生導師和中青年優秀學科帶頭人,其年齡和學歷結構合理,學術思想活躍,年富力強,科研協作精神強。
為加強合作和交流,提高研究人員的水平,跟蹤學科前沿,近幾年派出國進行訪問和合作的中青年學者15人,大部已學成歸來。同時與美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德國、加拿大等國科學家建立了廣泛的學術聯繫,多次進行學術互訪。
網址:http://klme.nuist.edu.cn/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