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草叢矮縮病是水稻植株明顯矮化,葉片上出現斑點(白色),分蘖很小,稻穀的産量和品質明顯下降的一種危害水稻生長發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難防治。
已知該病的唯一抗源是尼瓦拉野生稻.國際水稻研究所自1969年開始利用栽培稻與原産於印度北方邦的尼瓦拉野生稻雜交,將後者抗草叢矮縮病顯性基因轉入栽培稻;1974~1977年連續育成抗草狀矮縮病的係列産品[19].khush等把在長雄蕊野生稻中發現的廣譜抗白葉枯新基因xa-21轉移到栽培稻中,獲得高抗白葉枯病的品種[20].從普通東鄉野生稻轉移具有育種價值的基因遺傳因子到栽培稻品種中,並從中育成了優質早秈稻[21].通過栽培稻與多年生普通野生稻細胞質雄性不育係雜交,已育成ir66707a細胞質雄性不育係[22].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