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 詞牌名 : 蘇軾 : 戲麯麯藝 : 古風音樂 > 水竜吟
目錄
·作品: 《水竜吟》·閱讀《水竜吟》·《蘇軾 Su Shi: 水竜吟 Shuilong Yin》
·《蘇軾 Su Shi: 水竜吟 Shuilong Yin》·《蘇軾 Su Shi: 水竜吟 Shuilong Yin》·《蘇軾 Su Shi: 水竜吟 Shuilong Yin》
·更多詩歌...·No. 7·No. 8
·No. 9·《水竜吟》-原文·《水竜吟》-作者簡介
·《水竜吟》-詞牌格律·《水竜吟》-註釋·《水竜吟》-賞析
·水竜吟》-辛棄疾著作一·水竜吟》-辛棄疾著作二·水竜吟》-水竜吟過南劍雙溪樓
·《水竜吟》-蘇軾作詞·《水竜吟》-章楶作詞·《水竜吟》-秦觀作詞
·《水竜吟》-郭沫若作·《水竜吟》-藝術特色·《水竜吟》-詩詞特點
·水竜吟》-水竜吟---朱敦儒·遊戲《仙劍奇俠傳二》官方主題音樂·小說《水竜吟》
·《水竜吟》-李白詩作·《水竜吟》-郭沫若作·相關詞
·包含詞·更多結果...
水竜吟
作者: 武陵樵子 Wu Lingqiaozi
  作者:武陵樵子
  第一章 骷髏猙獰 刀頭滴血
  第二章 蒙面怪人 不翼而飛
  第三章 翩若驚鴻 絶麗雙妹
  第四章 六屍胸釘 羅喉魔君
  第五章 紅燭賭徒 老魔斷指
  第六章 黑蝎毒掌 險遭不測
  第七章 炫目蛋賭 鬥智露奇
  第八章 江南二神 塞外雙屠
  第九章 吹簫十年 孤山一鴻
  第十章 雙屠又現 孤身追蹤
  第十一章 古井玉璃 玄關勘破
  第十二章 司命魔君 鹵莽滅裂
  第十三章 秋霞藴愛 意亂情迷
  第十四章 初睹白羽 枇杷門巷
  第十五章 噬臂之盟 天地人魔
  第十六章 匹夫無罪 懷璧其罪
  第十七章 瀑洞藏身 偽詞取信
  第十八章 護犢溺愛 殞恨喪生
  第十九章 死別生離 腸斷魂銷
  第二十章 妖僧惡竜 夜明照乘
  第二十一章 毒竜斷臂 雙雙魅影
  第二十二章 黑白雙魅 鼓樓兇搏
  第二十三章 珠還合浦 怨侶冰釋
  第二十四章 德德相報 降竜復聚
  第二十五章 鎮遠鏢局
  第二十六章 金天觀中
  第二十七章 愴聞雙姝 鬼蜮莫測
  第二十八章 巧藏若拙 危機重重
  第二十九章 離間之計 墮入殼中
  第卅章 太白宮中 勾心鬥角
  第卅一章 用心毒絶 作法自斃
  第卅二章 真訣重歸 千裏嬋娟
《水竜吟 Shuilong Yin》
詩人: 蘇軾 Su Shi

  古來雲海茫茫,道山絳闕知何處。
  人間自有,赤城居士,竜蟠鳳舉。
  清淨無為,坐忘遺照,八篇奇語。
  嚮玉霄東望,蓬萊晻靄,有雲駕、驂鳳馭。
  
  行盡九州四海,笑粉粉、落花飛絮。
  臨江一見,謫仙風采,無言心許。
  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
  待垂天賦就,騎鯨路穩,約相將去。
《水竜吟 Shuilong Yin》
詩人: 蘇軾 Su Shi

水龙吟
  小舟橫截春江,臥看翠壁紅樓起。
  雲間笑語,使君高會,佳人半醉。
  危柱哀弦,豔歌餘響,繞雲縈水。
  念故人老大,風流未減,獨回首、煙波裏。
  
  
  推枕惘然不見,但空江、月明千裏。
  五湖聞道,扁舟歸去,仍攜西子。
  雲夢南州,武昌南岸,昔遊應記。
  料多情夢裏,端來見我,也參差是。
《水竜吟 Shuilong Yin》
詩人: 蘇軾 Su Shi

  小溝東接長江,柳堤葦岸連雲際。
  煙村瀟灑,人閑一哄,漁樵早市。
  永晝端居,寸陰虛度,了成何事。
  但絲蒓玉藕,珠粳錦鯉,相留戀,又經歲。
  
  因念浮丘舊侶,慣瑤池、羽觴瀋醉。
  青鸞歌舞,銖衣搖曳,壺中天地。
  飄墮人間,步虛聲斷,露寒風細。
  抱素琴,獨嚮銀蟾影裏,此懷難寄。
《水竜吟 Shuilong Yin》
詩人: 蘇軾 Su Shi

  露寒煙冷兼葭老,天外徵鴻寥唳。
  銀河秋晚,長門燈悄,一聲初至。
  應念瀟湘,岸遙人靜,水多菰米。
  □望極平田,徘徊欲下,依前被、風驚起。
  
  須信衡陽萬裏,有誰傢、錦書遙寄。
  萬重雲外,斜行橫陣,才疏又綴。
  仙掌月明,石頭城下,影搖寒水。
  念徵衣未搗,佳人拂杵,有盈盈淚。
更多詩歌...
請鑒賞:

  秦觀 Qin G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秦觀 Qin G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秦觀 Qin G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呂岩 Lv Y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朱敦儒 Zhu Dunru:水竜吟 Shuilong Yin
  朱敦儒 Zhu Dunru:水竜吟 Shuilong Yin
  葉夢得 Ye Mengde: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陸遊 Lu Yo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陸遊 Lu Yo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陳亮 Chen Li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蔣捷 Jiang Jie: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孫 Wang Yis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孫 Wang Yis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孫 Wang Yis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孫 Wang Yis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沂孫 Wang Yis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段剋己 Duan Ke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晁元禮 Chao Yuanli:水竜吟 Shuilong Yin
  晁元禮 Chao Yuanli:水竜吟 Shuilong Yin
  晁元禮 Chao Yuanli:水竜吟 Shuilong Yin
  晁元禮 Chao Yuanli:水竜吟 Shuilong Yin
  嚮子諲 Xiang Ziyi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呂渭老 Lv Weilao:水竜吟 Shuilong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水竜吟 Shuilong Yin
  楊無咎 Yang Mojiu:水竜吟 Shuilong Yin
  曹勳 Cao X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曾覿 Ceng D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趙彥端 Zhao Yand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管鑒 Guan Ji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孝祥 Zhang Xiaoxi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趙長卿 Zhao Changqi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程垓 Cheng Gai:水竜吟 Shuilong Yin
  石孝友 Dan Xiaoyou: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鎡 Zhang Zi:水竜吟 Shuilong Yin
  汪莘 Wang Sh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盧祖臯 Lu Zugao:水竜吟 Shuilong Yin
  黃機 Huang 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葛長庚 Ge Changge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榘 Zhang J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陳著 Chen Zh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陳允平 Chen Yunpi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辰翁 Liu Chenwe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仇遠 Chou Y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陳德武 Chen Dewu:水竜吟 Shuilong Yin
  孔夷 Kong Yi:水竜吟 Shuilong Yin
  章楶 Zhang Jie:水竜吟 Shuilong Yin
  閻蒼舒 Yan Cangsh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馬子嚴 Ma Ziy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吳琚 Wu Ju:水竜吟 Shuilong Yin
  黃孝邁 Huang Xiaomai:水竜吟 Shuilong Yin
  丁宥 Ding You:水竜吟 Shuilong Yin
  潘牥 Pan F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李璮 Li T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鬍寅 Hu Yin:水竜吟 Shuilong Yin
  趙彥端 Zhao Yandu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施嶽 Shi Yue:水竜吟 Shuilong Yin
  莫侖 Mo Lun:水竜吟 Shuilong Yin
  黃孝邁 Huang Xiaoma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蘇軾 Su Shi:水竜吟 Shuilong Yin
  辛棄疾 Xin Qiji:水竜吟 Shuilong Yin
  張鎡 Zhang Zi: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剋莊 Liu Kezhu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李曾伯 Li Cengba:水竜吟 Shuilong Yin
  陳德武 Chen Dewu:水竜吟 Shuilong Yin
  劉鎮 Liu Zh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章粢 Zhang Zi:水竜吟 Shuilong Yin
  馬子嚴 Ma Ziy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李廷忠 Li Tingzho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嚴仁 Yan R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嚴仁 Yan R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祖吳 Zu Wu:水竜吟 Shuilong Yin
  翁元竜 Weng Yuanlo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潘□方 Pan Fang:水竜吟 Shuilong Yin
  李□璮 Li T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姚勉 Yao Mi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柴元彪 Chai Yuanbiao:水竜吟 Shuilong Yin
  王易簡 Wang Yijian:水竜吟 Shuilong Yin
  謝玉岑 Xie Yuc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謝玉岑 Xie Yucen:水竜吟 Shuilong Yin
No. 7
  ①詞牌名。雙調,一百零二字,押仄聲韻。也有押平聲韻的。②麯牌名。有調無詞。為戲麯樂隊所用的伴奏樂麯。以嗩吶演奏,鑼鼓配合。
No. 8
  詞碑名。又名《小樓連苑》、《竜吟麯》等。雙調一百零二字,仄韻。
No. 9
  麯牌名。俗稱《大開門》、《發點》。戲麯樂隊所用的伴奏樂麯。有調無詞。以嗩吶演奏,鑼鼓配合,高官統帥升堂升帳時用,如京劇《空城計》 諸葛亮 的升帳。
《水竜吟》-原文
  水竜吟
  放船千裏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註。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水竜吟》-作者簡介
  李白(701—762年),生於701年,漢族,一說為突厥人,身高六尺六,字太白,號青蓮居士,四川江油人,唐代偉大的浪漫主義詩人。其詩風豪放飄逸,想象豐富,語言流轉自然,音律和諧多變。他善於從民歌、神話中汲取營養素材,構成其特有的瑰麗絢爛的色彩,是屈原以來積極浪漫主義詩歌的新高峰,與杜甫並稱“大李杜”,是華夏史上最偉大的詩人之一,又稱為“詩仙”。
  李白祖籍隴西成紀(今甘肅省靜寧縣成紀鄉),隋朝末年,遷徙到中亞碎葉城(今吉爾吉斯斯坦北部托剋馬剋附近),李白即誕生於此。五歲時,其傢遷入綿州彰明縣(今四川江油)。二十歲時衹身出川,開始了廣泛漫遊,南到洞庭湘江,東至吳、越,寓居在安陸(今湖北省安陸市)。他到處遊歷,希望結交朋友,幹謁社會名流,從而得到引薦,一舉登上高位,去實現政治理想和抱負。可是,十年漫遊,卻一事無成。他又繼續北上太原、長安,東到齊、魯各地,並寓居山東任城(今山東濟寧)。這時他已結交了不少名流,創作了大量優秀詩篇,詩名滿天下。天寶初年,由道士吳人筠推薦,唐玄宗召他進京,命他供奉翰林。不久,因權貴的讒悔,於天寶三、四年間(公元744或745年),被排擠出京。此後,他在江、淮一帶盤桓,思想極度煩悶。
《水竜吟》-詞牌格律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句或韻),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註:“()”表示這裏面的字可平可仄。“”表示為韻腳。
  變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水竜吟》-註釋
  1、吳山:江蘇南部古為吳地,吳山即泛指是處諸山。
  2、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3、神女:指湘妃、洛神一類水中仙子。
  4、九江:長江至潯陽分為九派東流,毛澤東《菩薩蠻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綫穿南北”。
  5、伊嵩:伊闕、嵩高,皆河南名山。巢由:巢父、許由,皆古時隱士,此指作者過去同隱伊嵩的舊友。
  6、南柯夢:李公佐《南柯記》載淳於棼夢為南柯太守、享盡榮華,醒後方知為一夢之事。後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狀。
  7、妖氛:指金兵南侵氣焰。
  8、白羽:白羽箭。塵昏白羽指戰局不利。
  9、孫郎良苦:三國時吳主孫皓聞晉軍沿江來犯,遂以鐵索橫江拒敵,惜為晉人所破。此處暗喻宋為金所迫局面。
  10、梁父:即梁甫吟,樂府歌麯。《三國志諸葛亮傳》載諸葛亮隱居南陽時,好為梁甫吟。此處為作者自比。
《水竜吟》-賞析
  此詞為感慨時局、吊古傷今的名篇。上片寫作者由北方南奔途中,親歷國破傢亡之痛、顛沛流離之苦,曾經的壯志雄心此時已為年華將暮之感取代。回憶從前與舊友隱居山林的寧靜生活,直如隔世一夢。下片直斥戰事未休以致世局動蕩,感嘆英雄難覓,縱有奇謀報國,亦不免如孫皓一般,機關算盡也“可憐無用”。衹好愁扣船舷、悲吟梁父、淚流如雨而已罷了。全篇情緒沉重悲痛,有着深深的時代烙印。
水竜吟》-辛棄疾著作一
  為韓南澗尚書壽,甲辰歲1
  渡江天馬南來2,幾人真是經綸手3?長安父老,新亭風景,可憐依舊4。
  夷甫諸人,神州沉陸,幾曾回首5!算平戎萬裏,功名本是真儒事,公知否?
  況有文章山鬥6,對桐陰滿庭清晝7。當年墮地8,而今試看:風雲奔走。
  緑野風煙9,平泉草木10,東山歌酒11。待他年,整頓乾坤事了,為先生壽。
  註釋
  1、韓南澗:韓元吉字無咎,號南澗,官至吏部尚書。他主張恢復中原,但反對輕舉妄動。甲辰歲:宋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
  2、《晉書·元帝紀》 :“太安之際,童謠曰:'五馬浮渡江,一馬化為竜。'(晉朝皇帝姓司馬,故云。)及永嘉中……王室淪覆,帝與西陽、汝南、南頓、彭城五王獲濟,而帝竟登大位焉。”這裏藉指宋室南渡。
  3、經綸手:治理國傢的能手。
  4、長安三句:《世說新語·言語》:“過江諸人,每至美日,輒相邀新亭,藉卉飲宴。周侯中坐而嘆曰:'風景不殊,正自有山河之異!'皆相視流淚。唯王丞相愀然變色曰:'當共戮力王室,剋復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對!'”
  5、夷甫三句:《世說新語·輕詆》載桓溫語:“遂使神州陸沉,百年丘墟,王夷甫諸人不得不任其責。”王衍,字夷甫,晉代清談傢。幾曾:何嘗。
  6、《新唐書·韓愈傳》:“自愈沒,其言大行,學者仰之如泰山北斗。”此處把韓元吉的文章比韓愈。
  7、陳振孫《直齋書錄解題》載韓無咎《桐陰舊話》 ,說是“記其傢世舊事,以京師第門有梧木,故云。”
  8、墮地:誕生,出生。
  9、緑野:唐朝宰相裴度的別墅緑野堂,地址在洛陽午橋。風煙:景色。
  10、平泉:唐朝宰相李德裕的別墅平泉莊,地址在洛陽郊外三十裏處。
  11、《晉書·謝安傳》:謝安居會稽,雖放情丘壑,然每遊賞,必以妓女從。
  賞析:此首詞雖為祝韓南澗的大壽而作,而所言卻大半是政治問題,寫得不落俗套。其寫作特點是議論多,感慨深,感情麯折回蕩,終不離恢復中原之志,上片幾乎全部是對國事的議論,可謂指點江山的激昂文字,又多用設問來表現,氣勢逼人,矛頭直指偏安江南的小朝廷。下片上半段,對韓元吉作了一些揄揚,因為它是壽詞,不足為怪。難能可貴的是最後幾句,又回到“整頓乾坤”上來,仍然不落常格。這首詞用典較多,且用得較貼切恰當,使得激烈的感情,變得婉轉含蓄,但總的風格,還是豪放率直的。
水竜吟》-辛棄疾著作二
  名稱: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作者簡介: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一生以恢復為志。工於詞,為豪放派詞人代表,風格沉鬱頓挫,悲壯激烈,人稱“詞中之竜”,與蘇軾並稱“蘇辛”。著有《稼軒長短句》,今人輯有《辛稼軒詩文抄存》。 全宋詞》存詞六百二十餘首。體裁:詞。年代:南宋
  內容介紹
  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①
  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遙岑遠目②,獻愁供恨,玉簪蠃髻。落日樓頭,斷鴻聲裏③,江南遊子。把吳鈎看了④,欄桿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休說鱸魚堪膾⑤,盡西風、季鷹歸未?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⑥。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⑦。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⑧?
  註釋
  ①建康賞心亭:為秦淮河邊一名勝。
  ②遙岑三句:遠望遙山,像美人頭上的碧玉簪、青蠃發髻一樣,似都在發愁,像有無限怨恨。
  ③斷鴻:失群孤雁。
  ④吳鈎:吳地特産的彎形寶刀,此指劍。
  ⑤“休說”句:表示自己不願放棄大業,衹圖個人安逸。
  ⑥求田句:表示自己羞於置田買屋安居樂業。劉郎:即劉備。
  ⑦可惜流年三句:自惜年華在無所作為中逝去,為國運感到憂愁,人比樹老得還快。
  ⑧搵(wèn):擦試。
  賞析
  這首詞作於乾道四至六年(1168-1170)間建康通判任上。這時作者南歸已八、九年了,卻投閑置散,作一個建康通判,不得一遂報國之願。偶有登臨周覽之際,一抒鬱結心頭的悲憤之情。建康(今江蘇南京)是東吳、東晉、宋、齊、梁、陳六個朝代的都城。賞心亭是南宋建康城上的一座亭子。據《景定建康志》記載:“賞心亭在(城西)下水門城上,下臨秦淮,盡觀賞之勝。”
  這首詞,上片大段寫景:由水寫到山,由無情之景寫到有情之景,很有層次。開頭兩句,“楚天千裏清秋,水隨天去秋無際”,是作者在賞心亭上所見的景色。楚天千裏,遼遠空闊,秋色無邊無際。大江流嚮天邊,也不知何處是它的盡頭。遙遠天際,天水交溶氣象闊大,筆力遒勁。“楚天”的“楚”地,泛指長江中下遊一帶,這裏戰國時曾屬楚國。“水隨天去”的“水”,指浩浩蕩蕩奔流不息的長江。“千裏清秋”和“秋無際”,顯出闊達氣勢同時寫出江南秋季的特點。南方常年多雨多霧,衹有秋季,天高氣爽,纔可能極目遠望,看見大江嚮無窮無盡的天邊流去。的壯觀景色。
  下面“遙岑遠目,獻愁供恨,玉簪蠃髻”三句,是寫山。“遙岑”即遠山。舉目遠眺,那一層層、一疊疊的遠山,有的很象美人頭上插戴的玉簪,有的很象美人頭上蠃旋形的發髻,景色算上美景,但衹能引起詞人的憂愁和憤恨。皮日休《縹緲峰》詩:“似將青蠃髻,撒在明月中”,韓愈《送桂州嚴大夫》詩有“山如碧玉”之句(即簪),是此句用語所出。人心中有愁有恨,雖見壯美的遠山,但愁卻有增無減,仿佛是遠山在“獻愁供恨”。這是移情及物的手法。詞篇因此而生動。至於愁恨為何,又何因而至,詞中沒有正面交代,但結合登臨時地情景,可以意會得到。
  北望是江淮前綫,效力無由;再遠即中原舊疆,收復無日。南望則山河雖好,無奈僅存半壁;朝廷主和,志士不得其位,即思進取,卻力不得伸。以上種種,是恨之深、愁之大者。藉言遠山之獻供,一寫內心的擔負,而總束在此片結句“登臨意”三字內。開頭兩句,是純粹寫景,至“獻愁供恨”三句,已進了一步,點出“愁”、“恨”兩字,由純粹寫景而開始抒情,由客觀而及主觀,感情也由平淡而漸趨強烈。一切都在推進中深化、升華。“落日樓頭”六句意思說,夕陽快要西沉,孤雁的聲聲哀鳴不時傳到賞心亭上,更加引起了作者對遠在北方的故鄉的思念。他看着腰間空自佩戴的寶刀,悲憤地拍打着亭子上的欄幹,可是又有誰能領會他這時的心情呢?
  這裏“落日樓頭,斷鴻聲裏,江南遊子”三句,雖然仍是寫景,但無一語不是喻情。落日,本是日日皆見之景,辛棄疾用“落日”二字,比喻南宋國勢衰頽。“斷鴻”,是失群的孤雁,比喻作為“江南遊子”自己飄零的身世和孤寂的心境。辛棄疾渡江淮歸南宋,原是以宋朝為自己的故國,以江南為自己的家乡的。可是南宋統治集團根本無北上收失地之意,對於像辛棄疾一樣的有志之士也不把辛棄疾看作自己人,對他一直采取猜忌排擠的態度;致使辛棄疾覺得他在江南真的成了遊子了。
  “把吳鈎看了,欄幹拍遍,無人會、登臨意”三句,是直抒胸臆,此時作者思潮澎湃心情激動。但作者不是直接用語言來渲染,而是選用具有典型意義的動作,淋漓盡致地抒發自己報國無路、壯志難酬的悲憤。第一個動作是“把吳鈎看了”(“吳鈎”是吳地所造的鈎形刀)。杜甫《後出塞》詩中就有“少年別有贈,含笑看吳鈎”的句子。“吳鈎”,本應在戰場上殺敵,但現在卻閑置身旁,衹作賞玩,無處用武,這就把作者雖有沙場立功的雄心壯志,卻是英雄無用武之地的苦悶也烘托出來了。第二個動作“欄幹拍遍”。
  據宋王闢之《澠水燕談錄》記載,一個“與世相齟齬”的劉孟節,他常常憑欄靜立,懷想世事,籲唏獨語,或以手拍欄於。曾經作詩說:“讀書誤我四十年,幾回醉把欄幹拍”。欄幹拍遍是胸中有說不出來抑鬱苦悶之氣,藉拍打欄幹來發泄。用在這裏,就把作者雄心壯志無處施展的急切非憤的情態宛然顯現在讀者面前。另外,“把吳鈎看了,欄幹拍遍”,除了典型的動作描寫外,還由於采用了運密入疏的手法,把強烈的思想感情寓於平淡的筆墨之中,內涵深厚,耐人尋味。“無人會、登臨意”,慨嘆自己空有恢復中原的抱負,而南宋統治集團中沒有人是他的知音。
  後幾句一句句感情漸濃,達情更切,至最後“無人會”得一盡情抒發,可說“盡致”了。讀者讀到此,於作者心思心緒,亦可盡知,每位讀者,也都會被這種情感感染。上片寫景抒情,下片則是直接言志。下片十一句,分四層意思:“休說鱸魚堪膾,盡西風、季鷹歸未?”這裏引用了一個典故:晉朝人張翰(字季鷹),在洛陽作官,見秋風起,想到家乡蘇州味美的鱸魚,便棄官回鄉。(見《晉書.張翰傳》)現在深秋時令又到了,連大雁都知道尋蹤飛回舊地,何況我這個漂泊江南的遊子呢?然而自己的家乡如今還在金人統治之下,南宋朝廷卻偏一隅,自己想回到故鄉,又談何容易!“盡西風、季鷹歸未?”既寫了有傢難歸的鄉思,又抒發了對金人、對南宋朝廷的激憤,確實收到了一石三鳥的效果。“求田問捨,怕應羞見,劉郎才氣”,是第二層意思。求田問捨就是買地置屋。劉郎,指三國時劉備,這裏泛指有大志之人。這也是用了一個典故。三國時許汜去看望陳登,陳登對他很冷淡,獨自睡在大床上,叫他睡下床。許汜去詢問劉備,劉備說:天下大亂,你忘懷國事,求田問捨,陳登當然瞧不起你。
  如果是我,我將睡在百尺高樓,叫你睡在地下,豈止相差上下床呢?(見《三國志.陳登傳》)“怕應羞見”的“怕應”二字,是辛棄疾為許汜設想,表示懷疑:象你(指許汜)那樣的瑣屑小人,有何面目去見象劉備那樣的英雄人物?這二層的大意是說,既不學為吃鱸魚膾而還鄉的張季鷹,也不學求田問捨的許汜。作者登臨遠望望故土而生情,誰無思鄉之情,作者自知身為遊子,但國勢如此,如自己一般的又何止一人呢?作者於此是說,我很懷念家乡但卻絶不是像張翰、許汜一樣,我回故鄉當是收復河山之時。作者有此志嚮,但語中含蓄,“歸未?”一詞可知,於是自然引出下一層。
  “可惜流年,憂愁風雨,樹猶如此”,是第三層意思。流年,即時光流逝;風雨指國傢在風雨飄搖之中,“樹猶如此”也有一個典故,據《世說新語.言語》,桓溫北徵,經過金城,見自己過去種的柳樹已長到幾圍粗,便感嘆地說:“木猶如此,人何以堪?”樹已長得這麽高大了,人怎麽能不老大呢!這三句詞包含的意思是:於此時,我心中確實想念故鄉,但我不不會像張瀚,許汜一樣貪圖安逸今日悵恨憂懼的。我所憂懼的,衹是國事飄搖,時光流逝,北伐無期,恢復中原的宿願不能實現。年歲漸增,恐再閑置便再無力為國效命疆場了。這三句,是全首詞的核心。到這裏,作者的感情經過層層推進已經發展到最高潮。
  下面就自然地收束,也就是第四層意思:“倩何人喚取,紅巾翠袖,搵英雄淚。”倩,是請求,“紅巾翠袖”,是少女的裝束,這裏就是少女的代名詞。在宋代,一般遊宴娛樂的場合,都有歌妓在旁唱歌侑酒。這三句是寫辛棄疾自傷抱負不能實現,世無知已,得不到同情與慰藉。這與上片“無人會、登臨意”義近而相呼應。這首詞,是辛詞名作之一,它不僅對辛棄疾生活着的那個時代的矛盾有充分反映,有比較真實的現實內容,而且,作者運用圓熟精到的藝術手法把內容完美地表達出來,直到今天仍然具有極其強烈的感染力量,使人們百讀不厭。
水竜吟》-水竜吟過南劍雙溪樓
  水竜吟過南劍雙溪樓
  舉頭西北浮雲,倚天萬裏須長劍。人言此地,夜深長見,鬥牛光焰。我覺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憑闌卻怕,風雷怒,魚竜慘。
  峽束滄江對起,過危樓、欲飛還斂。元竜老矣!不妨高臥,冰壺涼簟。千古興亡,百年悲笑,一時登覽。問何人又卸,片帆沙岸,係斜陽纜?
  作者:程垓
  夜來風雨匆匆,故園定是花無幾。愁多怨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
  柳睏花慵,杏青梅小,對人容易。算好事長在,好花長見,元衹是、人憔悴。
  回首池南舊事,舊星星、不堪重記。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
  不怕逢花瘦,衹愁怕、老來風味。待繁紅亂處,留雲藉月,也須拚醉。
  鑒賞:這首詞的主要內容,可以拿其中的“看花老眼,傷時清淚”八個字來概括。前者言其“嗟老”,後者言其“傷時(憂傷時世)”。由於作者的生平不詳,所以先有必要根據其《書舟詞》中的若幹材料對上述兩點作些參證。先說“嗟老”。作者祖籍四川眉山。據《全宋詞》的排列次序,他的生活年代約在辛棄疾同時(排在辛後)。過去有人認為他是蘇軾的中表兄弟者其實是不確切的。從其詞看,他曾流放到江浙一帶。特別有兩首詞是客居臨安(今浙江杭州)時所作,如《滿庭芳·輕覓蒓鱸》。誰知道、吳儂未識,蜀客已情孤“;又如《鳳棲梧》(客臨安作)雲:”斷雁西邊傢萬裏,料得秋來,笑我歸無計“,可知他曾長期飄泊他鄉。而隨着年歲漸老,他的”嗟老“之感就越因其離鄉背井而日益濃烈,故其《孤雁兒》即雲:”如今客裏傷懷抱,忍雙鬢、隨花老?“這後面三句所表達的感情,正和這裏要講的《水竜吟》一詞完全合拍,是為其”嗟老“而又”懷鄉“的思想情緒。
  再說“傷時”。作者既為辛棄疾同時人,恐怕其心理上也曾經受過完顔亮南犯(1161年)和張瀎北伐失敗(1163年前後)這兩場戰爭的沉重打擊。所以其詞裏也生發過一些“傷時”之語。其如《鳳棲梧》雲:“蜀客望鄉歸不去,當時不合催南渡。憂國丹心曾獨許。縱吐長虹,不奈斜陽暮。”這種憂國的傷感和《水竜吟》中的“傷時”恐怕也有聯繫。明乎上面兩點,再來讀這首《水竜吟》詞,思想脈絡就比較清楚了。它以“傷春”起興,抒發了思念家乡和自傷遲暮之感,並隱隱夾寓了他憂時傷亂(這點比較隱晦)的情緒。詞以“夜來風雨匆匆”起句,很使人聯想到辛棄疾的名句“更能消幾番風雨,匆匆春又歸去”(《摸魚兒》),所以接下便言“故園定是花無幾”,思緒一下子飛到了千裏之外的故園去。作者過去曾在眉山老傢築有園圃池閣(其《鷓鴣天》詞雲:“新畫閣,小書舟”,《望江南》自註:“傢有擬舫名書舟”),現今在異鄉而值春暮,卻感傷起故園的花朵來,其思鄉之情可謂極深極濃。但故園之花如何,自不可睹,而眼前之花凋謝卻是事實。所以不禁對花而嘆息:“愁多怨極,等閑孤負,一年芳意。”楊萬裏《傷春》詩云:“準擬今春樂事濃,依然枉卻一東風。
  年年不帶看花眼,不是愁中即病中。這裏亦同楊詩之意,謂正因自己本身愁怨難清,所以無心賞花,故而白白辜負了一年的春意;若反過來說,則“柳睏花慵,杏青梅小”,轉眼春天即將過去,它對人似也太覺草草(“對人容易”)矣。而其實,“好春”本“長在”,“好花”本“長見”,之所以會産生上述人、花兩相辜負的情況,歸根到底,“元衹是、人憔悴!”因而上片自“傷春”寫起,至此就點出了“嗟老”(憔悴)的主題。
  過片又提故園往事:“回首池南舊事”。池南,或許是指他的“書舟”書屋所在地。他在“書舟”書屋的“舊事”如何,這裏沒有明說。但他在另外一些詞中,曾經隱隱約約提到。如:“葺屋為舟,身便是、煙波釣客”(《滿江紅》),“故園梅花正開時,記得清尊頻倒”(《孤雁兒》),可以推斷,它是比較舒適和值得留戀,值得回憶的。但如今,“恨星星、不堪重記”。發已星星變白,而人又在異鄉客地,故而更加不堪回首往事。以下則直陳其現實的苦惱:“如今但有,看花老眼,傷時清淚。”“老”與“傷時”,均於此幾句中挑明。作者所深懷着的傢國身世的感觸,便藉着惜花、傷春的意緒,盡情表出。然而詞人並不就此結束詞情,這是因為,他還欲求“解脫”,因此他在重複敘述了“不怕逢花瘦,衹愁怕、老來風味”的“嗟老”之感後,接着又言:“待繁紅亂處,留雲藉月,也須拚醉。”“留雲藉月”,用的是朱敦儒《鷓鴣天》成句(“曾批給雨支風券,纍奏留雲藉月章”)。連貫起來講,意謂:乘着繁花亂開、尚未謝盡之時,讓我“留雲藉月”(盡量地珍惜、延長美好的時光)、拚命地去飲酒尋歡吧!這麽幾句的意思有些類似於杜甫的“且看欲盡花經眼,莫厭傷多酒入唇”(《麯江》),表達了一種且當及時行樂的消極心理。
  總之,程垓這首詞,通過委婉哀怨的筆觸,麯折盡致、反反復復地抒寫了自己鬱積重重的“嗟老”與“傷時”之情,讀後確有“凄婉綿麗”(馮煦《宋六十一傢詞選例言》評語)之感。以前不少人作的“傷春”詞中,大多僅寫才子佳人的春恨閨怨,而他的這首詞中,卻寄寓了有關傢國身世(後者為主)的思想情緒,因而顯得立意深遠。
《水竜吟》-蘇軾作詞
  水竜吟作者:蘇軾
  次韻章質夫楊花詞 
  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拋傢傍路,思量卻是,無情有思。 
  縈損柔腸,睏酣嬌眼,欲開還閉。夢隨風萬裏,尋郎去處,又還被、鶯呼起。
  不恨此花飛盡,恨西園、落紅難綴。曉來雨過,遺蹤何在,一池萍碎。 
  春色三分,二分塵土,一分流水。細看來,不是楊花,點點是離人淚。
  賞析:蘇東坡貶謫黃州時,其好友章質夫曾寫《水竜吟》一首,內容是詠楊花的。因為該詞寫的形神兼備、筆觸細膩、輕靈生動,達到了相當高的藝術水平,因而受到當時文人的推崇贊譽,盛傳一時。蘇東坡也很喜歡章質夫的《水竜吟》,並和了這首《水竜吟.次韻章質夫楊花詞》寄給章質夫,還特意告訴他不要給別人看。章質夫慧眼識珠,贊賞不已,也顧不得蘇東坡的特意相告,趕快送給他人欣賞,纔使得這首千古絶唱得以傳世。
  這首詞的上闋主要寫楊花的飄忽不定的際遇和不即不離的神態。“似花還似非花,也無人惜從教墜。”開頭一韻,非同反響,道出了楊花的性質和際遇。“似花還似非花”:楊花即柳絮。看着柳絮像花又畢竟不是花。藝術手法上顯得很“抽象”,但仔細品味琢磨,這“抽象”超出了具體形象,一語道出了柳絮的性質。這一句與歐陽修的“環滁皆山也”可謂異麯同工。一般來講,藝術要求用形象反映事物。而蘇東坡卻“反其道而行之”,匠心獨運,以“抽象”寫出了非同反響的藝術效果。因此,在藝術描寫上,“抽象”有“抽象”的妙用。“也無人惜從教墜”,則言其際遇之苦,沒有人憐惜這像花又畢竟不是花的柳絮,衹有任其墜落,隨風而去。“無人惜”是詩人言其飄零無着、不被人愛憐的際遇,也正說明了唯獨詩人惜之。一個“惜”字,實在是全篇之“眼”,妙不可言。
《水竜吟》-章楶作詞
  【水竜吟作者:章楶】 
  燕忙鶯懶芳殘,正堤上、柳花飄墜。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
  閑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
  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綉床旋滿,香球無數,纔圓卻碎。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
  鑒賞:這首詠柳花的詞曾被蘇軾贊為妙絶,但詞史上,人們多贊賞東坡的和柳花詞,而對這首原作卻頗多微詞。實際上,這首詞清麗和婉,不失為詞中精品。首句“燕忙鶯懶芳殘”開篇點題,寫燕忙於營巢,鶯懶於啼唱,繁花紛紛凋殘,表明季節已是暮春:“堤上”,指明地點:“柳花飄墜”,點明主題。破題之後,用“輕飛亂舞,點畫青林,全無才思”緊接上句,把柳花飄墜的形狀作了一番渲染。它為下文鋪敘,起了蓄勢的作用。韓愈《晚春》詩云:“草樹知春不久歸,百般紅紫鬥芳菲。楊花榆莢無才思,惟解漫天作雪飛。”意思是說:“楊花(即柳花)和榆莢一無才華,二不工心計;不肯爭芳鬥豔,開不出千紅萬絮的花。韓愈表面上是貶楊花,實際上卻暗寓自己的形象,稱許它潔白、灑脫和不事奔競。章楶用這個典故,自然也包含這層意思。
  “閑趁遊絲,靜臨深院,日長門閉。”寫到此,詞人竟把柳花虛擬成一群天真無邪、愛嬉鬧的孩子,悠閑地趁着春天的遊絲,象蕩鞦韆似地悄悄進入了深邃的庭院。春日漸長,而庭院門卻整天閉着。柳花活似好奇的孩子一樣,想探個究竟。這樣,就把柳花的形象寫活了。“傍珠簾散漫,垂垂欲下,依前被、風扶起。”柳花緊挨着珠箔做的窗簾散開,緩緩地想下到閨房裏去,卻一次又一次地被旋風吹起來。這幾句深得南宋黃升和魏關之的欣賞。黃升說它“形容居”(《唐宋諸賢絶妙詞選》捲五評);魏慶之說它“麯盡楊花妙處”,甚至認為蘇軾的和詞也“恐未能及”(《詩人玉屑》捲二十一)。當然,把這首詞評蘇軾和詞之上是未免偏愛太過;但說它刻畫之工不同尋常,那是確實不假。這幾句除了刻畫出柳花的輕盈體態外,還把它擬人化了,賦予它以“栩栩如生”的神情,真正做到了形神俱似。
  下片改從“玉人”方面寫:“蘭帳玉人睡覺,怪春衣、雪沾瓊綴。綉床旋滿,香球無數,纔圓卻碎。”唐圭璋等《唐宋詞選註》稱此詞為“閨怨詞”,估計就是從這裏着眼的。到這裏,“玉人”已成為詞中的女主人公,柳花反退居到陪襯的地位上了。但通篇自始至終不曾離開柳花的形象着筆,下片無非是再通過閨中少婦的心眼,進一步摹寫柳花的形神罷了。柳花終於鑽入了閨房,粘少婦的春衣上。少婦的綉花床很快被落絮堆滿,柳花象無數香球似地飛滾着,一會兒圓,一會兒又破碎了。這段描寫,不僅把柳花寫得神情酷肖,同時也把少婦惝恍迷離的內心世界顯現出來。柳花少婦的心目中竟變成了輕薄子弟,千方沾惹,萬般追逐,乍合乍離,反覆無常。
  “時見蜂兒,仰粘輕粉,魚吞池水”,這幾句既着意形容柳花飄空墜水時為蜂兒和魚所貪愛,又反襯幽閨少婦的孤寂無歡。“望章臺路杳,金鞍遊蕩,有盈盈淚。”藉兩個典故,既狀寫柳花飄墜似淚花,又刻畫少婦望不見正“章臺走馬”的遊冶郎時的痛苦心情。章臺為漢代長安街名。《漢書。張敞傳》:“時罷朝會,過走馬章臺街,使禦吏驅,自以便面拊馬。”顔師古註謂其不欲見人,以扇自障面。後世以“章臺走馬”指冶遊之事。唐崔顥《渭城少年行》:“鬥雞下杜塵初合,走馬章臺日半斜。章臺帝城稱貴裏,青樓日晚歌鐘起”,即其一例。至於柳與章臺的關係,較早見於南朝梁詩人費昶《和蕭記室春旦有所思》:“楊柳何時歸,裊裊復依依,已映章臺陌,復掃長門扉。”唐代傳奇《柳氏傳》又有“章臺柳”故事。這首詞若有不足,當是上下片主題不一,從而造成了形象的不集中。然而瑕不掩瑜,此詞仍值用心玩味。
《水竜吟》-秦觀作詞
  【水竜吟作者:秦觀】
  小樓連苑橫空,下窺綉轂雕鞍驟。
  朱簾半捲,單衣初試,清明時候。破暖輕風,弄晴微雨,欲無還有。
  賣花聲過盡,斜陽院落;紅成陣,飛鴛甃.玉佩丁東別後。悵佳期、參差難又。
  名韁利鎖,天還知道,和天也瘦。花下重門,柳邊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當時皓月,嚮人依舊。
  鑒賞:此詞寫一位婦女一整天的相思之情。上片起首句,寫女子登上挨着園林橫空而起的小樓,看見戀人身騎駿馬奔馳而去。此二句按景綴情,景物描寫中綴入女主人公的別情。“朱簾”三句,承首句“小樓”而言,謂此時樓上佳人正身穿春衣,捲起朱簾,出神地凝望着遠去的情郎。“破暖”三句,表面上是寫微雨欲無還有,似逗弄晴天,實際上則綴入女子的思想感情,說它也象當前的天氣一樣陰晴不定。以下四句便寫這位女子一個人樓上一直等待到紅日西斜的過程以及當時的情緒。輕風送來的賣花聲清脆悅耳,充滿着生活的誘惑力,也容易引起人們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女主人公想去買上一枝插鬢邊;可是縱有鮮花,誰適為容?故此她沒有心思買花,衹好讓賣花聲過去,直到它過盡。“過盡”二字用得極妙,從中可以想象得到女主人公諦聽的神態、想買又不願買的惋惜之情。更為巧妙的是,詞人將聲音的過去同時光的流逝結合一起寫,狀畫出女主人公綿綿不盡的感情。歇拍二句,則是以景結情。落紅成陣,飛遍鴛甃,景象是美麗的,感情卻是悲傷的。花辭故枝,象徵着行人離去,也象徵着紅顔憔悴,最易使人傷懷。不言愁而愁自其中,因而藴藉含蓄,帶有悠悠不盡的情味。
  下片從男方着筆,寫別後情懷。“玉佩丁東別後”,雖嵌入“東玉”二字,然無人工痕跡,且比起首二句凝煉準確,讀後頗有“環佩人歸”之感。“悵佳期、參差難又”,是說再見不易。參差猶差池,即蹉跎、失誤。剛剛言別,馬上又擔心重逢難再,可見人雖遠去,而留戀之情猶縈回腦際。至“名韁利鎖”三句,始點出不得不與情人分別的原因。為了功名富貴,不得不拋下情人,詞人思想上是矛盾的、痛苦的,因此發出了詛咒。“和天也瘦”句從李賀《金銅仙人辭漢歌》中“天若有情天亦老”化來。但以瘦易老,卻別有情味,明王世貞對此極為贊賞,因為它概括了人物的思想矛盾,突出了相思之苦。“花下”三句,照應首句,回憶別前歡聚之地。此時他雖策馬遠去,途中猶頻頻回首,瞻望女子所住的“花下重門,柳邊深巷”。着以“不堪”二字,更加刻劃出難耐的心情,難言的痛苦。煞尾三句,頗饒餘韻,寫對月懷人情景,頗有“見月而不見人之憾”(《草堂詩餘雋》捲二)。
  此詞以景起,以景結,而其中一以貫之的則是作者執着的情愫。對一個淪落風塵的薄命女子,作者竟鐘情若此,這决非為徵管逐弦而出入青樓的薄幸子弟所能望其項背。
  水竜吟 和秦淮海
  莊棫
  小窗月影東風。單曳竚立輕寒驟。閑門靜掩。湘簾不捲。深宵時候。已隔經年。更添愁緒。問君曾有。料春光滿眼。王孫草色。離離遠。迷荒甃。 一麯楊枝別後。恰依稀、探春時又。客中何處。儂今生怕。為儂消瘦。飛燕雕梁。落花深巷。一般搔首。更天涯是處。流鶯滿院。說新和舊。
《水竜吟》-郭沫若作
  【水竜吟作者:郭沫若】
  商盤孔鼎無存,禹碑本是升庵造。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將何所好?
  踏遍天涯,漢關秦月,雪泥鴻爪。有如神志氣,長隨書劍,時媵以,一拳小。
  渾似風清月皎,會心時點頭微笑。輕靈可轉,堅貞難易,良堪拜倒。
  砭穴支機,補天填海,萬般都妙。看泰山成礪,再勞拾取,為翁居料。
  註釋
  瀋鈞儒愛石,所至必取一二石歸,書房曰“與石居”。郭為其題曰:“與石居者與善遊,其性既剛且能柔。柔能為民役,剛能反冦仇,先生之風超絶時空。”1942年8月7日,郭在重慶為瀋撰此詞。
《水竜吟》-藝術特色
  該篇運用回憶對比的手法,抒發了作者懷念故國、悲壯而抑鬱的苦悶心情。愈是對歡樂過去作生動細膩的描寫,愈是使人更加留戀珍惜已經失去的一切,也就更加深刻地寫出詞人內心的痛楚。用詞典雅流麗處令人心馳神往,激烈悲憤處,又能見字血行淚,産生巨大的感人力量。首詞的可貴之處,是用“幽秀”之筆,寫出了傢國之情。正由於筆麯意深,含蓄而味永,藝術效果往往並不在壯懷激烈的言詞之下。手法之妙,於此可見。寫作手法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一 )從寫景入手,意境開闊,情景交融。
  (二)通過歷史典故,層層推進,自然而貼切,深沉而含蓄。
  (三)采用白描、反襯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水竜吟》-詩詞特點
  詞的特點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綫索清晰,鈎鎖綿密。
  第二是因邇及遠,以小見大。這是詞人的心聲,同時也喊出了千百萬人心中的共同意願。
  第三個特點是通篇暗喻,對比強烈。
水竜吟》-水竜吟---朱敦儒
  放船千裏凌波去,略為吳山留顧。
  《水竜吟
  雲屯水府,濤隨神女,九江東註。
  北客翩然,壯心偏感,年華將暮。
  念伊嵩舊隱,巢由故友,南柯夢,遽如許! 回首妖氛未掃,問人間英雄何處?
  奇謀報國,可憐無用,塵昏白羽。
  鐵鎖橫江,錦帆衝浪,孫郎良苦。
  但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作者簡介】
  朱敦儒(1081-1159) 字希真,號岩壑,河南(治今河南洛陽)人。早有聲名,但不願為官。高宗紹興二年(1132),始應召入朝,賜進士出身,為秘書省正字,擢兵部郎中,遷兩浙東路提點刑獄。秦檜為相時,任鴻臚少卿;檜死,遭罷免。早年生活放蕩,詞風尚婉麗。中年,逢北方淪陷於金,國破傢亡,多感懷、憂憤之作,格調悲涼。晚年隱居山林,詞多描寫自然景色與自己閑適的生活。其詞語言清暢,句法靈活自由。但多數詞作帶有濃厚的虛無思想,內容消極。著有《岩壑老人詩文》,已佚;今有詞集《樵歌》。
  【註釋】
  1.吳山:江蘇南部古為吳地,吳山即泛指是處諸山。
  2.水府:水神所居府邸。
  3.神女:指湘妃、洛神一類水中仙子。
  4.九江:長江至潯陽分為九派東流,毛澤東《菩薩蠻 黃鶴樓》:"茫茫九派流中國,沉沉一綫穿南北"。
  5.伊嵩:伊闕、嵩高,皆河南名山。巢由:巢父、許由,皆古時隱士,此指作者過去同隱伊嵩的舊友。
  6.南柯夢:李公佐《南柯記》載淳於棼夢為南柯太守、享盡榮華,醒後方知為一夢之事。後常以之喻已逝去的往日情狀。
  7.妖氛:指金兵南侵氣焰。
  8.白羽:白羽箭。塵昏白羽指戰局不利。
  9.孫郎良苦:三國時吳主孫皓聞晉軍沿江來犯,遂以鐵索橫江拒敵,惜為晉人所破。此處暗喻宋為金所迫局面。
  10.梁父:即梁甫吟,樂府歌麯。《三國志o諸葛亮傳》載諸葛亮隱居南陽時,好為梁甫吟。此處為作者自比。
  【賞析】
  《水竜吟》 朱敦儒的詞,從題材和內容看,大抵可分為兩類:一類是寫他早期的清狂生活和閑適心情的,另一類是寫他憂國傷時,撫今思昔的。這首《水竜吟》就是屬於他後一類作品的代表之一。
  宋欽宗靖康元年(1126),金兵大舉南侵,洛陽、汴京一帶,均遭兵燹。不久,汴京淪陷。朱敦儒攜傢南逃,先到淮海地區,後渡江至金陵。又從金陵沿江而上,到達江西。再由江西南下廣東,避亂南雄(今廣東南雄縣)。這首詞具體寫作年月雖不可考,但從詞的內容看,似是他離開淮海,沿江東下金陵時所作。
  詞一開始就以雄健之筆描繪了一個開闊的水面境界:放船千裏,凌波破浪,煙波浩淼。“略為吳山留顧”,從側面點明他此次離開汴洛一帶南來,不是為了“山水尋吳越,風塵厭洛京”(孟浩然《自洛之越》)。對明媚的吳中山水,他衹是略為留顧而已。潛臺詞是說,他此次離鄉背井,實在是因強敵入侵,迫不得已。“雲屯”三句寫長江水勢。水府,本為星宿名,主水之官,此處藉指水。“九”,泛指多數。“九江”,指長江匯合衆流,浩浩蕩蕩,千裏東流。境界何等曠遠。然而這曠遠的境界並未使作者襟懷開闊,反而“北客”一句轉出個人身世之感。國步艱難,一身漂泊,“如今憔悴,天涯何處可銷憂”。(朱敦儒《水調歌頭》)“壯志未酬”,“此生老矣!”(朱敦儒《雨中花》)表現了一位愛國詞人的憂憤,不是一般文人的嘆老嗟卑,而是與國傢興廢、民族存亡息息相關的。這正是作者思想境界的崇高處。
  下文由一“念”字領起,將生活鏡頭拉回到作者早年在洛陽隱居的時代。伊、嵩,指洛陽附近的伊闕、嵩山,這裏代指洛陽一帶。巢、由,指唐堯時的著名隱士許由、巢父,這裏代指作者在洛陽隱居時的朋友。詞人早年敦品勵行,不求仕進。在北宋末年金兵南侵之前,朝廷曾徵召他到京城,擬授以學官,他堅辭不就,自我表白說:“麋鹿之性,自樂閑曠,爵非所願也。”(《宋史·文苑傳》)他滿足於詩酒清狂,徜徉山水的隱逸生活:“我是清都山水郎,天教懶漫與疏狂。曾批給雨支風敕,纍上留雲藉月章。詩萬首,酒千觴。幾曾着眼看侯王?玉樓金闕慵歸去,且插梅花醉洛陽。”(朱敦儒《鷓鴣天》)這就很形象地描繪了他疏狂懶漫,傲視王侯,不求爵祿,不受羈絆的性格。現在當他身遭喪亂,落拓南逃的時候,回憶起過去那種令人神往的隱逸生活,猶如南柯一夢。真是“堪笑一場顛倒夢,元來恰似浮雲。”(朱敦儒《臨江仙》)夢醒得如此快,覺來無處追尋。他對過去隱逸生活的嚮往,其意義不在隱逸生活本身,而在於他的隱逸生活帶有時代特色。封建時代,文人要隱居,必須有相對安定的社會環境。朱敦儒隱居伊、嵩時,北宋社會呈現出來的儘管是一片虛假的太平景象,但畢竟還能保住中原,人民生活基本安定,比朱敦儒寫作這首詞的時候所過的流離轉徙生活要好得多。所以朱敦儒對過去隱居伊、嵩生活的懷念,其實質是希望趕走金兵,恢復中原,回到以前的那個時代去,是愛國傢、愛民族的表現。
  正是這種國傢民族之愛,所以下片一開始作者就站在愛國傢、愛民族的高度,當此凌波南下之時,北望中原,痛感妖氛未掃,不禁發出了對英雄的渴求和呼喚。渴望有英雄出來掃淨妖氛,恢復中原。上下兩片,意脈相連。當時並非沒有英雄。宗澤、李綱都力主抗金,收復失地,但都為投降派所阻。或憂憤成疾而死,或連遭排擠貶斥,無一得志。他想到眼前放船千裏的地方,也正是三國時,蜀吳聯軍抗曹的故地。當年諸葛亮何等英雄,奇謀報國,指揮若定。因後主懦弱,佞臣誤國,終於“塵昏白羽”,大業未成。隱喻自己也和其他英雄一樣,雖有“壯心”,無奈“奇謀不用”,英雄無用武之地。這種心情,他在《蘇幕遮》詞中也曾表示過:“有奇才,無用處,壯節飄零,受盡人間苦。”進而由眼前的地域特點和國傢形勢聯想到西晉滅吳的歷史事實。當年吳主孫皓倚仗長江天險,以鐵鎖橫江設防,仍然阻擋不住西晉大將王瀎的樓船,錦帆衝浪,鐵鎖銷熔,終於“一片降幡出石頭”,“孫郎良苦”。歷史往往有驚人的相似之處。鑒古觀今,作者在詞中流露出對象東吳一樣偏安江左的南宋小朝廷前途的擔憂。下文“但”字一轉,結束上文的論史,轉入到以抒情作結。詞人救亡有志,報國無門,他憂憤得敲打着船槳,作為擊節,象諸葛亮那樣唱着“梁父吟”,心潮激蕩,“淚流如雨”,無可奈何。一位愛國詞人的一腔忠義之情,抒發得淋漓盡致,而詞情至此,也達到高潮。
  詞以放船凌波開始,通過江上風光的描寫拓開境界,撫今懷古,將敘事、抒情、議論有機地組合起來,將個人身世之感與對國傢民族的深情摯愛融為一體,風格豪放悲壯。
  【賞析二】
  這首詞為作者三捲《樵歌》之一,作於金兵南下,詞人初離洛陽時。境界深遠,詞句間有報國不得之悲慨,不以閑適為之調,是《樵歌》中獨樹一幟的作品。上片寫船上所見,進而抒發身世感慨。放船千裏,凌波踏浪,並不是為了登山臨水,放浪形骸。"放船"本身 ,意味着詞人心嚮往之的閑適生活的被迫結束,心情之沉重不難想見,因而即便是嫵媚的江南青山也難以使他心馳神往,而衹是稍稍流眄顧盼而已 。"雲屯"三句進一步寫天上與江中的情景。"水府",古代星名,主水之官。所謂"雲屯水府 ",是說雲層聚集在水府星附近 ,是天將下雨的徵兆。再看滔滔江水,如隨水神奔走,與衆水一起東註入海。天空高遠,卻雲垂垂而欲雨 ;江面空闊,而波翻浪涌,逝者如斯。詞人的心旌不禁為之搖曳,不覺生出了一種鬱悶之情與茫然之感,上片抒寫的重點也就隨着轉到了對自己身世的感念上。現實的動亂打破了詞人的好夢,回首往事,自不免有南柯夢短的傷感。但他主要的感受卻在於嘆惋時光的流逝,有烈士暮年之悲。在"壯心偏感,年華將暮"的感情深處,暗藏着故國難返的深沉悲愴。過片以"回首"領起,這已不再是站在個人立場上回望逝去的歲月,而是站在民族立場的高處北望硝煙彌漫的中原,正面發出了對於救國英雄的呼喚。在"問人間、英雄何處"的疑問中,既有着對於英雄的渴求,也有着對於造成英雄失志時代的詰問,意味十分深遠。以下引用三國故事,說諸葛亮奇謀報國,仍不免賫志以沒 ,隱喻自己雖有長纔也難有機會施展。又說到東吳敗亡的歷史教訓:吳主孫晧憑藉長江天險,且有"鐵鎖橫江 ",但還是未能擋住西晉王濬衝浪而來的戰艦,落了個可悲下場。這裏可以隱約看出詞人對南宋小朝廷的擔憂。寫諸葛亮,寫孫晧,是以歷史為鏡子,從對面映照現實,這就使詞人的憂憤更具有歷史的縱深感。結尾寫自己"愁敲桂棹,悲吟《梁父》,淚流如雨 ",正是融合了傢國不幸之後悲痛難已的表現 。"愁敲桂棹"三句,是說敲擊船槳打拍子,唱着悲凄的《梁父吟 》,淚水滂沱。這幾句以"但"字拍轉,以"愁"、"悲"等字點染,以"淚流如雨"的畫面作結,極見詞人悲憤之深廣與無力回天的無奈。這首詞既體現了詞人創作風格中的豪放剛健,又見出詞人創作功力之深厚。全詞以紀行為綫索,從江上風光寫到遠行的感懷 ,由個人悲歡寫到國傢命運,篇末以"愁敲桂棹"回映篇首的"放船千裏 "。中間部分,抒情、議論並用,抒情率直,議論縱橫,視野又極開闊 ,"千裏"、"九江"盡收筆底,往古來今俱在望中,感情極痛快卻極沉着,不避用典而仍明白如話。
遊戲《仙劍奇俠傳二》官方主題音樂
  基本信息
  麯名:餘情幽夢 《仙劍奇俠傳二》LOGO
  又名:水竜吟水竜吟-餘情幽夢
  作麯:駱集益 呂聖斐
  類型:樂麯
  出處:中文RPG遊戲《仙劍奇俠傳二》官方主題音樂
  收錄於:《仙劍奇俠傳二-深鼕的溫柔》音樂專輯
  發行時間:2002年詳細信息
  詳細信息請參考百科詞條“水竜吟-餘情幽夢”或“餘情幽夢”。
小說《水竜吟》
  作者: 狐言
  屬性: 古典武俠
  ISBN號:7-5391-2362-1出版發行項:南昌-二十一世紀出版社預出版日期:2006載體信息:252, 16頁, 頁圖版 2cm CNY22.80個人名稱—等同責任者:狐言,中圖圖書分類法類號:I247.5論題主題:長篇小說附註項:本書內容包括:“拒劍還情”、“風雨同路”、“西山狂人”、“相思喋血”、“懸顱劍𠔌”等。
  目前已出版一、二兩册,但由於作者與出版社之間的矛盾,並未完結,但由於作品很優秀廣大書友仍在執着等待中。至少這是我看過的所有武俠小說中最好的。
  至於停更原因可以在百度_水竜吟吧 於狐言《水竜吟》斷頭(轉載) 深入瞭解。
《水竜吟》-李白詩作
  《水竜吟》出自李白詩句“笛奏水竜吟”。水竜吟又名《竜吟麯》、《莊椿歲》、《小樓連苑》。一百零二字,前後片各四仄韻。第九句第一字宜用去聲,結句宜用上一、下三句法。 此調句讀各傢不同,《詞譜》分立二譜。起句七宇、第二句六字的以蘇軾詞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十一句五仄韻。上下片第九句都是一字豆句法。起句六字、第二句七字者,以秦觀詞為正格,一百零二字,上片十一句四仄韻,下片十句五仄韻。後結作九字一句,四字一句。此調氣勢雄渾,宜用以抒寫激奮情思。
  詞牌格律
  定格:
  (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句或韻),仄平平、(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
  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
  註:“()”表示這裏面的字可平可仄。“”表示為韻腳。
  變格:
  中平平仄平平仄,中仄中平平仄。
  中平仄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中平中仄,中平中仄,中平仄,平平仄。
  中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中平平仄。
  中平中仄,中平平仄,中平平仄。
  中仄平平,中平中仄,中平平仄。
  仄平平仄仄,中平中仄,仄平平仄。
《水竜吟》-郭沫若作
  原文
  作者:郭沫若
  商盤孔鼎無存,禹碑本是升庵造。古香已逸,豪情待冶,將何所好?
  踏遍天涯,漢關秦月,雪泥鴻爪。有如神志氣,長隨書劍,時媵以,一拳小。
  渾似風清月皎,會心時點頭微笑。輕靈可轉,堅貞難易,良堪拜倒。
  砭穴支機,補天填海,萬般都妙。看泰山成礪,再勞拾取,為翁居料。
  註釋
  瀋鈞儒愛石,所至必取一二石歸,書房曰“與石居”。郭為其題曰:“與石居者與善遊,其性既剛且能柔。柔能為民役,剛能反冦仇,先生之風超絶時空。”1942年8月7日,郭在重慶為瀋撰此詞。
  藝術特色
  該篇運用回憶對比的手法,抒發了作者懷念故國、悲壯而抑鬱的苦悶心情。愈是對歡樂過去作生動細膩的描寫,愈是使人更加留戀珍惜已經失去的一切,也就更加深刻地寫出詞人內心的痛楚。用詞典雅流麗處令人心馳神往,激烈悲憤處,又能見字血行淚,産生巨大的感人力量。首詞的可貴之處,是用“幽秀”之筆,寫出了傢國之情。正由於筆麯意深,含蓄而味永,藝術效果往往並不在壯懷激烈的言詞之下。手法之妙,於此可見。寫作手法主要表現在一下幾方面: (一 )從寫景入手,意境開闊,情景交融。
  (二)通過歷史典故,層層推進,自然而貼切,深沉而含蓄。
  (三)采用白描、反襯的手法塑造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詩詞特點
  詞的特點集中表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是綫索清晰,鈎鎖綿密。
  第二是因邇及遠,以小見大。這是詞人的心聲,同時也喊出了千百萬人心中的共同意願。
  第三個特點是通篇暗喻,對比強烈。
相關詞
辛棄疾古詩詞作品詩詞文學宋詞
包含詞
月·水竜吟秋水竜吟水竜吟梅
水竜吟雪水竜吟夢碧水竜吟
水竜吟·梨花水竜吟·詠月水竜吟·落葉
水竜吟·白蓮水竜吟春晚水竜吟再和
水竜吟除夕水竜吟白蓮水竜吟春夢
水竜吟雲詞水竜吟自遣水竜吟雨詞
水竜吟鶯詞水竜吟海棠水竜吟雲意
水竜吟李詞水竜吟上巳水竜吟木樨
水竜吟梅詞水竜吟初夏水竜吟和韻
水竜吟寄興水竜吟牡丹水竜吟秋興
水竜吟中秋水竜吟春恨隋亂伍·水竜吟
水竜吟·題瓢泉水竜吟·題雨岩水竜吟·採藥徑
水竜吟水仙花水竜吟壽梅津水竜吟觀競渡
水竜吟竜吟麯水竜吟採藥徑水竜吟賦酴醿
水竜吟賦芍藥水竜吟金陵作水竜吟郎官湖
水竜吟題瓢泉水竜吟壽留守水竜吟寄竹西
水竜吟別故人水竜吟會慶節水竜吟-餘情幽夢
水竜吟·寄陸放翁水竜吟·西湖懷古水竜吟·問春何苦
水竜吟西湖懷古水竜吟九日登城水竜吟癸卯元夕
水竜吟送萬信州水竜吟壽尹梅津水竜吟壽嗣榮王
水竜吟興安道間水竜吟牡丹有感水竜吟壽周耐軒
水竜吟甲寅中秋水竜吟庚寅寄遠水竜吟寄袁竹初
水竜吟壽白蘭𠔌水竜吟方外述懷水竜吟為夢庵壽
水竜吟酴醿春景水竜吟為放翁壽水竜吟壽李尚書
水竜吟賡韻中秋水竜吟曾相生日水竜吟慶王誕辰
水竜吟東宮壽詞水竜吟夷陵雪作水竜吟老人壽詞
水竜吟遊釣臺作水竜吟戊午元夕水竜吟壽遊參政
水竜吟淮西重午水竜吟壽李長孺水竜吟次周月船
水竜吟春壽太守水竜吟秋壽太守水竜吟贈丁南鄰
水竜吟答瀋壯可水竜吟壽李府尹水竜吟事為之詞
水竜吟青絲木香水竜吟壽趙癯齊水竜吟寄陸放翁
水竜吟越調梨花水竜吟壽辛侍郎水竜吟丁卯生日
水竜吟武寧瑞蓮水竜吟重過舊隱水竜吟題夢雲軒
水竜吟丙辰生日水竜吟丁巳生日水竜吟·為王少傅壽
水竜吟送人歸武夷水竜吟追和晁次膺水竜吟送人歸江西
水竜吟慶齊年諸丈水竜吟記錢塘之恨水竜吟題盱江偉觀
水竜吟六月宴雙溪水竜吟和中甫九日水竜吟次張鬥南韻
水竜吟和野渡生朝水竜吟代壽賈秋壑水竜吟周總領生朝
水竜吟光武戰昆陽水竜吟太宗臨渭上水竜吟九日次前韻
水竜吟登吳江橋作水竜吟自和前二首水竜吟·玉皇殿閣微涼
水竜吟·聽兮清佩瓊瑤些水竜吟·過南劍雙溪樓水竜吟·放船千裏凌波去
水竜吟·衹愁風雨重陽水竜吟·素丸何處飛來水竜吟·老來曾識淵明
水竜吟·夜來風雨匆匆水竜吟·夜深客子移舟處水竜吟·短衣匹馬清秋
水竜吟·燕忙鶯懶芳殘水竜吟·倦遊京洛風塵水竜吟·小舟橫截春江
水竜吟·斷崖千丈孤鬆辛棄疾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水竜吟·倚欄看碧成朱
水竜吟·春恨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水竜吟登建康賞心亭
水竜吟·小樓連苑橫空水竜吟·次歆林聖予惜春水竜吟·浮翠山房擬賦白蓮
水竜吟·次韻林聖予惜春水竜吟(竜吟麯)水竜吟(寄興)
水竜吟(次周月船)水竜吟(採藥徑)水竜吟(六月宴雙溪)
水竜吟(戊午元夕)水竜吟(淮西重午)水竜吟(賦酴醿)
水竜吟(賦芍藥)水竜吟(為夢庵壽)水竜吟(壽李長孺)
水竜吟(海棠)水竜吟(為放翁壽)水竜吟(代壽賈秋壑)
水竜吟(和野渡生朝)水竜吟(壽梅津)水竜吟(癸卯元夕)
水竜吟(牡丹有感)水竜吟(白蓮)水竜吟(次張鬥南韻)
水竜吟(和中甫九日)水竜吟(壽周耐軒)水竜吟(再和)
水竜吟(甲寅中秋)水竜吟(和韻)水竜吟(壽遊參政)
水竜吟(興安道間)水竜吟(送萬信州)水竜吟(壽尹梅津)
水竜吟(壽嗣榮王)水竜吟(觀競渡)水竜吟(牡丹)
水竜吟(題夢雲軒)水竜吟(郎官湖)水竜吟(丁卯生日)
水竜吟(酴醿·春景)水竜吟寓興和巽吾韻水竜吟(秋興)
水竜吟(重過舊隱)水竜吟(上巳)水竜吟(老人壽詞)
水竜吟(東宮壽詞)水竜吟(登吳江橋作)水竜吟(慶王誕辰)
水竜吟(初夏)水竜吟(別故人)水竜吟(遊釣臺作)
水竜吟(曾相生日)水竜吟(會慶節)水竜吟(寄竹西)
水竜吟(夷陵雪作)水竜吟(武寧瑞蓮)水竜吟(梅)
水竜吟(雪)水竜吟(木樨)水竜吟(九日次前韻)
水竜吟(賡韻中秋)水竜吟(金陵作)
更多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