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人物 : 中國倫理學 : 邵氏電影 > 武鬆
目錄
武鬆 Wu
作者: 王麗堂 Wang Litang
  《武鬆》在《水滸》中結構最為完整,以主要人物武鬆貫穿全書,情節跌宕麯折。著名作傢老捨曾盛贊此書:“《武鬆》是一部大著作!字數雖多,讀起來卻不吃力;處處引人入勝,愛不釋手;這真是一部大著作!無以名之,我姑且管它叫作通俗史詩吧!”國外的一些著名漢學家,如李福清(俄羅斯)、於汝白(法國)等都對《武鬆》作過深入研究,在講演和評論中給予過高度評價。本書的出版,既可滿足古典文學和戲麯麯藝愛好者的閱讀需要,同時其本身存在的麯藝和民俗價值亦會成為相關專業人士的必備讀物。
No. 2
  小說《水滸傳》中人物。排行第二,人稱武二郎。勇猛剛烈,曾於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猛虎◇手刃潘金蓮,鬥殺西門慶,醉打蔣門神,殺死張都監。為逃避緝捕,改行者打扮,綽號行者◇投奔梁山農民起義軍,反對接受朝廷招安。是人民群衆喜愛的英雄形象。
No. 3
  《水滸傳》中人物。勇猛剛烈,曾在 景陽岡 徒手打死猛虎。後參加 梁山 農民起義軍,到處誅除強暴,是人民群衆所喜愛的英雄形象之一。《水滸傳》第二三回:“那 武鬆 盡平昔神威,仗胸中武藝,半歇兒把大蟲打做一堆。” 毛澤東 《論人民民主專政》:“在野獸面前,不可以表示絲毫的怯懦。我們要學 景陽岡 上的 武鬆 。”
●人物簡介 ● Biography
  ●武鬆,稱號“行者”,因為排行第二,又名武二郎,生活背景北宋年間,河北邢臺清河縣(也有記載武鬆早是陽𠔌縣人,經歷史考證為今河北省邢臺市清河縣王什莊)人,是《水滸傳》的一個主角及《金瓶梅》的重要配角。
  ●他是陝西大俠鐵臂膀周侗的弟子,其武藝高強,有勇有謀,是一個下層俠義之士,崇尚的是忠義,有仇必復,有恩必報,他是下層英雄好漢中最富有血性和傳奇色彩的人物,梁山排名第14位。
史籍記載 Historical records
  《臨安縣志》《西湖大觀》《杭州府志》《浙江通志》等史籍都記載了北宋時杭州知府中的提轄武鬆勇於為民除惡的俠義壯舉。上述史籍中,武鬆原是浪跡江湖的賣藝人,“貌奇偉,嘗使技於涌金門外”,“非盜也”。杭州知府高權見武鬆武藝高強,人才出衆,遂邀請入府,讓他充當都頭。不久,因功被提為提轄,成為知府高權的心腹。後來高權因得罪權貴,被姦人誣諂而罷官。武鬆也因此受到牽連,被趕出衙門。
  繼任的新知府是太師蔡京的兒子蔡鋆,是個大姦臣。他倚仗其父的權勢,在杭州任上虐政殃民,百姓怨聲載道,人稱蔡鋆為“蔡虎”。武鬆對這個姦臣恨之入骨,决心拼上性命也要為民除害。一日,他身藏利刃,隱匿在蔡府之前,候蔡虎前呼後擁而來之際,箭一般衝上前去,嚮蔡鋆猛刺數刀,當即結果了他的性命。官兵蜂擁前來圍攻武鬆武鬆終因寡不敵衆被官兵捕獲。後慘遭重刑死於獄中。當地“百姓深感其德,葬於杭州西泠橋畔”,後人立碑,題曰“宋義士武鬆之墓”。
  武鬆
水滸英雄 Water Margin Heroes
  座次 14
  星名 天傷星
  稱號 行者
  封號 清忠祖師
  身高 約合現今1.84米
  職業 俠士
  使用兵器 2把戒刀
  梁山職司 步兵副大將
  出場回目 第22
  出場外貌描寫:身軀凜凜,相貌堂堂。一雙眼光射寒星,兩彎眉渾如刷漆。胸脯橫闊,有萬夫難敵之威風。語話軒昂,千丈凌雲之志氣。心雄膽大,似撼天獅子下云端。骨健筋強,如搖地貔貅(píxīu)臨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間太歲神。
  武鬆:義烈典型,宋江內心潛意識快意殲仇的表徵。
  武鬆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武鬆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一次醉酒後,在陽𠔌縣(今聊城市陽𠔌縣)景陽岡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因此被陽𠔌縣令任命為都頭。武鬆兄長武大郎是一個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蓮試圖勾引武鬆,被拒絶,後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鬆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因此獲罪被流放孟州。在去孟州途中,在酒店結識了張青孫二娘;在孟州,武鬆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鬆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酒店。不過武鬆也因此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以及張團練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血濺鴛鴦樓,並書“殺人者武鬆是也”。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武鬆投奔二竜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武鬆被包道乙暗算失去左臂,後班師時武鬆拒絶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傢,八十歲圓寂.
經典評論 Classic Review
  《金瓶梅》第一回從武鬆景陽岡打虎講起,令人恍若在讀《水滸》,這是“藉樹開花”的寫法。此武鬆確實就是那位後來上了梁山的英雄,堪稱中國傳統好男子漢的楷模;他力能剋虎,排拒女色,忠厚孝悌,疾惡如仇,行動果斷,敢做敢當。不過,在《金瓶梅》裏,武鬆打虎後與哥哥武大郎相逢的地方變成了清河縣;而在他識破了西門慶與嫂子潘金蓮通姦並鴆殺哥哥的罪行後,奔到獅子街酒樓去找西門慶報仇,急忙中卻把一個李外傳錯當成西門慶打死,因此被捕發配孟州,結果不僅西門慶漏網,潘金蓮與教唆犯王婆也得以苟活多日;這頗有失《水滸》中那武鬆粗中有細的光彩;然而這並不是著書者要惡意地“歪麯”武鬆形象,而實在是為了讓本書的主人公西門慶、潘金蓮得以從容地演出一幕幕俗世的活劇——直到很久以後,纔終於“惡有惡報”。
  武鬆在《金瓶梅》裏衹是一個牽出故事的“由頭”。然而武鬆的雄偉剛烈之正氣,卻濃洌襲人,令人難忘。
  《狄竜扮演的武鬆形象水滸傳》裏的武鬆是一種命,金瓶梅裏的武鬆是另一種命。且衹說武鬆跟潘金蓮,西門慶之間的幾個回合。
  馬上林衝 馬下武鬆
  這句話也不是流傳一年兩年了
  同時也是施老着重塑造的兩人
  林衝和武鬆也就成了現在人心中重要的位置
  施老也很喜歡這兩位好漢
  他是不可能讓兩位好漢有敗績的
  就書中最後也是將兩人安排在一起
  施老到底有何用意 我們是猜不出來了
  馬上林衝 馬下武鬆
  水滸傳:
  何九受了西門慶十兩銀子,替西門慶,潘金蓮,王婆三人把武大一床錦被遮過,一把火燒了;可是,還沒完哪,何九的老婆想得周全,叫何九偷兩塊骨殖在傢,萬一武鬆回傢鬧出此事,還有個證見;如果不問起此事,便罷了,還留了西門慶的面皮。何九便趁人眼錯,偷了兩塊骨頭。這兩塊骨頭便成了武二日後狀告西門慶潘金蓮一幹人等的罪證之一。
  不過,有罪證並不見得這個狀就告得下來。西門慶在官府裏上上下下都使了銀子,知縣勸武鬆不要聽外人挑撥,獄吏從旁添火道:都頭,但凡人命之事,須要屍,傷,病,物,蹤五事全,方可推問得。
  武鬆乖覺,情知事將不諧,便順水兒說:既然相公不準所告,且卻又理會。
  跟着,武二打定了主意,先自當着鄰居面兒結果了王婆,潘金蓮。這位武二其實粗中很有細,在殺王婆和潘金蓮之前,先叫二位當着衆鄰居的面兒寫了供狀,並畫押;連四圍鄰捨也書了名,畫了字。然後武二徑自往獅子橋樓下酒樓尋西門慶,也把那位結果了。自兒投案自首去也。
  此時西門慶已經死了,銀子雖已經使過,可是人死了,情也跟着沒了。因此,此時的知縣突然念武鬆是個義氣好漢,一心要周全他;就把武二的犯罪經過如此這般的重講了一下:武鬆因祭獻亡兄武大,有嫂不容祭祀,因而相爭。婦人將靈床推到。救護亡兄神主,與嫂鬥毆,一時殺死。次後西門慶因與本婦通姦,前來強護,因而鬥毆。互相不伏,扭打至獅子橋邊,以致鬥殺身死。”
  該狀生生把個故意殺人,改成鬥毆致死;而最有趣之處莫過於“扭打至獅子橋邊”一句了。
  縣官周全之外,武鬆還遇到清官陳文昭。陳文昭乃東平府府尹,又憐武鬆是個有義的漢子,便把案捲又改得輕了,判了個刺配孟州,便瞭瞭。
  而金瓶梅中的武鬆可沒這麽好命。
  首先是何九並沒有多個心眼兒偷武大的骨殖(至少文中並未提到),因此武二沒有物證。(在退一步說了,就算有骨殖,又怎麽證明是武大的,而不是張三李四的。)
  其二是何九跑了!
  其三是西門慶已經偷偷把潘金蓮娶了過去
  武二是要物物沒有,要人尋不着。衹好找了鄆哥兒當個人證。
  金瓶梅中的武鬆,首先走的也是一條“官路”:寫狀子告狀。
  故事還是沒有新意:西門慶上下使了銀子,縣官不管。對武鬆講,你這人兒也忒不明白,自古捉姦捉雙,你那哥哥連塊骨頭都沒了
  武二還辯解了兩句,被知縣一句“從長計議”推了出來。出來之後,武二就去尋西門慶。
  這纔是有意思的地方:
  武二找到西門慶喝酒之處:獅子橋下酒樓。
  可是:
  西門慶覷見武二氣勢洶洶的來了,就偷偷的跑了;留下那個倒黴蛋陪酒, 李外傳。這李外傳乃縣裏的皂隸(也算公務員),是特地給西門慶送信來的。武鬆上了樓,問“西門慶哪兒去了?”李皂隸嚇得不敢出聲。武二幾下拳腳就把個李外傳打死了!
  後面的故事基本就明了,武鬆被抓。西門慶繼續使銀子務要把武鬆治死。案捲到了東平府府尹手裏,事情似乎有轉機。府尹還是府尹,清官還是清官,就是西門慶利用親傢陳洪的關係動用了楊提督。楊提督又找蔡大師,而這位東平府的清官偏就是蔡大師的門生!“以此人情兩盡”,衹得把武鬆免死,刺配孟州。
  兩本書中,武鬆的結局大體差不多,都是刺配二千裏。可是,水滸傳中,武鬆把一幫姦婦淫婦馬泊六統統殺死,兄長的冤仇得報。金瓶梅中,這位武二衹把一個不相幹的無辜人士打死,自各兒遭嚴刑拷打,再得刺配二千裏。人傢西門慶還不是照舊梳攏了桂姐,上了瓶兒,回頭潘金蓮還要大鬧葡萄架!有段日子風流快活呢!
  細細想來,故事的關鍵不是何九偷沒偷骨殖,不是西門慶娶沒娶潘金蓮,不是知縣是不是收了銀子,而是武鬆“殺沒殺“西門慶。若是西門慶被殺死,這個“小馬達”沒了,就無法發動這張人情網兒。而西門慶沒死,武二即便打得死十條大蟲,也逃不出西門慶的手掌去。而金瓶梅中,武二自個兒把自個兒逼到墻角兒,遷怒於李外傳;該打的人不打,卻把無辜的人打死。不但濫殺無辜,而且落人口實。這種智商,這種情商,來個“刺配二千裏”算是便宜他了!
  更可笑的是,知縣拷打武二之際,武二求饒說的是:小人平日也與相公用力效勞之處。相公豈不憫憐。相公休要苦刑。也許武鬆沒什麽別的意思,就是請知縣看在他平日勤懇工作的份兒上不要用酷刑。可是話都是有背景的。這話的背景是:武鬆剛剛把知縣貪污受賄金銀錢財等物秘密押送京城安放。知縣聽了這話,定然認為武鬆是要挾!不治死他纔怪!
  有時候似乎是“天假其便”,有時候似乎是“天不假其便”。水滸傳裏的武鬆,有勇有謀;金瓶梅裏的武鬆,四肢發達頭腦簡單。水滸傳中,武鬆殺死西門慶,用兩顆人頭祭了哥哥,押着王婆,提着人頭,徑投縣裏來。據說“此時轟動了一個陽𠔌縣,街上看得人不計其數。。。”,人傢投案自首,都投得這麽“酷”,英雄一半。而金瓶梅中,武二打死李外傳,衆人都道“都頭,此人不是西門慶。錯打了他。”武二回道:我問他。如何不說。我所以打他。地方保甲前來收籠武鬆,連幾個相關涉案人員都拴了,頭縣衙來。據說,此事也轟動一時,街上看的人不計其數。可是多數說“西門慶不當死,不知走哪裏去了。卻拿這個人來頂缸。“好個武二,夠窩囊。
文化影響 Cultural influences
  武鬆從小父母雙亡,由兄長武大郎撫養長大。武鬆自小習武,武藝高強,性格急俠好義。一次醉酒後,在陽𠔌縣景陽崗赤手空拳打死一隻猛虎,因此被陽𠔌縣令任命為都頭。武鬆兄長武大郎是一個侏儒,其美貌妻子潘金蓮試圖勾引武鬆,被拒絶,後被當地富戶西門慶勾引,姦情敗露後,兩人毒死了武大郎。為報仇,武鬆先殺潘金蓮再殺西門慶,因此獲罪被流放孟州。在孟州,武鬆受到施恩的照顧,為報恩,武鬆醉打蔣門神,幫助施恩奪回了快活林。不過武鬆也因此遭到蔣門神勾結官府進行的暗算,被迫大開殺戒。在逃亡過程中,得張青、孫二娘夫婦幫助,假扮成帶發修行的“行者”。武鬆投奔二竜山後成為該支“義軍”的三位主要頭領之一,後三山打青州時歸依梁山。
  (以下不在七十回本中)在徵討方臘的戰鬥中,武鬆為包道乙暗算失去一臂,後班師時武鬆拒絶回汴京,在六合寺出傢,善終(一說金兵入侵時戰死)。
  文化影響
  在後代傳說中,武鬆一直被認為體現了中國人心目中英雄“快意恩仇”的形象。但是,近代也有人,特別是女權主義者認為,武鬆不分青紅皂白的殺戮行為,以及其對婦女生命的藐視,並不值得提倡。
  贊詩
  直裰冷披黑霧
  戒箍光射秋霜
  額前剪發拂眉長
  腦後護頭齊項
  頂骨數珠燦白
  雜絨條結微黃
  鋼刀兩口迸寒光
  行者武鬆形像
  ■人物分析:
  ●武鬆:義烈典型,宋江內心潛意識快意殲仇的表徵。
  108好漢之一
性格特點 Personality traits
  行者武鬆 一身虎膽,武藝高超,疾惡如仇,行俠仗義,愛打抱不平。
  武鬆事例
  第二十三回:橫海郡柴進留賓 景陽岡武鬆打虎
  第二十七回:母夜叉孟州道賣人肉 武都頭十字坡遇張青
  第二十八回:武鬆威鎮安平寨 施恩義奪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鬆醉打蔣門神
  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鬆大鬧飛雲浦
  第三十一回:張都監血濺鴛鴦樓 武行者夜走蜈蚣嶺
  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錦毛虎義釋宋江
  武鬆是清河縣人氏,他有一個哥哥叫武大郎,這武鬆兄弟雖是一母所生,但武鬆身長八尺,儀表堂堂,渾身上下有千百斤力氣。武大郎卻身長不到五尺,面目猙獰,短矮可笑,諢名“三寸丁𠔌樹皮”。
電影《武鬆》 Movie "Wu"
  外文片名: 狄竜、汪萍、劉永、𠔌峰、王萊《武鬆
  Tiger Killer
  Military Pine.....(literal English title)
  Mo chung.....(China: Cantonese title)
  出品公司:邵氏兄弟影業(香港)有限公司
  首映:1982年10月28日
  導演:李翰祥
  編劇:李翰祥
  武術指導:唐佳、黃培基
  監製:方逸華
  美術:陳景森
  化妝:潘敏華、吳緒清
  服裝:李燕萍、劉季友
  發型:彭雁聯
  道具:高志偉、黎沃
  燈光:陳輝炎、陳芬
  攝影:林超
  剪接:薑興隆
  配樂:成錦榮、蘇振厚
  演員表:
  狄竜(飾武鬆
  汪萍(飾潘金蓮)
  𠔌峰(飾武大郎)
  劉永(飾西門慶)
  王萊(飾王婆)
  陳寶祥(飾暉哥)
  李建中(飾武鬆童年)
  廖麗玲(飾小鳳)
  井淼(飾小鳳的爺爺)
  其他演員:曹達華、詹森、楊志卿、瀋勞、薑南、戴君德、王憾塵、許瑩英,等
  影片簡介:
  本片為李翰祥導演得意作品之一,由狄竜飾武鬆、汪萍飾潘金蓮、劉永飾西門慶、𠔌峰飾武大郎及王萊飾王婆。在1982年金馬奬榮獲三項大奬:汪萍獲最佳女主角、𠔌峰獲最佳男配角、劉季友及李燕萍獲最佳服裝設計。故事描述,縣都頭武鬆因受大嫂潘金蓮挑逗,責其無恥;潘嚮夫武大郎訛說遭調戲,大郎心中不信,但武鬆已收拾行李,搬回縣衙居住;數月後,潘在隔壁王婆撮合下,與縣中破落戶財主西門慶通姦……
電視劇《武鬆》 Drama "Wu"
  1983年山東電視臺出品,8集。
  根據《水滸》有關故事情節改編。內容包括“景陽崗武鬆打虎”、“醉打蔣門神”、“身陷都監府”、“大鬧飛雲浦”、“血濺鴛鴦樓”、“鬥殺西門慶”等主要情節。
  電視劇《武鬆》無疑會被載入中國電視發展史。它或許不是第一部改編自古典文學作品的電視劇,但在此類作品中,它第一次引起了轟動。30歲以上的人們至今依然記得當時萬人空巷看《武鬆》的情形。武鬆這一人物可以說是傢喻戶曉,電視劇把它具像化,應該說難度極高。但可以肯定的是,直至今天,也沒有哪個改編自名著的電視人物像武鬆這樣毫無爭議。《武鬆》也是第一部啓用專業武術演員精心設計武打、講究視覺效果的電視作品。儘管普通百姓大多被醉拳吸引,但專業人士認為這部作品更具意義的是它的敘事、結構、視聽語言運用均達到了高度的成熟。《武鬆》與幾乎同時出現的電影《少林寺》非常相似,它們都轟動一時,具有轉折性的意義,代表了當時影視創作的高水準。祝延平演的武鬆是最經典的武鬆形象。
武鬆鴛鴦腳 Wu duck feet
  武鬆鴛鴦腳是一種古老而優秀的傳統武術套路,相傳由宋代打虎英雄武鬆所傳。在水滸裏第二十八回,武鬆醉打蔣門神裏面是這樣描述的:
  武鬆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 這是武鬆平生的真纔實學,非同小可!打得蔣門神在地下叫饒。
  杭州武鬆墓水滸傳中關於武鬆的故事
  1、景陽崗打虎-勇猛過人。
  2、鬥殺西門慶-兄弟情深。
  3、醉打蔣門神-拔刀相助。
  4、怒平都監府-快意恩仇。
  5、挺阻招安計-不平則鳴。
  6、單臂擒方臘-俞戰俞勇。
武鬆打蔣門神的情節 Chiang Wu beat goalkeeper plot
  打架用的招式是玉環步,鴛鴦腳
  那傢客棧原來的老闆是金眼彪-施恩
  打架情節:
  武鬆吃了道:“這酒略有些意思。”問道:“過賣,你那主人傢姓甚麽?”酒保答道:“姓蔣。”武鬆道:“卻如何不姓李?”那婦人聽了道:“這廝那裏吃醉了,來這裏討野火麽!”酒保道:“眼見得是個外鄉蠻子,不省得了,在那裏放屁!”武鬆問道:“你說甚麽?”酒保道:“我們自說話,客人,你休管,自吃酒。”武鬆道:“過賣:叫你櫃上那婦人下來相伴我吃酒。”酒保喝道:“休鬍說!這是主人傢娘子!”武鬆道:“便是主人傢娘子,待怎地?相伴我吃酒也不打緊!”那婦人大怒,便駡道:“殺纔!該死的賊!”推開櫃身子,卻待奔出來。
  武鬆早把土色布衫脫下,上半截揣在懷裏,便把那桶酒衹一潑,潑在地上,搶入櫃身子裏,卻好接着那婦人;武鬆手硬,那裏掙紮得,被武鬆一手接住腰胯,一手把冠兒捏作粉碎,揪住雲髻,隔櫃身子提將出來望渾酒缸裏衹一丟。聽得撲嗵的一聲響,可憐這婦人正被直丟在大酒缸裏。
  武鬆托地從櫃身前踏將出來。有幾個當撐的酒保,手腳活些個的,都搶來奔武鬆武鬆手到,輕輕地衹一提,提一個過來,兩手揪住,也望大酒缸裏衹一丟,□【音“充”,字形左“提手”右“舂”,衝、撞之意】在裏面;又一個酒保奔來,提着頭衹一掠,也丟在酒缸裏;再有兩個來的酒保,一拳,一腳,都被武鬆打倒了。先頭三個人在三衹酒缸裏那裏掙紮得起;後面兩個人在酒地上爬不動。這幾個火傢搗子打得屁滾尿流,乖的走了一個。武鬆道:“那廝必然去報蔣門神來。我就接將去。大路上打倒他好看,教衆人笑一笑。”
  武鬆大踏步趕將出來。那個搗子逕奔去報了蔣門神。蔣門神見說,吃了一驚,踢翻了交椅,丟去蠅拂子,便鑽將來。武鬆卻好迎着,正在大闊路上撞見。蔣門神雖然長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虛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驚;奔將來,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鬆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來算他!蔣門神見了武鬆,心裏先欺他醉,衹顧趕將入來。
  說時遲,那時快;武鬆先把兩個拳頭去蔣門神臉上虛影一影,忽地轉身便走。蔣門神大怒,搶將來,被武鬆一飛腳踢起,踢中蔣門神小腹上,雙手按了,便蹲下去。武鬆一踅,踅將過來,那衹右腳早踢起,直飛在蔣門神額角上,踢着正中,望後便倒。武鬆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這醋鉢兒大小拳頭,望蔣門神頭上便打。原來說過的打蔣門神撲手,先把拳頭虛影一影便轉身,卻先飛起左腳;踢中了便轉過身來,再飛起右腳;這一撲有名,喚做“玉環步,鴛鴦腳”。——這是武鬆平生的真纔實學,非同小可!打得蔣門神在地下叫饒。
  武鬆喝道:“若要我饒你性命,衹要依我三件事!”蔣門神在地下,叫道:“好漢饒我!休說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武鬆指定蔣門神,說出那三件事來,有分教改頭換面來尋主,剪發齊眉去殺人。畢竟武鬆說出那三件事來,且聽下回分解。
英文解釋
  1. n.:  Wusong, name of a person, a hero in Shui Hu Zhuan
近義詞
武鬆
相關詞
旅遊地理背景施耐庵水滸傳蔣門神醉打蔡京
宋徽宗古典文學金瓶梅古典小說四大奇書刀劍水滸