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級市 : 中國 >河南 >商丘 > 永城市
顯示地圖
目錄
概況 Yongcheng City
  郵編:476600 代碼:411481 區號:0370
  拼音:Yǒng Chéng Shì 英譯:Yongcheng City
  
    永城市位於河南省東部、商丘市東部,北、東、南均與安徽省接壤。總面積2068平方千米。總人口為144萬人(2006年末)。
    全市轄11個鎮、18個鄉:演集鎮、城關鎮、芒山鎮、高莊鎮、酇城鎮、裴橋鎮、馬橋鎮、薛湖鎮、蔣口鎮、陳集鎮、十八裏鎮、城廂鄉、候嶺鄉、黃口鄉、新橋鄉、雙橋鄉、王集鄉、李寨鄉、臥竜鄉、竜崗鄉、馬牧鄉、酇陽鄉、太丘鄉、順和鄉、條河鄉、劉河鄉、陳官莊鄉、苗橋鄉、茴村鄉。市政府駐演集鎮。(當地在政府網站為12鎮17鄉,26個居委會、743個行政村,6617個村民小組)
  
    地勢平坦,西北嚮東南微傾,東北部芒山附近有小片丘陵。主要河流有王引河、沱河、澮河、包河等。屬內陵溫潤氣候,年降水量824毫米,年均溫 14.3℃。礦藏有煤、鐵、石灰岩、花崗岩、大理石等。311國道、豫04省道過境。2003年10月被列為河南省五個重點優先發展縣市之一。2004年 3月被河南省賦予省轄市經濟管理權限和部分社會管理權限。
    古跡有酇城造律臺(為竜山文化晚期遺址)、西漢梁王群墓、崇法寺塔等。還有芒山的秦末農民起義領袖陳勝墓,有郭沫若手書的碑文。革命紀念地有麻塚集抗日軍政大學四分校舊址,淮海戰役陳官莊地區殲滅戰烈士陵園。
永城地理
  永城處在東經115°58′~116°39′,北緯33°42′~34°18′之間,平均海拔33米。市境的北、東、南及西南部分別與安徽省的碭山縣、蕭縣、濉溪縣、渦陽縣、亳州市毗鄰,西部和西北部與河南省的夏邑縣緣連。沱河穿過西城區的北部和東城區的南部,芒碭山位於北部的芒山鎮境內,主峰海拔高度159米。311國道從中部東西貫穿境內,連霍高速公路從北部東西貫穿境內。全境近似橢圓,地勢由西北嚮東南微傾,平均海拔31.9米,除東北有方圓16平方公裏的芒碭山群外,大部分為平原地區,屬暖溫帶季風性半濕潤氣候區,年平均氣溫14.30C。
行政區劃
  截至2005年12月31日,永城市現轄11個鎮、18個鄉,744個行政村,3706個自然村。所屬鄉鎮有:演集鎮、城關鎮、永城縣地圖芒山鎮、高莊鎮、酇城鎮、裴橋鎮、馬橋鎮、薛湖鎮、蔣口鎮、陳集鎮、十八裏鎮、太丘鎮、城廂鄉、候嶺鄉、黃口鄉、新橋鄉、雙橋鄉、王集鄉、李寨鄉、臥竜鄉、竜崗鄉、馬牧鄉、酇陽鄉、順和鄉、條河鄉、劉河鄉、陳官莊鄉、苗橋鄉、茴村鄉。
  鄉鎮簡介
  城關鎮
  位於永城西城區,總面積14.2平方千米,總人口10萬人。鎮政府駐利民居委會。
  2002年底,轄18個居委會(解放、塔東、塔西、嶽山、中山、健康、人民、淮海、紅旗、紅學、勝利、西南、永和、花園、雪楓、利民、東方、白洋)、8個村(東關、西關、南關、北關、南園、大營、馬崗、董橋),41個村民組,22個自然村。
  演集鎮
  位於永城市東城區,面積59.8平方千米,總人口9.8萬人,其中農業人口4.1萬人。鎮政府駐演集村。
  2002年底,轄8個居委會(車站、百花、永興、沱濱、文化、菊花、月季、歐亞)、26個村(演集、黃莊、豆樓、鬍閣、謝樓、曹樓、張大莊、陸樓、李樓、時莊、代王樓、關莊、李林、劉樓、劉莊、韓寨、梁油坊、天齊、朱小莊、丁樓、豐莊、武莊、鬍樓、張樓、郭樓、李莊),250個村民組,210個自然村。
  高莊鎮
  位於永城市東部。總面積78平方千米,人口5.5萬人。鎮政府駐高莊村。
  2002年底,轄31個村(高莊、程元、曹莊、王莊、陳莊、王樓、大廠、車集、賈莊、韓莊、郭寨、申樓、閆瓦房、坡裏、黃李、謝莊、謝店、蔣窪、冀莊、前張、大張、孫樓、單莊、郭莊、黃屠、葛店、高臺、邵莊、洪樓、周莊、練莊),271個村民組,154個自然村。
  陳集鎮
  鎮政府駐陳集村。2002年底,轄34個村(陳集、郭莊、劉寨、雙樓、代井、大朱莊、東風、孟寨、丁西、丁東、侯莊、張莫莊、張王莊、劉樓、望莊、豆油坊、大陳莊、賈莊、張莊、王善莊、劉河、朱寨、鬍井、趙樓、花園、李古洞、馬古洞、漢陳、香莊、高廟、蘆莊、鬆元、練油坊、練樓、姚樓、道南),307個村民組,169個自然村。
  薛湖鎮
  鎮政府駐薛南村。2002年底,轄35個村(薛南、曹大莊、薛北、朱坑、金頂、崔廟、康廟、陳小廟、徐營、侯樓、洪路口、聶廟、丁廟、程大莊、陳寨、董閣、宋樓、王橋、周閣、黃營、豆樓、聶四樓、董莊、班寨、李草樓、李莊、張七樓、洪寨、宋河、劉傢廟、張白元、聶寨、候寺、陳樓、付樓),313個村民組,139個自然村。
  2005年,撤銷灤湖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薛湖鎮管轄。
  芒山鎮
  位於永城市北部。總面積71平方千米,人口5.3萬。鎮政府駐雨亭村。
  2002年底,轄26個村(山城、前堯、後堯、僖山、夏莊、雨亭、磨山、周橋、張莊、柿元、馬山、陶山、劉廠、關莊、朱廠、鬆元、大莊、劉莊、彭廠、鄭樓、丁樓、趙樓、薑樓、陳樓、種莊、周莊),211個村民組,98個自然村。
  蔣口鎮
  鎮政府駐蔣南村。2002年底,轄33個村(蔣北、蔣南、張廟、趙莊、崔油坊、凡集、北李樓、後板橋、四口樓、張菜園、常灣、前板橋、西李樓、張窪、葛窪、蔣型坊、喬樓、車樓、張集、謝莊、南李樓、王莊、謝集、九千米、陳樓、北李莊、田水井、秦灣、張梨園、劉集、仟佛、洪樓、劉莊),282個村民組,170個自然村。
  酇城鎮
  位於永城市西部。總面積70.6平方千米,人口5萬。鎮政府駐酇東村。
  2002年底,轄33個村(酇東、王莊、雙樓、龔莊、喬集、張莊、中樓、王樓、薛莊、宋莊、肖閣、菊莊、王寨、夏三樓、劉莊、袁莊、酇西、酇南、夏莊、侯寨、花園、丁閣、張樓、柏元、姑庵、丁橋、曹莊、五裏、卞莊、馬六、李集、肖樓、鬍樓),284個村民組,146個自然村。
  裴橋鎮
  位於永城市西南部。總面積126.4平方千米,人口5.6萬。鎮政府駐裴橋村。
  2002年底,轄29個村(裴橋、任樓、王閣、孫母莊、朱莊、鬍小寨、和順、田樓、張店、前老傢、李閣、梁堰、程莊、劉井、夏平樓、夏橋、周閣、崔莊、蘇樓、邵莊、楊樓、????店、蘇溝、書案、劉莊、萬樓、黃樓、喬莊、趙樓),243個村民組,185個自然村。
  馬橋鎮
  鎮政府駐馬北村。2002年底,轄30個村(馬北、鄭莊、洪寺、何莊、閻廟、梅廟、馬南、龐樓、陳莊、陳灣、小蘇莊、田樓、龐莊埠、劉樓、瀋樓、侯寨、王橋、孫莊、同溝、馬彭、常集、武莊、王莊、朱莊、洪溝、唐莊、李莊、鐵塔、菜園、果園),289個村民組,196個自然村。
  十八裏鎮
  鎮政府駐十八裏村。2002年底,轄19個村(十八裏、曹莊、祝莊、成樓、單閣、彭樓、陳樓、孫元、劉崗、七裏店、郭李莊、三座樓、王雙樓、十裏廟、柘樹、望堂、李窯、大李莊、陳土樓),131個村民組,67個自然村。
  太丘鎮
  鄉政府駐太丘村。2002年底,轄20個村(太丘、劉樓、崔樓、齊閣、後韓莊、邱廟、洪莊、吳圩、張牌坊、曹廟、杜莊、黃橋、洪小樓、丁莊、萬廟、鬍小廠、石莊、石槽、許河、六灣),194個村民組,97個自然村。
  城廂鄉
  鄉政府駐戚莊村。2002年底,轄19個村(戚莊、北郝、劉崗、韓莊、高餘莊、李林、張樓、程樓、王樓、高玉樓、南郝、李莊、八裏廟、馮寨、張莊、張大莊、洪崗、任樓、八裏廟?),203個村民組,131個自然村。
  候嶺鄉
  位於永城新市區南部,新城工業開發園區坐落境內。人口5.1萬人。鄉政府駐十八裏村。
  2002年底,轄28個村(侯嶺、方莊、程營、孟莊、張井、柏山、李口、施莊、蔡元、高樓、韓二莊、孫莊、大王莊、草廟、陳莊、亓莊、鐘莊、呼東、呼中、呼西、二十裏、十八裏、謝樓、酒店、蔣閣、化莊、任湖、解莊),233個村民組,138個自然村。
  茴村鄉
  鄉政府駐東街村。2002年底,轄24個村(東街、南街、西街、張石橋、劉營、苗閣、代莊、鄧莊、盛營、楊莊、汪莊、嶽廟、譚橋、苗莊、位老傢、李樓、劉元、翟莊、呂店、楊套樓、老閻樓、韓樓、崔莊、張大樓),235個村民組,104個自然村。
  苗橋鄉
  位於永城最東部。總面積50平方千米,人口3.1萬人。鄉政府駐張樓村。
  2002年底,轄20個村(新莊、梁海、水寨、陳大莊、周集、湯廟、苗北、曹樓、張樓、高樓、屈莊、苗南、李黑樓、韓閣、楊樓、武廟、黃土樓、花園、藥店、黃樓),156個村民組,86個自然村。
  劉河鄉
  鄉政府駐劉河村。2002年底,轄27個村(劉河、訾樓、竹元、棘古同、王樓、尹樓、楊各子、郭窪、竇石橋、大秦集、王集、豆官坑、丁廟、萬善庵、李莊、劉集、位莊、朱樓、倪閣、孫廠、孟集、薑莊、祖樓、劉小堯、武樓、周莊、謝樓),234個村民組,198個自然村。
  灤湖鄉(已經撤銷)
  鄉政府駐李井村。2002年底,轄16個村(李井、郭長莊、張大莊、張路口、張營、閻莊、張樓、朱莊、餘樓、郭樓、劉鬆元、練樓、代河、吳瓦房、單河、李樓),133個村民組,67個自然村。
  2005年,撤銷灤湖鄉,將其行政區域劃歸薛湖鎮管轄。
  條河鄉
  鄉政府駐李樓村。2002年底,轄27個村(李樓、排集、肖莊、馮莊、王石莊、種寨、鄭樓、祝莊、吳營、侯庵、宗樓、李各、翟營、王山、堤灣、王廟、水庫、東侯廟、西侯廟、賈窪、徐山、條河、邵山、魚山、李雙樓、邸樓、郭集),227個村民組,87個自然村。
  順和鄉
  鄉政府駐東街村。2002年底,轄29個村(東街、西街、高新莊、高雙廟、張莊、趙莊埠、夏樓、呂小樓、玉皇、豐沃、李大莊、蔡小街、蔡莊、後六子、梁莊、朱莊、房集、韓莊、王莊、高平房、蔣大莊、劉木匠莊、高口、姬莊、趙窪、趙營、劉古同、趙路口、洪菜園),245個村民組,145個自然村。
  酇陽鄉
  鄉政府駐酇北村。2002年底,轄30個村(酇南、酇北、酇西、常莊、盛樓、吳莊、母閣、牌坊、喬霍樓、凡莊、宋莊、喬樓、崔莊、練樓、代營、陳閣、李莊、楊莊、翟樓、馬樓、張綫莊、六灣、陳樓、王樓、柳元、蔡集、孟橋、油坊、劉莊、黃盆廠),225個村民組,112個自然村。
  馬牧鄉
  鄉政府駐馬牧村。2002年底,轄30個村(馬牧、桑李莊、東霍、兩口、喬樓、趙莊、西霍、鄭西、丁寨、榮莊、丁老傢、候窪、南董樓、程閣、歧麥、丁大莊、卜南、丁三樓、鄭寨、西董樓、棠林、霍土樓、付小樓、五子樓、鄭東、丁路口、卜北、王莊、馬莊、宋王莊),233個村民組,109個自然村。
  竜崗鄉
  鄉政府駐竜崗村。2002年底,轄28個村(竜崗、唐莊、賀莊、徐樓、華佗、王樓、魏莊、孔灣、楊樓、秦樓、白元、蔡樓、馬閣、屈莊、陳古同、孫樓、韓莊、位樓、王石欄、張集、米莊、天齊、孟樓、王閣、楚莊、楊莊、孟李樓、田樓),306個村民組,164個自然村。
  臥竜鄉
  鄉政府駐洪福村。2002年底,轄22個村(洪福、黃莊、潘老傢、潘雙廟、高鬍樓、李莊、位橋、潘橋、楊大莊、丁樓、渾河、潘樓、王莊、劉園、餘莊、劉樓、王元、伊莊、石橋、王行、宗橋、夏朱元),192個村民組,113個自然村。
  雙橋鄉
  鄉政府駐雙橋村。2002年底,轄25個村(雙橋、王店、李林、楊崗、王香樓、鹼荒、李珍莊、賀孫樓、魏窪、桑樓、孫瓦房、劉閣、大位莊、何樓、孫樓、張閣、王爐營、小王莊、湯樓、曹溝寺、鄧樓、張橋、徐莊、喬窪、趙窪),225個村民組,125個自然村。
  王集鄉
  鄉政府駐王集村。2002年底,轄17個村(王集、崔營、餘莊、莊樓、李嶽樓、任樓、李溝、喬樓、郭莊、曹莊、凡營、閆莊、郭橋、八口樓、劉老傢、蔡閣、石營),152個村民組,88個自然村。
  李寨鄉
  鄉政府駐李寨村。2002年底,轄21個村(李寨、蘇小莊、徐莊、曾樓、關莊、餘莊、支莊、丁唐、蘇暗樓、張遷、龐莊、陳莊、麻塚、二郎、大李傢、蘇李傢、蘇閣、唐樓、彭莊、魏莊、蘇樓),178個村民組,118個自然村。
  新橋鄉
  鄉政府駐新橋村。2002年底,轄18個村(新橋、曹橋、秦莊、江莊、張寨、馬莊、韓六子、鬍寨、鬍道口、蔣莊、前劉營、孫莊、侯樓、朱樓、甘城、小劉莊、榮莊、溫油坊),187個村民組,112個自然村。
  黃口鄉
  鄉政府駐黃口村。2002年底,轄20個村(黃口、頓橋、趙樓、丁樓、李平樓、李當莊、大劉莊、老傢、木樓、大寨、陳樓、曹樓、成莊、許莊、鬍莊、田莊、何橋、閆王莊、白莊、道莊),175個村民組,100個自然村。
  陳官莊鄉
  鄉政府駐陳官莊村。2002年底,轄14個村(陳官莊、鬍莊、黃鬆林、李門莊、劉集、郭樓、堌尚、潘窯、陳莊、楊寨、左寨、張大莊、王莊、李莊),113個村民組,56個自然村。
永城經濟
  翻閱厚厚的《永城統計年鑒》和相關資料,一個生動而鮮明的“數字永城”,令人驚喜、令人振奮──
  2007年全市國內生産總值完成186.4億元,增長15.3;規模以上工業實現利潤37.7億元,增長33.7%;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完成8.3億元,增長27.5%,居全省第八位;年末各項存款餘額93億元,增長20%;全社會固定資産投資77.74億元,增長39.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41.9億元,增長18%;進出口總值2307萬美元;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140元,增長21.3%;農民人均純收入3736元,增長20.1%;年末城鄉居民儲蓄存款餘額64.1億元,增長12.6%。在第5屆全國縣域經濟基本競爭力評價中,綜合經濟實力躋身中部六省11位,全省第七位,居黃淮四市40個縣(市、區)之首。入圍2005、2006年全國中小城市綜合實力100強和全國最具投資潛力中小城市50強。
  “黑白經濟”的提出,是對永城市經濟工作的精彩總結,是依據永城市情,對永城經濟發展道路的高度概括和科學設想。“黑色經濟強財政,白色經濟富群衆,黑白經濟興永城”,這一“一黑一白”的基本構思,凝聚了全市人民的力量,為培育永城支柱産業樹起了旗幟。同時也得到了省委書記徐光春、省長李成玉的充分肯定。
  永城市總面積為2000平方公裏,人口150萬。716平方公裏的永城礦區占全市國土面積的35.9%,共規劃5個勘探區10個井田,已有5對礦井投入生産,有3對正在建設中,原煤年産量1300萬噸以上。今日的永城礦區已經發展成為全國五大工業用煤基地和全國六大無煙煤基地之一。
  2003年以來,永城市市委、市政府與永煤、神火、裕東電廠建立了高層對話機製。每月一次的高層協調會議,有效解决了企業發展存在的問題和睏難,加快了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實現了政企雙贏。永煤、神火兩大集團雙竜並舞,上海寶鋼集團、巴西CVRD公司、泰國正大集團等世界500強企業紛紛落戶永城,以煤炭為竜頭的永城“黑色經濟”的開發浪潮正一浪高過一浪。
  總投資40億元的神火工業園已經正式投産;
  年産160萬噸甲醇、占地1400畝、總投資120億元的煤化工基地正在緊張施工;
  前期基礎投資5365萬元、規劃面積14平方公裏的沱南工業園區,正在緊鑼密鼓的建設之中,目前已有9傢投資千萬元以上的企業入駐園區。
  沱南工業園區建成後,將同煤化工基地聯為一體,成為永城的核心工業基地。
  “白色經濟”指面粉。
  永城市擁有日加工小麥100噸以上的面粉企業158傢,年加工能力15億公斤,面粉品種20多個,産品暢銷全國20多個省市。目前,一座國傢級面粉質量檢測中心已經在永城投入運行。
  如今,永城“白色經濟”已經形成兩條相對完整的産業鏈,一條是由面粉嚮食品加工的延伸,一條是由面粉嚮飼料加工的延伸,有力地拉動了養殖業、運輸業、塑編業、印刷業、服務業的發展,一批通過質量認證的名優産品走出永城,走嚮全國市場。
  “皇溝禦酒”在商務部組織的全國白酒質量體係認證中,與茅臺、五糧液等歷史名酒一起首批進入中國國優白酒前十名。
  靠工業立市,永城構建了以煤電鋁、煤化工為主導的“黑色經濟”體係和以白酒、面粉、食品加工為主導的“白色經濟”體係,培育了煤炭、電力、建材、農産品加工、釀造等支柱産業,“黑白經濟”優勢凸顯,其貢獻份額已占全市工業經濟的49%以上,撐起了永城經濟的半壁江山。
  永城是國傢、省小麥優良品種生産基地,年産小麥6—8億公斤,且處黃淮平原小麥産區腹地,小麥原料充足。為把面粉企業做大做強,采取政策扶植支持,市委、市政府出臺一係列優惠政策;優化良好環境,努力打造“政策窪地”、“服務高地”、“安全淨地”、“創業寶地”和“誠信陣地”;搞好導航引路,政府抓好政策落實和服務。全市30個鄉鎮都建立了工商聯,市委統戰部、工商聯履行自身職能,組建面粉企業協會,組織面粉企業傢外出考察,與科研單位聯姻,為企業解决各種實際問題;拉長産業鏈條,面粉企業帶動相關産業,促進了結構調整和運輸業、飼料業、養殖業、編織業等;集中連片發展,面粉企業靠城沿路,促進規模,僅西城區工業路兩側就有面粉企業24傢;全力打造品牌,打造集面粉生産、加工、銷售及食品生産、機械為一體的“中國面粉城”。全市已有面粉企業138傢,年生産加工能力15億公斤,年銷售額40多億元。産品六大係列,30多個品種,暢銷全國30多個省市,並打入韓國、朝鮮、日本和東南亞國傢國際市場。永城市成為全國最大的面粉生産基地,全國唯一的“中國面粉城”。
  作為全國中小城市100強之一的永城,靠煤脫去貧睏縣的帽子,也因煤帶來了地表塌陷之災。塌陷之災與資源將會枯竭的危機,使永城不得不背水一戰,提前着手城市的轉型,準備將其建成生態市。2006年7月,生態市建設總體規劃獲得專傢組評審通過, 其標志着經濟持續穩定發展、資源能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良性循環。框架的敲定,為永城下步的發展定下了基調。
旅遊資源
  陳官莊烈士陵園
  位於永城市東北25公裏陳官莊村南,311國道北側,為紀念淮海戰役第三階段陳官莊地區殲滅戰中犧牲的烈士而建。該陵園1974年奠基,1978年建成,占地約200由,坐北嚮南,正中為花崗岩烈士紀念碑,高25米,上刻周恩來總理手書“淮海英雄永垂千古”八個大字。碑前為廣場,碑後有烈士陳列館和殲滅戰紀念館分列兩側,北部樹蔭下有烈士公墓和單人墓,墓周有周恩來、朱德、鄧小平、劉伯承、陳毅等黨和國傢領導人的題詞。
  北宋崇法寺塔
  矗立在西城區北部的崇法寺塔,六角九層,始建於北宋年間,經九百年的風雨洗滌如今仍完好無損,堪稱建築史上的一大奇跡。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位於蘇、魯、豫、皖四省交界處的永城市,是豫東邊陲一座新興的漢文化旅遊勝地。它東傍京滬,西臨京九,北依隴海,連霍高速穿區而過,與西安、洛陽、鄭州、開封、徐州、連雲港、六大旅遊城市一脈相連,交通便利,地理位置優越。2002年被納入河南省“三點一綫”的黃金旅遊帶。
  芒碭山文物旅遊區文化內函厚重,人文景觀遍布,不同時代的文物古跡幾乎涵蓋了中國歷史演變的全過程。這裏有春秋時期孔子周遊列國在此避雨曬書的夫子崖,有中國歷史上第一位農民起義領袖陳勝之墓和郭沫若手書碑文;有三國猛將張飛在此築寨伐魏的張飛寨,有水滸英雄李袞、項充、樊瑞聚義的三聖殿、更有漢高祖劉邦在此斬蛇起義後成就大漢四百年帝業留下的衆多遺跡,如高祖廟、劉邦斬蛇處,禦竜泉、紫氣岩、皇藏峪、赤帝峰等,更有甚着為紀念高祖劉邦斬蛇起義而立的石碑夜晚用燈光直射即可看到高祖的靈光幻影,被譽為“天下奇觀”,還有令人嘆為觀止的是21座西漢梁國王陵墓群,數量之多,規模之大、價值之高、分佈之集中,可謂世界罕見,全國獨一無二。其中柿園漢墓中出土的“四神壁畫”被中外專傢、學者贊譽為“敦煌前之敦煌”,西漢梁孝王劉武之妻李王後陵以其龐大的規模及非凡的價值,被譽為“天下石室第一陵”。該陵墓群1996年被公佈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傢“AAA”級旅遊景區。2006年9月,別評為國傢級“AAAA”級景區。
  産業關聯,優勢互補,出現了“偶合效應”。永城有漢興之地、面粉之鄉、能源之都、生態之城“四張名片”,即四大支柱産業。資源豐富,優勢明顯。
永城歷史名人
  劉武:(?-公元前144年),漢文帝第二個兒子,漢景帝親弟弟,漢武帝親叔叔,母親竇太後,封梁王,史稱梁孝王,死後葬於永城芒碭山中。
  朱敬則:(635年-709年),河南永城人,字少連,唐朝政治傢、史學家。唐朝武則天稱帝時,曾任正諫議大夫等職,唐太宗貞觀九年(635年)出生,死於唐中宗景竜三年(709年),享年75歲。著有《十代興亡論》、《五等論》等書。
  張皇后:(?-1442年),河南永城人,明朝第四代皇帝明仁宗朱高熾的皇后,明宣宗朱瞻基的親生母親。她歷經了明仁宗、明宣宗、明英宗三朝,促成了歷史上的“仁宣之治”,被譽為“女中堯舜”“中外十大母親之最賢德的母親”。
  王三善:(1565年-1623年),河南永城人,字尤名,明朝政治傢,軍事傢。著有《四書解》《易經辯》等書。
  練國事:(1582年-1645年),河南永城人,字君豫,明朝萬歷四十四年進士,曾任明朝戶部左侍郎、兵部尚書等職。
  丁魁楚:(?-1647年),河南永城馬牧鄉丁老傢人,字中翹,號光三,明朝萬歷四十年中舉人,萬歷四十四年中進士,崇禎四年任保定巡撫,崇禎七年任戶部侍郎,崇禎九年任河北巡撫,崇禎十年任河南、湖廣總督,加任兵部尚書,官至正三品,1647年被清將李成棟所殺。
  丁啓睿:(1595年-1645年),河南永城人,丁魁楚的侄子,字性如,號聖臨,明朝萬歷四十七年中舉人,萬歷四十八年中進士,先後任南京兵部主事、兵部郎中、太原知府、山東按察使右參政、兵部右侍郎、兵部尚書等職。
  宋獻策:(?—1645年),河南永城人,他學識淵博,才智非凡,精通“術數”,明末農民起義領袖李自成的軍師,崇禎十七年正月,李自成在西安稱帝,建立大順政權,宋獻策被封為“開國大軍師”。
  孫殿英:(1889年—1947年),河南永城馬牧鄉孫傢莊人,字魁元,乳名金貴,1928年時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二軍軍長的孫殿英因挖掘慈禧太後和乾隆皇帝的墳墓而被稱為中國近代史上著名的盜墓將軍——“東陵大盜”
  魯雨亭:(1899.11.18-1940.4.1)名鴻逵,永城市芒山鎮山城集人。他7歲入本村小學讀書,13歲畢業於永城縣立高等小學,19 歲畢業於河南法政學堂,然後投筆從戎,21歲畢業於開封宏威軍士官學校,先後任河南暫編第二混成旅掌旗官、軍法官,建國豫軍軍法官、軍法處長等職。曾嚮孫中山上書建議“整軍、購械、籌餉、出丁、肅政、安民與對內、對外、容共、聯俄”等10策。深蒙孫中山嘉許。
  1940年2月下旬,日軍汽車10輛,坦剋2輛進犯芒碭山區,被一總隊阻擊於僖山,擊毀敵汽車兩輛,斃傷敵30餘人。3月, 魯雨亭指揮部隊與日軍連續戰鬥10餘次,迭獲勝利,殲敵300餘人。 暴敵在多次失敗後惱羞成怒,瘋狂報復。4月1日晨,敵從永城、夏邑、碭山、蕭縣、黃口等據點調集數千人分4路嚮芒碭山一總隊圍攻,在磨山、僖山、柿園等村展開激戰。魯雨亭率特務連進據敵我必爭的李黑樓,高呼:“我們要死守陣地,不讓敵人前進一步!李黑樓就是我們的墳墓,我們要與陣地共存亡!”與四面圍攻之敵血戰竟日,堅守陣地,反復衝殺,殲敵300餘人, 正值解决戰鬥之際,不幸身中數彈,壯烈殉國於李黑樓東門外,葬於芒碭山。
  侯鏡如:(1902-1994),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 1919年春考入開封河南留學歐美預備學校英文科學習,1923年轉入中州大學(今河南大學)理科學習並畢業。 1924年春,受孫中山革命思潮的影響,放棄繼續深造和出洋留學的機會,投筆從戎,與同學王之宇一道去廣州投考黃埔軍校。當時正值第一次國共合作,身兼國民黨宣傳部長的毛澤東,是黃埔軍校在上海的招生委員之一。經毛澤東主考,他初試合格,經過復試被正式錄取為黃埔軍校第一期學生,在黃埔軍校第一期第三隊學習並加入中國國民黨,11月畢業,任教導一團排長。
  1925年2月侯鏡如參加國民革命軍第一次東徵。鼕,由周恩來、郭俊介紹加入中國GCD,翌年7月參加北伐,任國民革命軍第一軍十四師團參謀長。北伐軍到達福州時調任國民革命軍第十七軍第三師黨代表兼師政治部主任。 1927年2月侯鏡如離開北伐軍到上海,在周恩來領導下參加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準備和指揮工作,為暴動指揮成員之一。“四.一二”反革命政變時,在與敵人搏鬥中右胸負傷,傷愈赴漢口任國民革命政府武漢三鎮保安總隊長。7月,汪精衛集團公開反共。侯接受中共中央前敵軍委指示,任賀竜的二十軍教導團團長,在南昌參加“八.一”起義。8月30日,在會昌戰鬥中,左胸負重傷,由老同學王之宇護送轉赴香港治療。12月,回滬,在中央軍委工作。1928年4月,離滬赴汴到中共河南省委負責軍委工作,在接關係時被捕入獄,監押14個月。
  1929年7月赴滬,被黨中央派往香港,在中共中央華南局工作。翌年春調往天津中共順直省委負責軍委工作,1931年回到上海,因中共中央保衛局局長顧順章叛變,黨組織遭到破壞,與黨失去聯繫,脫離了中共的組織關係。不久,到山西晉城國民黨第四十一軍軍長孫殿英部,出任該軍駐南京辦事處代表。 1933年春起,侯鏡如歷任國民黨軍第三十軍三十師參謀長、第三十師八十九旅旅長。 1935年4月被授予陸軍少將軍銜。1937 年任第九十一軍參謀長。 抗日戰爭全面爆發後,任國民黨軍第九十二軍二十一師師長,參加臺兒莊會戰、武漢會戰、棗宣會戰。1941年上半年,率部進攻豫皖蘇邊區抗日民主根據地。 1943年4月,任九十二軍中將軍長、 蘇魯豫皖第四分區主任時,率部駐永城縣北牌集等地被日軍包圍,侯在王引河岸指揮部隊將敵擊退。抗日戰爭勝利後,兼任北平警備司令。 1947年,中共黨員李介人持安子文信送侯鏡如,信中轉達周恩來、賀竜對侯的關懷,使他下定决心,待機起義。 1948年起,侯升任第十七兵團司令官、天津塘古保安司令、長江防務預備兵團司令、福州綏靖公署主任兼華東軍官團總團長。在此期間,經李介人往返多次聯絡,侯指示九十二軍等部隊,相繼在北平和福州起義。
  後經由福州去香港,在中共中央直接領導下,繼續對臺工作。 1952年7月1日,侯鏡如奉周恩來總理批示回到大陸。10月任國務院參事,1954年任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9年任國防委員會委員,1977年任北京市政協副主席,1978年任第五屆全國政協常委、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北京市委員會主任委員,1979年任北京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政協全國委員會祖國統一聯誼委員會副主任,中國人民爭取和平與裁軍協會副會長,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會長。
  1981年任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中央副主席,1989年3月當選為第七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同年11 月任黃埔軍校同學會會長。是政協第二、三、四屆全國委員會委員,第五、六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 1994年10月25日在北京逝世,終年92歲。
  趙先順:(1924~2002.2.2)河南永城人,1939年參加新四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産黨。先後任新四軍第3師戰士、副班長、班長、副排長、排長、副連長等職。
  1985年6月5日被任命為蘭州軍區司令員。
  是第四、第五、第六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中國共産黨第十二、十三屆中央委員,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八屆全國委員會常務委員。獲三級獨立自由勳章、三級解放勳章。戰爭年代多次榮立戰功。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將軍銜。
  蔡慶華:1942年1月生,河南永城人。中國共産黨黨員。高級工程師。1968年畢業於唐山鐵道學院橋隧係,後歷任鐵道部第四工程局一處實習生、技術員、副段長、段長、革委會副主任、副處長。1981年任濟南鐵路局第二工程處副處長、工程師。1982年任濟南鐵路局局長助理、副局長。1984年任鐵道部政治部副主任、高級工程師。1991年任北京鐵路局黨委書記。1993年任鐵道部政治部主任、黨組成員。1996年後任鐵道部副部長、黨組成員、黨委書記,兼任鐵道部直屬機關黨委書記、鐵道通信信息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 京滬高速鐵路公司董事長。兼任中國土木工程學會副理事長。第十屆全國政協委員、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委員。
  交通通訊
  永城地處豫、皖、蘇、魯四省結合部,又是城市密集區,交通十分便捷,連(連雲港)霍(霍爾果斯)高速公路、311國道、鄭(州)永(城)省道橫貫全境,規劃中的永(城)宿(州)、永(城)亳(州)高速連接京滬和京珠(海)高速,永(城)芒(山)高速與永(城)宿(州)、永(城)亳(州)高速相連,以城區為中心,形成“工”字型高速網。永宿、永亳、永(城)碭(山)、永商、永(城)渦(陽)等省際道路在市區交匯,形成“米”字型交通框架。隴海、京滬、京九、徐阜四大鐵路幹綫在永城四周緊繞,境內的鐵路連接綫與四大幹綫相連,客運車站正在籌建,沱河航運已通過省發改委批復。鄉鄉通等級公路,村村通柏油路。
  客運交通發達。截至06年11月省市際客運班綫有41條,營運客車輛214輛;城鄉客運班綫36條。全市客流量15000人次。公交車和出租車從無到有,現已開通5路公交綫路,日客運量28000人次,出租車輛2300餘輛。永城到鄭州的車輛全部是豪華大巴,每40分鐘一班。永城和周邊的省會城市也保持着密切聯繫,到陝西西安、江蘇南京、浙江杭州、安徽合肥、山東濟南、湖北武漢,還有北京、上海,都有直達的豪華長途汽車。永城與江浙一帶城市的聯繫也比較緊密,寧波、溫州、義烏和永城之間也都開通有長途汽車運營業務。
  永城通訊發達,移動、聯通、電信,網通,鐵通五大通訊集團均在永城拓展市場,固定電話實現了村村通,移動電話境內無盲區,寬帶網已遍及城鄉,有綫電視已進入千傢萬戶,市政府的信息網絡、招商網站等已全部開通,市直大部分單位和所有鄉鎮都建立了各有特色的網站,實現了信息全球共享。
教育事業
  十年間,永城教育事業蓬勃發展。社會力量辦學方興未艾,小竜人教育集團、光明高中、行知園中學、雙語學校等一批民辦學校,恰似一束束豔麗奪目的山花,把永城教育事業妝扮得萬紫千紅。
  永城高級中學.實驗高中被命名為“省級示範性高中”;永城職業學院升格挂牌,結束了永城沒有高等大專院校的歷史。
城市之光
  豫東邊陲這方廣袤的大地與城市有着歷史的淵源。無論是“二郎廟湖大霧現城”的優美傳說,還是碭邑、酇城、建成、太丘等封建城邑舊跡,這方人傑地靈的寶地始終涌動着城市的蓬勃情愫。當歷史的機緣隨着新世紀的曙光,一同莅臨這片古老大地的時候,千年的種子開始破土,五彩的夢想開始化作斑斕的街市和樓群。
  永城城市人居環境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日臻完善,城市品位不斷提升。和1996年相比,2005年永城城區面積從不足10平方公裏擴大到24平方公裏,城市人口從10萬增加到24萬,增長了1.4倍。原來老城的東面,又建起了東城區,被當地人稱為“新城”,東城區已初具規模,並且還正在擴展中,高高的塔吊和腳手架隨處可見,據說永城的東城區面積目前已有30平方公裏。文化路、中原路、建設路、芒碭路,四路建設實現與311國道相連,把新城面積擴大了一倍,為城市二期建設拉開了框架。整個東城區主幹道建設里程已達60余公裏,形成了“六縱六橫”的大格局。城市很幹淨,按照一位網友在永城人論壇裏的統計(電波小K備註:統計少了好多恩,事實更強),在永城東城區內,10層以上的高樓已經有30座以上。新城區內的賓館很多,高檔次的不在少數。永煤集團、神火集團兩個中國500強企業的總部也設在這裏。
  城市緑地總面積達到80公頃,中心城區緑化覆蓋率達到22%,緑地率5.6%,人均公共緑地面積3.56平方米。
  占地20萬平方米的人民廣場坐落在市區的中心,洋溢着人與自然的和諧,洋溢着現代文化的靈氣,在喧囂的都市為人們營造着一片靜謐而溫馨的世界。
  一座座中高檔賓館,一個個購物廣場、連鎖超市和專業市場,聚集着人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古老的文化神韻與清新躍動的現代時尚在這裏交織相融,張揚着永城邁嚮明天的自信和豪氣。
  按照“西城商貿區、沱南工業區、沱北綜合區、芒山旅遊區”的市域總體佈局,傾力打造區域性中心城市。2006年,永城安排城建項目43項,總投資超過15億元。
  目前,總投資2億元的明珠花園已經交付使用;投資2億多元的發展廣場商住區即將開業;投資1.4億元的沱河風景帶、投資7000萬元的永樂花園、投資5000多萬元的第一、第二污水處理廠及管網工程正在建設;投資近3億元的“一場五館三中心”(體育場、體育館、圖書館、科技館、博物館、檔案館、老幹部活動中心、青少年活動中心、行政服務中心)和金瀚上河城、自然康橋、鳳凰國際花園、波西米亞、歐亞陽光花園、中豫世紀城等房地産項目也已相繼開工。一片更加優美的人居環境、更加亮麗的現代城市氣象必將加倍回報它的創造者。
  總投資約7000萬元的新城水廠已於2002年全部建成,日供水能力達到5萬噸。
  利用外商投資建設的城市集中供熱工程於2004年底正式供暖。
  由中國城市燃氣建設開發有限公司投資開發建設的城市燃氣工程,於2004年6月點火運營。
  十年來,新增用電客戶17.79萬戶。供電量由1996年的1.54億千瓦時,增至2007年的8.7億千瓦時.
  昔日一座座小小的村落已化作一片片現代物業社區,昔日的田埂小路已化作寬闊的街市,車水馬竜,流光溢彩,讓人感嘆時光如梭、造化神奇。
永城特産
  永城在沱河、澮水(澮河)滋潤的這片沃土上,物阜年豐,名優特産衆多,永城辣椒以色豔、肉厚、油多、味美、飄湯等特點揚名海內外,永城豐莊棗幹以獨特的風味、晶透的體態明清時代就成為宮廷貢品,被譽為“貢幹”,目前利用傳統工藝和高科技手段相結合製成的棗幹,更具保健、養身之功效,受到廣大消費者的青睞。高莊酥梨個大、核小、含糖量高,暢銷全國。永城大蒜以獨特品質製成的大蒜油,風彌國際市場。裴橋西瓜以籽少、沙瓤、皮薄等優點占據蘇魯豫皖的廣大市場。永城飲食文化集南北之風味,融東西之特色,竜崗燒雞、酇城糟魚、任湖狗肉、薛湖水煎包等聲名遠播。李寨苔幹青香可口,成為東南亞人餐桌上的佳餚。
  永城企業
  永煤集團
  公司簡介
  永城煤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簡稱永煤集團,是河南省國有大型煤炭企業,中國 500 強企業之一,全國工業重點行業效益十佳企業之一。産業涵蓋煤炭開採洗選、金屬礦業采選、煤化工、發供電、機製、鐵路運輸、軸承製造、礦建、商貿等 。
  永煤集團堅持適度相關多元化發展, 將煤炭和有色金屬礦業開採及洗選加工定為核心業務,不斷提高核心業務競爭力。先後在省內、省外整合多塊煤田, 目前 已經 控製的煤炭資源達 70 多億噸。同時 不斷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大力發展鉬、鐵、釩等有色金屬礦物開採和洗選加工;規劃投資 75.87 億元,分二期建設的被列為河南五大煤化工基地之一的永城煤化工項目一 期工程已經開始建設 ;穩步發展電力,五年內擁有或控製電力生産能力達 400 萬千瓦;配套發展水泥、粉煤灰和煤矸石製磚等建材業。
  永煤集團堅持以産權改革為突破口,以資本運營為主要手段,大力引入國內、國際強勢資本,積極推進國際化經營戰略。牽手上海寶鋼集團、巴西CVRD兩個世界500強企業,一舉引資16.6億元對永煤旗下的竜宇能源進行增資擴股,組建中國第一傢中外合資股份製煤炭企業,這也是目前我國煤炭行業最大的中外合資項目。與美國能源電力公司、荷蘭殼牌公司、香港華潤集團等攜手進入新的項目。通過與國際知名企業的合作,開啓了進入國際經濟大舞臺的通道。
  永煤集團的子公司
  煤炭類 河南竜宇能源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正竜煤業有限公司安陽鑫竜煤業有限公司三門峽竜王莊煤業公司河南永錦能源有限責任公司河南永華能源有限公司洛陽竜門煤業有限公司黔西金坡煤業有限公司永貴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化工類 開封永大化工河南竜宇煤化工有限公司貴州安竜金宏特種樹脂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燃化有限公司商丘竜宇化工有限公司濮陽竜宇化工有限公司開封鐵塔橡膠(集團)有限公司新鄉中新化工有限責任公司安徽三星化工有限公司 有色金屬類 欒川竜宇鉬業有限公司河南國際礦業開發有限公司河南永煤礦業有限公司河南永登鋁業有限公司河南中美鋁業有限公司欒川正竜礦業有限公司淅川竜宇釩業有限公司 裝備製造類 開封空分集團有限公司洛陽LYC軸承有限公司 電力類 國電民權發電有限公司商丘天竜投資有限公司商丘裕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洛陽永竜電力有限公司 建築建材類 永煤集團天竜建材有限公司永煤集團匯竜水泥有限公司河南省國竜置業有限公司永城煤電集團竜宇能源開發有限公司 貿易物流類徐州竜宇港務有限公司永城煤電集團聚竜物流貿易有限公司上海竜宇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竜宇國際貿易有限公司
  神火集團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神火集團”)位於河南省永城市,是以煤炭、發電、電解鋁生産及産品深加工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中國企業500強,河南省百戶重點企業,河南省重點扶持的七傢煤炭骨幹企業及七傢鋁加工企業,河南省第一批循環經濟試點企業。現有總資産160億元,員工26000人,擁有10余家全資、控股、參股企業,分佈於上海、深圳、貴州、河南及澳大利亞等地。其子公司“神火股份”於199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最具有競爭力十強企業,2006年獲中國上市公司“最佳投資回報奬”。
  河南神火集團有限公司是以煤炭、電力、電解鋁生産與加工為主的大型企業集團,國傢520傢重點企業,2007年入選全國企業500強,榮列全國煤炭采掘及采選業第23名。其子公司“神火股份”於1999年在深交所挂牌上市,2005年被評為中國上市公司最具有競爭力十強企業,2006年獲中國上市公司“最佳投資回報奬”。
  目前,神火集團主要産品的年生産能力為:煤炭423萬噸,電解鋁45萬噸,發電裝機容量390MW,鑄造型焦10萬噸,鋁箔2.5萬噸,棉紗2300噸,牛仔布1200萬碼。主要産業分別通過了國際質量管理體係、環境管理體係、職業安全健康管理體係、計量管理體係認證。産品在國內外市場上享有較高信譽,經濟效益連續多年名列全國同行業前茅。
  大力發展循環經濟,創建資源節約型企業,是神火集團做強做大的主要經驗。近幾年,神火集團隨着煤-電-鋁-鋁材一體化經營和産業鏈的不斷延伸,企業已步入高速發展的快車道,總資産、銷售收入和利稅總額年平均增幅都在35%以上。2006年末,企業總資産105億元,全年實現銷售收入72.6億元,實現利稅總額14.3億元,銷售收入和利潤總額在全省工業企業中分別排名第15位和第8位。預計2007年神火集團總資産可達 130億元,可實現銷售收入120億元,實現利稅總額22億元。良好的經營業績和先進的管理水平,使得企業先後獲得等榮譽。
  神火集團的“十·一五”發展目標是:到2010年,集團煤炭産量1200萬噸,煤炭洗選能力800萬噸以上;電廠裝機容量1000MW;電解鋁産能100萬噸;鋁加工能力達到80%以上;總資産320億元;銷售收入300億元;利稅總額80億元。實現“發展煤電鋁,進軍三百億”的目標,跨入國內一流的大型企業行列。
  神火集團子公司
  神火煤電股份有限公司
  神火鋁電有限責任公司
  志永達紡織有限公司
  新利達有限公司
  神火光明有限公司
  神火建築安裝工程公司
  神火職工總醫院
  永新物業有限公司
  神火運輸有限公司
  神火電力有限公司
  上海雙基藥業有限公司
  鄭州聖光工貿有限公司
  深圳中藝神火貿易有限公司
  裕東電廠
  1996年,永夏礦區建設管理委員會(代表煤炭口)、華中電力集團公司(後授權河南省電力公司)、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商丘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公司和河南省電力公司共同發起組建商丘裕東發電有限責任公司成立於,各方出具註册資本金比例依次為:50%、30%、10%、10%,並簽訂了合資協議書,製定了公司章程。
  1998年8月,國傢機關體製改革,煤炭部撤消後,煤炭口資本金落實睏難,經省計委協調和公司第四次股東會會議决議,公司對出資權進行了內部調整,調整後的出具註册資本金比例為:河南省電力公司60%、永城煤電集團公司(原永夏礦區建設管理委員會)16%、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14%、商丘市(原商丘地區)經濟技術開發公司10%,並對公司章程作了重大修改,重新簽訂了合資協議書,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後,公司名稱沒有改變。2002年4月,國傢電力體製改革,河南省電力公司將其持有的股份轉讓給北京三吉利能源公司。同時,河南省建設投資總公司也將其持有的股份轉讓給北京三吉利能源公司。至此,項目由北京三吉利能源公司、永城煤電集團公司、商丘市經濟技術開發公司三方出資合建,各方出具註册資本金比例依次為:74%、16%、14%。對公司章程作了重大修改,重新簽訂了公司合同,公司法定代表人變更後,公司名稱沒有改變。公司變為按照現代企業制度動作的新型企業.
皇溝酒業集團
  皇溝禦酒産自素有“釀酒之鄉”美譽的、位於黃淮名酒帶的河南省永城市陸樓村。村西有一溝,溝中清泉長年涌流不息,味極甘美,取之釀酒,香味俱佳,故産美酒。春秋戰國時期,此地酒業已興。漢高祖劉邦豪飲佳釀,心曠神怡,吟詩曰:“飲佳釀兮噴香,心神怡兮酣暢。拔利劍兮斬蟒,舉大事兮豪強。我為帝兮漢邦,賜此酒兮姓皇。”遂率衆起義,成就霸業,此酒即為皇溝酒。後歷經兩千餘年錘煉,酒品日精,造酒作坊發展至百十傢。明朝仁宗朱高熾時期,生於永城、曾輔佐三朝皇帝的大明賢後張皇后,取家乡美釀以供皇宮御用,仁宗皇帝御筆親賜“皇溝禦酒”,歲月綿綿,酒香不斷,流傳至今,為人稱道。
  河南皇溝酒業集團是在歷史上有一定名氣的陸樓酒坊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位於河南省最東部城市永城市,澮河之濱,皇溝岸邊,環境優美,氣候宜人,交通便利。 河南皇溝酒業集團始建於1958年,2003年完成産權制度改革,建立了現代企業制度,現有員工2000多人,皇溝集團下轄兩個白酒生産分廠、一個園林景觀公司,一個純淨水廠、一個紙箱廠、一個調酒中心,一個質量技術中心、一個包裝中心,一個科研中心和一個銷售總公司,
  皇溝集團大事記
  1998年皇溝酒被評為“中國市場知名品牌”
  2000年皇溝酒被評為“河南省首批知名商品”
  2003年1月皇溝酒榮獲“河南省優質産品”
  2003年8月皇溝酒榮獲“河南省名牌産品”
  2004年2月皇溝集團榮獲“河南省質量管理先進企業”
  2004年12月皇溝集團被評為“河南省3.15誠信單位”
  2005年5月皇溝酒榮獲“中國濃香型優質白酒”
  2005年7月皇溝酒在廣州首屆國際酒飲博覽會上榮獲金奬
  2005年10月皇溝酒被中國酒業協會評為“全國酒類産品質量安全誠信品牌”
  2005年12月皇溝酒摘取了“河南十大名酒”桂冠
  2006年元月16日,皇溝酒被評為中國首批國優白酒,以全國第九名的位次與茅臺、五糧液一起進入全國國優白酒前10名。
  2006年2月皇溝酒業集團通過ISO9001:2000國際質量管理體係認證
  2006年6月皇溝酒業集團通過Haccp食品安全管理體係認證
  2006年7月皇溝酒榮獲20年內“中國白酒工業十大區域優勢品牌”
  2006年11月皇溝酒榮獲 “河南十大公(商)務接待用酒”
  2006年12月“皇溝”牌商標榮獲“河南省著名商標”
  2007年3月20日皇溝禦酒被評為“普瑞特”杯2006年度中國酒業20大白酒創新産品
  2007年5月皇溝酒業獲“河南省酒業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2007年7月皇溝酒業獲“全國釀酒行業勞動關係和諧企業 ”
  2008年10月皇溝品牌獲“30年中國品牌創新奬”稱號
  2008年12月26日皇溝品牌入選中國優秀企業數據庫——中國知名品牌
  2008年12月26日皇溝酒、皇溝禦酒入選中國優秀企業數據庫——中國知名品牌
  2008年12月皇溝牌獲改革開放三十周年最具影響力的豫酒十大名牌
  華星粉業集團
  公司簡介
  河南華星粉業集團是中國面粉城——永城唯一一傢以面粉加工為主要業務的企業集團。為國傢農業産業化竜頭企業的集團。下轄河南華星粉業有限公司、河南華星宮川食品有限公司、河南華星糧油有限公司,河南華星金竜塑編有限公司、河南華星商貿公司,河南華星民生公司等七傢子公司。註册資金7000萬元,固定資産總值1.6億元,現有職工3300多人,各類技術人員78人,其中具有大專學歷的31人,研究生學歷的3人,食品博士後研究生1人。
  華星粉業有限公司生産的“宇花”牌小麥粉,2005年9月獲“河南省名牌産品”稱號;2005年12月被國傢質量技術監督檢驗檢疫總局認定為國傢免檢産品;2006年12月獲國傢發改委頒發的首批國傢強化食品標識;2005年12月企業被國傢農業部批準為全國農産品加工業示範企業;2006年7月“宇花”商標被評為“河南省著名商標” 。2007年企業被評為“河南省農業産業化重點竜頭企業”;2007年5月和武漢工業學院,武漢大豐食品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研發的“多維富硒小麥粉”順利通過河南省科技廳組織的省級科技成果評審;2007年8月,華星粉業集團和國傢公衆營養與發展中心聯合研發的學生強化營養專用粉配方,在北京順利通過國傢級專傢組審定。2007年9月,華星粉業集團研究開發的營養保健食品——華星小麥胚正式投放市場,年 2008年4月小麥胚在中國國內旅遊交易會上被評為河南省重點旅遊商品,同時華星小麥胚受到國際旅遊小姐的青睞;“永城大嫂”手擀保鮮麵條在2008年3月全國人大、政協兩會期間,受到了“兩會”代表的高度評價和青睞;
  永城省轄
  1997年6月1日國務院批復(國函[1997]46號):(1)撤銷商丘地區和縣級商丘市、商丘縣,設立地級商丘市,市人民政府駐新設立的梁園區凱旋中路。(2)商丘市設立梁園區和睢陽區。梁園區轄原縣級商丘市的八八、嚮陽、東風3個街道和袁莊、周莊、黑劉莊4個鄉,原商丘縣的雙八、張閣、謝集3個鎮和李莊、王樓、劉口、觀堂、平臺、周集、水池鋪、孫福集8個鄉。區人民政府駐民主東路。雎陽區轄原商丘縣的城關、郭村、李口、宋集4個鎮和城北、路河、王墳、勒馬、閻集、婁店、馮橋、高辛、塢墻、臨馬店、毛錮堆、包公廟12個鄉。區人民政府駐城關鎮。(3)商丘市轄原商丘地區的夏邑縣、寧陵縣、虞城縣、柘城縣、民權縣、睢縣和新設立的梁園區、雎陽區。原商丘地區的永城市由省直轄。
  永城擴權
  永城市委宣傳部給記者提供的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永城市已經完成一般預算財政收入55382萬元。永城市政府一位官員說,永城市有着很好的投資環境,僅做生意的溫州人,在永城就有6000多,另外還有大量的義烏、寧波等地的商人也在永城經營。在剛剛結束的浙商大會上,永城還被評為最佳投資城市。
  當記者提到強縣擴權對永城市發展的促進作用時,當地不少市民與公務員,卻給出了一個意外答案:永城的發展和強縣擴權關係不大,因為永城的強縣擴權是不徹底的,許多稅收都被商丘市收走了。如果永城也能夠和其他擴權縣一樣,擁有與省財政直接結算的政策,永城的發展會更加迅速。
  擴權四年財政收入大幅度提高,居民收入翻一番
  王勇是浙江義烏人,在永城已有3個年頭了,經營着一傢皮鞋店。他說,擴權對永城的經濟發展肯定有好處,他在外地也曾做過生意,但在永城做生意辦證件要比外地快得多。
  永城的經濟發展還得益於獨特的“黑白經濟”,“黑”是指煤炭化工,“白”是指面粉加工。永城市在發展“黑白經濟”過程中,充分利用了擴權縣的優勢,在為外地客商服務上,出臺完善了一整套優惠政策。還為重點外資企業負責人實行發放“永城緑卡”辦法。凡持卡者均可得到特殊優惠,比如可自願旁聽永城市人大和政協大會,還可隨時約見永城市的各級黨政領導,本人及其子女在永城申請創辦新的企業或從事其他經營活動,需辦證照的,隨到隨辦,並免收各種行政性規費。
  永城市政府一項數據表明,從2004年永城成為擴權縣後,財政收入大幅度跳躍式提高。在擴權前的2001年,永城市的財政收入衹有1.8億元,2002年和2003年也分別衹有2.3億元和2.8億元。2004年擴權當年財政收入達到3.1億元。擴權對經濟的刺激效應在2005年後開始了充分顯現,2005年永城市的財政收入就突破了5億元,2006年和2007年,永城的財政收入繼續大幅增長,2007年達到了8.6億元。2008年突破10億元,達到10.04億元。
  與之相對應,永城市城鎮居民和農民的收入也有了大幅增長。2003年時,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衹有5732.38元,而2008年城鎮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就達到了11901元,農民人均純收入達到4688元幾乎翻了一番。
  永城市政府一位官員稱,強縣擴權下的這一係列措施,對永城的經濟發展發揮了重大作用。如今在永城有兩個中國500強企業,面粉加工業在全國也已經站穩了腳跟,有規模的面粉企業已達150余家,産品遠銷海內外,在上海市,永城面粉占了80%。2006年永城還獲得了“中國面粉城”稱號。
  永城新城永城
英文解釋
  1. n.:  Yongcheng City
近義詞
永城
相關詞
循環經濟跨國集團500強企業能源企業????業公司????業管理局神火集團永煤集團
永城教育局臨潁二高安溪鐵觀音昌藝茶業
包含詞
永城市中醫院永城市工經委
永城市民政局永城市西城區
永城市防疫站永城市實驗高中
永城市實驗中學永城市光明賓館
永城市高級中學永城市中醫醫院
永城市????業管理局永城市電大函授站
永城市衛生防疫站永城市第一人民醫院
永城市光明高級中學永城市啓正飼料有限公司
永城市東方面粉有限公司永城市工業經濟委員會
永城市條河鄉王樓眼科永城市臥竜鄉中心醫院
永城市神通機械有限公司永城市高莊鎮王樓村衛生所
永城市雙橋鄉博愛診所永城市雙橋鄉王爐營診所
河南省永城市皇溝酒業集團股份有限責任公司河南省永城市懲防體建辦公室
河南省永城市薛湖鎮張樓精神病院永城市城關鎮利民居委會衛生室
永城市城關鎮利民居委會衛生所永城市銀豐汽車銷售有限公司
分類詳情
張開蔣口鎮張開城關鎮張開雙橋鄉張開王集鄉張開馬橋鎮
張開陳集鎮張開新橋鄉張開李寨鄉張開高莊鎮張開臥竜鄉
張開竜崗鄉張開太邱鄉張開演集鎮張開芒山鎮張開酇城鎮
張開裴橋鎮張開薛湖鎮張開十八裏鎮張開城廂鄉張開候嶺鄉
張開黃口鄉張開馬牧鄉張開酇陽鄉張開太丘鄉張開順和鄉
張開條河鄉張開劉河鄉張開陳官莊鄉張開苗橋鄉張開茴村鄉
張開十八裏鄉張開蔣口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