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位優勢
永清縣位於河北省中部,京、津、保三角地帶中心,處於大北京經濟圈的腹地,北距首都70公裏,距首都機場80公裏;南距天津60公裏,距天津新港100公裏。縣境東西最寬32公裏,南北最長39公裏,總面積776平方公裏,轄5鄉5鎮386個行政村,總人口37.5萬人。永清縣既得近海開放之利,更占接受京津輻射之先。毗鄰東北、華北兩大工業基地,有着豐富的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資源,孕育着廣阔的發展空間。
歷史沿革
“永清”之名始於唐。據清乾隆《永清縣志》記載:唐天寶元年(742年)唐玄宗為紀念幽州節度使張守珪靖邊之功,取“沙漠永清”之意,將惠昌縣改為永清縣。
今永清地,唐堯之世屬冀州地,虞舜、夏、商、周之世屬幽州地。戰國時期,屬燕國方城縣東境。先秦時期,屬上𠔌郡。西漢時期為益昌郡地。東漢世祖建武十三年(37年)為渤海安次縣西境.三國魏晉至隋大業初屬幽州,為安次、方城二縣地。隋大業七年(611年)置通澤縣,縣治所在今縣城西五裏通澤村。唐如意元年(692年)析安次置武隆縣。唐景雲元年(710年)改名惠昌縣。唐天寶元年(742年)更名永清縣屬範陽郡。五代梁唐屬幽州地,晉天福(936年)後人遼,屬南京道幽都府。宋初屬河北路,宋徽宗宣和五年(1123年)屬燕山府文安縣地。金屬燕京析津府永清縣。明初屬北平府,元初屬大都路,明永樂元年(1403年)改屬順天府。康熙二十九年(1609年)隸屬京師順天府南路同知。
民國元年(1912年)永清縣隸屬直隸省,民國3年(1914年)10月屬京兆尹特別區,民國17年(1928年)直隸省改為河北省,永清縣屬之。民國26年(1937年)3月屬河北省第五行政督察區,民國28年(1939年)2月屬冀中第五專區,民國30年(1941年)9月永清全部、霸縣大部及安次、固安、宛平諸縣連接地區合屬第三聯合縣,屬冀中區第十一專區。民國33年(1944年)10月撤銷聯合縣,永清縣屬冀中區第十專區,1949年3月,津武縣撤消,將其七區(三聖口一帶)42個村劃歸永清縣。同時,將安次縣五區(別古莊一帶)36個村劃歸永清縣。同年8月1日,華北人民政府通令成立天津專區,永清縣劃歸該專區管轄。1958年10月永清縣並入霸縣,1961年7月恢復永清縣建置,1967年11月屬天津地區,1973年12月屬廊坊地區,1988年9月改屬廊坊市。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永清縣位於永定河口前衝擊平原和扇前窪地低平原的交接地帶,總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地,海拔標高4.6-28米,最高點位於眼兆屯村西南(28米),最低點位於彩木營村南(4.6米)。永清縣土地面積776平方公裏,折合116.4萬畝,土地表層結構絶大部分是永定河近代泛濫物衝擊組成,除少量褐????,風沙草甸土以外,大部分為潮土類型,表層質地以永定河故道為出發點呈遠粘近沙分佈,永定河故道兩側沙質土占總面積的19.1%;沙質壤土遍布全縣占總面積的43.8%,縣城西南為壤質土,占總面積的36%,縣境南部為粘質土,占總面積的1.5%。
氣候資源:永清縣處於中緯度地帶,屬暖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四季分明,夏季炎熱多雨,鼕季寒冷乾燥;
氣溫:永清縣年均氣溫11.5度,一月最冷,月均氣溫為-5.4度,七月份最熱,月均氣溫26.2度。
降水量:全縣年平均降水量為508.7毫米.降水季節分佈不均,多集中於夏季,6-8三個月降水量可達全年總降水量的70%-80%。
日照:全縣年平均日照時數為2740個小時,日照百分率為62%。
無霜期:全縣早霜一般起於10月中下旬,晚霜一般止於4月中下旬,年平均無霜期199天。
風力:本縣屬於大陸性季風氣候。鼕季多偏北風,夏季多偏南風,年平均大風44.2天,年均風速2.5-2.83米/秒。
水資源:永清縣位於海河流域中下遊,歷史上是水資源豐沛地區。在60年代以前主要是地上水,之後主要是地下水。永定河流經縣城東北部,衹在汛期或用水季節時有水,但河寬而水淺,流時甚短。年均産地表水0.5億立方米。地下水儲存為1億立方米。
礦産資源:全縣礦産資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氣和地熱資源。石油天然氣資源方面,共6個油氣田,勘探開發鑽井超過百口,纍计産石油百萬噸.每天可供應質優價廉的石油伴生氣30萬方左右,方便清潔,可用於發展精細化工産業。地熱資源方面,永清縣屬牛駝鎮凸起區,已探明地熱井20多口,多分佈於縣城西南地區,儲熱層埋藏深度大約在800-2000米,水溫38-80度不等,地溫梯度3-11度/100米.水質多為hco3--na至cl-na型,可用於種植養殖,洗浴及供暖。
文化古跡
永清西漢屬涿郡也,東漢屬安次縣也,隋置通澤縣,唐曾名武隆,會昌,天寶元年(公元742年)改會昌為永清,沿用至今。永清古跡遺址衆多,名人英烈輩出。古跡有漢代的古墓群、遼金時期佛教漢白玉石塔、宋遼時期宋拒遼侵的古戰道、唐代的金輪石幢、元代史氏墓地碑、乾皇帝禦詩碑等。傑出人物有出將入相死後封王之史天澤、散傢資救民於水火之劉源灝、名畫傢司馬綉𠔌、抗日英雄鬍春航、史學大師雷海宗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