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藥名】:毛蔞
【拉丁名】:herba pipers puberuli;piper puberulum (benth) maxim
【別名】石南藤、石蔞、爬岩香、小毛蓌、絨毛鬍椒
【英文名】:毛蓌 pubescent pepper herb
【來源】:為雙子葉植物藥鬍椒科植物毛蓌的全株。以全株入藥。秋季采收,曬幹。
【功效】:行氣止痛,祛風活血。
【主治】:治風濕性痹痛、風寒頭痛、胃脘痛、疝氣、痛經、跌打損傷。
【性味歸經】:辛、溫
【用法用量】:內服:煎湯,6-15剋,研粉,1-3剋,亦可浸酒。外用:適量,煎水洗,研粉酒擦洗身,或搗爛炒熱外敷。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別名】:小毛蔞、小墻風《廣西中草藥》、野蘆子《雲南中草藥》。又名:絨毛鬍椒《中藥大辭典》
【動植物資源分佈】:分佈於廣東、廣西、雲南等地。
【藥材的采收與儲藏】:夏秋季采收,曬幹。
【考證】:出自《廣西本草選編》。
【生藥材鑒定】:性狀鑒別:莖枝常扭麯,扁圓柱形,直徑1-3mm,長約30cm,表面灰褐色或灰棕色。節膨大,節間長7-9cm,質輕而脆,斷面皮部窄,維管束與射綫相同呈放射狀排列,木部有多數小孔,中心有灰褐色的髓部,葉片灰緑色,多皺縮,展平後卵狀披針或卵形,長4-10cm,寬2-5cm,基部淺心形而常不對稱,兩面有毛茸,背面較稀疏,葉脈5-7條,最上一對離基部從中脈發出;葉柄密生短毛,基部鞘狀。有時可見與葉對生的穗狀花序。氣清香,味辛辣。以枝條均勻、色灰褐、葉片完整者為佳。
【中藥化學成分】:預試含生物鹼、鞣質、單糖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