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物 > 毒瓶
目錄
No. 1
  毒瓶是殺死昆蟲最好的武器。毒瓶製作也很簡單,瓶下部放入一些氰化鉀,然後蓋上一層木屑(鋸木),用木棍把木屑壓緊,在上面放一層石膏糊即成。昆蟲放入毒瓶立即死去,可免於碰撞造成損傷。
No. 2
  毒瓶,即裝有適量(約5~10剋)的氰化鉀或氰化鈉等劇毒藥物的廣口瓶。專門用來迅速薫殺捕獲的昆蟲,以便及時製成完整的標本。毒瓶是採集時殺死昆蟲的主要器具。製作方法有多種,但極為簡單。
  根據需要,一般多選用幹淨、大小不同的廣口瓶和與其嚴密配套的橡皮塞(或優質的軟木塞),在瓶內放入一薄層小塊或粉末狀的氰化鉀(KCN)或氰化鈉(NaCN),立即在上面均勻撒上一層粗鋸末後,用木棒壓實。再嚮鋸末上面澆鑄一層稀稠適宜的石膏糊(以能流下為度),待幹後即可使用。在瓶外標註“毒瓶”字樣,以示區分。製作時,速度要快,凡皮膚有傷口的人,絶對不準操作。製好的毒瓶要有專人負責,嚴加保管,不可亂放,更不能遺失。使用前,可在石膏上層放上大小適宜的白紙,用後將紙上的髒物用鑷子挾潮棉球擦淨,以保毒瓶內的清潔。棉球和撤換下的過髒白紙應妥善處理,不可丟失。採集小型鱗翅目昆蟲,可備製單用毒瓶,不宜混用,以防脫落鱗片弄髒其他昆蟲。在一般毒瓶內,可放置少量紙條,既可吸收蟲體排出的水分,也可防止昆蟲直接擠在瓶底,更有利於昆蟲在未死前抱附用。昆蟲死後應及時取出製成標本,如在毒瓶內存放時間較長,容易變色或損壞。毒瓶可連續使用數月至一年,時間過長,或瓶內過於乾燥,昆蟲不易毒死時,可加入少量稀醋酸或酒石酸液,促進毒物分解,增強毒殺效力。如製作毒瓶選用三氯甲烷或四氯甲烷等麻醉劑,可在瓶底放些脫脂棉吸收藥物,上面用厚紙片或軟木片隔開,最好鑽些細小通氣孔。瓶塞應使用軟木塞為宜,因橡皮塞用久易被侵蝕膨脹和腐爛,也不易再次放入。這種毒瓶作用雖快,但需延長薫殺時間。存放過夜的昆蟲也不會變色受損。如放置時間較短,昆蟲容易復活。過小的昆蟲可裝入口徑30毫米的指形毒管內,毒管的製作方法同毒瓶
  桃仁,乙醚,醋酸乙烷都可用來製作毒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