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藝 : 經濟 : 藝術類 > 民謠搖滾
目錄
No. 1
  民謠搖滾(folk rock)——與其他各種類型的搖滾樂最大的不同點是:民謠搖滾有一個誕生紀念日,那是1965年的夏天,Bob Dylan(鮑勃·迪倫)在紐保特民謠節的表演中,首次放棄了空心吉他,而以電吉他代替伴奏,他是被臺下的觀衆虛下臺去的,因為對於衹欣賞純淨的民歌的觀衆來說,電吉他是太大逆不道了。想要用定義來解說民謠搖滾是很睏難的,因為它並沒有什麽固定的節拍或形態。他們多半把他們唱出的歌,看成一種工具,用來檢驗人生百態。他們在歌麯中,訴說自己的經驗,表達自己的感情,描繪自己的感情,歌詞中內容轉換,而麯子則大都較為柔緩。
  基於民歌的結構和主題,適於民謠樂器和技術演奏改編的搖滾音樂 。這種音樂集中體現於Bob Dylan的作品,Bob在民謠音樂中采用了 電吉它、鼓、鍵盤等樂器,形成了獨特的風格,他的音樂在60年代 初期受到民謠純化論者的強烈抨擊。另一著名民謠搖滾團體是The Byrds。它受Beatles活潑的流行作品影響,對早期民謠和藍草音樂 進行了改造而獨樹一幟。流行音樂的一種流派。主要指那些60年後期 、70年代和80年代早期為大傢所熟悉的,主流搖滾明星的音樂。象 Beatles、Rolling Stone等。
  20世紀60年代的美國是一個充滿了動亂和麻煩的時期。肯尼迪於1963年被暗殺以後,約翰遜繼任總統。局勢動蕩不定,社會問題層出不窮。
  首先,是民權運動。嚴重的種族歧視問題一直幹攏着美國社會,不斷地引起反抗和鬥爭。直到1964年美國國會纔正式通過民權法案取消了種族隔離制度。
  其次,是美國發動的越南戰爭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傷亡。青年學生反對美國捲入越南內戰,到處舉行群衆集會、遊行示威。但約翰遜總統不顧國內外輿論的反對,繼續擴大戰爭,使越戰在整個60年代逐步升級,造成年輕人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加上生態環境日益惡化,如空氣和水的嚴重污染;石油、煤氣的短缺;森林被亂砍亂伐等,也使許多人對現代化工業社會的發展前景産生懷疑。在這種情況下,很多年輕人離開了大城市、離開家庭,來到郊區或鄉下,組成社團,過着一種簡樸的群體生活。他們反對權威、反對傳統(包括傳統文化)、反對既有秩序。他們在服裝和發式方面也反其道而行之,越古怪越好,而且還普遍服用緻幻藥物。因此他們得到一個外號叫"嬉皮士"(Hippies),指生活在既定社會之外的不順從的青年人。
  最後,性解放也是60年代的一個突出現象。對"性"的傳統觀念産生懷疑和輕視、不合法的同居被認為是一種可以替代結婚的生活方式。"自由"兩字的含義不僅意味着要結束種族歧視,也意味着對上一輩性觀念的反叛。
  在這種背景下,搖滾樂構成了60年代生活中一個不可缺少的部分。它反映和影響了當時一代青年的情感和願望,說出了他們對人生、對社會、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60年代的搖滾樂與50年代相比,思想深度顯然更進了一層。這些,特別明顯地表現在以鮑勃·迪倫為代表的民謠搖滾(Folk Rock)之中。
相關詞
鄉村搖滾迷幻音樂藝術傢樂隊硬搖滾前衛搖滾音樂獨立的
鄉村音樂Gossipgirl演出民謠話劇
包含詞
流民謠搖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