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地圖 |
|
|
【位置面積】面積2035平方千米。
【人口民族】2003年底,總人口36.1萬人。
【駐地郵編】縣人民政府駐塗埠鎮。
郵編:330300。
行政區劃代碼:360425。
區號:0792。
永修縣地處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中心地段,南抵省會南昌40公裏,北距國傢對外港口九江70公裏,面積2035平方公裏,人口34.7萬,係江西省昌九工業走廊重點開發縣。
永修縣資源豐富,物産豐饒,有可供農業綜合開發的面積12.9萬公頃,素有“魚米之鄉、贛北糧倉”之美稱,為全國優質棉生産基地縣、重點水産縣和商品糧生産縣,盛産糧、棉、油、果、豬、水産品、茶葉、木材、瓜子、蔬菜等,反季節蔬菜、草莓、黎蒿等已成為地方一大特色資源。礦産有貧鐵高釩礦、鉬礦、銻礦、銅礦、矽砂、粘土、花崗岩、青白板等近20種,以上資源亟待開發有關深加工項目。
永修縣境內共有永修,雲山、星火高新技術産業等三個開發區,現有各類企業近200傢,具備了良好的經濟技術基礎。已形成一個擁有水利發電、化工、食品、建材、造紙、製革、紡織、服裝、木雕、五金工藝、機械製造、稀有金屬冶煉以及農副産品加工等20多個行業1000多個品種的工業群體。
永修縣的旅遊資源在昌九工業走廊上得天獨厚。絶世的候鳥王國、著名的佛教文化、雄奇的山嶽勝景、秀麗的湖島風光,均令人嘆為觀止。主要有四大景區:東有舉世矚目的世界最大的候鳥和珍禽白鶴的棲息地——國傢級鄱陽湖自然保護區,每年10月至翌年3月,來此棲息的各類候鳥和水禽1000餘萬衹,集中了世界上95%以上的白鶴。西南有省級風景名勝旅遊區雲居山,奇秀天有成,有自然、人文風景點50餘處,盛夏酷暑,氣溫僅22℃,山巔真如禪寺,佛教聖地,為禪宗曹洞發祥地,是全國對外開放重點寺廟。西北有頗具潛力的全國最大的土壩蓄水庫——柘林水庫百島湖景區,庫內有近400個島嶼,景區內有數十處人文自然景觀。縣城有白蓮湖旅遊開發景區,面積近千畝,可作為京九沿綫、長江流域及昌九工業走廊的重點旅遊開發區予以開發。
永修縣占昌九工業走廊區段的1/3,是九江市縣級綜合改革試點縣。享有省轄市一級的經濟開發管理權限。縣內交通十分方便,105、316國道。昌九高等級公路、京九鐵路穿境而過,水路經鄱陽湖入長江可達沿江各地。通訊便捷,水電供應充足,文化娛樂、生活服務等設施日臻完善。
建國40多年來,永修人民以經濟建設為中心,致力於改革開放,國民經濟和各項事業都有了長足發展。“八五”期間,國民生産總值産年均遞增22.5%,工農業總産值年均遞增33%,財政收入年均遞增14.8%。 |
|
郵編:330300 代碼:360425 區號:0792
拼音:Yǒng Xiū Xiàn 英譯:Yongxiu County
永修縣位於江西省北部,修水下遊。面積2035平方千米。2006年末全縣總人口達36.9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0.9萬人。全縣轄12個鎮、 4個鄉:塗埠鎮、吳城鎮、柘林鎮、虯津鎮、艾城鎮、灘溪鎮、白槎鎮、梅棠鎮、燕坊鎮、馬口鎮、江益鎮(共青)、三溪橋鎮、三角鄉、九合鄉、立新鄉、江上鄉。共有22個居委會、154個行政村。還有2個墾殖場、2個農墾企業集團,以及柘林湖風景管理局。縣政府駐塗埠鎮。
修河、潦河自西嚮東流經縣境註入鄱陽湖。年均溫17.4℃,年降水量為1486毫米。農業主産水稻、棉花、油料,盛産豬、淡水魚。土特産有吳城大板瓜子。工業以電機、五金、化工、造紙、紡織、竹木加工及釩礦、矽砂礦為主。京九鐵路、昌九高速公路自北嚮西縱貫縣境。105、316國道經縣境西部。
境內有新石器時代文化遺址10處,商周時代文化遺址16處。唐代古剎雲居山真如寺,係佛教聖地和旅遊名勝區,現為國傢重點開放的寺廟。曾譽為“江西四大名鎮”之一的吳城鎮,現列為世界A級自然保護區。歷代文人白居易、蘇東坡、黃庭堅、朱熹、文天祥等曾先後到此遊覽並留有詩文墨跡。唐宋以來的古建築有同安寺、風雨橋等。 |
|
永修,古艾地,秦隸九江郡。漢高祖六年置海昏縣。南朝宋元嘉二年“廢海昏,移建昌居焉”,改名建昌縣,1914年因與四川建昌道同名,改稱永修,取其“泮臨修水,永蒙其利”之意。縣轄16個鄉(鎮、場、),2個農墾企業集團,柘林湖風景管理局,面積2035平方公裏,人口36萬。
1979年,設立城山公社(贛革發10號)。1987年3月30日,設置南崗鄉、八角嶺鄉(贛府廳字1158號批復)。1990年10月22日,撤銷虯津鄉,設立虯津鎮(贛民字140號批復)。
1993年1月3日,撤銷艾城鄉、白槎鄉、江益鄉,設立艾城鎮、白槎鎮、江益鎮;撤銷南崗鄉、八角嶺鄉;立新鄉政府駐地由楊泗村遷至中村杜傢山(贛民字3號批復)。
1995年3月10日,撤銷灘溪鄉、三溪橋鄉、梅棠鄉,設立灘溪鎮、三溪橋鎮、梅棠鎮(贛民字35號批復)。
1997年,全縣面積2035平方千米,人口34萬。轄10個鎮、8個鄉:塗埠鎮、三溪橋鎮、江益鎮、白槎鎮、柘林鎮、吳城鎮、梅棠鎮、虯津鎮、艾城鎮、灘溪鎮、江上鄉、九合鄉、三角鄉、永興鄉、立新鄉、燕坊鄉、馬口鄉、城豐鄉。縣政府駐塗埠鎮。
1999年3月4日,撤銷燕坊鄉、馬口鄉,設立燕坊鎮、馬口鎮(贛民字50號批復)。至此,全縣轄12個鎮、6個鄉。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全縣總人口351457人;其中:塗埠鎮45570人、柘林鎮12467人、三溪橋鎮12228人、白槎鎮12660人、梅棠鎮13585人、虯津鎮21421人、灘溪鎮16700人、燕坊鎮11417人、艾城鎮21133人、馬口鎮17351人、吳城鎮14300人、江益鎮 11328人、江上鄉12472人、立新鄉23566人、城豐鄉6650人、永興鄉10068人、九合鄉18379人、三角鄉21656人、雲山集團公司 35835人、恆豐企業集團12671人。
2002年1月11日,撤銷永興鄉,劃歸塗埠鎮(贛民字10號批復)。2002年底,永修縣面積2035平方千米,人口35.5萬人,其中非農業人口11.8萬人。轄12個鎮、5個鄉,26個居委會、187個行政村。縣政府駐塗埠鎮。
2003年10月10日,撤銷城豐鄉,成建製劃歸馬口鎮管轄;撤銷三溪橋鎮,成建製劃歸柘林鎮管轄(贛民字260號批復)。2003年底,全縣總人口36.1萬人。轄11鎮4鄉:塗埠鎮、吳城鎮、柘林鎮、虯津鎮、艾城鎮、灘溪鎮、白槎鎮、梅棠鎮、燕坊鎮、馬口鎮、江益鎮(共青)、三角鄉、九合鄉、立新鄉、江上鄉。
2006年9月20日,恢復三溪橋鎮和柘林鎮。 |
|
在萬頃鄱陽湖棹舟,大湖咆哮時風雷激蕩,寂靜時風光旖旎,湖岸上一個叫“永修縣”的地方,自古就有“海昏秀域”的美稱。山水輝映,漁歌唱晚,歷史上這裏曾經硝煙彌漫,代代滄桑,現在我們總能在這裏任何一個小地方,山腳水旁尋覓到歷史的痕跡。也許數千年來,這片山水土地上,有如天堂地獄,風光人文無限。歷代統治者,愛一個人就把他調配來這裏享受,恨一個人,也打發一個人來這裏品味孤獨,讓大湖、夕陽和荒蕪伴隨他。無邊的山水之間,散落着無數安魂落魄處,埋葬着遺憾,淹留着一顆顆壯懷激烈的紅心,以及篳路藍縷開啓山林、不斷創建積纍財富、文化的足跡。
一、廢帝遺蹤
西漢歷史上,曾經有一個失勢的皇帝,他就是漢武帝的孫子劉賀,最後被廢除分封到了這裏。
公元前74年,漢昭帝死去,昌邑王劉賀忽然被霍去病的弟弟大將軍霍光擁戴做了皇帝,但是他在即位後的27天裏面,據說做了1127件荒唐失禮的事情,霍光認為他不堪重任,突然發動政變,請求15歲的小太後廢除了劉賀的皇位,打發劉賀回到山東昌邑國,過着被監視的日子。他帶去長安的200多個官員除了3個正直的人,其他的都被斬首。霍光新擁立的漢宣帝劉病已(劉詢)心底到底有些忌憚(這說明劉賀絶非庸人),在即位的第二年就讓山陽太守張敞考察劉賀,發現他的“囚徒”生活很卑微不堪,年紀雖然衹有26歲,可是行動不便,也不再有復闢的打算。還生養了22個子女,猥瑣度日。皇帝看他如此可憐,保留了他的性命。直到8年後(地節4年),即公元前66年,劉賀終於被貶斥到了今天的永修縣一帶做了“海昏侯”。
在他的這個侯國裏面,他又艱難地生活了7年直到去世。這7年中,雖然已經解除軟禁,但仍然被周邊的官吏秘密監督,例如後來的揚州刺史“柯”就上報朝廷一件事情:劉賀與一個叫“孫萬世”的人交往,孫萬世問劉賀:“在被廢除皇位前,君為什麽不堅守內宮、關閉宮門,斬殺霍光,卻聽憑他們奪取皇位璽綬呢?”劉賀說:“是啊,當時太年幼,真是大大的失策啊。”孫萬世又希望劉賀做“豫章王”,絶不要一直做這麽普通的海昏侯。劉賀說:“道理如此,但是這話不宜說啊。”
於是朝廷下令查辦劉賀,差點要逮捕他。皇帝發話說:“那就削除他的3000戶封邑吧。”於是衹剩下1000戶人口與賦稅,不久劉賀憤慨而死。專傢們稱野史記載,劉賀在鄱陽湖上曾往返棹舟浮江,至贛水口憤慨而還,後人稱此地為“慨口”。由於400年後的晉大興二年(318年)這裏發生大地震,鄱陽湖底此時發生劇烈的地質運動,鄱陽湖與長江分離,衹留下湖口入江,地理變化太大,所以到今天也許已無人知道“慨口”在什麽地方,衹留下歷史的煙雲飄渺往還。
豫章太守“廖”報告了他的死訊,提請朝廷商量,加上他的世子劉充國先行死去。於是“海昏侯國”被廢除,不讓其他人繼承。直到10年後的公元前49年,他的另一個兒子劉代宗,被新即位的漢元帝重新分封,仍然在海昏侯國繼承侯爵,這以後一直沒有中斷,至少又延續到公元92年。記錄他們事跡的班固,到臨死的時候,在《漢書》中證實他們的侯國跨越了至少4代,還依然存在。大約是到了東漢永元16年(104年),海昏被分拆成建昌、海昏兩個縣。我認為應該是這時候“海昏侯國”被廢黜,從而進行了相應的區劃變更。他們傢族165年在這裏的世代努力,篳路藍縷的開發經營,應該是有其功勞的,但現在多半湮沒在鄱陽湖蔓長的風濤之下,滄海之中。
2006年11月16日《江南都市報》曾經以《海昏之謎》長篇報道探訪劉賀和古海昏侯國遺跡的情況。文中提到,1500年前海昏國和海昏遺址神秘消失,人們為了探索這個謎團進行了一係列的努力,並找到了古海昏、海昏侯的蛛絲馬跡。在永修縣吳城古鎮的盧潭村,人們能依稀辨別一些古代的“跑馬陵”(官廳馬場)、古代木樁群,加上這裏“沉落海昏縣,浮起吳城鎮”的傳說,讓人們平添幾分悠遠思緒。
古海昏地域較大,根據《九江年鑒》中說,東漢後期先後把海昏分為:建昌、海昏(今江西永修西)、新吳(今奉新)、永修、西安 (今武寧)。史書上還記載有“……又上潦營,在縣南十七裏,相傳昌邑王劉賀所築”,這個地址很難考證,但是在古縣城艾城的南面,有“潦河”蜿蜒,或許這與海昏侯劉賀的“上潦營”似乎有一些合理的關係?據說在南昌昌邑鄉和新建還保留着劉賀的“古城”和“紫金殿”。站在這古老的土地上,不禁讓人遐想連篇,發思古之幽情。
二、太子疑雲
孫慮(212—232年),浙江省富陽人,三國時吳國大帝孫權的次子,曾經做過“建昌侯”。
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孫慮從小就聰明機敏,有纔藝,深受孫權寵愛和器重。黃武七年(228年)三月,年僅十六歲的孫慮就被孫權分封為建昌侯。封地就在現在的永修一帶。
黃竜二年(230年),丞相顧雍等人上奏孫權,說孫慮“聰明幹練,日益成熟,前途無量”,“應該進爵稱王”,孫權沒有同意。不久,又有人上疏給孫權,指出:“建昌侯孫慮,稟性聰敏,文武全纔,應該委以重任,確定王位與名號”。於是,孫權就進封建昌侯孫慮做了鎮軍大將軍,開府治在半州(今江西省九江市西)。
孫權之所以封賞孫慮為大將軍,根據他自己說,就是“現在兇邪肆虐,戰亂不止”,而“兒子孫慮你呢,志氣高昂,文韜武略,一定能夠為國傢佐定大業,所以授以上將之位,顯以殊榮。信任地給你以兵馬之勢,委派你治理一方的重任。對外呢能夠威振敵虜,厭難萬裏,對內又可以震懾和撫平遠近,慰恤將士,這確實是孫慮你建功立事、竭命的時候。孫慮你呢,內修文德,外經武訓,為人穩重,平實持中。請尊敬慎重地看待父親我的苦心,不要辜負我授予你的職位”。孫慮沒有辜負父親的命令和莫大期望,來到任上“遵奉法度,敬納師友,深得衆望”,平定叛亂,開發經營,作出了不少功績。
可惜好景不長,僅過了兩年,也就是嘉禾元年(232年),孫慮不幸夭折,時年僅僅二十歲。對於他的死因,我們無法得知。為什麽會盛年凋零?是否病死?在歷史書上卻沒有記載。我們知道吳國皇宮鬥爭的極端激烈殘忍,還有孫權對待兒子和侄子、外戚的殘酷很出名,動輒得咎,曾經屢次發生屠戮。歷史書上記載不少,衹是我們無法考證孫慮是否是殉身於這種鬥爭。
孫慮後人散落在永修的多個角落,我曾希望能夠看到他們族譜,看是否有孫慮更多記錄或傳說,或者死因的詳細情形。我在永修找尋很久,可是一直沒有找到他們的族譜。
傳說孫慮曾經被孫權立為太子。他在永修短短4年時間,留下不少美麗的傳說故事,遺留下“王母墓”、“馬噴水”、“吳王墓”(又稱天葬墳)、“象簡朝天”(均在三溪橋黃荊洞附近)等景觀,在艾城謙田村仍然有“太子讀書洞”遺址。傳說他的母親在永修他的封地內去世,他快馬加鞭趕來,可是他的千裏馬也跑纍死在黃荊洞前,寶馬化作石頭,從鼻子裏面噴水出來,成為瀑布,這就是“馬噴水”(也有叫“馬尾水”的)景觀的由來。他和母親安魂的墓地都在這裏,被後世紀念,他們的墓地背後的山峰---“桃花尖”,因為山體非常光滑地聳立,又平直又突兀,很像古代官員上朝的“象簡”,所以被人們形象地稱呼為“象簡朝天”(或稱‘朝天笏’),據說還有七位仙女把守墳墓。
至今這裏還流傳有動人的民謠:“桃花尖,霧沉沉,馬尾水,灑金銀,朝天簡,天葬墳,七姐妹,把洞門”。我第一次聽到百姓唱這歌謠時,確實驚嘆不已。百姓不可能知道這些歷史往事,但他們卻能世世代代口耳相傳,用傳說來渲染歷史天空飄過的一些痕跡。
世代滄桑,文明更進,21世紀的朝陽升起。人們雖然無法找回太子孫慮讀書的早晨,卻能撫摩歷史,增進建設好這片熱土的感情。
三、滄海遺珠
曾經在永修地界封侯拜將的人物豐富,在史書上總是不絶如縷,記錄着他們中一些人物的零星往事。
漢高祖劉邦的連襟、猛將樊噲(受封絳侯)曾經在這裏長期駐紮部隊,以消滅九江王“英布”。在這裏留下一些地理遺跡,例如永修的“軍山”(將軍山)、“將軍廟”、“樊屯”等地名,從這裏我們依稀可以窺視他的一些雄姿;後來三國的名將太史慈曾經“領建昌”,他的勇猛、忠義也被人們所稱道。
在《晉書》裏面,很破例地記載了一個音樂故事,詳細生動地講述生前做過“永修縣侯”的桓伊,給王徽之吹笛子的生動故事。
桓伊,有人又叫他桓“野王”,功高名顯,但是非常謙遜,平易近人。他喜好音樂,能達到音樂的奧妙,“為江左第一”,有“笛聖”之美稱。他有一支“蔡邕柯亭笛”,經常自己吹奏。“書聖”王羲之的兒子王徽之正好趕到京城金陵去,“泊舟青溪側”。桓伊沒有見過徽之。桓伊正好從岸上經過,船裏面有客人說:“啊,這就是桓野王啊。”王徽之就唐突地叫人去說:“聽說您善於吹笛,請為我奏一麯吧。”桓伊沒有將軍架子,他也聽說過徽之的名頭與音樂癖好,於是下車,盤踞於鬍床,為他吹奏了三調,“弄畢,便上車去,客主不交一言”。這首笛子麯,後來成為中國膾炙人口的《梅花三弄》。
公元383年,他因為在淝水大戰中協助攻破苻堅,“功封永修縣侯,進號右軍將軍,賜錢百萬,袍表千端”。桓伊去世後,安葬於南昌青雲譜,他的兒子桓陵繼承了他的侯國。
在歷史上有個南朝宋代,宋武帝劉裕雄纔大略,他曾經北伐中原,惕厲飛揚。他有個孫子劉仲容被他分封為“永修縣侯”。此後,猛將檀道濟也因為“纍著功勳”,被分封在這裏,做了同樣的侯王,並建築了“檀道濟城”(今存,名叫城山鄉),駐紮部麯,消滅了敵人“謝晦”的軍隊。可惜在436年,皇帝劉義隆臨死前,怕兒子管不住檀道濟,於是下令殺害他。檀道濟臨刑前大呼,您幹嗎要毀壞國傢的萬裏長城啊!他的碧血也許已經滲入永修大地,長出枝葉,滋養了繁茂的歷史。
再後來,博通群籍的大文豪瀋約(441~513年),也被梁武帝蕭衍封為建昌縣侯,領地就是這裏。劉宋時代,瀋約曾經為蕭衍擬定即位詔書。他一生勤勉,文武全纔,曾著述有《晉書》、《宋書》、《齊紀》等。
根據《陳書》記載,南朝陳代太祖陳霸先的侄子陳擬,因為跟隨陳太祖徵討越南和平定侯景叛亂,被分封在永修縣,做了“永修開國侯”,用來屏藩陳朝,保衛疆土。
《陳書》上面還記載有,南朝“一代文宗”(《陳書》原話)徐陵及其顯赫傢族的歷史。徐陵(507—583年)和兒子徐儉就當過“建昌侯”。徐陵幼小的時候,就被高人贊譽為“天上石麒麟”、“當世顔回”,他傢族成員都非常剛正嚴肅、又誠懇謙遜。當時朝廷文書制度,多由徐陵寫成,徐陵在朝廷上彈劾陳世祖的弟弟安成王陳頊手下的權臣“鮑僧叡”以及侍中、中書監等人,慷慨陳詞,正氣凜然,連陳世祖自己都整理衣冠、嚴肅正座,安成王大汗淋漓、驚慌失色,徐陵讓人扶着安成王回去。他以一身浩氣扳倒了國蠹,從此以後朝廷為之“肅然”。
公元569年,他參與罷黜了“陳廢帝”,扶立了陳宣帝(高宗),被封為“永修縣侯”,皇帝讓他擔任尚書左僕射、吏部尚書等,他多次進行推辭,皇帝為之動容。後來朝廷决定北伐軍統帥人選,也是他一言九鼎,否定了許多人推舉的淳於量,獨力推薦更合適的名將“吳明徹”擔綱,事實證明他的正確。皇帝曾多次贊揚他獨具慧眼、知人善任。他的詩歌、文集當時被大傢爭先收藏。
徐陵的太祖父徐憑道、祖父徐超之、父親徐攡都很有名。他的弟弟徐孝剋,以及四個兒子都是優秀的文武全纔,尤其是詩文水準很高,他的傢族縱橫政壇文壇百年,門第顯赫。徐陵去世後,他的長子徐儉繼承了父親侯爵。當時徐儉正在“鄱陽王”手下做官,還兼任了潯陽內史等職位,從這以後就做了“建昌侯”,直到5年後的禎明二年(公元588年)他去世為止。
梁武帝蕭衍後人----其第四代孫蕭瑾與蕭球,隨父親“北周大將軍、吳王”蕭岑一起被隋煬帝扣留,後來(約在公元606年)蕭瑾被隋煬帝分封做了永修侯。公元618年李淵傢族推翻隋朝建立唐王朝,我想蕭瑾大約衹有退隱一條歸路了。他是永修縣蕭姓後人的祖先。有意思的是,從他之後,歷史上似乎再沒有出現過“永修侯國”或“海昏侯國”了。
四、戰火洗禮
在這片土地上,歷朝歷代都沒有停止過戰火。其中非常著名的就有:嶽飛戰敗李成10萬人的“樓子莊”戰爭;1853年起8年時間裏太平軍李秀成、賴漢英、林啓榮等部隊經營江西時,與曾國藩、彭玉麟多次在這裏進行拉鋸戰,戰爭曠日持久,大小戰鬥百十次;北伐戰爭、抗日戰爭中都把這裏做過比較重要的戰場……而在元朝末年,朱元璋與“漢王”陳友諒在這裏的先後進行7年多的“鄱陽湖决戰”,更是空前慘烈,陳的部隊60多萬人葬送在這裏,妻子殉難,陳友諒身死國滅。
當朱元璋的勢力嚮南方發展的時候,首先遇到一個強敵是陳友諒。陳友諒建立了“漢”王國。他占據江西、兩湖地帶,地廣兵多,擁有一個強大的割據政權。公元1360年,他率領10萬水軍,攻打朱元璋。朱元璋用陳友諒的老友康茂纔做誘餌,伏擊陳友諒,陳軍失敗。此後陳友諒養精蓄銳,製造戰船,又帶領六十萬大軍,圍攻南昌。朱元璋率領20萬人馬來迎戰,陳把朱元璋的部隊吸引到浩淼的鄱陽湖上,開始了鄱陽湖决戰。
陳友諒的水軍實力非常強大,朱元璋一敗再敗。於是使用火攻,偷襲陳友諒,遺憾的是,作為統帥,陳友諒竟然被流箭射死,部隊於是分崩離析。在消滅最強大的敵人陳友諒以後,朱元璋勢力空前強大起來,最終坐上了皇帝寶座,成了明朝太祖。
這裏很多小地方都有他們戰爭和活動的遺跡,我們往往可以在湖邊村落找尋到大量相關的傳說故事,以前有人專門編輯了一本“鄱陽湖傳說”,其中多半都與朱元璋和陳友諒戰爭有關。
在永修縣吳城鎮上,有一座威聳鄱陽湖畔的亭樓,叫望夫亭,這裏還流傳着一段與陳友諒有關的凄美傳說。據說這個樓閣是陳的夫人婁妃最喜愛的地方,婁妃曾給陳友諒設計多層的艨艟戰艦,多次獻計打贏朱元璋,但是陳剛愎自用,甚至戲弄婁妃。婁妃在望湖亭上整天眺望陳友諒歸來。後來誤以為陳已經捐軀,於是從望湖亭上躍入湖中,自殺以殉。據說她的屍體倒流四十裏,到了贛江的王傢渡,顔面如生。陳友諒將婁妃葬在南昌章江門外,墓前用大青石刻了鬥大的“江流表節”四個大字,後人還將這座望湖亭改稱望夫亭。
…………
翻閱大量的文字,歷史風煙遠去,鐵馬金戈不再。當荒草逐漸模糊了歷史秀美的面龐,時代滄桑飛躍了蔥蘢。碧波浩淼的鄱湖滄海,掩埋着古今多少人事,如今這一切都付與了滾滾東流、不肯斯須停留的逝川。惟有悠悠白雲,記錄了遠去的故事,它纔永遠不會厭倦和我們談談萎蔫了的心事。 |
|
雲居山(與柘林湖共同組成廬山西海風景區),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原名歐山,因山峰常年雲蒸霞蔚,李唐後改稱雲居山。景區面積216.5平方公裏,主峰海拔969.40米,有105、316國道傍山而過,以奇麗景色和佛教禪宗道場著名,被古人譽為"雲嶺甲江右,名高四百州"、"冠世絶境,天上雲居"。景區內山峰環抱呈蓮花狀,多怪石、古樹及奇潭飛瀑,百花𠔌豔花香草密生,形成天然氧吧。盛夏酷暑最高溫度僅為20℃,為避暑勝地。
山上蓮花城內真如禪寺,為國傢重點開放寺廟,全國三大樣板叢林之一,始建於唐憲宗元和三年,農禪並重,是佛教曹洞宗的發祥地。著名高僧有原方丈、原中國佛教協會名譽會長虛雲長老,現方丈、現中國佛教協會會長一誠大師及海燈法師等,現住僧有百餘,寺保留有摩崖石刻、唐代銅佛、康熙千僧及200多座歷代高僧墓塔等多處名勝古跡。寺廟千年來香煙繚繞,引無數文人墨客、佛教信徒和休閑遊客前來旅遊、參禪拜佛。
柘林湖(與雲居山共同組成廬山西海風景區),為國傢重點風景名勝區,由亞洲第一大水電土壩柘林水電大壩攔修河而成。地處永修西北部,因所在地柘林鎮而得名。緊鄰雲居山景區並之成山、水呼應之態。湖面308平方公裏,島嶼997座。湖水平均深達45米,能見度9-11米。萬頃湖光,千島落珠,形成了獨特的人文自然景觀。有飛瀑如練、有桃花水母、有溫泉待浴、有魏源墓塔、有乾隆詩刻。通過科學規劃建設和招商引資,建設了金猴島、百鳥島、飛竜島、民俗文化村、水上樂園、水滸城等十餘個景點。形成了黃荊洞、桃花𠔌、鹿角尖和夢生石四大景區。景區內吃、住、文化娛樂設施齊全,有賓館、酒店、度假村10余家,有大小遊船(艇)百餘艘,能同時發送旅客4000人次。目前,柘林湖已成為江南熱選休閑旅遊勝地。
吳城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為國傢A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區國際樣板示範點,以永修東部吳城鎮為中心,面積22400公頃。區內湖泊衆多,水質清淨,食料豐美,是候鳥的天然棲息地。每年來此越鼕的鳥類多達100餘萬衹。其中,國傢級保護動物54種,世界瀕危鳥類13種,區內集中了世界95%被譽為"中國第二長城"的白鶴和世界最大的鴻雁群。百鳥齊飛、人鳥共樂的壯麗景緻,堪稱世界一絶,有詩對此作了真實寫照:"鄱陽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地不見湖邊。
鄱陽湖(國傢級自然保護區), 吳城鄱陽湖候鳥保護區,為國傢A級自然保護區和濕地保護區國際樣板示範點,以永修東部吳城鎮為中心,面積22400公頃。區內湖泊衆多,水質清淨,食料豐美,是候鳥的天然棲息地。每年來此越鼕的鳥類多達100餘萬衹。其中,國傢級保護動物54種,世界瀕危鳥類13種,區內集中了世界95%被譽為"中國第二長城"的白鶴和世界最大的鴻雁群。百鳥齊飛、人鳥共樂的壯麗景緻,堪稱世界一絶,有詩對此作了真實寫照:"鄱陽鳥,知多少,飛時遮盡雲和日,落地不見湖邊。 |
|
贛府新郊----塗埠鎮 集鎮典範——立新鄉 旅遊熱土——柘林鎮 山水錦綉——三溪橋鎮 緑色環抱——江上鄉
礦藏寶地——梅棠鎮 茶米飄香——白槎鎮 集貿重鎮——虯津鎮 種養天府——灘溪鎮 糧棉之倉——三角鄉
魚米之鄉——九合鄉 民企新區——馬口鎮 千年古鎮——吳城鎮 草莓興鎮——燕坊鎮 古艾新鎮——艾城鎮
農企並重——八角嶺墾殖場 城南花地——永豐墾殖場 人傑地靈——雲山企業集團
2009年永修縣行政區劃
塗埠鎮(駐地藍天大道 郵編330300)
居委會4:同心、新興、康樂、富民
村委會6:塗埠、南洲、永北、興楊、東岸、楊師
吳城鎮(駐地菜園 郵編330325)
居委會3:萬壽宮、宋傢巷、樊傢壟
村委會5:鬆門、鬆豐、荷溪、丁山、同興
柘林鎮(郵編330317)
居委會2:聯豐、蓮花
村委會2:易傢河、司馬
三溪橋鎮(郵編330317)
居委會1:三溪橋
村委會6:三溪橋、橫山、黃嶺、河橋、旭光、楊壠
虯津鎮(郵編330309)
居委會1:虯津街
村委會8:寶田、何嶺、鄱坂、麻洲、規湖、張公渡、麻潭、紅橋
艾城鎮(郵編330321)
居委會 l:艾城街
村委會12:艾城、馬灣、青山、小橋、陽山、朱村、千田、西津、高橋、郭東、東門、鵲湖
灘溪鎮(郵編330303)
居委會 1:灘溪街
村委會12:灘溪、陽門、花橋、下灣、安城、三房、麻籍、鬍傢、東山、甘棠、沙壠、富村
白槎鎮(郵編330312)
居委會1:白槎街
村委會9:塘上、福聯、嚮陽、慄山、建新、郭坂、雙豐、柳楊、興隆
梅棠鎮(駐地大坪 郵編330313)
居委會2:梅棠街、大坪
村委會8:祥林、中心、大塘、新莊、楊嶺、田埠、石橋、厚城
燕坊鎮(駐地排樓嶺 郵編330311)
居委會2:排樓嶺、城泉
村委會7:燕坊、江壠、坪塘、四聯、嶺上、越山、金坂
馬口鎮(郵編330302)
居委會 2:馬口街、東坡
村委會14:馬口、前進、荊湖、長溪、立華、屋場、愛華、先鋒、高峰、城山、山豐、新豐、和豐、林豐
江益鎮(郵編330324)
居委會1:江益街
村委會9:愛國、江益、紅林、慄畈、紅星、躍進、增壟、南湖、荷塘
三角鄉(駐地元嘴壩 郵編330304)
村委會13:永豐、白沙、裏港、淦坊、五星、樹下、周坊、聯群、建華、紅旗、鄱湖、愛群、聯豐
九合鄉(郵編330300)
村委會12:淳湖、紅光、河頭、門樓、永光、四合、新華、楊柳、和平、青墅、城南、光明
立新鄉(駐地杜傢山 郵編330301)
村委會13:七裏、竹嶺、中村、車溪、後崗、橋頭、楊春、北徐、嶺南、黃婆井、坂上、鄢灣、南岸
江上鄉(郵編330308)
居委會1:江上
村委會6:江上、樂平、大屋、耕源、南坑、焦衝
八角嶺墾殖場
村委會1:八一
永豐墾殖場
村委會4:南山、付壠、長興、下泥
雲山企業集團
村委會9:瑤田、峽坪、大源、黃韶、李橋、茅慄崗、老屋、新華、察溪 |
|
江西楓林理工學院
永修職高
永修一中
永修二中
永修三中
永修外國語學校
新城小學
建昌小學
建昌中學
山下渡小學 |
|
- n.: Yongxiu County
|
|
永修 |
|
地理 | 風景 | 吳城 | 桐柏 | 九江市 | 江西省 | 鄉鎮介紹 | 九江 | ????業公司 | ????務局 | 教學 | 小學 | 人物 | 歷史名人 | 三角鄉 | 風景區 | |
|
|
永修縣????務局 | 永修縣羽絨廠 | 永修縣中醫院 | 永修縣第二中學 | 永修縣第一中學 | 永修縣棉麻公司 | 永修縣人民醫院 | 永修縣外貿賓館 | 永修縣檔案局(館) | 江西省永修縣藍星學校 | 江西省永修縣皮革廠 | 江西省永修縣南洋化工廠 | 江西省永修縣紡織機械配件廠 | |
|
|
柘林鎮 | 吳城鎮 | 永興鄉 | 馬口鎮 | 塗埠鎮 | 虯津鎮 | 艾城鎮 | 灘溪鎮 | 白槎鎮 | 梅棠鎮 | 燕坊鎮 | 江益鎮 | 三溪橋鎮 | 三角鄉 | 九合鄉 | 立新鄉 | 江上鄉 | 雲山企業集團 | 恆豐企業集團 | 八角嶺墾殖場 | 永豐墾殖場 | 柘林管理局 | 城豐鄉 | 雲山墾殖場 | 縣農科所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