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毛尖,浙江寧波人,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外語係學士、中文係碩士,香港科技大學博士,現任教於華東師範大學。著有《非常罪 非常美》《慢慢微笑》《當世界嚮右的時候》《沒有你不行,有你也不行》《亂來》《這些年》等。 |
|
茶葉的一種。在烘青茶中,選取産地自然環境優越和茶樹品種優良的幼嫩芽葉,經過精細挑選,專工焙製,品質優異的,常稱為“毛尖”。也稱毛峰。《儒林外史》第二九回:“衆人吃了,又是雨水煨的 六安 毛尖茶,每人一碗。”《儒林外史》第四一回:“極細的成窰、宣窰的杯子,烹的上好的雨水毛尖茶。”如: 信陽 毛尖( 河南 名茶); 都勻 毛尖( 貴州 名茶)。參閱 莊晚芳 等《飲茶史話》。 |
|
茶葉的一種,緑茶類,具體又分溈山毛尖,信陽毛尖(信陽毛尖,亦稱"豫毛峰".因條索細圓,緊直有鋒芒,又産於河南信陽,故取名"信陽毛尖",信陽毛尖是河南知名品牌),茅坪毛尖,都勻毛尖,黃山毛尖等。 |
|
産於河南省信陽縣。該地區山勢高峻,生態環境得天獨厚:高檔毛尖茶以一芽一葉或一芽二葉為主,中檔茶以一芽二三葉為主。毛尖茶色澤嫩緑隱翠,香氣清高帶熟慄子香,滋味濃厚耐泡,葉底細嫩緑亮。
信陽毛尖産區稱鮮葉為茶草、茶青、青葉、生葉等。鮮葉質量優劣與成品茶質量關係密切,溫濕度好的地區鮮葉生長好,製出毛尖茶外形油潤發亮;溫濕度差的生長也差,製成品有幹枯感。采大與小也有差別,采早葉太嫩香味不足,産量少,厚老,茶葉粗老,香味低劣。
鮮葉分級 確定質量高低依據其鮮葉大小,色澤、輕重、厚薄、老嫩等幾項因素而確定質量的高低。
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方法有粗分和細分二種。
鮮葉粗分:信陽毛尖鮮葉分級首先檢查是否有劣變。如因存放時間過長,鮮葉變紅,輕者列為次級,重者作為省變處理,分別攤放製作。
有老葉林片含雜的鮮葉要求當時挑揀分開,除去雜質。老嫩混雜的鮮葉與鮮葉單一老嫩的分開,大鮮葉與小鮮葉分開。
鮮葉細分:根據運回數量的多少首先劃成若幹産地和若幹堆放塊。首先看各種茶葉占比重的多少,嫩芽越多標志鮮葉品質越高,同時兼顧鮮葉大小,老嫩、色澤、對尖葉、舉地多少等因素,然後依照《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標準表》定出鮮葉級別,相同地點鮮葉同級合併攤放,通過分級後的鮮葉外觀基本一致,有利於製作中掌握。
《信陽毛尖鮮葉分級標準表》
級別 茶 葉 標
特級 一芽一葉初展
一級 一芽一、二葉占90%以上
二級 一芽一、二、三葉占85%以上
三級 一芽一、二、三葉占75%以上
四級 一芽二、三葉占70%以上
五級 一芽二、三葉嫩單片占65%以上 |
|
外形細、圓、光、直、多白毫,色澤翠緑,衝後香高持久,滋味濃醇,回甘生津,湯色明亮清澈。
毛尖的色、香、味、形均有獨特個性,其顔色鮮潤、幹淨,不含雜質,香氣高雅、清新,味道鮮爽、醇香、回甘,從外形上看則勻整、鮮緑有光澤、白毫明顯。 |
|
2,女,浙江寧波人,現任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對外漢語係教師,華東師範大學中國現代思想文化研究所城市文化研究中心研究成員,上海師範大學都市文化研究中心專職研究員,著名專欄作者。
很想套用她在《萬象》裏那些撒野的題目,把我們這期采訪定名為“毛尖:書房的愛與死”,不過,真的走進毛尖的新傢,會發現原來毛尖對書的態度可沒有那麽一驚一咋。
我們面前的毛尖隨意而閑淡,看見攝影記者用碩大的鏡頭對着她時,還頗有些不自然,玩笑地說,“有一次一本時尚雜志給我拍了很多照,非常專業,光化妝就化了三個小時,我都快被弄瘋了,我說這是拍花樣年華呢?”
然後轉而笑盈盈地看着我們的攝影記者,“所以我最好你們這樣拍,不用化妝,人小一點點,隱隱約約,你們用文字說明這個人是毛尖就可以了。”最後還很認真地補充說,“我對攝影記者很崇拜的,覺得他們都是藝術傢。”
不理、不買,純粹讀書
毛尖的先生王為鬆是上海書店出版社的社長,在兩個與書為伍的人傢裏,一進門,客廳的醒目位置上便是一排浩浩蕩蕩的書墻。但毛尖說,書還是放不下,指指桌下兩個紙箱,“還有很多打着包沒有拆開呢,很多人到我傢裏看見就問,你們是不是要搬傢啊。我都很不好意思,說我們剛搬來,人傢問多久了呀,我更不好意思,說已經一年半了。剛結婚那陣,人傢跟我們說,你們怎麽像私奔一樣,兩個人東西就堆在一起,也沒好好理理,現在還是,永遠都處在私奔階段。”
在那麽多書中要找本書無疑是個大麻煩,不過這不歸毛尖操心,“原來我們住在天鑰橋路的時候書還是有分類的,搬到新房子之前,王為鬆信誓旦旦地跟我說,到時你要什麽書,我馬上找給你。但現在又亂了。”她看看那排書墻,搖搖頭,嘻嘻笑着,“我那個書房更亂”。她把我們領進去,大概十來平方米的地方,書塞得漫天漫地,架子上放不下,就堆在地上,地上堆滿了就竪嚮發展,於是書就像爬山虎一樣節節上延,撿書的時候必須上躥下跳,而毛尖顯然對“整理”這件事沒有任何奢望。放任書房裏的書恣肆地蔓延開來,“王為鬆是上海人,有時看不過去,就會幫我理。但他現在就很絶望,覺得沒什麽希望收拾好了。”
除了整理書,王為鬆如今還要負責購置書,“結婚前我和他各買各的,結婚後我發現我買的書他都會買,所以現在書就歸他買,他上班在書城嘛,我要看什麽書就讓他帶回來。所以現在我好像搞得很庸俗,一天到晚衹知道買衣服,連書店也不逛。”毛尖開玩笑般地自嘲。
不買書,不理書,於是,毛尖就一心一意地看書,她願意很隨意地看書,讀的書也雜,在看一個作傢的書時,有時會突然延伸到相關的其他書去。“其實我覺得看書不是一條綫追蹤,常常會散發到外面去。比如我看弗吉尼亞·伍爾芙的書時就會突然去看她一個朋友的書,然後再回過頭去讀。有時看到別人書裏提到一本書,我就會很好奇的,去找來讀讀,這慢慢變成一個閱讀的方式。”她放鬆地坐在沙發上談自己的閱讀觀,這個姿勢很孩子氣。
“以前在香港讀書的時候,我會在網上買書,現在覺得麻煩,運費貴,時間又長。所以我也會托朋友買書進來,我還是蠻喜歡看傳記的,於是一些海外的傳記,人傢告訴我,我就托人買進來。”她有一架子的各式傳記。
雜食動物的毛尖,很少嚮自己的學生開書單,“我以前覺得學生大量散讀是很好的事,但現在覺得真的要求泛讀的話,他們就會都去讀通俗的,比如《哈裏·波特》,指望他們看完後去看狄更斯,這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我總歸想他們讀完後往前走走哦,但結果他們都往下走,去看更加通俗好讀的。所以我上課時就要求他們讀一點和專業有關的書,不太可能把我的書單給他們,我覺得挺難的。”她對現在學生的現況是頗有些沮喪的,覺得似乎都不怎麽看書的,“我問學生看什麽,一般都衹看雜志,很少看書,當然他們很坦誠,但他們也不覺得有什麽難為情的;我們以前即使不看也會說幾個出來,撒個謊,因為會覺得不看書很丟臉的。”停了一會兒,她笑嘻嘻地告訴我們,“我有段時間做助教,學生交作業的時候,旁邊就畫一個漫畫,我覺得他那麽認真的樣子,就也不好意把分數打得很低。”
迥然不同的藏書觀
非常好玩的是王為鬆和毛尖夫妻兩個對書的觀念截然不同。毛尖在書的態度上簡直大方得令人詫異,“我什麽書都可以外藉,沒什麽特別寶貝的。既沒有什麽特別珍貴的書,也不那麽珍愛書。上次有位老先生送了我一本張愛玲第一版的小說,我們華師大的陳子善老師當時就覺得眼紅,不過他也沒問我要,可能覺得不好意思。但我真覺得沒什麽關係的,沒有什麽不能送人的。”毛尖的臉上帶着些許得意的狡黠,言外之意是陳子善沒開口,開了口就給了,所以問題不在她身上。
但王為鬆把書看得很緊,總是叮囑妻子不要到處亂藉,還把一些老版本的書收起來放好,不過毛尖顯然不把它們放在眼裏,“我纔不喜歡看老書,覺得髒兮兮的”。
在王為鬆把書一本本往傢裏帶的同時,而毛尖則一批批地把書往外扔,她宣稱要把沙發底下兩排書都扔掉,“太煩了,對我兒子的安全造成很大的威脅,所以我就想把它們統統都扔掉。我是很喜歡扔書的。沒有收藏意識,我覺得挺煩的。我爸爸以前傢裏很多書,床下都是人民文學,所以我從小就有一種陰影,我想我長大以後一定不過這種日子,結果還是過上了這種日子。真是你在哪裏出生就在哪裏生活。”
但王為鬆對書也有着抵死的堅守態度,毛尖覺得他的書實在太多了,並且特別不能理解,“又不會去做研究的,他買衹是覺得它在文學上蠻重要的,他說以後萬一會看,那我說你以後萬一會看的時候去買啊,這書肯定有的。但他就覺得先買下來踏實。”然後又轉而很寬慰地說:“其實結婚以後已經好多了,我們捐掉了不少書,鄉村小學建圖書館,好多書就送出去了。”“但我每次把書扔出去,他就要再看一遍,又扣下很多,像個貪吏一樣。”她哈哈笑着。
神仙王子喬
如今毛尖重新開始了她的讀圖時代,原因在於她那兩歲的兒子,王子喬,這是《山海經》上一個神仙的名字。她開玩笑說這個名字最起碼不會讓兒子麻煩,講起自己的名字趣事,毛尖興致盎然卻又哭笑不得,“太中性化,容易被人傢當成男性。我讀研究生的時候,他們竟然把我安排在男生宿舍。我去換,人傢還特別不高興,說你怎麽是個女的。”
王子喬當然也是毛尖的小神仙,亦是毛尖惦記着扔書的理由———生怕書倒下來傷着這個頑皮的小祖宗。傢裏四處散滿了各式各樣的玩具,與各式各樣的書混雜在一起。不過毛尖顯然對屋內生氣盎然的雜亂很滿足。據說王子喬同志曾經很拽地撕掉了《慢慢微笑》,還曾爬到毛尖的電腦桌上,一陣亂敲,剛寫好的文章被刪去幾百字。不過媽媽也不生氣。
兒子開始識字之後,她也跟着讀圖。“我兒子在那裏看,我也看,我覺得我以後會跟着他慢慢把這一課補上來。我小時候很少看童話書。我們當時除了連環畫沒什麽圖畫書。我很喜歡連環畫,很多電影,什麽《保密局的槍聲》,都做成連環畫。我後來看到有插畫的安徒生《海的女兒》,就很奇怪,為什麽頭髮畫成那個顔色。”
她找出兒子的圖書給我們看,一本本地介紹,說這是“寫小老虎和小熊的故事,我覺得好可愛啊,它們倆一塊生活,有一次,小老虎病了,它還變心了就去跟小兔子好了。畫得特別有意思,畫一個痰盂罐,讓小兔子坐在痰盂罐上,我就特別喜歡看。《雪人》也畫得很好,沒有文字嘛,就很溫暖的。我最喜歡的還是《父與子》,我覺得很經典的。”
“現在看這些,覺得童年好像又被召喚回來了,因為我似乎沒有一個很明確的童年期,蠻早熟的。想重新回到一個浪漫的境界。其實很多人看幾米漫畫什麽的,都是去重新體驗童年吧。”顯然,毛尖把這些童書作為很重要的書籍去閱讀,這個兩歲孩子的媽媽儼然還像一個充滿童心的小孩。 |
|
手工製作
一手工製作方法:
1.篩分、將采摘的鮮葉按不同品種的鮮葉、晴天葉與雨水葉、上午采和下午采的鮮葉分別用網眼竹編篩子進行分級,剔出碎葉及其他異物,分別盛放。
2.攤放、將篩分後的鮮葉,依次攤在室內通風、潔淨的竹編簸箕籃上,厚度宜(5~10)cm,雨水葉或含水量高的鮮葉宜薄攤,晴天葉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鮮葉宜厚攤,每隔1h左右輕翻一次,室內溫度在25℃以下,防太陽光照射。攤放時間根據鮮葉級別控製在(2~6)h為宜,待青氣散失,葉質變軟,鮮葉失水量10%左右時便可付製,當天的鮮葉應當天製作完畢。
3、生鍋
采用炒茶專用鐵鍋,鍋口面直徑84cm(事先磨洗光滑無銹),生鍋呈35°左右傾斜,鍋臺前方高40cm左右,便於操作,後壁高1m以上,與墻貼合。生鍋用幹木柴作燃料,鍋溫宜(140~160)℃,每鍋投鮮葉量500g左右,以手掌心試探鍋溫,掌心距鍋心(3~5)cm,有燙手感即投鮮葉,用茶把(細軟竹枝紮成的圓帚)稍快反復挑翻青葉,經(3~4)min,待青葉軟綿後,用茶把尖收攏青葉,在鍋中轉圈輕揉裹條(將殺青適度的茶葉,用茶把在鍋內順斜鍋自然旋轉),動作由輕、慢逐步加重、加快,不時抖動挑散,反復進行。青葉進一步軟綿捲縮,初步形成泡鬆條索,嫩莖折不斷,然後用茶把盡快將茶葉全部掃入熟鍋。生鍋歷時(7~10)min,茶葉含水率約55%左右。雨、露水鮮葉,火溫提高(10~15)℃,勤翻多抖,嫩葉水分較多,火溫稍高,動作宜輕。
4、熟鍋
與生鍋規格一致,與生鍋並列排列,呈40°傾斜。在接納生鍋轉來的茶葉後緊接操作。鍋溫(80~100)℃,開始仍用茶把操作,並以把尖先把茶團打散,然後以把尖團揉茶葉,繼續“裹揉”,不時挑散,反復進行,約(3~4)min後,茶條進一步緊縮,茶把稍放平,進行“趕條”。待茶條稍緊直,互不相粘時,即用手“理條”(掌心嚮下,拇指與食指稍張開成“八”字形,其餘三指與食指並攏,稍嚮內彎麯,成抓東西的虎口狀。抓起鍋中部分茶葉稍握緊,以抓滿手心為宜。然後於鍋心10cm高左右,手腕使勁,將手中部分茶葉從“虎口”甩出,撒開拋到茶鍋上沿,茶條則順斜鍋自然滾回鍋心),如此反復進行,逐漸形成緊細、圓直、光潤的外形。全部過程的操作歷時約(7~10)min,含水量30%左右時,立即清掃出鍋,攤在簸箕上。
毛尖
5.初烘
將熟鍋陸續出來的4~5鍋茶葉作為一烘,均勻攤開,厚度以2cm為宜,選用優質無煙木炭,燒着後用薄灰鋪蓋控製火溫,火溫宜(90~100)℃。根據火溫大小,每(5~8)min輕輕翻動一次,經(20~25)min,待茶條定型,手抓茶條,稍感戳手,含水量為15%左右,即可下炕。
6.攤涼
初烘後的茶葉,置於室內及時攤涼在大簸箕內4h以上,厚度宜30cm左右,待復烘。
7.復烘
將攤涼後的茶葉再均勻攤在茶烘上(厚度以(4~5)cm為宜),輕輕於茶炕上(火溫以(60~65)℃為宜),每烘攤葉量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輕翻拌一次。待茶條固定,用手揉茶葉即成粉末樣,方可下炕,復烘30min左右,含水量控製在7%。
8.毛茶整理
復烘後的毛茶攤放在工作臺上,將茶葉中的黃片、老枝梗及非茶類夾雜物剔出,然後進行分級。
9.再復烘
將茶葉進一步乾燥,達到含水量6%以下。厚度宜(5~6)cm,溫度60℃左右,每烘攤茶2.5kg左右,每隔10min左右手摸茶葉有熱感即翻烘一次。經30min左右,待茶香顯露,手捏成碎末即下烘。分級、分批攤放於大簸箕,適當攤涼後及時裝進潔淨專用的大茶桶密封,存放於乾燥、低溫、衛生的室內。
(二)機械加工方法:
機械加工
1.篩分
將采摘的鮮葉按不同的品種、不同等級、不同的采摘時間進行分類分等,剔除異物,分別攤放。
2.攤放
將篩選後的鮮葉,依次攤在室內通風、潔淨的竹編簸箕籃上,厚度宜(5~10)cm,雨水葉或含水量高的鮮葉宜薄攤,晴天葉或中午、下午采用的鮮葉宜厚攤,每隔1h左右輕翻一次,室內溫度在25℃以下,防太陽光照射。攤放時間根據鮮葉級別控製在(2~6)h為宜,攤放待青氣散失,葉質變軟,鮮葉失水量10%左右時便可付製,當天的鮮葉應當天製作完畢。
3.殺青
機械殺青宜采用適製名優緑茶的滾筒殺青機,使用時,點燃爐火後即需開機啓動,使轉筒均勻受熱,待筒內有少量火星跳動即可。開動輸送帶送葉,根據溫度指示進行投葉,不同等級的鮮葉或含水量不同的鮮葉要求溫度不一,進葉口溫度宜控製在(120~130)℃,可通過殺青機輸送帶上的勻葉器來控製投葉量,從鮮葉投入至出葉約1.5~2min。殺青葉含水量控製在60%左右,殺青適度的標志是葉色暗緑,手捏葉質柔軟,略有粘性,緊握成團,略有彈性,青氣消失,略帶茶香。
4.揉捻
機械揉捻宜使用適製名優緑茶的揉捻機,殺青葉適當攤涼,宜冷揉。投葉量視原料的嫩度及機型而定。揉捻時間高檔茶控製在(10~15)min,中低檔茶控製在(20~25)min。根據葉質老嫩適當加壓,應達到揉捻葉表面粘有茶汁,用手握後有粘濕的感覺。
5.解塊
機械解塊宜使用適製名優緑茶的茶葉解塊機,將揉捻成塊的葉團解散。
毛尖
6.理條
機械設備宜使用適製名優條形緑茶的理條機,理條時間不宜過長,溫度控製在(90~100)℃,投葉量不宜過多,以投葉量(0.5~0.75)kg、時間為5min左右為宜。
7.初烘
機械設備宜使用適製名優緑茶的網帶式或鏈板式連續烘幹機,根據茶葉品質,初烘溫度進風口宜控製在(120~130)℃,時間(10~15)min,含水量在(15~20)%為宜。
8、攤涼
將初烘後的茶葉,置於室內及時充分攤涼4h以上。
9.復烘
復烘仍在烘幹機中進行,溫度以(90~100)℃為宜,含水量在6%以下。 |
|
- : Mao Jian
|
|
信陽 | 區位 | 溮河 | 茶葉 | 茶文化 | 樂昌 | 名茶 | 飲品 | 陽壩 | 湖南 | 溈山 | 寧鄉 | 河南 | 茶 | 旅遊 | 緑茶 | 土傢族 | 五峰 | 集團 | 電力 | 化工 | 燃氣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