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生平不詳。著有:《此間少年》。 |
《江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
詩人: 羅隱 Luo Yin
玉樹歌聲澤國春,纍纍輜重憶亡陳。 垂衣端拱渾閑事,忍把江山乞與人。 |
《江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
詩人: 王安石 Wang Anshi
江南春起柂,秋至尚波濤。 問捨才能定,呼舟已復操。 行歌付浩蕩,歸夢得蕭騷。 冉冉欲何補,紛紛為此勞。 |
《江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
詩人: 黃庭堅 Huang Tingjian
江南
夢寐江南未得歸,清波鰞子上鈎肥。 五年身屬官倉米,輸與漁人坐釣磯。 |
《江南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
詩人: 李群玉 Li Qunyu
鱗鱗別浦起微波,泛泛輕舟桃葉歌。 斜雪北風何處宿,江南一路酒旗多。 |
|
請鑒賞:
|
|
江南草長,雜花生樹。——南朝梁· 丘遲《與陳伯之書》 |
|
江南好風景。——唐· 杜甫《江南逢李龜年》 |
|
能不憶江南。——唐· 白居易《憶江南》 |
|
春風又緑江南岸。——宋· 王安石《泊船瓜洲》 |
|
泛指長江以南 |
|
江南出楠梓。——《史記·貨殖列傳》 |
|
指 長江 以南的地區。各時代的含義有所不同: 漢 以前一般指今 湖北省 長江 以南部分和 湖南省 、 江西省 一帶;後來多指今 江蘇 、 安徽 兩省的南部和 浙江省 一帶。《左傳·昭公三年》:“王以田 江 南之 夢 。” 漢 阮瑀 《為曹公作書與孫權》:“孤與將軍,恩如骨肉,割授 江 南,不屬本州。” 唐 張九齡 《感遇》詩:“ 江 南有丹橘,經鼕猶緑林。” 陳毅 《東徵初抵高淳》詩:“此日一帆憑顧盼,重山復水是 江 南。” 周恩來 《為江南死國難者志哀》詩:“千古奇冤, 江 南一 葉 ;同室操戈,相煎何急!?” |
|
南北朝 時, 南朝 與 北朝 隔 江 對峙,因稱 南朝 及其統治下的地區為 江南 。 南朝 齊 謝朓 《鼓吹麯》:“ 江南 佳麗地, 金陵 帝王州。”《南齊書·魏虜傳》:“﹝ 拓拔宏 ﹞甚重 齊 人,常謂其臣下曰:‘ 江南 多好臣。’偽侍臣 李元凱 對曰:‘ 江南 多好臣,歲一易主; 江北 無好臣,而百年一主。’ 宏 大慙。” |
|
南唐 建都 金陵 (今 南京市 ),後亦稱 南唐 及其統治下的地區為 江南 。《宋史·世傢傳一·李煜》:“ 江南 偽主 李煜 ,承奕世之遺基,據偏方而竊號。”《宋史·世傢傳三·錢俶》:“﹝ 乾祐 ﹞三年, 江南 遣其將 查文徽 攻 福州 , 俶 發兵擒 文徽 。” |
長江下遊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The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is of Jiangsu, Anhui and Zhejiang provinces in the south of the northern part of |
①長江下遊以南的地區,就是江蘇、安徽兩省的南部和浙江省的北部。
②泛指長江以南。 |
|
江南,字面義為江之南面。江南本意指長江以南的地區。在古代,江南往往代表着繁榮發達的文化教育和美麗富庶的水鄉,區域大致為長江中下遊南岸的地區。江南,它代表了中國人對美好生活的無限嚮往。但是,關於江南一詞的定義及其運用,自古及今,就從未統一過。“上有天堂,下有蘇杭”,不可否認,有着“堆金積玉地,溫柔富貴鄉“美名的蘇杭的確是江南的代表。 |
|
在歷史上,“江南”一直是個不斷變化、富有伸縮性的地域概念,在今天有關“江南”的所有研究論著中,它也從未有統一的定義和標準。
作為一個典型的歷史地理概念,“江南”的含義在古代文獻中是變化多樣的。它常是一個與“江北”、“中原”等區域概念相並立的詞,且含糊不清。從歷史上看,江南既是一個自然地理區域,也是一個社會政治區域。
江南有三重涵義:一是自然地理的江南,即長江以南;二是行政地理的江南,唐代設置江南道,宋代有江南東路和江南西路,江南的概念歷代都有所變化;三是文化江南,在近代以前,基本與唐代江南道的概念一致。
江南隨着歷史的發展重要性日益凸顯。六朝之江南是江南之江南,明清時之江南是中國之江南,近代以來的江南則成為世界之江南。
1. 古代“江南”含義的變遷
在“二十四史”中,最早出現“江南”的記載是《史記·五帝本紀》:“舜……年六十一代堯踐帝位。踐帝位三十九年,南巡狩,崩於蒼梧之野。葬於江南九疑,是為零陵。”這裏所言“江南”的意義實在太浮泛了。
到秦漢時期,“江南”的含義略顯明確,主要指的是今長江中遊以南的地區,即今湖北南部和湖南全部。《史記·秦本紀》中說:“秦昭襄王三十年,蜀守若伐楚,取巫郡,及江南為黔中郡。”黔中郡在今湖南西部。由此可見當時“江南”的範圍之大。但據《史記·五帝本紀》,可知其南界一直達到南嶺一綫。由於江南涵指了湖南、湖北之地,所以王莽時曾改夷道縣(今湖北宜都)為江南縣。在漢代人的概念中,江南已經十分寬廣,包括了豫章郡、丹陽郡及會稽郡北部,相當於今天的江西、安徽及江蘇南部地區。以會稽郡北部為“江南”的概念由此産生。當然,在兩漢時期,洞庭湖南北地區應是江南的主體,而這一地區又屬荊州的範圍,所以東漢人常以荊州的大部分地區,包括北距長江很遠的襄陽,概指“江南”。《後漢書·劉表傳》載“江南宗賊大盛……唯江夏賊張莊、陳坐擁兵據襄陽城,表使越與龐季往譬之,及降。江南悉平”。其中的“江南”說的就是這一地區。至隋代,“江南”也被用作《禹貢》中“揚州”的同義詞,但實際上“江南”還有江漢以南、江淮以北的意思。①因此,《史記·貨殖列傳》中關於“江南豫章、長沙”與“江南卑濕、丈夫早夭”的描述,在清代人看來,都屬湖廣、江西地區;而《項羽本紀》雲“江東雖小,縱江東父老憐而王我”中的“江東”,事實上就是清人心目中的“江南”。②
較為明確的江南概念應當是從唐代開始的。貞觀元年(627年)分天下為十道,江南道的範圍完全處於長江以南,自湖南西部以東直至海濱,是秦漢以來最為名副其實的江南地區。顯然,這個江南道的範圍實在太過廣泛,在開元二十一年(733年),朝廷將江南道細分為江南東、西兩道和黔中道三部分。唐代對於“江南”一語的用法,常常超出長江以南的範圍。韓愈所謂“賦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的“江南”,其實是指江淮以南、南嶺以北的整個東南地區。江南東道(簡稱江東道),包括了浙江、福建二省以及江蘇、安徽二省的南部地區。唐代中期,又將江南東道細分為浙西、浙東、宣歙、福建四個觀察使轄區。其中的浙西地區完全吻合了以後人們對於江南的印象,包括蘇州(含明清時的鬆江、嘉興二府地區)、湖州、常州的全部及潤州、杭州的各一部分。所以明清時江南的核心地區,在唐代仍是用“江東”來表示的。當然,那時江南最確切的含義是指長江以南地區。該地區的繁盛富庶,在唐代就已出現了。北宋朝廷為了財政的管理方便,設置了轉運使“路”。至道三年(997年),全國被分為十五路。唐代的江南東道在此時分為兩浙路、福建路、江南東路。③兩浙路則包容了以後江南的核心地域,相當於今天鎮江以東的江蘇南部及浙江全境,也是狹義上的江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另見周振鶴:《隨無涯之旅》,三聯書店1996年版,第324--334頁。
② [清]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捲十一《江南》,上海書店1983年據商務印書館1937年版復印本,第245頁。
③ 參見周振鶴:《釋江南》,載《中華文史論叢》第49輯。
從元代開始的官修地理志中,“江南”一詞還有被用於行政區劃的。如清代所謂的“江南”,主要指的是今天長江以北的江蘇、安徽兩省地區。但經濟意義上的“江南”越來越明確地轉指傳統的浙西、吳或三吳地區。明代已經將蘇、鬆、常、嘉、湖五府列為“江南”經常性的表述對象,因為這些地區的經濟發展已在全國獲得了獨一無二的地位,且備受國傢倚重。嘉靖年間的嘉興府海????縣人鄭曉,就是以這些地區來論述江南的。①所以後來有人建議在最為富庶的蘇南浙西地區設立專門的行政區,並置督撫專治,稱作“江南腹心”。②明清筆記小說中的江南,一般就是指這一地區。有的甚至表示杭、嘉、湖、蘇、鬆、常、鎮七府就是所謂的“江南”。③
當然,明清人對“江南”一詞的運用還是相當隨便的。在他們的意識中,衹要與這些地方有關聯的,就可指為“江南”,絲毫不會註意有什麽界域存在。
2. 中國當代學者論著中的“江南”
就是在今天,學術界對於江南的界定,也常有歧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明]鄭曉:《今言》捲三,中華書局1984年版,第139頁。
② [明]盧涇纔:《上史大司馬東南權議四策》,載[明]馮夢竜編撰:《甲申紀事》捲十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影印本。明末清初人顧炎武在其著《天下郡國利病書》(民國二十五年涵芬樓影印昆山圖書館藏稿本)原編第十一册“浙江上”中所述的相同內容,顯係直錄盧氏原文。
③ [清]東魯古狂生:《醉醒石》第八回“假虎威古玩流殃,奮鷹擊書生仗義”,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年版.第68頁。
從傅衣凌等學界前輩研究江南伊始,一大批關於江南的論著從經濟、文化、政治、社會、環境甚至地質構造等各個方面展開了詳細的討論。傅衣凌的《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①、《明清農村社會經濟》②、《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③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④,儘管所論多涉江南地區,但尚未對江南作出一個明確的界定。
較早對江南的含義提出討論的是王傢範,在他早期關於江南市鎮結構及其歷史價值的研究中,認為至遲在明代,蘇鬆常、杭嘉湖地區就已是一個有着內在經濟聯繫和共同點的區域整體,官方文書和私人著述中往往也將五府乃至七府並稱,因此,最早的江南經濟區(嚴格地說是長江三角洲經濟區)事實上已經初步形成,而且這個經濟區當時是以蘇、杭為中心城市(蘇州是中心的中心),構成了都會、府縣城、鄉鎮、村市等多級層次的市場網絡。⑤劉石吉在其《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表示,江南是指長江以南屬於江蘇省的江寧、鎮江、常州、蘇州、鬆江和太倉直隸州,以及浙江的杭州、嘉興、湖州三府地區。⑥洪煥椿、羅侖主編的《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一書,也對江南下了一個定義:主要是指長江三角洲地區,在明清時期即為蘇、鬆、常、鎮、杭、嘉、湖七府地區,是以太湖流域為中心的三角地區。⑦陳忠平在研究明清江南市鎮時,將江南的地域範圍界定為長江以南的蘇州(含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傅衣凌:《明清時代商人及商業資本》,人民出版社1956年版。
② 傅衣凌:《明清農村社會經濟》,三聯出版社(北京)1961年版。
③ 傅衣凌:《明代江南市民經濟試探》,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
④ 傅衣凌:《明清社會經濟變遷論》,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
⑤ 王傢範:《明清江南市鎮結構及歷史價值初探》,載《華東師範大學學報》1984年第一期,第74—84頁。
⑥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版,第1頁。
⑦ 洪煥椿、羅侖主編:《長江三角洲地區社會經濟史研究》,南京大學出版社1989年版.第286頁。
代析出的太倉直隸州地區)、鬆江、常州、杭州、嘉興、湖州各府所屬52個州、縣、廳,而各行政單位的區劃及其名稱一般以清中期為準。①樊樹志的《明清江南市鎮探微》,所論僅涉蘇、鬆、杭、嘉、湖五府,但統計市鎮分佈的附表,則廣及應天、蘇州、鬆江、常州、鎮江、杭州、嘉興、湖州、寧波、紹興、金華、太平、寧國、池州、徽州諸地,涵蓋了今天江、浙、滬、皖四省市。②徐新吾等對江南土布史的研究,基本上以鬆江府為中心,旁及常州、蘇州、嘉興、杭州、寧波各府的部分地區,長江以北的南通因手工業比較發達,且在供銷方面與江南地區有着密不可分的聯繫,所以也被納入江南的範圍。③這個江南的範圍顯然也很大。範金民對江南絲綢、商業史的研究,地域範圍出現了收縮,但很明確,即北界長江,南臨杭州灣,東瀕大海,太湖鑲嵌其中,基本上就是一個長江三角洲,包括今天的南京、鎮江、常州、無錫、蘇州、上海、嘉興、湖州和杭州,面積達4萬多平方公裏。④錢杭、承載所著的《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對江南的劃定則更廣,包括了明代南直隸的14府4州、浙江布政使司的11府和江西布政使司的13府,清代是江蘇、浙江、江西三省。⑤陳學文的《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⑥和《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經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陳忠平:《論明清江南農村生産的多樣化發展》,載《中國農史》1989年第三期,第1—10頁。
② 樊樹志:《明清江南市鎮探微》,復旦大學出版社1990年版。
③ 徐新吾主編:《江南土布史》,上海社會科學院出版社1992年版。
④ 範金民、金文:《江南絲綢史研究》,農業出版社1993年版;範金民:《明清江南商業的發展》,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⑤ 錢杭、承載:《十七世紀江南社會生活》,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1頁。
⑥ 陳學文:《明清時期杭嘉湖市鎮史研究》,群言出版社(北京)1993年版。
與市場網絡》①,明確表示討論的是“狹義的江南地區”或“太湖流域”,範圍當以蘇、鬆、常、杭、嘉、湖六府為最合理。
此外,包偉民主編的《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1949)》②,蔣兆武的《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③,李伯重的《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④,等等,涉及的江南都未超出上述地區。
3.國外學者對“江南”的理解
在國外學者(主要是日本學者)中,對江南的定義普遍傾嚮於“江南三角洲地區”一詞。從今天的行政區劃看,它涉及的範圍主要以蘇州、上海、常州、嘉興和湖州地區為主。
黃宗智關於長江三角洲的研究,除了將長江北岸的通州地區納入這一區域外,沒有再作突破。⑤斯波義信討論的江南範圍卻相當廣泛,包括了宋代長江下遊的袁州、徽州、杭州、紹興、湖州、明州等許多地區。⑥森正夫早期關於荒政與地主佃戶關係的著名研究,其論述的地域範圍完全限於江南的東部地區,即蘇州、鬆江、太倉與嘉興。⑦在他後來的研究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陳學文:《明清時期太湖流域的商品經濟與市場網絡》,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
② 包偉民主編:《江南市鎮及其近代命運(1840—t949)》,知識出版社(北京)1998年版。
③ 蔣兆武:《明清杭嘉湖社會經濟史研究》,杭州大學出版社1998年版。
④ 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業化(1550—1850)》,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版。
⑤ [美]黃宗智:《長江三角洲小農家庭與鄉村發展》,中華書局1992年版。
⑥ [日]斯波義信著,方健、何忠禮譯:《宋代江南經濟史研究》,江蘇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⑦ [日]森正夫:《十六一十八世紀にぉけゐ荒政と地主佃戶關係》,載《東洋史研究》27.4:69—111.1969。
範圍有所擴展,以蘇州、鬆江、常州、嘉興、湖州五府作為探討江南的主題①;在江南市鎮的研究方面,也未出這五府範圍,不過冠之以“江南三角洲”之名。②濱島敦俊關於江南農村社會的研究相當著名,對江南的定義十分明確。他認為,所謂“江南”,是指南直隸的蘇州、鬆江、常州三府與浙江的嘉興、湖州二府,也就是太湖周邊五府的領域。③其後,北田英人則是完全將江南稱作“江南三角州”,範圍與濱島敦俊的定義相仿。④海津正倫的觀點與此接近,也具有濃厚的地理學味道,在地域範圍上有所擴大,加進了鎮江府。⑤近來川勝守關於江南的研究,較為引人註目。他的新著《明清江南市鎮社會史研究》,所述“江南”包括了蘇州、鬆江、嘉興、湖州、杭州、鎮江六府,在範圍上又有所拓展。⑥
從總體上看,日本學者對於江南的認識,基本上集中於蘇、鬆、常、嘉、湖、太五府一州之地。在他們看來,這纔是江南的核心,或者說,是真正意義上的江南。
4.江南概念的釐定
中外學者對於江南的探討,時段大多集中於明清時期,這不但體現了中外學者個人的學術興趣,更體現了明清江南地區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意義。在他們的論著中,江南的地域概念是不統一的,涉及到江南地區時,或語焉不詳,或論述各異,自然也不會有概念意義上的共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日]森正夫:《明代江南土地制度の研究》,同朋捨,1988年。
② [日]森正夫編:《江南デルタ市鎮研究——歷史學と地理學からの接近》,名古屋大學出版會。1992年。
③ [日]濱島敦俊:《明代江南農村社會の研究》,束京大學出版會,1982年。
④ [日]北田英人:《八—一三世紀江南の潮七水利·農業》,載《東洋史研究》第四十七捲第四號,平成元年三月三十一日發行;《“宋元明清期中國江南三角州の農業の進化工農村手工業の發展に關する研究”研究成果報告書》,1988年。
⑤ [日]海津正倫:《中國江南デルタの地形形成》,載《名古屋大學文學部研究論集》107號·史學36,1990年。
⑥ [日]川勝守:《明清江南市鎮社會史研究——空間工社會形成の歷史學》,汲古書院.1999年。
為此,李伯重對“江南”概念曾作過一個比較科學的界定。他指出,對江南的地域範圍作界定,在標準上不但要具有地理上的完整性,而且在人們的心目中應是一個特定的概念。據此,江南的合理範圍應當包括今天的蘇南浙北,即明清時期的蘇州、鬆江、常州、鎮江、江寧、杭州、嘉興、湖州八府及後來由蘇州府劃出的太倉直隸州;這八府一州之地不但在內部生態條件上具有統一性,同屬於太湖水係,在經濟方面的相互聯繫也十分緊密,而且其外圍有天然屏障與鄰近地區形成了明顯的分隔。①這與劉石吉在《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一書中的界定,基本一致。②但在另外一篇文章《“選精”、“集粹”與“宋代江南農業革命”》中,李伯重又回到了地理學中的江南概念,即江南平原或太湖平原地區,範圍大致涵蓋了宋代浙西路的平江府(蘇州)、常州、秀州(嘉興府)、湖州與江陰軍。③在後來學者們關於傳統市場的探討中,涉及江南的大多受到了李伯重的影響,采用他的觀點,將江南定義為上述八府一州之地。④
李伯重對江南概念的界定,同樣也為本書的區域界定提供丁有益的啓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 李伯重:《簡論“江南地區”的界定》,載《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1991年第一期,第100—105、107頁。
② 劉石吉:《明清時代江南市鎮研究》。
③ 李伯重:《“選精”、“集粹”與“宋代江南農業革命”》,載《中國社會科學》2000年第一期,第177—192頁。
④ 竜登高:《中國傳統市場成熟形態的探討——江南地區市場研究的學術史回顧》,載《中國史研究動態》1998年第十期,第12—21頁。 |
|
江南文化下的一些次文化區域,如越文化、吳文化、楚文化
上海師範大學劉士林教授認為,自成一體的、具有獨特的結構與功能的某種區域文化,通常具備兩個基本條件:一是區域地理的相對完整性,二是文化傳統的相對獨立性。江南文化正是這樣一種相對獨立的區域文化,從審美文化的角度看,江南文化的本質是一種詩性文化。也正是在詩性與審美的環節上,江南文化纔顯示出它對儒傢人文觀念的一種重要超越。由於詩性與審美內涵直接代表着個體生命在更高層次上自我實現的需要,所以說人文精神發生最早、積澱最深厚的中國文化,是在江南文化中纔實現了它在邏輯上的最高環節,並在現實中獲得了較為全面的發展。
【江南三大名樓】
江西南昌市的滕王閣、湖南嶽陽市的嶽陽樓和湖北武漢市的黃鶴樓被人們譽為“江南三大名樓”。
樓閣是我國古代的一種傳統建築,“樓,重房也”;“閣,樓也”。這就是說,樓閣一般都是兩層或兩層以上的建築,且都以木質為主要結構。在我國古代,不管是佛、道、儒這些宗教門派,還是皇傢貴族,都把樓閣看作是神聖、尊貴和威嚴的象徵。在修建的衆多樓閣中用於觀景、賞景的樓閣很多,也分佈很廣,南方有,北方也有,但是南方居多。這些樓閣一般臨水而建,湖光山色,波光粼粼,景色秀美。所以,這些樓閣也是文人雅士們彙聚之所,許多文學名篇也因這些樓閣而誕生,而這些樓閣也因這些文章的流傳而聲名遠揚。當然比較有代表性的要數被稱為江南三大名樓的滕王閣、黃鶴樓和嶽陽樓了。
【滕王閣】
坐落在江西省南昌市贛江之濱的滕王閣,自唐高宗永徽四年(公元653年)建成之後,歷經磨難。在建閣至今的1300多年中屢毀屢建,而每次重修,不但都能夠再現古閣的風姿,而且規模也是越建越大。1926年滕王閣最後一次被毀於北洋軍閥鄧如琢手中。1983年10月1日正式開始了第29次滕王閣的重修工作,1989年落成。新閣共9層,高57.5米,是一座大型的仿宋建築,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最高的樓閣。在閣的第六層東西兩面,各挂着寫有“滕王閣”三字的大匾,是宋代大文學家蘇軾的字體;閣的三個明層四周,均建有平座欄桿,以供遊人遠眺;在第五層的屏壁上,還鑲嵌着銅製的王勃《滕王閣序》碑;在滕王閣的門柱上,還有毛澤東親筆手書的《滕王閣序》中的佳句“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
唐高宗永徽四年,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李元嬰任洪州刺使時所建滕王閣的初期,也衹是將此閣作為達觀貴人們上元觀燈、春日賞花、夏日納涼、九重登高、鼕日賞雪、閣中品茶、聚餐飲酒、聽琴觀畫之場所。滕王閣修成22年之後,即唐上元二年(675年),著名青年文學家王勃應洪州都督閻伯嶼之邀,登閣赴宴,並寫下了膾炙人口的《秋日登洪州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滕王閣從此名揚四海。唐代中丞御史王仲舒再次主持重修滕王閣完工後,還特邀了大文學家韓愈為此閣寫下了古今佳作《新修滕王閣記》一文;大詩人白居易的《鐘陵餞送》、杜牧的《懷鐘陵舊遊三首》、王安石的《滕王閣詩》、王安國的《滕王閣感懷》、蘇轍的《題滕王閣》、朱熹的《和秀野劉丈寄示南昌諸詩》、辛棄疾的《賀新郎-賦滕王閣》、文天祥的《滕王閣》、虞集的《滕王閣》、湯顯祖的《滕王閣逢琪叔為別》、朱彝尊的《登滕王閣》等,至今還都為人們所傳誦。
滕王閣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北部沿江路贛江東岸,它與湖北黃鶴樓、湖南嶽陽樓為並稱為“江南三大名樓”,因初唐才子王勃作《滕王閣序》讓其在三樓中最早天下揚名,故又被譽為“江南三大名樓”之首。登閣縱覽,春風秋月盡收眼底,近可見仿古商業街迂回麯折,錯落有緻,西側贛江、撫江浩浩匯流,遠處長天萬裏,西山橫翠,南浦飛雲,長橋臥波,令人心曠神怡。
滕王閣始建於唐代,後幾經興廢,明代景泰年間(公元1450~1456年),巡撫都御使韓雍重修,其規模為:三層,高27米,寬約14米。今天的滕王閣,連地下室共四層,高57.5米,占地達47000平方米。
滕王閣為歷代封建士大夫們迎送和宴請賓客之處。明代開國皇帝朱元璋也曾設宴閣上,命諸大臣、文人賦詩填詞,觀看燈火。
滕王閣之所以享有巨大名聲,很大程度上歸功於一篇膾炙人口的散文《滕王閣序》。傳說當時詩人王勃探親路過南昌,正趕上閻都督重修滕王閣後,在閣上大宴賓客,王勃當場一氣呵成,寫下這篇千古名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閣餞別序》(即《滕王閣序》)。從此,序以閣而聞名,閣以序而著稱。王勃作序後,唐代王緒寫《滕王閣賦》,王仲舒寫《滕王閣記》,史書稱之為“三王記滕閣”佳話。文學家韓愈也撰文述“江南多臨觀之美,而滕王閣獨為第一,有瑰麗絶特之稱”,故有“西江第一樓”之譽。1300多年來,滕王閣歷經興廢28次,可謂慣看春花秋月,飽經雨雪風霜。
重修後的滕王閣,高聳於南昌城西,贛江之濱。步入閣中,仿佛置身於一座以滕王閣為主題的藝術殿堂。在第一層正廳有一幅表現王勃創作《滕王閣序》的大型漢白玉浮雕《時來風送滕王閣》,巧妙地將滕王閣的動人傳說與歷史事實融為一體。第二層正廳是23.90×2.55米的大型工筆重彩壁畫《人傑圖》,繪有自秦至明的80位各領風騷的江西歷代名人。這與第四層表現江西山川精華的《地靈圖》,堪稱雙璧,令人嘆為觀止。第五層是憑欄騁目的最佳處。進入廳堂,迎面是蘇東坡手書的千古名篇《滕王閣序》。每一層都有一個主題,亦都與閣有關。
【黃鶴樓】
今天我們看到的黃鶴樓,是1984年武漢市人民政府在它最後一次被燒毀(清光緒十年黃鶴樓因附近民房失火殃及而被毀掉)的一百周年之際重新修建的。它是一座鋼筋混凝土仿木結構的建築,高51米,僅次於滕王閣,明面上看為5層,實際上還有五個夾層,共為十層。因修建武漢長江大橋而從原來的黃鵠磯移到了蛇山的高觀山上。黃鶴樓是現代武漢市的標志和象徵。
黃鶴樓始建於三國時期東吳奪回荊州之後(公元223年)。最初建樓的目的是東吳為了防禦蜀漢劉備的來犯,作為觀察瞭望之用。歷史上對於黃鶴樓有很多有趣的傳說,其中流傳最廣的是,有一個姓辛的人傢,在黃鵠磯上開了一個小酒館,他心地善良,生意做得很好。一次酒傢熱情地招待了一個身着襤褸道袍的道士,並分文不收,而且一連幾天都是如此。一天道士酒後用橘子皮在墻上畫了一隻黃鶴,爾後兩手一拍,墻上的黃鶴竟跳到桌旁翩翩起舞。道士對這個姓辛的酒傢說,畫衹黃鶴替你們招攬生意,以報酒傢的款待之情。從此以後,來此飲酒觀鶴的人越來越多,一連十年酒店生意興隆,顧客盈門。酒傢也因此一天天地富裕起來。酒傢為了感謝道士,用十年來賺下的銀兩在黃鵠磯上修建了一座樓閣。起初人們稱之為“辛氏樓”。後來,為了紀念道士和黃鶴改稱“黃鶴樓”。
黃鶴樓在歷史上就是文人墨客彙聚的場所,並留下很多不朽名篇。唐代詩人崔顥的七律《黃鶴樓》“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餘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雲千載空悠悠。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相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將黃鶴樓的地理、環境、傳說和樓的雄姿,訴說得淋漓盡致,以至於唐代大詩人李白到此之後,想寫詩贊頌黃鶴樓,因看到了崔顥的佳作,不得不發出“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的感嘆。歷代登樓賦詩者很多,僅唐代就有崔顥、李白、王維、孟浩然、顧況、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杜牧等等。像李白所寫的《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全詩氣勢磅礴,情景交融,古往今來一直被人們所稱道。
【嶽陽樓】
位於湖南省嶽陽市洞庭湖西岸的嶽陽樓,它是三國時期(公元215年)東吳將領魯肅為了對抗駐守荊州的蜀國大將關羽所修建的閱兵臺,當時稱為閱軍樓。據記載,這就是最早的嶽陽樓的原型,也是江南三大名樓修建年代最早的樓閣。
唐代開元四年(公元716年),中書令張說遭貶,謫戍嶽州(今嶽陽市)。次年,張說便在魯肅的閱軍樓舊址上重建了一座樓閣,並正式定名為嶽陽樓。
北宋慶歷四年(公元1044年),大臣滕子京受排擠,被貶嶽州後,重修了嶽陽樓。建成後,滕子京請當時的名臣、大文學家范仲淹寫下了一篇膾炙人口的《嶽陽樓記》,其中的“先天下人之憂而憂,後天下人之樂而樂”被中外廣為傳誦,亙古不衰。嶽陽樓也與范仲淹的這篇《嶽陽樓記》一起聲名遠播。 故有湖南嶽陽樓對聯:“四面湖山歸眼底,萬傢憂樂到心頭”
說到這篇《嶽陽樓記》還有一段故事。現在嶽陽樓的一層和二層大廳中各鑲嵌着一塊用紫檀木雕刻的《嶽陽樓記》。但為什麽一個樓裏要放兩塊同樣文章的碑刻呢?據說,《嶽陽樓記》是清代乾隆年間大書法傢張照的手筆,其書法、雕刻加之上乘的木質,堪稱世間佳品。後來當地有一位擅長書法的縣官,為了顯示自己,想藉嶽陽樓和范仲淹的這篇文章而使自己能夠名垂千史,便模仿了張照的筆跡,重抄寫了一篇《嶽陽樓記》,也刻在質地同樣的木板上,就連字體的大小、形狀也與張照的《嶽陽樓記》一模一樣。但是刻字匠對縣官的這種偷梁換柱的行為心懷不滿,而又不敢違抗,便將其中“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的“居”字的一撇故意刻得很細,使其與正常的字區分開。野心的縣官把張照的《嶽陽樓記》拆下來,換上自己的,然後將張照的手書放在船上試圖運往別處,不料船行至洞庭湖中時,風浪大作,船翻於湖中,縣官和張照手書的《嶽陽樓記》碑刻均落入水中,野心縣官被淹死。在以後洞庭湖的清淤中人們打撈上來了張照的《嶽陽樓記》,因其雕刻於很好的木質之上,張照的手書沒有因水泡受到太大的損壞。由於縣官和張照的兩塊《嶽陽樓記》的筆跡太相似了,都可為書法之珍品,所以真假兩塊《嶽陽樓記》的碑刻就同時挂在嶽陽樓的一層和二層了。
現在我們看到的嶽陽樓,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惟一的一個木質結構的建築,她從清朝時期重修後,歷經百餘年加之幾十年的戰亂而沒有被毀。雖說樓的高度僅有19.72米,比滕王閣和黃鶴樓的規模小得多,但是這個屹立在洞庭湖邊上的古代建築,也可以說是江南三大名樓中惟一不是在建國後重新修建的,並且是保留完好的中國古代傳統建築風格的樓閣。
【關於所謂江南第四大名樓】
閱江樓為江南四大名樓為南京本地的旅遊宣傳,歷史上完全沒有根據,《閱江樓記》的文學水準也完全與三大名樓的文章相比,何況一直“有記無樓”,於理不合為四大名樓。
閱江樓位於南京城西北,瀕臨長江。明太祖朱元璋稱帝後,下詔在獅子山頂建造閱江樓,並親自撰寫了《閱江樓記》。六百年來雖有兩篇《閱江樓記》流傳於世,但終因種種原因未建成。直到公元二00一年,閱江樓終於建成並對外開放,從此結束了“有記無樓”的歷史。
一般來說,衹提江南三大名樓,如果提及江南四大名樓,則添加宣州謝佻樓,即李白名篇《宣州謝佻樓餞別校書叔雲》的誕生地。
宣州謝佻樓餞別校書叔雲
棄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亂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煩憂!
長風萬裏送秋雁,對此可以酣高樓。
蓬萊文章建安骨,中間小謝又清發。
俱懷逸興壯思飛,欲上青天覽明月。
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
——無論從哪一方面,南京閱江樓都不是江南四大名樓,正如揚州的個園不是中國四大名園一樣。雖然我是揚州人在南京上學,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事實就是事實。旅遊宣傳可以(蘇州不也弄所謂楓橋、江橋麽),但是嚴肅的看,不可以鬍編以致謬種流傳。
【最能體現江南精神的12種風物】
烏篷船幾乎已經成了一種地域的象徵,烏篷船配上氈帽,更兼雙腳劃漿,手中甚至還擎着一隻酒碗——能在水中如此自由而又有這種特色的,大概誰都會立即想到紹興。衹有紹興,纔有腳劃的烏篷船。
“船頭一壺灑,船尾一捲書,釣得紫鱖魚,旋洗白蓮藕。”這是放翁老人在古鑒湖中的閑情
2 大閘蟹——陽澄湖哺養的美味
江南多蟹。江南的蟹當以陽澄湖所産最為出衆,其名為“大閘蟹”。如近代大學者章太炎夫人湯國梨老太太的兩句話來得爽快、直白:“不是陽澄湖蟹好,人生何必住蘇州。”
3 輯裏絲——江南絲中極品
江南古鎮南潯,地處太湖與運河臂環,水碧似染,舟船如梭,湖泊河流占據小鎮面積一半以上。世界上最小的絲織物——4700前新古器時代的絲綢殘片,就早在附近的錢山漾遺址了土的,如果要說到養蠶、繅絲的自然條件,世界上也許沒有比這裏更好的了。
4 竜泉劍——鐵英淬鑄的冷兵君子
劍被稱為冷冰器時期的 “百兵之君”,史傳劍由黃帝和蚩尤製造,所以他們亦被並稱為中國古代的兵主和戰神。吳王金鈎越王劍,江南吳越在春秋時期,已經是劍道獨步天下之處。其中的歐冶子,被奉為中國古代鑄劍鼻祖。歐冶子,為春秋末期到戰國初期的越國人,在浙江西南方崇山峻嶺中的竜泉,鑄成了竜淵、太阿與工布這三把名劍。
5 藍印花布——鄉野的氣韻
輕軟飄逸的藍印花布,與小橋流水、粉墻黛瓦、緑柳紅桃,及淡淡的茶煙氤氳、輕輕的弦索彈唱,一起構成江南水鄉的獨特風韻。
藍印花布,古人稱為“藥斑布”,屬於民間傳統的手工印花織物。它的印染方法,遍及全國各地,但在江蘇、浙江尤其盛行。
6 油紙傘——消失的精緻
江南多雨,一年之中,有—半日子都在雨水裏泡着。元代詩人虞集對此曾下過結論,叫做“杏花、春雨、江南”。這可以說代表了古人對江南地域文化的認識。油紙傘之所以在江南有着廣大的市場,除了價格低廉、分量輕巧、取用方便等特點外,更深層的因素在於地域特色的製約。那裏每年近2000毫米的降雨量,以及變化無常的氣候,决定了它角色空間的不可限量。
7 黃泥蠃——此味衹應江南有
泥蠃取食,以三個季節為佳,桃花開時,殼軟味美;梅雨時,脂膏滿腹,適合泡黃酒,浸個—兩宿,“膏溢殼外,瑩皆若水晶”;中秋時,泥蠃雖已肉硬膏少,味道不及桃花泥蠃,卻粒大脂豐,腌食別有滋味。市場上賣的一般都是桂花泥蠃。天下泥蠃,寧波泥蠃的盛名。
泥蠃也是一味中藥,其肉入藥,以????、酒漬食,有補腎益肝、益精髓,明目、生津潤燥之效,《本草綱目拾遺》即說:“吐鐵能潤喉燥、生津。”
8 竜井茶——一杯清茶有山水
不知是竜井成全了這裏的茶,還是這裏的茶成全了竜井?凡到杭州的人,都不忘來竜井一遊,拾級登山,閱盡滿坡的茶色,而—身汗出,誰都會叫開半掩的農戶門扉,坐到咿呀作響的竹椅上,跟熱情的主人討—碗剛沏好的竜井茶喝,這時的景象,則是“令人對此清心魂,—啜如飲甘露液”(明·屠隆《竜井茶》)的了。
9 黴幹菜——陽光曬出的家乡菜
魯迅《風波》裏寫的蒸得烏黑的幹萊很誘人。這種烏黑而誘人的幹菜,在魯迅老傢紹興叫黴幹菜,因為色黑,也叫烏幹菜,是當地有名的“三烏”之一:烏篷船、烏氈帽和烏幹菜,活脫是一幅舊時江南水鄉紹興的寫照。
10揚州澡堂——江南那池“忘憂湯”
據考證,有文字記載的江南公共浴室最早出現在11 世紀初,即北宋元豐七年(1084年),至今已有900餘年的歷史。清代時,揚州城內外澡堂數以百計。江南沐浴業之興旺可見一斑。
揚州人天天泡澡,是享受生活的一種方式。對揚州人來說,下午上浴室泡個澡,讓大爐膛燒出來的水和蒸汽包裹住全身,那種“水包皮”(上午喝茶叫“皮包水”)的銷魂滋味,真是賽過神仙啊。洗完澡還可以品茗、聊天,再捶揉敲摩,此時,任何憂愁煩悶都會消失得無影無蹤。
11 紫砂壺——紫砂泥土藴乾坤
茶壺的功能,本為蓄茶,然而所蓄之茶,早巳不單為人的生理解渴,而更多地則作用於精神的滋潤。那盛茶的器皿,自然在這樣的理念統領下,在藝術的聖殿登堂人室,安身立命了。紫砂壺就是在這樣的審美理念下誕生的。它是江南的風物,更是中國的美器,乃至於人類創造的瑰寶。
紫砂在原材料上基本壟斷於江蘇宜興。從明萬歷到清乾隆的一百多年,是紫砂藝術的黃金歲月。紫砂壺發展至今,經過藝術加工,從造型上說可分成三大類:一是光貨,也就是光器,是以茶壺器型為代表的,根據幾何形變化而來,素雅端莊,潔淨深沉,是傳統精神中的“正宗法祖”。二是花貨,也就是花器,取材於植物、動物、器物和人物的造型,註重精氣神韻,神形兼備的藝術特點。三是筋紋貨,也就是筋紋器,是將自然界中的瓜棱、花瓣、雲水紋等形體分為若幹份,把筋紋納入設計之中,使作品具有強烈的節奏韻律之美。
12 紹興酒——鑒湖水的精華
紹興酒發源於中國,是中國最古老的酒種,也是世界三大古酒之一。其歷史與啤酒、葡萄酒同樣悠久。
紹興酒有元紅、加飯、善釀、香雪、太雕等多個品種。元紅又名“狀元紅”,因酒壇外表塗朱紅色而得名,是紹興酒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品種。加飯酒是在元紅酒的基礎上加料厚製而成。善釀酒則是以元紅酒為“水”釀成的雙料酒。香雪酒則是以黃酒的酒糟蒸餾出的白酒代水發酵所釀成的黃酒。太雕酒則是以其他黃酒勾兌為主的調和酒。
紹興酒色澤:正、透、純、亮;口味:甜、酸、辛、苫、澀,五味調和,鮮美醇厚。香氣:濃郁而又清雅,柔和而又老沉。除了口感獨特,酒體飽滿之外,紹興酒在營養學卜還具備增加營養與調節營養的雙重功能。紹興酒多種氨基酸的總含量每升高達677.9毫剋,尤其內含人體必需的、本身不能合成、衹能依靠從食物中攝取的8種氨基酸的數量,是啤酒的11倍,葡萄酒的12倍。 |
人物筆名 People under the pen name |
1.江南
江南老師:原名陳曉峰,雙碩士學位.中國著名的青年演講傢、共和國當代最傑出的演講傢李燕傑 ,彭清—首席弟子.中國第一位主講成功學係列課程的資深培訓師,也是中國第一位以中國培訓師的資格走出國門先後到歐洲,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進行培訓和講學,並獲得良好聲譽。在十幾年的演講培訓生涯中纍计直接聽衆突破100萬人次。同時也是國內資深營銷專傢及知名品牌管理學家。曾先後出任中國移動、傢樂福超市、沃爾瑪超市、南方證券、深圳世界之窗、廣州花園酒店、東風汽車等60多傢國內外知名企業營銷及品牌管理顧問,一度創造業內銷售神話。愛好收藏及文學作品:1993年表中篇小說《桔黃色的守侯》獲廣東省文化廳“文學創作新人奬”,先後出版詩集《黎明的眼睛》和《永不放棄》。
主要培訓係列課程:
《魅力口才》時間:兩天兩夜:這是本人在十幾年的演講生涯中積纍的豐富經驗和共和國演講泰鬥李燕傑,彭清一的智慧結晶為國人量身訂造的一套經典課程。縱觀業內口才方面的培訓大都使用國外的課件教材和培訓方法。使受訓人很少能做到長期收益。但《魅力口才》的課程不同,他的整個培訓過程都是根據國人的語言能力生活習慣和接受能力還有教育程度以及傳統文化量身訂造。適合:企業高、中、低管理人員,白領,銷售及相關人士。受訓人數:60人左右。培訓案例:中國移動,海爾集團,中國石化,王府酒店,長城飯店等集團和公開課十一期,受訓人數大概10000人左右。效果頗佳。
《魅力無限》時間:兩天兩夜:主題思想:信念、責任、激情、博愛!這是一套能改變人一生價值觀世界觀道德觀的經典課程。沒有人在這樣的課程裏不流淚,沒有人在參加完課程後不産生積極的人生觀。適合:所有尚未成功並拼命進取的人們!
《超越自我訓練營》以訓練團隊意識和團隊精神為主。所有設計課程活動可以說是經典中的經典。適合所有企業。
《卓越領導人研討營》主要培訓企業管理着的自身修為和管理藝術。是所有企業管理者必修課程。
主要演講主題:
《愛是我們共同的語言》、《生命是成功的唯一資本》、《激情燃燒夢想》、《請記住——祖國就是母親!》、《人是群體的動物》、《楚漢之爭——劉相成敗解密》、《成功之道》、《改變成就未來》、《選擇比努力更重要》等三十幾個演講主題。
2. 江南
(1932年12月7日–1984年10月15日)本名劉宜良,筆名「江南」,江蘇靖江人。1949年隨國民黨來臺,進入國防部政幹班學習,到政工幹校受訓,後來進入新聞界擔任記者。1967年以《臺灣日報》特派員身份駐美國,並加入美籍。在美國期間江南寫作《蔣經國傳》與《吳國楨傳》,其中蔣經國傳於美國洛杉磯《論壇報》上連載後,由於內容記述蔣傢內部與國民黨內部之派係鬥爭,被國民黨當局視為侮衊元首。
1984年10月15日,劉宜良在舊金山自宅車庫遭歹徒暗殺。此事一傳開,立刻震驚了海內外,江南生前友好及主持正義的華人學者,還成立了「為劉宜良伸張正義委員會」,要求有關當局徹查兇手。
美國聯邦調查局隨即查出兇手為臺灣竹聯幫份子陳啓禮、吳敦、以及董桂森。陳啓禮及吳敦逃回臺後,被政府以「一清專案」的名義逮捕;董桂森則潛逃海外(最後在巴西被捕而被引渡到美國)。美國嚮國府要求引渡陳啓禮及吳敦未果,乃嚮新聞界透露已經掌握陳啓禮為防萬一而錄製的一捲錄音帶,證實有國民黨政府情治人員介入此案。蔣經國乃於1985年1月10日下令逮捕情報局長汪希苓、副局長鬍儀敏、第三處副處長陳虎門,要求徹查此案。並於1月13日由中央社發佈消息,承認情報局官員捲入「江南命案」。
3月1日,陳啓禮的密友張安樂(綽號白狼)忽然偕同一位替陳啓禮保管錄音帶,匿名「背影」之人士,出席洛杉磯臺灣人社團所召開的「江南命案演講座談會」,宣佈「蔣孝武就是謀殺江南的元兇。」國府雖判處陳啓禮、吳敦、汪希苓無期徒刑,鬍敏儀、陳虎門有期徒刑兩年六個月,經兩次減刑後,三人服刑六年餘獲假釋出獄,卻不能堵住世人對於蔣孝武涉案的悠悠之口。 陳啓禮和吳敦則先在一清專案被逮捕,移送法辦之後,經普通法院判刑確定。
1985年7月1日,蔣經國下令取消「國防部情報局」,將該局業務與參謀本部特種軍情室合併,另組「軍事情報局」,由參謀總長負責指揮。該局局長由原八軍團司令盧光義擔任。此後一直到過世,蔣經國在情治首長出缺時,寧以軍事將領接任而不提拔情治係統人士。劉宜良遺孀崔蓉芝,則在美國控告中華民國政府,1990年獲得賠償一百四十五萬美元。
江南命案,震撼太平洋兩岸,美國政界與媒體對臺灣特務與黑道聯手在美逞兇,大感意外與憤怒,臺灣形象受到前所未見的重挫。被指涉案的蔣孝武固然得以全身而退,然而也逐漸淡出政府决策的核心。特別是1985年8月16日蔣經國總統在接受美國《時代雜志》專訪時,更明白指出中華民國國傢元首依憲法選舉産生,從未考慮由蔣傢人士繼任,或許也受到江南案的影響。
美籍華人作傢---江南紀念網 http://jiangnan.memsky.com
3.江南
真名楊治,男,巨蟹座,安徽合肥人。“九州”帝國的締造者,《幻想1+1》的掌門人。70年代後出生,現居北京,至今未婚。北京大學化學與分子工程學院本科畢業,美國華盛頓大學Washington University碩士,專業分析化學。目前的身份是作者,以及媒體經理。負責三本雜志的投資、定位和發行。並未受過任何正規的寫作培訓,亦未獲得文學奬項。至今依然在工作之餘寫作,有時成稿極快,有時拖稿無期,取决於工作鬆緊和一時的精神狀態。
江南自云常常不務正業、筆耕不輟,遊走於冰冷的實驗儀器與溫潤的感性文字之間,嚮往着一隻背包走天下的自由生活。在網上主要活動地為清韻書院。1998年開始創作,2002年《此間的少年》風靡網絡內外,被網易文化譽為“新言情主義掌門人”(此種評說不過是噱頭而已,正如他的《死神》被出版商改成了惡俗的《愛死你》。但江南的小說中的確是比較重視對愛情的描寫)。
作品以架空歷史小說和幻想小說為主,偶爾涉獵青春題材,已出版作品 《竜族》(現在漫客·小說繪熱載!)《此間的少年》、《一千零一夜之死神》、《九州縹緲錄》(全六册)、《光明皇帝·業火》、《蝴蝶風暴》、《上海堡壘》、《涿鹿》。
生於江北,而憧憬南方濕潤的天空,是個男的。
畢業於北京大學某純粹的自然科學係,浮槎去海,問道於洋人,以科學家自況,然好寫書。所好題材唯兩者而已,一是肆無忌憚的狂想,二是做弄大學時代的舊友。是以有《此間的少年》一册、《一千零一夜之死神》一册付梓,硬算起來還有JMS論文一篇,無論從科學還是文學而言,著作等身尚需時日。
最終選擇了管理性的職業,夢想某一天賺到足夠的錢去非洲服務於國際救濟組織,聽說彼處炎熱難當,是以始終保持身材苗條,飯量卻大。
自2003末,和狂想主義瘋人黨今何在、潘海天等力圖推翻洋人《竜槍》、《指環王》等奇幻大山,揭竿而起,舉“東方幻想”大旗,夢想天地玄黃太古洪荒的時代,巨竜在山顛之雲長嘯,大地遠處走來鐵甲的武士,他們高唱蕭瑟的古調,騎槍上垂落英雄的熱血。也期望讀者聽到幻想小說的名號,不要總是直接想到精靈或者矮人,聖堂武士或者牧師。
期待久已沉寂的東方熱血慢慢開始沸騰,大傢一同長上羽翼,飛出這墻。
4.江南
原名不詳,曾用名江不二、南大人等,山東威海人,擅長小說、詩歌。生於80年代,作品多見於國內期刊,曾任《名流生活》主編。博客地址:http://saodong.blog.sohu.com 《像極了那個青春的騷動》
5.江南
臺灣相聲演員,師承吳兆南.
6.江南
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美術研究員,一級畫師。北京美術傢協會會員。 |
|
《江南》(港臺地區《第二天堂》)
專輯介紹:去年以“異度空間的音樂精靈”形象出道的新人“樂行者”林俊傑,創造了近年來華語樂壇的一個奇跡,短短的時間內發片量就近百萬張,並一度市場斷貨,讓發行公司始料不及。 去年除了推出首張專輯外,俊傑還應邀為光綫傳播的“百事音樂風雲榜”創作、製作了音樂主題麯《相信無限》,為蕭亞軒寫的動畫片《梁祝》主題麯《你是我心中的一句驚嘆》,為阿杜的新專輯創作新歌並合唱了R&B新麯《小說》。在剛舉辦的臺灣樂壇最權威性的金麯奬上,林俊傑在強手如林的新人中脫穎而出,榮獲最佳演唱新人。樂壇意識到一位風格獨立、素質優越的樂行者已經“上路”了。在他自謙的笑容,淺淺的酒窩裏,竟然埋藏了這麽大的殺傷力,足以讓喜愛他的歌迷們發狂。 如今,俊傑的第二張專輯《江南》即將發行,新專輯中大傢可以領略到林俊傑在音樂上讓人嘆為觀止的創作才能,他的音樂沉澱會在每首新歌中給你網中漫步不斷的驚喜。整張專輯由俊傑自己作麯,臺灣“詞壇雙怪”林秋離、方文山作詞。第一主打歌《江南》於5月19日在全亞洲首播。新專輯收錄了為遊戲《天堂Ⅱ》創作的主題麯,該遊戲目前在內地有近3萬玩傢。而新浪網也將於6月進入全面推廣。 令內地的歌迷激動萬分的是,林俊傑這張將於6月4日在中國內地全球首發的新專輯,預售活動將於5月23日至6月3日在全國火熱啓動。
《江南》:
01.一開始 (作麯:林俊傑 時間:01:08)
02.第二天堂 (詞:林秋離 麯:林俊傑 時間:04:26)[臺灣版、馬來版、新加坡版]
03.子彈列車 (詞:方文山 麯:林俊傑 時間:03:24)
04.起床了( 麯:林俊傑 時間:00:25)
05.豆漿油條 (詞:張思爾 麯:林俊傑 時間:04:16)
06.江南 (詞:李瑞洵 麯:林俊傑 時間:04:28)
07.害怕 (詞:李瑞洵 麯:林俊傑 時間:04:41)
08.天使心 (詞:林秋離/張思爾 麯:林俊傑 時間:03:59)
09.森林浴 (麯:林俊傑 時間:00:23)
10.精靈 (詞:林秋離 麯:林俊傑 時間:04:05)
11.相信無限 (詞:張思爾 麯:林俊傑 時間:03:20)
12.美人魚 (詞:林秋離/簡勝 麯:林俊傑 時間:04:14)
13.距離 (詞:林怡鳳 麯:林俊傑 時間:04:14)
14.未完成 (麯:林俊傑 時間:00:21)
15.ENDLESS ROAD 【詞:林俊傑 麯:林俊傑 時間:04】
歌麯《江南》
詞:李瑞洵 麯:林俊傑
風到這裏就是粘
粘住過客的思念
雨到了這裏纏成綫
纏着我們留戀人世間
你在身邊就是緣
緣分寫在三生石上面
愛有萬分之一天
寧願我就葬在這一天
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
天天的我深深看你的臉
生氣的溫柔埋怨的溫柔的臉
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
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相信那一天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不懂怎麽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衹是古老的傳言
離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濃
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心碎了纔懂
圈圈圓圓圈圈天天年年
天天的我深深看你的臉
生氣的溫柔埋怨的溫柔的臉
不懂愛恨情仇煎熬的我們
都以為相愛就像風雲的善變
相信那一天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不懂怎麽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衹是古老的傳言
離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濃
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心碎了纔懂
相信那一天抵過永遠
在這一剎那凍結了時間
不懂怎麽表現溫柔的我們
還以為殉情衹是古老的傳言
離愁能有多痛痛有多濃
當夢被埋在江南煙雨中
心碎了纔懂
江南(粵語版)
沿岸聽清風撲面面目便帶着懷念
迷漫雨點中發現現實是愛不過為留念
緣分寄生三世石石上附載約誓未兌現
情是最艱辛試練練就下世的愛在沉澱
圈圈點點圈圈淅淅瀝瀝依依稀稀
花瓣也許聽見迷途戀人們
以為江南情不變
明明越愛越錯相戀多痛苦
比不起美麗照片得到那保護
到頭來一天秦淮幹枯
塵世上再沒景色不染污
明明越錯越愛單思多痛苦
比不起燦爛記憶於心裏依附
痛會磨練身心柔腸剪
情會澹化在蒼蒼煙雨中
傷心的典故
圈圈點點圈圈淅淅瀝瀝依依稀稀
花瓣也許聽見迷途戀人們
以為江南情不變
明明越愛越錯相戀多痛苦
比不起美麗照片得到那保護
到頭來一天秦淮幹枯
塵世上再沒景色不染污
明明越錯越愛單思多痛苦
比不起燦爛記憶於心裏依附
痛會磨練身心柔腸剪
情會澹化在蒼蒼煙雨中
傷心的典故
到頭來一天秦淮幹枯
塵世上再沒景色不染污
明明越錯越愛單思多痛苦
比不起燦爛記憶於心裏依附
痛會磨練身心柔腸剪
情會澹化在蒼蒼煙雨中
傷心的典故 |
|
- n.: south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south of the lower reaches of the Changjiang River, southern China (area south of the Yangsze river)
- v.: the entire area south of the Yangtze River (particularly referring to southern Kiangsu)
|
|
- n. les régions situées au sud du Yangtsé
|
|
江南區, 江南村 江南社區 江南居委會 江南鎮 江南鄉 江南街道 |
|
旅遊 | 古鎮 | 古塔 | 無錫 | 大學 | 教育機構 | 211工程 | 歷史 | 人物 | 稱號 | 才子 | 江蘇 | 湖泊 | 山海經 | 音樂 | 絲竹 | 民間音樂 | 非物質文化遺産 | 單機遊戲 | 玄幻小說 | 東方玄幻 | 坑神 | 文化 | 建築 | 園林 | 百科大全 | 報刊 | 報紙 | 宣傳 | 詞彙 | 漢語 | 成語詞典 | 更多結果...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